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浮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让孙大圣尴尬极了,反正她也看不见,现在要说正事了。
“大圣你瞧。”白浮张开掌心,展露出其中金色火焰。
天火的光芒仿佛将四周照耀的更亮堂了些,悟空见曾为花果山带来灭顶之灾的天火,此时竟在白浮手中变得如此乖顺,十分惊奇。
“咦?竟是老君烧炉用的六丁神火,怪道竟能灼烧山脉五百年,那杨二郎真是费心至此。”
“六丁神火?”白浮疑惑道。
悟空见白浮一派茫然,不禁嬉笑出声“好妹子,且听我一一道来。”
九幽之中幽冥神火,地狱之中的九天玄火,焚烧孽业的红莲亚火,随凤重生的涅槃圣火,诞于星辰的紫薇天火,及阴之处的太阴真火,老君炉中的六丁神火,金乌本源的太阳真火,八卦离位的南明离火,以及玄妙无比的三昧真火。
“这十种天火便是见得一见都需大造化,妹子竟能将其驯化收服,显然是有大威能的。”
悟空的解说让白浮心中惊觉,原来这火竟是真的来历不凡,这让她心中更是犹豫,最终想了想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厚颜开口。
“大圣,按说这火虽是由我前去收服,但我只知大圣的本事,只要乐意也定能将其解决。按说,提出这等要求实属不该,但这火关乎我前程,我亦在此厚颜向大圣求个恩典,将这火赠与我。”
大圣听罢白浮所言,先一愣,随即洒笑一声“你这妹子,让俺老孙如何是好?若是旁人,见着那奇珍异宝,便是与之无缘,也要想方设法的插上一手,哪怕最后无功而返,心中也是恨得牙痒,思量着他日找得时机,与得宝之人斗上一斗,这天火既已被你收服,你收着便是,怎的还巴巴拿来与我老孙面前?”
“只因我诚心与大圣相交。”白浮干脆利落的答道,这回答竟是让猴王一征,猴王左思右想,思得过白浮将火焰拿出,是为向他讨要报酬,或是收服不利,要请他帮忙。可就是未料到这小妮子竟如此情真意切。
“说来,我确实想过将这天火独吞不去告知,但我思来想去,觉得大圣只与我见得一面,便出言提点,又诚心待我,邀我家中做客。若我因这点私欲而将主人家里的奇珍异宝独自没下,又成了什么人了。”
其实白浮当时是真想过直接将天火炼化了,但是后来她想到,身为这花果山真正的主人,孙悟空必定对这方了若指掌,即便以他的性格对白浮独吞天火的行为毫不在意,白浮也不想在幼时偶像面前失礼。
“哈哈哈哈!好好好!”悟空闻言激动地原地翻了个跟斗,后又仰天长笑“俺老孙原以为老天终是要灭我心智折我自尊,才让我受尽磨难,但未料苦寒压顶,更显真情意切。让俺老孙在此时认识个诚心以待的妹子。”
“凭他劳什子的火焰,妹子乐意就尽管拿去!从今以后,俺老孙待你若亲妹!”
第7章 各自旅途
悟空本以为白浮得了天火后,需得闭关几日才能将天火炼化,还想着要帮忙守关护法确保一二,却未想,仅一个晚上白浮就功法大成了。
悟空惊奇的看着出关后一脸平静的白浮,观她周身气息平稳内敛与昨晚无异,一点功法大成后的神魂激荡,灵气泉涌的表征也无。可就这样,竟说是成功了?
但悟空见白浮也并无颓败之像,想了想白浮身上必有绝技,还是莫要多问的好。
“怎么了?”白浮歪歪头,不解为何自己明明安全出关了,大圣却沉默至此。白浮记得,明明之前对于自己要炼化天火,最上心的就是他啊?怎的自己成功以后,却是一副迟疑之色?
“妹子见怪,是俺老孙走神了,还未恭喜妹子出关,神通精进。”悟空反应过来后,笑嘻嘻道。
“借大圣吉言,确实比预料中要顺利许多。”白浮想到自己那长久不见升级的地狱火,此次竟然连升好几级,虽然还差其他邪眼一大截,但总算看到希望了!
想到这里,白浮唇畔就笑意不止,她本就生得极好,但平日神情素来淡淡,旁人观之如尊玉像,虽美却尽显疏离。此时一笑,竟然增添了几分鲜活,更显娇俏。
悟空见白浮情绪极佳,自己也跟着高兴,他见白浮终于不再如平时那般,脸上表情木木呆呆的,便大加赞赏“妹子就该多笑才是,多笑才显得好看呢。”
明灵石猴天生天养,心思纯良澄明无暇,见白浮花容月貌是亦是发自内心的赞扬。而这回终于轮到白浮变得难为情了,她听了悟空的话,便垂颈抿唇,手指不自觉的绕过发丝。
说真的,白浮还真是第一次被人那么直白的夸长得好看,而且夸她的人还是曾经幼时的偶像,心中自然高兴的不行。而悟空见白浮羞涩,转了转眼睛,思及之前在白浮面前总是失态落了下风,此番换做白浮难为情了,不禁起了促狭之意,嘴里的赞美好话轮番冒出。
什么花容月貌,什么馥比花枝,什么就是瑶台天女下凡来都比之不及,这些夸张到极点的赞美张口就来,直接让白浮这个脸皮薄的掩面而逃。
“哈哈哈哈。”看着白浮仓惶离去的背影,悟空原地捧腹乐不可支。
谁能想到这个妹子是个不禁逗的嘞。
回到花果山后,美猴王其实一刻都未能停歇,除了各种闲杂琐事,还要忙着广积粮草,收复众妖,重新立威齐天大圣之颜面,一时之间,白浮都找不到他的踪影。
只不过白浮也没想去找,毕竟她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自收了天火后,白浮自觉欠了人情,于是见悟空忙碌着群妖投奔的事情时,自己便揽下了搬云弄水,浇灌灵山的活计。
别嫌白浮实在,那天火不论如何都是长在孙悟空的地盘上。这就相当于别人家院子里生了个肉灵芝,虽然那肉灵芝腐蚀了人家的房梁窗沿,但除去之后到外面转手就能卖出几十万,你虽帮人家除了,有些苦劳,但卖出的钱可没分人家,这些可都算作人情了。
也还好,花果山面靠东海,临水之地施展起云雨之类的魔法费不了多少力气。白浮每日都会飞于花果山被烧得灰黑的上空处,用灵雨滋养。
这世间自然虽容易被天灾摧毁,但过后的自愈能力十分惊人,白浮辛劳了几日,终见那灰烬之中,一棵棵新芽从中冒出。这世上没什么比毁灭后的新生更令人动容了,花果山的猴子们见到这一幕都乐疯了,他们围绕着那还很弱小的新绿色欢呼蹦跳。
“奶奶神威,奶奶神威!”
这些天猴子们不光只注意猴王的动向,其实对白浮这个成日飞在空中搬云弄雨的新奶奶也十分好奇,都吃惊她法力精纯,比那龙宫龙子都要厉害,对于白浮自然也更加亲热了。
虽然听了好多日,但白浮还是对奶奶这个称呼敬谢不敏。按说这些猴子如此激动,她本不应该扫兴,但白浮实在受不了被人叫大了年纪,于是满脸纠结着开口。
“你们,能不能别叫我奶奶?”
白浮的声音让群猴一愣,他们纷纷对视后皆一脸茫然,其中一个小一点的猴子声音稚嫩的开口“不叫您奶奶,那叫您什么?”
“你可以叫我姐姐啊。”白浮回道。
这下所有的猴子是真都蒙了,他们交头接耳纷纷低语,可讨论了半天还是商量不出个章程来,没奈何,最后还是一个机灵点的猴子请来了花果山资历最高的长老过来,将白浮的难题说了,请他定夺。
白浮也是发蒙,她就是让猴子们给她换个称呼叫,怎么好像还把动静闹大了?
那老猴就是老管家老鹳,他颤颤巍巍的杵着用椰子壳做杖头的拐杖向白浮走来,行了个礼后慢悠悠道。
“可是我手下的猴孙们冒犯了您?请奶奶原谅则个,待老猴一定替您教训。”
白浮连忙道“没有如此严重,我只是想让他们换个称呼。”顿了顿,白浮又怕惹人误会,又补充道“事实上,我从出生到现在,还未过五十个春秋,到了此地,竟被叫做奶奶,实在羞于应答。”
是的没错,白浮穿越前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到了异世变成蜘蛛直至现在也才不过十八年(毕竟轻小说主角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少女,有朝气)。所以她虽然修得了一身本事,但度过的岁月还不够花果山的这些猴子一个零头呢。
那老猴听闻白浮的年龄也是一惊,他费力的睁大老眼,仔细看清白浮的面容,心中赞叹眼前这位已修得一身本领,可与大王比肩的人物竟然如此年轻,这是哪家弟子如此钟灵毓秀。
老猴左思右想后,才斟酌着开口“老猴竟有眼无珠,未曾看清您竟才俊至此。”说着,那老猴冲白浮拜了一拜,后又想到白浮目不能视,便继续说道“但,您与大圣乃是至交好友,我等万万不可唐突于您,否则岂不是乱了辈分。”
孙大圣是这群猴子猴孙的祖爷爷,若这些猴子真如白浮说的那般称她为姐姐,那这些猴子可就和大圣平辈了。
白浮这才恍然那群猴子在听了她的要求后为何踟蹰,她竟忘了在古时最重孝礼廉耻,放妖身上也是不例外的,她的要求就相当于让这群猴子不敬祖宗倒反天罡呢。
老猴见白浮面上并无不快,心中大石这才放下,他道“您既不喜,我等自然遵从,不若……从此以后,我等便称您为娘娘如何?”
白浮记忆最深的就只有电视剧里的妃子才会被称作娘娘了,但这已经是猴子们能想出的最合适的尊称了,这个时代只有有本事有地位的女子才能被如此称呼,而且她不想再难为这群猴子了,便点头答应了老猴。
往好的方面想从奶变成娘,也算是变年轻了,白浮在心中自娱自乐道。
如此,群猴欢喜不已,纷纷围着白浮,一口一个娘娘,娘娘的叫,白浮一一应了,惹得群猴更加兴奋了,见白浮性子实在宽和,有些年纪幼小的猴子更为胆大,又想到白浮年纪其实很小,直接起了个白小娘娘的称呼,白浮笑而不语,也点头答应了。
反正都是娘娘,没差了。
老猴子见白浮此时忙着应付与她打招呼的小猴子们,轻笑一声便默默退出猴群,回到美猴王身边,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一说给猴王听。
悟空听罢,先是转了转眼睛,后又一拍大腿“竟这般小嘞!比俺老孙当年出海学艺时都不如!”
老猴子顿了顿,见猴王仍是一派天真,面上一点杂念都无,不禁长叹口气,摇摇头继续做事去了。
就这样,白浮忙着灌溉山脉移树动土,悟空忙着统领群猴操练兵力的过了一段时日,白浮眼见着她能做的都弄得差不多了,心中便起了告辞之意。
这一天,悟空邀群妖晚间饮酒,广设珍馐百味,满斟椰液萄浆。现如今齐天大圣归位,当年的七十二洞妖王因天宫打压十不存一,本以为那泼猴被擒再也翻不起浪,谁想今次竟又回来了呢?便纷纷拜见。
却说宴间推杯换盏,众怪跳舞欢歌,端得一片热闹,只见悟空位于高座,对那往来妖魔敬酒皆是不惧,他喝得畅快,笑声顶天,但白浮心知并非如此。
想了想,白浮端起面前椰浆,她不胜酒力,只能喝这个,也幸好猴子们虽是顽皮,但却也知进退,白浮虽然神通广大,但却是女儿身,不便多劝。
白浮来到大圣面前,她身姿窈窕,步履款款,一身洁白在这妖王洞中仿若一道华光,惹得众妖侧目。其他妖王心中暗想,这女妖竟如此大胆,敢在那猴头面前献殷勤,须知那就是个根本不懂怜香惜玉的。
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那泼猴竟对那女妖满目笑意,即便那女妖以椰浆代酒着实不敬,泼猴也浑不在意,直接将杯中酒干了,如此大面,众妖王纷纷心惊,此女究竟何人?
猴王看着前来敬酒的白浮,喜不自胜,他将杯中酒干了,给极了白浮面子,还要嘱咐白浮“妹子既不胜酒力,可莫要勉强,一会儿若是有那小猴不知事的闹你,可别面嫩,推了就是。”
白浮轻笑着应是,随即说道“我此前来,是想与大圣辞行。”
此话一出,原与他人饮酒笑谈的悟空面上一征,随即敛了面上的笑意,看着白浮询问“妹子怎的这时要走?你这般费尽心思的搬云弄雨,才将青山洗净,搬山填土,好把花木移栽,眼看着就要聊享清福,却是要走?”
猴王的声音抬高威严尽显,使得原本闹闹哄哄的筵席瞬间安静下来,诸妖魔皆杵在原位,缩着脖子不敢言说,其他小猴子也识趣的闭了声,不敢再闹。
众妖皆忌惮猴王此时看上去再无往日嬉笑的模样,怕他发作,也怕那不知好歹的白衣少女因得罪猴王而遭了难。
此时猴王坐于高位俯身而视,那出尘静怡的雪白少女只静立于猴王坐下,仰头相对。群妖这时才发现,即便处于下位,那雪白的倩影也不见颓势。
白浮轻笑,她双目闭合的模样圣洁美好,开口轻轻解释道“就因我该做的都已做了,青山已洗,只等鸟归,绿木已栽,静待花开,我才更应该走。我要去往他处,看看那山川河流,日落夕阳,体验春去夏来,秋收雪藏。这才是我现在要去做的。”
白浮言中意有所指,悟空闻言,挥挥手,道了句无趣 “你想要看那山川河流?岂不知花果山人杰地灵,这世间哪里比得此处,春夏秋冬皆有景致,更妄论此地此山,皆是你辛苦耕种,你却不等其开花结果就是要走!实在愚笨,要我说,何不与俺老孙留在此地,逍遥自在,乐业安居,岂不快活!”
“大王,花果山很好,但却不能代表世间。”
在一众惊呼声中,白浮睁开了双眸,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坦荡的露出自己异瞳,也是第一次她看清了孙悟空的模样。
白浮眼眶中占据十只瞳孔,令众妖胆寒,但悟空却对此毫不在意,他只冷脸面对,等着白浮与他解释。
就如同白浮一开始对孙悟空说的那般,想要与他诚心的相交,所以白浮对孙悟空说的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
“花果山是大王的归宿,但却不是大王的旅途。”
悟空心中一惊,未料到看穿他心事的竟是白浮,随即却又羞恼,指着白浮冷笑“呵,好一个归宿,好一个旅途!你是要劝俺老孙!”
而白浮却再次闭目,轻轻摇头。
“我自是不必劝的,不论大圣选择如何,我都支持。只是,我该启程了,我想大圣也是,只愿我们旅途中再度相遇,也望等花果山香果满山的那天,您还愿意邀请我来,品尝鲜果佳酿。”
说罢,白浮转身,飘然离去,只留悟空坐于原地垂眸沉思,不曾挽留。
辞别了悟空之后,白浮驾着一艘小舟在海上驭水驰骋。
当初因忽然被孙悟空邀请到花果山做客,本打算一路向东旅行的白浮干脆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其实也不算是计划啦,白浮一开始就是打算走到哪算哪的,沿着东走不过是随意找个方向罢了,现如今,白浮是打算沿着海路南下。
小舟缓缓驶入内海路,身后花果山的样貌也逐渐模糊,白浮最后看了眼已是百里之外的花果山,轻笑一声,随即回头只专注于自己的旅途上。
孙悟空注定是要走那西天之路的,或许一开始他并不情愿,但白浮知道孙悟空是一只重情义的猴子,在取经路上早就对他的师兄弟们付出了感情,即便与师兄弟们磕磕碰碰,其实都不过心的,这次虽然闹得太过难看,甚至被唐僧赶走赶走,孙悟空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只不过一时之间拧巴住了而已。
更何况,在白浮离开花果山之际,难得睁眼,随即就看到了一个身着灰黑僧袍,身材肥厚的和尚被猴兵拿住的场景,白浮知道,孙大圣心中的拧巴劲马上就要被抚平了。
白浮轻笑一声,迎着海风,望着无尽湛蓝心神开阔,她在心中祝愿悟空与自己旅途顺遂,再见之时,彼此心境皆可安然圆满。
今日海风温顺,空中万里无云,白浮撤了御水的魔法,让小舟顺着洋流漂浮,她自己坐在小舟之上随波逐流。
海上日头很大,白浮将领后的兜帽拎起罩在头顶,眺望海天一线的景色,神识放空,就这样发呆了整整一天之久。再回神来,竟发现夕阳早已下沉至海平线,离夕阳最近的海面余晖灿灿,金红搅动了一片湛蓝美丽非常。
白浮异常满足,精神放松的感觉再是舒畅不过,日头已落,空中不在灼眼,白浮放松下来躺平在小舟之上,望着逐渐步入夜色的天空,只觉得浑身懒洋洋的。
或许在他人看来这样的旅行实在是枯燥乏味,但对于白浮来说却刚刚好,比起从他人那方摄取能量,抚慰情绪,白浮更乐意一人独行,任凭风雨将心中杂念全部吹散。
当然此处风雨是修辞手法,白浮并不想真的吹风淋雨,望着远处天边忽然出现的乌云,白浮心中无奈叹息。海上天气瞬息万变,明明白天还万里无云一派安然,哪想入夜之后,就见乌云滚滚压下,马上便会有暴风袭来。
白浮啧了一声,调转船头往雨云的反方向绕行,妄图躲过云雨的席卷。但海上有云就有风,飙风骤起,原本平静的海面波浪加急,御水之时更受阻力。
此时一个大浪将白浮的小舟扇了个趔趄,好在白浮心态平稳,一番动作后小舟并未被掀翻,但这小舟实在是太小,吃水不深,若非船身早已被白浮用蛛丝改装过,可能一个大浪下去,就要散了。
啊,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席卷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后面忘了,白浮就记得这一句。
“不错了,过去这么多年,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课文。”
白浮咬着牙,操纵着由蛛丝制成的船帆苦中作乐的想。虽然她身临在风暴之间,但其实白浮并不害怕,哪怕可能会被海啸卷走,白浮都会将这一次经历当成是新奇的体验。
仗着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一人,白浮放开嗓子高声吼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可惜白浮不是真正的海燕,她是一只蜘蛛没法在风雨中驰骋,下一瞬便连人带船被海浪给拍到了水中。
白浮:“……”
无奈的给自己加了个泡泡护盾,这样即便在水下,白浮也能呼吸了。海面上狂风暴雨,海面下倒是平静无波。白浮躺在泡泡里放弃了挣扎,随着海底洋流浮浮沉沉,心中打定了主意在暴雨平息之前,她就不上去了。
白浮在泡泡中仰面躺倒,她忽而发现从海里抬头看天,头顶的海面竟然是朦胧静美的蓝色,光芒透过水折射的光晕华美,圣洁的有一种能平复人心的力量。
泡泡中的白浮觉得灵魂仿若被洗涤了,她闭上眼睛享受这样的静谧,竟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过去。
白浮这一沉睡便是天昏地暗,等她再次醒过来后,竟发现自己被洋流带着飘出了千里,都不知到达哪个地界了。
白浮只觉腹中饥饿,四处张望下,发现海底的几个海胆牡蛎,便招来开了,敲开硬壳后将里面的软肉吸了,却被咸得皱眉。她恍然想起此处是海底,没有淡水将这些海鲜的咸腥冲掉,入口十分不适。白浮只得将剩下的残留扔了,破开泡泡直冲海面。
她决定结束海底两万里的冒险了,她要回海面陆地上去。
等白浮上升水位到几十米的位置时,在海中朦胧的蓝光下,竟看到一位女子在水中沉浮。与白浮在海中的闲适不同的是,这位女子发丝散乱,身体僵直,显然是糟了难的。
白浮犹豫片刻还是游上前去,她怜惜的伸手,将那少女的发丝拨开,少女苍白的容颜在水中展露。看来这位女子死去并未多久,毕竟在水中尸体一天就会泡浮囊。
真可惜啊,这样年轻。
女子显然是因为昨天的那场风暴从而遇害的。白浮心中唏嘘,她托起死去的女子,带着她往海面上游去。
像这样糟害的渔女,父母亲人皆是靠海而生的,将女子的遗体送还回去,也算是了结她亲人的一桩心事吧。
白浮带着女子跃出海面,才飞行不过数十里,便听远方传来阵阵哭声。
“默娘!默娘!我的儿啊!”
“默娘,默娘,魂归来兮,魂归来兮,切莫海中走,切莫深处游,家在白沙上,莫当水中魂!”
那哭声雷动,可传千里,白浮仔细听去,竟然是数以百计的人,围聚在一起招魂哭丧。
白浮直觉的认为,人们所哭的便是她带着的这位女子,这让白浮不禁好奇,这个女子是谁啊?听着招她魂魄的哭声越来越多,越来越亮,显然是不停的有人加入其中,这女子的地位如此之高?如此受人欢迎?
白浮抱着女子的遗体轻叹一声,她腾出一手,为这女子将遗容整理,又将身上衣服换成了质量上好的白袍,等做完这一切,白浮取出自己在被掀入海底时,及时收回的小舟,将整理好遗容的女子遗体放入船上,轻吹口气,那小舟便缓缓逆流,飘向岸边至人声鼎沸的地方。
“去吧,回家去吧。”
白浮远眺小舟远行的方向,她目光虽不及千里,但却仍能看到岸边女子的亲人扎了许多草人,草人上绑着布条,看不清写的什么,但白浮知道那是招魂时的替身,除了女子的亲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百姓跟着一起,白浮感叹,这女子生前的人缘可真好啊。
白浮一直目送载着女子的小舟慢慢驶向回家的方向,直至众人惊呼,发现那海平线上出现的白色小舟时,白浮才收回目光,不再注意。
既然找到人烟,那么白浮也要着陆了。
岸边哭嚎的百姓见到那奇异的小舟纷纷一愣,随即有几个会水的汉子跃入海中,来到小舟面前。
“是默娘!”
当会水的汉子见到小舟上安静沉睡的女子时,回身向岸边的人群大喊“林大郎,这竟是你的女儿!”
女子也就是默娘的父亲闻言先是大喜后又大悲,他仓皇着跃入海中奋力游向小舟,在确定小舟上躺着的确实是自己的女儿时,不禁放声大哭。
“女儿啊,默娘啊,你回来了,你睁开眼,是爹爹啊!”
跟着游来的几个汉子恐林大郎在水中因痛哭而失温,便拉着小舟和林大郎一起回了沙滩。
岸上百姓见状纷纷围了过来,见本落难于海的默娘此时虽然没了生息,却神态安详,面上一点落水后的狼狈也无,素面清净,身着上佳的缎面衣裳,这奇异的一幕令百姓皆纷纷大惊。
“呀,这是默娘?”
“是的,是的,就是默娘。”
百姓交头接耳,虽觉怪异,但思及默娘生前多次勇救落难船只,为出海之人预测吉凶的功绩,皆恍然大悟。
“林大郎,莫要哭了,莫要哭了,默娘定是功德圆满,上达天听,被天庭神仙召去位列仙班了。”
说着,有百姓指着默娘身上的衣物道“你瞧,默娘身上所穿定是仙衣,否则怎会有蚕丝之光泽,却仍能在潮湿之处不见侵蚀?她定是神魂被召至天宫受封,却又顾及礼仪孝道,不忍你们跟着伤神,所以便托龙王将□□归来。”
林大郎呆愣住了,身为父亲他自是希望女儿无恙,能位列仙班自是比命丧九幽来得好,但邻里说的实在是太过神异,林大郎也只将信将疑,但看到默娘身着的衣裳,林大郎最终还是愿意信的。
“只求上天垂怜,请默娘早日受封,下达天庭与我一家团聚!”
因默娘遇难后身着锦衣,被小舟载回的故事太过神异,围观全程的百姓皆奔走相告,前来为默娘祈福,村中自发组织请得高僧,为默娘诵经祈福。
这凡人之声,声势浩大,最终上达天庭,被巡视凡间的神官知晓后,告知了玉帝。
“哦?竟有如此之事。”玉帝位于凌霄宝殿之上,听着天官所言,一时兴起便请西王母召出昆仑镜,将沿海地带凡人为默娘举办的祭祀显示。
“祭祀之人,有何功德,竟受百姓如此爱戴?”
此时太白金星上前,将林默之事缓缓告知。
“林氏之女林默,湄洲屿人,救助船只时陨命海上,此女生前才思敏捷,十岁修习佛法,十三岁便已法术大成,常为百姓卜算凶吉,帮助渔船返航,因而深受百姓爱戴。”
玉帝听完,沉吟一声捻须不语,太白金星观之上前,对玉帝身鞠一礼,后道“启奏玉帝,按说此女英魂入海,合该入龙宫修行百年后方能飞升为仙,但此女生前功绩,为百姓皆知,从而上奏祈愿,既是民意,陛下合该行顺水推舟之便。”
“有理。”玉帝闻言轻笑一声,随即传旨,宣林氏女默娘,于海滨入仙,以保卫船夫渔民为责,造福天下,不得有误。
海滨渔家,每日出得海上,收获总归不同,将品质过硬的虾蟹分别挑出敛装后,剩下些参差不齐的,便是一家人自用。新捕获的小海鱼各有不同,需得趁着这些小鱼小虾还留一口气时,迅速收拾了下锅,而后只加薄盐和海带,就是一锅鲜汤。
做这锅汤的食材品种各异,入口后不尽相同,有的鱼肉软如豆腐,有的紧实有较劲,喝其汤时,总预料不到下一口是何滋味,这是海滨人家独有的美食。
白浮付了钱与那渔家要了碗这杂鱼汤,那渔家本是觉得杂鱼汤时自家人吃不值得什么,不好意思收钱的,但白浮硬是要给,没奈何渔家从了,捞汤时鱼给得足足的,还捡了好几个刚出锅的饼递给白浮,让她配着汤吃。
白浮端着食物找了个不惹人注意的地方慢慢品尝,确实汤鲜味美,她捧着汤,瞭望远比边为那落海女子祈福安魂的道场时,忽见天边降下霞光。
那霞光落于早已死去的女子身上将其身躯笼罩,周遭人被这一幕刺得目不能视,等待霞光终于散去,只见失去生息的女子已然神魂归为,且褪去原本的凡气。
她竟是换了个模样,只见其头戴冕旈、身着霞帔、手执如意,其神威显赫,雍容端庄端得一副天妃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