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钟黛仅需一天,甚至几小时就能画出一仓库的种子……
因此,大家的期待简直化为了实质。
在现场几个人的齐齐注视之下,桌面上模糊了一下,一颗刚刚发芽的大豆出现在了桌面上。
大家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钟黛捡起那颗豆子,触手有些湿润,但绝对是实实在在的豆子。
这豆子已经发芽了,不出意外,它还会继续长大,直到变成豆苗。
这颗豆子被几个人来回看了个遍,脸上都不自觉地带上了微笑。
能画植物就好办很多了……
距离京市有1000多公里的酥省,黄玉华教授正坐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呆。
她的助理以及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正在拆解整个十堰基地安装的各种器械,外面闹哄哄的,昭示着她所在的这个实验基地的落幕。
现在其实才5月中旬,酥省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38度,无论是晴天或是雨天温度都持高不下——但这并不是酥省特点,整个星球都是这样的,温度一年比一年高,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修建地下居民区了。
也正是因为连年上涨的高温,两极的冰川融化得越来越快,所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也很夸张,海岸线已经进一步内移了。
事实上酥省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名存实亡了,靠着海的几个市被海水淹没大半后,国家为了保证居民的安全,后来又将接近海边的几个市的普通民众也陆续撤离。
原本是熠国经济最强的大省之一,如今竟然只剩下四个市在正常运行,想想就令人唏嘘。
黄教授本人现在就是在酥省的省会,然而现在她们这样的科研人员也要准备撤退了,按照现在专家的预测,大概再过一年,海平面将上升到威胁酥省省会的程度,到了那时就是大部队撤退的时间了。
高温、气候骤变、海岸线内移……蓝橙星所有人都不得不面临着更为逼仄的生存环境。
黄玉华是熠国农业科学院的院士,她研究的是无人农业工厂技术,自从前些年一位姓杨的农业大佬将实验室水稻生长期缩短到了不到60天,无人农业工厂技术就步入了新的阶段。
尤其现在整个蓝橙星的这种状况,土地逐渐地减少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耕种面积,毕竟人有一个吃饭的地方、上厕所的地方,再有一个睡觉的地方就能满足基本需求。
可植物不同,哪怕是到现在为止,因为成本的关系,立体农业应用还是没有完全普及开来,人类的粮食多半来自于传统农业种植,各大农业实验室也铆足了劲儿在培育各种高产作物,当然也有黄玉华这样坚持努力突破无人立体农业实验室各种技术壁垒和成本的团队。
成本真的是很大的一件事,一方面是各种初始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能源的成本,如果是一个小国家可能咬咬牙就全面推广现在这种层次的技术了,但对于熠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而言之,尽管全国已经多了许多的无人农业工厂,但依然有大多数的农民仍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只不过换上了国家新发的种子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情况不容乐观,但目前看来无计可施。
正当黄玉华准备去实验用的农业工厂看一下拆除情况时,她接到了一个电话。
打来电话的是他们国家农学院的梁院长,电话一通,马上就直截了当地问道:“玉华啊,你上次给我发的那个,理论上可行的全机械自动化管理自发电农业塔的图纸,你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补充?”
黄教授先是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说的那个详细图纸还是陨石雨之前的呢,那个其实是一种处于设想中的全自动农业塔,一旦达成了图纸上的完美条件后,整个农业塔可以自行发电,自给自足。不但如此,还能通过光线的调整大大地减少植物生长的时间,尽一切可能使其达到实验室的高标准。
但这种农业塔成本相对比较高,无论是里面的农业机器人还是控制农业塔内光线的各种灯管,以及全自动的管理机械设备价格都比较高。
而且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试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可以说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成功的,但对于目前的熠国来说,这东西十分不划算,做得太小了根本无法切实地解决群众的用粮危机,做大了成本太高,还不如用其他的无人农业工厂模式。
她思考了一会儿道:“没有什么补充,最多就是这几年过来了,可能发电的设备以及机械的智能化可以更好一些了。”
梁院长又问道:“你最近是不是要准备去钏省了?”
“对,现在已经在收拾设备了。”黄教授回答完又问道,“院长有什么事情吗?”
梁院长有些语焉不详地说道:“现在国家派了一支团队想要把你这个农业塔给建造一下,你看看这个版权的问题……”
黄玉华一时之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复述了一下:“建造我的这个农业塔?”
她有些惊讶:“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这个农业塔因为各方面原因确实是只处于设想的状态,光是进行调试就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更别提高昂的成本了。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也许是因为你这个农业塔构造并不是特别复杂,也比较好理解。”
黄玉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放弃了:“……版权方面我没什么问题,按照惯例来就可以”
一般来说全国的农业规划是由农业部来完成的,而农业部和农业科学院的联系非常紧密,要做些什么决定也都会找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征求意见进行参考,这一次却实在有些奇怪,农业塔的设计者黄玉华本人居然是被通知才知道。
黄玉华试探着问道:“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梁院长又是一阵诡异的沉默,似乎连他自己对此都有些疑惑,他回答道:“现在不用你做什么,但之后建好了似乎需要你去指导一下如何使用。”
黄玉华:?
钟黛此时倒是在忙着继续画画,她一直在配合着任部长她们画一些不算很大很复杂,但绝对有代表性的东西。
比如说放在旁边的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一块银白色的金属,这块金属是钟黛刚刚画出来的,是整个蓝橙星最贵的金属之一。
对于她来说比较难的是,她觉得自己画出的这块银白色金属真的跟白银也没什么区别——这还是有专业人士指导钟黛上色呢!
最后实在没办法,钟黛干脆就在画布上标注了一下:这是铑。
画完以后这种人工提炼的金属自然是成功了,经过化学专家的检测,这块金属也确实是铑而不是白银或者是其他银白色金属。
总之钟黛觉得自己这项能力还是有点用处的,起码给的备注能成真……
研究了几十年材料学的尹教授别提多兴奋了,他拿着那一小块铑看了又看,眼角的皱纹都笑出来了。
钟黛也蛮高兴的,尤其是当钟黛知道这种金属是全世界最昂贵的金属,一时之间觉得那么一小坨都能抵得上自己的年薪了,从价值上就很是满意。
而现在钟黛画的东西已经更加进阶了,她目前在画的是廖院士拿出的一个图纸,这图纸是正在大力发展的锂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目前在实验室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不过在某些方面还不能特别融洽地使电解液与空气接触,因此能够投入实用的锂空气电池还需要不断地突破技术。
空气电池的好处非常多,成本低、环保无污染、储存时间长、高能量高密度……如果这项技术有所突破,对于现在蓝橙星绝对是非常大的好处。
目前钟黛画的就是处于还在设想阶段的一个图纸,现实中并不存在图纸上的这种设置的锂空气电池——当然理论上这电池是可以成功运行的。
不过,廖教授的目的并不是想要让钟黛画出成功的锂空气电池,而是要看看钟黛是否能画出现实中还不存在,但理论上可以做出来的东西。
其实本来徐教授是想要让钟黛花一颗理论上可以适应现在的高温以及多变气候的高产种子,但这个方案最终还是没有被采纳,因为种子想要长成发芽需要时间,显然不适合现在来画。
空气电池就不一样了,这个构造在现实中并没有生产出来,只要钟黛画出来并且成功了,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这种空气电池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不过对于钟黛这个新手来说也算是很大的挑战了,她从上午画到下午才画完。
图纸的每一处钟黛都尽可能地全然画了出来,整体图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部构造,一部分是整个电池的外观。
贺殊见她画得别扭,还简单指导了一下。
“这样画出来会不会变成两个东西一起成真?”钟黛还是很担心的。
任部长和廖教授倒是都挺淡定的,甚至看上去还有些光棍……
任部长:“没关系,两个一起成真我们可以自己组装一下。”
廖教授:“没关系,两个一起成真的话我更方便看。”
主打的就是一个,先试试,不行再说的实用主义精神。
钟黛:“……”
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觉得领导们可能都没有表面那么严肃正经……
钟黛认真地上了色,还进行了立体渲染,按一下保存,这幅画就算完成了。
一秒,两秒,三秒……
时间比起之前画的东西显得更加难熬,钟黛微微蹙眉,心想这跟生命根本沾不着边,而且也是理论上可行的东西,难道还不能成功吗?
不但钟黛自己紧张,其实大家也都蛮紧张的。
好在时间过去了五六秒之后,一个板砖那么大的电池就出现了——并没有像钟黛担心的那样变成两个成果。
廖教授就像刚刚的尹教授一样,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地将电池抱过去:“哎呀,这个我们实验室还没开始制造呢。”
他把这电池交给自己的助手,让他们赶紧回实验室去进行测验,这要是能用的话就又可以算作是一个好消息了。
钟黛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连草履虫都画不成的话,其实她也在担心有没有什么别的制约,但目前看来这个能力的可实用性还是比较大的。
整个工作室里的工作人员也为之一振,心情放松了许多——至少这样看来,理论上可以成功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试验一番了。
不过相对而言,画这个电池也确实消耗了钟黛的一部分精力,这会儿是下午3点多,或许是因为画成功之后精神放松了,钟黛感觉有些困了。
任部长看钟黛那个样子就知道她现在进入了疲惫状态,让她回去休息了。正好今天尽管只画了这么几样东西,但基本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之后就是要不断地实践,摸索出更多的规律。
——躺床上就睡了的钟黛现在还不知道,工作组的策划员已经从农业部那里要来了无人管理全自动农业塔的图纸。
而她的机械与建筑的绘画指导老师贺殊也在摩拳擦掌了。
贺殊从小到大在学习这方面都还蛮顺的,甚至在进入了国家部门以后也因为表现优异进入了希望科研基地。
原本对于教授钟黛绘画机械建筑这事儿他还蛮有信心的,毕竟贺殊自己学的时候就非常快,电脑cad制图其实不算很难,按部就班地教就行了。
然而在钟黛离开以后,全程参加会议,观察钟黛心理状态的心理学专家程思妍教授却叫来了贺殊。
“小贺啊,明天你就要教小钟画机械了,你一会儿到我们心理部来一下,我们根据小钟的心理性格来研究一下教案。”
她脸上带着微笑:“我们要确保让小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愉悦氛围中学习,减轻她的心理负担。”
任部长也连连点头:“对对对,小贺,你可要认真地写教案,做准备。”
贺殊:“……”
第7章 【修文】
钟黛这一觉睡到了下午6点多,她一出门就看到叶昭从自己对面出来,她的脊背挺得非常直,看上去就贼有精神。再反观钟黛,虽然个子跟叶昭差不多,不过整体的精神头就比人家差很多。
比不了,比不了。
两人一起去1楼吃了个饭,正常来说,这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了,但在基地里的众人似乎并没有这种安排,大家吃饭时间是不统一的,上下班时间也不统一,钟黛其实很好奇这么大的基地,为什么在时间管理上似乎有些松懈。
叶昭笑道:“一般高端人才都有自己的灵感爆发期,而这种爆发期对于每个人都不同,你非要要求人家朝九晚五,其实是一种非常大的限制。”
钟黛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说得也对,比如说我就是晚上的灵感比较多一点,画画的效率特别高。”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离开食堂,叶昭又说道:“当然,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并不是都这样没有规律,我们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是上午8:00到下午5:30,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人自愿加班,或者说进入了研究状态之后已经忽略时间了,所以这条规定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太适用。钟黛也是这样,她现在得到的指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困了就直接去睡,其他人都会配合她的工作时间。
就比如说现在,钟黛直接去了负11楼,打算将之前贺殊发给自己的关于CAD制图的视频攻略看一下,也许看攻略不能够立马全部学会,但这也算是提前预习了,总是有点用的。
结果钟黛一走进工作室,发现工作室里还真的有人一直在工作着,比如说贺殊。
按照之前安排的学习计划,最先辅导钟黛的就是贺殊,他非常擅长各类机械CAD制图、金属结构制图以及建筑结构制图,这哪怕是在工科生中也算是非常全面的人才了,而且贺殊还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进了基地,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基于以上的原因,钟黛在跟他学习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没准这位高端人才会是一位严师。
但没想到的是,贺殊在看到自己之后,态度十分温和,甚至温和得有些过头了。
他那双大眼睛笑得成了弯月,轻声细语:“小钟同志,我刚刚已经把所有的软件帮你下载好了,视频攻略你就先不要看了,免得越看越糊涂,我来一步步教你……”
钟黛眨眨眼,这跟她想得有些不一样啊……
过了几分钟后,钟黛也知道了自己接下来要用作练手画的东西——一款理论上可以运行,但实际上还没有被造出来的无人管理的全自动农业塔。
她仔细看着各种细节,指尖微微颤抖。
“这,简单吗?”钟黛声音几乎跟指尖同频了。
贺殊是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博士,对于他来说,画图纸确实是有手就行……
但钟黛大学的专业是传媒,并没有相关的绘画经验,看着那繁复的图纸,只觉得眼前一晕……尤其是图纸还是3d的。
好在贺殊表示只要学会他教的东西,用脚都能画出来这张图纸,钟黛就信了,两人就开始认真地教学。
说起这件事,钟黛就想起之前他们之前尝试“作弊”……
当时任部长发了一张不知道是谁画的小板凳,让钟黛给这板凳上色,如果钟黛上色后也能够成功变成真的,那之后就能省事很多——只可惜这种讨巧的行为并不能够成功。
“看来只能是全程由你自己画出来的才可以变成实物,”任部长叹了口气,当时就拍了一下钟黛的肩膀,“小钟,辛苦你了。”
如今努力跟着贺殊学习的钟黛不得不重重地叹了口气,其实她自己也知道学会这些,以后绘画的时候会更为轻松,但如同那句话所说,当你所热爱的东西突然变成了工作,热爱就会变成痛苦。
业余画手钟黛露出吐魂的表情,好在贺殊讲得实在是深入浅出,自己还在旁边不断地示范,钟黛都怀疑小贺同志以前是不是去支教过,这耐心也太好了……
张北宁从科研基地门口走进来,看到旁边工程兵正在趁着晚上温度较低建设地下通道,现在温度越来越高,京市的五月中旬温度都已经35度了。几乎已经可以预见两三个月之后将会出现的大规模干旱以及高温天气,所以全国上下其实现在都在加紧建筑地下的住所,或者说是避难所。希望科研基地其实从去年开始就逐渐建造整个基地的地下通道,现在在收尾阶段了。
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匆匆走进基地内部,到了-11层的工作室时候正好看到钟黛正在认真地画一个矩形的结构,旁边的贺殊把手机拿出来看着自己紧急写出来的教案。
张北宁忍不住笑了:“小钟,你的体检报告已经出来了。”
钟黛抬起头:“怎么样,有什么特殊的吗?”
昨天钟黛进入十三基地的时候接受过一次全身体检,从头到脚都用精细的扫描个遍,换成在医院都是一笔巨款了,体检结果自然是早就出来了。
不过这个结果也拿去给专家进行仔细的分析,全部分析完之后才被张北宁拿过来交给钟黛。
“怎么样,我的大脑有没有多出什么东西?”钟黛对此也十分好奇,她这种能力会不会是因为大脑里多了什么诡异芯片什么的……
张北宁把检查报告递给她:“没有,你还挺健康的,连年轻人常有的那些亚健康病症都没有……”
钟黛看着检查报告,笑了笑道:“我毕竟老是给小区里的贫困户发粮食,还有鸡蛋猪肉什么的,我们小区也没有电梯,只能人工背上去,所以我还是经常锻炼的。”
她干活很积极,吃饭也积极,又不是每天都要干重活,所以一直很健康。
——自从灾变以后,其实大家都更注意锻炼了,毕竟不锻炼的话,没准回头发生什么大灾难的时候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看来以现在蓝橙星的科技水平还暂时不能检查出她这种特殊能力的来源,钟黛叹了口气。
张北宁倒是很冷静,她拿起自己办公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目前钟黛这种能力仍旧在探索之中,这样神奇的能力,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被扫描到了。
“对了小贺,你教会小钟CAD了吗?”
贺殊剥开一颗柚子糖塞进嘴里,默背自己的教案,希望能够达到脱稿教学的程度,他有些含含糊糊地说:“正在教,这个又不是说学就能学完了。”
他们两个人都是目前他们这个小团队中难得的专属人才,剩下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佬以及同时担任其他职位的人才,平时没什么太多时间来看钟黛画画,在这种时候每一个领域的专家往往都是身兼数职,忙得很。
因此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张北宁、贺殊和叶昭都将是钟黛形影不离的“好同事”了。
就这样,钟黛窝在工作室里认真地学习了好几天计算机CAD制图,因为用作练习的图纸就是那个农业塔,所以这几天各个部位她基本都分开来画了个遍,对整个图纸的熟悉程度比之前高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由于贺殊手把手追着喂饭的教学方式,钟黛发现这种绘图方式还真的不是特别难,大概是因为所有的图形比例、坐标、绘图顺序、图层都是贺殊提前规划好的,钟黛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比较麻烦的是模板都需要钟黛自己画出来,创建成模板文件,减少重复性的设置工作。
但这种事情画任何画都会遇到,只要是钟黛自己画成的,就不算作弊。
贺殊也松了一口气,他这几天是真的比较紧张,紧张的不是怕教不会钟黛,而是怕影响钟黛的心情,他自己这辈子最大的耐心都送给她了,幸好现在钟黛操作已经熟练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地练习。
钟黛此时看着贺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打开自己昨天晚上构建的画布,上面画着一个罐子,罐子里面装满了糖果,她将这幅图保存,一罐柚子糖很快就出现在了桌子上。
她把糖罐递给贺殊:“贺老师,感激!”
贺殊抱着糖罐:“……谢谢。”
他平时很喜欢吃柚子糖放松自己,没想到钟黛居然注意到了……
钟黛爽朗一笑:“没事,你教得这么好,这要是在外面,我肯定请你吃饭,现在条件不允许,就给你画一罐糖。”
她将电脑上的农业塔图纸调出来:“我现在可以画完整的农业塔了!”说着就开始构建新的画布,精神振奋地开始工作了。
贺殊一愣,椅子往她那边挪了挪,指导起来。
钟黛这边厢在认真地画着图纸,而在朗坞市的绿色家园小区,她的邻居们也已经发现她好几天没出门了,这几天政府发的什么通知都换成了街道主任上门提醒,显然钟黛不在家。
大伙议论纷纷,还想知道小钟去哪了,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也不怪大家这样怀疑,自从灾变以后,有不少人因为身体原因突然之间就死在家里了,因此现在邻居们各自守望着,时间长了没看见某人就要赶紧上报情况。
但这次是不一样的,街道主任听到以葛奶奶为首的邻居们问话后说道:“小钟因为表现优异升职了,现在去别的地方工作了,没出事。”
众人瞬间哗然,尤其是打钟黛的电话打不通的邻居更是不敢置信,这上哪工作还能够手机没信号啊?
葛奶奶就是其中一个打过电话却没打通的人,她正想详细地问问,却突然听到了街道主任手机的警报声。
“17,滴,16,滴,15,滴……”
街道主任赶紧把手机拿出来,看了一眼屏幕后对着疑惑的人群说道:“哎呀,海城地震了,地震波还有13秒到咱们这里,有3级呢,大家赶紧蹲下来,离那个树远点!”
随着这声音的传来,大地突然摇晃了起来……
而在街道主任的手机上明明白白地显示着:【震中:海城,地震级别:6.4】
第8章 【修文】
海城作为整个熠国最早被淹没的城市之一,这会儿城里所有的普通居民都已经撤离了,只有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偶尔来这里巡逻一下。
因此作为震中,海城以及紧邻着海城的城市反而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没有伤亡的人员。
然而任部长仍然在第一时间坐专机到了海城的上方。
她这会儿就已经飞到海城的位置——这里现在已经被淹了,虽然一些楼层比较高的建筑还露在海面上,但显然这里早已经不适合人群居住了,任何建筑长时间被海水浸泡后都会变得极其危险。
要知道,海城虽然现在被海水吞没了,但地理位置仍旧十分重要,在此之前,海城从没有发生过如此大震级的地震,震中甚至就在海城的中央。
任部长坐在直升飞机上看着下方已经淹到了第四五层楼的浑黄海水,这应该是海城地面塌陷后,大量泥土使得海水变得浑浊起来,而且地震也会使得泥土下陷否则海水不至于要淹到第5层楼的。
此时乘船前往那里的潜水部队已经冒着危险下去了,毕竟想要了解地震造成的影响,还是要实地探查一下。而任部长他们带着科研团队过来是采集一些地磁波数据的,现在已经完成任务了。
第九基地的地质科研团队已经赶来这里,这是由第九基地的各个国家派遣最为优秀的专家们组成的团队,他们对于现在基地内部发生的任何自然灾害都非常重视。
任部长并不打算和他们会面。
旁边一个小战士问道:“部长,咱们回去吗?”
任部长点了点头:“回去吧。”
海城的地震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某种预警,还待之后去研究验证。而其他事情由地震局和应急办公室负责,好在海城民众撤退之前已经检查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可溶于水的危险化学物质。
——只是之前繁华的海城如今成了这副样子,大家终究是有些唏嘘的。
钟黛这会儿并不知道自己老家附近有地震了,她还在贺殊的指导下认真地画着农业塔的图纸。
开始正式画图纸以后,钟黛的生活就有了质的变化——首先,由于她画一段时间就很可能困倦,因此无论是基地的医疗部还是心理部都强烈要求给钟黛足够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保证钟黛身体健康,心里不能压抑。
所以钟黛现在已经从之前住的那个小单间搬出去了,搬到了一个精心整理出来的大房间。这个房间可以说无论从光线装修还是各种家具的摆放都更进一层。为了保证钟黛的睡眠质量,连床垫都很不一般,听说是那种有钱人才会睡得非常高级的床垫——价格居然达到了7位数,钟黛小心翼翼的坐在床垫上时,小心肝都在发颤。
平时钟黛的日常工作时间是8小时,她其他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也可以在叶昭的陪伴下出去玩,不过鉴于天气太热了,钟黛这两天都懒得出门。
在这种前提下,钟黛的绘图工作算是舒舒服服的开展了。
画累了的时候还抽空按照张北宁找来的图片尝试性地画了一盒子高产水稻种子,但水稻种子这种东西就很难画出特色。
——比如说,亩产3000斤和亩产2000斤的种子在外表上不会有什么区别,钟黛也无法确定自己画出的种子究竟是会按照自己设想的亩产万斤还是亩产几百斤。
她只能是在画上标注了:【这是一盒亩产万斤的水稻种子,这些种子对于当前的蓝橙星适应能力强,耐高温严寒,防虫防灾防涝防旱……】
总之钟黛把能够写上的好处全部都写上,力求让这盒种子成为一盒天选之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关键的情况是,是否能成功还要看这盒种子被拿到农业部的实验室之后表现如何,现在根本不知道结果,很可能这盒种子会完全浪费农业科学家们的精力。
钟黛还是有些忐忑的。
好在下午终于抽出时间来工作室看了一眼的任部长安慰了她:“没事的,现在实验室种植水稻都是用全自动设备,无论是光线还是化肥农药都由机器来负责,没你想象得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