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by古木架
古木架  发于:2025年02月16日

关灯
护眼

叶欢叹了口气,收了信,放到一个酒盒子里,跟之前的两封信一起,好好存起来。
然后她才躺到嘎吱作响的木板床上,盖上硬邦邦不太暖和的被子。
一时睡不着,她又不禁想起之前家人话里话外对欣欣的冷漠态度,突然觉得,欣欣下乡也许并不是坏事。
家里爸爸、妈妈、弟弟,一个也没疼爱她的。
乡下土地广阔,呼吸自由,也许真的改造了欣欣,让她变得坚强了……

沈卓自觉去灶房做饭,叶欣则拿了手电筒, 先往鸡舍走去。
自从第一次见到鸡蛋后, 叶欣就喂得更勤了,每天早上必定先要看看有没有新鸡蛋。鸡窝里鸡蛋数量倒是天天都在增加, 而且不止一个, 有时候会有两个, 有时候会有三个。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四只母鸡都在下蛋了。
现在,叶欣拿着手电筒往鸡窝里一照, 几只鸡都只是动了动,没太大反应。这是还没醒。
鸡舍里除了那只公鸡,其他四只母鸡都各自在一个窝趴着, 孵蛋。
叶欣伸手进去, 不客气地把四只母鸡都巴拉一遍, 数了数它们底下暖乎乎的蛋,发现每一窝都多了一只,也就是说今天鸡蛋+4。
“太棒了!”
她惊喜地低呼一声。
这下他们真是不缺鸡蛋吃了!
要是吃腻了, 攒一攒,还能拿去卖呢!
不过在吃或者卖之前, 要先看看里面是不是有小鸡才行。
叶欣再次伸出魔爪,把每一个蛋都拿出来,对着手电筒照一遍。发现里面一团黑乎乎扩大, 仔细看能看到网状血丝分布的, 就说明是受精了的,里面小鸡正在发育。
没有血丝分布的, 就可能没受精,或者还没发育起来。
毕竟她这几只鸡,是在腊月十八才第一次生蛋,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出来是否受精,今天二十六,大部分鸡蛋还没到能照出来的时候呢。
她不亦乐乎地忙着,挨个蛋照了一遍,发现有五六个里面小鸡正在发育,满意地点点头。最后她只拿出了今天刚下的四个鸡蛋,其他的又放回窝给母鸡继续孵着。
还摸了摸几只母鸡的羽毛,笑眯眯道:“好好给我孵蛋啊,鸡群就靠你们了!”
然后终于是收回了魔爪,不再骚扰它们。
几只母鸡又安安静静地趴着,老老实实孵蛋,闭着眼睛,继续睡觉。
叶欣拿着新鲜出炉的几个鸡蛋回到灶房,跟沈卓说:“你做好饭之后,把它们水煮了吧!”
沈卓就接过来,一边点头说“好”,一边舀水清洗。
叶欣也洗干净手,这才到屋后菜地去了。
先进空间把昨晚计划好的菜摘了一筐,然后出来,把菜地里的大白菜、包菜都差不多拔完了,其实也没有几棵,太重,也占空间。拎回前院分装,又用一个布袋装了些菜干。
完了再回灶房,沈卓已经炒好了菜,顺便问了句:“鸡蛋水煮没什么味道,要不要煎了给你吃?”
叶欣摇头道:“别耽误时间了,你就放锅里煮着,咱们带上吃。”
沈卓就放了半勺水,把四个鸡蛋下锅,盖上锅盖,用余火煮着。
坐下吃早饭的时候,沈卓又想起今天她怎么回来的事情,跟她商量道:“要不早上你就慢慢卖菜,中午我出来和你一起买年货。然后你等我吧,傍晚咱们再一起回去。”
叶欣摇头:“别傻了,我自己走回来不比等你更快?而且我已经跟王小薇说好了,到时候和她结伴走回来。”
沈卓听到她跟知青们越来越熟悉了,心里不是很乐意,但又不好说出来,只能皱着眉头道:“可是今天要买许多东西,你背着走回来很累。”
叶欣露出笑容:“你提醒我了。到时候我把东西买好了,先放你那,你晚上背回来。”
沈卓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只能答应了。
只是心里越发觉得,自己因为参加培训班,很多事情都不能和她一起,尤其是置办年货这么重要的事情……心下不禁有些惆怅。
吃完了早饭,鸡蛋也煮好了。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东西装,叶欣就让沈卓直接装在他的布包里。
随后就是带齐东西,背上两筐菜,负重出发!
他们熟门熟路地到了农副产品市场。可以看得出,因为年前倒数第二个集日,来卖东西的老乡们都更早了,东西也更多了,天还没亮起来呢,就有几分热闹了。
好在两人来得早,还不用抢位置的。
叶欣这次没耽搁,刚卸下东西就对沈卓说:“我先背一筐去陈家院子,趁时间还早,该买的买,该卖的卖,免得等会儿人多眼杂了。”
沈卓每次都说不过她,这次也就不说自己去了,只是低声叮嘱道:“你小心点儿。”
叶欣点点头,背着背篓走开了。
这次她也没冒险带稻谷,就只是背着一筐菜,敲开了陈家院子的门。
大个子陈二看见是她,很干脆地放了进来,关上门后不禁打了个哈欠,说:“姑娘你怎么这么早,天都没亮开呢。”
叶欣笑道:“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想赚钱,可不就得早起?”
陈二也是爽朗一笑,带着她往堂屋走。
的确还早,陈家几兄弟也就是刚起床,正乱糟糟地准备把东西摆出来。见她来了,又忍不住都围过来。
“姑娘,你可算又来了!”
“正想着你什么时候来呢。”
“这次带了些什么菜?”
叶欣卸下背篓,先笑着说了句:“这是年前最后一批了,都摘完了。”
几兄弟也解,这时候大棚种菜肯定规模不会大,种来卖更是偷偷摸摸的,能有这几次货就不错了。
陈大迫不及待地拿开背篓上面的稻草,看到下面青翠水嫩的绿叶菜,顿时眼睛一亮;拿出绿叶菜后,再看到新鲜饱满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更是不住点头。
这姑娘每次背来的菜,都是品相上好的,种类也多,真是叫人惊喜。
对于她这次没有带稻谷来,也没在意,虽说她的粮食优质,但是他们暗中收的粮食已经够卖了。她带了就是锦上添花,没带也没什么,要紧的还是这些反季节的蔬菜。
分量跟以前的差不多,叶欣也没涨价,还是卖得十块钱。
见她这么干脆,等之后她采购的时候,他们也送了一斤腊肉,算是双方都有诚意,合作愉快。
叶欣各种腊肉、干肉都买了几斤,也买了些腊肠、山菌、木耳、红糖、虾皮、紫菜、糖果、果干、粉干、菜籽油……面粉倒是不用买了,发了粮食,可以自己磨。赚了十块钱,倒花出去二十八块。
被陈二陈三满脸笑容送走的时候,叶欣心里不禁默默叹口气,赚钱难花钱易啊!
背着大半筐东西回到农副产品市场,天已经亮多了,人也不少了,开始嘈杂起来。
菜摊前,沈卓正在给一位大婶称菜。
那大婶特别健谈,说话也特别快,正在问他:“我看你这菜特别青翠水灵,我认得,之前已买过两回了,就一家那么水灵的,也特别好吃。不过之前不都是个小姑娘在这卖的吗?今天怎么是你了?你跟她一起的?”
不善言辞的沈卓,被问得头皮发麻,只能点头,“是一起的。”
那大婶就接着问:“你们是兄妹?你妹妹怎么今天不来了,在家里啊?”
眼看沈卓招架不住地只管低头称菜,叶欣及时上前,露出笑容道:“大婶,我也在呢,刚去买了些东西,趁还不挤。”
大婶见到这讨人喜欢的小姑娘,也高兴地笑了,“你也来了,我说怎么不见你呢。这时候是人多,趁早能买的是要先买了,不然等会儿怕挤不动呢!我也是趁供销社没开门,赶紧来买菜,等会儿还要挤去肉场和供销社呢!”
叶欣放下背篓,把称好的菜用稻草捆起来,一边笑着接话道:“就是呢。大婶要管家里一家大小吃饭,真是不容易啊。”
大婶顿时就觉得自己的辛苦被解了,更是快语如珠地多说了几句。说到付了钱,接过菜,还有些恋恋不舍,又不禁问她:“姑娘,你长得好看,人又勤快,又会说话,真是比你哥哥强多了。你多大了,可说亲了?”
叶欣顿时尴尬:“……”
大婶你当面拉踩就算了,怎么还说起了这个?
咱们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根本不熟啊。
沈卓这会儿没法沉默了,开口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兄妹。”
大婶一愣,“啊,不是兄妹啊?那你们怎么一起?”
叶欣只能保持微笑。
大婶看看这笑容甜美的小姑娘,再看看那虽然不爱笑但也挺好看的小伙子,两人站一起还挺般配的,就明白了,恍然大悟:“哎哟,原来你们是一对儿啊!看我这嘴,哈哈,不好意思了!只是你们看起来还小,没想到就结婚了啊!”
说着,一边惋惜地叹口气,一边拎着大白菜腿脚利索地走了。
叶欣不禁扶额,他们也没结婚好吗?不过算了,跟买菜的解释什么。
她摇摇头,一回头对上沈卓幽幽的目光。
他问:“你平时卖菜,大婶们都这么热心给你介绍对象?”
叶欣立刻分辨道:“没有,就是今天遇上一个!”
沈卓不太相信的样子,“她们不是来买菜的吗?怎么跟你这么熟悉的。”
叶欣说:“那是回头客嘛,买了几次就熟悉了。其实她们来来去去的那么多人,我也不认得她们,但是她们会认得我。就像咱们能认得店铺的师傅,但是店铺里不一定记得咱们……你别多想了!”
沈卓觉得这个解释说得通,但还是有了危机感,严肃地跟她说:“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你要赶紧说你已经定亲了。”
叶欣道:“知道了。”
又不耐烦他在一边盯着自己,就催他:“你快推车去徐大夫那儿放了吧。年底了估计徐大夫开门也早,免得等会儿你又手忙脚乱的。”
沈卓虽然还想说几句,但也怕一会儿人多了不好走,只好先去放车了。

放了车回来, 农副产品市场这边人已经有些挤了。
沈卓想起早上煮的鸡蛋还没吃,摸了摸身上的布包,问叶欣:“要不要现在吃鸡蛋?还是热的。”
叶欣现在不饿, 不过想想自家的鸡蛋还没吃过, 就点头:“要,你剥一个给我。”
沈卓就拿了一个出来, 仔细剥了。剥完后, 他突然心中一动, 试探着伸手,直接喂到她嘴边,两眼期待地看着她。
叶欣瞥他一眼, 也不想拿,就如他的愿,张口咬了。
沈卓明显就高兴起来, 问她:“好吃不?”
叶欣含糊道:“还行。”
其实没什么味道, 太淡了, 还是煎着好吃。
不过她还是两三口吃完了,鸡蛋在这时候也是珍贵的东西,可不能浪费。
沈卓喂她吃了一个鸡蛋, 不知心里怎么有种满足感,又问她:“是不是有点干?要不要喝水?”说着就要从包里掏出他的保温杯。
叶欣提醒他:“我自己带了水。”
沈卓只好放弃, 又问:“要不要再吃一个?”
叶欣道:“不吃了,饱了。剩下的你带去中午吃吧,跟同学分着吃也行, 尤其是黄志豪、李光耀, 你们一人一个刚好。”
沈卓这才知道她就是要给他带的,心下便是一阵温暖, 又觉得给别人有些浪费了:“这好东西,咱们自己吃就好了,分给他们做什么?你天天给几只鸡喂食打扫,伺候得可辛苦呢,再吃一个吧。”
叶欣翻个白眼,不想惯着他了,道:“你爱给不给,我不吃了。你也别在这瞎忙活了,赶紧的去学校!”
沈卓小声:“还早呢。”
叶欣道:“还早你就去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
沈卓不想立刻走,还是又磨蹭了会儿,等时间差不多了,跟她约定下了第三节 课的课,也就是十一点二十的时候,在校门口见,才依依不舍地往学校去了。
叶欣没好气地看着他走远,过会儿有人来买菜,又立刻换上一副笑脸。
随着天光大亮,太阳升起,集市里人越来越多,逐渐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也越来越嘈杂,人们买卖讲价都得用吼的。
叶欣开始担忧起来,这么多人,等会儿怎么逛?
别被挤成纸片人了啊……
不过也因为人多了,东西更好卖,不到九点钟,她就把带来的新鲜蔬菜和菜干都全部卖完了,收获五块多。
刚卖完,还没来得及收拾一下,就有晚来的老乡挑着担子过来,要占她这个好位置,还不好意思地笑笑:“姑娘,你卖完了吧?”
对方是个满脸风霜的大伯,一看也是辛苦人了,叶欣就也解地笑笑,“嗯。您稍等一下,我马上起来。”
她把称和多余的稻草收起来,跟上次一样把两个背篓叠在一起,然后背在背上站起来,给大伯让出位置。大伯感谢一声,很快把东西摆出来,卖的也是大白菜,还有些香葱、蒜苗、芹菜、姜块,都是这个季节常见的菜。
叶欣走入人群,正要离开,又想到跟王小薇的约定,不知道她来了没有?自己现在走了,等会找不到怎么办?
正想着,肩膀就被拍了一下,传来王小薇的声音:“叶欣。”
叶欣转头一看,就松了口气:“小薇姐,你来了。”
王小薇道:“刚送郑文文和王有为上了去县里的班车,我就来找你了。你这是已经卖完了?”
叶欣点头:“嗯,今天人多,好卖一些。”
王小薇就笑道:“那正好,咱们去逛逛买东西吧。唉,人真多。”
既然已经在农副产品市场,两人索性就先在这儿逛,免得还要再挤一趟。
在这边,叶欣主要看种子、树苗,可惜没什么收获,倒是买了个小竹篮,比家里那个小,也更轻便,她挎着正好。她还买了三个小陶罐,准备用来捣些番茄酱、辣椒酱的。王小薇想买些鸡鸭蛋,可惜没找到,就买了些自己没种有的菜。
随后两人就去了供销社,那真是人山人海,令人却步。
这次叶欣也要买些东西,就不能在旁边干看着了,跟王小薇一起闷头往里挤,差点把背篓都给挤散了。
王小薇怕她人小被挤摔倒,忙拉着她的手,还小声提醒她:“年底人多,鱼龙混杂,你时刻注意口袋,别被人偷了。”
其实她不说叶欣也已经警觉,一只手在口袋里紧紧攥着钱呢。
两人费劲挤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了东西,然后赶紧逃离战场——真是跟打仗一样的。
过年吃的用的都买齐了,别的也没有要买的了,她们又去邮局看了看。邮局也很多人,她们没有看到自己的信和包裹,倒是有一封江静雨的信。王小薇说江静雨今天也来赶集了,不用帮取,让她自己拿好了。
叶欣看看邮局的时钟,已经十一点了,就跟王小薇说了她跟沈卓约好的事情,两人转身往学校那边走。
到了学校门口,还没听到下课的铃声。叶欣就先找了个人少点的角落,把后面买的一些罐子、瓶子、盐、糖,还有一套白瓷的茶具,两刀的毛边纸,两瓶墨水等等,放到另一个空着的背篓,准备交给沈卓。
至于早上买的那些,不好拿出来,她就仍然背着没动。
王小薇站边上帮她隔开人流,看着她的动作问了句:“这些给沈卓晚上带回去?”
叶欣点点头:“这么重,我才不傻乎乎自己背呢。”
王小薇不禁笑了,道:“是该让他分担一些,你个子小,背这么多东西太吃力。”
叶欣深以为然。
分装好没多久,下课铃响了,沈卓很快跑出来,在门口左右张望,人太多了一时找不到叶欣在哪里。
好在叶欣一直注意着门口,直接走到他面前,“我在这儿呢!”
沈卓这才看到她,连忙接过她手上抱着的竹筐,心中既有种不能跟她一起买年货的遗憾,又觉得她自己操劳太辛苦,心疼地看着她:“人那么多,你肯定累坏了。”
叶欣松了口气地说:“是挤得不行,好在已经买完了。这些你就晚上带回去吧,要轻拿轻放,有许多陶罐玻璃罐呢,别摔坏了。我和小薇姐就先回去了。”
沈卓这才注意到王小薇还在一边,顿时有些不自在,又舍不得马上走开,小声问她:“你饿不饿,给你鸡蛋吃。”
叶欣道:“不饿。你快回去吧,别耽误时间,我们走了。”
见她挥挥手和王小薇一起往镇口走了,沈卓才抱着竹筐回教室。同学们见了,又好奇看看。
黄志豪更是惊讶地问:“你去买年货了?这么快?”
沈卓看他一眼,无语地走进去,把背篓小心放在桌底下。
李光耀听了凑过来,笑道:“是沈卓未婚妻买了交给他的吧。这么点儿空,他哪里买得来?挤都还挤不出去呢。”
黄志豪恍然,又跟沈卓确认:“是这样吗?”
沈卓点头。
黄志豪就忍不住感叹一句:“真好啊,你未婚妻一个人把家里事情都做好了,都不用你操心的,真能干!”
沈卓听了,低声说一句:“她辛苦着呢。”
最后一节课上完,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等人都打了热水回来,沈卓拿出三个鸡蛋,给黄志豪一个,还让他给李光耀递过去一个。
经过之前的事情,沈卓觉得不用太顾着什么同一个大队的情谊了,只要是女学员都不要接触为好。另外也是叶欣说的,跟黄志豪、李光耀分享就行,其他人别管了,他自己也没吃上呢。
黄志豪一看到鸡蛋,立刻两眼放光:“好家伙,你伙食是真好啊!”
又忍不住感动:“好兄弟!有好吃的都想着我,以后你就是我的好兄弟!”
那边李光耀一看只有一个鸡蛋递过来,就明白了,看一眼旁边的孟春兰,索性搬了凳子过来跟他们俩一起。他也不客气地接过鸡蛋,感谢之后问沈卓:“怎么今天这么舍得吃这个?”
沈卓就说:“我未婚妻给的。”
一开始他在人前说起叶欣,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后来说多了,就习惯了,也自在了。
而且每次别人惊讶和羡慕的时候,他都感到高兴和骄傲。
比如现在。
黄志豪快羡慕哭了:“你未婚妻还专门给你买鸡蛋补身体?对你也太好了吧!”
沈卓清冷的面庞带上一丝笑意,“不是买的,我未婚妻养的鸡生的蛋。”
李光耀不禁摇摇头,“听得我都酸了。”
黄志豪更是酸溜溜:“谁不是呢?我都想定亲了……”
叶欣和王小薇背着东西走在回程,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
果然是年底了,大家都出来赶集了。平时山路走好远都看不到一个人的,现在时不时就能看到三五成群说说笑笑的乡亲们。平时不赶集的,也在年前出来走走了;有些人一年就赶一回集的,也都是在这时候出门了。
凉水塘的老乡也见了好几波,大人小孩一起来的不少,路上热热闹闹的。
叶欣和王小薇都是怕人多是非多的,路上见了熟人也就是笑笑打招呼,没凑成堆。
两人一起,走走歇歇。
王小薇还跟叶欣说了说知青那边的事:今年就郑文文和王有为回家探亲;孙维强是前年来的,去年回过了,今年就没回;张康明是大前年来的,也就是六七年,他去年没回,本来今年应该是打算回去的,但他估计是想留下来陪江静雨,就也没回;剩下的江静雨、刘红霞、赵中华以及叶欣,都是今年来的,也没能回。
说完了,她还感叹一句:“我来了这么多年,就是今年人最多、最热闹了。”
叶欣于是问:“人多好不好?”
王小薇说:“人多热闹,过年就图个热闹,总的来说还是好的。偶尔有些嘴碎的,不会就是了。”
叶欣点点头,“小薇姐很看得开,我得跟你学学。”
王小薇笑了,看着她道:“你还要学吗?我看你小小年纪,待人处事就很好了,许多人年纪大很多,都不及你。”
叶欣叹了口气,“我也是接受现实了,知道要与人为善。不然怎么办嘛,走又走不了。”
王小薇想想她上半年和下半年截然不同的性子,心下也佩服,“你接受得倒快,比我当初强多了。”
叶欣却笑道:“小薇姐性子本来就很好,想必没我那时那么讨人厌的。”
王小薇笑笑,又温和地安慰她几句。
边走边聊,也是一点多回到凉水塘,各自回去东西。

第056章 剪头发
傍晚, 沈卓骑车背了东西回来,自然也是关心叶欣一番,脚疼不疼, 累不累。叶欣应付了两句, 让他赶紧炒菜,自己则接过他的背篓, 把东西放好。
趁饭前这会儿工夫, 她拿出今天买的两刀纸裁了。
买本子当然更好, 不过那贵,毛边纸就便宜量大,只是要自己裁。她先是裁成了A4大小, 觉得还是太大了不方便,于是又对半裁了一次。
一边裁,一边问他:“这个纸给你上课记笔记可以吧?”
沈卓说:“可以, 只要能写就行。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便宜的, 不然我也买这个。”心里觉得她真会过日子, 忍不住夸一句,“还是你会买。”
叶欣就有些得意,“省到就是赚到!”
这可是她从上辈子就践行的购物法则。有些东西要买好的, 比如吃的肉、菜、油;有些东西就不必那么讲究,能用就行, 比如这些纸张。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现在他们虽然吃喝不愁,但其他东西还是很缺的, 手头的钱也不是太多, 不能乱用。
不过叶欣对这个年代还不太熟,其实也是今天听王小薇说的才买这个纸, 不然也不知道的。所以说有个熟悉的知青大姐姐真的蛮好的。
裁完后分成两半,一人一半,笔墨也是。
叶欣说:“你的你拿去学校看看有没有订书机,蹭一个,订一下。我就喜欢一张一张用,就不用订了。”
沈卓点点头,其实觉得不订也行,自己用缝衣服的针线扎几圈就能用。
隔天,晴了好久的冬日,突然下起小雨来。
细如牛毛飘飘洒洒的小雨,走不远的话都不会淋湿,只是冬天本就冻手冻脚的,一下雨就更冻了。加上刮着风,雨丝扑在脸上,很快脸庞就木木的,冰冰的,没知觉了。
但沈卓还是要去培训班,风雨无阻。
早上他出门前,叶欣叮嘱他道:“这雨说不定会下大,幸好之前买了帽子和蓑衣,你记得穿上。”
沈卓却有点嫌碍事,“不用穿,我骑快点,淋不湿。”
叶欣就睨他一眼,道:“你再快也要半个小时的,淋不淋得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万一被淋病冻病了,还要花钱吃药,还耽误事儿。到那时,我可懒得伺候。”
沈卓听着,就知道她是不高兴了,只好听话地把蓑衣帽子都戴上,才出门。
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都下小雨,叶欣没事也就不出门,基本都窝在屋里。
屋后菜地已经差不多空了,就剩葱、蒜、芹菜、萝卜这些,现在这个气温也不好种什么,所以不用怎么忙。饭嘛,早上是沈卓做的,晚上也可以等他回来做,她基本就是喂喂鸡、数数鸡蛋,挺悠哉。
此外就是进空间忙一会儿,里面温度适宜,晴朗干爽,倒是挺舒服的。
忙累了,啃个瓜,还能继续忙会儿。
玉米又成熟了,一个个饱满的喜人,仗着就自己在家,叶欣还烤了两个嫩玉米吃,真是美滋滋。
现在饲料也很充足了,就等着扩大养殖规模了。
想到这里,叶欣又去鸡舍喂鸡了,扔一把玉米粒,又扔一把脆嫩的青菜,鼓励几只鸡道:“加油加油!多生蛋,多孵小鸡!发家致富指日可待!”
二十八下午,雨下大了些。
沈卓回来的时候,竹帽和蓑衣都滴着水,沉重湿冷,他一回来赶紧脱了。
见叶欣从房里探出头来看他,他就自觉谦虚地说:“还是你未雨绸缪。幸好我听你的,不然就淋湿了。”
叶欣就满意地嗯了一声,又直气壮地告诉他:“饭还没做,灶房湿漉漉的,又冷,我不想做。你去做饭吧?”
沈卓点点头,“下雨,你就在屋里,我做好了喊你。”
叶欣就放心地缩回房间里。
也不怪她偷懒,实在是那个灶房太简陋了,就是个木棚子,平时四面漏风就算了,现在体质好了不是很怕冷;但是一下雨就很烦,搞得桌子是湿的,灶台也是湿的,地面也是湿的,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弄脏。
加上也不是很饿,索性就偷懒了。
不过这会儿看沈卓没任何怨言地烧火做饭,她又有点心虚了,他也累了一天,刚刚回来呢……
在屋里窝了会儿,叶欣还是觉得不好光让他一个人忙活,就过来帮忙烧火了。顺便点菜,说今晚要吃酸菜炒腊肉,手撕包菜,紫菜蛋花汤。
沈卓就让她在灶前烧火暖和,自己起身去处食材。
这期间,他看看灶房里湿冷的情景,微微皱起眉来。
他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本来没觉得什么的,现在突然觉得这灶房简直太不像样了。尤其是看到叶欣缩成一团坐在那里,就觉得委屈了她,容易冻着她了,也容易弄脏她衣服。
他就闷闷地说:“明年把灶房重新盖过。”
叶欣听见了,立刻赞同:“没错!现在这样真的很讨厌,明年咱们好好赚钱,把灶房也建成坚固结实的红砖房!”
沈卓点头,把这事记住了。
叶欣就转头看着灶房四周,估摸着这里多大,灶房这个位置就很好,不用挪了,按这个面积的话,她得算算需要多少材料,多少钱……现在她可是有经验了!
做好了饭菜,沈卓端到堂屋去吃。正好前几天打扫过了,是干净的,也不用担心弄湿衣服。
吃的时候,他跟叶欣说了下培训班的事情,“明天二十九,老师们说要考试,对这个月学习的知识做一次测验,考完就能回来了。后天除夕,就不用上课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