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决绝  发于:2025年03月17日

关灯
护眼

这个小广告下面,还有一个地址,写了学校的位置。
年轻人知道这个小广告,是用作募捐的,希望能有有钱人为学校捐钱。
他没钱捐,但他想去这个地址看看。
这所学校,免费培训女医生!
他的妹妹非常聪明,能不能得到这个机会?
他要去问一问!

这个带着弟弟妹妹来租界玩的年轻人叫孙明智。
他早先叫孙大头, 读小学后被老师看重,老师才给他起了“明智”这个名字。
他妹妹的情况也差不多,小姑娘早先叫孙二妹, 后来他改名叫孙明智,孙二妹就也给自己起了个名字, 叫孙双霜。
按照他们爹妈的说法,孙双霜出生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 那天早上,他家门口的菜地里的青菜上, 结了厚厚的一层霜。
孙明智看广告的时候, 孙双霜也在看。
这广告上的字, 她并非每个都认识,但能读个大概。
“大哥, 这上面说, 云景先生捐钱盖了一所女子学校?”孙双霜问自己的哥哥。
她比她哥小两岁,从小就喜欢跟在她哥屁股后面, 不管做什么都喜欢学她哥。
她哥去读书, 她便也跟着去。
但她是个女孩子, 老师不让她进教室,她只能趴在窗口看。
靠着趴在窗口听课,以及她哥晚上找时间教她,她认了很多字。
但后来她家孩子越来越多, 她爹娘为了养活这一大帮孩子越来越忙整日不着家, 她哥又去读中学了, 不能给家里帮忙,带弟弟妹妹以及做家务的活儿,就全都落到她头上。
她再也没时间读书, 也一度放弃读书,直到她哥跟同学借了一本《真假千金》给她看。
这本书上的字,她并不是全都认识,但这并不影响她看懂。
她花了几天时间,将《真假千金》读了一遍,那之后,读书的想法,就又充斥在她的脑海里。
他们村子里,很多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已经定亲,等来了初潮就嫁人。
她们嫁人后,不见得就过得不好,比如她,因为她哥哥有出息,因为她认识几个字,来她家打听她的消息,想将她娶回去的人家,家境都比她家好。
她嫁人后,吃的穿的用的,肯定比家里好。
但她不想嫁人。
她想像她哥哥,像金月季一样,去读书,去找工作,去想办法养活自己。
因此,她非常关注跟女子学校有关的消息。
现在瞧见相关内容,自然上了心。
孙明智开口:“双霜,这上面有地址,我们去看看吧。”
孙双霜盯着地址看了一会儿,认真点头。
两人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那两个最小的走了许多路,已经有些走不动,孙明智和孙双霜就一人背了一个,一边问路一边往前走。
盖学校的地方有点偏,他们走了一个半小时,才终于到达。
而他们刚到达,就看到一些工人正在忙活。
有挖地基的,还有从附近船上,一担担往这边挑砖块的。
因为天热,这些人都打着赤膊,穿着打布丁的破短裤。
在上海,有很多这样的工人,大部分工人脸上都满是愁苦,过一天算一天,对未来没个期盼。
但这些工人的脸上,却是充满希望,洋溢着笑容的。
孙明智瞧见这情况,忍不住愣了愣。
而这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喝下午茶了!”
那些正在忙碌的工人闻言,立刻停下手上的工作,过去喝下午茶。
一人一碗浓浓的红茶,外加一人一个咸菜豆渣饼,就是他们的下午茶了。
咸菜豆渣饼的味道并不好,还非常咸,但工人们吃得很满足。
夏天出汗多,他们就需要吃点咸的。
喝茶吃饼的时候,他们还讨论了一晚饭:“今儿个晚上,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咸鱼吃。”
“肯定有,谭少一向大方。”
“跟着谭少干活真不错!”
“是啊,谭少对我们,可关心了。”
他们这些帮人盖房子的工人,一般都是按天算钱的,跟着谭少干活也不例外。
谭少给的工钱,还比别人给的少。
但在谭少这里工作,还是公认的好。
一来,是跟着别人干,不一定每天都有活儿,但在谭少这里,是每天都有活儿干的。
二来,则是谭少包吃,给的饭菜还很不错,肉虽然吃不上,但他们每顿都能吃到咸鱼。
而且,虽然谭少给的日工资不多,但他们把活干好了,谭少会给奖金,他们在谭少这里,挣得真不少。
一个月下来,他们至少能拿五六元,因为包吃的缘故,这钱还全都能攒下来。
而最近,他们干活劲头比往日更大,因为谭少告诉他们,等学校盖好,优先从他们这些工人的女儿里招学生。
他们已经知道这学校是干嘛的了,这是教女子医术的学校,女子学会之后,能在乡间当个女大夫。
当女大夫啊!多好!
他们的女儿要是成了女大夫,能挣到钱,他们当父母的也沾光。
乡里乡亲送的鸡蛋不会少,身体有点不舒服,还可以找女儿帮忙看病。
他们女儿这么有本事,嫁人也好嫁,甚至可以挑挑拣拣,找个顺眼的招赘,到时候他们女儿当大夫,女婿就跟着打下手干力气活儿。
总之,大夫在乡间,那绝对可以横着走。
这些工人,有些家里有女儿,但也有些还没有女儿,或者干脆没有成亲。
而现在,那些没女儿的,都想生个女儿出来。
真要有个当大夫的女儿,他们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这么想着,众人羡慕地看着那些个年纪比较大,家里有十多岁的女儿的工人。
吃过“下午茶”,这些工人就又去干活了。
乔平安见状,让雇来的妇人洗碗,然后给这些工人准备晚饭。
谭峥泓跟乔平安说了管账的事情之后,乔平安就去孤儿院那边看了账本,但她并没有在孤儿院那边待着。
得知已经开始盖房子,她直接来了工地这边,帮着工地管账。
这几日工人的伙食,都是她操办的,她还按照谭大盛的要求,尽量节约成本。
多节约一些钱,就能多帮助一个女生!
乔平安记下每样食物的价格,然后给工人们定菜单。
今天晚上确实有咸鱼,除了咸鱼,还有豇豆烧茄子。
那些做饭的妇人对乔平安道:“夫人你真心善!哪用得着做咸鱼和茄子?做个咸菜汤就够了。”
以前她们帮人做饭,主家往往只给一个咸菜汤下饭。
乔平安道:“干体力活的人,需要吃点荤腥。”
她给他们吃咸鱼,是因为干体力活的人需要盐分和荤腥。
至于给他们吃新鲜蔬菜,这是桑景云提议的,她说吃点新鲜蔬菜,身体会更好。
这些工人都是帮自己儿子做事的,乔平安也不动用儿子账户上的钱,而是自己每日拿出两元钱,购置大量新鲜蔬菜给工人们吃。
工人们不见得爱吃,但他们不会浪费食物,分到的菜,全都吃得干干净净。
正说着话,乔平安就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带着一群孩子来到她面前。
这些人里,就只有这个少年的穿着还算体面。
其他人的衣服虽然干净整洁,但一看就知道,是用旧衣服改的。
这少年是来做什么的?
乔平安有些好奇。
孙明智读了中学,有些见识,他一看到乔平安,就知道乔平安不是普通人。
他来这里,是想打听学校的消息,向眼前这个贵妇打听,肯定比向那些普通工人打听来得靠谱。
孙明智朝着乔平安笑了笑,说明来意。
乔平安的目光落在孙双霜身上。
孙双霜又黑又瘦,手上满是老茧和细微的伤口,一看就知道是个出身农家,在地里刨食的小姑娘。
不止孙双霜如此,孙明智的手也很粗,看着就知道是干惯了农活的。
这所学校想要招的学生,就是那些出身农家,上不起学的少女,眼前的女孩子,是符合要求的。
乔平安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又道:“现在学校还未建好,具体何时开始招生,我也不清楚,你们可以每个月抽空来看看,若是要招生,我们至少提前一个月发通知。”
孙明智立刻道谢,孙双霜的眼里更是闪烁着泪光。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未来会局限在农村,她会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若生不出男孩,还会被责怪。
但现在,有另一条路,等着她去走。
孙明智他们这日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孙家父母一看到这些孩子,就念叨起来,怪他们回来得太晚。
但当孙明智说了他们打听到的消息,这对父母便一点都不生气了。
女儿若是能当医生,给他们家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将女儿嫁出去,最多拿十几二十元的彩礼,但女儿当上医生以后,一年赚的钱,都能有二十元!
他们自家人看病的事情,以后也不用再操心。
这可太好了!
孙家人开心不已,而另一边,乔平安等来的,并非只有孙家兄妹。
牡丹不遗余力地帮忙宣传,这让租界很多有钱人知道了云景要办女子学校的事情。
这年头,很多有钱人赚的都是黑心钱。
但他们赚钱后,会捐钱。
有些人是为了有个好名声,有些人则是为了攒功德。
他们怕自己坏事做多了,会遭报应。
不管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乔平安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少捐款。
而这时,桑景云的《全球瘟疫》,已经将那些惨无人道的实验写出大半。
桑景雄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男生,都被吓傻了。

第174章 电影上映
桑景雄拿着桑景云这几天刚写的一万多字的稿件, 双手发颤,眼里含泪:“姐,那些日本人, 真的干了这样的事情?”
“我也不清楚,但我听人说起过。要不是别人跟我说起, 我也想不出这些。”桑景云道。
桑景雄也觉得,肯定有人跟他姐说了什么, 不然他姐写不出这么可怕的剧情。
他姐看到个小乞丐都会心生同情,心特别软, 哪想得出这么可怕的刑罚?
对, 在桑景雄看来, 这书里写的并不是实验,而是刑罚。
他以前看杂书时, 曾看到古代的酷刑。
而他姐在书里写的实验, 堪比这些酷刑,甚至更为可怕。
酷刑这种事情, 是可以避免的, 他只要老实本分, 就不至于被抓走遭受酷刑。
但这些被抓走做实验的人,哪个不老实本分?
他们之中,甚至还有很多是妇女儿童。
那些人甚至将母子关一起做实验!
桑景雄不停地骂日本人,愤怒之余, 心里也生出一股恐惧。
这日, 桑景雄在桑景云这里誊抄稿件, 一直抄到九点,才回去睡觉。
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 又做了噩梦,半夜被惊醒。
桑景雄再不敢睡觉,他这会儿,总觉得会有日本人突然出现,把他抓走。
他不想被日本人抓走,那太可怕了!
黑漆漆的夜晚对桑景雄来说格外可怕。
他下意识想要喊娘,他小时候晚上做噩梦,只要喊娘,陆盈就会来陪他。
但现在他已经长大了。
桑景雄鼓起勇气,下床去找桑景英,爬到桑景英的床上睡。
桑景英半夜好好睡着,自己弟弟突然来了,来了就来了,大热天的,竟然还抱住他……
被热醒的桑景英把弟弟踹到一边,然后给了弟弟一只手让弟弟握着,不许弟弟来抱自己。
这天太热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桑景英就问桑景雄:“你昨晚上怎么回事?快把我热死了!”
桑景雄想说自己看到的小说的内容,但想到桑景云让自己保密,就道:“哥,我看了一本写以前的酷刑的小说,被吓到了,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还跟你睡?”
桑景英还能怎么办?只能答应。
桑景雄搞定了晚上睡觉的事情,又开始琢磨自己的未来。
日本想要打中国,这是肯定的。
说起来,现在北边的政府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都是跟日本借钱发,然后就把他们国家的很多资源抵押给日本……
这么下去,日本肯定会被越养越肥。
等日本被养肥,就该来打他们了!
那他要怎么办?
肯定不能帮日本,他可不想对着日本人卑躬屈膝当下等人。
但他也不想去打仗,打仗太危险了。
桑景雄思来想去,一咬牙,决定将来要去搞研究,研究细菌。
等他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即便爆发瘟疫,也能保护好自己。
而且他这样的人才搞研究,肯定是在大后方搞,更安全。
桑景雄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先学医,然后再研究细菌。
这天去桑景云那里帮忙誊抄稿件的时候,桑景雄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桑景云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她之前一直担心桑景雄走弯路,现在桑景雄去搞研究,她就不用担心了。
桑景云每天认真写《全球瘟疫》的时候,谭峥泓已经去大学报到,开始学习法律。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
他们国家的法律尚不完善,法制观念也很薄弱,所以他们学的,不止自己国家的法律,还有其他国家的法律。
他们需要努力为中国的法学事业添砖加瓦。
总之,他们要看的书,要学的内容非常多。
谭峥泓忙得晕头转向,虽然早上的时候,依旧会来桑家吃个早饭,跟桑景云说几句话,但白天的时间,基本耗在学校里。
这日早上,见过桑景云之后,他就匆匆赶到学校,去了图书馆。
现在还未开学,他们的老师没有时间给他们上课,所以只给他们布置了一些作业,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学校图书馆自学。
谭峥泓一到图书馆,就开始学习,并且努力做笔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他学着学着,就有他的同学来到他身边,与他一起学习,同时询问他一些问题。
他的英文很好,那些英文书除少数专业名词外都能看懂,他的同学就不一样了。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办法阅读英文书籍,需要谭峥泓的帮助。
谭峥泓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笔记借给同学看,一行人学习了一上午,一直到中午,才离开图书馆。
刚走出图书馆,谭峥泓就看到了顾书潮。
“顾教授!”谭峥泓笑着跟顾书潮打招呼。
顾书潮瞧见谭峥泓,跟着笑起来:“小谭,最近学得怎么样?”
谭峥泓简单说了说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就跟顾书潮告辞,结果一转眼,又看到了陆政安。
“小谭,好久不见。”陆政安主动打招呼。
这段时间陆政安囊中羞涩,过得很不好。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去桑家,只能与妻儿一起,租了一栋老宅的一间下人房居住。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一家差点吃不上饭,他儿女读书的事情,更是全都被耽搁。
高桥千穗家中并不富裕,嫁给陆政安以后,家中也没有什么钱,习惯了过苦日子,倒是能接受,反倒是陆政安难以接受这一切。
在日本吃苦,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回国之后还吃苦,他便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
但他又不敢去找桑家……
谭峥泓点了点头,就不再理会陆政安,与自己的同学一起去吃饭。
谭峥泓的同学惊讶地看着谭峥泓:“谭峥泓,你竟然认识教授,还认识不止一个教授,实在太厉害!”
谭峥泓道:“我也是机缘巧合才认识的。”
这时能读大学的人,其实都不简单,但谭峥泓依然被同学敬佩。
另一边,陆政安却被同事排斥。
好在这段时间,他认识了几个同事以外的朋友。
今天下午没有陆政安的课,陆政安就回了家,打算带家人去买些东西。
屠卫巷曾花钱雇佣了一个妇人照顾他们,但现在那人早已离开。
如今他们家的家务,都要他们自己负责。
家里的各种活儿,高桥千穗可以做得很好,但采购食材之类的工作,不懂中文的高桥千穗做不了,只能陆政安来。
陆心美和陆元辰这段时间一直被关在家里,他们的家还非常小,就只有一间朝北的,采光很差的小屋。
现在有机会出门,他们特别高兴。
陆政安见他们这样,心中升起些愧疚,正好瞧见前面有个放映厅打出了免费看电影的广告,就带着他们进去看。
高桥千穗和两个孩子听不懂中文,没看明白这电影讲的是什么,但陆政安一眼就看明白了。
看明白之后,陆政安急急忙忙带着家人离开。
结果他刚出门,就看到了一个眼熟的人。
那是屠家的一个下人,之前屠卫巷砸他家,就带着这个人。
而现在,这人瞪了陆政安一眼,转身就跑。
陆政安:“……”他有预感,他又要倒霉了。
这个牡丹到底是怎么回事?屠卫巷的事情早就已经过去,她为什么还要将之翻出?
牡丹不知道陆政安的想法,她这会儿还挺高兴的。
因为她的电影的缘故,最近又有许多人骂屠卫巷。
同时,她的放映厅,也被很多人知晓。
这个放映厅免费放十天电影,今天是最后一天,等明日,就要开始放他们拍摄的《大头菜流浪记》。
这部电影很长,可以看一个小时,票价是一角,儿童半价,但没有位置坐。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此时在上海,别的电影也都是这个价格。
牡丹深吸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明天,有没有人愿意花钱看这部电影。
这个晚上,牡丹又没休息好,早上起来的时候,脑袋隐隐作痛。
她一直有头痛的小毛病,西医看不出所以然,而中医说她是思虑过重,给她开了鹿茸、何首乌、干姜等,让她熬着喝。
起床洗漱好后,牡丹匆匆赶到放映厅。
这时,第一场电影即将开始放映,而电影院外面,排了很长的队伍。
牡丹瞧见这一幕,都愣住了:“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负责放电影的人便道:“牡丹小姐,这电影是你演的,本就有许多人愿意看,这电影的主角叫大头菜,更是让那些看过《大头菜的一生》这部短篇小说的人想要看一看……”
牡丹是花国状元,云景的知名度,更是不用说。
这部电影有她们两人的参与,电影票肯定不愁卖!
有座位的票早已卖完,现在很多人买不到票!
这么想着,这人又问:“牡丹小姐,这部电影要不要加场次?还可以多卖一些在白幔布后面看的半价票。”
牡丹考虑过后,都答应了。
外面排着那么长的队伍,要是不加场次不加座位,怕是有些人要等晚上,才能看到电影。
来看电影的人很多,这是好事儿,但牡丹心里,却也有着担忧。
她怕这些人看了她的电影以后,会不喜欢。

第175章 电影剧情
牡丹手上的资金并不多, 即便中途拉了几个富二代入伙,与她一道拍电影,但在拍完《大头菜流浪记》的第一部, 又租了一个房子当做放映厅以后,她手上的资金, 已经消耗地差不多。
所以这部电影,她并没有打太多广告。
除自己的放映厅让人免费看电影并宣传新电影以外, 她只在今天的《新小说报》上刊登了一条广告:“影戏《大头菜流浪记》今始上映。剧本经云景先生润色,参演者为先生所救之孤儿, 敬请诸君莅临观之。”
这条广告被放在今天更新的《穿成包身工》结尾处, 除广告语外, 还有牡丹的放映厅的地址。
而现如今,在放映厅外面排队的人, 大多是被这条广告吸引来的。
今天是1917年7月26日, 农历六月初八,宜开业。
早上不过四点, 上海的一些人便从床上起来, 开始忙碌的一天。
一家烧饼铺的老板, 就早早起来剁肉,他的妻子则在旁边揉面擀馄饨皮,等他将肉馅剁好,他的妻子就开始包馄饨, 而他开始揉做烧饼所需的大块面团。
这家烧饼铺卖烧饼油条, 也卖馄饨豆浆。
而他们开始忙碌没多久, 就有出来吃早茶的人前来光顾。
这家卖的烧饼,有包猪油葱花的,也有包猪油梅干菜的, 还有肉馅的,不一而足。
一个戴了个瓜皮帽,嘴里没剩几颗牙的老人要了一碗馄饨,正跟人说这家烧饼的来历:“这烧饼,是从丽水衢州那边传来的,他们有些地方叫烤饼……”
可惜,没什么人听他说话,另外几个正在吃烧饼的人,讨论的是《穿成包身工》这篇小说。
“《穿成包身工》这个故事,越来越好看了!”
“曹可欣懂得真多,她靠着卖炸鸡赚到第一桶金,现在已经开始办铅笔厂!”
“这书里提到,后世的人早已不用毛笔,连钢笔都没有多少人用,大家用的是方便使用,出水顺滑水笔,也不知道那水笔是什么模样的。”
“这本书着实好看,我看着曹可欣做生意,就想自己也去做一做。”
“我喜欢书里写到的未来。”
那个讲述烧饼的来历的老人闻言很不高兴:“一个女子胡思乱想之后写的小说,你们竟还讨论得热火朝天!这种离经叛道,写一个女子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小说,就不该被刊登出来!”
老人这么一说,立刻就被早餐店里所有的人围攻:“不刊登这样的小说,难不成要刊登你写的?”
“小说只要好看就行,你管它写的是什么!”
“有本事你也写一本出来!”
“你觉得人家写得不好,可人家的小说,洋人都喜欢看。”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比桑景云之前写的小说都要长。
也因为这样,这本书里有更多的细节,描写得更为真实,曹可欣的成长和奋斗,也更让人有代入感。
这个时代小说很少,这本书又足够新颖,因此,积攒的读者越来越多。
再加上馥郁堂的爆火和曹可欣炸鸡的出现,如今在上海,有半数的人都知道出现了一本小说,写的是一个未来的女子,穿越到这个时代。
虽然依旧有人批判这部小说,但在云景本身是女子的情况下,她这么写,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更何况云景之前写的小说,都被翻译成英文了!
云景如今在上海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戴瓜皮帽的老人有些生气,可惜没人搭理他。
而这时,报童抱着一堆报纸跑来,将其中一份递给烧饼摊的老板。
这个烧饼摊的老板,每天都会买一份《新小说报》,给自己的儿子看。
而他的儿子,还会给来这里吃饭的食客读报。
此刻,食客们瞧见报纸,纷纷询问店老板,他的儿子何时起来。
众人正说着话,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下了楼,拿着报纸开始给食客们读报。
而等他读完这份报纸上连载的《穿成包身工》,自然也读到了后面的广告。
食客们震惊不已。
“云景先生还去拍电影了?”
“我记得云景先生写过大头菜,他写的东西,竟然被拍成了电影!”
“我识字不多,不爱看报纸,但那电影我爱看,我等下就去看!”
“那个放映室我知道,之前他们曾免费放电影给人看,我进去看了,那免费给人看的电影,拍的就是屠卫巷陷害云景一事!”
这些食客算不得多么富裕。
但看一部电影,也就一角钱,他们倒也不至于消费不起。
说着说着,就有一些人打算去看。
而这样的事情,在上海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深宅大院里的老太太当年看到《大头菜的一生》,就心疼得直掉眼泪,还给大头菜捐了钱,这时看到广告,深埋的记忆被挖出来,立刻就让人管家去安排,要去看电影。
女校的学生看到广告,也对这部电影感兴趣,她们暂时去不了,就相约等放假,一起去看。
茶楼里喝茶的有钱人,早已将上海的各种电影全都看过,现在出了一本新电影,便也打算去看看。
再加上还有一些之前看了免费电影后,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人,放映厅门口,也就排起长队。
桑景云知道今天是电影“首映”的日子,带着这几日饱受惊吓的桑景雄来看情况,就跟牡丹一样,看到了排起长队的盛况。
她还看到了几个熟人,就是那几个拜倒在牡丹裙下的富二代。
这几人正在拐角处说话:“这人真多!”
“我担心没人来看,还想着要来撑场面,没想到人竟然这么多!”
“这电影里,我们也出场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
“这着实有意思!”
这几人喜滋滋的,满脸期待,然后一转头,就瞧见了桑景云。
换作以往,他们肯定要口花花一番,但现如今,他们已经知道桑景云是云景。
这些人朝着桑景云干笑一下,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一溜烟跑了。
桑景云懒得管他们,又去看那些排队的人。
桑景雄问:“姐你说这部电影,他们会喜欢吗?”
桑景云道:“会的。”
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拍摄的时间也很短,场景更是单一。
所以,拍摄所花的时间,才会比较短。
桑景云在几天前,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她觉得很惊艳。
江来的表演非常棒,他用夸张和滑稽的肢体动作逗观众发笑,整个故事,又充满讽刺。
这作品,跟卓别林的系列作品相似,但又完全不同。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一些类似的作品,除卓别林演的电影外,还有《憨豆先生》。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