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整个熠国乃至第九基地海拔最高的省份之一,从人口上说,这里可比京市要清静多了,钟黛感受着中央空调吹在脸上的冷风,点点头。
现在全国这么多农业塔都已经在建造中了,钟黛还是想尽量多创造一些价值,毕竟如果让他们自己造的话,一座农业塔的成本在十亿到二十亿亿之间,与之相比,钟黛之前画的那个黄金盆简直是浪费时间。
钟黛来到了谈教授给他们安排在1楼的小工作间,给张北宁、贺殊他们也都一起画了雪糕,几人吃着雪糕看着外头的烈日。
沈大姐还煮了酸梅汤给大家喝——是的,为了防止钟黛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体不舒服,所以现在钟黛无论去哪儿都是要自备伙食,由沈大姐给她开小灶做饭。
沈大姐是一个性格,非常直爽做事也非常麻利的人,别看外表有些大大咧咧,但非常懂得分寸,钟黛很喜欢她。
这不沈大姐把东西送来以后就离开工作间了,丝毫没有留下来的意思。
不一会儿,有两个负责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进来了,他们将从希望基地带来的电脑安装上,钟黛坐下来。
“嗯,在画能亩产万斤的水稻种子之前,我先来画两火车皮的种植机器人吧。”
众所周知,蔬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农业塔的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这个时候,其实能够吃上农业塔所种出的蔬菜的还是只有鹤市居民。
今天,江梦琳带着父亲江海来鹤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江海曾经短暂地得过新型呼吸病,但因为发现得及时,所以很快被控制住了。
然而虽然康复,现在他还是要经常来复查确定情况,否则一旦耽误病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用了一点时间把提前预约好的胸部ct扫描好,又去找医生看了看情况,随后就坐着地铁来到了鹤市最大的超市。
他们县城里虽然也有超市,但来都来了,还不如逛一下再回去。
然后他们就发现市区的超市里生菜居然只卖3.99一斤。
要知道现在全国的菜价都是经过各地统筹的,除了物价极低的一些地区以外,其他人口多一点的地方菜价都差不多,他们村上的生菜是6块5一斤,县里的超市是5.99一斤。
——这样的价格已经维持很长时间了,哪怕是在冬天也差不多,当然他们住在村里,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因此不会花太多钱来买菜。
但自己不买也要了解菜价,尤其是江梦琳这样偶尔也会摘一筐菜去菜市场外面摆摊卖的人。
父女俩看着这嫩生生的生菜,显然这生菜是刚摘下不久的没准就是今天一大早摘了的,货架上堆了一堆,有不少人都买了一颗两颗的。
没有贪便宜的囤很多,说明这个价格在这个超市并不是促销才有的。
父女俩对视一眼继续往里走,这回可看到促销的东西了——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促销牌,上头写着:今日采摘希望西红柿特价5元/500g,每人限购3斤,会员限购4斤。
这促销牌后面摆着一整条货柜的红色番茄,一个个水灵灵的,有很多大爷大妈正挤在前面,往购物袋里挑。
后面也有不少排队的人正在催促前面的人快点挑,大家还算是比较有素质的,可能是怕番茄滚到地上摔烂了,不过看那样子也非常急,有不少人逮着空就从里面掏出一两个番茄,放进自己的购物袋里。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其实在蓝橙星灾变以后并不罕见,毕竟很多时候蔬菜都是限量供应,要买就得靠抢。
但这会儿江海父女俩却完全不觉得这场面有什么问题,因为这番茄实在太便宜了!
江梦琳喃喃道:“5块钱一斤,这不会是人造番茄吧?”
不怪她这么吃惊,番茄的生长周期并不算短,哪怕是在大棚里也最少要70天才能收获,如果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用温室种番茄的话,时间只会更加拉长。
在土地变得十分珍贵之后,番茄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了所以这种蔬菜无法抑制地开始快速涨价,一斤番茄最便宜的时候也要10元,贵了的话会涨到13~15元——这还是政府控价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农业局物价局控价,这个价格只会更夸张。
要知道现在猪肉的价格也仅仅是13元一斤而已,番茄比肉可贵。
江梦琳看着那些红彤彤的番茄,没忍住往前凑了凑:“咱们也买几斤吧?”他们家里并没有种番茄,毕竟今年的天气从4月份起就开始诡异的高温。
番茄的最佳生长温度是20~28度,超过这个温度就会非常麻烦,哪怕种了也很可能绝收,所以干脆就不种了,选了一些更耐热的蔬菜来耕种。
听到女儿的提议后,江海忙不迭点头:“咱俩一人买三斤。”
他们当然没有市里的超市会员,所以排队排了一段时间后,一人挑了三斤番茄。
两人之后又排队买了几斤豆橛子(长豆角),还别说,人家超市卖的菜都挺新鲜挺好的,完全没有长途运输带来的那种蔫儿吧。
而且促销的菜全部取名为希望。
两人一开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找了卖菜的营业员询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些蔬菜都是无人管理的农业塔种出来的,这些蔬菜从播种到灌溉、施肥、收获都是由农业塔里的机器人负责的。
营业员感叹道:“这都是国家为了给市民吃上安心菜才花了大价钱建的,今天这番茄是收获的第1波,之前我们也只有油菜、生菜、菠菜这些。”
希望农业塔产出的蔬菜最大特点就是成本非常低,真正的成本其实只有一些水费以及保养设备的费用,农业塔内一切都是自给自足的,连种子都是从京市那边运过来的,电视上都播了——这些种子专门用于农业塔有奇效。
江梦琳此时倒真的觉得自己是乡下人进城了,她平时倒是打听着一些县里的消息,但对于市里的消息总觉得对自己太远了,竟然一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农业塔存在。
思考了片刻,她试探地问道:“姨,那你知道这农业塔私人能建吗?价格贵点也没事,我觉得这东西可以全面推广呀。”
江梦琳想了,虽然购买设备需要一笔钱,但只要把这塔建起来以后人家自给自足,一切由机器人来干,他们只要按时保养给农业塔提供化肥种子和水就可以了。
尤其是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像他们这样按照最原始的办法种地,哪怕是用了好种子其实产量也受了很大影响,如果有一个能够自己调节温度,调节光谱的农业塔,那就根本不存在对于温度的担忧了。
营业员大妈摇了摇头:“这个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我猜现在应该是不给私人做的,听说这些农业塔的指标都非常难得,设备都是从首都那边运过来的,需要领导们去申请。”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就城西那边好像也在建农业塔,我感觉之后咱们这个市的蔬菜供应没准农业塔是大头。”
听到这个结果江梦琳只好暂时放弃,准备回家以后多查一查资料再看看,父女俩拿着手上买的限购蔬菜踏上了归途。
而跟他们闲聊的营业员大妈也赶紧去整理蔬菜货柜了,政府的农业塔生产出的蔬菜虽然物美价廉,但终究是因为货物比较少,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会在超市买高价蔬菜的。
——那么新的农业塔什么时候才能够全面建成并且开始工作呢?
农业部的崔部长看着手上的报表,全国上下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确定了3000多座蔬菜农业塔的建设地点,已经开始建设的有70座,预计于7月份之内开始建造的有320座,几乎每一个市都已经在有限的土地中划分出一部分建设农业塔了。
今年的极端天气实在是影响了太多地方的蔬菜种植了,虽然现在还没到8月份,但初步的影响已经出现。
崔部长想了想,拿出私人电话打给了任部长——崔部长也是少数几个知道农业塔真相的领导。
“飞舟同志啊,你那边的农业塔设备还能支撑多久?”
电话对面响起任部长冷静的声音:“暂时够现在这个阶段的建造需求,可3000座农业塔绝对不能只靠我们小钟一个人。”
任部长道:“想办法开源吧老崔,咱们实验室已经可以复制出大部分的设备了,就是成本比较高。你想法子挣点钱,咱们就能轻松地在全国铺开农业塔。”
崔部长愣了一下:“挣钱?”
任部长道:“农业塔这么好,我们完全可以出口嘛,人类共赢,我们可以赠送安装服务。”
西方国家还是有点钱的。
钟黛在沙漠里画出了一条公路。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片沙漠处于边缘的部分,但接下来预备要建的水稻种植基地却是要深入大漠的,运输想要快一点,方便一点的话是一定要有路的。
当然,因为他们选定的这一片沙漠的土地异常松散,如果贴着地面建公路的话,以现在的状况没几天就会被沙子给吞没了,所以钟黛画的公路是地下打桩的高架桥式样的。
此时一条在地下打桩100余米,距离地面有9米高的公路已经凭空出现在了沙漠中,这条公路的总长度是100公里,不过这条公路可以说是环绕整个种植基地,有许多从高架桥上下去的分岔路口,如果单纯是绕了一个大圈回来,其实只要30公里就能走完。
钟黛认真地把高速公路的图形保存在了自己的模板文件包里,毕竟这么长的打桩地基,地底下复杂的支撑桩也是很不容易画的,她在外面只站了二十几秒就受不了,赶紧回到一旁的中巴车里了,坐在车里看着外头这高高耸立的公路,她之前还真没想过,自己这能力用来修路真是一绝。
谈教授和附近拉尔市的市长买买提明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令人吃惊的奇迹,一直以来如果要在沙漠里建公路,都要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探索,耗费的人力和物力远远超过普通土地。
买买提明之前接到来自中央的任务,说是要全力配合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但有些事不是他们想支持马上就能做成的,2万亩的种植基地其实不是最大的,可要深入沙漠那么远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沙漠地区高温、干燥、风大,这些极端气候条件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都是很大的挑战,再加上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有限,这对生活供水和施工用水都构成了难题。更何况沙漠里的土质疏松,承载力低,不适合直接建房。沙漠中的沙子由于颗粒细、含碱量高,作为建筑材料根本不合格……
这种种的难题并不是说一句有决心的保证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而这其中最困难的莫过于交通问题了,建房修路都是同等难题,修路更甚。
因此买买提明市长相当为此发愁,他想的是可能这事儿还是得花大价钱才能够做成。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国家现在居然有这种人才了!
不,这不仅仅是人才了,买买提明顶着沙漠的大风看着这崭新的公路,这完全已经超过他的想象。
买买提明市长不由得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得一个哆嗦——这次他过来连秘书都没带,中央特管部完完全全是因为要他配合这边的工作,所以才把这么重大的机密透露给他。
谈教授的震惊并不比他少,之前钟黛在员工宿舍那边也接连不断地画出一车又一车的农业塔材料,但那些东西终究比不上这条公路更有冲击感。
这可是一条在沙漠里的公路啊……
想起自己之前签过的那些保密协议,两人现在完全不觉得钟黛一个人享有这种级别的安保有什么夸张的了,给一个人配十几个特种兵外围暗哨保护,4个在周围10米保护,一个同性别警卫员同吃同住,如果不这样保护,哪里能够安心呢?
两人一直在外面待到满头大汗才依依不舍地回到车里,这会儿再看钟黛,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钟黛:“……”
说真的,无论重来多少次钟黛都很不适应这样的目光。
买买提明市长还是很会看人的神情的,他很快就收回了目光,神态自如地赞叹:“这简直就是奇迹,我回头得给任部长打个电话,看看之后小钟空下来的时候,能不能再帮我们在沙漠里建一个。”
其实这个大沙漠中间确实是有横穿的公路的,但并不在这附近在其他的区域,所以对于买买提明市长来说如果能够从他们市的范围延伸出一条穿越沙漠的公路的话,他们的经济会好非常多。
但对于买买提明市长的这个请求,钟黛的工作小组组长张北宁微微笑了笑:“画什么都是我们专家组共同商议的,买买提明市长可以先跟任部长提出申请。”
说实话画长途公路或者是桥梁也算是正事了,然而一条公路对于现在的灾变危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所以其实大家都清楚,钟黛哪怕闲下来也不太可能画这个。
谈教授心情激荡,才没有管买买提明市长在如何考虑他们市的经济发展,她握住钟黛的手,眼神热情。
“小钟啊,黄教授现在已经在将种植基地的图纸做最后的逐步确定了,之后就靠你了,咱们等不起太长时间啊……”
谈教授话还没说完,贺殊就非常尽职尽责地开口:“谈教授,小钟同志毕竟也才刚刚开始学习画图纸,我一定会好好帮助她的,咱们还是不要给小钟同志太大压力。”
谈教授其实也是下意识地要给钟黛上一点压力,并没有多想什么,不过贺殊这次在出门之前也被基地的心理专家程教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让钟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什么辛苦的事情,宁愿自己多承担一点。
想到这里,贺殊努力地挺直了腰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新的图纸,帮助小钟同志画出来的。”
谈教授:“……”现在年轻人真积极啊……
钟黛在一旁看得老感动了,小贺同志是个好同志啊!
姜省那边默不作声地多了一条不算非常长,但作用巨大的高架桥公路,而在熠国的其他地区,第1批建造的农业塔进度也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此时平均温度已经超过了43度的越省,早稻收割后的产量数据已经出来了,姚厅长看着这大幅度减产的产量登记表,只觉得眼前一黑。
前面已经说过,越省是全国都很重要的水稻产量基地,如今因为这异常的高温天气,水稻减产了30%,农民的收入锐减不说,越省对于全国粮食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虽然短时间可以用储备粮来应对,但温度这样继续升高下去,传统种植方式的产量只会更低。毕竟现在虽然农科院一直在下发新的更加抗热的水稻种子,但气温已经变得诡异,种子都要被烫熟了……
就在这时姚厅长的手机响了,她接起电话:“崔部长,有事吗?”
国家农业部的崔部长声音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沙哑,不过精气神还算很好,他先是关心了一下越省的早稻产量,随后就开始说正事了。
“明玉同志啊,你现在也看见了,气温越升越高,我看接下来民众都得搬到地底生活了。其他省份倒是还可以再撑撑,但是咱们越省……”
姚厅长这边也正在发愁呢,她沉默了片刻:“我们这边省政府是要多拨款建一些农业塔的,温度高,光照条件好,农业塔的应用肯定更方便……”
崔部长苦口婆心地说:“你们这么大的一个重点省份,现在农业塔的数量居然才70个,育省可是订了240个呢!”
其实对于各省份来说,这种农业塔除了工人建设的工资以及食宿、运输费用以外,占大头的各种设备都是国家补助的。然而各省份在对于这农业塔的态度上依然是非常谨慎的,主要是担心后续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会出问题,再加上农业塔虽然这好那好,但要占用正常的农业耕地,大家还要去说服农民接受这个现状,接受以后再给农民做专业的培训……
总之,这一切绝对是不简单的,尤其是靠着海岸线的越省,对于农业塔的初步试探很是保守。
姚厅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毕竟我们的土地现在也在不断地减少,肯定是要谨慎一点的。”对于经济大省越省来说,资金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土地。
电话那边的语速逐渐提高:“这种时候的谨慎就是在错过最好的机会,最起码你们的计划要做好呀,现在国家的材料在不断地生产中,我们也是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的,生产计划要做好。”
崔部长没说的是,如今农业塔的材料不仅仅是钟黛自己在那画了,一些国家的秘密机械工厂也开始生产相关的设备和配件,成本那是相当的高。
但经过实验室的各种测试,这些设备的质量也绝对是过硬的,最起码是超越现在蓝橙星科技水平的。
“总之你们要是第1批其实做农业塔目标不变的话,你尽快把后续可能需要扩建的数量报给我,然后相关的手续也发给我,我们这边是要提前做统筹安排的。”
姚厅长答应之后崔部长就挂了电话,他看着手里拿着的单子,这里是全国各省份的农业厅重新考虑后给的农业塔订单。
过了两个小时后,基本上各省份的农业塔订单是初步确定了,崔部长打电话给任部长:“老任啊,我这边已经统计完了,现在全国订单已经涨到了4000座了,你看看……”
任部长那边似乎有些嘈杂的声音,过了一会儿才清晰起来,她笃定的声音响起:“可以,我这边也已经上报了上级,商业部那边也打好招呼了。”
崔部长深吸一口气:“那这个技术不会被他们学去吧?”
任部长笑了笑:“哪那么容易,图纸是咱们的,技术也是咱们的,核心的组件是不能够拆卸的,他们突破不了。”
得到答案后,崔部长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任部长看着眼前的机械工厂:“咱们这是带着全球摆脱粮食危机,多好的事儿,连大领导和总理都同意了。”
不过,上赶着不是买卖,还是要有点策略的,这方面就不是任部长的责任了,商业部和外交部才是个中好手。
任部长的嘴角上扬了两个像素点。
第二天,第九基地熠国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则消息:熠国某军工国企创新推出无人管理立体种植农业塔技术,采用中央系统控制和种植机器人管理,实现日夜高效光照,粮食产量可提升10-15倍。目前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预计各省将共建4000座以上新型农业塔。
与此同时,该国企宣布该项技术是农业部和农业科学院提供,目前领先于全球。
以及,将对第九基地其他国家开放农业塔相关设备的出口。
请注意,目前只提供给第九基地呦。
第15章 入V公告
其实在灾变情况严重的那阵子,全球进入了严寒期,当时的情况可比现在混乱多了,空气质量不好到大家不戴防毒面具都不敢出门。
甚至因为呼吸病以及气候突变导致一些国家破产,直接亡国。
后来陨石雨撞击出来的粉尘逐渐沉淀,人们出门不用一直戴着防毒面具或者口罩了,可海平面却开始上升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当然要寻求自救的办法,虽然某些大国对于周边国家的苦难已经能够做到完完全全地视若无睹,但表面上还是要装装样子的,最终经过联合商议,各大洲还算完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九大生存基地。
这些基地旨在灾变期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简单来说就是在明面上整个蓝橙星分为了几大阵营。
九大基地并非是一个大洲一个基地这样的安排,但相差并不多,比如说熠国所在的第九基地,原本是有49个国家的,但因为有一些国家并不想要加入以熠国为主导的第九基地,所以宁愿自己退出加入了隔壁的第八基地。
还有一些国家因为想要获得第九基地最大国家熠国的帮助,反而遭到了熠国的拒绝,因此一气之下直接退出……只能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国家都不稀奇。
因此到目前为止明面上还没有亡国的、还属于第九基地的国家一共是38个,其中有两个是完全的内陆国家,不接触海洋,因此国土没有受到影响,剩下的36个国家都多多少少有国土被淹没。
其中比较惨的有许多岛屿且海拔较低的国家,完全被淹没的有6个,像涡国这样虽然还存在一些领土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用处的名存实亡的国家也有三四个。最终只剩下了28个还有实力有土地购买农业塔的第九基地国家。
可以说光看第九基地,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也是熠国农业部会首先给这些国家留下购买资格的原因。
在自己能力所在的地方,熠国还是很愿意给邻居们帮助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饥饿销售这手段虽然众人皆知,但是真的好用。
众所周知,熠国一直以来在种地这件事情上都出乎常人所料的慎重,他们现在居然能够下定决心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建造4000座农业塔……熠国都用上了,而且还不是试探性的,而是大规模地在用,这只能说明这农业塔绝对非常有用。
所以一时之间无论是第九基地的,还是其他基地的国家几乎全部都在打听农业塔的相关信息,哪怕得知这农业塔价格十分昂贵,也都并没有放弃,而是跟售卖的国企单位约定好了参观农业塔的相关事宜。
孟溪是熠国商业部外事司的一个翻译处翻译,这次来自第九基地其他国家的商务代表们的招待工作由他们商务部的外事司负责,他们今天已经来到了目前唯一一个已经拥有已经投入使用的新型农业塔的城市,鹤市。
此次负责带队的是外事司的刘主任,当地政府也是很配合的,他们从飞机落地以后就直接来到了农业塔所在的郊区。
孟溪之前就看过很多次资料,尽管只是做翻译工作,但要翻译什么东西也是要提前熟悉的,但尽管如此,在看到眼前这个庞大而充满科技感的农业工厂,她还是感到了由衷地震撼。
10层楼的高度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首都的人是看惯了的,然而这10层楼上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光能电池板,电池板散发出来的光芒十分具备未来感。
而另一边刘主任已经开始介绍了:“各位,这就是我们熠国的新型全智能农业塔,大家可以看外面墙体上安装的光能电池板,这种光能电池板不仅仅是太阳能,哪怕是阴天下雨,只要有一点光亮都是可以工作的。”
孟溪赶紧将注意力移回来,翻译了刘主任的话,眼看着这几十人的外国代表团队纷纷点头,显然大家都被这农业塔给镇住了。
而当大家通过眼前的第3号门走进农业塔内部之后,内部的场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眼前是一眼根本望不到边的整齐排列的种植架。
第3号门所对应的种植架种的是大白菜,这是一颗颗大白菜已经将将长成了,抬头看上去,几十层大白菜被整齐排列,太上面的根本就看不清,仿佛没有尽头。
而在种植架间,无数个通体银白色的种植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臂喷洒营养液。大白菜都是水培的,需要定期换水,也需要定期喷营养液,才能够让白菜以最快的速度生长。
总而言之这样整齐又壮观的景象猛地一看上去是真的非常震撼,混在人群中的百事国代表嘴巴都张成鸡蛋那么大了——要知道他们国家也是沿海的海平面上升以后,许多的土地被淹没,他们原本不得不从熠国进口更多的大白菜回去做泡菜,灾变以后这种情况更甚。
刘主任还在继续介绍:“我们的智能机器人由中央系统控制,一切的种植行为都是经过验证的准确,完全可以保证种出来的蔬菜质量,大家可以自己观察这些种植机器人,他们的灵活程度绝对是全球领先的。”
孟溪尽职尽责地翻译过后,大家还真的靠近种植架开始观察了。
其实在种植架之间还是有一点点空隙的,这些空隙中间也有一些立体机器人以及升落架,这也是方便立体机器人到更高一些的地方收割蔬菜清理垃圾。
毕竟蔬菜种好之后总是要取下来的,这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力气活,没有升落架的话,机器人的耐久度一定会被严重消耗。
总而言之,目前来看农业塔内部的种植工作的确是根本用不上人工,随后刘主任带着大家来到了这附近的一个营养液自动调配机旁边。
“大家请看,这台营养液调配机是连接着我们种植架上的营养液输送管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无人立体农业离不开营养液,而我们的营养液配方也绝对是针对不同蔬菜独立设计的,营养液调配机的精密度非常高!”
刘主任带着大家将这个农业塔所有的先进设施全都参观了个遍,其实有些事情都不用他多说大家都明白了——这农业塔的确是整个蓝橙星最高级的了,就连老牌立体农业强国都比不上。
更重要的是以现在的这个气候条件,传统种植方式是真的要撑不住了,想要像以前一样平稳生活,立体农业工厂是一定要做的,没看连种田大户熠国都开始了吗?这东西要是不好,他们自己国家何必要做4000个呢?上万亿的投入啊!
尽管才在这农业工厂待了十几分钟,但心动的人当真是不少。
做下决定最快的当然就是一直跟在众人后面的几个戴着白色头巾的骆驼国大户们了,他们看起来平平无奇,然而举手投足都是金光闪闪的。
孟溪面带微笑跟他们带来的翻译一起交流,很快就知道了,他们所说的是什么。
东骆驼国大户一号:“这种农业塔可以私人定制吗?我喜欢内部镶金的,我们的农业塔不用这么大的面积。”
西骆驼国大户二号:“我们先定个300座,我们要私人定制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