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道:“都可以。
时间起卦,报数起卦,测字起卦,方位起卦,声音起卦等等,各种方式都行。
梅花易数,是很灵活的。
既可以断事,又可以算本命卦。
万法同宗。
找个自己便手的方法,都行。”
老爷爷又问:“时间起卦,我有个不理解的地方。
同一时间,很多人都在起卦,结果都是一样的吗?”
“人,心动发问,机兆已起。
此时的时间,这个信息已定。
因此,用时间来起卦,时间里包含着对应的信息。
如果是不同人,同时测,邵雍在《梅花易数》里,也有给出方便之法。可以加姓,可以加数。
也就是说,年+月+日+姓笔画数,下面以此类推。
也可以加外应。
当然,也可以不加。
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起心动念,也是信息频率相似。结果接近,也属正常。
随心而为。”
老爷爷又问:“那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段测,每次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还是说,每次都会刚巧一样?”
大师兄道:“《易经》讲: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意思是,(诚心庄重的)第一次占卜,神明会给以启示。
一而再,再而三的乱占卜,是对神明的亵渎。
亵渎,就不予回答了。”
老爷爷理解了一下,道:“就是说,相信神明,那么,第一次占卜的结果,就应该直接相信。
如果不信第一次的结果,还要反复的再重新占卜,后面就不准了,是吧?”
大师兄点点头。
老爷爷的疑惑解开后,心满意足的坐下了。
后面,又陆陆续续的给其他人解决了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
聊了一会儿,有一大姐站了起来:“请问师父,神像请到家里,有些原因,不得不送走的,他们会祸害人吗?”
“正常的供奉不会。”还是大师兄在回答。
“可是,我想送走,又不敢送。”
“哪类神像?”
“地藏王菩萨。
有人说,供奉地藏王菩萨,容易招来小鬼儿。
小鬼儿喜欢瞻礼地藏王菩萨。
我怕家里有小鬼儿,祸害家人。于是,我就想把神像送走。
但,害怕送走了,也有问题。
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
大姐看起来,是真的很惶恐。
不送走,怕招小鬼儿。
送走,又怕送神难,怕神明报复。
真是前也怕,后也怕。
第154章 什么是鬼?
大师兄的表情柔和了一些,语气平稳的问:“爱听佛经,又爱礼佛的小鬼儿,你认为,它们会祸害人吗?”
大姐愣了愣:“鬼,也分好鬼?和坏鬼?”
大师兄没说话。
大姐还是不太放心,又问道:“那为什么都说,送神难呢?
送神走,会惹的神不高兴,而进行报复,对吗?
我朋友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她家把地藏王菩萨送走之后,好像真的不太平。”
大师兄平静的回复道:“佛菩萨是慈悲的代名词,又怎么会报复人呢?
送走的时候,请师父做个仪式就行。
告知一下爱听经的小鬼儿,佛菩萨搬家了,到新的地址去听经。就好了。
免得小鬼儿不知道神仙搬家了,还来你家。
让你误以为,是神佛心情不好。”
大姐这么一听,不好意思的捂着嘴,咯咯的笑了起来。
可算是放心了。
喜欢拜佛的小鬼儿,肯定是讲道理的。
简单的做个仪式,通知到了就行。
她笑眯眯地点头致谢,欢欢喜喜地坐下了。
我们同车的父子俩,一听到鬼,立马来了精神。
儿子歪着脑袋看着他爹,压低声音,说道:“瞧吧,真的有好多小鬼,还到处乱跑呢!
谁惹他们不高兴了,他们就弄谁。”
但他只敢在下面小声说,不敢站起来提问。
他不站,那就只能他爹站了起来。
他爹弯腰施礼道:“请问师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与小鬼儿相处呢?”
大师兄被逗笑了:“人鬼殊途,你跟小鬼儿,相处什么?”
儿子一听,有点儿着急了,提高了声音道:“到处都有小鬼儿在搞事情!
我们得想办法,跟他们搞好关系!”
这时,三师兄接过了话头,他开口问道:“你说的鬼,指的是什么?”
儿子怔住了,怯声道:“鬼,就是鬼嘛!
哪里还能指什么?”
三师兄道:“1940年,美国华盛顿,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大悬索桥,叫塔科马海峡大桥。
当时,它仅次于金门大桥,和乔治华盛顿大桥。
塔科马大桥的设计师,也曾参与过金门大桥的设计,极富盛名。
但塔科马大桥,仅仅通车四个月,在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却被一点不太大的风,给吹塌了。
这是不是你说的,小鬼儿搞事情?”
儿子缩着脖子,小鸡啄米般的快速点着头:“对对对!那么大一座桥,都能搞塌了,绝对是个厉鬼!”
三师兄慢慢介绍道:“但工程师,却并不相信,是鬼搞的鬼。
他们请了冯卡门教授,参与调查。
冯卡门,是钱学森在美国时的老师,被称为天才科学家。
他发现,坍塌的元凶是,卡门涡旋街效应。
这个卡门涡旋街效应,你可以自己回去查查,了解一下。”
卡门涡旋街效应?
我虽然是学理科的,但是对这个卡门涡旋街,也是一点儿都不了解。
青牛师父提议道:“三师兄,你直接给我们一起讲讲吧,我们也都不懂。”
三师兄略微考虑了一下,应道:“那也行。”
他拿了桌子上的一瓶矿泉水,给大家演示道:“如果这瓶水,放在流动的水里。
水被它阻挡之后,瓶子后面的水,就会形成两道涡旋。”
他顿了顿,给大家时间反应了一会儿,又提示道:“想一想,如果人站在河里,腿后面的水,形成的漩涡的形状。”
在场的人,大多年纪偏大,基本都有过下河的经验。
这么形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虽然不能完全想起来,具体的形状,但大概还是有印象的。
三师兄接着说道:“空气,也是同理。
风,遇到阻挡,也会形成两道旋涡。
旋涡之间,会发生共振增强。
这个现象,就称为卡门涡旋街效应。
桥是被风的涡旋,共振振塌的。”
三师兄解释完了卡门涡旋街,又开始解释鬼:“鬼,是大部分人对未知的一种恐惧心理。
不是很多小鬼儿在闹事,而是人在欺负鬼,不会为自己辩解。
就把很多不了解的事情,都赖在了鬼的头上而已。”
他爹没说话,儿子先不乐意了:“你的意思是,鬼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才不是呢!就是真的有鬼!”
三师兄问:“比如?”
儿子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个具体事例来。
只是嘴硬道:“反正就是有鬼,很吓人的。”
主位上的老师父,这会儿开口了。
他笑呵呵的问:“你认为的鬼,是指人死了之后的灵魂,对吗?”
儿子很严肃的回答:“对!鬼魂!”
老师父依旧笑呵呵的说道:“鬼魂,那就更不必担心了。
我们人跟鬼魂比,有什么区别?
它有的,你都有。
他没有的,你还有。比如作用于实体物品的能力。
你会的,比它只多不少,你怕他干嘛?”
“可是……”儿子有点儿底气不足,想了半天,也没找到能有力反驳的理由。
他爸爸先明白过来,欣喜的抓着儿子的肩膀晃动道:“对啊!怕它干嘛?
鬼,比我们人,就是少了个躯体而已。
他们只不过就是一缕残魂,一个执念。
有什么好害怕的?!”
“不可怕吗?”他儿子懵懵懂懂,想了又想。
他爸爸欣喜道:“对啊!
鬼,就是不完整的人,相当于半个人而已!”
呃……鬼是半个人?
其实,好像……也不是这个意思吧?
不过,他儿子一听,鬼只是个不完整的人,立即感觉底气充足,滋长出无所畏惧的情绪来。
好吧,无所畏惧就好。
他爹欣喜的坐了下来。
大家一起交流着,越听越觉得好玩。
又有一位年轻点儿的小伙子,站了起来,问道:“师父们好,我前几天,学会了称骨算命。
就是对照着一张称骨算命表,把自己出生的年月日时,对应的重量加起来,就能得出结果了。
歌诀等后面发番外
测算结果,是一首首的小诗,也叫称骨歌,以此来判断,这辈子的命怎么样。
最低的从2两1开始,到最高的7两2。
我的问题是,我只有三两多。
这个重量,太低了。
请问师父,这个算法,准确率高不高?
我怕我的命不好。”
这次还是大师兄在回答:“称骨算命,因其简便,而普及度很广。
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不过,不是称骨重量低,一定不好。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伟人的称骨重量,很多也是三两多。
这个算法,重量大,福气大,说的是生活的安稳。
但凡有大成就的人,经历的坎坷,都会比普通人多。
所以,三两多的命,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意思啊!
也可能是,有非凡成就的人。”
小伙子愉悦的释然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站了起来:“师父,我看到别人修行,能开天眼,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东西,好羡慕。
我也想修行。
但有人跟我说,我的体质不适合开天眼。
我真的不能开吗?”
大师兄道:“你的提问,看似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
第一,修行。
第二,开天眼。
第三,感知更敏锐。”
修行了,开了天眼,感知会更敏锐。
你想追求的,是这个结果,对吗?
但又怕自己的体质不合适,或者说没有这份天赋?”
小伙子在听到,这是三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儿不理解的样子。
后面却是连连点头回应:“对的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修行。
修行不是一种仪式,不是打坐或者练功,才叫修行。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我们的行为。
认真修,或者不认真修,都是一种行为状态。
不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愿意,或者不愿意。
修行,是人生的必选题。
到底该怎么修呢?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唯有读书和赚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读书,让人不惑。
赚钱,让人不屈。
稻盛和夫是谁呢?
他是一个佛教徒。
更是世界上第一个,缔造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
修行,人人都在修。
不存在天赋的问题。”
小伙子深深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并认同了大师兄的话。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二个问题,开天眼。
不论佛家道家,都有神通。
但都不提倡,去追求神通。
神通,是认真修行的一个自然结果,来就来了,走就走了。
追求神通,是旁门左道。
没有旁门左道方面的天赋,未必不是好事儿啊!”
本来惴惴不安的小伙子,听到这里,不由的笑了起来:“咦?
到了师父这里,没有天赋,还成了好事儿了?
我这算是,因祸得福了吗?”
大家也都会心的笑着,听大师兄继续往下解释。
“万法唯识。神通,是神识明静时,呈现的一种状态。
随着神识的,时清时浊,神通也是或隐或现的。
比如天眼通,可能开了,又可能关了。
所以说,神通,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无所谓。”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们车上的那对父子。
他们好像是听到了惊天的秘诀,被震得嘴巴微张,一动不动。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三个问题是:感知敏锐。
这个,也无所谓天赋。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买房子时,在看房子的过程中,怎么简单的知道房子好不好?
也就是所谓的,干不干净?”
之前提问的老爷爷举手示意道:“我听说过,去看房子的时候,抱个婴儿,或者牵只狗。
宝宝哭闹,或者狗乱叫,就说明不干净。”
大师兄点点头:“对。这就是借助于小婴儿,或者狗的敏锐的感知。
狗都会的东西,我们还怕没有天分?!”
大家被逗的哄堂大笑。
提问的那个小伙子,也笑得双肩颤抖。
“敏锐的感知,我们从一出生就有。
小婴儿都会的东西,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反而不会了呢?
这与天赋,有关吗?”大师兄问。
没人回答,大家都在静静的琢磨着。
短暂的停顿之后,大师兄揭示了谜底:“这就是《道德经》讲的,无为而治。
小婴儿,他不会有那么多的妄念。
感知自然就会很敏锐。
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打坐就是修行。
这是因为打坐能静心,是放下妄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打坐,只是修行的手段,它不是修行本身。
心只要能静,打不打坐,也无所谓。”
提问的小伙子问:“经常听人说,要静心。为什么心静,感知就会敏锐?”
大师兄解释道:“感知,是一种信号接收。
在安静的环境里,能听到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就听不到了。
哪怕声音还在,但环境太乱,我们分辨不出来了。
心如止水的时候,稍微一点儿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清晰的感知到。
心乱如麻的时候,别说风水草动了,哪怕都迫在眉睫了,可能脑子里还迷迷糊糊的。”
提问的小伙子道:“无关天赋,我只要认认真真,修好我的这颗心就行了,对吧!
我懂了,谢谢师父。”
他说完就弯腰准备坐下,坐到一半,又弹了起来:“对了,师父,刚才说万识唯心,这是佛教的吧!稻盛和夫,也是佛教徒。
那咱们,到底修的是什么?”
不等有人回答,小伙子又急忙自己给出了答案。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动着手臂:“哦,我想起来了。
师父刚刚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行为。
人生的行为,哪里分什么教派呢?
我又懂了!”
说完,他便再次,自顾自的坐下了。
大家看着他笑了笑,确认他这次,是真的坐下了,下一个人,才站了起来。
这次站起来的,是个小姑娘。
她的小脸儿上,带着委屈,带着气愤,也带着懊恼。
“师父,我最近总是跟我妈吵架。
她太气人了,人又懒,说话还冲,特别难听。
我也不想跟她吵,但是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忍无可忍,实在是太气人了!
这是不是因为,我跟她命理不和,犯冲啊?”
她的言行举止,一般人应该都看不惯。
我也想做个孝顺父母的人,但是我妈说话实在是太难听了,正常人根本就没法和她交流。
我就算明明想和她好好交流,但只要她一张口,分分钟就能把我给惹毛了!”
大师兄点点头:“也就是说,她的言行,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所以你很生气?”
“嗯!”小姑娘点头确认。
“你希望让她的行为,符合你的预期?”大师兄再次确认。
“我只不过是想让她,跟其他正常的妈妈一样,难道这个要求过分吗?”
“这不是过不过分的问题,而是现不现实的问题!”大师兄试图,给她剖析问题的本质。
但是小姑娘没能理解,她试图把问题描述的更清楚:“怎么就不现实了,我朋友的妈妈们,就很正常啊!
可是我的妈妈,又懒又负能量,说句话能噎死个人。
让她当个正常人而已,为什么不现实?
她那个样子,不只是我,而是我家里的所有的人,都看不惯的!”
“谁看不惯,谁有问题。”师兄语气平和道。
小姑娘急了:“她懒,她负能量,她说话难听!
怎么到最后,还成了我们的问题了?!”
大师兄从容自若道:“让你不开心的事,都是你的人生课题。”
小姑娘得出了一个结论:“上天派我妈,来磨练我的?”
大师兄轻轻扯了一下嘴角:“倒也不用说的这么玄乎。
这个世界,是有阴有阳的。”
小姑娘接话道:“对啊,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我能理解。”
“这个世界上,有人符合我们的预期,就一定会有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是阴阳之道啊!”大师兄语重心长。
“哈……”小姑娘有点儿开窍了,“原来,阴阳之道,还可以这么用哈!
有好的妈妈,就有不好的妈妈。
有说话好听的家人,就有说话不好听的家人。
我希望我身边的人都是正常人,都符合我的预期。
那我所追求的,就是纯阳。
我在排斥,世界上所有的阴面。
阴阳合和,才是一体。
但我只想要阳,不想要阴?
也就是说,我的愤怒,我的无力感,是因为我违背了天道?”
大师兄淡淡的笑笑,没说话。
小姑娘继续念念叨叨的:“对,就是这样。
我家这位固执的老太太,也是阴阳的一部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以前,还一直以为自己理解的很到位了呢!
没想到,我竟然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唉,这把我给气的,天天在家里跟老太太干仗。
哎呀,真的是不应该呀。
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小姑娘的情绪,从愤怒,转为懊恼。
大师兄依然语气平平,慢条斯理道:“也不必自责。
世人多是如此,所以我们才需要修行啊!”
“世人多是如此?
他们也跟妈妈吵架?”小姑娘没理解大师兄说的是什么意思,问的有些底气不足。
大师兄道:“世人大多都是在追求纯阳啊!
就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是不是都希望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所有的不好,全都远离?
今年的运势,要求比去年好,明年还要比今年再好。
如若不然,四处求法,就是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小姑娘乐了:“本来还觉得,追求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问题!
但经你这样一分析,好像也对。
那大家的追求,这不都是违背了天道吗?”
“所以,才要修行啊!”大师兄提点道。
小姑娘不太赞同:“努力的修行,不就是为了越来越好吗?
但是这个目标,又不符合天道。
那为什么还要修行啊?”
大师兄回答道:“道家的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
就像刚刚说的,你跟妈妈的事情。
问题涉及到了两个不同立场的人。
要么解决她,要么解决你。
解决她容易,还是解决自己容易?
哪种解决方式,更高级?
你什么都不用做,理解了天道,原来的问题,便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对吗?”
小姑娘没心没肺笑了起来:“哈哈哈哈,这让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个小故事说,修行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无为而治,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啊?
第一层境界,啥也不会,不得不无为。
第二层境界,会了一些法术,这么改运,那么改运。
第三层境界,啥都看透了,最终还是无为。”
她正说着,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无为?
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
还没等大师兄说话,下面就热热闹闹的讨论了起来。
有人喊道:“你说的那是懒汉,那不是无为!”
又有人在喊:“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也没见着哪位高人,是懒着懒着,就成了的。”
有人回应:“有啊,睡仙陈抟(音tun)老祖啊!”
又有人反驳:“陈抟老祖,哪儿闲着了呀!
人家干了多少事儿啊!又著书,又写诗的。”
还有人,被讨论的内容屏蔽在外了,不好意思的问:“谁是陈抟老祖?”
有人便帮忙科普道:“他是先天易学的创始人。
河图、洛书、太极图、内丹修炼学说,紫微斗数等等,都是从他那里开始,流传于世的。
据说,他辟谷养生,一觉能睡三五个月,所以被称为睡仙。”
大家热热闹闹的聊成了一团。
大师兄转过头,看向了主座上的老神仙。
老神仙看着大家讨论了一会儿,笑呵呵的说道:“无为,今儿晚上是讲不完啦。
讲不完就不讲啦,这就是无为。”
他呵呵的又笑了一会儿,说道:“时间不早啦,最后一个问题,我来回答。
谁来提问?”
大家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
青牛师父,用眼神示意我。
我对着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时机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我现在的工作,也挺好的。
申请一个签证,也就十来分钟,在网上填个表格就行。
应酬上,有合作伙伴。
我干的少,赚的还比一般人多。
赚的是信息的钱。
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
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很满意。
所以并不着急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反正有吃有喝的,走哪儿算哪儿,随遇而安呗。
在座的其他人,也都很慎重。
老神仙一晚上也没说几句话,最后一题他要自己回答。
大家都在面面相觑。不知道哪个问题,值得请老神仙开口。
老神仙也不着急,一直就笑呵呵的等着。
等了一会儿,有位中年男士站了起来,他先给老神仙施了礼。
掐的是,标准的子午决。
看起来,应该是有传承的道士。
咱们普通人,平时行的拱手礼,就是简单的左手抱右手。
而正规的道士,在行拱手礼时,虽然看起来也差不太多,但是他们在手势上,会掐一个子午决。
全称是,太极阴阳八卦连环诀。
也称为,太极决,太极印,子午鸳鸯决等。
子位,在无名指根部。
午位,在中指的指尖。
行礼时,用左手大拇指,压住右手的子位。
也就是说,左手大拇指,压住右手无名指根部。(见图)
右手拇指指尖,捏住中指指尖,抱住左手的大拇指。
左手剩下四指,放松,包住右手的四指。(见图)
子位,五行为水。
肾主水,被称为先天之本。
既主藏精,又主纳气。
肾主胆,掐紧这个位置,可以增强肾气,胆子大。
子午决的主要作用就是:镇惊辟邪,还能避免产生幻觉。
道家打坐时,就常用这个手印。
既能避免打坐时受惊,又能帮助减少幻觉的产生。
名为:太极阴阳八卦连环诀。
一手为阴,一手为阳,合成太极。
此手势为,负阴而抱阳。
又两手四指,为八卦。
子午相连,阴阳二气,自然接通,形成一个封闭的气场。
心自然静,念自然停。
身自然安,气自然行。
据说,此为道家安神祖窍修法的筑基。
打坐手印很多,各有不同的功效,这个以后再介绍。
如果觉得子午决麻烦,也可以直接采用握固。
握固,也是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
用大拇指指尖,压住无名指指根,即压住子位。
把大拇指,握在手心里。
同样具有镇惊辟邪的作用。
进入陌生环境,或者清明上坟时,都可以用。
平时握固,也可以固肾气,升阳气。
疏肝又安神。
(子午决,目前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左手在外。
第二种,右手在外。
第三种,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
我个人见过的,是第一种。因为不论男女,骂人打人一般都举右手。左手为善,右手为恶,用左手抱右手,有制恶从善之意。
第二种,勉强生拉硬套的话,也有那么一丝丝的道理。
第三种是一些博主的主流说法,理由是男左女右。这种说法有强词夺理的嫌疑。)
中年男士施完礼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教老神仙。
我师父曾经跟我说过:道士,就是有道之士。
我这些年,也一直秉持着师训,济世救人。
但,有时也会有疑惑。
济世,算不算介入他人因果呢?
那应该介入,还是不应该介入呢?”
老神仙乐呵呵道:“嗯~,不错,有道之士。
是否要介入他人因果,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什么算介入,什么算不介入呢?
躲到山里,一个人过,才算不介入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啊!
历史上,有名气的道医,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