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一个枭雄by拭微
拭微  发于:2025年03月04日

关灯
护眼

小童忙不迭点头。
皇城北宫,九华宫中,此刻正闹得鸡飞狗跳。
一个十六七岁身穿彩衣华服的女孩儿不顾宫人的阻拦,反手推开她们闯进殿内,身后还跟着一群焦急惶恐的侍从。
“公主!公主慢些!”
女孩儿才不管,提着裙子急急奔到内室,“阿娘,阿娘,我听说漠北王今天入城了!”
“他们都说他是来联姻的,父皇是不是要嫁公主给他?那、那父皇会不会、会不会把我嫁过去?”
“那些未开化的胡人又野蛮又凶残,听说他们还吃生肉喝人血,尤其是那漠北王,传说他长得像豹子一样,根本就是头蛮兽,我要是嫁过去,肯定受不了的……”
姜银珠越说越害怕,仿佛都能想象到那个血腥的画面了,整个人都抖了起来。
“珠儿!”端坐于镜台前正在戴耳珰的宫装妇人终于听不下去了,转过身露出一张美艳而严肃的脸。
她年约三十,雪肤花貌,一双媚眸妩媚多情,正是宫里最受梁帝宠爱的妃嫔,赵贵妃。
“事还未定,怎么就如此慌张!”她有些严厉又好似宠溺地斥责了一句。
“我怎么能不怕啊!”姜银珠嘟囔一句,扑上去搂住阿娘的胳膊,“父皇的女儿中,比我大的都出嫁了,下一个不就是我了嘛!”
“阿娘,你一定要劝劝父皇,我绝对不要嫁给蛮子!对了,不是还有六娘七娘吗,让她们去嫁!”
赵贵妃涂着嫣红豆蔻的手掌抚上女儿白嫩年轻的脸,看着她,声音轻柔却十分坚定:“有阿娘在,就算你父皇只有你一个公主,阿娘也不会让你嫁给胡人的,阿娘一定会给你挑个如意郎君。”
姜银珠眼睛一亮,脸上的表情霎时转忧为喜,“我就知道阿娘肯定舍不得我。”
赵贵妃戳戳她额头,语气一转:“行了,别在我跟前闹了,一会儿你父皇要过来了。”
姜银珠大概猜到阿娘是为了自己,立马乖乖地跟着宫人回自己的住处了。
过了一会儿,铜铃声响起,梁帝的驾辇果然莅临九华宫,赵贵妃忙上前服侍。
宫人捧着杯盘忙碌进出,待用过饭食又洗漱完毕,于帷帐内温存的时候t,赵贵妃说起与漠北王联姻之事,只言娇养了十几年的女儿,实在舍不得让她嫁到蛮夷之地。原以为皇帝会一口答应,却没想他罕见地沉默起来。
赵贵妃心头一惊,下意识抚上胸口,她强按下不安的情绪,柳条似的雪臂揽住梁帝的肩头,将脸贴在他胸前,“陛下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
梁帝微眯起眼望向芳林宫所在的方向,脸上享受的惬意一点点褪去变得阴沉起来,“朕今日派使者去接他,那个拓跋骁,竟狂妄地跟朕提要求,说,‘吾欲自择善妻’,哼!”
“蛮夷小儿,竟轻狂至此!”
赵贵妃的心也跟着沉下来。
珠儿生得那般明媚活泼,万一被这蛮人看上了可怎么办。
不行,得想个办法!

第5章 宫宴 要不要一把掀开屏风看看她在不在……
第二日,宫内传出旨意,要诸王公卿携内眷进宫赴宴,共庆漠北王来使。
楚王府自然也在其中。
楚王一如既往对万事都不上心,直至临出门前才被奴仆扶起来换衣梳发,仍旧醉醺醺的不甚清醒;楚王妃赵氏则显得十分开心,提前一日就命侍女捧着锦衣钗钿在那儿挑选,今日更是天不亮便命人掌灯开始梳洗打扮。
姜从珚不知道梁帝为何特意让大臣们带女眷进宫,心中有些不安,但也不能不去。
三人登车而去,不过两刻钟就抵达宫门,然后下车,由内官引入其中,穿过狭长的复道,及至云龙门前,男女宾客即将分道而行,正巧遇上大司农赵贞携族人家眷而来。
赵家是当今梁帝看重的士族,赵贞正是这一代家主,宫中最为受宠的赵贵妃便是其胞妹,而现任楚王妃,亦是出身赵氏一族,乃赵贞之堂妹。
一见着兄长,楚王妃显得很开心,直接拎起裙摆快步走了过去,“兄长!”然后揽住了他的胳膊,颇有几分少女的娇俏。
“兄长在忙什么?这些日子也不来看我。”
赵贞亦满脸笑容,眼神落在她脸上,拍拍她保养得宜的手,“近日漠北王来长安,诸事繁忙,待此事一了,我定常去。”
二人就站在门前谈笑起来。
姜从珚瞧着,总觉得有几分怪异。
忽然,她余光瞥见墙角一个青衣宫女,正朝自己招手,无声说着什么。
姜从珚走上前去,青衣宫女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用小而急迫的声音说:“女郎,公主有急事找您,请您速速随我去苑林。”
姜从珚看她几乎都要哭出来了,猜到了大概,转眼再看楚王妃,仍旧与赵贞细语,根本没注意到自己,便点点头,由宫人带着自己从小路绕过去了。
宫女名叫女夏,是六公主身边伺候的人。
姜从珚跟着女夏,绕过几道花丛竹林,又穿过一个黑漆小门,终于抵达六公主约定的地方,一片竹林小苑。
她焦急地等在墙边,一见着姜从珚,眼里就迸发出惊人的亮光,仿佛看到了救世主。
“珚阿姐,我该怎么办?”六公主一把上前抓住了她的手。
“别慌,你先给我细说现在的情况。”
姜从珚两年前回到长安,在冬至宴上正好遇到被欺负的六公主,她那时被五公主泼湿了裙子,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哭泣,姜从珚偶然路过,便把自己的手炉赠给了她。
六公主缓缓抬起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幕,她颤抖着从这个美丽阿姐手里捧过温暖的炉火,却哭得更厉害了。
阿娘去世后,她独自一人在宫中长大,不被皇帝想起,徒有公主之名,实则孤苦无依任人欺凌,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温暖的善意。
因这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善举,姜从珚从此收获了个小尾巴,每次入宫,六公主姜羽儿必定要来找她,好像只有看到她在才有安全感。
姜从珚每次看到她惶惶如小鹿般的眼神便难以狠心拒绝,便默认了这份情谊。
“贵妃想让我嫁给胡人!”六公主满脸惶恐,声音都在发抖。
她也听到漠北王的传闻了,一想到对方高大得如猛虎一样,而且生性凶残,喜好杀人,她就感觉天都要塌了。
“你怎么能肯定?是下诏了还是发生了别的事?”姜从珚加重手中的力道无声宽慰,素白芙蓉脸在晃动的竹影下显得尤为镇定,一句话就问到最关键的地方。
漠北王那句“吾欲自择善妻”在长安城里都传遍了,城中百姓无不愤懑,都骂拓跋骁狂徒小儿,我大梁国的公主岂是街边谷黍任你挑拣,但不管怎样,有个信息很明确,联姻人选应该是要拓跋骁自己选的,否则梁帝早有安排了。
六公主抬起眼,仿佛又看到了两年前珚阿姐第一次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场景。
那一日,茫茫的白雪下,珚阿姐轻轻走来,肩上的狐狸斗篷被明亮的雪光映出一圈五彩的光晕,仿佛浮图塔中护佑世人的观音婢出现在自己面前。
明明只比自己大一岁,体质柔弱,可偏偏她只要站在那里,好像就能带来圣光。
她不知道自己这么形容对不对,只知道珚阿姐身上有股特别的气质,轻柔的外表下有种风吹也不倒雨打也不动的超越寻常人的坚韧,好似佛中的阿难陀,早已经历过无数苦痛,所以能坦然面对现在的一切。
六公主断断续续地说:“昨日贵妃让她身边的侍中给我送来一套华服和珠钗,还叫我今日在宴上献艺。五公主齿序在我之前,还没出嫁,贵妃肯定舍不得五公主,才让我、让我……”
此时,墙的另一边,路过的拓跋骁忽然停下。
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那日凉州边境遇到的汉女。
她出现在皇宫里,难不成也是公主?想到这个可能,拓跋骁竟生出些期待。
他母亲是汉人,从小受她影响,拓跋骁不喜胡女,但他今年已经二十岁了,胡人向来早婚,二十还没娶妻实在少见,部下也一直催促他,拓跋骁也觉得自己是该娶个妻子了,这次亲自来到梁国,就是要挑选一个他喜欢的汉女。
前面引路的侍中见漠北王停下,很是不解,却又不敢催促。
拓跋骁站在原地,继续正大光明地偷听。
隔着一堵围墙,旁人听不甚清楚,偏他耳力过人汉语又说得流畅,便将对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好,我知道了。”姜从珚从袖中抽出丝帕,细细地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她还什么都没说,清柔的声音便让六公主安下心来。
“贵妃既然命你献艺,必是她也无法决定婚姻人选,才设计让你吸引漠北王目光。既如此,只要漠北王不喜你,她自然不能得逞了。”
“我该怎么才能让漠北王厌我?”六公主忙问。
拓跋骁也很期待这个聪明的汉女会说出什么来。
“他既能说出‘吾欲自择善妻’这句话,必是个胸有韬略雄心壮志的人主。” 姜从珚结合史书评价和那日短暂的一面以及拓跋骁这两日的行事,大概推测他的性格,“这样的王,多半不喜欢软弱无能之人。”
“你献艺时,便尽作胆怯惶恐之态,最好弹奏南江软曲,他必定不耐。”
六公主听她这么一说,眼前豁然开朗,盘桓在心头的愁云终于散去。
“谢谢珚阿姐!”
“不必谢我,便是没有我,于你而言也是如此。”
姜从珚说的办法,是根据姜羽儿自身的性格设计的,就算她不说,多半也差不多。
拓跋骁听到她对自己的评价,确实说得很准,心中生出些许赞赏,可她们的对话却叫他不甚喜欢。
梁国公主不肯嫁他,他还看不上她们的怯弱之态呢。哼!
到是那女郎,甚想看看她是何模样。
珚阿姐?她的名字叫烟?
除开这个小插曲,接待鲜卑来使的宫宴终于开始了。
姜从珚看到楚王妃赵氏匆匆赶来,头上的金银钗钿比先前凌乱了些,她正抬手扶正。
宫宴在太极殿中举行。
大殿周回一百二十柱,基台高九尺,以珉石堆砌,室内燃着明亮的烛火,门窗全都用金银装饰,内外挂着古今名臣,椽梁皆用沉香木制作,并以金兽头作为椽端装饰,极尽奢华与富丽。
梁帝特意选在这里,就是要向拓跋骁表示,我堂堂大梁,地大物博、民生富饶,不是尔等塞外蛮人能比的。
他至今还被拓跋骁那句话气得不轻。
他竟要亲自挑选妻子,这不是把他的脸按在地上踩吗?最为可恶的是,他身为一国皇帝,为了大局着想,竟要生生忍下着这口气!否则,梁国结盟不成,周边的匈奴、羌氐等胡部定然南下寇边。
因拓跋骁是草原之王,鸿胪官员绞尽了脑汁想办法安排席位,最终一东一西摆了两个主位,梁国官员和鲜卑使者各坐一面。
太极殿前,宫廷乐队整齐排列,宫庭中火盆齐燃,头带官帽身穿朱色朝服腰系绶印的公卿大臣从两侧鱼贯t而入,来到东阁坐下。
紧接着梁帝在一片鼓乐声中出来,百官伏拜。
待梁帝入坐,击金钟,有侍中高呼:“请漠北王与鲜卑使者入殿!”
拓跋骁便带着十来个鲜卑下属进入太极殿。
他看到设好的几案,皱了皱眉,跨入其中,一撩袍子,大马金刀地坐下,长腿从案下伸了出去。
这个动作引得大梁官员侧目,群臣躁动起来,纷纷错身议论,有点人脸上甚至已经怒不可遏。
“蛮夷之辈,毫无礼仪!”
“胡人果真不开化!”
礼仪从汉沿袭至今,仍以跪坐为雅,视箕坐为粗鲁无礼,尽管一些高脚胡具已经传入中原,但那只能在家中私下使用,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依旧上不得台面。
拓跋骁自是注意到他们的反应,但他并不在意,这些中原人的规矩繁琐又无用,学来做甚!
而他身后的鲜卑使臣,也都跟拓跋骁一样,肆意往殿上一坐,双脚大张着。
太常卿终于看不下去了,红着脸怒斥:“都说入乡随俗,漠北王来我中原,是否当尊我华夏之礼仪!”
拓跋骁身后一名身材魁梧带着鼻环的将军不屑地哼了声,“我们来梁国是为王娶妻,可不是为了礼仪不礼仪的!趁早把公主叫出来,让王娶了妻结成两国盟约。”
这话说得实在太过露骨也太过分,太常卿被气得胡子倒仰,险些厥过去,他身边的大臣忙扶着他给他顺气。
“明公莫气,明公莫气!”
“是啊,别与胡人一般见识。”
鼻环将军见自己一句话就把他气得半死,反而哈哈大笑起来,这样一来更叫梁国公卿愤懑不已。
“漠北王,这是在我梁国皇宫,我等敬你是来使,你们别太过分了!”高太尉忍不住拔身而起指着他们。
拓跋骁停下送到唇边的酒樽,斜眼看去,眉头都没皱一下,虽是坐着,却比站着的高太尉还要强势——
“你要是不满,与莫多娄将军直接斗武就是。”
莫多娄听了这话,更是直接垂着胸口叫嚣:“来呀,拔出你的兵刃跟我比试一场!”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这些梁人在背地里是怎么骂自己蛮子、胡匪的,现在正好,气死他们!有本事就来打!
莫多娄身高八尺,跟拓跋骁不相上下,就是军中的悍将都不一定能胜他,更不要说久居高位的公卿,众人自知不是敌手,哪里敢应战,败了事小,丢了大梁威严事大!运气不好还会被写进史书,使家族遗臭万年。
梁帝见场面闹到这个地步,深知继续下去只会更丢脸,只好主动塔了个台阶,朝大臣们道:“漠北王戏言耳,两国使者怎能刀剑相向!”
宴会还没开始,两国的关系就紧张起来。
十二幅白地绢丝凤鸟纹檀木屏风和织金牡丹团花幔帐后,姜从珚听到前殿传来的争执声,陷入了沉思。
后世的历史说拓跋骁仰慕中原文化,甚至还改革汉化,因此传为一段佳话,但以她现在所见所闻,要说拓跋骁喜欢汉文化,不能说勉勉强强,只能说毫不相干。
或许真实的历史上他并没有改革汉化,毕竟他死得很早,根本改不了多少革;要不就是,他出于统治目的,尽管不喜欢还是要这么做。
如果是为了统治,那他的野心着实不小。
若他不死,日后定是梁国最大的强敌;可他死了,梁国同样难逃亡国的命运,汉室山河仍旧践踏于胡人马蹄之下。
宴行至小半,殿内的帷幔忽被升起,女眷们与前殿只余一扇屏风阻隔。
看到动静,拓跋骁下意识望过去,却被绢丝屏风挡住视线,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人影,根本辨不清谁是谁。他浓黑的剑眉皱起。
六公主果然被安排去献艺,同去的还有七公主,二人被引至屏风前奏乐。
虽衣着华美满头珠饰,但二人眼神瑟瑟仿若幼兽,极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连看都不敢多看一眼。
这就是梁国的公主?
没有她!
拓跋骁忽又想起那天见到的汉女,当时他并不太在意,此刻脑海里,那道身影却越发清晰起来,那些不曾注意的细节也一一浮现。
她没穿五彩的华衣,身边也没有富丽的宫殿,周身笼在白色狐狸毛斗篷里,立在荒凉衰败的土地上,干净得好像不属于这片大地。她应该住在传说中的月宫上,可她细挺的身姿又是那么坚定,尽管没看到脸,拓跋骁心里却早早描绘出一个绮丽的模样。
众人见拓跋骁定定地盯着屏风方向,还以为他看中了其中一个公主。
六公主察觉那道强悍的视线,心中越发慌乱起来,手指颤抖,胡琴便弹错了几个音。
“别注意我,别注意我,我按珚阿姐说的做,肯定不会被选中的……”
她不断安慰自己,脸色越来越白。
众人却不知道,拓跋骁此刻心里想的是,要不要一把掀开屏风看看她在不在其中。

“他一个都没看上?”
九华宫中,向来雍容华贵的赵贵妃头一次失态得打翻了妆台前的漆钿妆盒。
她猛地回过身,一双美目愤怒地盯着前来传信的人,从齿缝里吐出几个字:“你再说一遍。”
女使不敢反驳,跪在地上,双手匍匐以额贴地,小心翼翼地把刚才的话复述:“那漠北王说‘二女非吾所求善妻也,闻有五公主,何未见’。”
赵贵妃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挥手臂,将妆台上的钗钿铜镜全都扫落在地,美丽的侧脸在烛火的映衬下露出几分狰狞。
“那厮竟嚣张至此!”
她原以为和亲之事应该万无一失了,没想到他不仅没选那两个丫头,反而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女儿身上。
万一、万一真被他看上……
赵贵妃闭上眼,她绝不允许!必须要想办法,想办法!
她不知道,拓跋骁之所以问五公主,正是因为她刻意避而不见,再联系那天那个谁喊的阿姐,他便猜测他要找的人,会不会就是这个五公主,所以想亲自看一眼。
联姻人选一直没定下,拓跋骁近日便一直待在京城,他不耐烦窝在屋子里,梁帝不放心他到处走,便安排鸿胪少卿朱成为他导览,实则是监视。
朱成软弱圆滑,偏偏接了这样一份差事,心里苦不堪言,行动上还得把这漠北王伺候好了,不得不绞尽脑汁思索京中好吃好玩的。
这一日下了小雨,他便引拓跋骁来到金市最著名的一家酒坊。
拓跋骁登上二楼,凭窗而坐。
他还跟之前在太极殿里一样箕坐,双腿伸了出去。朱成只当没看见。那日太极殿里发生的事传遍朝廷了,他可不嫌自己的脑袋在脖子上待太久了。
仆人端酒上来,莫多娄便迫不及待拍开封泥,连酒杯都不需要,举起坛子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这梁人打仗不怎么行,酿的酒滋味可真不错,要是我们草原上也有这么会酿酒的人就好了。”或者直接把长安打下来。
他心里这么想,撇到一旁的梁国官员,终究还是收敛了两分。
拓跋骁随意尝了几口,却没什么兴趣。
他目光凝在掌中的瓷瓶上,这是那个汉女给自己的谢礼,药粉让属下用完了,效果确实出奇,瓶子却一直被他留着。
白瓷瓶还没他掌心大,曲线流畅,通体洁白细腻,似玉又似雪,需要极好的烧制工艺才能得到这么好的品相。
她的模样,应该也跟这白瓷瓶差不多吧。
那是她离自己最近的时候,不过一臂的距离。
他当时就该直接掀开那碍事的白纱!
肯定会吓得她闭上眼!哈哈!不,或许也会像鹿一样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也有可能一脸不满,觉得自己无礼。
无论哪种情况,他都觉得很有趣。
五指收紧,拓跋骁用大拇指不断摩挲光洁的瓶腹。
他朝窗外一瞥,动作忽的顿住,鹰隼般的眸子陡然眯起,射出一道犀利的精光。
他好像看到她了!
隔着遥远的三层街道,他看到桥上一个执伞女郎。
细雨蒙蒙模糊了视线,距离如此之远以拓跋骁的目力也无法辨清,他只能看到纸伞下一个纤细的淡蓝色轮廓,然而他就是有种直觉,她,就是她!
他眼神如网般牢牢锁定着她的身影,然而几息之后,执伞女郎却消失在了拱桥尽头。
拓跋骁“腾”地起身,膝盖甚至掀翻了案几,他仿若未觉,不发一语,大步流星地下楼而去,一把从侍者手中夺过缰绳翻身上马。
众人来不及诧异,只得连忙追去。
拓跋骁纵马赶到石桥处,来回将每一处扫视,却始终不见那女郎出现。
周边屋宇众多,行人繁密,实是难寻女郎踪迹,
朱成和莫多娄骑马急追而来,见拓跋骁站在桥上。
“王,怎么了?”
拓跋骁不答,反而抬起头环视眼前的长安城。
迎着密密麻麻的细雨,拓跋骁握着掌心里的白瓷瓶,隼t目射出一道骇人的气势:“只要你在长安,无论在哪儿我都会把你找出来!”
姜从珚今日出门,是来谈“合作”的,人她已经选好了,桓家七郎,桓钧。
桓钧,字衡之,河东人,祖父少府卿桓余。年二十,还没成婚。
少府卿主管官家手工业和皇帝产业,是皇帝心腹,而且桓家无人从军,她若嫁给他,梁帝多半不会生疑。
当然,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姜从珚选他是因为,桓钧有心爱的姑娘,而两人不能在一起。
桓钧少时定过亲,未婚妻是卢家三娘,原本等二人长大便成婚,卢家却在四年前因卢逡平叛不利而被治罪。卢逡战亡,梁帝便酌情定罪,只贬了卢逡这一支为庶族,男丁流放千里,女眷充入教坊为婢。
士庶之别,有如天堑,婚姻不通,更不要说沦落教坊的女郎。
桓家再不许桓均履婚,打算给他另择好女,桓钧却心悦卢三娘,不肯他娶,他找人偷偷把卢三娘的贱藉划去,又将人接出来安置在一处小院中,时常去看望,只可惜两人相爱不能相守,卢三娘屡次劝他远离自己,他却不肯。
随着桓钧年岁渐大,家中对他的婚事越发催促,打算强行给他定亲。而后来,桓均确实被迫娶了程家一女。他欲和离,两家不肯,他无可奈何,冷落妻子,程氏最终抑郁而亡。三年之后,拓跋骁骤然陨落,北方胡族频频南下,梁国兵弱,不到两年长安被破,桓均与卢三娘也离失在了乱世之中。
此后桓均再没娶妻,在山河混乱之际趁势而起,成为桓家主事人,并在朝廷退踞淮南之后,一路从中常侍升至尚书,再跃居大司农掌全国财政、军国用度、田租口赋,成为南梁末期最具权势的朝臣之一。
他扶持幼帝,改革田制收拢流民,对内稳定内治,对外积极筹措粮草以御胡敌,可惜梁国已经病入沉疴,士族们多贪图享乐,改田之举更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最终没能成功,桓均只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悲歌。
日后他会成长为一代名臣,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常侍,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阻止家族逼自己成婚。
“郡主的意思是,你我二人假成婚姻之事?”一间布置雅致的茶室内,桓均看着眼前姝丽沉静的女郎,着实有些意外。
两人中间摆着一张案几,相对而坐,茶汤升起袅袅白烟,在昏暗的内室里笼着一层似真似幻的尘雾。
他心系卢三娘不愿成婚之事在家族里不是秘密,三五好友也知道,但他想不到这个才回京不到两年的顺安郡主也知道。
那日有个不起眼的青衣男子守在自己回家路上,突然从车窗外递进来一封信,信上说约他相见,能解他眼前之困,没想到送信之人竟然是楚王之女。
顺安郡主离开长安多年,原本众人都已将她淡忘,直到两年前回京,甫一露面,胜如洛神的惊人美貌便迅速传遍长安,关中各家郎君都争相来一睹芳容,去年听说她议亲不少郎君还十分惋惜,没想到还没定下婚事便被凉州老夫人叫了回去。
随着议论声起,众人忽然想起她的身份,她是太祖一脉,已故昭文太子之孙。
这样的身份,尽管是个女郎,仍旧注定要背负政治纠葛,再想去年那场不了了之的婚事和凉州的态度……茶烟散去,眼前一片清明,桓均似乎猜到她找自己的原因了。
姜从珚看到桓均的眼神变化,想来已明白其中关系。
不愧是日后能撑起南梁半壁江山的大臣,如今虽还年轻未经打磨,但思维通透,目光明晰,已是初露头角。
“郎君可愿意?我并不干涉你其他,只需三五之年,我们各达所愿,再行和离。”姜从珚睁着一双明净的琉璃眸子看着他,气质坦荡,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质。
桓均很心动。
如果真像顺安郡主所说,两人假意成婚,各取所需,等过几年再和离,对两人都有利无弊。
现阶段他无力抗衡家族,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强行命令自己成婚,既如此——
“与君所愿也!”
自从听说拓跋骁要见自己,五公主终日胆战心惊、以泪洗面,往日的骄横之态早已转为柔弱无助,竟十分可怜。
“为什么,那蛮子为什么非要见我!他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九华宫中,赵贵妃接连大发雷霆,引得服侍的宫人战战兢兢,连大口喘息都不敢,只能十分小心地伺候贵妃。
楚王妃听他她为联姻之事发脾气,进宫探望。
被女侍中引进九华殿里时,赵贵妃刚砸了一批瓷器,宫人正跪在青石地砖上轻手轻脚地打扫。
见着楚王妃,赵贵妃烦躁地一挥手,“下去!”
宫人低头退下。楚王妃的眼神在碎瓷上扫了一圈,上前两步,“阿姊是为漠北王之事烦恼?”
赵贵妃坐在榻上,一手支着额头睨了她一眼,冷哼一声。她心里从来瞧不起自己这个从妹。
楚王妃没在意她的冷淡,自顾自地凑了上去,“我今日来,就是为阿姊排忧解难的。”
“嗯?”赵贵妃挑了挑眉,斜了一眼,看她能说出什么办法来。
楚王妃却露出一个神秘的笑,细长的眼缝里透出一丝算计:“阿姊糊涂了,难道就非嫁公主不可?除了五公主,姜家皇室还有不少女郎呢,尤其我那继女,可是昭文太子之孙、太祖嫡系玄孙!她的身份,还担不得这和亲公主之名吗?”
赵贵妃抚在太阳穴上的手指一顿,妩媚的眸子眯起,精光流转。
楚王妃继续说:“况她那张脸,生了十分美丽,长安城里多少儿郎为了见她一面终日徘徊在王府门前,那漠北王不过一男子耳,见此美色,岂有不动心?”
赵贵妃一点点睁开眼睛,认真地看着楚王妃,良久,她缓缓开口:“你说的,很有道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