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殊问道:“你怎么突然问这个,你是想看极光了吗?”
钟黛点了点头:“我最近有的时候会梦到天空中的极光,可能是之前看过的视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张北宁一拍手,眼睛亮亮的:“咱们现在就在能看到极光的地方啊。”
钟黛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好像是,冬天的时候会更容易看到……”
她原本对极光并不是非常好奇,但是在钟黛某个模糊的梦境里,似乎真的看到了很漂亮的极光,她下意识就关注了这方面。
叶昭突然想起那天钟黛说她做噩梦,有些担心地说道:“你最近梦做得还蛮多的,是不是心理压力太大,你有没有去找心理医生聊过?”
钟黛当然是点头了:“聊过了,医生说通过我做的梦来说可能是有一定心理压力,但是并不严重,让我平时多多放松就好了,毕竟我做的梦都算是比较舒缓的嘛,没有很可怕或者很急切的……”
总而言之对于现在拥有的这种能力,钟黛一直是捡了便宜的心态,而且国家也都帮她安排好了如何使用,不会画的地方也有老师帮忙,比起之前啥也不懂的时候钟黛是没什么压力的。
不然还能怎么样呢?如果现在没有灾变,钟黛或许不会用这么多时间来绘画与农业相关的东西,但对于现在的熠国乃至整个星球来说,没什么比粮食更重要,没什么比土地更重要。
几人正常的吃完了饭,钟黛难得的没有抱着电脑去仓库,而是回房间休息了。
张北宁已经跟她约好了下次出现大地磁暴或者是太阳活动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去附近的天文台看极光。
洗漱完后钟黛就躺在床上,隔着一张帘子,叶昭还在地上铺了瑜伽垫做运动呢。
伴随着叶昭轻微的喘息声,钟黛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这样仿佛电影镜头般一幕幕闪过的场景,最先出现的总是那绚烂的天空,钟黛总觉得自己已经梦到过很多次了,她努力记住自己看到的一切细节,但醒来之后就总会忘记。仿佛只是吹过这个梦境世界的一阵风一样,吹过就吹过了,不会留下痕迹,也没有任何记忆。
甚至也不会思考。
依然是极光满天的场景,绿色和紫色交织的奇异天空,仿佛没有边。如果天空真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那肯定不单单是极光了。
然后是那通体银灰色的蘑菇状建筑,上面凸出了一个个马赛克格子般的小窗户,钟黛模模糊糊地想着自己似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房子,毕竟这窗户的造型太奇怪了,像是某种脉络一样。
但是钟黛没有再见到培养皿了——事实上她也根本记不清自己上次看到过什么,只是模糊地意识到接下来应该会有什么东西。
这段没头没尾的梦境最后,钟黛似乎看到了一个数据屏,数据屏上有几串数字。
那是什么数字呢?
一直到睡醒,钟黛也没思考出个所以然来,意识仿佛陷入了泥潭一般疲累地睡着。
这次负责新的种植基地图纸的可不单单是黄玉华教授他们这一个团队了,毕竟各种作物生长的环境不同,需要的条件也有一些区别,尤其是油料作物,品种多,要根据不同作物设计出不同的区域。
好在这片无人区大草原别的不多,土地还是有很多的,而且之前也开通了自驾路线,钟黛不用再画公路了,甚至也方便随时调整农业基地的大小——这片无人区有1亿多亩的草场,最近这几年在边缘处迁移来了一些人群,但根本占不了多少地方。
为了尽可能保护生态以及控制施工的时间,目前农业基地的占地目标还依然是6万亩土地,但在土地这方面来看,他们完全是有条件再往大扩张的。
在钟黛他们乖乖待在基地里画图纸的时候,工程兵们已经开始将所有即将用到的土地围起来,并且对这片土地上的情况进行细密的勘测毕竟这可是纯生态的大草原,也是会有野生动物存在的。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是华副主席帮助任部长安排的某野战团工程兵部队,毕竟对希望基地附近的驻军来说,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能够全国各地跑,这增加的人手只能去找华副主席帮忙了。谷主席既然说之后有问题要找华副主席,那就说明现在他们这个项目组顶头领导就是任部长和华副主席。
尽管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论其保密,还是军队比较安全。
不过这当然只是个别项目的个别待遇,很多项目组当然还是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进行建造。
比如说熠国的姜省最新光伏发电厂,从开始建造也没有偷偷摸摸地瞒着所有人,反而是略有些高调。
毕竟全球技术领先的自发电全自动农业塔都已经拿出来了,加强全国的太阳能发电占比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或者说不加强反而更奇怪了,这可是纯正的清洁能源啊!
姜省超大新型光伏发电厂开始建造的消息很快就被官宣了,该发电厂将建造在无人居住区域,对附近几个市区进行辅助供电,减轻传统发电厂的压力。
这是能源上的大消息,其实之前熠国也是有光伏发电厂的,而且还不少呢!但任谁都知道这次熠国官宣的这个发电厂绝对比之前不知道高级了多少,非常不简单。
现在说是要辅助传统发电方式减轻压力,但之后搞不好就直接代替了。
再加上熠国之前因为售卖农业塔而跟一些石油大国签订的资源购买合同,其实最近熠国也算是囤了不少石油了,煤炭之类的东西也不少,如果说现在熠国还属于资源比较缺乏的阶段,那么等光伏发电厂普及开来以后,他们现在囤的发电矿产资源就不再是他们急需的东西,而是手里的底牌。
可即便这样,各国也不得不去好奇熠国最新的技术以及那个高产的农业塔。
最近农业部可算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各种农业塔里的植物产量被亮出来之后,引发了无数的羡慕和口水。
石油算啥啊……重点是粮食啊!
目前还没有资格购买引进农业塔的国家看着熠国慢慢放宽了对蔬菜的限购以及建造的粮食大型农业工厂。心里别提多急了,这熠国到底准备什么时候开放对西方国家的农业塔买卖?
比如说大洋彼岸的酶国。
酶国很想像灾变之前一样大闹一场,可这会儿是真心做不到啊,万一人家不卖了怎么办?
他们自己当然也已经引进了一些技术,哪怕购买成品也安装成功了,缓解了一部分政府人员的粮食危机,但仍然锲而不舍地跟熠国商议新型农业塔的引入或购买。
一开始他们愿意用他们的钱币来买,但显然遭到了拒绝。
熠国外交部只回了几个字:【痴心妄想。】
后来他们改变策略,准备用优惠的政策,放宽熠国企业和商人在酶国的经营来进行交换,不再时时刻刻打压了。
熠国外交部这次又回了四个字:【诚心不足。】
酶国商务和农业部两个部门的官员这下可算是没办法了,他们提出了技术交换,用他们一部分顶尖技术来交换农业塔技术。
熠国外交部:【要共赢而非你赢。】
总而言之,熠国这边提出了用部分稀土资源以及尖端科技交换农业塔的建造方法——但如同熠国之前已经公布的营养液配方一样:哪怕知道了秘方,营养液配方中所需要的一些基础植物提取物仍然需要从熠国官方的商店购买。
如果西方国家想要从熠国这里换到农业塔的话,哪怕他们要自己建造,原材料也只能在熠国购买,因为他们自己哪怕强行拆卸安装研究原理,建农业塔时需要的材料也只能从熠国进口。
酶国农业部的部长杰克脸色沉重:“我们被熠国卡住了脖子,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
他的助理琳达推了一下眼镜:“商业部之前不也用芯片卡熠国的脖子吗?”
杰克脸更黑了:“这能一样吗?”
琳达撇撇嘴:“我看没什么不一样的……”
第30章
其实就上次陨石雨落下的地点来看,酶国的运气也算是挺好的了,虽然他们所在的大洲距离陨石雨落下的地方不算太远,但是很幸运的是,当时爆发的全球性海啸并没有过深的波及到他们。
然而一次躲过了,不代表之后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哪怕他们国家国土面积大,农业也蛮发达的,但面对大自然骤冷骤热的气温,再大的土地也没用,减产甚至直接绝收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一切实在是太公平了,没人能躲得过。
尤其是酶国这种沿海海拔普遍比较低的国家,海平面开始上升以后,他们沿海的30多个城市迅速被淹了,毕竟平原那么多,海水涌上去以后遇不到什么阻拦,一马平川的。
因此酶国许多城市在这几年一直沿海处建造沿海大坝,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建成了的城市根本没几个,而酶国政府也并没有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说内迁之后的安置,再比如说失去住所的居民是否会得到适当的金钱补贴。
——当然大多数的酶国人还是给房子上了保险的,如今出现了这件事,保险公司险些连底裤都赔掉了。
却也有不少房地产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在这个国家,似乎政府总是轮不到主角的角色。
总而言之,在没有灾变之前酶国就已经整天盯着熠国,如今熠国大手笔的开始推广自发电无人种植农业塔,日夜不停地开始种粮食种菜,说实话,这种冲击力不亚于熠国前几年从月亮上挖回来了几斤土。
“杰克部长,那我们还买吗?我们之前在银国也引进了立体农业工厂,他们的技术也是非常成熟的。”
毕竟在灾变之前整个蓝橙星对于立体农业工厂应用最成熟的就是银国,这些年也有很多国家向他们购买设备或技术。其实成本也相对较低了,对于一些人口较小的国家来说比较划算。
“琳达,你到底懂不懂,重点并不是我们是否要用他们的农业塔耕种粮食,而是熠国现在在农业上再一次超越了我们,而且总统先生也说了,要不惜代价研究明白他们的太阳能发电板究竟是为何能够做到那么高的转化率,以及耕种机器人的耐用度……”
比起熠国在乎普通的民众能不能吃饱这件事,其实对于酶国来说,一切非常简单——他们不能落后。
全球灾变之后显然星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更为艰难,资源更紧迫的新时代,社会秩序、社会资源全部都面临重排。
原本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饿死的话,大家也一起饿死得了,可你熠国偏偏那么厉害,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居然真的能够做到让你的国民不挨饿,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现在熠国有几千个大型农业塔,除非下次再出现什么陨石雨直接砸到熠国头上去,否则他们现在的粮食危机说解决,那就真是解决了。毕竟熠国的行动力是绝对的全球闻名。
不但杰克是这么想的,总统先生也是这么想的,因此哪怕熠国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要用珍贵的稀土换取相关的资料和安装,他也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这件事。
而是一面让商业部继续跟熠国商业部交流,另一面拿着这个消息跟酶国各个城市交流,看看有哪些城市对此感兴趣,或者说地方上准备付出点什么。
——总不能全部都让首都这边花钱吧?
总统先生搓了搓手,心想着酶国就算不能在短时间内追上人家的进度,好歹也不要落后太多,毕竟他们的人才也很多。
这边其他国家盯着农业塔,另一边经过长时间的基层调研和实地勘测之后,熠国本土已经又开始建造新一批的农业塔了。
江梦琳家附近也分到了一座——这是他们全村的统一签字要建造的农业塔,这个农业塔虽然名义上并不属于他们村,但实际上收益都是他们村来拿,只要交一点点的租赁费用就可以。
江梦琳和她爸爸都去参加了村上办的培训班,好好学习了一番该如何更好地使用和保养农业塔,农业塔旁边还在农业塔4个角落建了4个小房子,村上的每户都要派代表轮流去附近看守,村委还直接组建了一个专门的巡逻队,给农业塔各个角落都安装了监控,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备,可以说是极其重视了,万一有人没素质的去偷电池板可怎么办?
村上的男女老少,只要是在家务农的今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好不容易政府给大家搞来了一座不受季节和温度影响的农业塔,现在一个个都当眼珠子似的护着。
“爸,我出门啦——”
这不,江梦琳今天就是要去农业塔的东边的那个小屋里住,和村上的另一个年轻人一起轮班看着监控。
跟江梦琳一起值班的是一个最近才从大城市回来的姐姐王妍,两人小时候也算是玩伴了,不过后来长大以后各自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面,难免生疏了些。
不过两人在屋里聊了一会儿后,很快就又熟悉了起来。
“你说真的会有人来搞破坏吗?”王妍看着占了一整面墙的监控,真没想到就连东侧的监控都有这么多。
江梦琳坐在她身边:“前阵子不就有个新闻了,酶国间谍因为好奇农业塔的事情偷渡入境,被警察他们抓了个正着……”
王妍点头:“也是,咱们这可是世界头一份呢,现在也就第九基地其他国家也能用上。”
两人看着窗外那高大上的农业塔,不约而同地想着,希望这农业塔真的能够给全村人带来更高的收入吧,否则这种天气,土地上种东西可能只能等到秋冬季节才能正常了。
“这次咱们在里面种了一些反季水果,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高价来。”
比如说像草莓蓝莓这种东西,只要你想得到,农业塔就都种得了,因此当时村长就到县里申请了一批种子过来,又让技术员来给水果分区的控制系统设置了新的种植程序。
江梦琳略带期待地说:“去年冬天的时候草莓都已经卖到40多一斤了,今年要是还有这种好价格,村里要发一笔小财了。”
最珍惜的当然是粮食,但粮食由国家控制价格的,而草莓虽然也在控制价格,可种出来的太过稀少,物以稀为贵,那是真的贵。
两人正聊着呢,就看见路边上村长骑着电动车从外头回来了,见到他们两人开着窗户在那里聊天,还直接刹车停住了。
“今天可降温了,别贪凉。”
“嗯嗯”江梦琳满口答应,看着村长车子上挂着的两个大书包,“村长,这是啥呀?”
杨村长微微一笑:“这是从京市那边过来的农业塔说明书,这个比我之前给你们讲的还要详细,大家现在都开始学这一版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把书包的拉链拉开,拿出了两个总厚度有两厘米的厚书:“呐,你们两个的,我先给你们,闲着没事翻着看看,咱们从后天开始就轮流给大家过关,毕竟大家都是要进入农业塔里工作的,弄坏了什么东西就不好了。”
小杨村长也是操碎了心,毕竟这种事之前也不是没发生过,比如说村上承包土地用温室大棚种菜的几户人家也是费了好一番周折才能达到现在的习惯,只可惜现在传统的温室根本就没法做了……
杨村长叹了口气,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31章
钟黛面容严肃地看着眼前的图纸,因为这次所有的图纸都是农业科学家和机械科学家联合研究现画的,主打一个“理论上可行”“极尽可能地先进”。
毕竟现在因为能源供应上的进步,之前很多没有放进全自动立体农业工厂的技术都可以尝试着去实现了。
比如说种植与养殖结合一体的种植架,可以用来稻田养鱼,另外也可以全程无人化进行粮食加工了。
也就是说其实他们现在建造的这个农业工厂是比姜省那个更先进一些的。
这次这个图纸可以说是史诗级难度了——就连种植架的自动化都提高了一个档!
黄教授先拿来的是水稻种植工厂的图纸,这个图纸跟钟黛之前画过的有些不一样,所以说模板都要重新画。
贺殊看到图纸以后已经坐在电脑前研究半个多小时了,他那边差不多把教案做完,钟黛也已经将一些简单的模板画好,存进模板文件里。
已经画了这么久的图纸,钟黛这样一个外行人也总算记住了一些画图纸的技巧,线条和简单的图层她早就学会处理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灾变之后的养殖业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不同的是,这些年以来大规模畜牧养殖大多数都已经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一些小的养殖户当然受到了冲击,但养殖公司原本就对气温有着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哪怕现在天气这么热,只要注意控制动物身体的状况,也不会太影响出栏量。
但鱼塘养鱼却非常不一样,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太阳光能直接把鱼塘晒成烫手的水,里面养的鱼还能有好吗?
因此所有用鱼塘养鱼的养殖户可是为此费了不少心思,什么建遮阳棚、安水泵引入地下水降低温度、把水塘挖得更低一些,让鱼儿都躲在里面……
但尽管如此,鱼塘养鱼的起水量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今年,菜市场的鱼普遍都涨价了。
这回他们建农业工厂,杨教授拿出了自己以前实验过无数次的立体农业稻田养鱼的详细技术。
这件事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机器人能否及时的同时兼顾水稻和鱼。
因此钟黛今天一大早就已经尝试性地画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然后拿去给黄教授他们进行测试。
因为钟黛这次没有画智能系统,所以黄教授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把机器人的程序设置好。
这个外形像是一个高脚板凳机器人是可以胜任养鱼和种田的工作的。
——总而言之,难度是有的,但是可以解决的。
于是钟黛沉下心来,在贺殊的指导下认真地画着,两耳不闻窗外事。
她丝毫不知道,现在外面已经因为自己画的农业塔闹翻天了——外面指的是熠国外面。
琳达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非要执着于装孙子跟熠国要来农业塔的建造材料。
道理她都明白,但是人家熠国要的是医疗方面的尖端制药技术还有他们国家比较丰富的一些稀土。
而现在内部讨论之后,居然打算同意这件事。
当然,她只是一个小人物,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吐槽而已,至于值不值这件事,还是要看那些大人物心里怎么想的。
酶国总统奥兰多自己当然也心疼,但也没那么心疼。
毕竟人家熠国想要的诚意是制药技术和稀土,而这两样东西都跟他自己的家族没什么太大关系,奥兰多的家族是大资本家,不过是靠着卖军火和石油发家的,无论是生物制药还是稀土,他们涉足都不深。
而他现在已经开过会说了这件事了,他们国家各个分区一直以来都是各区管各区的事情,他作为总统,当然是有这个权利来要求他们做事的,但也因此,他有种置身事外的洒脱感。
他面容平静地看着各区的区长因为稀土的问题争吵——心想着用这些技术和系统能换多少农业塔,他能不能从中运作,把其中一个农业塔建在他家庄园附近。
整个酶国产稀土的就那么几个州,剩下的大部分稀土也都是他们从外国买来的,按照熠国的这种价格来说,搞不好酶国还要从其他国家买来稀土再支付给他们,除去稀土以外,还有一些珍贵的矿石也是熠国交换清单上要求的东西。
要不怎么说熠国是个阴险的国家呢!他们卖给第九基地的农业塔用一些比较普通的矿产也能换来了,甚至用黄金或者关税的政策都能换,可轮到他们国家,要求就严苛了很多,他们当然可以从其他国家辗转买,但那就是走私了,总不能一个国家公开走私。——重点是农业塔的所有中央系统全都是熠国那边统一控制的,他们走私来了以后人家一看定位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酶国科技部的部长芬尼根一拍桌子:“那些用筷子的眯眯眼就是故意的,咱们可以开始不用那么大手笔,只买一台,我就不信我们倒推不来他们的技术!”
“芬尼根部长,你未免也太自信了,他们既然敢卖,就不怕你研究。”某区的区长嘲笑了一声。
熠国又不是傻子,相反他们聪明到狡诈,怎么可能傻愣愣地把技术摆在那里让你倒推。
他们当然可以不买,毕竟目前来说,他们的粮食虽然紧缺,但可以高价进口——虽然民众不一定买得起,但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可显然现在立体农业已经是大势所趋,现在不弄之后可能会用更高的价格来换,在场的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无论如何打嘴炮,大家还是有这个共识的,那就是至少每一个区都要有一座农业塔。
扯皮到最后,这个会议也没有扯皮出大家究竟要付出多少——毕竟生物制药技术和稀土不是说政府要拿出来就能拿出来的,很多都需要跟私人的企业去沟通,私人大资本家可不是会无私奉献的人。
而像这样的会议,这之后又开了无数个,扯皮了20多天,直到熠国那边已经开始农业塔大丰收,也没有确定下来各个州要付出多少代价,只能说这实在是灯塔速度了——要知道全球的其他国家除了太穷的,或者是那种自认为根本不需要农业塔的国家基本都已经跟熠国订购成功了。
但也不要紧,因为他们纠结的时间过长,大伙都以为酶国自己根本就不想买了——磨蹭二十多天也已经很棒了!
是的,到了11中下旬的时候,熠国各省已经开始丰收了。
这次丰收的当然都是粮食作物。
水稻、小麦、玉米……并不是所有作物都能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在60天之内收割,但到了现在也大部分都报上产量了。
因为农业部的努力推进,所有省份都努力扩建了至少20座专门用来种粮食作物的农业塔。
这20座农业塔占地面积在100亩左右,而实际用到的位置绝对超过1000亩,种的又都是新的高产种子,在农业塔里日夜不停地进行光照催化和营养液的补充,这样精心的栽培下,“孩子”们的起跑线就比传统种植要高很多了。
总而言之熠国大力推广立体农业种植塔的效果斐然,在11月21日这天全国的总产量统计数额也下来了。
农业塔种植粮食的第一个收获季,全国水稻收获了超过2000万吨,小麦则是超过1890万吨。
两大主食产量惊人,毕竟这只是一部分农业塔的其中一季产量而已。而仅仅是这两个多月的收获已经可以解决1亿人一年的伙食了。
拿到这个产量报告的崔部长老泪纵横。
说实话,自从全球灾变以后他们的压力真的很大,从前全世界没有灾变的时候,当时他们的杂交水稻之父生前曾经用笃定的语气说,全国不可能再有灾荒了。
可是谁能想到全球会发生这么大的灾难,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再一次面临了粮荒,面临了挨饿。
谁也想不到啊……
天气严寒的那几年,很多北方的农民都几乎绝收了,当时农业部的工作人员亲自过去查看情况,还安慰老乡说,以后情况会好的。
然而情况没有变好,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少,他们不得不推进了粮食限购,用这个办法更多地储存粮食以面临之后可能出现的更大危机。但是粮食不是省省就能出来的,只能说是尽可能减少浪费,重点还是在土地的产量。
而现在,崔部长终于可以放心一些了,他这些日子不知道给各地的农业厅打了多少电话劝说他们多建农业塔,毕竟有太多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了。
然而粮食这种东西你早一天种上就早一天收,想要让全国尽早摆脱粮荒的威胁,那就只能全国各省份一起努力。
好在现在结果是好的,好在除了现在已经收获的几千万吨以外,后续还有许多粮食正在等着被收割。
这产量并没有被隐瞒下来。
也根本没办法瞒着。
因为熠国发布了一个通知,从2052年12月1日开始,熠国取消粮食限购令。
此时距离熠国发布粮食限购令已经过去了800多天。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熠国民众举国欢腾。
而在熠国欢庆粮食限购令取消的时候,熠国的北方邻国蒙国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
百事国代表在11月21日这天终于正式派遣代表来谈举国搬迁的事情了,因为海平面不断上涨,三面环海的百事国被淹没了大片土地。
他们已经无计可施了。
百事国副总统朴同旭看着眼前已经基本建成的百事城,叹了口气。
其实百事国最早谈租地的时候是跟熠国谈的,然而熠国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这个要求。
“我们熠国人口过多,我们的土地光是想要让自己的民众在这种灾变环境下生存,就已经要费尽全力了,实在是没有这个条件……”
总之,熠国不管是对哪个国家都是这套说辞,但人家这也算正当理由,因为熠国人口的确是多。
可大家又都知道,熠国就算人口多,现在全球都在变成这样,多少国家已经消失,可他们国家这么多人,仅仅是主要是限购,没有陷入过于严重的粮荒,秩序还跟灾变之前一样,甚至医疗系统也没有崩溃。
实在是一个很可怕的国家。
而另一边,钟黛这么多天时间终于把水稻种植区域画完了一部分——毕竟光是水稻种植区域面积就非常大,钟黛现在这速度已经算快的了,如果顺利的话,钟黛还要将现在画的这区域再多画几次,几个大区域才能组成完整的水稻种植区。
当然,钟黛有时间慢慢画,现在她正好奇地站在刚刚新鲜出炉的水稻种植工厂里看着种植机器人用机械臂栽种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