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温僖贵妃by漫秋
漫秋  发于:2025年03月04日

关灯
护眼

“呦,平贵人,见了本主怎么不行礼啊?”赫舍里·妙萦来到偏殿,看到赫舍里·妙汐在自己面前伏低做小,心情就会好上许多。
她将瑾华献上制糖之法的事情跟赫舍里·妙汐说了:“那时候僖贵妃救了你,你不想着扒上去,让她护着你,竟然还恩将仇报陷害她,啧啧,看看人家现在,那赏赐多得本主都有些羡慕了呢。”
赫舍里·妙汐木然地听着,不是她不愿意扒上僖贵妃,是人家没看上她而已。
看,世事就是如此不公,她费尽心力没有得到的东西,别人看几本书就找到了让自己和家族都受益匪浅的法子。
看着眼前的人突然笑出了声,赫舍里·妙萦有些害怕:“你笑什么?疯了吧!”说着带着人离开了。
“本宫被你害成这样,你竟然还敢到本宫面前阴阳怪气?呵呵呵“赫舍里·妙汐眼神阴狠地看着昭嫔消失的方向,恨恨地咬牙。
过完中秋,天气渐渐冷了下来,瑾华这几日正琢磨着吃火锅呢,康熙就从门口进来了,瑾华忙行礼。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康熙看瑾华每次都守着规矩行礼问安,嘴上说着瑾华太过多礼,心中却很是受用,因此便也不在瑾华行礼的时候多说什么,只很快将人扶起。
他脱了外袍随意与瑾华聊着天,在瑾华这里越来越放松了。
“臣妾想着吃锅子呢?现在御膳房有羊肉了吗?”
“你要吃,什么时候都有,梁九功,你去御膳房给你僖主子去点个锅子。”说完又让瑾华跟梁九功说要些什么配菜。
瑾华自然不会客气,点了很多自己爱吃的东西。
两人正涮着羊肉呢,康熙突然问瑾华:“朕记得你在江南住过一阵子,喜欢江南吗?”
瑾华很认真回想了一下,才回答康熙:“臣妾那时候是被阿玛送过去学习规矩的,每日都是从自己的住处到嬷嬷教学的地方。”她将几片羊肉放入锅中,“您问臣妾喜不喜欢江南,大概是喜欢的吧,臣妾看过的游记中有记载江南烟雨的朦胧,也有杨柳依依,小桥流水。”她将烫熟了的羊肉放到康熙碗里,又将几片牛肉放进锅里。
“您怎么突然问臣妾这个?”
康熙有样学样,也将熟了的牛肉夹到瑾华碗里:“朕原本想给你一个惊喜的,但想着你的性子,必然还是愿意事先知道的。”
瑾华疑问的眼神扫了过来,康熙笑着说:“朕有意南巡。”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皇玛嬷年纪越来越大了,朕想趁着她还精神,带她去一趟五台山。”
说完,康熙便不在开口,埋头吃了起来。
瑾华听到五台山这几个字,脑海中不由想起曾经看到过的关于顺治帝假死出家清凉寺的事情。
康熙点名要带着太皇太后去五台山,难道野史中的记载竟然是真的?
她边吃边想着,康熙去五台山肯定不会兴师动众,最大的可能是白龙鱼服,微服出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荣幸,见一见这位任性的顺治爷。
康熙南巡的事情并没有传出什么风声,看样子,前几日,康熙是特意告诉瑾华的,瑾华还颇有些受宠若惊,心说,这制糖的法子真是给力,康熙现在看上去很信任她的样子。
瑾华特意将琼樱喊来:“你最近有没有跟蔡嬷嬷联系过?”
虽说当时拜蔡嬷嬷为干娘是顺势而为,但蔡嬷嬷与琼樱的母女之情倒是维系得很好,这几年都有书信往来,琼樱宫中的差事做的得心应手,也少不了蔡嬷嬷的指点。
“最近的一次联系是两个月前了,干娘说了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倒是提了句,最近经常有几个年轻女子上门来跟她们拉家常。”
“嗯,咱们可能有机会南下,你若想见她,记得跟本宫说。”说完打发了琼樱出去。
不说琼樱听到这样的消息有多欢喜了,此时慈宁宫中,太皇太后知道康熙要带她去五台山后,惊喜交加。
自从心中放下对儿子的芥蒂后,她就想见见儿子,与他好好聊聊,好解开彼此的心结。
“好好好。”太皇太后激动地说了三个“好”字,她拿出帕子仔细擦了擦眼泪,“本宫太高兴了,苏麻,快去取酒来,今日,本宫要跟皇帝好好喝一杯!”
康熙哭笑不得,他是知道皇玛嬷有多宝贝瑾华送的酒的,平日里舍不得给任何人喝,没想到今天他倒是有口福了。
后宫最大的女主子心情好,整个后宫的天空都似乎明媚了许多。

说是要南巡,也不是今天说,明天就能去的,康熙要安排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瑾华倒是不着急,她知道出行不易,便让琼樱先开始着手收拾些衣物。
高洋与曹青云都是聪明人,瑾华稍微暗示了几句,他们便也开始安排起永寿宫的诸事。
倒是琼玉,瑾华没有跟她说,不是不相信她,只是她还不够稳重,怕她一时高兴露了行迹。
有些事情康熙愿意告诉瑾华,是他信任看重的意思,若她没有分寸到处说去,便是辜负了这份信任了,瑾华在这方面还是很注意的,没有必要为自己添麻烦。
瑾华估计着,要出发南下,起码要年后了,她现在正忙活着小林子的丰收呢,今年果实的产量比去年多了起码一倍有余,瑾华指挥着人采摘清洗,做成果酒,果脯,果酱等等。
南下的时候可以多带些,船上待得闷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零嘴吃。
丰收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瑾华这几天的心情一直很好,这日,曹青云又研究出了几种果脯的新口味,瑾华正带着人一一品尝呢,郭络罗·雅怡过来了。
瑾华有些惊讶,她们自上次将话说开后,就没再私下里见过了,尽管心中奇怪,但还是马上将人请了进来。
两人见完礼后,瑾华笑着说道:“你来的正是时候,本宫这儿正丰收呢,琼玉,给宜妃娘娘端些果脯过来,让她也尝尝味道。”
说完,看向郭络罗·雅怡:“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今儿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郭络罗·雅怡拿了块果脯咬了一口,听到瑾华的自称,又唤她宜妃娘娘,口中酸甜可口的味道,瞬间只剩下酸了。
她定了定神,说道:“娘娘,臣妾听说您家里的书楼时常有大儒讲学,不知道您能不能引荐一下?”
五阿哥还小,即便启蒙也不需要大儒,为谁引荐的可想而知,瑾华有时候都不知道要怎么评价郭络罗·雅怡这个人了。
说她聪明吧,却总是口无遮拦,但被人提点后就能收敛些;说她愚笨吧,她又能观察入微,稍有些风吹草动就能判断出事态的性质;说她没有远见吧,她又能当机立断与惠妃结盟,为她的儿子们找好靠山;但你要说她有远见吧,现在又开口让瑾华帮大阿哥引荐大儒。
她不知道瑾华与她的情分是越用越少的吗?而且她凭什么认为瑾华就会看在她的份上就应下了她的请求呢?
有些大儒本就无心仕途,如今入京,大多是冲着已经对外开放的书楼,他们愿意在书楼中讲学,已是极为难得的事情,连康熙都没有让人去打扰,瑾华绝不会为了别人的私欲去打扰他们。
况且与惠宜二妃相交,瑾华可从来没有在她们身上得到过什么好处,反而瑾华常暗中在给她们的茶水中添了点灵泉水,替她们调理身体,又曾不动声色地引导康熙多关注她们的孩子。
看瑾华一直不说话,郭络罗·雅怡有些着急:“娘娘,这对您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您快给句准话吧。”
瑾华气笑了:“宜妃,你这是求人的态度?”她将琼玉打发出去,“是什么给了你错觉,让你觉得只要你开口,本宫就会照做?”她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还有,什么叫做举手之劳?这些大儒都有自己的脾性与傲气,得罪一个后面牵着一群,本宫凭什么要为你们树敌?”
郭络罗·雅怡被瑾华落了脸面,怒气冲冲地说道:“娘娘说话为何要这样刻薄?我也是好心才走这一趟的。”她将手中的果脯丢在小几上,“那些大儒若真的无心仕途怎么会入京讲学?你给他们引荐贵人,他们感激你还来不及,怎么会树敌?”
她灌了自己一口茶水,“您有没有看清现在的形势?如今皇上明显因为元后的事情有些迁怒太子,这些时日,皇上一直待大阿哥极为亲厚。惠妃要找大儒还是我主动提出让你来引荐的!”
说完,她看着瑾华,胸口起伏显然情绪很是激动,瑾华等她稍微平静了之后,才开口:“宜妃,你为本宫着想,本宫很感激。”
郭络罗·雅怡刚露出了一个笑容,瑾华继续说道:“但本宫还是那句话,本宫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并不想做什么改变。”
虽说郭络罗·雅怡好心办坏事,但瑾华还是说了句:“雅怡,你要弄清楚,你跟惠妃同为妃位,你们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依附,你与其将自己的人情全用在别人身上,不如好好培养两位阿哥,他们将来出息了,你将来的日子也不会难过的。”
郭络罗·雅怡沉默了许久,站起来对瑾华行了一礼:“多谢娘娘提点。”但她还是开口道,“娘娘能不能帮忙?”
见瑾华摇头,她便告辞走了。
看着雅怡的背影,瑾华也有些无奈,她明里暗里提点过她很多次,但雅怡似乎铁了心就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从龙之功岂是那么好得的?同样身为妃位娘娘的孩子,雅怡现在的选择让长大懂事后的两位阿哥怎么自处呢?
身份上低太子一头还可以说是君臣有别,若还要为别的阿哥铺路,兄弟之间感情好,自愿的还好,若是因为母妃的选择而被迫付出······
反正瑾华是极为不看好雅怡的选择的,就算她不知道历史,也不会做同样的选择。
雅怡来访的事情并没有在瑾华心中留下太多的痕迹,在她做出选择的时候,瑾华与她的情分就断了。
瑾华始终谨记一句话: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她不是会为别人的人生负责的的大善人,所以,现在惠宜二妃在她这里和别的妃子的待遇是一致的。
不知道是康熙露了口风,还是有人有自己的渠道知道康熙会带嫔妃南下的缘故,下半年宫中过得很是平顺,嫔妃之间都客客气气的,连口角都很少。
过完年后,康熙正式宣布,龙抬头后就出发南巡,后宫一下子喧闹了起来,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大家话里话外都是问自己会不会被带上。
尽管太皇太后心情好,几次后也烦了,直接免了嫔妃们的请安,她也好清静清静。
瑾华笑着与众人别过,高位以上的都很淡定,她们或者位高,或者有子,康熙肯定不会落下她们。
“娘娘,听说惠妃娘娘这几日正在寻摸身手好人又机灵的宫人,想是要跟着大阿哥的。”高洋说道。
“大阿哥活泼好动,惠妃此举还是很有必要的。”瑾华疑惑地看向高洋,“你什么时候这么关注惠妃了?”
高洋说道:“您与她们不再结盟后,奴才就派人留意着她们的动静。”他跪下了请罪,“奴才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着,若她们有什么旁的心思,娘娘提前知道了,也好有个防范。”
“快起来。”瑾华说道,“你将人撤了吧,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是,奴才这就将人撤回来。”他沉吟了一会儿,还是说道,“只是,惠妃找的这个人不太妥当,这个人似乎与储秀宫颇有渊源。”
“还有这样的事情?”
“是,不知道惠妃为何会在宫中寻找人手?”
是啊,瑾华也有些奇怪惠妃的选择,要纳兰·明珠直接将人手安排好,不是更加能让人安心吗?
随即,瑾华便将疑问放下了,她想了许久,叹了口气,不知道此事还好,知道了再放任,万一到时候大阿哥出了什么事情,她自己也会内疚。
“你找个机会让那个宫人没法跟着南巡吧。”瑾华说道,“不管本宫与惠妃是否交好,大阿哥总是个好孩子,本宫知道了,也没有办法置之不理。”
高洋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领命,退出去安排了,这后宫想让人消失可能有些难度,但有心算无心之下,让人出点小意外,还是很容易的。
没几天,惠妃就换了人,这事传到瑾华耳边,便也放下了,开始专心收拾出行要带的行李,这里可不像是现代,出去玩一圈,带足钱就行了。
古代出行不易,衣食住行全都要带齐了,好在瑾华只要动动嘴就行了,永寿宫又有经验丰富的高洋他们在,收拾起这些都是游刃有余的。
二月初八是个大晴天,尽管天气还很寒冷,大家出行的兴致却很高昂,康熙这次格外大方,后宫嫔位以上的都可以随行,另外又带了几个低位的颇受宠的妃嫔。
瑾华一大早就起来,最后一遍确认带的东西后,就有内务府的人过来开始搬运装车了,曹青云跟着跑前跑后看着东西,免得不长眼的动了手脚。
瑾华正嘱咐琼玉,让她守好永寿宫,无事最好不要到处跑,她人不在,出了事,没有人能保她。
此次出行短则半年,长则一年,永寿宫不能没人,出门在外,保证安危是最重要的,四人中,只有琼玉手无缚鸡之力,她虽然很想跟着娘娘去江南见识一下不同的风景,但还是主动要求留了下来。
“娘娘放心,奴婢一定会守好永寿宫的,奴婢等着你们回来。”
几人依依惜别后,瑾华便带着她们往慈宁宫去与其他人汇合。
等瑾华坐上马车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了,午膳就只能在自己的马车上简单用些了。
好在,车队很快前行,琼樱感慨道:“娘娘,皇家出行,果然气派非凡,奴婢还记得,咱们上次去江南,轻车简行的,可以说的上说走就走了。”
瑾华笑着点头:“上次来去匆匆,你这次可以好好领略一下沿途的风光了。”
琼樱高兴地应是,她觉得此生最幸运的事情,便是跟着主子了。
其他马车上也差不多都是高兴出行的主仆,只有昭嫔心中气闷,她新提拔上来的大宫女香芝小心翼翼地为她奉茶。
昭嫔接过来一口将茶饮尽,她脑海中回响着赫舍里·妙汐的话:“你与其花时间在我这个已经没有未来的人身上,不如把心思花在皇上身上呢。”
作者有话说:

昭嫔用力将茶盏放在小几上。
“你想必也知道了元后早产的真相了吧?你现在不想着将皇上笼络住,竟还有闲心来为难我?你就不怕,我的现在就是你的将来,哈哈哈······”
赫舍里·妙萦手抖了一下,看着眼前的马车门帘陷入了沉思。
马车一路行到天津,众人下马车,登上御船,众人请安后,纷纷回到自己的御船上。
瑾华和佟淑毓一人一艘御船,妃位一艘,嫔位一艘。
瑾华对自己的临时住处十分满意,看着众人忙忙碌碌地整理内务,她便带着曹青云来到甲板上,这是出发前说好的,瑾华身边尽量带着武力值最高的曹青云,绝对不能孤身一人行动。
站在甲板上,其实视野所及都是御船或画舫,并没有想象中的水天一色的美景,但瑾华还是看得目不转睛,这可是难得的盛景呢。
正看得出神呢,就听到不远处的御船上传来丝竹之声,瑾华好奇心起,便想找找这声音的来源。
“娘娘,是嫔位娘娘们住的御船上传来的声音。”曹青云轻声说道。
瑾华几乎立刻想起了那次画舫上昭嫔跳舞,康熙不予理会的情形了。
瑾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个看好戏的笑容,她低声对曹青云说:“不知道是哪位娘娘这样好的兴致,一上船就有起舞奏乐的雅兴。”
话是虽是疑问的,语气却很肯定,嫔位中唯有昭嫔会这样大胆而急切地想要挽回康熙的心了。
只是,康熙现在对赫舍里氏女子的滤镜已经破碎了,也不知道昭嫔这招有多少用处了。
“娘娘,外头风冷,咱们先回去吧。”
瑾华点点头,确实有点冷,也不知道昭嫔有没有穿上她最喜爱的嫩黄色春衫,瑾华促狭地想。
晚上,所有人都到了康熙的御船上参加家宴,席间赫舍里·妙萦妙语连珠,多番奉承太皇太后与康熙,只是收效甚微,两位大佬都对她淡淡的,让她更加急切了起来。
倒是太子看了她好几眼,兴许是受到流言的影响,太子看上去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很多,脸上曾经的骄矜之气退了些,整个人更加显得气度从容,不得不说,康熙将太子教得极好,若不是康熙长寿,不肯放权,疑心又重的话,他是个极好的继承人。
瑾华低下头,吹了吹手中的羹匙,品了口御膳房精心准备的血燕粥,可惜了,她们钮祜禄氏一族与赫舍里氏一族隔着孝昭皇后的一条人命,终究是无法与太子和睦共处了。
家宴过后,瑾华回到了自己的御船上,她也感受到了康熙对太子不如曾经热络了,但父子之情是没有减少分毫的,只是康熙需要时间来缓和自己的心态而已。
不过这个时间可长可短,对太子还是极为不利的,就是不知道太子能不能想通其中的关窍了。
要解太子与赫舍里氏如今的困局,最好是太子在某方面立个功,或是表现优异,康熙看在元后给他生了优秀的继承人的份上,对她的芥蒂也会随着太子日益成长而消失。
而昭嫔现在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自己在康熙面前的存在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蹦哒,想尽办法要挽回帝心。
果然,后来昭嫔又想了船头喂鱼,船尾跳舞,都没有得到康熙丝毫的怜惜。
随着一路南下,瑾华渐渐适应了御船上的生活,每日的心情都很好。
“朕看着,你是乐不思蜀了。”康熙笑着对瑾华说道。
瑾华不回话,只笑笑,康熙陪着她看了一会儿风景,忽然说:“明日就到五台山了,朕会陪着皇玛嬷去山上的清凉寺上柱香,你们可以在岸上走走。”他沉默了一会儿,“朕会在此处停留几天。”
瑾华对此早有准备,她没有故作姿态的提出要陪着一起上山,只说:“那臣妾在此等您回来。”
“好。”说完,牵着瑾华的手回了船舱。
瑾华等人在五台山下山的必经之路上焦急地等待着,康熙一行人已经在山上待了三天,按理说即使主子们没有下山,也该派个人来传个话,好让山下等着的人安心才是。
“皇上怎么还不下山来?”佟淑毓说道。
几个嫔妃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瑾华一直没有插话,她想的是,康熙此行不像她原来猜测的那样白龙鱼服,而是堂堂正正地穿着龙袍,带着皇帝的仪仗上山的,但到底顾忌着不能闹出太大的动静,所以带的多是仪仗队的人,就这样也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上山了。
既然后世有野史流传下来,那么顺治帝在清凉寺出家的消息会不会也入了有心人的眼?
越想越觉得康熙会不会已经遇险了?
但康熙上山前是下了口谕的,让留下的人就等在山下,瑾华也不好派人上山打探消息。
“福临,本宫已经老了,这也许就是咱们娘俩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了,你真的要如此绝情吗?”太皇太后站在禅房的门外,满脸是泪地诉说着自己的思子之情。
只是禅房的门一直是紧闭着的。
山上的情形倒不像瑾华想象的那样刀光剑影,只是顺治帝一直避而不见,康熙只得陪着太皇太后住在清凉寺里等着。
顺治连太皇太后都不愿意见,更何况是他了。
许是被太皇太后最后说的话所打动,一直紧闭的门扉终于打开了。
一个中年清瘦的和尚双手合十,念了句佛,说道:“施主何必如此执着。”说着叹息一声,将两人请了进去。
三人坐下后,太皇太后说了些自己的近况,又问顺治帝过得怎么样?
顺治帝说道:“贫僧一切都好,施主不必挂念,往事已矣,还请施主不必介怀。”
说着,看向康熙,康熙忙起身行礼:“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说着站直身体接受顺治帝眼神的洗礼。
“你很好,以后不要再来了。”
此话一落,康熙双手握紧,他这次正大光明地上山是有意彰显自己身为人间帝王的尊荣,也是想以此告诉顺治帝,自己即使不是他期待喜欢的孩子,也已经站在了这世间的最高处。
此时听到他的话,心中还是有些意难平,但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满心期待皇父看一眼的孩子了。
“儿臣遵旨。”康熙躬身应道。
太皇太后看着仿若万事皆空的儿子,满腔话语都化成了一声叹息。
待得两人离开禅房,顺治帝才收起了那副出家人悲天悯人的神态。
他踉跄地来到窗户边,隐在窗后看着祖孙两人的背影,眼中的愧疚几乎要蔓延出来。
他当初不顾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儿子,执意出家,将一片狼籍留给他们,如今,他又有什么脸面享受与他们的天伦之乐?只要他们好好的,就是对他余生最大的安慰。
正当他感慨万千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外有人大喊:“护驾!”
顺治帝心中一惊,正要出门去看个究竟,就看到康熙搀着太皇太后快步进来。
“有人行刺,皇阿玛,还请你护好皇玛嬷。”说着,将太皇太后交到顺治帝手上,自己抽出随身带着的宝剑,出门加入厮杀。
没办法,自己带的仪仗队中大多是宗亲或高官子侄进来镀金的,武力值高的有,但不多,他若不杀敌自保,恐怕今日危矣!
不过好在御林军中也有几个好手随行,加上暗卫相助,此时也能与敌人拼个势均力敌。
“皇贵妃娘娘,又过了一天了,皇上还是没有消息,嫔妾很是担心,您说,咱们要不要派个人上山去看看啊?”赫舍里·妙萦忧心忡忡地说道。
佟淑毓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她看向瑾华:“僖贵妃意下如何?”
瑾华看着上山的小路,回道:“一切听凭皇贵妃娘娘做主。”
佟淑毓一口气闷在心里,她想听的是这个吗?她是希望僖贵妃拿个主意!
瑾华知道佟淑毓的意思,是希望由她说出上山查看的事情,她才不上套,即使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私下里实行,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违抗圣谕,她的头可没有那么铁。
佟淑毓没了法子,她也不想违抗皇上的口谕,她又在山下等了一会儿,才找了借口打发人散了。
等人都走了后,佟淑毓对瑾华说:“本宫还以为以僖贵妃的为人,肯定会上山看个究竟的,没想到······”她拿帕子掩了掩嘴角,“本宫真的很佩服在木兰围场时,你甘愿为了皇上涉险。怎么如今却连派个人上个山都不敢了?是了,如今你已是贵妃娘娘了,不能再冒冒失失,没了规矩。”说完,轻笑了声。
“本宫也一直很佩服皇贵妃娘娘对皇上的深情厚谊。“瑾华轻笑了一声,说道,“只是,怎么每次皇上有点事情,您都只会躲在本宫的身后呢?”
“你!”佟淑毓甩了甩帕子,转身走了。
“娘娘?”高洋低声唤了声。
等身边的人群都散去的时候,瑾华说道:“咱们走。”
说着带着人直接往山上走去,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现代电视剧的影响,瑾华这几日都有些心神不宁,脑海中常常有关于清凉寺遇袭的画面闪过。
她对康熙没有爱情,但这么久以来,太皇太后与康熙都对她很是厚待,她没法做到见死不救。
况且,康熙现在出事,上位的必然是太子,她们与赫舍里氏一族不睦,太子上位后,只让遏必隆他们坐冷板凳还好,若他要清算,钮祜禄一族在劫难逃!
于公于私,她都不希望康熙出事!
太皇太后和顺治帝看着窗外的厮杀,心中担忧不已。
只是他们一个年迈,一个多年不动刀兵,怕贸然出去反而给康熙添乱,只能看着康熙与人浴血奋战。
当瑾华赶到清凉寺的时候,康熙他们正隐隐处于下风,刺客中有几个人功夫极高。
“皇上!”瑾华低声轻呼,“快救驾!”
曹青云与高洋忙出手对付刺客□□夫最好的几个人,康熙他们的压力陡然一轻,很快反杀,琼樱护在瑾华身边,防止她遇险。
高洋二人武艺高强,尤其曹青云本身内功深厚,他们的加入,很快挽回了局势,正当大家稍微放松的时候,一直暗箭直直朝康熙射去。
“皇上小心!”众人大喊,瑾华下意识朝康熙跑去,康熙躲开暗箭,脚下一滑,眼看着就要掉下悬崖!千钧一发的时候,瑾华伸手拉住了康熙。
但她身为女子,力道不够,整个人被康熙带着往悬崖下掉,瑾华死死抓住康熙的手,琼樱见此用力抱着瑾华的腰,几人这才勘勘稳住下落的身形。
康熙整个身子悬空,抬头看向瑾华半个身子悬在空中,眼中尽是动容:“瑾华,你的手会断的!”恍惚中,他甚至听见了瑾华骨头断裂的声音了。
“皇上,您抓紧臣妾,千万别放手!”
众人惊骇过后,忙合力将康熙救了上来。
康熙没管自己的擦伤,扶着瑾华的手,大声道:“先下山,叫太医!”
说着抱起瑾华就要山下跑去,太皇太后忙阻止:“玄烨,陈太医来了,快将瑾华抱去厢房!”
康熙这时才想起,他怕皇玛嬷见到皇阿玛情绪过于激动,便让陈太医随行的事情。
他忙将人抱去厢房,让陈太医诊治。

第87章
“娘娘的手伤有些严重,好在没有伤到骨头,奴才已经给娘娘敷了金创药,再喝上几天药调养一下,好好休养一阵,应该就无碍了。”说完,陈太医就过来给康熙看伤。
听到陈太医的话,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太皇太后更是念了好几声佛,她感激地握着瑾华没有受伤的手,说道:“好孩子,多亏了你,你好好养伤,缺了什么,皇玛嬷给你补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