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神秘法医by山海十八
山海十八  发于:2025年01月27日

关灯
护眼

是顾忌到租客可能会带来麻烦,也是比对了出租房屋的开销与收入。
租屋价格与房间大小、装修、地段相关,也与附加的服务相关。
租客可以要求提供餐饮洗衣等家政服务。房东不提供,租金收入必然会减少。
谁给租客提供家政服务?
多数情况下,房东们选择自己搭把手,但原主宁愿在办公室坐班十小时,也不喜欢困于菜场、厨房与洗衣房。
她以每年17英镑的价格雇了住家女佣朱莉。
这种薪资的佣人只需照顾原主一个人的生活起居。如果增加女佣的工作量,肯定要加工资。
把三楼屋子的房租与额外支出的家政费用比较,再考虑租客可能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对比之下还不如把房子空着。
莫伦赞同原主的选择,她也不喜私人领域有外人。
而且比起住家帮佣,更怀念智能化时代,全屋以机器代人做家务。
如果她选择做房东,必是在伦敦有了第二套房,不用与租客抬头不见低头见,只管闲适地收租即可。
坐等收租的轻松日子什么时候能来?
除非天降横财,否则不算通货膨胀,以女性电报员的年薪,不吃不喝十几年可以全款在伦敦买房了。
如今英国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只有男性一半或1/3的薪资。
电报员也一样。在这个时代,却是对女性相对友好的职业选择。
往前倒退三十多年,摩尔斯的电流电报机尚未被发明出来。
那时提供给英美女性的就业选择,除了做所谓的“家庭天使”与经营自家产业,走出家门后多数成为家庭教师、家政相关服务人员或纺织厂女工等。
这些年,情况渐渐改变。
比如需要医疗技能的专业护士,有大量女性加入。
再如近十年不断扩张的电报业,从连接城市到国家到跨越大海,给女性提供了大量办公室岗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就业领域。
这份体面的办公室工作,却也存在职业年龄危机。
莫伦梳原主记忆。
电报员的工作强度高,扣除午餐时间,每天坐班九小时。
这一行奉行“速度至上”,快速敲击键盘收发电报讯号,同步翻译摩斯码传递信息。
商务讯息占电报通信的大额。一旦出错会导致客户损失惨重,所以电报工作的容错率极低,要求电报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尽管工作日不是每个时段都很忙碌,闲暇时能在办公室内织织毛衣或读读闲书,但公司对电报员的年龄设有限制。
为了确保体能跟得上,要求女性电报员的年纪在18~30岁之间,最好未婚。
原主不知道十年后该如何转行。
她在父亲的牙科诊所里做过助手,更确定了对护学毫无兴趣,不可能转而学做护士。
不排斥婚姻,计划找一位身家合适的男士结婚。
婚后把这栋小楼全部租出去,收房租也能是一份稳定的生活来源。
原主与沃尔在同一条街上班。
打听过「杰克国际律师事务所」是业绩优异的老牌事务所,而萨米沃尔入行十年,是小有名气的精英律师。他在伦敦有房产,没有传出不良嗜好。
萨米沃尔不只符合了原主对身家合适的择偶标准,还让她获得了两情相悦的欢喜,简直就是命运赠予的特殊礼物。
莫伦不由想到茨威格的经典话语
——“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从斧头巷到苏格兰场的观察,她敢断言萨米沃尔99%有问题,这个男人与导致原主死亡的劫案相关。
不只凭经验推测,更因沃尔看似体贴,今夜却还是不免泄露了几缕违和情绪。
假设沃尔操纵抢劫案,他的动机是什么?
趁着原主受惊吓,促进两人的感情?有必要这样着急吗?
莫伦怀疑存在某个隐藏的深层由,因为还有另一个疑点。
原主做电报员刚好满三个月,今天是试用期的最后一天,能否转正还需参加一场考试。
转正考试将在明天11月1日进行。
换个角度思考,劫案偏偏在考前的夜晚发生,又是一个单纯的巧合?
莫伦不信接二连三地巧合。脚打石膏算什么,明天照常去电报公司。
既能观察公司是否藏着线索,也是去见识一下电报构成的19世纪“互联网”。
如今,电报员因职业便利能接触到各式消息。不限于伦敦本地,也能快速获取其他城市与海外的资讯动态。
莫伦又与女佣朱莉交谈了几句。
初步判断这位十六岁的爱尔兰姑娘与原主记忆里的表现一致,踏实、勤劳又不死板。
合心意的住家家政不好找,而优秀的管家更难得。
她将持续观察朱莉,如果对方也愿意,会将其往大管家方向培养。
那是后话,先叮嘱朱莉不必在意等会楼上发出的响动。
晚餐后,莫伦拄着拐杖,灵活地上了三楼。
打开存放老海勒先生遗物的储物柜,从最深处取出一把左轮与一盒子弹。
这把枪等同摆设,老海勒只在打猎时象征性开过两次。原主不会用枪,没碰过它。
莫伦拆开枪,对零件逐一检查,确定它能够正常使用。
不知子弹是否受潮?
装弹,上膛,试了试手感。
“砰!”
一记枪响,精准熄灭五米外的蜡烛火苗。
凑合用吧。
莫伦转着枪柄,遗憾它不是消音枪,杀人时难免有噪音。
试枪,当然不是用来对付明天的转正考试。
携带它是对这个时代治安的不信任。
今夜发生抢劫,谁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毕竟打着石膏,脚的不便,通过手弥补一下。
接下去,抓紧时间临阵磨枪。
莫伦没收发过电报,但非常熟悉摩尔斯码。
今夜来场急训,参考原主的经验与肌肉记忆,无实物现学电报员的技能。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莫伦提前十分钟出门,叫了一辆马车去上班。
一路见识了十九世纪的时代特色,伦敦街头飘荡着隐隐的马粪味。她没遇上阻碍,顺利抵达公司。
抬头,望向「查尔斯电报公司」的招牌。
第一夜进警局,第二天进考场,不知考核内容又会带来哪种“惊喜”?

「查尔斯电报公司」规模中等,伦敦总部的员工约四百人左右。
其中,电报员在三百人上下浮动,男女比例2:1。分属不同的线路,包括城内、城际、欧洲、跨洋等不同区域。
男女员工被安排在不同楼层办公。
收发电报时,却不会区分上下线的对接人员是哪种性别。
莫伦进入202办公室。
这里收发英国城际电报,常驻女性电报员约三十人。除了她,其余都是正式职员。
距离九点上班还有6分钟,还有五人没到。
薇薇安索普看到莫伦打着石膏,吓了一跳。“上帝!你的脚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
莫伦:“没大碍,昨天下班摔了一跤,不小心把脚扭了。”
薇薇安索普入职电报公司四年。
原主的三个月试用期,是薇薇安负责指点。她很有耐心,一直不吝认真教导。
薇薇安追问:“怎么会摔跤呢?没别的伤吧?”
莫伦没有遮掩昨夜的遭遇,一边概述一边观察同事们的反应。
“昨晚回家在斧头街遇上了抢劫犯。我被推了一下,没站稳摔了。除了被抢走一条手链,没别的伤。已经去苏格兰场报案,也不知能不能追回手链。”
薇薇安震惊:“怎么会这样!那条巷子一直很安全!”
其他同事听到莫伦被抢了手链,纷纷惊愕后怕,也来安慰莫伦。
“距离苏格兰场那么近,居然还有人敢抢劫!”
“要不怎么说那群警探没什么用,看来以后下班一定要往人多的路走。”
“手链被抢,人没大伤,也是有惊无险。”
薇薇安想起今天的考核安排,担忧地看向莫伦。
“九点多的转正考试,你可以照常参加吗?需要我与托尼先生商量过两天再考吗?”
莫伦微笑摇头,“不用,我能参试。只是扭了脚,对收发电报不造成影响。”
薇薇安舒展眉头,这样最好。
虽然主管托尼不会为求工作效率不许员工请病假,但在转正考核的节骨眼提出延期进行,很难说他会不会有意见。
说话间,所有人都到齐了。
原主试工三个月,与薇薇安最熟悉。
还与年近二十七岁的乌丽卡琼斯比较聊得来。乌丽卡的父亲也是一位牙医,让原主与她有了共同话题。
另外27位同事,多是瞧着脸熟,只记了一半人的姓名。
当下,莫伦观察同事们。
她们听到斧头巷劫案后,没人表现出心虚等异常神色,一切看起来很正常。
乌丽卡也上前安慰莫伦,“不用紧张,转正考试不难的。大家都过了那一关。平时怎么操作,今天只管照常发挥就行。”
这次,薇薇安却没有表示相同的乐观。
不由取出怀表看了一眼时间。“08:59”,还有一分钟正式上班,托尼主管很快会来叫人去测试室。
转正考核本来难不到哪里去,这只是面向试用新人的考核,又不是优秀员工的年终比赛。
但昨天听到小道消息,公司似乎有意改变原先的工作模式,要将固定于某条线路的电报员改为不同条线路的轮组调换。
换句话说,202室本来负责城际线路的收发,改动后也会轮到跨洋线路。
这样一来对电报员技能熟练度的要求就高了。
薇薇安没有透露尚未被证实的消息,不想给新人增加压力。
即使轮组,应该是从熟手开始,怎么都轮不到刚入职三个月的新人吧?
薇薇安想着,又焦躁地拨了几下表盖。
莫伦瞧着薇薇安的手指动作,立即意识到情况有变,今天的转正考核恐怕不会轻松。
参加转正考核的一共有二十人,分别来自不同线路。
托尼主管到202室叫人时,也惊讶地瞥了一眼莫伦的右脚石膏。“脚伤严重的话,你可以请一天假,明天补考。”
莫伦果断摇头,“谢谢您的关心,只是扭伤,不碍事。”
托尼主管不多废话。“带上笔去411室。”
莫伦拄着拐杖出门,与其他组的十男九女一起上楼。
原主的记忆里对同期招来的十九位新人没多少印象。
不在一间电报室工作,最多是在走廊上打过照面。
这十九人见到莫伦打着石膏,有点惊讶,也没异常反应。
411室考核室的布局与普通电报室相同。
桌椅整齐地排列着。每张桌子上放了三样东西:收发电报的键盘、扬声器与速记纸。
「查尔斯公司」电报员的工作内容分为两部分。
收电报:根据扬声器传来的上线电码声,同步在键盘敲出相同讯号。
键盘与打印机相连,一串摩斯码会在小纸条上被打印出来。再根据纸条的摩斯码,转译为英语写到速记纸上。
发电报:将送到手头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摩斯码,敲击键盘传送给下线。
发出的电码同步在小纸条上被印出来,以便有需要时与下线电报员进行核对。
现在没有耳机,一间电报室的几十台扬声器会同时传出不同的电报声。
不同频的滴答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对于电报员的分辨力也是极大考验。
托尼主管让测试者按照男女分成两组,一组靠门一组靠窗,再按从低到高的身高依次入座。
“靠窗的十人,先发后收;靠门的十人,先收后发。收、发电报各15分钟。先试调一下扬声器与键盘,确保设备正常。”
莫伦入座靠窗的最后一位。
她把拐杖放到身后的地板上,避免拐杖在考试期间被不小心被撞倒发出噪音。
之前,薇薇安向原主描述过考核过程。
411室与楼上的511室是公司内测线路的专用房间。
新人职员考核时,上线发报者由其他员工充当,通常抽调专业性强的老手。
几乎不可能开后门。
因为发报声传至411室时都会外放出来,负责督考的托尼主管能听清每个发报者的手速快慢,是不是有意放水。
莫伦调试设备,确定可以使用。
托尼主管先把英语文字稿发给靠窗组。
“15分钟内,你们按照段落顺序发报。在保证正确转码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发。”
莫伦看着段落内容,足足有七张纸,显然无法在15分钟内全部发出。
这些段落的构成,有的是逻辑通顺的句子,有的却是无序的字母与数字组合。
前者遵循常用语的拼写规则,转译成摩斯码时相对容易。
后者毫无规则,更考验思维与手速。
它被用作考题不是故意增加难度,而是结合了电报员实际工作时遇到的情况。
客户们为了保密,会对电报采用不同形式的加密。电报员时而需要发出一堆乍看似乱码的词句。
“发报组准备,五、四、三、二、一,开始。”
随着托尼主管的一声令下,窗边响起了滴滴答答声。
莫伦专注于自己的考核内容,把前后桌传来的截然不同的按键节奏屏蔽在耳外。
昨夜的突击练习颇有成效,这会有条不紊地按动键盘。
她不会自大地认为一夜急训就能夺取“全伦敦最快发报员”的荣誉称号,但有信心顺利完成今天的发报考核。
莫伦专心发报,但始终对外界保留了一丝注意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一分钟后,靠门的收报组也开始考核了。
桌上的扬声器传出了来自上线的滴答声,是不同的十份内容。
刚开始所有发来的电码节奏都很正常,但进行到第六分钟时,其中之一的发报速度突然变化。
楼上某位发报员,明显加快了手速。
速度越变越快,发来的电码乍一听更似无规则乱码,但似乎又在哪里见过。
加速电报的对应测试者,是坐在靠门最后一位的彼特。
刚开始,他试图跟上节奏,渐渐地力不从心。
不断紧张地吞咽口水,不受控地冒出一头冷汗。
滴答声像变了调,成了可怖鬼怪的脚步声。
他越想挣脱鬼怪的恐吓,反被越缠越紧,连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
突发状况不只影响了彼特,也让整个考场气氛为之一变。似往沸腾的油锅里浇了一盆冷水,直接炸了锅。
——这是遇上了“加料”!
电报圈内,一种叫人糟心的现象。
有时,初来乍到的电报员会被故意安排到一些线路上。
那里有性情不佳的职场老手,用远超日常惯用的发报速度让新人无法跟上节奏,迫使新人们不得不认输。
美其名曰,这不是戏弄打压新人,而是锻炼新人的能力。
主管托尼很快注意到了这一幕,皱起眉头,但没有叫停。
电报业奉行速度至上。既然上线的电报员能发出这种速度,说明是人能做到的事,那么收报方就该接得住。
“才来三个月还没准备好”,这种话听起来情有可原,但说到底还是专业技能欠缺的表现。
彼特很快支撑不住。
他接二连三地漏记电码,变得手忙脚乱。右手按键频频出错,企图用左手拿钢笔辅助记录。
一个慌神,钢笔被他推到桌子边缘。
“哐当”。
笔掉在地上,似一记重锤击穿了他的耳膜。
彼特的心态彻底崩了。跟不上,完全跟不上。
他颓唐地瘫坐在椅子上,两眼无神地盯着扬声器,只听里面继续传出飞速的滴答声。
原本有十道收报声,现在明显少了彼特的那一道。
其他测试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担忧自己也被“加料”对待导致考核失败。
莫伦是唯一的例外,手速不变地继续发报测试。
她当然察觉到了隔壁桌的异状。
同样坐在最后一排,后半场轮到靠窗组进行收报测试时,今天最可能被“加料”的第二个人——是她自己。
考场出现刁难人的操作没有出乎她的意料,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确定感。进一步佐证昨夜的劫案不是单纯的冲动作案。
主管托尼瞧着考场的气氛变化,眉间皱出一条深深的褶子。
厉声说:“都专心点!还有五分钟,上半场测试结束。”
五分钟说慢不慢。
发报组继续敲击键盘,而收报组开始把刚刚打出的摩斯码翻成英文。
很快,主管托尼掐表喊停,将两组的答纸都收上来。
“托尼先生。”
靠窗最前排的艾贝小姐忍不住提问,“加料,这种发报方式真没问题吗?难道不该告诫楼上的发报员不要再这样操作。”
不等托尼回答,被打击的彼特先跳了起来。
“呵!你是什么意思!现在让楼上别加料,是因为轮到你进行收报考核就想明目张胆地降低难度吗!”
彼特愤愤不平。他被针对了,凭什么另一组人能轻松度过。
艾贝也怒了,“你冲我吼什么,又不是我给你加料。是你倒霉碰上了,我只想及时纠正错误。”
“都给我安静!”
主管托尼提高声音呵斥,“像什么样子!这里是转正考核现场,不是在露天集市买菜。”
托尼又冷冷地瞪了彼特,考场遇上“加料”是很不好的经历,但这人的抗压能力着实欠佳。
彼特交上来的答纸一片空白。
“加料”从第六分钟开始,而前五分钟他顺利地收到了电报。对那些已经收到的电码,他竟然一个字也没翻译。这就是自暴自弃。
主管托尼问彼特:“下半场的发报测试,你还考吗?不考就立刻出去。”
彼特已经对转正没了希望,交了白卷,怎么可能考核及格。
却不敢朝托尼发泄怒气,上周的工资还没拿到手。想夺门离开,但又想瞧瞧靠窗组是否也会遇上“加料”的难题。
“我要继续考。”
彼特嘴上这样说,可心思已经不在考题上。
主管托尼深深看了彼特一眼,岂会看不出他的小心思。“那就遵守考核纪律,安静坐好。”
转头,托尼又对艾贝小姐说:“你在实际工作中能遥控上线电报员的发报速度吗?能出台一部法规,限定英国发报员的手速控制在某个范围内吗?如果你可以,我立刻去警告楼上不能再「加料」。”
这话很不好听,却是电报业的现实,技能跟不上就是原罪。
艾贝被堵得没话说。
主管托尼:“好了,都打起精神来,开始下半场。”
他把文字考题发给靠门组,而靠窗组十人盯着桌面扬声器,等待楼上传来电码讯号。
411室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
可以预见令人心塞的发报信号即将刺入耳膜,扰乱人心。
莫伦更感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扫视。
不必问也知道大家的猜测,下一个倒霉蛋是谁?最可能是她。
莫伦却面不改色地坐着,从容以待即将到来的刁难。
彼特一边偷瞄一边心里冷哼。
呵!女人,你就装镇定吧。等到扬声器响起,你一定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哭出来。
“滴滴、答。”
扬声器里传来了楼上的发报声。
起初,所有发报声的速度正常。
很快,不再是五分钟后,而从第二分钟起,有一个发报者开始丧心病狂地变速。
被针对的仍旧是最后一排的测试者。
莫伦面前的扬声器,传出明显加速的发报声。
对比刚刚彼特收报的情况,这次电码的节奏居然更快了,叫人怀疑楼上的那位发报员按键按得快要手指冒火。
然后,令人惊掉下巴的一幕出现了!
坐在靠窗最后一排的那个人,她居然稳稳接住了。
莫伦不慌不忙地敲击着键盘,任由楼上疯狂加速,她一字不差地将每个电码接收到。
滴答声不绝于耳,她就像稳操鱼竿的垂钓者,不论咬饵的大鱼如何狂乱挣扎,都被她收杆入桶。
彼特目瞪口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定是他眼花了。
可不管他怎么揉眼睛,事实都在面前,让他的脸隔空被扇了几十个巴掌,疼到仿佛肿了。
主管托尼也十分错愕,这种水平的新人非常罕见。
有点怪!不太确定,让他再看一眼。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只见莫伦越敲越熟练。
考场的气氛也再度改变,被电报老手“加料”的压抑感一扫而空。
谁说新人就必定被戏弄,总会有奇迹发生。
除了彼特,其他18位受测者不敢转头分神去看莫伦,但都听到最后一排传来沉着有力的收报声。
这让电报新手们莫名心神一振,又是满满干劲。今日之后,「石膏小姐」必定成为业界的一颗新星。
莫伦却想另一件事。
“加料”的发报者与劫匪有没有某种联系?为什么要针对这场转正考核?

午餐前,莫伦收到托尼主管的通知,让她去签订正式劳务合同。
莫伦:“我想把合同带回去看看,过几天再签可以吗?”
怎么可能现场面签。
合同,这种东西不一定能保障弱势方。看得不仔细,反而会主动给强势方送上压榨式武器。
原主的记忆里少有法律资讯,自己要花时间另查这个时代的法条。
托尼主管感到诧异,如今主动要求细看合同的普通职员不多。
联想到莫伦上午的精彩表现,又觉得不必惊讶了。技能出众,看得长远也正常。
“七个工作日之内,给我确切回复。”
托尼又问,“217室,金发的露娜伊迪,你认识吗?”
莫伦摇头,原主没听过这个姓名,记忆里也没出现过哪个金发同事。
为什么托尼主管要提这个人?
217室是伦敦市内电报线。
比起城际线路,伦敦市内线的工作量繁重,有大量的商贸业务。
莫伦想到一种可能,“伊迪女士是上午的「加料」发报员?”
托尼点头,以颇为官方的口气说:
“伊迪不是故意给转正考核增加难度,只是想选出一批技能过关的新同事。”
莫伦不相信原因这么单纯。
托尼主管却不再就此说一个字。“等你签好合约,找我来录入。索普小姐会告诉你接下去的工作安排,你可以先去用餐了。”
“好的,也祝您午餐愉快。”
莫伦离开了主管办公室。
之前,原主一直选择去咖啡馆吃午餐,能有更多时间与沃尔先生接触相处。
今天,莫伦根本没告诉沃尔她来上班了。
现在肯定选择去电报公司的职工食堂,以便打探更多消息。
男女职工分场地办公,也分食堂进餐。
莫伦走进一楼左侧的女性职工食堂,察觉到消息的传播速度之快。
距离转正考核刚刚过去两个多小时,“石膏新人”的事迹已经流传开来。
她右脚迈进食堂,马上收获一群年轻女人的视线,有好奇、有赞美、有探究,也有不以为然。
还能听到一两句窃窃私语,“瞧,这个打石膏的,击败露娜伊迪的就是这个新人。”“以前没听说过,是什么来历?”
“海勒,这里。”
乌丽卡看到莫伦走进食堂,笑着向她招了招手。
莫伦看到长桌的十个座位已经入座八人。
包括薇薇安索普,六人是202室的熟面孔。还有两位没有见过,应是其他办公室的。
莫伦去窗口取了午餐,走向乌丽卡这一桌。
乌丽卡见状马上站起来,三两步快走来帮忙。“你不方便,我帮你端。”
莫伦:“谢谢。”
“不用客气。”
乌丽卡说着,眼冒兴奋的光芒。“真想感谢我,给我们详细说一说你与伊迪的大战经过。”
乌丽卡又说:“你的口风还真紧,我们202室居然是最后才听到的消息。”
两个半小时前,莫伦结束考核回202室继续工作。
她神情自然,只用一句“应该能通过”轻轻带过考核内容,根本没提“加料”。
莫伦向乌丽卡笑了笑,像是表示她不好意思自吹自擂。
原主性格不算外向,与同事们相处时很少主动挑起什么话题。
哪怕与熟悉的乌丽卡也就讲一讲牙医诊所见闻,更多是一起织毛衣。
餐桌旁,薇薇安不掩饰轻松愉悦的心情。自己带的新人出色地完成转正考核,让她颇有成就感。
“恭喜,成功转正。你平时工作踏实用心,我知道一定能有回报。但还是让我惊讶了,看来是202室没能给你更大的发挥空间。”
202室负责的城际线路说是每天工作九小时,但集中忙碌时段只有五小时左右。从没遇到哪条上线电报员“加料”,整个办公室气氛相对平和。
原主的三个月试用期,从入门学习到独立操作收发电报,一直表现得中规中矩。从某个角度,她与202室其他人一样,习惯了不争不抢地工作。
今天,莫伦原本没想过表现突出,但遇到“加料”打压事件也不会故意退让。
强抗压的好心态、精通摩斯码与熟练机械操作,是成为优秀电报员的必备条件。她具备前两个条件,而这具身体的记忆补齐了最后一条,自然成功过关了。
出风头,未尝不是一种获得线索的方法。
这会听到薇薇安的话,意识到她话里有话,什么叫做“更大的发挥空间”?
莫伦直接问:“索普小姐,您该不会让我换到别的线路吧?还是上面有调整工作的安排?”
露娜伊迪为什么要针对转正考试?
莫伦最初怀疑这个人与萨米沃尔存在原主不知情的私交,但现在听起来更像与电报公司的新安排有关。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