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界第一苟王by苟雪丁宁
苟雪丁宁  发于:2025年03月10日

关灯
护眼

曲轻云沉思片刻道:“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修为不能太高,太高就会被怀疑。”
郑力和洪兴龙面面相觑,放下了即将要迈出去的那条腿。
筑基修士,放在大佬云集的地方自然只是小虾米,但是如果换了个地方,看看洪兴龙嘎子帮二三百汉子的规模,以及之前何家那位护院老者也不过才是筑基的修为就知道,筑基,绝非能浑水摸鱼进去的修为。
“这个人必须对本地多少也有些了解,否则混迹在其中会显得过于突兀。”
又有一堆收脚的声音。
在场的人,多半都是从流仙酒楼里出来的,密州人虽然不少,但密州广大,需要住酒楼的多半都不是本地人。一城之内,尚有城村口音差别,更何况是一州之内。
就算是本地人。
只要不是他自己带出来的师弟师妹,曲轻云其实都没把握能说服对方去冒此等大险。
“这个人最好还能灵活一些,能够面对各种突发状况而面不改色...”
说到第三句话的时候,其实已经零零星星没有几个人了。
相比于前面两个硬性条件,第三个软性条件其实算不得什么,单论第三个,大家都是修真界要修仙的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总该直面生死过,灵活与机动早早就被练就,郑力那样头铁的茬子永远只是少数人。
“而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能怕死。”
此话一捶地,曲轻云又听见了一阵后退的脚步声。
这也是常事。
如果他们最后都未能幸免于此难...这剑修闭眼想,甚至都没办法证明这个人牺牲过、勇敢过、大无畏过。
人这一生,就算有勇于牺牲者,不过也就是为名为利,而少数寥寥者,为己心者,曲轻云见得最多的还是蓬莱那群“我心应我”的怪胎,但是这里没有蓬莱。
这里没有蓬莱那群怪胚。
“我去。”
在众人的左顾右盼下,李三的声音从来没有这么大过。
或许他只是在用和往常一样的音调说话,只是周围寂静,便衬得他多走的那一步格外显眼。
为什么要站起来。
因为有的事就是非做不可的。
或许只是因为他最合适,刚刚那声音他听着了,不少都是他昔日的同僚,既然这样,那他混进去,觉不算突兀。
又或许只是他刚从梦里起来,被人扇的脑瓜疼,心头还梗着很久之前的那口气。
李三,醒了。
但他现在站出来,又好像没醒。
心能当饭吃么?
做好事会有回报么?
嘲讽的话语历历在目,李三把打碎的牙吞肚子里。
后来,后来他去了十四盟,变成了梦里那个大夫一样的角色,他也开始对着来十四盟求他办事的人冷嘲热讽,好像就要教他们认清楚现实,现实里就是灵玉黄金换酒钱,粗布麻衣谈什么证道理想。
但是现在为什么要站起来呢?
如果他是君子,他或许要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他是侠士,他或许要说不蒸馒头争口气。
如果他...
可如果,他只是李三呢。
他只是那个卑躬屈膝、趋炎附壁、投机取巧...这世界上有一万个形容小人的词都可以落在他身上的李三,哪怕当初跑去酒楼传信或许也有那么一些潜意识是看中了蓬莱这颗大树好招风的家伙。
如今就真的敢,赌上性命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么。
万般生路,李三走多了苟且偷生的结局。
可如今也想试试,匹夫之怒,能否流血五步。
只有站起来的人,才知道没有人会说你不该站起来,所有的打压与恐惧,最大的来源其实是脑内的想象。
但是李三站起身来时,又幻听了那阵巴掌声。
噼里啪啦的,好像就在耳边,让他头晕脑晃。
李三下意识地捂住脸,然后才反应过来刚刚是做梦,现在没人会打他脸。
他再一回头,却发现这巴掌声原来不是幻听。
也不止是一声,是噼里啪啦的很多声,从不同的方位传来,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冠冕。
是骄傲的曲轻云,是刚正的郑力,是懵懂的方半子,是嘎子帮那群壮汉,是昆仑那些个尚少年意气的剑修...是一堆相望不相闻,曾离他很远的人,在这里为他鼓掌。
巴掌不落在脸上的时候,原来是这样的清脆。
李三这次没有哭。
他只是眼睛湿了。
而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在密州之外,蓬莱飞岛上,正在与众人商讨的蓬莱老祖,忽然若有所思地双手捧酒,痛饮落肚。
敬此不辞。
小小的蝴蝶扇起一阵风,或许就可助力名叫苍生的这条船最后启航的那一段坡。

第45章 你的本命神通,叫不辞
“这个世界上, 出手是为了杀的人并不少,宴霜寒只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而已,如今天下人人都羡艳这样的剑修, 但他们不知道,宴霜寒那样的剑,走到尽头不过也只有毁灭,区别就是为了这天下轰轰烈烈的死, 还是独自一人闭关洞穴。”
“宴霜寒的师父夜无咎,昆仑老祖,近两年或许听见他的名字的人少了, 但他手里握着的剑, 不比宴霜寒的神华剑差分毫。”
“然而正是因为不差,在剑道的最后,以杀意铸就的剑, 要迎来的唯有只有毁灭二字。”
那是上辈子的某一天, 蓬莱道祖是这么同容有衡说的:
“我了解夜无咎,正因为了解, 我才觉得他应该已经死了, 几千年几千年的闭关,一剑不出,对于他来说,与死无异。”
“偏偏他那样的剑,又是不能出的。”
道祖叹:“他要等, 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以身殉剑。
“剑术一事上, 比起现在名声赫赫的剑皇宴霜寒,夜无咎才是此道的祖师爷。但是你们推崇宴霜寒, 我觉得没错,因为他做到了一件事。”
容有衡心里一跳:“什么事?”
“夜无咎选择了一人闭关,悄无声息;宴霜寒却敢一人封死海,岂非大丈夫?”
而昆仑道祖那日同容有衡叹的最后一口气,是这么说的:
“说了这么多,可这天下最强的一剑,本座知道,不在他们身上。”
如果连一人封印死海的宴霜寒都没有这天下至强的一剑,如果连开创剑道一剑万法的夜无咎都不算第一剑...
那么,还有谁。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这世上最强的剑,若要比一剑霜寒十四州的神华剑还要霸道,要比九九归一道法本道的烈月剑还要玄妙,那唯剩下了藏于剑鞘的一剑。
人人都相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矛盾的是,相信冰冻能“积少成多”的世人,往往都会嘲笑弱小的水滴也能穿石。
蓬莱道祖无论人前人后都曾说过,邹娥皇有一把不输于宴霜寒的剑,可这世上真正相信的人从不超过五个指头。
夜光三分渡下枯树枝桠,容有衡看着他前面的师妹。
他本不是甘于人后的性子。
他本也不是能让别人挡在他前面的人。
容有衡两世从未给任何人让过剑,男人女人都一样,他骄傲,因而不愿意让任何一个人抢了他的风头;他自信,所以哪怕是同辈天骄宴霜寒,在他这里不过也就是尔尔。
但是这一刻,他后退了一步。
因为他看见邹娥皇,摸住了剑柄。
这剑,在上一世是异目最大的克星。
这剑,曾经补全了天道。
这把剑,无名。
这把剑的名字,就叫无名。
这把剑在上辈子,只于人前出鞘了一次,然而就是这一次补全了天道,在这把剑出鞘后,人们都在问这是谁的剑,人们都在赞扬剑的主人,人们都以为这一定是什么不出世的高手。
人人都以为。
——这一定只是高手随手抽出的一把一次性的黑色的铁剑,所以绝不心疼地就丢了出去。
但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人也没有想过。
这样造型平凡的剑,居然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本命剑。
前世,他的师妹,邹娥皇,五千年只出了这么一剑,五千年也只有这么一把剑。
而这补全天道的是剑,但也绝不止是剑。
是他师妹的所有支撑,是他师妹一个人走过五千年唯一的伙伴,是他师妹的坚定,是他师妹的心,也是他师妹的命。
前世,邹娥皇没有死于上界神之手,没有死于复杂的爱恨情仇,没有死于旁人的算计。
她是病死的。
拔不出剑不曾让她生了心魔。而丢了剑后成了英雄,无数个闻风而来的铸剑人,热情洋溢地为她献上一把又一把的好剑,有龙宫的裴珠剑,还有生于天地的苍海剑...无数把造型奇异的好剑——
却让这老姑娘生了心魔。
此刻,缩聚成一团的异目,经历了几个形态的转变后,逐渐变成了一颗人头,无数个挣扎的藤蔓从阵法中凭空汇聚而起,为这颗头颅封上了身躯。
那颗头颅,慢慢地生出了一双眼睛。
一双诡异地,带着血丝的眼睛。
“师兄,你刚刚说祂是什么东西?”
邹娥皇忽然问道。
容有衡默默注视着她花白的后脑勺,回道:“神。”
却只听得他师妹轻笑了一声:“神?”
“我觉得未必。”
邹娥皇抽出了剑。
重剑沉沉,注定了它握在手上的时候不会轻巧,天然的特性,也决定了这剑比起那些巧剑少了无数个灵动的剑招。
而重剑唯一比轻剑说的出手的地方,不过也就一点。
它刚强,因而无坚不摧。
“要窃取本世界灵力的东西,是小偷,而小偷,绝不该被叫做神。”
那高速膨胀的异目发出了之前从未有过的嘶嘶声音,似乎是发现逃不开了,又似乎是先前已经在密州四周碰过壁了,此刻慢慢从阵法中央脱胚出了一个瘦长的身影。
容有衡撒开了手。
这个阵法里他送入了大量的灵气,虽然作为鱼钩,但这个阵法还有另一个妙用,就是锁形。
这是一个锁形的阵法。
上一辈子异目在大**意张扬地出现的时候,人们除了一开始的束手无策,很快便想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就是既然异目摸不着,碰不到,像一团气体——
那能不能在这团抓不住的“气体”外面,套一层笼子。
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可以说,何言知那个星盘封锁的方法,不过也就是另一种更高明的手段而已。
在众人没有想到星盘这个方法之前,哪怕这个阵法有诸多缺点,譬如说禁锢大,灵气耗费多,材料贵,要定时维修...但也确实是算得上为数不多的招儿了。
尽管这为剩不多的可怜一招,能用出的实际并不多,毕竟在准备好材料施展出来的那一刻,多半异目这东西就溜出了那块小小的范围。
于是在抵御异目的那几年里,十四州,到处都是这锁形阵,人族的气氛空前地压抑了起来,然后在锁形阵推出的第三年,妖族就向上界神,投诚了。
当时的妖王,新一代的久俊,它是这么说的:“吾不能让吾的子孙后代,生活在到处都是洞的世界里。”
它说,神既然是杀不死的,那么本世界的生灵就应该适应这种变化,弱小者给强大者臣服,本就是天经地义。
什么狗屁歪理。
照这个说法,那这上一任妖王根本没必要掀起浩浩荡荡的战争,给人族臣服不是更好么,何必明知赢少输多的几率下,还要去掀起那场血流成河的战争。
容有衡抱着臂。
前世乱七八糟的种种事情,都比不过他眼前的邹娥皇。
寒夜里,唯见一口白白的雾气从邹娥皇口中飘出。
比起前几次握剑,这次的她显然多了几分的胸有成竹。
第一剑,要先抽这个人形物体的心脏位置,判断虚实。
邹娥皇只能看出来,这被叫做异目的魂体,在不断吸食着本天地的灵气,但她看不出来的是,这异目到底只是单纯的灵力组成,还是说它因为产自上界神,是否还有了大乘以上的境界——
她不敢掉以轻心,这一剑用的是火树银花,不过刹那剑就有寒芒万点,确保就算异目组成的这个东西要害点在脚底里,也能被一下子抽到。
但是很可惜...
邹娥皇站在原地,神色凝重地看着前方。
异目并没有被击中,甚至都没有像她想象的一样,如同无实的雾气散开,它立在那里,诡异的双眼带了丝丝的血红,里面好像有什么不安分的黑条在反复滚动,就连那些实形的藤蔓都没有被在这剑招下溃散。
而她自己的右臂,却已经有些许地微麻。
第二剑,是被动的。
因为第一剑的失败,似乎激怒那没有实体的异目,无数藤蔓如同满天星雨,一下子都朝邹娥皇鞭打而来。
邹娥皇躲闪不及。
在这个当口,她用出了第二剑。
是流云十三诀里的第七招,满天云卷。
此剑下,刚刚那些招架不急的藤蔓,一瞬间都好像被一块巨大的幕布包裹住了,凌冽的攻击变得迟缓,或许不是攻击变得迟缓,而是她的剑变得快了,兜住了密密麻麻的攻击。
邹娥皇脚尖点地。
这一剑,她确定自己是碰到了那些诡异的藤蔓的了,但是却并未斩断。
而第一剑的火树银花剑法,本就是带了火的,却并不能给这些藤蔓予以痛击,这就说明,那些藤蔓,和木应该是没什么关系的,或者说,从阵法里不断衍生出来的这个东西,只是长得像藤蔓。
实际上,有可能还是另一种物质。
下一剑,邹娥皇直接冲着异目那透明如白雾、只有一双眼睛带着血红的头而去。
疯狂的藤蔓在空中不断飞舞,企图拦下她,但这一次却失败了——站在一旁原本只是抱臂的容有衡不知何已时一跃而起,白袍鼓风。
他伸手,巨大的太极图蕴慢慢浮现在他身后,接着手上凭空握住了一条三丈七寸的长棍。
听过容有衡名头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太极棍,不次于他的短匕,他和宴霜寒约架的那一次,用的也正是这棍子。
只见棍子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不过一个呼吸,随着容有衡在暗中如影子般鬼魅的身形,将一根根藤条抽打回去。
藤条有人对付了,邹娥皇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于是她的第三剑,一下子就穿透了透明如空气般的魂体。
这只证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能碰到藤蔓,甚至剑穿过透明的部分的时候,还会出现如同刀在皮肉上穿过的阻碍声,但她的剑对于这透明的部分,确实是毫无伤害。
她抽剑回来的时候,刚刚巨大裂缝已经消失了,还是没插剑时候的模样。
但也并非全无收获,也就是在离这东西特别近的一瞬间,邹娥皇才终于听清楚了异目一直以来发出的嘶嘶声...那嘶嘶声,并不只是单纯地嘶嘶。
好像是在说“神、神、神…”
就像是已经太久没有和人交流的人,只会本能地记着几个单调的发音。
邹娥皇渐渐一转刚刚的攻势,提着剑,奔走在间隙里。她浑身上下只有一条剑脉,因而全力之下,其实几剑就容易灵力告支。
但是就在第三剑挥出的当下,与异目穿脸而过的时候,她脑海里忽然迸出了些许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抽象地理解来看,就是一种机缘。
修真界有各种各样的奇遇,然而最可遇不可得的,却并非是秘境里的那些天材地宝,而是自身的突破,比如境界,也比如心境。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是,本命灵器,终于悟出了本命神通。
邹娥皇大脑一片白光,步法依靠本能地在几点之间游动闪躲,她在悟道。
又或者,在和她的剑交流。
本命神通分为战气、五行、神识、意念四种。
战气是这里面最常见的,不外乎就是在受伤的条件下短暂的提升境界;又或者是给法器本身增幅,爆发出平日里施展不出的威力。
五行取自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是较为常见的。
神识则比较稀缺,类似于曲轻云的无双剑,以模拟水流的波动声,减缓旁人的注意力,动摇其心神,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至于最后一种意念么,听起来和神识似乎有些微妙的相似,其实完全不同,其他三类或多或少大差不差,但唯有意念这一类里的本命神通,千奇百怪。
有关于意念的本命神通,这些年修真界众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七彩阁的一名女修,觉醒的本命法器是彩铃,本命神通就叫做“富贵”,轻轻一摇,便有黄金万两奉上,但是据说极其伤根,所以轻易不得用。
这样的无厘头的意念神通,并不算少数。
就比如当下。
邹娥皇的本命神通。
是意念神通,名叫“不辞”。
在穿异目而过的瞬间,她手中的剑不变方向,不变力度,但她忽然就有了一种玄妙的感觉。
她的本命剑,无名;而她本命剑的神通,名叫不辞。
是蓬莱道义里的,不辞。
夜里的风声并不大,但是冷,刮过人的表皮,激起一层细而绵密的疙瘩。
天边渐渐出现了一道极其亮眼的白光。
这道光,瞧着像是初晨太阳东升时的一道彩霞,暖而不烈,要刺透所有的乌云,然后才肯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换下。
但这光,偏偏一看就知道不是太阳能散发的光芒。
因为它是从西边出的。
是一柄剑,一柄黑剑。
邹娥皇握着手里的剑,她从来没觉得身子这么轻快过。
她也从没有想过,一把黑剑,居然能爆发出这么夺目亮眼的光芒。
可是这光芒,烈而不伤。
容有衡渐渐停住了打斗,他立在原地,而那群不断纠缠的藤蔓并没有停下来,它们张牙舞爪不知疲倦地扑了上来,但就在即将碰到雪白的衣袍的前一刻,忽然炸成了虚无的气。
一瞬间,不断运转的阵法,被束缚住的异目,都不见了,都化作了虚无的气。
原地,只剩下了一只笔。
——帝王须。
但是在此刻,这曾名震天下,让几代帝王趋之若鹜的笔,竟也黯淡无光,朱红的笔杆滚落在泥里,无人理睬。
因为有处的光芒远远地盖过了它的风头。
容有衡的目光,停在了那至明至亮的姑娘身上,停了很久。
邹娥皇左手脱力地垂下,她一下子虚坐在地上,好像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怎么就领悟了本命神通?
怎么就打散了那群可恶的东西?
怎么就挥出了那样的一剑?
“师妹,你的本命神通叫什么?”
容有衡轻声问。
这是他上一辈子想了很久,但是再也没有机会听到的答案。
邹娥皇迟疑道:“在我第二剑刺透那群异目的时候,我的剑好像跟我说话了...不,好像也不是说话,就像是一种潜意识的本能,它在告诉我——”
“不辞。”
不辞,不辞万死,不辞九险,不辞初心。
上一辈子诸多人都在欢呼这一剑,救活了崩塌的本世。
但他们都忘了问,为何偏偏是这样的一剑。
面对那些个金刚不入,佛魔不侵的虚无之体,为何偏偏是这样的的一剑,给予了重创。
这剑到底有什么不同。
单凭它亮么。
这剑没有剑意,拔剑的人也没有剑心。
若按一种最恰当的比喻,容有衡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上古时期一种鸟,一生只歌唱一次,一生只啼叫一次,然后歌尽而亡,啼血而死。
就是这样的剑。
邹娥皇上一辈子没有剑心,她的剑也没有剑意,以自己为燃料,将此剑拔出,于是一剑飞入九重天。
一剑既出,天下皆知。
能让天上真神被吓得肝胆俱破的这一剑。
剑心、剑意、剑骨,都没有。
只有本命神通。
这本命神通,无关神识,无关五行,无关战气。
名叫不辞的本命神通,并没有丝血反杀的强大力量,也没有一剑落万物生的超绝能力,甚至都不如那最常见地给剑增幅。
单论修真界,这名叫不辞有关意念的本命神通,绝对是最废物的没有之一,甚至它哪怕用到凡人身上,也无丝毫作用。
对于一般人来说,它只能让剑很亮,但不能以剑伤人。
但是对于疯了的真神来说,这就是宴安鸠毒,因为这名叫不辞的本命神通,在问心。
这是一把,无名的问心剑。
问心无愧者,求一个我心不辞,非诛心,乃问心。
这剑,好像这世间早已埋伏好的一手,生来就似乎是为了天上那群高高在上的神准备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东方的天,终于亮了。
黯淡的黑夜,逐渐透出了浅蓝的微光。
“星盘,被收起来了。”
邹娥皇喃喃道。
“是何言知手握密州令,知道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异目,所以才解除的么?”
容有衡听后微微笑,补道:“还有第二种情况,那就是,他被那只未成年的久俊,打趴下了,于是星盘不得不收。”
“师妹,你觉得会是哪一种?”
咕噜咕噜的笔杆随着起伏的土坡不断滚落,最后在容有衡话音刚刚落下的时候,飘到了邹娥皇面前。
邹娥皇看着面前的这只笔,觉得有些许地眼熟。

有些烫手。
她并没有回答容有衡的问题, 而是反问他:“师兄,这支笔和异目,有什么关系?”
这支笔她一共见过两次, 一次就是在复活何言知的时候,吸干了何春生的养分,被异目裹挟着带走;一次就是现在,异目消失, 它又出现了。
“这支笔叫帝王须。”
容有衡低声回答她道。
帝王须!
好耳熟的名字。
“道祖课上,好像讲过一次,”邹娥皇尴尬地笑了, “但我当时睡过去了。”
容有衡点了点头, 眼睫下闪过一丝不显的笑意,他道:“我知道。”
他这辈子很少上课,素日里在众人面前营造的形象也是过目不忘的学究, 就连道祖有时候什么不知道的, 下意识地也会去问他。
于是细细算来,容有衡一共只在蓬莱听过两节课。
其中有一节, 就是有关帝王须的那节。
当时他坐在邹娥皇身后, 看着她的头越晃越低,最后倒在身侧李千斛的身上;满座皆笑,唯有当事人睡得正香。
“天生灵器一共分为天地玄黄四类,但目前为止,修真界有迹可查的只有那劈山而出的应天斧, 算是地级里的最高一品,至于天级, 传说中生来就带有天道法则的灵器,从没有人真正看到过他们, 很多人都说这世上或许根本不存在天级灵宝。”
容有衡缓缓念出回忆里道祖那节课的最后一句话:“而帝王须,就是传说里的天级灵宝。”
“师妹,你握着这支笔,什么感觉?”
邹娥皇迟疑地摇了摇头。
她不太识笔,但却也是见识过好笔的。
年轻的时候,她曾摸过天机子的判官笔。
那是一支传闻中和帝王须并列的好笔,但并非天生灵器,而是后天由一炉造万物的丹王打造而成。
当时年轻气盛,邹娥皇并不识货,拿那支笔要在睡沉的天机子脸上涂鸦,结果还没下笔,手碰到笔杆的地方就落了一个又一个煤印。
久久难消。
后来邹娥皇才知道,有品级的灵宝天生就带有一定的灵泽,未经允许擅动者都会在身上留下显眼的痕迹。
但是此刻被她握在手里的这只帝王须,除了笔杆还发烫,朱红的笔身,雪色的长毛,似乎和俗世里用来批红的笔并无二样。
天级灵宝,居然这么朴实无华地么?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容有衡叹了口清气:“没有感觉就对了。”
“因为这支笔,坏了。”
随着这声落下,他接过那支笔轻轻一掰,一声清脆的响声从中间传出,细微的木屑弥散在半空里。
这支帝王须,笔杆居然是中空的。
“帝王须依天地而生,有改造规则的能力。”
邹娥皇问:“改造规则...那些神难道是以这支笔为介质,获得了降世的能力,所以这支笔才坏了么?”
“不。”
容有衡摇头,“因果反了师妹,这支笔坏在先,神插手在后。”
真的有人能做到事事料到么?
大约是没有的,容有衡想。
算无遗漏如何言知,得来了一次复活的机会,可竟不如不算的好。
连这样智多近妖的人都如此,遑论其他人呢。
所以,当那个先天下之忧的泥腿子皇帝,终于为了这支笔,为了他的大业,死在密州的时候。
大约不会料到,已有腐蚀的皇权居然还要再蔓延三千年,断了龙脉的帝王须居然成了天上神物色的介质。
那个死到了了不过才四十出头的周平,死的时候应该还是带着笑的,以为自己是救世的英雄,泥里滚出来的活神仙。
容有衡曾远远地和周平打过一个照面。
五千年前,这十四州最后一位开国皇帝,乘着步撵踏上蓬莱的时候,眼底里永远都有旁人瞧不懂的忧郁。
旁人都以为周平其人野心大,远超历任皇帝,但所有人都把他的野心局限于一个帝王,一位天下共主的角度,以为三上蓬莱的周平,是要把皇权凌驾于世家之上。
从某种角度来说,世人对这位周天子的评价并无错,唯一错了一点的是——
周平的野心,比他们想象的都要大,也都要小。
都要大是因为,别人说破天了,以为的不过也就是权力声名那么一两件事,根本没想过周平要的不是成为规则的执行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
都要小是因为...旁人就算笑骂他是位泥腿子皇帝,重点也在后面的皇帝两字,泥腿子甚至都变成了对他能力的一种称赞。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