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兹觉得参会者要不就是接到研究机构指派的任务不得不完成,要不就是专为博人眼球或沽名钓誉。
他读报了,知道莫伦的发?光实验。
可不认为莫伦有?必须完成的机构任务,还让区区一个?化学试剂发?光实验搞出那么多?动静。
最近,听说有?好几个?剧院排新戏,想使用鲁米诺试剂发?光反应去添加舞台效果。哪还有?半点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
舒兹心中不屑,不请自来?的这两个?英国人,能有?什么本事提供线索呢!
再?不喜,他还是没直接把人拒之门?外。
万一呢?万一对方有?一点点本领,可以解开侄子丹尼尔的古怪死亡真相?呢?
舒兹把手里?的书放到桌子。合上书,轻抚了书的封面三下。
他才?吩咐佣人:“你先把人带去二楼起居室,我马上到。”
在佣人的带路下,莫伦与麦考夫走进这套三层独栋别墅。
观察舒兹教授的家居布置,是别具个?人风格。
非常整洁,即便是不常触碰的壁灯,灯罩也一尘不染。
更惹人注意的是,从门?口?鞋子到桌面烛台都是以「3」为一组摆放。
墙纸也不例外,是三种颜色组成的高规律性图案。再?看墙角的大花瓶,一共装了九根花枝,也是3的倍数。
莫伦与麦考夫交换了一个?眼神,确定舒兹教授多?少有?点强迫症在身上。
两人到了二楼起居室,佣人按照待客之道端上了茶饮。
主人上茶,客人可以选择不喝。
莫伦就没打算喝,但认真看了看两杯茶与糖罐的摆放位置,是构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舒兹教授板着一张脸,没有?任何礼仪性的寒暄。
他以审视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两人几次。然?后?,单刀直入式地质疑发?问:“你们能提供什么线索啊!”
莫伦没在意舒兹的傲慢态度,直接谈起鲁米诺试剂与清洁剂发?生反应后?的发?光时间很短。
“以现在的技术,蓝光可持续时长不会超过10分钟。换句话说,农夫发?现死者时,草丛里?有?人刚刚制造了发?光反应。那个?制造者是谁?”
莫伦问:“如果是迈耶先生自己做的,您能否为我解惑,为什么他外出观星要携带清洁剂与鲁米诺试剂?这是贵校的观星习俗吗?在他的尸体?边,有?没有?发?现两种物品的残余试剂瓶?”
舒兹听到对面一口?一个?“死者”,一口?再?一个?“尸体?”,他的脸色更黑了。
即便莫伦是在陈述事实,但这个?事实扎得他耳朵很疼,他不愿意承认侄子已经去世。
舒兹压根没想回答,就轻飘飘地说:“行?了,我知道了。”
麦考夫似乎只是作为陪客默默地坐在一边。
他没有?喝茶,却仿佛百无聊赖地挪动起糖罐。让糖罐偏移了原本的位置,它?与桌上的两杯茶不能继续构成等边三角形。
舒兹坐在对面,目光扫过糖罐与两只茶杯,眉头皱得更紧了。
莫伦清晰地看到舒兹握紧助放在腿上的双手,他的身体?也绷直了。
舒兹看到“等边三角形”的造型被破坏,本能地感到不适。
他在苦苦忍耐着,不能失态到当场去纠正客人,应该怎么摆放糖罐。
莫伦当作没发?现舒兹的不舒服,继续对他说:
“说来?也巧,自我提出鲁米诺发?光反应,是一次遇到与它?相?关的死亡事件。既然?您无法回答我的疑问,我希望能获得您的授权,调查迈耶先生的死亡实情。”
“什么?!”
舒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年轻女人真是很敢说。
凭什么让莫伦查明来?他侄子死亡的真相?,他会愚蠢到让丹尼尔成为莫伦增加知名度的垫脚石吗?!
舒兹讥讽地反问:“你有?什么本事敢提这种要求?呵!就凭那个?发?光实验吗?把几种试剂混一混,写一篇论?文就是你的本事了?”
舒兹本就不喜莫伦凭着一场大学展示会闹出的动静。
正要继续讽刺,莫伦是瞎猫也能抓到死耗子。
发?现鲁米诺发?光反应,只不过是她的撞大运而已,不算什么过硬的本领。
下一刻,舒兹的话卡在喉咙口?。
因为麦考夫打开了糖罐,取了一块糖加在了茶杯里?,又取了第二块糖加入茶水。
偏偏他不合上糖罐的盖子,也不去调一调茶水,仿佛要静待两块糖慢慢溶于水中。
舒兹瞧着这一幕,双手握拳捏得更紧,整个?人的身体?都绷紧成木乃伊了。
这样规格的糖块添加两块到茶水里?,口?感一定会甜到发?腻。可麦考夫都加了两块,为什么不再?加一块,凑成三块呢?
舒兹习惯性把所有?事物都以「3」排列。
一旦在目力范围内发?现不以「3」为基调的组合,就想要去纠正。
这种思维模式显然?偏离了正常状态。
舒兹必须死死忍耐,控制自己的手不往麦考夫杯子里?扔第三块方糖。
他不能暴露了自己的异样,只能在心里?骂:「快点!再?加一块啊!难道能甜死你吗?!」
麦考夫慢悠悠地拿起勺子似要去调一调茶水,可当勺子触碰到杯中茶水的表面时,他又把勺子放下了。
似要再?添加第三块方糖,看向了糖罐,但就是迟迟不行?动。
其实,麦考夫的这些动作只在发?生半分钟之内。
舒兹紧绷又不适的神经却对时间流逝速度有?了不同感受,像是饱受了一场持续一年的凌迟之刑。
此时,莫伦说话了。
“教授,您问得很好。您是对迈耶先生负责,才?为他认真挑选调查者。”
舒兹闻言,整整两秒后?才?回神。
他问什么了?对了,是问莫伦凭什么自信,有?什么本事调查死亡事件。
对于数字三的偏执把他搞得健忘了。
舒兹努力不去看带给他折磨的麦考夫,也不想听莫伦的花言巧语,只想挥手送客。
莫伦对舒兹的打算视而不见,是继续说:
“我不只研究了鲁米诺试剂,也组建了研究组在做指纹相?关实验。假设死亡现场留下了清洁剂与鲁米诺试剂的瓶子,可以通过检测指纹确定它?们是不是迈耶先生自带的,或是死亡现场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舒兹疑惑:“就凭指纹?”
“是的。”
莫伦却不再?直接说明,而是以肯定的语气反问:“博学如您,想必听说过约翰Ev.铂金杰吧?”
舒兹无法点头,他没有?听过这个?姓名。
“这又是谁?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您不知道吗?!”
莫伦故作不可思议状,就像是看到一个?标榜博学的人却没听过地球绕着太阳转。
“我都没有?提起更早的指纹学家,铂金杰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纪,而且他早在1823年被聘任为普鲁士布雷劳斯大学的生学及病学教授。
虽然?当年拿破仑打败普鲁士后?,这所大学与法兰克福奥德大学合并,在教学上有?了一些变动,但不影响铂金杰教授对指纹的研究。”
莫伦一边说着,一边狐疑地打量舒兹。
好似在质疑,你自诩博学,你又是一个?德意志人,怎么连普鲁士的学者都不认识?
舒兹被看得不适,他刚才?的傲慢,现在都成为回旋镖扎到他的脸上。
他只能自辩:“我一直专注物学研究,对生学了解得不多?。”
莫伦似乎解地微微颔首。“也对,学科之间不一定相?通。”
麦考夫却一改沉默,说:“铂金杰编写了《触觉器官和皮肤组织生检查注解》。这本书用拉丁文写成,他尝试对手掌纹做一些分类,归纳列出了九种不同形状。同时,也列举了指纹的分类情况。”
麦考夫:“遗憾的是铂金杰没能指出每个?人的指纹有?唯一性,也没能提到指纹检测能用于刑侦调查。直到我遇见了海勒小姐,听到她提出相?关构想。”
说到这里?,麦考夫谦虚地表示:
“其实,我只是白厅的一位普通文员,对生学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不瞒您说,今天我来?就是为海勒小姐做一回人证。
证明白厅曾经使用指纹痕检去锁定嫌疑人的身份。具体?事件涉及政府内务,我就无可奉告了,也愿您解见谅。”
舒兹只觉坐如针毡,难受到有?苦说不出。
谁向他的坐垫上放“针”的?就是这位福尔摩斯先生。
舒兹刚刚借口?,说学科不同,他才?不懂铂金杰的指纹学。
麦考夫就以普通白厅公务员是学术外行?的身份对他科普铂金杰的成就。
如果福尔摩斯先生叫做懂得不多?,那么自己算什么?
当下,麦考夫要他见谅,不能说明详情。
舒兹只能见谅,否则他能怎么问?
他也不能干涉英国内政,问清楚白厅用指纹查的是什么案子。
舒兹回过神来?,今夜来?的两个?英国人是一唱一和,刚才?对他进行?了男女混合双打。
难道他要强势地把两人驱逐?那么侄子丹尼尔的死亡真相?,又该从何查起呢?只怪他先入为主,刚才?太傲慢了。
舒兹尽可能微笑,这是他平时很少用到的表情。
“好的,我知道了,指纹痕迹很重要。海勒小姐,我愿意邀请您调查丹尼尔迈耶的死亡情况。您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
“今天时间不早了,我只想去迈耶先生在您家的房间瞧一瞧。”
莫伦又说:“也请您写个?字条或别的什么,便于我明天去大学调查。”
舒兹点头,“可以,我马上就写一份委托调查书。”
麦考夫适时发?言:“咨询调查费用方面,还请您放心,我们的收费公道。我非常赞同海勒小姐坚持以找出真相?为上的原则,只收取少许车马、住宿费。折合英镑,两人各一千即可。”
莫伦保持住了微笑。
好家伙!福尔摩斯先生的这把刀磨得够快的。
其实,她真没收过这么贵的调查费。
更确信仅以舒兹教授的大学工资,不算别的项目入账,他的年薪都没一千英镑。
舒兹脸色微微发?白,但还是咬牙同意了。
“可以,但我希望两个?月内,获得真实结果。稍等片刻,我去拿支票,先给你们定金。”
舒兹起身去了楼上书房。
起居室内只剩两人。
麦考夫终于慢条斯地合上了糖罐盖子,这玩意刚才?让舒兹浑身不适。
莫伦笑了,故意凑近低声问:“福尔摩斯先生,您亲手加往茶杯里?加了两块糖,不试一试口?感如何?”
麦考夫怀疑自己的耳朵,控诉地看向莫伦。「你不是吧?自己人也杀?竟然?让我试一试亲手制造的含糖量超标茶水?会齁死人的。」
他往茶水加糖,是有?气当场出,及时给舒兹添堵,且堵到舒兹全身不舒服。那么问题来?了,他是在帮谁出气呢?
莫伦摸了摸鼻子,自己这一刀是反捅得有?点狠了。
她立刻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我懂,我都懂。您刚才?加两块糖,不是想喝甜水,只是单纯地想观察舒兹家的方糖构造。夹两块糖足够了,不加第三块是不浪费食物。您做得非常好。”
麦考夫脸色微霁。
“您说得不错,我也有?观察结论?了,这里?的方糖远不如您家自制的好。好在我刚才?争取到了一些丰厚佣金,等回伦敦想向您购买一些方糖。”
莫伦很懂人情事故,“不,我怎么能收这点钱呢!您也为我争取到丰厚佣金,等回伦敦,我送您几箱方糖。”
麦考夫微微颔首:这还差不多?。
很快,脚步声在门?口?响起。
舒兹教授拿着支票与委托书回来?了。
莫伦与麦考夫秒变严肃脸。
糖,刚刚谁讨论?糖了?完全不存在的事,没有?任何甜味出现。
在舒兹的别墅内,给侄子迈耶的那间房布置得非常干净简约。
不?仅干净到不?染尘埃,更简约到几乎看不?出一位21岁大?三学生的生活印记。
书架上,除了物专业书籍,只有晦涩的拉丁文哲学书。
衣橱里,四季衣服都是版型保守的套装。被单、枕套、床单等都是清一色的白色调。
桌面物品的整齐程度,用一个细节可以窥见全貌——笔筒内的七支笔都朝着一个方向?摆放。
已知舒兹教授有些强迫症。
迈耶是因为主动向?叔父学习,才有了相似的个人习惯吗?还是他一直在被动遵守这个家的规矩?
莫伦问?佣人:“房间是你打?扫的?舒兹教授房间也是相似格局吗?迈耶八年前住进来,他的房内物品摆放一直都是舒兹教授决定的?”
佣人回?答:“迈耶先生的房间布局与主人房间的相似,是主人安排布置的,从八年前开始就是这样了。”
莫伦:“迈耶与叔父的关系好吗?有过争吵吗?”
佣人果断摇头:“没有。迈耶先生一直都很尊敬主人,我从未听到他们?发生任何争执。”
莫伦:“三年前,迈耶去慕尼黑大?学读书。这里与学校很近,他还住校吗?多久回?来一次?”
佣人:“是住校,周六晚上会回?来,周一早上离开。”
莫伦不?敢说了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意志男大?学生的普遍心需求。一般大?学生会这样布置房间吗?
莫伦侧目,征求麦考夫的意见。
麦考夫微微摇头,以示这很不?正?常。等离开舒兹别墅,他再细说了几句。
“比起牛津剑桥,德意志的大?学在十九世纪初期,就开始从中世纪古典大?学转型为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校园氛围多是追求纯粹而不?教条地去做实验研究。”
期待目标是一回?事,实施者怎么做是另一回?事。
以舒兹教授的行事风格,对?科研是有执着认真的态度,但也性格强势到不?喜被挑战权威。
麦考夫:“我在大?学接触过不?少习性特别的同学。有人喜欢把生活过成自虐式传教士,但对?方的居住环境也没有迈耶的房间令人倍感压抑,完全看不?到迈耶本人追求哪些生活乐趣。”
根据尸检,丹尼斯迈耶长期酗酒,严重到让肝与胃都发生了病变。
现在有由?推测,迈耶的压力源与叔父舒兹教授相关。
也不?着急下定论。明天?观察迈耶的大?学宿舍,再找他的朋友了解情况。
翌日,6月25日。
早餐后?,两人前往慕尼黑大?学,分开行动。
莫伦先去了医学院停尸间,那里也存放了死亡现场发现的物品。
昨天?,舒兹给出调查委托书,把已知的调查情况说了出来。
过滤掉他在叙述中的个人情绪与主观倾向?,目前能确定的线索并不?多。
从宿舍管登记处获知,6月19日晚间10点门?禁之前,迈耶带着望远镜离开学校。
慕尼黑大?学与事发死亡地的直线距离约20公里,车行约四十分钟。
迈耶需要携带一只重量不?轻的望远镜,他选择徒步的可能性较低。
舒兹说没有给侄子配一位专属车夫,那么迈耶是乘坐了谁的马车?是沿途随机拦了一辆吗?还是有谁来接他?
这些问?题仍是未知。
再说6月22日《慕尼黑早报》之所以会提到蓝光疑似来自鲁米诺试剂与清洁剂的反应,因为在现场发现了两种液体的瓶子。
清洁剂与舒兹教授家常备款品牌一致。
这款清洁剂的功能之一包括杀虫,因为舒兹一直教导侄子要保持环境干净,它很可能是迈耶自带去草丛的。
舒兹教授对?于侄子酗酒死亡的结论极其?不?能接受。
在认尸时,被询问?了死亡现场的一堆物品是否属于迈耶。
其?中就有一只空了的杜松子酒酒瓶。舒兹一直不?知道侄子酗酒,当场向?警方否认,认为酒瓶不?是迈耶的东西。
让舒兹不?能接受的不?只是迈耶酗酒,还有他对?观星的敷衍态度。
死亡现场的物品里除了望远镜、酒瓶、试剂瓶等物品,还有一本观星笔记。
笔记却没能反映出迈耶的观测热情。
看不?到密密麻麻的数据,也不?见洋洋洒洒的心得,每页只有潦草几笔,像是为了应付功课。
翻阅整本笔记,这是1873年当年的记录。
时间跨度从1月5日~6月20日,一共记录了13个夜晚。观星频次不?高,基本每月两次左右。
在最后?一页,页只有寥寥几笔。
仅记录了三条数据,记录时间分别是:
“6月19日,23:34”,“6月20日,01:45”,“6月20日03:27”。
三条数据的笔迹一致,最后?一条也未显出匆忙收笔的迹象。
或能说明至少在迈耶被发现死亡的一个小时前,他还是维持着不?太专注的观星状态。
莫伦在停尸房翻查了所有证物。
确认迈耶的衣服鞋帽全部完好无损,这与他没有受到外伤击打?的尸检结果一致。
没有发现他随身?携带钱包,只在外套口袋里找到3马克,这笔钱足够他从南郊坐马车返回?学校。
然而,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指纹检测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
迈耶的尸体与他的物品都几经辗转。
6月20日,农夫老卢卡斯在凌晨四点半看到蓝光,随后?发现了草丛里的尸体。
他折返村子叫人看守尸体,再把这件事报给了当地治安官。
上午七点,尸体被暂时运到村庄停尸点。从死者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他的学生证件。
九点半左右,消息被送至大?学。舒兹教授找到了慕尼黑警局,警方把尸体与证物转运回?了市内。
6月23日,舒兹教授不?满警方的调查结果,又把尸体与证物运回?了学校医学院。
从尸体被发现到最后?送入医学院停尸房,三天?里接触过迈耶随身?物品的人包括村民?、警员与校方。
如今,人们?没有不?污染证物的意识。
现在又是6月夏季,大?家不?似冬天?会习惯性地佩戴手套。
这些因素导致证物表面的指纹来源非常复杂。
碍于如今检测设备非常落后?,更无法用计算机技术处叠加在一起的指纹。从提取、比对?到分析指纹,只能通过人工手段完成。
莫伦先去往警局,再到南郊事发地。逐一说服那些接触过迈耶死亡现场物品的人,留下他们?的十指指纹作?为对?比样本。
说服过程不?必详述,无非晓之以(威逼),动之以情(利诱)。
校方接触过证物的那些人,也要对?他们?进行指纹收集。是把这个较为轻松的活,交给了助手阿洛特女士。
加上死者迈耶本人,总计提取了28人的指纹样本。
再把所有证物的指纹都提取出来,分别与28人的指纹样本进行对?比,最终再拍照留档。
完成这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天?色已黄昏。
夜间八点多,晚霞绮丽,晕染天?空。
夏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此起彼伏地弹奏着欢快夜曲。
莫伦带着指纹痕迹检测报告,去往大?学附近的餐厅。
距离敞开餐厅大?门?尚有十五米,就闻到令人食指大?动的煎香肠味。
似乎能幻视它的表皮被煎到焦黄酥脆,咬一口,是鲜嫩猪肉与劲道爆汁的完美融合。
“咚!咚!”
从餐厅的落地玻璃窗内侧传来敲击声。
莫伦侧头,隔着大?玻璃看到先到一步的麦考夫。
麦考夫微微颔首,以示他选择了靠窗角落里的座位。
餐厅的气氛喧闹。
餐客们?多是大?学师生,三五成群围坐一桌。他们?被夏日热情所感染,或是聊天?或是嬉笑。
莫伦走到角落就座,这里相对?安静。
她与麦考夫没有入乡随俗,谢绝了侍者推荐的“夏天?来到慕尼黑,谁都会喝一杯本店的特制啤酒”。
办正?事的时候,不?会让酒精干扰思维。
两人浑不?在意侍者「两位错过一个亿」的表情,不?为醉人的酒香酵母味与丰腴的啤酒泡沫口感所诱惑,都选择了不?含酒精的苹果汁。再搭配香肠、土豆泥与蔬菜,作?为今日晚餐。
等待上餐时,开始交换今日的调查发现。
麦考夫:“我去了迈耶的宿舍,整体氛围比他在叔父家的房间轻松。没有为了保持整洁,严苛到让书桌所有物品的朝向?保持一致。可据我观察,迈耶所在的宿舍楼,他还是四十位学生中房间最干净的那位。”
迈耶不?曾因为住校就表现出与在舒兹家截然相反的生活习惯。
在他的宿舍,别说发现酒瓶,就连酒瓶盖子也没找到一枚。
“宿舍里,几乎没有体现迈耶业余兴趣爱好的物品。只有一类书籍,与他在叔父家的内容不?同。”
麦考夫抄录了书名,比如:《南美洲旅行日志》、《澳大?利亚博物志》、《南半球航线》、《如何穿越亚马孙丛林》、《好望角有多远》……
莫伦看了这一串书名,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与南半球相关。
麦考夫:“迈耶的父母生前是植物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南半球植物。八年前,他们?是从南半球返回?欧洲时遭遇了海难。”
莫伦:“看起来迈耶很关注父母曾经走过的路。他今年大?三,您是否从谁口中打?听到他的就业计划?”
麦考夫:“迈耶读的是天?文学,但成绩在一众同学中排名靠后?。我查访了与他一起上课的同学以及宿舍楼内的熟人,基本确定两件事。”
第一,物系师生几乎都知道舒兹教授与迈耶的叔侄关系。
不?是因为舒兹教授表现出偏袒纵容,而是因为他对?侄子比对?其?他学生更加严苛。
第二,舒兹教授时常会去宿舍楼检查迈耶的学习研究进度。
同学们?或多或少听到一些舒兹对?侄子的严厉指责,但确实没见过迈耶与叔父发生争吵。
麦考夫:“几乎所有师生都对?迈耶酗酒一事不?知情,除了一个人,道格拉斯是例外。”
大?一新生道格拉斯,住在迈耶隔壁的那栋宿舍楼。
三个月前,他半夜从酒吧回?校,偷偷翻墙进入宿舍区时,遇上了满身?酒气的迈耶。
当时接近凌晨两点,迈耶喝多了,兴致高涨地拉着道格拉斯一起去宿舍楼顶聊天?。
两人熟悉起来后?,道格拉斯听迈耶透露了几句对?未来的想法。
迈耶毕业后?想去南半球生活,远离严厉管教他的叔父。
他从未与叔父争吵,因为知道舒兹本意是希望让他成为优秀的人才,但这些年活得真的很辛苦。
迈耶也想好了远行的由?。想要去观测南天?星空,那是在北半球无法完成的事。
麦考夫:“道格拉斯劝过迈耶别喝太多酒,迈耶表示他是因为失眠才开始喝酒的。进入大?学后?,专业成绩与研究进度一直无法让叔父舒兹满意,这让迈耶从大?二起开始持续性失眠,酒也越喝越多。不?过,迈耶近期开始戒酒了,他说找到了一个方法。”
什么方法?
莫伦猜测着,以迈耶酗酒的严重程度,那可不?是说戒就能戒的。
这时候,侍者端着托盘来上菜。
餐桌安静了二十几分钟。两人暂缓案情交流,专注品尝起德意志特色晚餐。
餐后?,麦考夫公布了迈耶戒酒的秘诀,从外套口袋取出一个小纸袋。
“这是在迈耶宿舍枕头边发现的。道格拉斯说,迈耶表示他希望能通过使?用药物代替酒精去治疗失眠。”
纸袋装着拇指大?小的棕色玻璃瓶,上面贴了标签「水合氯醛」。
莫伦认出了这款安眠药。
水合氯醛在19世纪三十年代就被合成出来,但直到1869年它的催眠镇定作?用才被发掘。
莫伦:“四年前,是德国的药剂师,最先将「水合氯醛」用作?安眠药。”
麦考夫:“不?错,这种药是从德国开始向?外推广使?用的。”
药物的起源地是一个关键点。
别忘了,慕尼黑大?学就在德国境内。
迈耶大?二开始失眠,当时他有足够的条件接触到「水合氯醛」。附近药房就有卖,他却选择了酒精。
麦考夫推测:“选择酒精的原因,部分是像迈耶说的为了治疗失眠,但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要放纵地去释放压力。酗酒近一年,他却企图戒酒,以药物对?抗失眠。发生这种变化,是他独自思考后?就能想通的吗?”
人是有突然大?彻大?悟的可能性,但每种变化背后?必然存在推动它发生的缘由?。
麦考夫:“我调取了迈耶在大?学图书馆的全部借阅书籍记录,从大?一入学到大?三死亡前夕,他的阅读偏好没有任何变化。”
不?是阅读影响了迈耶,那么就是某个人了。
迈耶很可能碍于叔父舒兹的原因,没有在大?学结交关系亲密的朋友,道格拉斯是唯一听迈耶说过心里话的人。道格拉斯却表示不?是他推荐迈耶使?用安眠药。
问?题来了。
是谁推动了迈耶做出戒酒吃药的变化呢?
莫伦从包里取出指纹检测报告,递出给麦考夫。
“您要找的那个人,应该就是「未知者X」。”
经过繁琐的指纹比对?,发现了一个高度可疑点。
所有证物中,只有鲁米诺试剂瓶没有死者迈耶本人的指纹残留。
另外,分别在鲁米诺试剂瓶、酒瓶与望远镜上,发现了一组陌生指纹,与今日28位被提取者的指纹都不?吻合。
莫伦把这个可疑人物标记为「未知者X」。
再结合麦考夫调查到的迈耶心变化情况,能进一步推测出五天?前案发时的场景。
莫伦:“6月20日,乡间草丛迈耶与「未知者X」一起观星,鲁米诺试剂、杜松子酒都是X带去的。X知道迈耶习惯性地携带清洁剂去观星,迈耶会对?野外草丛喷洒清洁剂是为了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