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壁城新任城主蒋文良在听到他的来意之后,亲自将他迎进了府上。
但是祝伯夷并不想跟蒋文良商谈,所以在蒋文良试图从他口中打探消息的时候,他当即就表了态,“在下只跟圣女面谈。”
蒋文良闻言,眼神在一瞬间变得狠厉起来,甚至隐隐的透露出了杀意,他压低了嗓子开口道:“圣女身份尊贵,岂是你能想见就见的?”
面对无礼的穆澹,蒋文良嘴上毫不留情。
可是祝伯夷并不在乎他的态度,他嘴角始终噙着笑,右手随意的抚摸着左手拇指上的新结的疤,看着蒋文良气急的模样好半天,他才悠悠开口,“在下掌握的东西,可是你们现在费尽心机却怎么都打探不到的,你确定你有资格听在下说这些吗?”
蒋文良当即愣在了原地,想起先前祝伯夷亮出的那些话,看穆澹的目光就更加凌厉了。
他迟迟没有说话,穆澹也不着急,悠闲自在的喝茶,一脸轻松的看着蒋文良。
蒋文良抬眼跟祝伯夷对视,那神色似乎在经历好一番挣扎。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兴许是因为穆澹手上握着的东西实在是让对方感兴趣,第二天晚上,他就在蒋文良的带领下,去见了苗疆圣女。
与此同时,被两人挂在嘴边祝伯夷也同样奔波在路上。
他来苗疆好几个月了,这么久没被人拿捏行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谨慎,除非必要,否则他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待超过两天。
这次也不例外,他刚带着黑鹰的人捣毁了闫执手下一个制作火炮的场所,用他们自己研制出来的震天雷,将那些人炸了个底朝天,此时正在逃命。
算上这一处,这已经是他捣毁的第九个地方了,并且,这个地方还是规模最大,他筹备了最久的。
毕竟这是最后一票了,可不得干一个大的!
他们疾驰在苗疆的官道上,耳边是初秋呼啸的风声,祝伯夷全力赶路,心里估摸着时辰和日后的形势。
突然,暗卫从后面追上来跟他并行,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公子,鹰卫传来消息,已经顺利接应到了人,此刻大部队人马已经到达了您指定的地点。”
的确是个好消息,好得不得了的消息!
祝伯夷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随后夹紧马腹,大喝一声,马儿嘶鸣全速前行。
祝伯夷挥扬着马鞭,片刻后兴奋的对着暗卫道:“全速前进,明日午时,务必跟大部队人马汇合!”
祝伯夷无疑是兴奋的,他在苗疆蛰伏了这么久,每日躲在暗处,他简直受够了这躲躲藏藏的日子,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跟闫执干一场了,可不得兴奋咋地!
这几个月,他与闫执你来我往,他捣毁闫执的加工厂,闫执就回敬他几颗人头,全是他费尽心机才安插上的人,就这样被拔出,他怎么能不恨!
好在这几个月下来,跟闫执交手这么多次,他也还算是彻底了解了这人,这对他们接下来的交手有很大的帮助。
闫执知道他接下来的计划又如何,只要兵马在手,他祝伯夷就不会怯弱,更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他和王爷筹谋多年,以往暗地里什么惊险都经历过了,现在终于能正大光明的大干一场,可得好好庆贺庆贺,所以,拿苗疆作为自己成名得第一站也不错!
祝伯夷是在翌日早晨到达的边境,比预想的早已半日,倒是有些奇怪,他炸了闫执的加工厂,他此次竟然没有派人追杀他,不过这也正好成全了他,能尽早跟兵马汇合,自己信中也安定几分。
云姜暗中支持的四十万人马现已经改头换面在苗疆边境等候着了,祝伯夷一到,就直接接手了兵权,第二日便兵压苗疆边境,半日功夫不到,便拿下了苗疆第一城浮水!
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而苗军反应也是极快,损失一城后迅速撤退,将防守的重心放在了浮水城之后的城池,祝伯夷选择进攻的地方很是巧妙,浮水不起眼,但是他身后的盘山关却是苗疆重城,农业发达,每年给苗疆各地输送不少粮食,算得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粮仓了!
抵达盘山关之后,祝伯夷下令大军原地休整,他并未急着进攻,仿佛是在等候着什么一般。
祝伯夷的确在等,闫执一直没有动静,他始终心内不安,他不敢冒进。
营账内,祝伯夷端详着战略地图,目光一直在盘山关周围移动,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不多时,他开口问身后的暗卫,“鹰卫的消息传回来了吗?”
不得不说,谭蒙训练出来的黑鹰是真的很不错,完全可以媲美红鸾阁打探消息的速度,等回王府之后,他一定要给王爷说,把暗卫也送去谭蒙那里训练训练。
暗卫闻言,道:“估摸着后半夜会传回来,属下会着人留心着。”
“嗯。”祝伯夷点头,“一有消息马上来见我,另外,给谭先生去个消息,就说,本公子请求他的增援。”
暗卫立刻明白了祝伯夷话里的意思,有些掩藏不住兴奋的回答道:“是,属下明白!”
闫执的反击来得很快,当天晚上祝伯夷就收到消息,闫执已经用苗疆圣女的名义从盘山关周围借调了十万兵马,正在赶来的路上。
这还没完,大军在盘山关驻扎的第三日,鹰卫又传信说,苗疆圣女给了大军三万颗震天雷,此刻正在运来盘山关的路上。
祝伯夷依旧按兵不动,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一天要下达好几条命令,送出好几封密信,东南西北,四面八方都在送消息出去。
虽说温照凛让他全权处理苗疆的战事,但有些决定,还是需要跟他说一声的,一来这是作为下属的自觉,二来,若是出现了什么不可控的意外,温照凛派来支持的人也不至于两眼抓瞎。
盘山关的战事是在五日后正式打响的,随着关内一颗震天雷扔下,两军正式开战。
祝伯夷坐镇大后方,看着双方你来我往,这一日的战况尤为惨烈,云姜的大军没有体验过震天雷的威力,即便他事先已经打过预防,可是真正的战场,又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日下来,他们并没有讨到好。
眼瞧着夕阳西下了,祝伯夷这才示意人鸣金收兵。
总体来说,这日的伤亡在预计范围之内,今日这一战,只是为了让大军见识震天雷的威力,也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
夜里,祝伯夷的营账内,三个云姜的小将相约前来。
祝伯夷见状,点了点头让他们坐下说话。
几个小将服管,坐下后祝伯夷不说话,他们也不开口。
祝伯夷在地图上圈圈画画,一张地图被他画得没有下笔的地方,也只有他自己能看懂,他抬头看了一眼略显拘谨的三个小将,轻咳了一声,随后正色道:“今日叫你们前来,是想问问三位的意见,想必你们已经见识过了震天雷的威力,不知可有对策?”
三个小将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他们大战经验少,更是第一次见识震天雷,其实想法还是很多的,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见三人不说话,祝伯夷心下了然,“三位有话直说便可,你们虽不是中原的兵,但现在在苗疆的战场上,咱们彼此配合才能功成身退,我也需要知道你们的想法,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领兵。”
他和军队都还处于磨合阶段,他之前之所以选择从浮水进攻,现在在盘山关停下,就是希望借此机会让双方完美融合,他了结军队的水平,他们也看清楚自己领兵的风格。
苗疆他势在必得,越往前,速度会越快,场面会更激烈,到时候可就没有多余的功夫让他们磨合了。
兴许是祝伯夷的开门见山感染了在场的三人,他们纷纷开口,将自己的意见和征集的将士们的想法一一告知祝伯夷。
祝伯夷听了一晚上,罕见的没有表现出不耐烦,他一直认真听着,适时给出意见,并且制定了接下来的计划......
等三个小将从帐内出来,竟然已经是后半夜了,没想到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不过三人还都没有睡意,也不知是因为困过去了,还是因为听了祝伯夷的那下话内心激动的缘故......
第126章 透露着不对劲儿
祝伯夷几乎一夜没睡,三人离开之后,他继续在那张被他标记得已经看不出原始模样的地图上捉摸着,他始终保持着紧绷,不敢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鹰卫在天亮的时候进来,风尘仆仆一看就知道是连夜奔波而来,当然,他带来的消息也值得这样日夜兼程。
“公子,苗疆圣女昨夜接见了一个神秘人,今日一早那个神秘人便跟着苗疆圣女手下的人秘密来了盘山关,苗疆圣女有意将盘山关交给神秘人。”
鹰卫的话让祝伯夷怔愣了片刻,他坐在椅子上,揉了揉自己发涨的眉心,问道:“能确定此人的身份吗?”
鹰卫摇头,“目前还未能探知到此人的身份,但属下已经交代黑鹰,全力追查此人,相信很快就能有消息的。”
祝伯夷点点头,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一直在琢磨,两军交战,任何出现在战场上的人都必须重视,更何况还是被敌人这样重视人的,能是谁呢?
“闫执那儿有何动静?”
“闫执暂时还未出面,那个人似乎也不知道闫执的存在,他只见了圣女。”
不知道闫执的存在?
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闫执自从掌管苗疆以来,便一直保持着捉摸不定的行踪,他不轻易露面,都是让那个扮着圣女身份的男人出面,但是......
祝伯夷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可一时半会儿又说不上来。
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儿呢?
祝伯夷在脑子里飞快的过滤所有人,但凡跟苗疆沾边的人都一一过滤,不过见了一面就能让闫执和苗疆圣女松口让他前来盘山关,可见此人要么身份不简单,要么有让闫执欣赏的本事——
等等——!
突然,祝伯夷脑袋里灵光一闪,一张生疏又厌恶的脸出现在他脑海里。
想到这里,祝伯夷眉头不由得紧皱,他在心里祈祷,希望千万不是自己猜测的样子,但是他手里的动作不停,一会儿子的功夫,就写好了一封信,“把这封信送到王爷手上,一定要快。”
“另外,让黑鹰全力追查此人的来历,一有消息立刻来报,不得有误!”
鹰卫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接过信郑重的点头,随后火速离开的营账。
祝伯夷又在帐内待了小半天,原因无他,若真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他昨夜一晚上的计划和部署几乎可以预见结果,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所以他得重新规划。
一晚上的心血白费,他心中窝火得很,几次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将这个人大卸八块!
“他娘的!别他妈让老子逮着你!”
祝伯夷一边骂一边在新地图上圈圈画画,整个人都被怨气包围,透露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另一边,温照凛在三日之后收到了祝伯夷的消息,看见祝伯夷信中所说,当即吩咐人去办了。
因着红鸾阁杀手对黑衣卫的绞杀,温照凛很快就掌握了穆澹离开蜀川城之后的踪迹,看着穆澹的形迹,温照凛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为祝伯夷捏了一把汗。
阿骨站在一旁,看着温照凛的表情一会儿轻松一会儿严肃的,他还挺疑惑,难不成这人还能走出个九转十八弯的路线?
正在阿骨疑惑难解的时候,温照凛终于有了动作,他一边把桌子上的路线图卷好,一边开口道:“传给祝伯夷,另外告诉汪奎山,集结阙州城的兵马,听候祝伯夷的调令,随时准备支持苗疆战场。”
“是!”阿骨没有多问,但是他心里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这些日子他也算是看明白了,能让王爷露出这样表情的人,也就只有穆澹了。
大概是穆澹又整出了什么么蛾子吧......
阿骨离开没一会儿,周作成一身戎装就进来了,他是来汇报战果的。
“......白虎岭今日一早已经拿下,属下的先锋官已经前往通州打探情况,据此前的消息称,闫曜梁在通州放了重兵,不仅如此,似乎还有调镇国公前往通州防御。”
镇国公已经在大庸关好几个月了,但是不管闫曜梁如何逼迫,有沐阳镇守又有邓彪冲锋陷阵,大庸关一直没有被撼动分毫,大概闫曜梁也等不及了,他不敢真的把镇国公逼急了,万一镇国公跟他来个鱼死网破,那最后吃亏的只能是闫曜梁自己。
听到有关镇国公的消息,温照凛心中不免难受,此前他给镇国公去信,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也愿意解救其家人,但是镇国公一直无动于衷。
对此,温照凛无能为力,只能传信回汴京,让人保护好镇国公的家人,镇国公对他有恩,他只能这样来报答这份恩情了。
“桓温将军到哪了?”温照凛开口问。
“三日前来信说已经到了边界附近,估摸着后日人就应该到了。”
温照凛点头,“进攻通州的事情你安排好,万不可有任何闪失。”
“末将明白。”
温照凛的情绪被影响了,周作成识趣的没有再提镇国公,只是简单的又说了两句便离开了营账。
周作成离开之后,温照凛提笔,将穆澹的行踪写下,然后让人送往了东北,估摸着现在阿杳快要与秦家军汇合了。
眼下他这里的局势是最轻松的,闫曜梁自己给自己使绊子,朝廷内部这样动荡,他有何资本来跟自己对抗?
等沈家带着那些朝廷的老臣出走汴京,他便可以全力发起进攻,不,在进驻汴京之前,他还需要从闫曜梁那里拿到一样重要的东西!
杀了闫曜梁不是他的目的,向世人揭露闫曜梁丑恶的嘴脸才是他最想做的!
闫曜梁不是那么在乎他的皇位,那么在乎皇家的颜面吗?
那他非得将其一一击碎,将他钉在东堰国的耻辱柱上,令世人诟病,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人不耻!
他沉浸在仇恨之中,险些着魔,好在下面的人进来及时,“王爷,桓温将军到了。”
温照凛闻言一愣,方才周作成不是说后日人才到吗?
“请将军进来。”话说完,他这才注意到外面已经天黑了,自己竟然在营账内待了这般久,果实还是不能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桓温将军可能是最适合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的人了,明明已经一把年纪了,但骁勇的英姿不减当年,眉眼间也是精神奕奕,浑身的气势让人敬畏不已。
将军进来,温照凛亲自起身迎接,“还以为将军还有两日,不曾想这般快。”
桓温将军见到温照凛,原本不苟言笑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来笑容,对于温照凛这个小辈,他很是喜欢,自己一生罪孽深重,无二无女,当初一见温照凛就喜欢得不得了,不然也不会被这小子三言两语就哄上了贼船。
“末将见过王爷!”礼不可废,不管他如何喜欢温照凛,他也深知自己下属的身份。
“不必多礼,快坐。”
桓温将军的到来,让温照凛没由来的松来一口气,这样的情绪说起来无迹可寻更是莫名其妙,但这就是温照凛此刻真实的感受。
顾及着老将军连日赶路的幸苦,温照凛并未跟老将军说那些惹人心烦的战事,简单的问候几句便招呼人送来了晚膳。
大概是人老了,也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在军营待久了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如今迟暮,竟然也注重起了口腹之欲,温照凛知道老将军就这点偏好,所以晚膳全是按照老将军喜好做的。
老将军不喝酒,温照凛只能以茶代酒为他接风洗尘。
“匆匆召将军前来,以茶代酒,给将军接风了。”
温照凛率先提起茶盏,老将军跟上,“能为王爷效命,是末将的荣幸。”
“咦,怎么没瞧见你的王妃?听说你的王妃来头不小,你没放在身边?”早在东南时候,桓温就知道温照凛喜欢自己这个王妃喜欢得紧,对于秦家他当年也是有过交际的,所以对于秦杳这个女将军,他很是好奇。
闻言,温照凛笑笑,道:“她有自己的事情,应该已经跟秦家军汇合了。”
桓温将军笑着点头,“也好也好,我虽然没见过你这个王妃,但听了不少,是个不简单的,你小子有福气。”
他以前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姑娘能配得上温照凛,大家闺秀?抑或是能给温照凛提供帮助的,但想来想去似乎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如今秦杳站在了温照凛身边,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哈哈——似乎很是不错。
“的确是我的福气,已经带王妃见过爹娘了,二老很开心。”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广平军先后拿下陀萍江和白虎岭的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回了汴京,翌日的早朝到了晌午时分才结束,大臣们各执一词,基本分为两派,跟之前一样,主战和主和的。
闫曜梁脸色不算难看,一直听着朝臣们的意见,大概是因为这些人都是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所以用着放心,因而他也愿意听他们的想法。
其中以新任的兵部尚书方志衡为首的队伍主战,方志衡斗志昂扬,力陈主战的好处,“皇上,微臣以为,如今咱们手握震天雷,又有百万雄师,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方志衡话音落下,便有人接着开口,“启禀皇上,温照凛狼子野心,若是不给他重重一击,恐怕后果不看设想,当下叛军已经拿下陀萍江,又夺了白虎岭,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若是咱们这时候跟叛军硬碰硬恐怕得不到任何好处,微臣以为,想要平息这场叛乱,切不可着急出兵,得智取。”
“智取?大人说得简单,如何智取?如今城中老百姓纷纷言传,叛贼温照凛是救世主,若是此刻再没有一场胜仗来稳定民心,那么过不了几日,老百姓都投奔叛贼去了!”
这些都不是假话,朝廷大军节节败退,两军开战至今没有取得一场胜利,每每传到汴京的消息都是噩耗,就是再坚定的民心也经不住这样接二连三的失败啊!
所以他们当下,的确是急需一场泼天的胜利来稳固民心,也巩固军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闫曜梁这点还是明白的。
但话虽这么说,大家也都知道民心的重要性,可是现实摆在这里,就当下的战况来开,他们的确不是温照凛的对手。
“皇上,微臣以为,稳固民心乃当务之急,但若是再开战,劳民伤财,百姓日子更加困苦,这于咱们的初衷不符,所以微臣以为,停歇战事,恢复民生才是最好的稳固民心的手法。”
这是主和一派的说辞,但这显然不能说服主战一派,徐远这话一出,方志衡当即就出言反对,“徐大人何必长他人志气灭咱们自己人的威风,如今咱们手握震天雷,如何就不敌叛军了?”
方志衡继续激昂出言,“蜀川一战,北越仅仅只用一百枚震天雷就击退了叛军,如今咱们手上的震天雷是北越的数十倍不止,何惧敌军?!”
“咱们有震天雷是不假,可是从苗疆买进震天雷难道不需要银子吗?民生跟不上,哪里来银子继续买进震天雷?”徐远当然没有被说服,站出来继续反驳方志衡,“还是说方大人就能保证,就凭咱们现有的震天雷就能将反贼彻底击败?还是说你就能保证温照凛在体验过震天雷的威力之后,不会有防御措施?”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见方志衡被怼得不说话,徐远接着说:“若是后续跟不上,方大人可曾想过咱们的后果是什么?”
当然是广平王府嗜血的反扑!
到时候再想议和,恐怕就来不及了!
“你——”方志衡语塞,一时间找不大话来反驳。
徐远暂时取胜,可是等他转头看向闫曜梁的时候,却发现闫曜梁似乎并不满意这个结果。
识时务者为俊杰,见状,徐远没继续开口,站回了自己的位置,暗中观察着闫曜梁的神色。
闫曜梁将双方的意见都听进去了,主战目前的确没有任何优势,但要让他跟温照凛讲和,这是绝对做不到的!
他眸子微阖,看向了自上朝以来就一直没有开口的高迁。
高迁被看得心里以咯噔,他现在是朝中位数不多的老臣了,亲眼见证了闫曜梁处置那些老臣的手段,高迁现在只想自保,所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可是现在被闫曜梁这样盯着,他不说话是不行的。
在眼曜梁的眼神下,高迁站了出来,想来想去,说了折中的法子。
第127章 大臣出走汴京
“皇上,据微臣所知,叛贼温照凛曾数次想要拉拢镇国公,只是都被国公拒绝,微臣以为,可以从这里入手。”高迁没有把话说完,但是在场的人谁不是人精,怎会听不出他话里隐含的意思呢。
但是却没有人敢出言反驳,因为他们很清楚的看见,闫曜梁嘴角浮现的那一抹微笑。
他们知道,闫曜梁这是同意了高迁的话。
闫曜梁的手段大家有目共睹,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人敢去惹他动怒,所以即便大家都觉得这个法子卑鄙下流,但还是选择沉默不言。
早朝之后,高迁被单独留了下来,跟着闫曜梁去了养心殿,他知道,这件事,大概是要落到自己头上了。
果不其然,到了养心殿,闫曜梁直接开门见山道:“爱卿乃国之肱骨,不知有何法子能劝说镇国公?”
闫曜梁虽然语气平平,但是高迁却止不住的冒冷汗,他太了解皇帝了,若是他没能说出一个皇帝满意的答案,自己必定步上那些人的后尘。
想到那些人的惨状,高迁咽了咽口水,随后战战兢兢的说道:“皇上,国公年迈,早已不适合战场,从大庸关的战况就可看出,微臣以为,不若换下国公,让国公府的儿郎代父从军。”
高迁话音落下,闫曜梁意外的挑了挑眉,国公府上下一干人等一直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他用这些人牵制了镇国公,可是效果却并不显著,国公肯定知道自己不敢真的跟他撕破脸,所以才一直没有使出全力。
但若是这些人不在自己手上,而是......
想到这里,闫曜梁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对于高迁的法子,他很满意!
见闫曜梁露出笑容,高迁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还不够,所以他接着说道:“这还不够,除了把国公府的男子派往前线之外,皇上还需要有牵制这些人的手段,听说国公府的嫡孙小姐还未定下亲,皇上不如把人纳进宫,如此,一来可以震慑国公府的女眷,二来可以牵制镇国公,若是能早日让其怀有身孕,皇上还愁拿捏不了镇国公吗?”
高迁说话的时候额头上的汗珠不停的冒,可见他整个人之紧张。
相反的,高迁越紧张,闫曜梁就越兴奋,兴奋之余不忘赞许高迁,“爱卿见解读到,不愧是朕钟爱的宰相。”
他怎么就没想到还能这样操作呢?
他先前只是扣押了镇国公的家眷,虽然牵制了镇国公,却没能让镇国公死心塌地的给自己卖命,若是按照高迁的法子,别说镇国公了,整个国公府都不敢造次!
闫曜梁火速就做出了行动,傍晚时分圣旨就送出了宫。
为嘉奖镇国公为国抗敌的功劳,封镇国公嫡孙女霍夕筠为纯妃,即日入宫。
内务府反应迅速,霍夕筠封妃的旨意来得突然,但是晚间的时候,内务府已经赶制出了纯妃的绿头牌。
不仅如此,跟纯妃一同进宫的,还有高迁十四岁的长房嫡孙女高绮荷,高迁乃国相,嫡亲的孙女进宫侍奉皇上,地位当然不会太低,进宫便是四妃之一的贤妃,赐居钟粹宫。
皇上封妃的旨意过于突然,直接将国公府和宰相府都整懵了,高夫人听到圣旨立刻就晕了过去,大儿媳哭得泣不成声,拉着女儿的手怎么也不肯放手,而高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皇帝竟然用这样的手段防着自己!
愤怒的同时又颓废不已。
他早该知道闫曜梁不会轻易放过他,闫曜梁不顾先帝的脸面都要处置那些老臣,有何理由会彻底放心自己呢?
可话虽这么说,高迁心里还是堵得慌,一想到纳妃牵制人的法子还是自己提出来的,他就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若是家国太平昌盛之时,他自然愿意送自己的孙女入宫伴驾,可是现在国家动荡,稍不注意还有......但凡是个聪明人都不会这个时候把自己的亲人往皇上身边送。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不仅不能表现出不满,甚至明日一早,还要携家眷进宫谢恩!
这他娘的叫什么事!
当然,闫曜梁一连两道封妃的圣旨,不仅震动了宰相府和国公府,整个汴京的达官贵人这一夜都难以入眠,家里有适龄女子的,更是愁的食不下咽。
不过,这凡事都有两面性,闫曜梁这番操作下来,倒是给了高眉茵机会。
温照凛让她说服那些老臣,本来她还在想该如何才能让那些人松口,她试着跟人沟通过,但结果并不理想,正陷在僵局里面呢,没想到闫曜梁竟然自己把机会送上门来了。
在接下来的两日内,高眉茵不负所托,成功说服了朝中六成以上的老臣,目的达成,当天晚上她就把消息传了出去。
前来接应的人早就准备好了,一收到高眉茵的消息就立刻开始行动。
两日后的傍晚,城西突发暴乱,暴民骤然发难,趁人不备直接杀到了兵部衙门,在众人反应不及的时候,一把火点燃了兵部后院。
等护城军反应过来之时,人早已经离开兵部直冲神武门,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扬言要诛杀昏君!
此起彼伏的呐喊之后,不止是谁扔出了一颗震天雷,巨大的爆炸声不仅震动了皇宫,也惊醒了守城的骁骑营。
闫曜梁给骁骑营下过死命令,不能离开职位半步,正在骁骑营统领犹豫要不要进城救驾的时候,御前的人已经带着闫曜梁的口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