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比林遇梵大好几岁,林遇梵笑着伸出手:“连瑾姐姐你好呀,我看过你好几本小说。”
“我也刚看了你的《黄金大劫案》。”
“电影还是小说?”
“小说。电影我还没买到票。”
林遇梵说一句,连瑾跟一句。
王君瑶好奇:“你们刚才说在哪儿见过?”
林遇梵:“上次我去喜姑家,刚好遇见一楼在搬家。我心里就想,这位姐姐真是时髦,没想到我们还是亲戚。”
连瑾略微有些窘迫:“我也是才知道,我租的房子是遇梵你的。”
大家坐下聊天,主要都是王君瑶说,刘芳附和。
林遇梵和连瑾则小声聊最近文坛上的一些作品,两人口味意外相合。
林遇梵听说过连瑾很孤傲,但今天见面,她发现对方还是挺正常的,不过你不主动跟她说话,她也不会主动找话题就是了。
有些傲气,但不算是孤傲,而是不擅长交际。
喝了茶,林遇梵邀请连瑾到外面花园里参观,在鱼池旁边,她们说起了《万象》杂志。
连瑾道:“我看过里面的一些游记,还挺有意思。”
这话说得有些隐晦,大概是《万象》杂志除了游记,其他方面没有吸引她的地方。
林遇梵:“万事开头难,《万象》现在销量还不错,不过很多人都是冲着米仙买的杂志。我们最近也在想怎么增加文学性,怎么丰富内容。我们想要邀请一些知名作家加入《万象》,给《万象》撰稿。你也是我们想要邀请的人,这不正巧么,我冒昧问一句,连瑾姐姐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
连瑾笑着抿了抿唇,为难道:“真是不巧,我刚跟《风华》签约了。”
林遇梵颇为意外,没想到《风华》动作这么快。
“你跟《风华》签约了,也可以给我们撰稿的呀。”
连瑾是因为缺钱,所以找《风华》预支了稿费,她也不好直说。
“我签了三年,这三年内只能给《风华》撰稿。”
目前《风华》在文坛上的地位比《万象》高太多。
众多传统文人是更加认可《风华》的,而《万象》在文人眼中可能是一个走旁门左道上来的新杂志,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林遇梵也不想让连瑾为难,便也没再多费唇舌,只笑道:“那等你签约期满,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连瑾答应了。
虽然这个答应也没有任何意义。
快到五点,连瑾告辞,王君瑶热情挽留,但连瑾还是没留下来吃晚饭。
连瑾这人天生不爱麻烦别人,这次上门作客,也是因为家里母亲写信一定让她拜访,她才不得不来的。
赵家花园这么有钱,连瑾也怕别人说她打秋风。
林遇梵能感受到连瑾的敏感和骨子里的傲气,所以也没多勉强。
港城电台和方寸影业联合在木屋村棚户区搞防火知识公益活动。
林遇梵亲自去现场帮忙宣传怎么防火,遇到火灾时该怎么自救等相关知识。
她和贺晓晴等人在现场派发传单,铁龙更是带人去棚户区贴各种防火和自救宣传。
彭太太作为慈善福利会的代表,她也来到现场跟林遇梵一起派传单。
派完传单,大家在宣传棚里喝糖水。
彭太太道:“我听沈太太说,你在邀请名作家加入你们杂志,是吗?”
“是啊,慧玲帮我找了几个,都答应可以撰稿,但是什么时候撰稿,又都还没定。”
“我跟你介绍个人,他最近缺钱,你可以稍微出高价,把他签下来。”
林遇梵:“谁啊?”
“夏野!”
林遇梵差点被小汤圆给噎住,“夏野来港城了?”
夏野是北派知名作家,擅长写乡野小说,他知名度比连瑾要高几个档位。
彭太太轻声道:“上周刚到。租房子花光了积蓄,他带了本没出版的小说过来,想找出版社出版。”
林遇梵略微有些激动:“你一定要把他介绍给我认识。”
彭太太笑道:“我就知道你需要。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随时都可以。”
“那我跟他敲时间。”
外面,有个背着小女娃的四十多岁妇人风风火火过来找旁边的工作人员:“你们宣传单还有吗?”
“没了。”工作人员态度有些生硬,“你不是拿过了吗?”
棚户区居民有些来拿宣传单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收集纸张,以便晚上起炉子的时候用来点火。
说白了,就是贪便宜。
那妇人脸色依然笑眯眯的:“我刚才拿的不见了,我想再要一张带回去给孩子们看。”
工作人员正要赶她走,被林遇梵制止,“我这里还有一张。”
林遇梵把宣传单对给那位妇人。
“谢谢,谢谢这位好心的太太。”
妇人双手接过,她手背粗糙满是裂痕,背上的小孩转动着乌溜溜的眼睛,盯着桌上的饼干,满满都是对食物的渴望。
林遇梵见状,赶紧把桌上饼干都给了那小孩。
小女孩怯怯地伸手接着,看得出她很想吃,但她小小年纪,硬是忍着没有吃,只是紧紧抓着。
妇人一再道谢。
彭太太把桌上的橘子也都塞给了对方。
等人离开,彭太太才道:“这里的人,主要是没地方住,只要好好工作,吃饱是没问题的。”
林遇梵了解这边的情况。
港城的房价确实是太贵,一般人买不起。
木屋村都是内地逃难来的同胞没有地方住,临时找木板搭建的房屋。
虽然居住环境差,但起码有力气就不会挨饿,比在老家强。
林遇梵给小孩塞饼干的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登在报纸上。
本来她是做的好事,舆论也都是赞美的声音,结果招惹了红眼病。
《风华》杂志最近一期销量略有下滑,以往每年春节后,杂志销量都会下滑,这是正常现象,但《风华》杂志的老板娘米尔太太把一切都归咎于《万象》。
米尔太太是个中印混血的英国人,旗下杂志社有英文杂志,也有自诩为最有文化底蕴的中文杂志《风华》。
她在港城就是文化圈泰斗的金主奶奶。
没有哪个文人敢得罪她。
最近林遇梵在港城文化圈和电影圈可谓风头无两,着实让自视甚高的米尔太太眼红了。
但林遇梵不是普通小老百姓,她想欺负人也无从下手。
在《万象》发行第四期后,米尔太太终于找到了林遇梵的纰漏,并开始小范围龃龉。
这些龃龉被读者写信到电台骂了后,气愤的米尔太太开始在报纸杂志炮轰《万象》和林遇梵。
【《万象》炒作‘米仙’只为销量,杂志内容毫无内涵和深度。】
【看《万象》杂志的都是小市民!】
【因《万象》过度炒作,米仙疑似已经不再投稿,上期‘三的倍数’完全就是模棱两可的弄虚作假。赵太太深通人性,知道怎么玩弄读者。】
【第四期更离谱,没有明确时间点的火灾预警,更是安全牌。赵太太还特意带记者到木屋村做show,假模假样大作慈善,最后没有火灾,大家平安,也正好成为这位赵太太的功劳。】
林遇梵看着报纸上米尔太太对她的炮轰,她竟然一点都不生气,还生出无限的力量来。
上一世《风华》逼得林遇梵所在的《语林》杂志倒闭,之后米尔太太封杀王牧寻等人,逼得他们走投无路,生不如死。
这个米尔太太本来就不是个善茬,林遇梵倒是想找机会跟《风华》较量较量。
不过,米尔家族在港城的根基根深蒂固,想要打倒他们可没那么容易。
林遇梵像是忽然多了一个目标,开始积极应对。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万象》杂志。
至于木屋村的那场大火,林遇梵已经尽力宣传了,她还不至于,为了打米尔太太的脸,希望大火如期而至。
大火会不会来,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这天洗完澡,林遇梵接到了顾慧玲的电话。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个?”
林遇梵笑道:“先听好消息。”
顾慧玲激动道:“总票房突破十五万!”
“真的?!”林遇梵高兴地差点弹起来:“恭喜恭喜,同喜同喜!庆功宴在准备了。”
上映才十天!这速度实在惊人!
顾慧玲:“我们每天都在打破历史记录。三个月五十万票房,不是梦!梵梵,我们在好莱坞都没有这样的成绩。老沈说,这部电影恐怕要成为他从影生涯的绝响了。”
林遇梵笑道:“那不一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万一后浪更厉害呢?”
“但愿但愿!还需要林老板多多照顾我们。”顾慧玲情绪价值给拉满。
聊了会儿,林遇梵问:“坏消息呢?”
顾慧玲:“之前我不是帮忙联系了几个知名作家吗?原本有两个答应跟你们签约的,现在都推了。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米尔太太给他们伸了橄榄枝,出高额版税把他们挖走了。还美其名曰,米尔家族旗下的杂志文化底蕴高,吸引力大,你说气不气人?”
林遇梵有心理准备,她问:“这些作家以后完全不能给我们撰稿了?”
“有几个可以写非小说类的散文游记。有几个完全不能供稿。我就说,你们要不要花大价钱把这些人挖来。如要比谁有钱,米尔太太肯定斗不过你们。”
林遇梵不想打乱市场,也不想用这种方式挖人,“算了,我们自己来。”
顾慧玲建议:“你不如自己写。你现在可是最高票房电影的作家跟编剧,论市场价值,那几个作家加起来都未必比得过你。”
林遇梵知道顾慧玲是恭维她,她笑道:“我只是新人,什么都可以尝试,试错了也不要紧。”
“这些作家也都目光短浅。他们也不想想,万一写出了好小说,你还能投资拍成电影,是不是?也可能是他们都太缺钱了。”
挂了电话,林遇梵靠在沙发上想事情。
想着想着,她干脆拿出稿纸开始写故事大纲,她要写一本四五年后流行的武侠小说。
写一个称霸武林的女魔头!
身后传来关门的声音,赵之敖进来,站在她身后,看她写大纲。
“女魔头?”
林遇梵头都没回:“杀人如麻的女魔头。”
她快速整理完大纲和人物,才发现赵之敖没在身后,回头一看,他在沙发上看书。
林遇梵收拾桌面,忽然想起还没签约的夏野,她担心夏野也被挖走。
彭太太是在昨晚罗爵士家的聚会介绍夏野给林遇梵认识的,林遇梵基本上跟夏野谈好了合作,并约好后天去出版社签约。
林遇梵忙走过去,拿起电话打给彭太太。
这么晚了,结果彭太太不在家,她又试着直接打给夏野。
夏野接的电话,他很热情:“林社长!这么晚打电话是有什么事吗?”
林遇梵笑道:“不知道夏先生明天有没有时间?”
夏野:“明天有的。”
林遇梵:“我们后天有事,如果夏先生明天有时间,那我们就把签约时间改到明天如何?”
夏野当即答应:“没问题。上午还是下午?”
不想夜长梦多的林遇梵笑道:“上午吧。”
“可以的。”
挂了电话,林遇梵笑着握紧拳头给自己鼓了鼓劲。
幸好米尔太太还给她留了一条漏网之鱼。
“小心把牙齿笑掉了。”赵之敖微微讽刺道。
昨晚林遇梵就在他眼皮底下,跟那位所谓的大作家夏野聊得甚是欢乐。
林遇梵回头瞥他一眼:“是不是公蚊子咬我一口,你都得吃醋。”
“公蚊子不咬人。”
林遇梵低头看了一眼他手上的书:“你看什么呀?”
《艳情寡妇》!
“你桌上拿的。你是不是偷偷研究里面的姿势?”他倒打一耙。
林遇梵没认真细看《艳情寡妇》这本书,她不知道里面内容这么狂野,刚要说什么,被赵之敖拦腰给抱了起来。
“我们试试。”
试试新姿势。
林遇梵想要挣扎,又怕弄到他背上的伤口,“快放下我,你伤口没完全愈合呢。”
她这边还没搞清状况,就被一下顶到了底,那酸爽。
脚趾忍不住蜷缩,新世界大门被打开。
她试过里面高,也试过外面高,但没试过内外一起的。
今天她尝到新滋味了。
最近倒春寒,天气比较干燥寒冷,林遇梵一早来到了办公室。
大概十点左右,作家夏野如约而至。
夏野四十多岁,个子不像北方人,比较矮小,蓄了小胡子,人很消瘦,看着有点傲骨文人的气质。
签约条件他也没有很多要求,出版收取15%的版税,另外,杂志连载按照千字10元收费。
夏野带来了已经写好准备出版的小说《疯狂野菊》,14万字,首印5000册。
林遇梵当即把杂志连载的1400元和首印版税1500元提前支付给了夏野。
并约定夏野在今年内再写一本长篇小说,由寻光出版社出版。
有了《疯狂的野菊》做底,林遇梵总算安心了些。
“谢谢夏先生,我们一定会对您这部小说多加宣传,不辜负您的信任。”
夏野很通透,他笑道:“林社长您那么着急,是不是怕我会反悔,转头跟米尔太太签约?”
已经白纸黑字签约完毕,林遇梵也就不在遮掩,她笑问:“米尔太太找过您?”
“昨天她找我了。还说,无论你们出几点的版税,她都能多加一个点,让我一定要考虑他们。”
这米尔太太也真舍得花钱。
林遇梵好奇:“那你怎么没考虑跟他们签约?”
夏野脾气直爽:“一个怪模怪样的印度女人,还要在我面前装高贵,以为拿钱打我脸上,我就会签,远远闻到她身上那股刺鼻的香水味,我就不舒服。我这种乡巴佬,跟外国人打不来交道。”
他话才说完,站在边上整理文件的贺晓晴忍不住笑了。
夏野睨了晓晴一眼:“小姑娘你莫笑。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贺晓晴连连应道:“有道理,有道理。”
等夏野跟着王牧寻到外面聊小说连载的事,贺晓晴才道:“这老头怪有意思。”
林遇梵说她:“你怎么能叫人家老头呢。”
“四十多岁了,怎么不是老头?不过他小说挺好看。我看过两本。”
林遇梵知道贺晓晴涉猎文学作品的范围广,她问:“晓晴,你要不要换个工作?”
贺晓晴放下手中文件:“换什么工作?”
林遇梵:“去编辑部,从编辑部助理开始做起。”
贺晓晴微微有些激动,“我可以吗?”
“怎么不可以?我听陈主任说,上次面试的编辑助理卉岩不满意,那不如干脆让你去试试。”
“如果我去了编辑部,那你这边怎么办?”
“我可以再招人呀。”林遇梵看出贺晓晴是更愿意去做编辑助理的,“就这么定了,我等会儿跟陈主任说。”
贺晓晴隔空给了林遇梵一个吻:“谢谢梵姐!那我岂不是成了编辑部最年轻的员工?”
林遇梵给了她一个会心的笑:“年轻姑娘,大有前途!”
贺晓晴灿烂大笑:“我要是能有所作为,我妈就不会老想着给我介绍对象,逼我结婚了。”
“那你加油。”
贺晓晴高兴得要转圈圈,她拿着资料出去,不一会儿又进来。
“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林遇梵问她。
贺晓晴:“我忘记跟你说了,今天早上我听见电台对米尔太太的采访。这个米尔太太非常嚣张非常过分。”
“怎么嚣张过分?”
“她在电台上说你是利用米仙进行慈善表演,目的就是为了《黄金大劫案》票房更卖座。她还呼吁当局不要为了配合你的表演,在未建成区浪费人力物力。她管木屋村叫未建成区。她还要挟如果当局不听劝,浪费纳税人的钱,她就去跟港督投诉,显摆她跟港督很熟似的。这女人是不是有病?”
林遇梵微微摇头:“确实有病,还病的不轻。”
因为办公室门没关,王牧寻进来,笑问:“谁病的不轻?”
贺晓晴解释:“那个米尔太太。对了,米尔太太还在广播里提起《螳螂》了。”
王牧寻微微蹙眉:“她怎么说《螳螂》的?”
“她说《万象》杂志前三期的所谓重头文章《螳螂》是投稿《风华》没过稿的……”贺晓晴放低声音,“三流小说。”
王牧寻沉下脸,甚是无语:“是我自己撤回的稿件。”
贺晓晴:“我们能不能告她污蔑?”
王牧寻想了想,“没用,《风华》是她的杂志,她说《螳螂》没过稿,谁有证据反驳她?”
林遇梵宽慰王牧寻:“《螳螂》如果真不好,沈导不会看了第一章就来问能不能改编。”
贺晓晴惊讶:“《螳螂》要改编成电影吗?”
“不改编。”林遇梵回答的很干脆,“现在这个结局,我和沈导都不喜欢。王牧寻也不愿意卖版权。”
王牧寻知道林遇梵这句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所以《螳螂》不能改编成电影,他也坦然接受。
林遇梵换了个话题:“夏先生走了?”
王牧寻回道:“他有事先走了。稿费明天财务送他家去。”
等贺晓晴出去,王牧寻跟林遇梵讨论下一期杂志的内容。
除了《疯狂野菊》和征集来的连载小说《子是中山狼》外,还有王牧寻自己的散文等内容。
“内容比上一期丰富。再加上社长你的连载小说,相信会把我们杂志的水准提高几个档次。”
米尔太太嘲讽《万象》是三流杂志,大家不高兴。
说起自己的小说,林遇梵道:“第一章8000字,我后天给你。”
“好。我还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小说。”
“江湖小说,名字就叫《魔女传奇》。”林遇梵把这本小说的构思大概跟王牧寻说了一遍。
王牧寻听了很是喜欢,但他担心读者面会比较窄:“三十年代海城出过几本江湖小说,但成绩都不太好,喜欢的读者寥寥。”
林遇梵颇为自信:“我这个跟三十年代的江湖小说不太一样,三十年代那几本都太像《七侠五义》了。我现在写这本,是通俗江湖小说,传奇故事更浓烈。写出来给你看了,你就知道。”
王牧寻点头:“相信你的笔力。”
聊完杂志,林遇梵在办公室看了一上午的稿件,中午就回家写稿子,一口气写到晚上,把第一章8000字全写出来了。
写完将近十二点,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桂香准备的晚餐放在起居室已经凉了,她掀铃让佣人帮她煮了一碗粥来。
赵之敖今天去澳门办事没回,她一个人在屋里冷冷清清的,还有些不习惯。
第二天,林遇梵醒来已经差不多八点,她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没有及时起床。
桂香进来帮她挂起蚊帐,问她是听广播还是看报纸。
平时林遇梵要听的广播此时已经播完了,她便让桂香把报纸拿来。
翻开报纸,头版是关于国内战争“中场休息”的报道,往下翻,在副刊上赫然看见大大的“米仙”二字。
【米仙最新预测投稿本报】
米仙投稿《港城早报》?
怎么回事?
林遇梵坐直了,再往下看,只见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只写了十多个字:
【米仙:忠告米尔太太,请看好你先生的裤腰带】
谁冒充她去投稿?!
米尔先生在外面有没有别的女人,这种事她怎么会知道。
万一没预测准,那不是搞坏米仙的名声吗?
与此同时,在米尔传媒办公楼里,米尔太太看完报纸,火冒三丈!
林遇梵这个女人真是不识好歹,竟然污蔑上了?
但对方用的是“米仙”名号,她想告都没办法告。
关键是,她也怀疑,她那看起来无比老实本分的英国老公真在外面有其他女人。
米尔太太三十多岁,她是中印混血,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中国人,因长期生活在中国,所以平时行为也与中国人无异。
米尔太太年轻时应该长得很漂亮,大眼睛高鼻梁,皮肤白皙,只是人到中年,身材稍微有些肥胖。
她把助理阿志叫来,出口就是标准的华语:“所有选择去《万象》刊登作品的作家,一律封杀,从此不允许这些叛徒在我们旗下任何杂志上出现。我看他们一个小小杂志怎么跟我斗!”
阿志略微有些担心:“我怕引起那些作家的反感。”
“我又不是针对哪个作家,我是针对《万象》。识趣的人都懂得怎么选择。你懂不懂?”
阿志不敢再多说,他答应了一声:“我去通知各位总编。”
这边阿志正要下去,米尔太太把他叫住,“佐治,你知道米尔先生昨晚去哪儿了吗?”
阿志吓得赶紧摇头,他装傻:“我不知道啊。”
米尔太太将信将疑地看着助手,最后无奈抬了抬下巴,让他出去。
下午米尔太太从办公室出来,准备去喝下午茶,结果被媒体记者围堵在门口,气得米尔太太大骂。
“米尔先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对婚姻很忠诚,不会在外面乱搞。不像你们华人,三妻四妾坐享齐人之福。”
记者刁钻:“米尔太太,你指谁三妻四妾坐享齐人之福?”
米尔太太也不客气:“大把啦,例如最有钱那位赵先生,他有三个姨太太是人尽皆知的!你们不如转告赵太太,让她先管好她男人的裤腰带。”
第二天娱乐报纸直接头版头条《米尔太太暗寸首富裤腰带太宽》。
林遇梵看到这个报道时很是无语,但想要辩驳竟无从辩解,气得她把报纸砸赵之敖头上。
赵之敖满脸无辜:“我裤腰带只在你屋里宽。”
林遇梵白他一眼不说话。
赵之敖早听说米尔家族资金周转出了问题,他道:“要不,我想想办法,把米尔传媒给收购了。”
“不要你管。”林遇梵要自己收拾这个婆娘。
谢贵祥侵权诉讼只打了一堂,闫律师便轻松打赢官司。
谢贵祥注册的“三毫纸小说出版社”被取缔,而市面上也将禁止出售谢贵祥原三毫纸小说出版社出版之刊物,同时他还要赔偿群青出版社八千港币。
林遇梵没去现场,当时她在家里准备晚上的《黄金大劫案》电影票房破20万庆功宴。
庆功宴在蜻蜓花园餐厅举行,邀请了众多的剧组相关工作人员和好友参与。
现场挤满了各路“心怀鬼胎”的媒体记者。
林遇梵现在应对媒体那是对答如流。
一开始记者还是正常提问:“赵太太,《黄金大劫案》票房有没有信心冲50万?”
林遇梵笑道:“你们帮我们多多宣传,我相信会冲50万的。”
记者:“票房冲50万有没有什么福利?”
林遇梵:“票房冲50万的时候,开一个媒体招待会,请大家吃饭。”
众人笑着起哄要去珍宝斋。
林遇梵满口答应,去珍宝斋点最贵的菜。
记者:“赵太太你第一步作品就这么卖座,赵先生有没有什么表示?”
林遇梵反问:“要什么表示?”
记者:“听说你们影视公司还跟出版社挤在小小的居民区办公楼里,赵先生有没有表示,要送你们一栋楼?”
林遇梵:“结婚的时候他有送我别墅。至于办公楼,我赚了钱,打算自己建。”
众记者恭维:“赵太太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另外一个记者趁机问:“米尔太太暗寸赵先生三妻四妾,请问赵太太对此有什么看法?”
林遇梵笑道:“三位姨太太是我最好的麻将搭档,她们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跟之敖时间还要长。我从来不吃这方面的醋。”
说着她快速转移话题,“我和沈导将马上开拍下一部电影《房客多情》,还请多多宣传。”
记者:“米尔太太要投诉政府在木屋村拉水管浪费资源,还说米仙造假,赵太太是慈善表演……”
林遇梵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她道:“这件事我要强调一下,木屋村道路狭小,木屋层层叠叠周围都是易燃的材料,一旦起火,那就是火烧连营,会非常危险。现在木屋村没有自来水,用的都是井水,万一起火,没有自来水,消防来了都没办法。希望米尔太太理智一点,不要再去投诉政府正常的布局。”
记者还想追问,林遇武赶紧阻拦,“我们刚刚打赢了‘三毫纸小说出版社’侵权官司,谢谢诸位媒体记者还有编辑作家们,当时为我们出声,非常感谢。我们准备了点心饮料还有车马费,麻烦到前面去领。”
一句“车马费”把记者们给吸引走了。
林遇梵走过去跟沈导夫妇以及客人们聊天,她今天穿了一身清爽的旗袍,大家都夸好看。
“遇梵嫂子。”
听见声音,林遇梵回过头,原来是季书娉。
季书娉端着红酒杯,笑道:“恭喜电影票房破纪录。”
下午的官司,季书娉有出庭作证,林遇武感谢她帮忙,便邀请她来参加庆功宴。
林遇梵跟她碰了碰杯,“谢谢书娉。今天下午的官司还要谢谢你出庭作证。”
季书娉:“应该的。就算不是你们,是其他人,我也会出庭作证的。”
她说得很坦荡。
林遇梵盯着季书娉,笑道:“那个谢老板,到最后都还不承认,他拍着胸脯跟我信誓旦旦,他说他绝对没在印刷厂跟人说出版社的事。”
季书娉脸色如常:“这个谢老板,看他做的事,就知道他人品很差。之敖大哥呢,这么重要的庆功宴,他怎么没来?”
林遇梵满脸无奈:“他今天有事,要晚点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