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堂这种将自己看好的小说,推荐给其他组主编的行为,可以说犯了职场大忌,毕竟四个组是有竞争关系的。
但他还是干了,他认为如果这样好的一部小说都没法被读者们看到的话,这破网编不当也罢!
叶静漪表面上对于刘树堂的这种行为不置可否,她心里实际上不赞同这种做法,谁都像他这么干的话,公司岂不是要乱套了?
但是她在看了《谁与争锋》后,她微笑着对刘树堂说道:“你很不错,干得漂亮。”
第21章 联系
叶静漪虽然不玩《英雄荣耀》,但她却知道,关于《英雄荣耀》的电竞赛事,其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了。
反正电竞圈中的顶层明星选手,不说名气能和一、二线的艺人相比,但和三、四线的艺人,还是可以比一比的。
很多大资本也已经入场电竞圈,所以有些联赛中的焦点之战,各种关于这场比赛的消息,都会上微博热搜。
外战就不用说了,每年的季中赛、S赛,微博热搜都会被电竞赛事刷屏,只要哪个选手能在比赛中搞出一个正向名场面,那他肯定能狠狠地吸一波粉。
总而言之,现在的电竞圈已经越来越饭圈化了。
某些选手明明没什么实力,偏偏所谓的妈妈粉很多,你骂他菜,妈妈粉会说,你知不知道他有多努力,他长得那么讨人喜欢,菜一点怎么了,他再菜也比你强……
反正电竞圈也开始学娱乐圈了,职业选手也开始立人设来吸粉了,有努力人设、励志人设、学霸人设等,偏偏粉丝们还挺吃这一套。
不管怎么说,叶静漪在发现这部小说竟然别出心裁地写电竞圈之后,她就已经非常看好这部作品了。
这部作品的出现,可以说填补这个领域的市场空白。
再加上它的文笔确实不错,也没有什么虐主的剧毒情节,作为迎合读者的通俗小说来说,它已经非常出色了。
叶静漪极为果决地拍板道:“这部作品也没必要再去杂志上连载了,直接出单行本实体书吧,二十万字一册,原稿费千字100,版税5%。刘树堂,你就把这部作品的签约条件,告诉那位作者吧。”
刘树堂有些不可思议,这样的出版条件,对一位新人作者来说,实在太有诚意了。
要知道,很多混通俗小说圈的作者都是没有出单行本的资格的——
他们必须得先把自己的作品在杂志上连载,如果经过数期的读者人气反馈,该作品确实受欢迎的话,那才有出单行本的机会。
这个机会,往往还是好多位作者竞争,资深编辑们开会讨论,最终决定让哪一部作品出单行本。
有没有资格出单行本,对通俗小说圈的作者来说,那就是一个门槛,好比原世界的网文作者写出一本均订超三千的作品,才能算精品作者一样。
“好的,叶主编。”刘树堂在不可思议之后,一脸兴奋地答应了。
他根本没有怀疑叶静漪是否有资格开出这样的条件,反正某些小道消息可不是空穴来风,这位叶主编的背景、人脉关系,确实不是一般主编能够相提并论的。
实际上叶静漪的长相、气质,以及她平时的穿着打扮,还有她的座驾,都能从侧面判断出她的家世。
“能发掘到这部作品,你的眼光还是可以的,在老潘手下当网编,有些浪费了。这样吧,如果你看中的这部《谁与争锋》火了,那我会直接把你调到我的手下,反之,你就会成为背锅侠。”叶静漪淡淡道。
刘树堂却毫无压力,除了因为他确实对这部作品信心非常足外,还因为他当网编,那就是找个事做,体验生活。
“叶主编你放心,我又不怕背锅,我就希望我自己喜欢的作品,能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刘树堂洒脱道。
这天过后的第二天,顾清歌就在自己的作者后台中看到了提醒她签约的站内信。
她不由松了一口气,虽说“创作一部超过50万字网文”的支线任务,没有任何成绩要求。
但是她对自己的处女作还是很重视的,并且已经下决心写出一部高人气的开山之作来,让“南歌子”扬名。
另外,她可是拥有精通级文学技能的,如果连通俗小说都写得达不到签约标准的话,那也太丢人了。
所以她还是蛮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编辑看中然后签约的,这样她也能赚一笔稿费,购买一些她急缺的东西,比如说手提电脑。
顾清歌直接添加了编辑刘树堂的企鹅号,对方的昵称是“蓝树”。
她自己的备注信息,当然就是《谁与争锋》的作者。
刘树堂在给“南歌子”发了站内信后,就一直关注着自己的企鹅号,每一次消息提醒的“咳嗽声”,都让他期待这是来自“南歌子”的好友申请。
终于在此刻,他等到了。
在一般情况下,编辑都是比较高冷的,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刚入行的萌新时。
明明顾清歌也是萌新中的萌新,偏偏刘树堂却不敢产生任何轻视。
刘树堂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个“南歌子”绝不是纯新人作者,他是开着新马甲尝试新题材的实力派资深作者,他的性别当然是男的,《英雄荣耀》玩得非常棒。
刘树堂都通过《谁与争锋》中描绘的一些细节、技巧、兵线理解,狠狠地上了一波分,本来只是铂金段位的他,现在都已经是钻石了。
而他的游戏水平越高、理解越深,他就越佩服《谁与争锋》作者“南歌子”的游戏技术——
对方怕不仅仅是这个游戏的王者段位,莫不是职业电竞选手或者分析师,闲着没事写通俗小说玩……
可这也没道理啊,如果对方真是混电竞圈的,那为什么文笔可以这么好,又像混文学圈多年的实力派作者。
刘树堂越是猜测,就越觉得这位作者“南歌子”身上充满了谜团,他也愈发对“南歌子”好奇了。
“南歌子老师你好,我是网编蓝树,关于你的作品《谁与争锋》,我必须要恭喜你,它已经达到了我们起点出版社的出版标准,这里有份合约给你签,它是主编亲自拍板的。”刘树堂开门见山道。
顾清歌简短地回了个“好的”后,就看起合同的电子版来。
这个世界的通俗小说圈既然发展了这么多年,它的行规早已明确,正规的大出版社给出的合同,基本都是制式合同,不会坑作者,就算坑了,也不用害怕,直接求助作者工会维权就行了。
在顾清歌看电子合同时,刘树堂也闲着无聊,就随便看看“南歌子”的企鹅号资料、个人空间之类。
当他看到对方资料上的性别,竟然是女时,他不由微微一惊。
惊了之后,他又笑了,觉得“南歌子”老师还是蛮有趣的,明明是男作者,非要在资料上设置为女性。
然而当刘树堂点进对方的个人空间后,他开始逐渐怀疑人生……
倒不是顾清歌的个人空间里有自己的照片,实际上任何原创的内容都没有。
空间里全是曾经没有灵魂的她,转载的文章、图片之类。
文章都是各种充满了槽点的类型,什么这样的女孩就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啥啥的,还有不转不是华国人之类的。
当然,还有女生十五个化妆小技巧、爱你的人三十种表现……
图片么,当然也充满了少女气息。
说白了这种个人空间,真的太女性化了,而且是那种平平无奇的少女会干的事,时间限定是几年前,因为现在的企鹅空间都不是这种画风了。
“创作出了《谁与争锋》的南歌子老师,竟然是个女作者?”
刘树堂无比震惊地想道。
顾清歌对起点出版社提供的合同,还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她在签约之前,也大概了解了一下通俗小说圈新人的待遇,她都做好了签普通新人合约的准备。
等到她的作品火了,那她才有谈价的底气。
结果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这么看好她的这本《谁与争锋》,居然要直接出单行本。
顾清歌一想到自己写的作品,以后会变成实体书,她就感觉挺奇妙,因为她真不是作家啊,写文的初衷,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小小的支线任务……
另外,她也算是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华国,其出版行业当真非常宽松,没有复杂的审批之类,出书的流程可以说相当简单。
现在只要她交出二十万字的稿子,《谁与争锋》的第一册 就会很快上市。
通俗小说圈是相当注重实时读者反馈的,反正单行本出了第一册 ,只要市场反应不佳,它就会立马被腰斩!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资格出单行本的作品,都是经过杂志上连载检验的,它有效地降低了风险。
如此看来,叶静漪拍板直接出《谁与争锋》单行本的做法,其风险可以说相当大。
毫不客气地说,敢这样不经过杂志连载,就出版新书的作者,都是已经在通俗小说圈站稳的资深作者,他们要么之前已经积累了一批铁粉,要么就是对自己的新作非常自信。
顾清歌再三确认了合约后,便痛快地选择和起点出版社签约了,作品字数大概是五十到一百万字。
原先世界的《英雄联盟之谁与争锋》,总字数大概有三百多万,这个字数实在太多了,顾清歌当然不可能写这么多。
顾清歌觉得,联赛写二十万字,季中赛写二十万,S赛写二十万,亚运会奥运会世界杯写二十万,其余日常、感情戏、过渡剧情加起来,总篇幅不超过一百万字,已经足够了。
她本来就不准备通过写小说赚大钱,所以根本就用不着去水字数骗钱。
这个世界的通俗小说圈,也存在着越火的作品字数越多的现状。
没办法,一般的通俗小说作者写一本火书也不容易,当然要多水一水,否则下本若是火不了,那就很难受了。
读者们也是口嫌体正直,一方面嫌弃作者太水,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爱看字数多的书,有人甚至不到两百万字就不开宰。
网编刘树堂在与顾清歌沟通时,当然觉得《谁与争锋》的预计字数少了,别的大长篇通俗小说,可是一百万字才发力啊,所谓“百万起飞成神”也不仅仅是个梗。
然而顾清歌却坚持己见,她还觉得一百万字太多呢,毕竟支线任务的字数要求,只有五十万,她为了《谁与争锋》的完整性,都做出妥协了。
这种坚持,让刘树堂挺无语,因为一般的作者,都愿意签更多的字数,这样总稿费当然更高。
出版社对作品字数的态度也非常真实,那就是火书你就往死里写,最好能写到出版社倒闭,扑街书就赶紧完结,别硬拖下去了。
顾清歌成功与起点出版社签约之后,她创作《谁与争锋》的速度,自然加快了不少。
毕竟之前写再多的字,一分钱也拿不到,现在写一千字可就有一百块了,等到她将二十万字的书稿交过去,她就能拿到税前两万稿费,这还不包括版税分成。
顾清歌之前已经写了五万字了,另外十五万字,她准备以一天一万字的速度来搞定。
只能说顾清歌脑子里的素材太多了,又有精通级文学技能卡,刻画人物也不用如何思考,毕竟他们都是原先世界电竞圈存在的真人。
顾清歌还是在学校里用她那老旧的智能机码出来的,她自己都很佩服自己的毅力。
没错,现在还是高三生的顾清歌,依旧要去汉东市高级中学上学。
不过她可比其他高三生轻松多了,因为别的高三生要为高考冲刺,而她作为华艺艺考第一的学生,高考却只要走个过场就行了。
顾清歌现在毫无疑问已经是这个高中的传奇人物了,当之无愧的校花,同学们甚至还喜欢开玩笑称呼她为“大明星”。
学校也专门表扬了顾清歌,这就是艺考第一的排面,不管怎样,她也是为母校争了光的。
可惜汉东市高级中学并不是艺术高中,要不然肯定得把顾清歌吹上天。
顾清歌也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她,反正她现在就沉迷码字,只想搞钱。
结果这还让某些心怀嫉妒的同学瞧不起了,认为她玩手机玩疯了,低头族就是她了。
顾清歌时常莫名其妙就收获养成玉,她就很开心,觉得来学校上学也挺好的,希望嫉妒她的同级生能越多越好。
反正顾清歌就尽量在学校里搞定一万字,放学后就和老弟顾文舟去上网吧,帮他把直播事业搞起来。
她这种在学校狂玩手机、放学后泡网吧的行为,简直颠覆了她原本平平无奇乖乖女的形象。
而这,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其中就包括她的好朋友——林韵。
林韵是顾清歌多年的好朋友了,她从小学开始就和顾清歌是同学,品学兼优。
林韵是个性格相当温柔的女孩,她总是希望顾清歌可以变得更好,所以她辅导顾清歌功课,劝顾清歌去报考艺术大学。
对于顾清歌能获得华艺艺考第一,林韵非常开心,同时压力也来到了她这里,她无论如何都想要考上首都平京的顶尖大学。
可是让她怎么都没想到的是,艺考过后回到学校的顾清歌,竟然“堕落”到这种程度。
这一天,顾清歌如往常一样,放学后就准备和老弟顾文舟去双排肆虐南棒服,冲击棒服第一。
当然,在冲分时,顾清歌也顺便积累了更多的素材,正好电竞小说《谁与争锋》里能用到。
这南棒服高端局中的各种运营博弈,说真的有几分比赛的感觉,比国服荣耀之巅的无脑打架、针对,更有章法,而且南棒服的高端玩家大多比较分奴、有韧性。
顾清歌将这种素材用在小说里,能提升专业性和逼格。
“顾顾,我听别人说,你现在上课永远在玩手机,放学后就和男生一起去上网,你到底怎么了?”
林韵在校门口拦住顾清歌,一脸沉重地说道。
顾清歌看到林韵,脸上顿时就浮现出了笑容。
这样的颜值配合这样的笑容,哪怕林韵是个女孩,也无法抵抗顾清歌的魅力。
林韵觉得自己在小学时,就忍不住去主动与顾清歌交朋友,就是因为对方长得太漂亮了,她特别喜欢。
只可惜原来的顾清歌漂亮归漂亮,其他方面却平平无奇。
林韵花了好多时间精力给顾清歌补课,才让对方能考进这所重点高中,两人继续双宿双飞。
林韵是非常希望看到顾清歌变得越来越优秀的,这样她也会有一种养成的快感。
因此,现在她看到顾清歌天天如此“堕落”,就无法忍受了。
“顾顾,你不要以为通过对我笑向我施展美人计,就能蒙混过关,告诉我,你最近到底怎么了?”林韵保持严肃道。
顾清歌知道林韵是关心她,所以她便实话实说道:“我有个亲弟弟叫顾文舟,他想去当职业电竞选手,我这个做姐姐的,当然得好好指点他了。”
林韵听到顾清歌这么说,她不由感到惊奇。
作为顾清歌这么多年的好朋友,她当然知道顾清歌有个小两岁的亲弟弟。
但是在她印象中,顾清歌和弟弟的关系,好像一直都比较冷淡……
林韵没有贸然质疑顾清歌的话,她一直都很相信顾清歌,她们两人之间,总是很坦诚。
“行,那我今天就跟着你,看你怎么指点你弟弟。”林韵态度坚定道。
顾清歌也不反对林韵跟着她,就把林韵这个一直以来的学霸尖子生,也拐到网吧中了。
林韵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来网吧,就有些紧张,死死地抓着顾清歌的手。
不过顾清歌选择的网吧,却是那种环境很不错的,让林韵没产生多少反感。
接下来,林韵在网吧的单人豪华包间中,见到了顾清歌的弟弟顾文舟。
她忍不住腹诽,明明都是同一个爸妈生的,弟弟的颜值怎么差这么多。
自从顾文舟在顾清歌的建议下开直播后,他就基本上一个人待在包间中玩,而顾清歌为了保持“浅梦”的神秘性,当然就去另外的包间。
两人虽然在同一个网吧双排训练,但是却隔得比较远。
顾文舟是不露脸直播,就纯粹靠技术吸引观众,有时候也会和弹幕互动一番,就是秀了一波操作时,自吹自擂一下,尽可能搞点直播效果。
由于顾文舟的声音很低音炮,颇像大叔,以至于不少观众都以为这个技术流主播,都要年近三十了。
关键是顾文舟还喜欢故意装自己年龄很大的样子,听的歌都是那种比较有年代感的老歌,除了姐姐的《小情歌》以外。
他还成功用这种装大叔的方式,骗了队友喊他叔叔……
假如顾文舟开个摄像头的话,那他的外表,一定会让观众们非常震惊,这哪里是什么大叔啊,分明就是个小屁孩!
顾文舟通过弹幕发现,观众们最想看得节目效果,并不是他这个主播秀操作,而是看他怎么吹“梦神”。
梦神当然就是他姐姐顾清歌了,所以对吹浅梦这件事,顾文舟并不排斥,谁让他姐姐那么厉害。
顾清歌带着林韵来到顾文舟的包间时,就听到顾文舟在和弹幕交流——
“大家不要急,我先在南棒服单排上一波分,你们不会真以为,我不跟梦神双排,就没法上分吧?不会吧?”
“还有人问浅梦是男是女,那当然是男的啦,只是随便取的id偏女性化而已,我的id还是【轻歌曼舞】呢,不照样是个纯爷们?”
“为什么不去打职业扬名立万,而是窝在这里当个小主播?兄弟们不要急,这种事情,懂得都懂……”
“什么?浅梦还被别人写进小说了,小说的名字叫《谁与争锋》,有意思,现在我就打开网站看看这部小说……”
顾文舟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姐姐竟然在“起点网”写了一部电竞小说。
主要是因为现在顾文舟和姐姐在一起,就是进行《英雄荣耀》的训练,他不知道顾清歌还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写作素材。
《谁与争锋》这部小说,在被起点出版社签约后,它在确认出版实体书后,已经获得了网站的大推荐,另外各种宣传计划也已经展开。
宣传规模当然不算大,毕竟作者“南歌子”并非知名作者。
所以出版社宣传的方向,就是紧扣《谁与争锋》这部小说,就吹它是开电竞小说先河之作。
而既然它里面的游戏是《英雄荣耀》,那出版社在宣传时,就自然选择去各大直播平台的《英雄荣耀》版块去搞点水军弹幕了。
还别说,这种宣传方式可谓效果显著,很多喜欢《英雄荣耀》的玩家,都被引流了,然后去起点网一睹为快。
这一看,自然就被《谁与争锋》这部极为专业、爽快的电竞小说吸引了。
然后这些成为了该小说忠实读者的玩家,就会忍不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
如此一来,《谁与争锋》在实体书没出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不少人气,同时在《英雄荣耀》玩家群体中,口碑极高。
主要是很多看了《谁与争锋》的玩家,当真是对游戏的理解更深刻了,可能操作依旧拉胯,但意识却明显提升。
顾文舟本来就是通俗小说的资深白嫖党读者,他在看《谁与争锋》之前,心中还有些不屑——
最专业的电竞小说?
读了之后轻松上一个大段位?
这吹得也太过分了,一个写小说的,他懂个毛线游戏……
然而顾文舟看了一会儿《谁与争锋》后,他就彻彻底底地入坑了,什么不屑都是没有的事!
他现在宣布,《谁与争锋》他追定了,等以后它的实体书上市,他就第一时间去书店买,不,白嫖。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斗虎直播平台”的小主播,赚钱也不再是什么难事,但他依旧不是很舍得在看通俗小说这件事上花钱。
而且越来越有“扶姐魔”倾向的顾文舟,直接将他的直播收入都上交给姐姐顾清歌了,他觉得这都是姐姐应得的,已经变聪明的姐姐管钱,他很放心。
另外,顾文舟必须得承认,他现在直播间一半的热度,都来自于“梦神”。
顾文舟此时看到顾清歌和一个他并不认识的女孩走进包间,他只是点了下头,熟练地关了直播的麦,冷淡地喊了声“姐”,就继续奋斗起来了。
他眼中只有姐姐,至于姐姐的朋友,他都是直接当空气的,除非对方也能将《英雄荣耀》玩得很好。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在顾文舟心中,姐姐已经是《英雄荣耀》这个游戏中最强的女玩家了,可以在职业赛场上闯出一番天地的那种。
第24章 实体书上市
林韵在知道顾清歌姐弟已经可以通过游戏赚钱之后,她不再认为顾清歌“堕落”了。
毕竟顾清歌马上要去上艺术大学了,这需要很大一笔开销。
林韵反而觉得顾清歌姐弟俩颇为励志,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硬是想方设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搞钱。
顾清歌也确实没有骗她,很会指点弟弟顾文舟,让顾文舟不仅游戏意识、技术进一步提升,还对直播也越来越游刃有余起来。
而神秘的“浅梦”,也在《英雄荣耀》这个游戏中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时间就这样渐渐向前,一晃已经是四月份了,顾清歌顺利地将《谁与争锋》的二十万字书稿,发给了她的责编刘树堂。
结果在《谁与争锋》上市之前,起点出版社的编辑部,出现了极大的分歧,气氛极其不和谐。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那位年逾五十的资深编辑潘梁,他直接发飙了。
起点出版社的编辑部,每次在新作上市之前,都会召开全体主编会议,不管是杂志部还是网文部的都得参加。
潘梁就在会议上,拍着桌子,矛头直指叶静漪,他怒气冲冲道:“《谁与争锋》这部纯新人的作品竟然可以直接出单行本,你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叶静漪翻了翻白眼,她根本就懒得给潘梁面子,只是嗤笑道:“就因为你自己手下的编辑向我靠拢,你就连《谁与争锋》也恨上了?你这老东西,看小说的眼光早就落伍了,不出《谁与争锋》的单行本,难道出你强推的那本《武斗天下》?”
潘梁想到原本自己手下的编辑刘树堂的“背刺”行为,他就感觉特别没面子。
他实在是大意了,没有料到刘树堂竟然这样搞偷袭,简直不讲武德,就因为他不看好《谁与争锋》,结果刘树堂就敢转头就把这部作品推荐给叶静漪。
偏偏叶静漪还真就看上了这部作品,硬要强推它。
对于叶静漪这种非常年轻、背景深厚、前途远大的主编,潘梁原本是不想招惹的。
可是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另外无论在哪个职场,要想保持权威和影响力,对于这种近乎打脸的行为,潘梁必须反击!
因此,在叶静漪全力运作《谁与争锋》的情况下,潘梁也强行推出了他极为看好的作品《武斗天下》出来,以证明他的眼光。
“《武斗天下》是资深玄幻作者北海准备了三年的新作,三年磨一剑,我已经看完前二十万字,文字流畅,风格大气,剧情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它不知道比《谁与争锋》要好多少倍,它接下来出了单行本,销量必定远超《谁与争锋》!”
潘梁用极为笃定的语气说道,他已经完全将赌注压在了《武斗天下》这部作品上。
为了推动《武斗天下》直接出单行本,潘梁也下了很大的力气,还用了不少人情。
会议室上的其他编辑,对于潘梁和叶静漪的矛盾,已经见怪不怪了。
通俗小说圈的编辑是很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他们运作的作品,其销量都是与他们的业绩挂钩的。
也就是说,谁推出来的作品销量高,编辑能拿的奖金当然就更多。
而编辑之间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更重的话语权,当然会产生摩擦、矛盾。
上面解决矛盾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比销量,谁推出来的作品销量高,谁就在未来,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样就能拥有更多推荐的名额。
通俗小说圈就是这么务实,反正一切向市场、销量看齐,销量高就是硬道理!
在潘梁与叶静漪争吵时,另外两位主编也在小声讨论。
毛平也是网文部的四位主编之一,他身边的蒋英则是杂志部的主编。
两人关系还不错,蒋英忍不住对毛平说道:“老毛,你更看好哪本书?”
毛平其实两本书都不怎么了解,但是资深玄幻作者北海,却毫无疑问比新人作者南歌子的名气大。
所以他这样说道:“虽然现在传统的玄幻小说其销量已经越来越疲软了,但不可否认,玄幻这个分类还是受众更广,再加上北海的名气,感觉《武斗天下》更稳啊。”
这是毛平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的判断,他当然也知道《谁与争锋》更有新意,宣传时都用“电竞小说开山之作”来吹它。
但是有多少新人作者能真的完成处女作就开辟一个分类的壮举呢?
哪怕是通俗小说圈的顶尖大神,其中那些天才作家,往往也是第二本书才证道封神的。
蒋英听到毛平的判断,也认同地点了点头。
他这种杂志部的编辑,本能地对《谁与争锋》这种尚未在杂志上连载证明人气的作品,有很大的疑虑。
至于北海的《武斗天下》,虽然也是直接出实体书,但人家好歹是资深作者,曾经也是出过成绩的,虽然其作品销量巅峰时,也就算个中神吧。
就在这样极其不和谐的氛围中,这一次的会议总算结束了。
主持会议的副总编陈书达,全程保持着笑容,对于潘梁和叶静漪两位主编之间的矛盾,他仿佛像是没看到。
不过细心的人却还是发现了,他还是更看好潘梁运作的《武斗天下》,因为这部作品的首印就有二十万册,而《谁与争锋》却只有五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