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by木兰竹
木兰竹  发于:2025年02月12日

关灯
护眼

叉腰,哈哈哈哈哈!
刘盈迅速讨好了楚王后,行动变得自由。
楚王后甚至同意刘盈翻看彭城的藏书。
项羽不读书,攻城略地时书籍大多当柴火烧毁。不过楚国作为此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彭城汇聚各国进献的珍贵礼物,书籍也是有的。
项羽不喜欢这些礼物,也会将据说很珍贵的孤本珍藏锁起来。
这些东西项羽既然不喜欢,刘盈恳求楚王后之后,楚王后便做主让刘盈整理书籍,抄写典籍。
刘盈现在就是个小儒生做派。
项羽得到王后送的信后,没把刘盈的行为当回事。
现在虽然和刘邦打成了一场烂仗,项羽对自己仍旧很有信心。现在楚军只是没有缓过气,等重新征兵,今年冬他就能攻克荥阳,打进函谷关。
刘盈这个质子只是在彭城看书而已,与大局无关。
刘盈看书这件小事也确实与大局无关。他发现楚王后是一个会读书的人,借读书一事加深与楚王后的好感。
熟知《史记》,刘盈当然知道虞美人不是楚王后,楚王后另有其人。
陈平说过,项羽只信任宗族和妻族,而信任的非项氏者,只有范增、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人。
也就是说,楚王后的姓氏就是在范、钟离、龙、周四者中。
后世猜测,龙且是项羽的妻兄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龙且在记载中,一直在为项氏宗族的人当名义上的副将,实际上的主将。龙且也是这四人中唯一为项羽战死的人。
龙且战死后,《史记》中第一次描写项羽的“惧”。
历史中的楚王后究竟是姓范、姓钟离、姓龙还是姓周,已经不可考。刘盈这个世界,楚王后确实是姓龙,为龙且之妹。
刘盈打探后,楚王后乃是项梁为项羽所聘。
因项梁在这个时空死得较晚,刘盈也不知道这位龙后是不是历史中的楚王后。这位楚王后虽然挺得项羽尊重,但与项羽的夫妻之情很一般。
众所周知,体能很厉害的人,在女色方面也很看重。项羽年富力盛,不仅彭城中有众多美妾,连带兵打仗的时候,都要随身携带美人。
楚王后不把那些美人放在眼里。
被带在军中唱歌跳舞逗乐的美人,出身都不高。就算是项羽常幸之的虞美人,连个姓氏都没有,不会影响楚王后的地位。
楚王后的娘家实力强大,龙姓也是楚国贵族旧姓,为项梁起兵的盟友。
只是夫妻相处仿佛君臣,还是让楚王后颇为难过。
刘盈见楚王后的处境,莫名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好巧,妻兄在当心腹大将的王后,这不就是吕后吗?
更巧的是,项羽身边有个虞美人,汉高祖身边也有个能歌善舞的戚姬。
不过戚姬的出身比虞美人高多了。
戚姬乃临辕侯的女儿或者族人。刘如意出生后,就与戚姬留居长安,可没有在危险的军中给刘邦唱歌跳舞。
戚鳃是秦国降将,代表的是辅佐汉高祖平定天下的秦人势力。汉高祖在世时,他掌管汉宫禁军中的北军。
汉惠帝驾崩,吕后当政的时候,就算她深恨戚夫人,也没有动戚鳃。
临辕侯一系在汉武帝时才因酎金夺爵,并在汉宣帝时诏复家,并在汉平帝时重新封侯。
汉高祖嫌弃太子刘盈,试图立刘如意为太子,也不是光凭喜好。
刘盈身后是沛丰元从,刘如意身后是入秦后的关中旧贵。这才是张良旗帜鲜明站队的原因。
以张良脾气,吕释之拿剑威胁他,他就胆怯?
刘邦还活着,张良是开国留侯,刘邦最喜爱的臣子之一。给吕释之一万个胆子,他敢杀张良吗?他若是真的杀了张良,那吕家就提前完蛋了。
不会有人真的以为晚年带兵的刘邦是傀儡皇帝,带兵平叛是他被架空的表现吧?
《大风歌》就是汉高祖在平定英布叛乱后唱的。
汉高祖在这一场平叛中受了导致他驾崩的重伤,但这厮不想着回家养伤,跑沛丰召集老乡喝酒唱歌,聚众欢饮十几天,醉酒击筑唱出的《大风歌》。
他离开时,顺便大骂丰邑老乡背刺自己,然后给丰邑免了税赋。
这么潇洒,还傀儡皇帝呢。这年头手握兵权,带兵打仗的也能叫傀儡皇帝了。
同年四月,刘邦就在长安驾崩。
刘盈越品这件事,就越怀疑,汉高祖这纯粹是自己作死的吧?
身上伤口还渗血呢,跑去欢饮十几天,别说他年纪大了,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吧?
刘盈决定回家后,就拿这件事嘲笑阿父。
从楚王后的处境想到了原本历史中吕后的处境,刘盈就有话可聊了。
他侍奉楚王后就像是侍奉……呃,他从来没有像侍奉楚王后那样侍奉过母亲。
总之,他在楚王后面前装得像模像样。
楚王后十分疑惑,刘盈为何对自己如此亲近。
孝子刘盈泪盈盈道:“我见到王后,就想到了母亲。”
他抹了抹眼泪:“母亲陪阿父白手起家,舅父募兵支持阿父征战天下,正和楚王后一样。只是阿父喜好女色,性情凉薄,有了新欢就不理睬母亲。现在没了我在阿父身边为母亲说好话,我真担心母亲吃亏难过。”
楚王后想到项羽身边那群莺莺燕燕,心梗了。
她让刘盈坐到自己身边,为刘盈擦拭眼泪,好奇地询问刘邦身后有哪些新欢。
项羽不在,后宫无聊,汉王的奇闻趣事正好解闷。
刘盈便哽咽着,把现在不知道阿父还收不收的戚姬的事添油加醋,提前到了阿父入关中的时候。
连刘如意那个还没影的小孩,刘盈都让他提前出生了。
在刘盈口中,吕泽辛辛苦苦为刘邦打天下,吕后辛辛苦苦为刘邦管老家,但在刘邦眼中,都不如戚姬的美色。
而自己,若不是老师们苦劝刘邦“嫡庶有别”,恐怕也不会被刘邦重视。
刘盈一张口就是嫡嫡道道,搞得现在根本没时间建立后宫的刘邦,好像已经路过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宫斗剧片场。
在刘盈口中的后宫里,什么麝香打胎的神秘事件比比皆是,听得楚王后一愣一愣。
她不由狐疑,自己一直生不出儿子,是不是被哪个后宫侍妾下了“换女药”“无子丹”。
刘盈说的是汉王后宫的事,在楚王后耳中,句句都是自家的事。
特别是那个戚姬,不就是姓虞的小贱人吗?!
刘盈垂泪道:“戚夫人一直跟随阿父,阿母却在沛丰。汉军只知道有戚夫人,还以为戚夫人才是汉王后呢。”
楚王后端不住端庄的架子,破口大骂:“她算个屁的夫人!不过一舞姬尔!”
刘盈眨眨眼,继续低泣。
“大舅父在砀郡,离彭城只百余里,乃是最危险的地方。大舅父多次希望撤离,阿父却不同意。我真担心大舅父战死砀郡。”
别问刘盈身在彭城,怎么知道他大舅父多次希望撤离的。
反正在楚王后耳中,她听到的是龙且身陷齐地,项羽既不支援,也不准他撤离。
楚王后本来没想过龙且的处境。
项羽从不告诉她天下大事,楚王后只关心项羽这后宫一亩三分地。
她只知道龙且带着二十万大军,是楚国小半主力,应该很安全。
在刘盈哭泣刘邦带走了砀郡所有的马后,楚王后经过询问,才了解了骑兵和车骑兵在主力军队中的地位。
项羽带走了三万骑兵,就算龙且号称还有二十万军队又如何?军队不是人数多就厉害,不然诸侯六十万大军怎么死的?
楚王后坐不住了。
她第一次悄悄给龙且写信,哭诉自己的担忧。
自己不得项羽的宠,龙且又被项羽放弃(大误),楚王后想起项羽对不喜欢的人冷酷无情的模样,吓得彻夜难眠。
看到楚王后日益憔悴,刘盈暗地里吹了声口哨,又去寻其余人聊天。
项羽自己不爱读书,但项家其他人身为楚国旧贵,知道读书很有好处,子孙不能不读书。
刘盈这个小儒生劝服楚王后让他整理藏书后,彭城中不多的儒生也跟着刘盈抄书,项氏族人便把小孩也往刘盈这边赶。
刘盈很谨慎,从不和项氏同辈子弟多说话,在彭城留下了寡言少语的名声。
汉王世子对人恭敬,寡言少语,就算项氏子弟约他玩耍他也不去,每日就在藏书的地方和自己的小院间来回,唯一接触较多的人只有照顾他的楚王后。
留守彭城的相国项佗给项羽写信的时候,一边写一边感慨,刘盈这个质子当得很出色。
这么出色的孩子,刘邦居然因刘盈过于文弱,“不类己”,不喜欢这个汉王世子。所以汉王世子哭求许多次,希望刘邦派兵去接阿母,刘邦都拒绝了,只在彭城搂着戚夫人和刘如意一家三口纵情高歌。
难怪刘盈只能驾着小驴车,自己前来救母亲。
对了,大王,你知道那驴是何物吗?
汉王世子说,驴是秦地北疆贫苦百姓用来代替牛马的畜生。因在中原稀少,中原权贵将其养在家中当作观赏。
汉王将驴赐给汉王世子,含义是贫贱的畜生换了个地方,也能进宫苑,以驴自比呢!
项佗把最近时间听来的事都写进了信里,写了许多,意犹未尽。
至于刘盈沉默寡言,汉王这些事怎么传出来的,谁都没多想。
“相国,汉王世子求见。”
项佗让人把信送出去,亲切地接待了刘盈。
不知道为何,一见到刘盈,他就觉得心里欢喜,很是亲近。
可能这样乖巧的孝顺孩子,很难让人不喜欢吧。
刘邦究竟何等眼瞎,居然因为刘盈性格不像他就不喜欢刘盈?就刘邦那性格,刘盈不像他才叫优秀。
项佗看着刘盈,有点担心项羽的子嗣了。
项羽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他将来的世子,不会也不读书吧?
打天下可以不读书,治天下就不行了。
现在彭城一团乱麻,就是因为没有任用读过书的人为官。
项佗多次向项羽请求重用文吏,项羽都置之不理。
项羽最看不起的就是不能打的人。哪怕脸再好看,嘴再能说,他也不会给其高官厚禄。
“相国,仆是来还书的。”刘盈恭恭敬敬将书简双手奉上,“相国收藏的楚国典籍让仆受益匪浅。”
项佗接过书,让人端来饮水饮食,留刘盈共同用饭。
因看见刘盈心情就好,项佗吃饭都吃得香。
蛮夷和小孩都不讲究食不语,项佗和刘盈一边吃饭一边闲聊,刘盈说起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叔父大儒刘交。
刘盈羡慕道:“楚王对宗室真是太好了,项氏族人都在宗室为将,手握重兵。我阿父对宗室极差,只给宗室封了侯,给他们高官厚禄,从不让他们领兵。阿父总说伯父和叔父不会领兵,现在封个侯,以后封个王就够了。”
项佗吃在嘴里的肉不香了。
他放下筷子,惊讶道:“汉王把他的兄弟都封侯了?”
刘盈点头:“老师说阿父是小人得志,一朝猖狂。阿父刚入汉中,前途未卜,竟先大封宗室和下属。伯父叔父和大舅父都被阿父封侯。阿父还把入关中时投降的秦将一一封侯。唉,还是楚王这里像个正常诸侯国,侯哪能乱封呢?”
项佗:“……”
他问道:“你的老师是谁?”
小儒生刘盈先转向北边,对着北边一叩拜,才转回身道:“我老师名为张苍,乃是先贤荀子的弟子。”
项佗记住了这个名字。
怪不得刘邦不喜欢刘盈,都是因为有这等腐儒在聒噪!
刘盈离开后,项佗心里反复回响着刘盈那句汉王把亲戚都封了侯的话。
老实说,项羽真的对宗族很信任。
项氏族人中稍稍有点本事的人,都入了军中为将,为项羽攻城略地。
项羽不放心把军权给宗族和妻族之外的人。
但项羽没给任何族人封侯,哪怕是相国项佗和项羽的叔父项伯,身上都没有爵位。
项氏子弟给项羽出生入死,但因为他们是项氏子弟,是项羽的亲戚,所以项羽就没有像对待正常功臣那样对待项氏子弟。
“等打完汉王,楚王应当给宗族封侯了吧?”项佗睡不着,爬起来给项伯等项羽的长辈写信。
他们是不是该好好劝劝楚王,对宗族更宽厚一些?
项氏已经是楚国王族了,怎么连个封侯的都没有?项佗想起项羽在戏水之下分封的诸侯,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项羽分封了一大堆他姓诸侯,怎么不给项氏子弟封一个?
连其他诸侯国派来支援项羽的将领都被封王,项氏子弟跟着项羽出生入死,难道功劳还比不过支援的人?
项佗辗转反侧了。
又多了个人戴上了黑眼圈,刘盈再次悄悄吹了声口哨。
那么接下来轮到谁了呢?
还是从楚王后那里突破吧。
汉王对宗族真的很差,妻兄、义子都能当主将,兄弟和亲生儿子却当不了主将。
按照常理,该刘肥当主将,韩信和吕泽辅佐吧?
汉王偏偏就忽视儿子,让儿子给韩信、吕泽当副将。
看看楚王这边,哪怕是项羽的侄儿都能当主将,龙且、钟离眛等楚将劳苦功高,哪怕是自己募兵来投奔项氏,也只能给黄口小儿当裨将。真羡慕你们楚人啊!
钟离眛等异姓楚将的家眷都在彭城。楚王后常召见她们培养感情。
刘盈博得楚王后喜爱后,常陪同楚王后接待她们。项家其他女眷也会一同赴宴。
一次宴会上,刘盈对同辈项氏子弟感慨项羽对宗室真好,父亲拍马也赶不上。
一些楚将女眷回家后,就不由叹气。
这些闲话在项氏年轻子弟的炫耀中,也传到了楚将和兵卒耳中。
刘盈抑制不住吹口哨的心,跑到副本里吹了个够。
嘘嘘嘘,嘘嘘嘘,今儿个乃公真高兴,欧耶!~
刘盈在彭城混得风生水起,汉军这里却是苦风凄雨。
不仅刘邦晕了,萧何、曹参、雍齿、周勃、奚涓、卢绾等刘邦的老兄弟,一个个都东倒西歪,差点背过气。
更别说刘肥,他提着剑就哭着往外冲,说要去彭城和刘盈共苦,被韩信命人绑住。
刘肥哭着道:“阿兄!难道你也真的听信他人所言,盈儿不在,你就要为汉王世子,所以不肯去救盈儿了?!”
韩信神色古怪,挥挥手让人把刘肥关起来。
他的门客十分生气:“汉王子怎么能说出如此诛心之语,怀疑将军谋反!”
韩信瞥了那个门客一眼:“他不是怀疑我谋反……”
韩信在门客愤怒的眼神中叹了口气,按着太阳穴无奈道:“他忘记我不是他亲生兄长了。”
门客:“……”满脸不信。
韩信将门客容貌暗自记下,先回书房给刘邦写信。
跨过门槛的时候,韩信左脚绊右脚,摔在了地上。
“将军?!”
“无事。”韩信从地上爬起来,“只是有点头晕。”
他继续朝书案走。
写信时,韩信先碰倒了砚台,写字时字迹又老往窄窄的竹简外飘,根本控制不住。
他气得把笔一丢,仰面躺在榻上,闭目小憩。

在韩信拿起笔时, 刘肥冷静下来,灰溜溜地过来找韩信道歉。
韩信指了指身旁,刘肥双腿挪动到韩信身边,乖巧跪坐。
“我当不了汉王世子。如果盈儿出事, 是你当汉王世子。”韩信虽然知道说这话刘肥会哭, 但对刘肥蠢话的回答一直闷在胸口, 不说不舒服。
刘肥果然双眼往外冒眼泪。
韩信心虚地移开视线:“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说让你当汉王世子, 你就提剑给他一下。”
刘肥揉眼睛:“不太好吧?”
韩信道:“那等盈儿回来, 盈儿给他一剑。”
刘肥忙道:“我会提前解决身边的麻烦事, 不让盈儿劳累。”
他擦干眼泪:“盈儿会安全回来, 对吗?”
韩信本想说“我怎么知道”, 话到嘴边,变成:“我也希望他能安全回来。”
刘肥瘪嘴:“阿兄, 你能不能说点好话让我安心?”
韩信摇头拒绝。
刘肥转身背对着韩信,狠狠憋气。
韩信用毛笔杆戳了戳弟弟的背:“赶紧拿下赵国, 再帮章邯、彭越平定齐国。项羽自会拿盈儿换我等退兵。”
刘肥呼哧呼哧把身体转回来, 悄悄在韩信耳边道:“要是阿父不退兵怎么办?”
韩信眼眸一闪,迟疑道:“不会吧?”
刘肥垂首瘪嘴:“天下更重要。”
韩信想了想, 道:“不, 我想义父会先答应退兵,等换回盈儿, 再继续攻打项羽。”
刘肥愣了愣,点头如小鸡啄米。对对对, 还是阿兄更了解阿父!
刘肥安心了。
他殷勤地为韩信磨墨, 还给韩信捶背。
韩信让刘肥快滚,干正事,别磨蹭。
刘肥才不滚。他把文书搬到韩信大帐里, 干一会儿活,抬头看韩信一眼。
韩信无奈,停笔道:“你看我做什么?”
刘肥老实巴交道:“阿兄很厉害,一定能救出盈儿。我心慌的时候看一眼阿兄,才能安心。”
韩信:“……”
他还能怎么办?只能让蠢弟弟继续看。
晚上睡觉时,收了侍妾之后便和刘肥分开睡的韩信,又只能分一半榻给刘肥。
刘肥抱着枕头泪眼婆娑,心慌,害怕,睡不着。
“呜呜呜阿兄,我梦见盈儿向我求救。”
“……闭嘴!”
韩信也做了噩梦。兄弟二人浑身环绕着低气压,见谁都不顺眼。
韩信的门客很耿直。见刘肥真的是说了蠢话,忘记自家主父不是他的亲生兄长,不是讽刺主父想要谋反,便来向刘肥道歉。
刘肥是刘家难得的宽厚人,很好脾气地原谅了他。
刘肥语重心长道:“你们是阿兄的门客,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阿兄。你们得罪人,就是阿兄得罪人。或许你们还向往着战国四公子的时代,但战国四公子没有一人善终啊。”
韩信的门客若有所悟。
韩信也若有所悟。他私下问刘肥道:“我是不是不应该养门客?”
刘肥摇头:“不是不该养,阿兄该养一些老成持重之人,与你我互补。我二人都太年轻,容易冲动,需要谨慎之人弥补。如果门客比主父还不谨慎,究竟是谁帮助谁?”
韩信皱眉:“或许你说得对。”
刘肥补充:“再者,以盈儿性格,你门客若是冒犯他,他能闹得阿兄你房上片瓦不留。你和侍妾睡觉,他都要破窗而入打扰你。盈儿对阿父就这样做过,你知道的。”
韩信:“……我知道。”
韩信曾被人瞧不起,虽然在沛丰那段时日,稍稍磨平了他心中的虚荣,一朝显赫,韩信还是没忍住大蓄门客。
那些门客大多没什么用,韩信就是喜欢门庭若市,众星捧月的虚荣感。
但笨笨的弟弟都嫌弃自家门客笨了,韩信有点挂不住脸,决定精简门客。
刘肥说话很委婉,若盈儿回来,可不懂得什么是委婉。
“我想盈儿了。”刘肥抱着剑仰望天空。
韩信沉默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盈儿聪慧,又有神仙相助,一定无事。”
刘肥惊讶道:“阿兄居然说好话安慰我了。”
韩信有点尴尬,拂袖而去。
刘肥笑着跟在韩信身后,给阿兄赔不是。
两人的情绪看似恢复正常,但无人敢在非公事的时候寻他二人说话。
韩信的门客私下叹息,别说自家主父,就是脾气最好的刘裨将的笑容都没了温度。周围人看着,闷得喘不过气。
韩信是在单独领兵开拓赵国战场时才开始收门客,这些门客大多没见过刘盈。
义子义子,虽说带了个“子”,在外人看来,应当就是刘邦收服人心的手段,当不得真。
所以刘肥说错话时,他们才会义愤填膺,以为刘肥是在敲打韩信。
现在看来,或许他们错了?
“那汉王世子刘盈,看来很得主父和刘裨将喜爱啊。”
“能不喜爱吗?会独自去救母的孝顺孩童,谁能不喜欢?世子不仅用他自己换回了王后,还换回了刘裨将的生母和王将军的母亲。”
“听说世子师从大儒,祖师乃是儒家先贤荀子。他定是一个儒雅温柔,乖巧绵和的孩童。”
“肯定如此。”
“咩!”
刘盈抱着小羊羔,学羊叫。
项襄看着刘盈可爱的模样,神情柔和。
如果自己还有幼弟,或许幼弟就是这副模样。
刘盈摸了摸小羊羔的头:“真可爱,一看就很好吃。”
项襄:“……”
算了,如果自己还有幼弟,一定和盈儿一样调皮贪嘴。
“那就烤着吃了吧。”项襄对下人吩咐,“今日就别抄书了。你手腕都红肿了。”
刘盈笑着对项襄扬了扬手腕上的绑带。
这些绑带是项襄帮他绑的。
“只有在襄兄长这里,我才能松一口气。”刘盈在项襄这里没有装乖巧的小儒生,眉眼间俱是顽皮伶俐。
项襄笑着摸了摸刘盈头顶的小包包,笑容有些寂寥:“阿父给我留了几个心腹,至少在这小院里,确实能松口气。”
看着项襄寂寥的笑容,刘盈有些唏嘘。
人生的境遇啊,真是莫测。
如果在原本历史中,项襄已经归从汉高祖了。
在灌婴的列传中,记载灌婴随汉高祖出关攻打砀郡等地,中途在定陶大败龙且的下属,攻克定陶。
项襄便是在定陶投的汉。
之后汉高祖在彭城大败,诸多诸侯、下属背离了他,项襄身为项氏族人,却继续跟随汉高祖,并未回到项家。
项襄在患难中的不离不弃,让汉高祖对他很是信任。
虽然汉高祖对项氏族人都很宽容,但项氏族人中只有项襄领了兵。英布叛乱时,项襄跟随汉高祖为将平叛。
项襄被封的桃侯与其他项氏族人不同,乃是因功封侯。
这个时空的项襄,却一直留在彭城,虽说也是护卫彭城的将领,但比起项羽其他族人,就显得被冷待了。
连项羽的侄子都能在攻打齐国时为主将,项襄是项羽的同龄人,论用兵的本事在项氏族人中也是中上,却没有机会领兵出战。
原本历史中的项襄还能独守一城呢。
刘盈思来想去,恐怕是项羽心中对项梁有愧吧。
虽然项梁是伤逝,所守城池并未被攻破,看似和项羽没关系,项羽已经尽力。
但自己有什么心思,自己最明白。心里有愧的人,行事便不能光明磊落了。
不过原本历史中的项襄,都更愿意跟随彭城大败的刘邦颠沛流离,也不肯回项羽身边享受富贵。很难说项羽对原本历史中的项襄,是不是真的光明磊落。
只是可怜项襄,没了和阿父共苦的经历,将来儿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当丞相。
不过没关系(拍胸脯),现在他和我共苦了!我来重用他!
“项羽要回来了吧?”刘盈装作没看到项襄的神情,问道。
项襄道:“嗯。堂兄要回来募兵休整,待入冬,荥阳护城河枯水时,再一举攻下荥阳。”
“襄兄长找个借口先出城。”刘盈道,“你和王后较为亲近,你悄悄告诉王后,让她装病,把我交还到项羽手中,让项羽照顾我。”
项襄皱眉:“为何?堂兄脾气不好,你还是继续和王后住更好。”
刘盈摇头:“我来这里做客许久,该离开了。我不能连累你们,才等到项羽回来,当着他的面离开。”
项襄震惊:“你、你说什么?”
刘盈坏笑:“我既然敢独自来,就能离开。兄长不用为我担心。”
项襄既震惊刘盈的自信,又震惊刘盈信任自己。
他慌张地把刘盈护在怀里,东张西望了一番,见无人偷听,才松了口气。
他压低声音道:“你若有办法离开彭城,就该在项羽回来之前离开。你不用担心他人。”
刘盈摇头:“你们对我好,我就要对你们好。小事就罢了,弄丢汉王世子的大事,以项籍性格,一定会责罚他人。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才不连累他人。何况……”
直呼项羽姓名的刘盈声调拖长,抱着手臂冷哼:“我就是要当着他的面逃,好好气一气他。”
项襄无语。
他实在想不出,刘盈在项羽眼皮子底下还能怎么逃。
项襄只自保有余,无力再保护他人。刘盈信任他,他便按照刘盈请求的去做,没有再劝。
楚王后乃是项梁为项羽所聘,项襄与楚王后关系自然不错。
虽然他平时装作与楚王后生疏,一有事,楚王后仍旧很信任他。
项襄让楚王后装病,说这样能勾起项羽怜惜,或许能请项羽让龙且撤兵。楚王后自然应从。
项襄又向项佗请求,时近年关,他想去给父亲扫墓。
项佗知道项羽故意冷待项襄,对项襄很怜惜。项襄在彭城无事可做,不如回到家乡隐居。
他猜测项襄可能是借口扫墓,就留在家乡不回来了吧。
“你先回去吧,我再劝劝楚王。”项佗送给项襄许多财物,让项襄照顾好自己,“他只是见你未出孝期,才不忍让你领兵。”
项襄微笑:“我知道。我与兄长一同长大,最是亲近,怎能不了解他?”
项佗送别项襄,叹息摇头。
或许项襄离开彭城,离开楚王身边,真的会更好吧。
项羽暂时收兵回彭城,听闻楚王后生病,他只是将刘盈搬到自己宫殿附近,没有去探望楚王后。
他不蠢,知道楚王后装病,想要劝他让龙且回来。
妇人短视愚蠢,他实在懒得理睬。
见项羽对自己不闻不问,只与一众能歌善舞的美人厮混。特别是那虞美人,占了项羽最多的夜晚。楚王后真的病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