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咱们不读书的人,不需要操心近视的事了。”
“没事,年轻时候不近视,等老了还有远视等着你,根本逃不掉。”
“近视和远视虽然不像白内障、青光眼等病会致盲,但严重了,也很困扰。”
“可不是,不管是看不清近处,还是远处,都让人难受。”诸朝或近视或远视的人们道。
【说起近视和远视,就不得不提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我国眼镜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那时候眼镜名字叫“叆叇”,读音通:爱戴,除此之外,还有读书石、眼环等名字。
古代眼镜材质主要是天然水晶和宝石磨成,咱们现在眼镜的材质主要是树脂和玻璃。】③
“眼镜?能帮我们改善近视/远视!”
“材质是树脂和玻璃,树脂我们没有,但我们有玻璃啊!”
看到眼镜和制作材料玻璃,诸朝古人们激动。
之前他们得到过玻璃配方,虽然碍于技术,大面积玻璃,钢化玻璃什么的还没制造出来,小块玻璃却没有难度。
且因为玻璃配方公开,小块玻璃价格并不贵。
就是古代用天然水晶和宝石眼镜主人们,看到玻璃眼镜也忍不住眼前一亮。
因为跟透。明的玻璃比起来,天然水晶和宝石会有一定的杂色,他们戴过眼镜,已经能想象出来玻璃眼镜的通透和明亮。
除此之外还有成本,玻璃价格更低,同样价格,他们可以拥有款式更多的眼镜,这让许多喜欢收集眼镜的人十分激动。
【接下来带大家看一下眼镜的制作。
眼镜款式古今差距并不大,都是两个镜框和一副框架,除此之外都是在此基础上做改动。】
说着姜叶放出古今眼镜多款的对比图。
眼镜镜片有方有圆,镜框材质有木质、金属、玳瑁、塑料等。
但无论怎么改变,万变不离其宗。
“原来那就是眼镜,两个镜片对应眼睛,镜框一边固定镜片,一边架鼻梁和耳朵上。”没有眼镜的朝代人们道。
“我们也想要眼镜,这样看书更方便!”没有眼镜的读书人们发出呐喊。
【我们来看近视和远视的原理,这是眼球的各部位,近视远视和视网膜有很大关系。
光线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面,就是视力正常;如果落在视网膜前面,就是近视;落在视网膜后面,就是远视。】④
“人的眼球也好复杂。”
“还好不可怕,要不然都不敢看。”
“明明天幕已经讲的很清楚,感觉还是一知半解。”
“因为咱们现在只知道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却对视网膜和眼睛其他部位了解不深。”
“人的眼睛和小孔成像好像。”战国时期,墨子墨翟微怔。
因为他就是小孔成像创始人。⑤
【已经知道近视和远视原理,那么眼镜,就是帮助我们把光线落在视网膜上的工具。
凹透镜,可以做近视眼镜,凸透镜,可以做远视眼镜,它们镜片材质一样,只是手法不同。
手法从凹凸的。名字,就能看出其镜片结构。】
“其实凹凸并不难做到,难的是把镜片打磨光滑,镜片不光滑,佩戴感受就不好。”
“居然是凹凸这么简单,真是太好了,我们很快就有眼镜了!”
“墨翟/鲁班,你们学会了吗?”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看向墨子和鲁班。
他们都是文化人,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加持,视力多少有些问题。
结果刚遇到困境,解决办法就来了。
“不难,我先去做一副看看。”墨子感兴趣道。
鲁班则看着诸子百家的数量微汗,“得亏有弟子们帮忙,要不然不敢想象我们得干多长时间。”
自从天幕到来,他们接到的活越来越多,如果没人分担,他们估计连看天幕的时间都没有。
眼镜工艺并不复杂,从古至今都不缺技术优良的匠人们,姜叶这边刚讲完,诸朝这边眼镜就出了成品。
“玻璃眼镜确实好清楚,就是分量有点重,时间长了可能会影响鼻梁。”
“不仅如此,玻璃眼镜不小心掉地上,也特别易碎。”
“玻璃眼镜价格这么便宜,一天碎一副我都能接受。”
【比起近视和远视可以通过眼镜矫正,白内障等眼病,得需要手术。
让人惊讶的是,咱们华夏古代唐朝时期,就出现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名字叫“金针拨障术”。
且建国初期,咱们医学水平还没提升上来的时候,依旧还有这种治疗白内障的手术。】⑥
“原来咱们这么早就有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了,我还以为手术什么的,都是后世才有的东西。”
“何止是金针拨障术,咱们华夏医术博大精深去了,只是你不了解医术,才会觉得惊讶。”懂医术的人们道。
【不过需要注意,金针拨障术和咱们现在去除白内障的手术有所区别,目前已经很少见。
且白内障手术患者,不严重到一定情况,不推荐做白内障手术,简单来说就是不严重的时候,会影响眼睛的那层白膜太嫩、太薄,等后期手术会更便于操作。】
“看来后世的白内障手术,比咱们的金针拨障术损伤更少。”唐朝及之后朝代的大夫们道。
他们身为大夫,自然知道金针拨障术的风险,那是人眼睛看不见前的最后冒险。
“原来白内障手术,不是越早越好啊。”
“因为白内障早期对视力影响不大,等影响大了,已经到后期,当然白膜厚度也是一大原因。”
【说完眼科,接下来说耳科。
耳科,也就是人的耳朵,有外耳、中耳、内耳之分。】
说着姜叶放出标志耳朵各部位的图片。
“咱们摸得到的耳朵叫外耳,手指头伸进去的地方,也是外耳,至于中耳和内耳,手指头完全够不到啊。”
“外耳也就算了,中耳和内耳可是会让人疼痛和耳聋的!”有不小心试过的人激动道。
“对,耳朵可不能乱动,小心变聋子。”
【和耳科相关的常见病种有耵聍全塞,也就是耳屎堵住耳朵,这有可能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眩晕、发痒、耳闷等情况,
不过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耳屎不需要特意清理,它们会随着人的日常活动震动脱落,自行排出体外。】⑦
“我就说怎么听力越来越不行,原来是耳屎太多造成的。”
“你还好,我是耳朵疼,感觉更痛苦。”
“既然是耳屎堵住了耳朵,那把耳屎掏出来不就行了。”
耳勺自古有之,哪怕战国时期,也不缺。
【如果真的耳屎堵塞,也不要自己用手指、棉签、耳勺等工具进行掏取。
手指是因为可能携带细菌,造成耳道感染;棉签则有可能把耳屎越推越里;耳勺则是材质坚硬,耳道却非常脆弱。
情况如果很严重,安全起见,推荐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们用专业药水和机械取出耳屎。】
诸朝古人们“……只是掏个耳屎而已,就不用麻烦大夫们了吧。”
“天幕说的是严重情况,普通耳屎自然用不到大夫,可太过严重,还真得大夫们出马才行。”
“忘了手上有细菌,刚才差点用手指掏耳屎,好险,要是感染了,我可没钱治病。”
“后世耳勺居然是铁制的,我们不一样,耳勺只是木制的,这样影响会不会小一点?”
“别说,耳朵里的耳屎掏干净后,听力直接变好。”
“感觉耳朵不痒也不闷了,看来以后得常掏耳屎。”
姜叶看到有些评论,道:【耳屎堵塞严重的时候需要清理,但不严重的时候,并不需要特意清理,清理的太过干净,对耳朵并不好。
因为耳屎有润滑耳朵、保护耳道皮肤、缓解外界声音冲击,保护鼓膜等作用。】⑧
诸朝正在掏耳屎的古人们愣住,“没想到耳屎居然有那么大作用。”
“这可真是多了不行,没有也不行啊,该怎么把握其中的度啊?”
“留意自己平时是否有听力下降,耳鸣、痛、闷等情况,那时候就检查耳朵里的耳屎,如果平时没影响,就不用去管它。”
“看来咱们只需跟以前一样就行了。”
“可是,我耳朵里没有耳屎也感到耳鸣、耳痛怎么办?”
“我刚开始也以为是耳屎的问题,结果别人看了我耳朵里面并没有耳屎。”有人忍不住慌道。
【除了耳屎堵塞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外,耳朵还有发炎、流脓、溃烂、耳聋等症状,
这些都不是小问题,需要找专业的医生们解决。】
“既然不是耳屎问题,你赶紧去找大夫去看看吧。”身旁人劝说道。
“好,我去找大夫看看,希望不是大问题。”
【鼻科常见病有感冒引起的流涕,在此期间会让人有流鼻涕、鼻孔堵塞、鼻头红肿、间接食欲不振等情况。
等到感冒好转,这些情况也会随之消退。】⑨
“太好了,等感冒好了,就不用流鼻涕了。”诸朝有正在感冒的人期待道。
“太难受了,明明不是鼻子的问题,最后却是鼻子受罪。”也有人不明白。
【鼻子负责的是人的嗅觉,不过跟眼病导致的眼盲、耳病导致的耳聋比起来,鼻子方面,让人失去嗅觉的病倒是不常见。
与嗅觉失灵相对的是嗅觉灵敏,动物们的嗅觉普遍比人类灵敏,比如许多助人查案的警犬,它们就能依靠敏锐嗅觉,察觉到人类难察觉的线索。】
“动物嗅觉真的比人类敏锐吗?”
“当然,不然猎犬是干什么的,总不可能是猎人去闻寻猎物的味道。”
“不过犬还能用来破案吗?也是,既然有猎犬了,为什么不能有警犬。”
“动物敏锐嗅觉能发现更多东西,看来以后办案可以加上警犬。”诸朝有官员道。
【除了流涕、嗅觉外,鼻子有时还会出血。
因为鼻腔内血管很脆弱,尤其是受到外力重击,很容易流血,同时伴随休克,休克会让人昏迷,失去意识,很容易危及生。命。
也就是说如果击打人的鼻梁骨及鼻子位置,是重手。
当然,力是相互的,如果是用拳头击打别人鼻梁骨过狠,承受者流血和休克,那击打者也会相应骨折。】⑩
姜叶说的前半句并没吓退有意行凶的人,倒是后半段,听到自己有可能骨折,他们皱眉迟疑。
“什么力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我打别人,自己也会受伤?真是危言耸听,我又不是没有打过人,以前可没有受伤!”
“可能以前打。的是身体其他部位,不像脸上肉少,骨头多。”有人迟疑回答他。
“要不我拿你试试。”男人狞笑。
“不需要,你直接把拳头对着墙挥,也是一样效果。”有人冷笑。
“你当我傻啊!”男人怒吼。
“你的确不傻,你只是欺软怕硬而已。”
“走吧,以后别跟那类人离太近,毕竟他们没有天幕观看资格,明摆不是善类。”
“我们其实也不想跟他们离太近,是他们威胁我们,打我们。”帮男人传达天幕内容的人苦涩道。
他们虽然有天幕观看资格,但大都心性平和,而失去天幕观看资格的人,则大都暴力。
这也是为什么直播系统关闭了那些人的观看权限,那些人依旧知道天幕内容的原因。
【口腔科和咽喉科相近,口腔科常见病部位有唇、牙、舌等位置。
唇大致有发炎、起皮的情况,可日常用水滋润嘴唇。】
“看来唇的病情不重。”
“那是一般情况,严重了同样难受和痛苦。”
【舌头的话,可以通过伸舌头判断,比如正常舌头是在中间的,如果出现歪斜情况,那意味着人身体出事。
还有就是舌苔,古代大夫们可以通过舌苔的颜色、分布、薄厚等变化,判断病人们的病因,真的很厉害。】
“咳,通过舌苔判断病情并不难,这只是医术基本功而已。”诸朝有大夫忍不住脸红道。
反应过来,他们一愣,“等等,后世不通过舌苔判断病情了吗?”
“后世能判断病情的方法比咱们更多,舌苔判断法说不定已经被淘汰。”
“当然也有可能是主持人们不学医,不清楚医学细节。”
虽然主持人们对本期医学内容说的头头是道,但在内行人看来,他们并没有入行。
【重点是牙齿,古代就有了镶假牙的技术。
因为牙齿对于我们很重要,它可以咀嚼东西,可以说没有牙齿的话,咱们吃东西都费劲,和有许多限制,比如只能吃流食等。】
“可不,一口好牙真是太重要了。”
“许多人就是不注意牙齿清洁,以至于年纪还没老,牙齿就先掉光。”
“要知道镶牙花费可不低。”
“镶牙花费和材质有很大关系。”
“等等,镶牙材质?!”突然有人警醒。
“怎么了?”
“你知道咱们的镶牙材质是什么吗?”
“不知道,不过托后世福,我知道人的尸骨可以做假牙材料。”
【我们来看看古代假牙的材料,首先出场的就是咱们的金牙,古代有钱人有的会镶嵌金子做成的假牙,虽然有些破坏牙齿整体颜色和谐,看着也俗气,但金子这种材质的假牙,确实结实。
除了金银这些常规金属外,古人们还用水银做假牙,嗯,水银有。毒,让我们为那些古人默哀。】⑩①
“对,就是水银,怎么忘了水银有。毒,还拿它做假牙呢。”
“这是生怕自己死的太慢吗,赶紧把假牙材质换了!”
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安危,他们肯定避免用危险的假牙材质。
【除了金属类,古人们还用木头和陶瓷做假牙,木头材质的假牙咱们今天已经没有,陶瓷材质的假牙,烤瓷牙应该算一种。
动物骨头,也算假牙常规材料,人的牙齿和骨头,看来用尸骨做假牙,不是咱们后世人的专利。】⑩②
诸朝古人们“……咱们也有用尸骨做假牙吗?这让我以后怎么直视假牙啊!”
“放心,咱们很穷,假牙材质一般都是动物骨头,像人类尸骨,那可都是有钱人才配用。的。”
权贵们:“……有那钱我们干嘛不镶嵌金牙和银牙呢?”
他们还不至于花钱找膈应。
“相比起人骨来,金银牙俗气就俗气吧,起码安全啊!”
虽然诸朝权贵们很多都是漠视人命的存在,但不代表他们能无所顾忌的佩戴人骨做成的假牙。
只有那些用人骨制作假牙的人对天幕不满,“天幕说那么多次干什么,真是耽误咱们挣钱。”
“现在好了,其他人会膈应人骨假牙,咱们要不要把人骨假牙降价卖?”
“也行,毕竟比起动物骨头,人骨便宜多了。”卖人骨假牙的人狞笑。
这是古今文化造成的差异,对于后世来说,人骨假牙价格昂贵,但对于古代来说,却是反过来。
由于姜叶和江雪先入为主,连带古人们思维也带偏,只有那些做人骨假牙的人才清楚其中门道。
不过诸朝古人们很快反应过来,“不对啊,咱们古代哪来那么多动物尸骨,反倒是人的尸骨,遍地都是才对。”
“那那些便宜的骨头假牙材质难道是?不行,我要吐了!”
“咱们普通人镶不起金牙和银牙,但陶瓷牙和木头牙努努力总能办到。”
总之,知道真。相后,不管有钱没钱,都会心里膈应和抵触。
那些制作人骨假牙的人降价处理,都没有人再买,一时间全砸他们手里。
而他们也不在意,见不挣钱,随手把那些尸骨扔掉,“反正是无本买卖,也不可惜。”
哪怕被说破,直白站在太阳底下,罪恶也不会消失。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还有这一出,不然绝对会影响心情和打乱直播节奏。
【说完假牙,我们来说说平时如何养护牙齿,毕竟假牙再好,也比不过咱们自己的原装牙齿。】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⑩②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八十四章
【牙齿是人类最坚硬的器。官, 同等时间下,牙齿比骨头更持久,比如许多考古, 尸骨已经酥脆,牙齿却还保存完整。
当然那是理想状态下, 事实上大部分环境并不理想, 死去的环境不用说,就说咱们牙齿在人生前的困境。】
“居然有人死后多年, 牙齿还保存完整的, 不像咱们, 生前牙齿就坏的差不多了。”
诸朝古人们心戚然。
【牙齿最大功能是咀嚼食物,对牙齿破坏最大的也是食物。
咱们现在饮食大都细致,就这样牙齿不好好保护, 都会受损,古代饮食环境只会比咱们更差,他们的牙齿情况会比咱们更糟糕。】
“饮食软硬倒还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没牙吃不了饭,咱们时代要是也有假牙镶嵌技术就好了。”
“虽然咱们朝代之前没有, 但以后一定有, 你们再坚持坚持。”
假牙镶嵌技术,可不像眼镜那么容易弄出来。
【古代对美人的形容词有个叫“明眸皓齿”, 皓齿,就是指雪白的牙齿。
嗯, 洁白,其实牙齿本质颜色为淡黄色, 天然白牙的人数量并不多。】
“还真是, 哪怕有的人牙好好的, 也是淡黄色,不是白色。”
“皓齿也不是专指白色牙齿,主要是指牙齿的整齐和完好吧,如果专指白色牙齿,很少有人符合标准。”
【虽然人的牙齿天生淡黄色,但对白牙的追求从没有少过,因为在大众心里,白牙不仅代表美观,更代表健康。
接下来就带大家看看古人们对牙齿的清洁方式。】
【人们牙齿最便捷的清洁方式莫过于刷牙。
这也是咱们至今还在使用。的牙齿清洁方式,只是古代的刷牙方式,和咱们现在的刷牙有所不同。】
“原来是刷牙,也是,只能是刷牙。”诸朝古人们恍然。
对于刷牙,他们并不陌生。
【刷牙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牙刷,一个是牙膏。
首先是牙刷,我们目前使用。的是植毛牙刷,历史最早已追溯到辽代,说起辽代大家可能不清楚,宋朝大家应该知道,两个朝代同时期。】①
说着姜叶放出古今的植毛牙刷,只见古代的植毛牙刷是木柄,用。的是略微粗硬的动物毛发。
对比现代的植毛牙刷,古代植毛牙刷排版略微稀疏。
辽国:“啊啊,为什么我们辽国还得沾宋国的光!”
“因为宋朝被后世王朝认定为华夏正统,明明我们辽国才是华夏正统。”被汉化后的辽国人们不甘心。
“植毛牙刷,不是以前就有了吗?”也有辽国人注意力在牙刷上面。
“可能因为他们才考古到咱们辽代的墓,咱们时代之前的墓还没考古出来。”
对于后世考古历史,他们已经麻木。
不接受也没办法,他们又影响不到后世。
“植毛牙刷看着不难,咱们也可以做出来。”植毛牙刷出现前的朝代古人们道。
“对啊,只需要把木头弄成合适的形状,再钻孔,穿软硬适用。的动物毛发就行。”
【在植毛牙刷出现之前,人们对牙齿的清洁方式有盐水漱口,还有就是用杨柳枝等枝条刷牙。
刚开始我以为杨柳枝是一支软条,心想那怎么刷牙,谁知古人们是把杨柳枝一头砸开,砸开后,杨柳枝一头会呈刷子状,形似咱们现在的化妆刷,只是更扁平。】
“盐水漱口吗。”嬴政垂眸,因为盐水漱口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比西汉时期更早的秦朝,有可能有盐水漱口习惯,也可能没有。②
但不管之前有没有,在植毛牙刷出现以后,嬴政都打算好好刷牙。
比起假牙,他还是更想要自己的原装牙齿。
“哈哈,看来后世都没用杨柳枝刷过牙,所以才会惊讶,杨柳枝不砸开怎么刷牙啊。”
“不过杨柳枝虽然不要钱,但刷子头太小,有时候清洁力度不是很好,植毛牙刷看着就不错。”
【说完牙刷,接下来说牙膏,最早人们是用水漱口,后来加上盐,让清洁力度更上层楼。
除了盐,像薄荷、藿香之类的草药,也能有效清洁牙齿,它们可归属为中草药牙膏。
常见牙膏材料还有茶叶、竹盐等,不常见的有珍珠,人们觉得珍珠能美白。
其实牙膏主要发挥的是摩。擦力,且牙齿坚固,就算珍珠真有美白功效,它也吸收不了,所以珍珠牙膏,主要起的心理作用。】③
“牙膏种类好多,还有中草药呢。”用水或者盐水漱口的朝代,人们对牙膏材料之多十分惊叹。
“咱们常见的有薄荷和茶叶,可以试试它们的使用效果。”
“珍珠牙膏居然不能美白牙齿吗?不过算了,不能美白就不能美白吧。”
使用珍珠牙膏的权贵们失落一会儿就恢复,能用得起珍珠牙膏的人,他们在乎的并不是珍珠那点损失,而是珍珠对牙齿没有美白功效。
【牙膏种类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膏状物,也是牙膏名字的由来,第二种则是粉末状,被称为牙粉。
不过虽然它们形状不同,清洁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我觉得牙膏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牙粉也不错,保存时间比牙膏更长。”
总之各有优点,大家分别挑选自己喜欢的牙膏/牙粉。
【牙齿要想保持健康,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牙膏材料和形式,而是刷牙次数。
每人每天刷牙次数最好两到三次,有科学说法是早中晚各一次,可由于大家外出,洗漱用品很难在手边,一天两次就好。】
【一天两次是指早上刷牙和晚上刷牙,因为刷牙时间不可以间隔时间太短。
除此之外,一天三次以上的刷牙次数,反而对牙齿不利,我们刷牙是为了保持牙齿健康和口气清新,过度反而本末倒置。】
“每天都要刷牙吗?!”诸朝古人们惊讶。
他们是有刷牙习惯,但一天两次,早晚准时刷牙,做到的人还真不多。
“原来刷牙次数太多对牙齿也不好,一天两到三次就行。”
“不过是饭后刷牙还是饭前刷牙啊?”有人忍不住纠结。
最后这句话上了天幕,变成评论被姜叶看见。
姜叶:【究竟是饭前刷牙还是饭后刷牙,目前公认的刷牙时间是早餐前刷牙,晚饭后刷牙。
尤其是晚饭后刷牙,不推荐再进食。】
“原来是一次饭前,一次饭后。”
“这样一来,就是早上起来和晚上入睡时刷牙,时间比一天三次从容许多。”
刷牙具体时间让诸朝古人们心里放松下来。
【刷牙的话,尽量每个牙齿都照顾到,且竖着刷比横着刷更能保护牙齿。
除此之外还可以照顾一下舌苔,比如咱们牙刷背部的橡胶区,就是用来刷舌苔的,至于用刷头刷舌苔,会让人产生干呕欲。】
说着姜叶放出用牙齿模型演示正确刷牙姿势的视频。
“没想到只是简单刷牙,还能有那么多门道。”诸朝古人们道。
当然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得看他们自己。
【需要注意,刷牙的作用是有效去除牙齿的食物残渣。
除了食物外,牙齿还有一大损伤原因,那就是蛀牙,也就是生牙虫/齿虫。
坚持刷牙可以有效避免人牙齿蛀牙,但真要生了齿虫,且情况严重,请尽快就医。】
“其实有时候就算好好刷牙,也会蛀牙,只是大部分时候能够避免这一点。”诸朝有经验的大夫道。
他们知道好好刷牙,和不会蛀牙之间并不是等式关系。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为了避免牙疼,咱们以后还是好好刷牙吧。”听到蛀牙等牙齿问题,诸朝古人们脸色大变。
尤其是那些体会过牙疼的人们,心里别提多害怕。
“之前天幕说好好刷牙,我还想后世会没蛀牙呢,没想到还是不能完全避免。”
“不过只是一个蛀牙,能让牙科地位越来越重要吗?”
“不光是蛀牙问题吧,后世牙医们还给人镶嵌假牙啊。”
“差点把假牙的事忘了。”
【说完口腔科,接下来说咽喉科。
咽喉科由咽、喉两部分组成,它们负责人的饮食、呼吸、发音等功能。】
“乖乖,后世医学划分的可真详细,就咽喉都能弄出一个科目。”
“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像其他五官,眼睛、耳朵、鼻子、嘴也就算了,咽喉也值得专门说?”
比起人其它部位器。官,咽喉很不被人重视。
且很多人不认为它们可以独。立出来。
【首先来说饮食,人的喉管其实并不粗,且人们吃饭时,为什么提倡细嚼慢咽,为的就是让食物更好的通过咽喉这个部位。
如果不细嚼慢咽,食物卡在咽喉这里,被噎住,人很可能被噎死,比如很多人调侃的“吃饭噎死”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吃饭噎死,原来这就是有的人吃饭噎死的真。相,原来是咽喉原因。”
诸朝古人们恍惚,他们身边不乏有过吃饭噎死的人,现在他们终于明白那些人的死因,
“咽喉居然那么细,看到没有,以后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诸朝家长们赶紧叮嘱孩子们。
他们是大人,知道原因后,一定会注意,但孩子们不一样,尤其是那些吃饭喜欢狼吞虎咽的孩子,更是长辈们的叮嘱对象。
【那么在人噎住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救助和自救?
自然是有的,这里强烈推荐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通过腹部以上、胸腔以下的位置进行快速冲击,压缩肺部,使肺部残留的气体形成气流,从而将咽喉处的异物排出的手段。】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