柳素琴自己就是厂妹出身,如今走出门也会被人喊一声“老板娘”,却也没变成真正的黑心老板,还是很能共情打工人的,林南江两人摆摊的前期准备工作都让张大妈包圆了,虽然是人家自愿加班,可她也不能理所当然的接受,索性也不等进城后给张大妈加工资了,从这个月起就把张大妈的底薪提到三百五。
就这样,生意和房子的事由两个男人全权负责,所有家务活被刚打了鸡血的张大妈一手包圆,他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柳素琴彻底成了富贵闲人,每天除了给孩子喂喂奶,就没她什么事了。
虽说自家幼崽特别可爱,柳素琴哪怕天天在家守着她,看着她睡觉玩闹,都觉得格外有趣,一点也不无聊,却也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下去。
说好了这辈子不做家庭主妇,即便在闺女断奶之前什么也做不成,只能在家守着这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那也该好好考虑一下以后要做什么。
时移世易,柳素琴最开始跟林南江出去摆摊,只想着能在这座城市有一砖一瓦立足就好,后来又觉得最好还能再开间餐饮店,夫妻俩好好经营自家的小店,不求大富大贵,也能不愁吃穿了。
可她还是低估了这时候的餐饮市场和林南江的成长速度,以他如今的能力,打理一间两间饭店想来绰绰有余,她非要加入进去,多少是有点浪费资源的。
所以柳素琴决定就让林南江带着林全生经营他们的餐饮小馆,她自己出来搞事业。
都说做生不如做熟,她也开一家餐饮店应该是最稳妥的做法,哪怕不做粉面馆,也还有卤味啊熟食啊这些品类可以选择,不用担心抢自家人生意,开在附近还能有个照应。
可摸摸自己保养得越发吹弹可破的脸蛋,柳素琴真心不想再干这行了,毕竟自家男人也能赚钱,她便相对多了些选择,可以试着兼顾一下兴趣和收入。
那么问题来了,她的兴趣是什么?
抛开美食的话,柳素琴想了很久才想到另一个——爱美。
若说如何美美的赚钱,她的第一反应是开女装店,赚钱的同时还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可柳素琴却不由自主看向桌子上的化妆品。
那是他们买完第二套房后照例去商场挑礼物,路过彩妆柜台听说到了新的口红,还是国外进口大牌,她好奇进去看了看,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口红粉底粉饼眼影各挑了一样。
柳素琴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会儿彩妆已经如此丰富多彩了,质地颜色和包装都跟几十年后的没太大区别,她是用尽了洪荒之力,才克制的每样只选一件。
主要是钱到用时方恨少,一支口红就要两百了,价比黄金。
总是豪气万丈、让媳妇只管买自己喜欢的林南江,走进那家店都不敢说话了,一直在柳素琴耳边抽气,结了账离开后,他才抹了把额头的汗,感慨万千,“这么贵的小东西我以为没几个人买呢,可听她们说库存竟然不多了,深市有钱人是真的多啊。”
柳素琴对他最后一句深以为然。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套化妆品还是很好用的,自打买完第二套房,柳素琴就没什么机会进城了,住在村里也不好打扮得太过花枝招展,她便只在心血来/潮的时候抹点口红,脸上浅浅铺一层粉饼,本来就养得不错的气色立刻显得光彩照人,加上旁边不住夸她漂亮的张大妈,柳素琴美得都不舍得放下镜子了。
柳素琴这段时间对化妆的非常感兴趣,有空还会去镇中心报亭买时尚杂志回来琢磨,就连考虑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想跟这个沾点边。
她还记得上辈子闺女参加好朋友的婚礼,回家提过一嘴,新娘从市里请来的化妆师,花了足足五千,他们当地的工资也不过三五千,柳素琴听完震撼了很久,这会儿便忍不住考虑以后去学化妆的可行性。
这也算是一门技术,学出来以后可以开个店,给人化妆顺便卖点化妆品什么的,也可以开照相馆,招一两个摄影师,她负责妆造,后面客户多了,她的照相馆可以往新娘跟妆、婚纱摄影方向发展,后者投入大,但应该也不少赚。
但柳素琴也只是隐约有个想法,距离实施还有很长时间,只要大胖闺女一天不断奶,她就一天没法出门。
而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她也不急着跟林南江通气,倒是趁近期无所事事,开始在自己脸上练习化妆技巧。
都说熟能生巧,哪怕后面还是要去专业的化妆学校培训,提前练练手总归是没错的。
于是林南江突然发现,他最近整日在外面奔波,黑得都能去扮非洲人了,他媳妇居然在家美貌如花。
本来就精致耐看的五官,用了点恰到好处的胭脂,简直像换了个人一样,尽管她为了方便喂奶,身上还是怀孕时穿的那几件宽松衣裙,不修边幅的穿着,也还是漂亮的让人移不开视线。
妻子的容貌,丈夫的荣耀,林南江当然也很欢喜并自豪,巴不得媳妇永远这样年轻美貌,可是当他瞥到镜子里被晒得黑黝黝的自己,突然就不嘻嘻了。
媳妇年轻貌美,而他越来越黑,再这么下去,怕不是以后陪媳妇逛街,都要被别人误以为是爸爸带着闺女呢。
想到自己可能被媳妇熬成爹的未来,林南江就不寒而栗,这天夜里洗完澡出来,故意磨磨蹭蹭不睡觉,在小桌子那边徘徊,终于等到柳素琴低头去帮闺女盖肚子了,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提前看好的一罐面霜,拧开,挖上一坨,然后原封不动的盖好放回去,闪身去卫生间认真擦脸。
林南江以为自己的小动作天衣无缝,殊不知他偷感十足的行为看得柳素琴只想发笑。
笑过以后,第二天某人从菜市场搬完货回家,准备进城看装修进度,柳素琴还是体贴的递过去一张纸,“这两天要是经过商场,顺便帮我带两款面膜,具体名字写纸上了,我最近在时尚杂志上看到过介绍,说是美白效果很好,还有这个片仔癀珍珠霜也是美白的,有的话帮我一起买了吧。”
林南江眼睛唰地一亮,却还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随手把纸条塞进口袋,“嗯嗯,我有空的话去商场看看。”
心里想的却是既然有美白效果,那必须多买几盒,他也要悄悄的努力,白成一道闪电。
晒黑变丑什么的,顶多算是甜蜜的烦恼,付出的回报更为巨大,哪怕在最忙的四月和五月份,他们的收入也始终没低于两万过。
进入六月份,店面的装修早结束了,各种厨房设备、桌椅碗柜也陆续添置齐全,随时都可以开张大吉,这时他们新家的装修工作也进入尾声,等待正式验收,只需要慢慢往里搬家具家电,然后通风散味。
林南江和林全生肩上的担子轻松许多,却也没有闲下来,反而趁着搬家前又捡起了早餐摊生意,争分夺秒的搞钱。
就在两人不知疲惫的努力下,等到他们的摆摊生涯彻底结束那天,柳素琴之前因为买房而见底的存款,又重新回到了六位数。
是的,考虑到孩子和大家的身体健康,即便装修时采用了安全且昂贵的材料,装修后还请人用水彻底清洗了一遍,尽可能冲掉甲醛残留,还有高温天气的加成,柳素琴也还是要求通风两个月以上,才在八月末的某天,请人算了个黄道吉日,热热闹闹的搬入新家。
第26章 搬家前的准备工作。……
本地人笃信风水玄学是出了名的, 柳素琴和林南江一开始是入乡随俗,稍微注意了下,但在这边生活的时间长了, 跟本地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他们也在不知不觉间被影响了。
找人算算搬家和后面店铺开张的良辰吉日这个想法, 最早就是林南江提出来的, 那会儿张大妈都还没来得及提醒他们。
不仅如此, 林南江还在他们新家和即将开业的店里,都养上了发财树, 就差再供一尊财神爷了。
不过为他们看日子的先生,倒是多亏了张大妈和陈大爷他们介绍,是他们本地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村里人一般遇到红白大事,都是找这位算的。
听说这位先生除了看风水, 给算婚姻和运势也挺准,张大妈带林南江出门去先生家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林全生就乐颠颠跟着一起去了。
三伏天, 又是趁着中午的空闲顶着烈日炎炎出门, 柳素琴不想凑这个热闹, 待在家吹着电风扇,搂着胖闺女睡午觉它不香吗。
一觉睡醒, 哥俩也搞完玄学回来了,看样子还不错, 林南江一进门, 就迫不及待跟她分享八卦,说是师傅先帮林全生看了八字,评价他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亲缘浅, 但其他方面都不错,婚姻也是好事多磨,结婚会晚一些,但夫妻和顺,以后还会有两个儿子呢。
林全生嘴角都要飞到天上了,还在那故作惋惜,“要是能有一儿一女就好了,凑成一双好字,那才完美呢。”
林南江“啧”了一声,“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啊。”
柳素琴也打趣道,“全生哥命里有两个儿子,那不是至少得准备两套房才行?以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了啊。”
心里却在琢磨,这位大师好像真的有点东西,上辈子林全生还真有两个儿子,结婚也确实比他们晚很多,虚岁快三十了才结婚,可不就是好事多磨嘛。
林全生毕竟是个连媳妇影都没见着的单身狗,被他们连番打趣,臊得一张脸黑里带红,扔下一句“我回去备菜了”就落荒而逃了。
林南江看着他出了门,才把凳子拉到床边,一屁股坐下就开始吹嘘,“师傅也夸我有福气,娶了个旺夫的好媳妇,生意才能做的这样有声有色呢。”
柳素琴心里一动,却不动声色,“怎么还有我的事?”
林南江美滋滋,“这师傅也懂一些面相,一说要算搬家和店里开张的好日子,师傅很奇怪的说看我面相是家庭美满、儿女双全的运势,但事业财运就比较一般了,对我们年纪轻轻就能在市中心买房买铺很是意外,就详细询问是不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又要了媳妇你的八字好一通研究,最后说我这辈子娶了媳妇你这样的旺夫命,简直是逆天改命,嘱咐我好好惜福呢……”
柳素琴暗暗吃惊,心想师傅算出林全生注定有两个儿子,还能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怎么连她和林南江上辈子注定没发财命也能看出来,真有这么神吗?
不过她重生一遭,对这些事情有了敬畏之心,却更清楚命运并非一成不变,脚踏实地、认真生活,比搞什么玄学都来得有用。
这会儿知道他们遇上高人,柳素琴也只是暂且记下这事,以后真遇到神神鬼鬼的东西,好歹有个求助的地方,但也不必有事没事都求神。
等林南江美滋滋分享完好消息,柳素琴含笑问道,“那他给我们算的哪两天?”
“搬家是阳历八月二十八,开张吉日在三天以后。”
“挺好的,开张和搬家隔了几天,不会搞得兵荒马乱。”柳素琴想了想,又说,“虽然距离搬家还有一个多星期,但还有很多没添置的,这两天也该抽空去一趟了。”
林南江掰着手指头数道,“新家那边基本的家具都有,吊灯和电视机和空调也装了,大家电应该就缺冰箱和洗衣机了吧?另外,厨房需要添置的东西比较多也比较杂,锅碗瓢盆、米面粮油……”
柳素琴笑道,“先把大件添置了,剩下的日用品可以慢慢准备,以后住在城里,买什么都方便。”
林南江认同的点头,充满期待的看着她,“我们芳芳也半岁了,还没去过城里呢,要不这次带她一起去城里?也好让孩子提前看看咱们的家长什么样。”
生怕她不同意,林南江又找了个理由,“之前还路过了一家店,有卖那种进口的婴儿推车,看起来挺轻便的样子,有了这个小车,你以后带孩子出去遛弯逛街也方便,不用一直抱在怀里,只是不知道我们芳芳喜欢哪个款式,一直没有买,这次我想带她去店里试试,要选个她自己喜欢的,车子买好可以直接放我们家,不带回村里,也就不会给后面的搬家造成负担。”
他说的有理有据,柳素琴也就同意了,“好,这次我们一家人都去。”
提到搬东西,又问起搬家当天的安排。
柳素琴刚重生回来,还想着这辈子一家四口都要生活在一起,而她也要家里家外两手抓,做个家庭事业都兼顾的大女人。
可是一年过去,她除了牢牢掌握全家经济命脉,其他方面可以说是越活越回去了。
上辈子她好歹独自照顾了一双儿女长大,还把姐弟俩都培养成了大学生,称得上一句劳苦功高,而现在呢,生意方面她只负责晚上数钱,装修半点不用操心,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有人抢着干,柳素琴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有人把什么都料理好,过于安逸的生活,都快消磨掉她做大女人的意志了。
但柳素琴也很会为自己找理由,这辈子一定要男人在身边,不就是图他能干活吗?既然他表现得这么优秀,那就能者多劳呗,也轮到她当一回甩手掌柜了。
就这样,柳素琴毫不心虚把搬家的活儿也都扔给他。
林南江嘴角上扬,还在为一家人整整齐齐进城的安排而高兴,对于媳妇把事全扔给自己,也没有半点不悦,还觉得这都是他身为顶梁柱应该承担的,细细盘算起来,“咱们在这里住了一年,找了两个帮手,又多了芳芳这个小人精,不可避免的添置了很多行李物品,也都是这一年里买的,还新着呢,我想着还是尽量都带走吧,就算家里用不上,店里和出租房那边也能派上用场。这样一来,自己搬家就要来回好几趟了,费时又费力,倒不如直接请人帮忙,正好之前在店里打扫卫生,赶上街对面一户也是新搬来的,我跟着大家伙过去瞧了几眼热闹,那家就是找的搬家公司,一辆货车把主人一家和行李全都运到楼下,搬家队的那几个壮小伙还帮着搬上搬下,主人家手都没抬一下,可省心了,媳妇你觉得呢?”
柳素琴还是知道不想干活就要学会闭嘴,她都躺在家里坐享其成了,哪里还能指手画脚,一切都由林南江做主罢了。
何况人家的安排一点没毛病,很合理,她自然是不吝夸奖,好好鼓励了干劲十足的男人一番,末了才温声提醒道,“既然定了日子,那有空可以提前把搬家公司也定下,免得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我知道。”林南江努力压下嘴角,做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殊不知那闪闪发亮的眸子把小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对了,上回打电话给老家,没忍住说了买房的事,好像村子里都知道了,又传到了附近厂子里,那些老乡啊、厂里以前玩得好的同事哥们啊,最近每每在街上碰见,总要起哄打趣一番,也很关心我们具体哪天搬新家,说第一次遇到这中喜事,他们请假也要过来给咱们帮忙庆祝呢,你说要不要叫上他们?”
林南江告诉父母买房的事,柳素琴是知道的,她同样也告诉了娘家父母这个好消息。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好多老乡在深市周边打工,他们后面搬到市里的事情是瞒不住的,消息早晚要传回父母兄弟耳中,与其不停的撒谎、找各种理由解释来掩盖解释,柳素琴认为可以选择性的说一些实话。
说到底,她和林南江都不是父母最疼爱的孩子,没享受过全心全意的付出,可也不是那种毫无底线拉着他们去帮扶其他孩子的父母,老人私下或许有更偏心的孩子,大面上还是一晚上端平的,兄弟姐妹之间不涉及利益,也是可以互帮互助的。
大家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普通人罢了,她上辈子一个人在老家拉扯两个孩子,若说没有父母公婆、兄弟姐妹的伸手帮衬,也是不可能的。
柳素琴认为,再近亲的人也要有边界感,尤其是涉及金钱,适当的保密工作很有必要,但也不能上来就把人家当贼似的防备,设想一下,她跟林南江在深市买房这么大的事,他们的父母却是最后从外人那里听到的风声,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所以柳素琴选择坦白从宽,并且是主动出击,她在两个月前跟林南江和林全生商量好了,主要是为了对口供,她的意见是搬家前找个时间一起去打电话回老家,给两边都说一下买房的好消息,不过保险起见,暂时只说买了一套,别人问起来,就说店面是租的,并且重点介绍下他们买的二手房,房龄超过了十年,很老旧,没有电梯,买下来还要花费一番装修才能住人。
林南江和林全生非常认可她的提议,不过那会儿是最忙碌的日子,直到上月底才找到些许空闲,三人一起去打了这两通电话,林南江还乐颠颠把闺女也抱出去了,哄着她在话筒里咿咿呀呀,就当是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招呼了。
而老家众人对这件事的震惊和不解也暂且不表。
距离那通电话还没满一个月,消息就从村里传到深市这边了,也间接证明了柳素琴的先见之明。
总算不是让双方父母从老乡们这边知道他们搬家的事情,那场面可就太尴尬了。
至于他问要不要请朋友参加乔迁之礼,柳素琴也是无可无不可,便反问道,“你怎么想的?”
林南江骨子里还是年轻人的心性,这种喜事他也想热闹一下,只是之前被媳妇架得太高,为了保持成功男人和一家之主的淡定沉稳,不好意思提出来罢了,现在有了现成的理由,他自然是不遗余力的说服媳妇,“他们都知道了,又特意过来打听,一个人都不喊的话会不会不太好?弄得好像我们兜里有两个钱,立刻就翻脸不认人一样。当然也不能所有人都请,把上次来参加芳芳满月宴的朋友们叫上也就是了,都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以前在厂子里就处得不错,后来我们出来摆摊,只要遇上,人家都会带上朋友一起过来照顾生意,有时候看我们忙不过来,还要帮忙招待顾客……”
他说得有理有据,柳素琴也应得爽快,“行,那就喊上他们,正好也带李红几个认认门,我在这边没几个朋友,也就能找她们逛逛街,可镇上的步行街早逛腻了,以后到了城里得好好逛逛。”
“那就这么定了,赶明儿在街上看到他们几个,就直接告诉他们。”林南江眉开眼笑的起身,说完正事去隔壁忙活了。
柳素琴也把睁着大眼睛似乎在认真听爸爸妈妈说话的闺女抱到怀里,熟练的掀开上衣开始喂奶。
芳芳这几个月养得极好,一天五六顿奶奶,吃得小家伙头发乌黑浓密,脸蛋白里透红,小手小脚更是像藕节一样肉嘟嘟,俨然是个实心的小团子。
这还在纯喝奶的阶段,柳素琴是计划搬家后厨房用具齐全了,住在城里买什么也都方便,那会儿闺女也半岁了,可以跟张大妈一起好好研究小家伙的辅食。
不敢想象以这孩子的胃口,再以科学均衡的方式喂养下去,以后会长成多么沉甸甸的小胖墩,当林南江说要买婴儿推车时,她心里是狠狠松了口气的。
再也不用担心哪天抱不动自家大胖闺女了。
想起上辈子那个瘦得像小猫的孩子,再看看在她怀里攥起小胖手哐哐吸奶的小家伙,柳素琴内心又是酸涩又是满足,还多了一份成就感,但同时她也不想委屈了自己,既然闺女不缺营养,满了周岁就可以开始断奶了。
不用喂奶,家里又有张大妈帮忙做家务带孩子,她也就多了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嗯,只剩半年,忍一忍,很快就会过去的。
话说林芳芳小朋友这个年纪不仅能吃,还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她第一次“出远门”,奶爸奶妈各种紧张担心,怕她不适应外面的环境,又担心她受冷受热的,特意安排在早上七点前出发。
这个时间太阳不大,微风不燥,坐在三轮车上还可以兜兜风,舒服得咧。
但小家伙一点也没有大人想象中的不适应,从起床被妈妈穿上漂亮的碎花裙子,和新买的袜子凉鞋,她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小胖脸上写满了兴奋,咿咿呀呀,手舞足蹈,直到被抱着坐上了三轮车也没消停,水晶葡萄般的大眼睛左顾右盼,最后定格一动不动站在院子里的张大妈身上,啊啊啊的叫唤,邀请催促的意思溢于言表。
张大妈柔声道,“宝宝先跟爸爸妈妈去看看新家,阿嬷今天不去,等过几天搬家,我们大家一起坐车去芳芳的家里。”
马上就要跟雇主一家去城里生活,张大妈也想抽空好好收拾一下家当,她目前住儿子的房子,在一栋楼里挑了间最小最便宜的单间,可今年村里房租涨价,她住的那间每月也要一百多了,这蚊子再小也是肉,等她去城里做了住家保姆,完全可以把这间屋子也租出去嘛。
前提是她好好收拾一下,不准备带走的行李家当也要提前安置好。
柳素琴知道张大妈的打算,便也抓着闺女的小胖手挥了挥,“乖宝,我们跟阿嬷说拜拜。”
“啊啊。”小家伙目前只会婴言婴语,但自打出生,身边总是被好些人围着,听多了大人之间的交流,她也能理解一些简单词汇,这会儿意识到一直耐心照顾她的阿嬷不跟他们一起,小嘴巴一瘪,立刻就从小甜豆变成棵委委屈屈的小苦瓜。
对面的林全生见状,忍不住坐直身子,已经想好大侄女万一哭出来,自己该做什么鬼脸哄她了,结果下一秒,林南江喊了声“闺女坐好了,爸爸要开车咯”,并伴随着三轮车的缓缓发动,小苦瓜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睁大眼睛好奇看着四周倒退的风景,皱着的小眉头不由自主飞扬起来,很快就咧着嘴笑了。
严阵以待的林全生泄了气,无奈道,“芳芳是不是太乖了一点?都不用大人担心,自己就把自己哄高兴了。”
“是啊。”说起这个,柳素琴也很感慨,“这孩子真的特别好带,不哭不闹,只要有大人陪着,她自己跟自己玩也很开心。”
跟记忆里那个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像小猫一样委委屈屈抽泣的娇气包一点也不一样。
想来还是上辈子给孩子的安全感太少。
开车的林南江听到对话,当下美滋滋起来,“可不是么,我闺女不愧是在大城市里出生的孩子,小小年纪见多了世面,以后注定有大出息的,跟那些只知道撒泼哭闹的小孩不一样。”
饶是柳素琴刚回忆起上辈子,一时间感慨万千,也对他这番得意忘形的言论感到很难评,林全生更是直接吐槽出声,“弟妹没说错,你还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点也不知道谦虚啊。”
林南江不以为意,“谦虚是做给外人看的,咱们这里又没外人,当然是实话实说了。对了,带着孩子开车慢,进城得一两个小时呢,你待会多抱抱芳芳,小家伙越来越沉,她妈妈还真抱不了多久。”
“行啊。”林全生满口应下,“你要是不放心,咱俩也可以换一下,我来开车,你自己抱闺女。”
林南江:“这倒不用,还是跟之前一样,进城我开,回来你开。”
他已经有快两周没来看过新家,柳素琴就隔得更久了,上一次进城还是两个月前,装修队完工,她跟着来验收成果。所以尽管今天的行程很满,林南江和林全生还准备赶回去摆摊,进城的第一站还是去看看新家。
另外两人也没意见。
林南江熟门熟路把车开进小区,跟门卫大爷唠了两句还没完,在小区里面遇到好几个邻居,他也能熟络的跟人家打招呼,在他们家楼下停车时,看到从单元楼里走出来的老太太,更是扬声热情道,“齐阿姨,下楼遛弯啊,吃饭了没?”
“吃了,是小林啊,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搬家?”老太太也笑呵呵走上前,林南江已经介绍起来了,“这是住我们楼上的齐阿姨。齐阿姨,这是我媳妇孩子和兄弟。”
齐阿姨也抱着个一岁大的小孩,凑过来互相认识了一番,“真好,你们家的小名芳芳,我们的是婷婷,年纪也差不多,以后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长大,也能做个伴。”
林南江一听就眉开眼笑起来,“是呀,月底我们就收拾好搬过来了,以后就住楼上楼下,还要拜托婷婷照顾妹妹呢。”
“都是小孩子,在一起玩闹就好,哪有谁照顾谁的。”柳素琴嗔了林南江一眼,又夸道,“婷婷长得真好,看这大眼睛小鼻子,真是个漂亮孩子。”
齐阿姨很是欢喜,“姐姐照顾妹妹是应该的,哎呀,两个孩子都生得漂亮,放在一起像一对姐妹花呢。”
告别了亲切友好的邻居阿姨,林全生拎着东西跟两人爬楼梯时,忍不住发出了感慨,“听说本地人很看不起我们这种外地打工的,但你们家这些新邻居不是挺好说话的吗?在村里住的这几个月,大爷大妈们也都很热情友好。”
“在村里确实自在,大爷大妈们有钱没钱,都一样过日子,也不在意租客有没有钱,不破坏家具,不拖欠房租就成了。”林南江一边说,一边用钥匙打开新家大门,侧身让媳妇抱着孩子先进去,他则拎着一部分行李在后面跟好哥们继续咬耳朵,“不过城里面还是分人的,我们这是买房定居的,小区其他人不说因此高看什么的,但往后要做一辈子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会把关系弄得太僵。”
林全生点头总结道,“所以还是要买房子。”
“没错,在这边有房子,就有了底气,可以踏踏实实生活下去。”林南江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你也要努力了。”
他杵在门口给好兄弟打鸡血,柳素琴自己抱着闺女开始参观新家。
这里跟她两个月前看到的大不相同,现在的房子窗明几净,地板擦得锃光瓦亮,客厅摆了桌椅沙发,装了电视机,阳台的玻璃推拉门也挂上了落地窗帘,看起来已经有温馨小家的样子了,柳素琴又去了厨房,卫生间,主卧,客卧,儿童房,总之哪哪都很合心意,装修简单又不失温馨,摆设不多但桌椅床柜齐全,收拾得也很干净整齐,随时都能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