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任建议:“印1000册吧。”
印越多亏越多,创刊号可以印少点。
林遇梵已经想好了:“印3000册。”
三千册太多了!
陈主任给林遇梵算账:“我找王牧寻和财务一起算过,稿费成本大概300元,印刷成本300元,其他成本200元,也就是说每一本的成本价在8毛钱左右,我们定价1元,但给到图书商,批发价最多6毛。所以我们每印多一本,都是亏钱的。”
林遇梵也有自己的账本:“但你稿费成本是固定的,印多点,印刷和其他成本会适当增加,但增加也不会太多。印3000本,成本也就1000多元,这一千多我还亏的起。想要让更多人知道《万象》,创刊号肯定要大量赠送,1000本数量太少了。”
王牧寻也赞同林遇梵的意见:“创刊号印多一些没问题,赠送也没问题,很多杂志的创刊号,为了打响名堂,都是去街头直接免费送的。”
最后就定下来,《万象》创刊号印3000册,下周印刷,元旦发行。
开完会,王牧寻来找林遇梵:“问米专栏的稿子,你朋友还没给你吗?”
“给了。”林遇梵拿出一张纸,这是打字机打好的。
上面就两行字。
【问米:徐蚌会战什么时候结束,哪一方赢?】
【米仙:1949年1月16日结束,共军赢,国军惨败。】
王牧寻看完愣了一下,他已经不记得徐蚌会战的结束时间,但哪一方赢他还是知道的。
他好奇:“你这个朋友怎么预测出来的?”
林遇梵轻声道:“你没看吗?问米。”
王牧寻半信半疑:“问米?”
“对啊。”林遇梵翻开桌上的稿子看起来。
他又问:“你朋友男的还是女的?”
林遇梵瞥他一眼:“女的。有问题吗?”
王牧寻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没问题。”
快下班的时候,卉岩急匆匆来找林遇梵:“我之前选好的那个写《黄金大劫案》的作家生病住院了,这稿子他可能一时半会儿写不出来。我想换一个人写,但又怕对方写不好。怎么办,要等吗?”
林遇梵愣了一下,“等什么?”
问完,她知道卉岩是想等那位生病的作家病好了再写。
“不行。那就错过时机了。”
卉岩满脸愁容:“也是。但换人写,我真怕把这么好的题材搞砸了。”
林遇梵:“试一试,我们还要审稿的。不满意的话,你可以让他改。”
“好。我马上联系人。”卉岩风风火火出去了。
傍晚回到家,这两天降温,花园草坪上的草都没以往那么翠绿了。
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的勒杜鹃依然开得繁盛。
林遇梵刚下车,遇见赵立翔下班回来,他手里提着个汤壶。
林遇梵问他:“你怎么提汤壶上班。”
赵立翔满脸无奈:“妈非让我带汤给季书娉喝。”
王君瑶被赵之敖警告后,没再插手季家官司的事,不过对季书娉个人,那是越来越关心。
林遇梵提醒:“你不想带可以不带的,你们报社食堂不也有汤吗?”
赵立翔无所谓:“季书娉也喜欢喝家里的汤。她一个人挺可怜的,我妈又喜欢她,我就帮忙做做桥梁吧。不过,让我娶季书娉那是不可能的。我又不喜欢她。”
林遇梵这才放心了,她知道赵之敖不希望跟季家结亲。
“那你喜欢怎样的女孩?”
赵立翔心想,像你这样的。
但这话他说不出口,只模棱两可道:“漂亮,大方,温柔。平时有点小脾气也没关系,我可以包容。”
说完,他偷偷看她。
漂亮大方温柔,林遇梵根本没往自己身上套,只以为这是大部分中国男人对妻子的想象。
幸好赵之敖没要求她温柔。
她随口问:“你们报社女同事多吗?”
赵立翔:“很少。”
这个年代的男女婚姻,大部分都是靠别人介绍,倚靠自己找男女朋友,确实很难。
这种事还是交给王君瑶操心吧。
周六这天是季书同遗作《四时》的发布会暨季书同追思会。
林遇梵一早就到了活动现场,而赵立翔去季家接了季书娉前来,季家二少奶奶则在娘家人陪同下出席纪念活动。
林遇梵和季书娉聊了会儿,才知道她和二嫂达成了和解。
“她毕竟是我二嫂,我也不想跟她把关系闹的太僵。海城卖房子的钱还有大宅都给她了,老家田庄卖的钱我们一人一半。港城的物业和资产都归我。”
现在算起来是平分,但认真论起来,季书娉是赚了的,因为海城的资产接下来会快速贬值,而她手里头的港城物业,则相反,接下来几年都会大涨。
林遇梵安慰:“和解了也好,打官司太伤神。”
“是呀。这段时间,幸好有你们,还有大太太一直在帮我,在支持我,要不然,我真撑不下去的。”说着,季书娉眼眶又红了。
季书娉看着桌上的新书,“还有立翔,要不是他帮忙,出钱出力,我二哥的遗作怎么能出版呢。大太太说的对,我们家会慢慢否极泰来的。”
林遇梵又劝慰了她几句。
刚好季书同太太也过来感谢林遇梵帮忙出书张罗,林遇梵便站起来,跟人聊了几句。
纪念会大概进行了一个小时,季家人承诺把所有的稿费收入都捐给儿童福利慈善基金。
会后,林遇梵没有回家,而是去出版社看《黄金大劫案》的初稿。
卉岩拉着苦瓜脸:“完全偏题了,我让他改,他说他改不了。我和阿晋商量了,实在不行,我和阿晋分工把稿子改出来。”
林遇梵让她别着急:“你给我半小时时间,我先看一眼。你先忙你的。”
没用半小时,林遇梵只花了二十分钟不到,就把全文浏览完了。
这个作者也是个奇才,活脱脱把一个惊奇故事,写成了爱情小说。
“我觉得他这个故事还可以,不过要换一个壳,不要写什么《黄金大劫案》,直接改成《堂口老大的爱与恨》会更合适。”
卉岩都快要哭了,“我给他列了一二三四个要点,他就用了第一点,后面就完全忽略,自由发挥了。”
林遇梵知道编辑部手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而且《黄金大劫案》的故事,她是最熟悉的。
“我来写吧。”林遇梵说。
卉岩愣了一下,马上笑道:“还是我和阿晋改改吧。”
她不是怕老板辛苦,主要是怕老板写不来。
在她眼里,林遇梵只是个有点文学素养,还有点文化情怀的阔太太。
再有情怀的阔太太,也只是阔太太,写个卷首语可能勉强可以,但要写一部结构完整,想要一炮而红的小说,那有点痴人说梦了。
如果老板可以自己上,要他们做什么?
林遇梵知道卉岩心中的疑虑,她也不能告诉卉岩,她是四木。
“你如果不放心,那就两手准备,你们改你们的,我写我的。”
卉岩也不能不让老板写,只好答应了。
做好两手准备吧。
林遇梵把手中的稿子给回卉岩:“这本还可以,换个书名,把盗取黄金的内容改了,单出一本三毫纸小说。让他改好结算稿费。”
不能让别人白忙活。
老板还是心善。
卉岩点头应道:“我跟他商量看看怎么改。”
林遇梵是个行动派,她回去就开始写,从周六下午写到周一上午,完成了《黄金大劫案》全书四万字的撰写。
这次她没有用笔名,直接落款,林遇梵。
周一中午,林遇梵来到出版社,卉岩看见她就跟了进来。
她把她和阿晋两人缝合的《黄金大劫案》放林遇梵案头:“社长,你看看行不行,如果可以,我们马上校对,争取后天交给印刷厂排版,周五跟着杂志一起出。如果不行,那就只能往后推了。”
林遇梵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份自己写的稿子递给卉岩:“我写的。”
卉岩接过稿子,满脸诧异:“那么快?!”
随后快速阅读,才看了几行字,就不自觉被剧情吸引。
这是老板用一个周末写的?
行文太老练了!
这惊奇小说,竟然完美融合了讽刺和幽默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才看了十来分钟,卉岩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拍了拍桌面,“写得好!”
拍完桌子,她才回过神,自己还在社长办公室。
卉岩满脸微笑又有点不好意思地抽回林遇梵手里的稿子:“社长,我们这个你不用看了,就用你的!你这篇真绝!”
有这么夸张吗?
林遇梵微微往椅子上靠:“你还没看完呢,等你看完。”
卉岩信心满满:“社长,请你相信我多年编辑的眼光。你这部三毫纸小说,配合适当的宣传肯定可以!”
1949年元旦,《黄金大劫案》正式出街,同时附赠《万象》创刊号。
当天赵之敖在《港明日报》头版买了整版广告给他太太的《黄金大劫案》打广告。
《黄金大劫案》一经推出,轰动全港。
冷得季书娉打了个喷嚏。
收了伞上楼,到了三楼,她先去编辑部找卉岩聊了会儿,之后才由贺晓晴把她带到社长办公室。
季书娉来之前,先打了个电话,知道林遇梵在办公室,她才来的。
季书娉也是个识趣的人,来到出版社,她没叫林遇梵嫂子,而是笑着称呼:“林社长早啊。”
今天是1948年的最后一天,因为《黄金大劫案》和《万象》明天即将出版,今天出版社忙的人仰马翻。
林遇梵正在看前两天出版的第一批三毫纸小说《房客多情》和《夺魂锁》的销售情况汇总,目前市场反响非常好,阿棠那边催促尽快加印。
见季书娉进来,林遇梵笑着打招呼:“书娉早啊。外面雨下很大吗?”
“还行。不算很大。”季书娉坐下后,把手里拿着的文件递给林遇梵。
今天季书娉过来是为了公务,“这是你们出版社订的广告位,内容您再确认一下。”
他们出版社订了明天《港明日报》四分之一版的广告位,广告内容是《黄金大劫案》等系列三毫纸小说出版及优惠信息,读者凭借报纸广告可以免费领取《万象》杂志一本。
内容都是编辑部给到《港明日报》的,半版广告写得满满当当,很符合此时的广告风格。
林遇梵问:“卉岩他们看过了吗?”
“刚给他们看了。他们给了修改意见,我都写下上面了。”
既然卉岩他们审核过,林遇梵自然相信他们的水平,她笑道:“我这边也没什么问题。”
林遇梵抬头看着季书娉,相信她进来找她如果不为叙旧,肯定还有其他的事。
果然,季书娉又神神秘秘地拿出另外一份文件:“今天我来找你是为了这个,赵之敖先生订了元旦的头版广告位,具体内容他们公司的人让我来跟您确认,林社长您看看这样行吗?”
林遇梵颇为意外,赵之敖去广州参加国民政府的元旦晚宴,这两天都不在港城,她哪里想到,他在外地也没忘记她这边的事儿。
她接过文件细看,跟她们出版社四分之一版广告位置填得满满当当不同,赵老板买了整版广告,却只有一行字。
【祝夫人林遇梵女士之巨著《黄金大劫案》新书开售。夫赵之敖敬贺。】
巨著!!!
巨著之母林遇梵尴尬地有些无语:“……”
季书娉解释:“《黄金大劫案》这五个字会放在中间用大号字体。我的建议是,下面可以加上一小段小说的内容介绍。”
林遇梵打开钢笔把“之巨著”给圈了,“这个改成‘著作三毫纸小说之’。”
季书娉忍不住笑道:“好,我让他们改。赵先生不在港城,他们公司跟我对接的人也不好把握这些字眼。”
林遇梵也笑:“难为他们了……内容简介卉岩那边有,版面最下方加上一段小字备注,把有出售《黄金大劫案》的书店名字列上。”
季书娉拿小本子快速记了下来,“这些资料我知道哪里有,我问她们要。”
如果季书娉不是季家的女儿,还真是个可以做朋友的姑娘。
性格好相处,懂得为人处世,做事也认真周全,让人放心。
林遇梵点头感谢:“好,麻烦你特意跑一趟。”
“哪里麻烦,都是我应该做的。”
把文件放进包里,忙完公务,季书娉笑着换了个语气,“嫂子元旦要出去玩吗?”
林遇梵笑道:“之敖要过几天才回来,等他回来再说。年底大家都忙,国内又这么乱,应该不会出去玩。”
季书娉:“大太太邀我去你们家过元旦,我说我就不去了,我元旦还要值班,忙起来也好,事情一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一年三个至亲横死,自己又远在他乡,身边无一亲人,这么大的打击,确实很难熬。
林遇梵不知道要怎么安慰才好,她自己起码还有娘家人在身旁,丈夫和婆家人也都不错,再温言暖语的话,听在别人耳里也都只是隔靴搔痒。
所以她干脆不安慰,只是笑道:“我们出版社元旦全部要加班。没办法,刚好选了个节假日出书。”
季书娉的苹果脸微微有些蜡白,她道:“我这两天在家把你们新出版的两本三毫纸小说全看了,好有意思。看完我把小说放在车里,司机说想看就借给他看吧,结果他看入迷了,问我在哪儿买的,家里的伙夫也要看。”
这是个好信号!
林遇梵笑问:“他们都喜欢看啊?”
季书娉重重点头:“都喜欢!三毫纸小说门槛低,又有趣,认识字就能看懂,就是你们现在铺货有点少,我们家伙夫跑了好几家书店才买到。”
林遇梵:“我们初版印的确实有点少。”
“你们现在做的这个三毫纸小说,应该很有前景,我和立翔都跟我们报社的主编推荐了,如果你们这次反响好,可以邀请你们编辑在我们副刊写篇时评,既贴近时事,又能帮你们宣传,一举两得。”
林遇梵听赵立翔说过这事,她笑道:“好呀,我也希望能够有这个机会。”
季书娉也没多坐,她还得赶紧把修改意见带回去。
等她离开,林遇梵把陈主任叫了来。
林遇梵站起来去旁边桌子上的热水瓶里倒了杯热水,“虽然《黄金大劫案》明天才正式上架,各项宣传也才开始,但《房客多情》和《夺魂锁》已经出街三天,目前反响很好,市场部那边催促加印……”
陈主任点头:“阿棠跟我说了。不过现在印刷厂在准备印第二批三毫纸小说,根本印不过来。我让阿勇问了北区一家印刷厂,价格能便宜一点,但他们那边没我们要的纸张。现在要进书纸又来不及。”
林遇梵马上道:“我们纸厂有纸。”
她在便签纸上写了个电话号码,“这是港兴纸厂电话,你让阿勇直接去对接,我们可以自己给印刷厂提供纸张。”
陈主任没想到这事就这么解决了,他笑道:“那我让北区印刷厂印新一批的书,《房客多情》和《夺魂锁》的加印还是给原来的印刷厂,他们那边有版,速度会更快。”
“可以,就这么安排。”
“各加印多少?”
“《房客多情》加印3000本,《夺魂锁》加印2000本。”
安排好手头上的这些事,林遇梵想想还是担心以后不够纸用,又让铁龙把港兴纸厂所有的空地都给搭起来,做成临时仓库,以进更多的纸浆。
王六、邓宽和龙井等人从法院回来,崔原被判了四个月有期徒刑。
被判刑的时候,崔原嘴角微微往上弯起,他笑了,显然他很满意这个结果。
但兄弟们回来却一个个垂头丧气,没了主心骨,没了头儿撑腰,他们哪儿比得过从广州调来的特务2队。
王六抽着烟,小声叹气:“我们头儿的位置,会不会被外人给占了?”
邓宽整理桌上的资料,他摇头:“应该不至于吧?四个月时间眨眼就过去了。”
龙井贴上来,“你们两个是组长,要上也是你们上啊。”
王六和邓宽互相看了看,王六在特务队比邓宽的根基更深,按道理邓宽也不会跟他争。
王六问邓宽:“你怎么想的?”
谁不想上位呢?邓宽肯定也想。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内斗,那得益的就是别人。
邓宽说:“与其让别人来管我们,那还不如你上。我们这一组的人都可以支持你。”
王六伸手搭在邓宽肩膀上:“还是我们展哥讲义气。如果让我做了队长,我绝对不会亏待我们自己兄弟。有机会,我们就一起赚票大的。”
邓宽好奇:“怎么赚票大的?”
王六自信满满:“总有机会的。”
现在国民政府不停运东西到港城来转运,虽然近期大部分是国民政府的各种档案,但以后肯定还有机会运送贵重物品的。
到时候就如法炮制,想来钱还不容易?
龙井见两位组长都谈好了条件,他也就站定立场,拍胸脯:“六哥你放心,下午开会,我们都投你。”
结果下午开会,原本崔原的那个位置坐了个陌生男子。
这男子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长得很帅,而且很沉稳。
高主任进来就直接介绍:“这位是从重庆调来的肖则鹏,从今天开始,他担任特务一队的队长一职。大家欢迎。”
庄子光那边的特务二队都在积极鼓掌欢迎,而1队这边,大家面面相觑,没人吱声。
王六的脸是青一阵红一阵,煮熟的鸭子,说飞就飞了。
他气得半天说不上话来。
但当高主任眼神冷冷扫过来时,王六不得不率先鼓掌,他皮笑肉不笑地道:“欢迎肖队长。”
一队这边的其他队员这才跟着稀拉拉鼓掌。
开完会,王六忍不住去找高主任。
“主任,现在别人顶了我们老大的位置,那等崔队出来,他怎么办?”
高主任瞟王六一眼,他知道王六心里的那些小九九,他主要是为自己鸣不平,凭什么要外人来管他们。
高主任拉开椅子坐下:“上面的决定,这是我能改变的?不好好做事,只会吃喝嫖赌抽,一个二个尽给我丢人,滚出去都他妈的好好反省。”
“不是,主任……”
“出去!”
王六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出去。
元旦这天,原本下雨的天,突然放晴了。
《黄金大劫案》和《万象》顺利出街。
而订阅了《港明日报》的读者们,一大清早看到《黄金大劫案》的整版广告。
这在港城也是史无前例的。
没有谁会这么舍得花钱给一本新书打整版广告!
卖报的小商贩更是背着大筐,在街上沿途叫卖:“大富豪赵之敖老婆亲笔写小说《黄金大劫案》3毫纸一本,揭秘国民党丢失30万斤黄金大案,3毛钱一本,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想看的快买,限量发售,先到得到!”
3毛钱就能知道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案丢失玄机?
别人写大家可能还没那么大兴趣,这可是港城首富赵之敖太太写的?!!
万一人家知道内幕呢?
街头巷尾那些商铺老板和路上行人,都纷纷解囊购买。
而订阅了报纸的人,因为能够凭广告免费领取《万象》杂志,导致书店刚开门就排起了长龙。
林遇梵准备了300本《黄金大劫案》,随着《港明日报》赠送给了在各个领域都有话语权的人。
这些人就算对《黄金大劫案》没兴趣,也会对本书作者赵之敖的太太有兴趣,送出去的三百本书在港城激起了讨论热潮。
那些有钱人见面都在讨论《黄金大劫案》,似乎不说这个,你就跟不上潮流了。
各报纸杂志争相报道,一时间,《黄金大劫案》可谓街知巷闻,港城无人不知林遇梵大名。
其中把《黄金大劫案》这本书研究得最透彻、最认真的是军统保密科的人。
庄子光坐在房间已经把《黄金大劫案》看了无数遍,并用笔把重点段落圈起来,折角做好印记。
《黄金大劫案》讲述了洪门堂口的小头目阿龙,为了阻止国民党把从国内搜刮的大量黄金送去美国换武器打自己人,他带着兄弟冒死劫走黄金,并利用一间破旧纺织厂作为掩护跟国民党特务队斗智斗勇的故事。在国民党搜了三次纺织厂仓库而无果的背景下,阿龙偷偷把藏在别处的黄金转移到了纺织厂,埋在纺织厂的水塘里。阿龙和兄弟们发誓,等战争结束,这笔黄金要捐给国家,建学堂,造福民众……
故事亦真亦假,难分真假!
庄子光这几天没睡好,手臂疼,头也疼。
晚上十一点,电话铃声准时响起。
拿起电话,庄子光先恭喜灵狐:“恭喜领导荣升保密处副处长。”
灵狐跟他打起了官腔:“只要认真做事,上头是会给我们机会的。”
庄子光:“属下领会。”
灵狐问:“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劫案》你看了吗?”
庄子光回道:“看了,还做了笔记。”
灵狐:“简单说说。”
庄子光:“《黄金大劫案》细节写得相当精彩,我甚至怀疑,这个作者当时是不是在现场。”
灵狐非常肯定道:“不用怀疑,她不在。她当时在给她婆婆过生日。”
庄子光当然知道这个内情,他说:“我知道。所以我怀疑这不是林遇梵自己写的,林遇梵不过是个富家太太,她怎么可能写得出这种带着传奇色彩的男性小说呢?而且从《黄金大劫案》的行文上,完全看不出是女人写的,我怀疑是别人代笔,亲历者代笔,而林遇梵只是享受了这个作者的光环。”
灵狐明白他的意思:“你这个怀疑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赵之敖就是黄金大案的掠夺者。”
庄子光神色微黯:“我认为就是他。”
“何以见得?”
“刘胖子在调查赵之敖姨太太的时候被杀了,被杀的同时,刘胖子泄漏了仓库里黄金和文物的秘密。还有,上次你告诉我,海城保密科帮忙调查的结果,季书同最后见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赵之敖的二叔赵彦晖。而赵彦晖这么巧,在这个节骨眼上失踪了。这种种迹象都表面,赵之敖他就算不是共产党,他也在做政治投资,他在暗中帮共产党做事。”
灵狐:“你分析的很在理,但我们没有证据,不是吗?”
庄子光:“对。赵之敖夫妇两个都太狡猾了。故事里的纺织厂代指的就是港兴纸厂,之前他们在纸厂特意搞了个烟幕弹引我们上钩,害我挨了一枪。这次他们利用《黄金大劫案》又重施故技,她明明白白告诉观众,黄金就被埋在纺织厂的地下……”
灵狐:“你认为这是个陷阱?”
庄子光:“我认为就是陷阱。以赵之敖那么谨慎的脾性,他不可能大喇喇把黄金埋藏点写在小说里。我认为他们是想声东击西、浑水摸鱼,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在纸厂上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
灵狐略一沉吟:“我也详细看了《黄金大劫案》,赵之敖夫妇是深知,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这个道理的,我很怀疑,他们真把黄金埋纸厂了。狼来了的故事,前面虚晃了几次,但最后,狼不就真的来了吗?”
被赵之敖打了一枪的手臂隐隐作痛,庄子光摇头:“属下认为他们不可能把黄金埋在纸厂。”
灵狐微微冷笑:“子光,你是不是怕了?”
庄子光辩解道:“不是。我要是怕了赵之敖,我就不会一而再地怀疑他。”
灵狐并不相信:“我认为你有心理障碍了。这个任务我可以交给别人,但是,我交给别人,就破不了赵之敖在你心里种下的魔咒。这件事,还是要你自己来解。”
庄子光:“!”
他想拒绝,但他没办法拒绝,只好道:“属下明白。”
灵狐:“你明白就好。驻港办内鬼的事,查得怎么样?”
庄子光:“崔原被判了4个月。内鬼肯定就是他,他为了躲避我们的追查,故意打人进监狱的。”
灵狐冷哼:“他倒是聪明。你之前不是说,他可能还有同伙吗?”
庄子光略有迟疑:“那个王六,我不确定他是不是崔原的同伙,我让人盯着他了。”
灵狐下了命令:“一旦确认,就把他解决了。”
庄子光应了一声,话题又回到赵之敖身上:“我听说赵之敖去广州参加了国民政府的元旦招待会。”
灵狐:“他这种港城的有钱人,就算他给共产党做政治投资,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他在我们党国上头也有靠山,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墙头草,是党国要拉拢的对象。现在除了手头的工作,还要把黄金和董贞找出来,至于赵之敖,在上头没有命令之前,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庄子光:“但,如果我们再去搜港兴纸厂,恐怕真就把赵之敖得罪了。”
灵狐不以为然:“你又没拿枪指着他,这算什么得罪?做事要圆滑一点。”
庄子光脑袋都要冒烟了,这种事,要怎么圆滑?
赵之敖从广州回来,路上就听沈特把最近发生的事简单汇报了一遍。
林遇梵写《黄金大劫案》的时候,有告诉过他大致的内容。
他有想过,这本小说写出来会带来小小轰动,只是他没想到会这么轰动。
他给《黄金大劫案》打广告的初衷完全就是讨太太开心。
现在看来,真是歪打正着,恰到好处。
赵之敖没有回家,而是赶着去码头参加船王徐爱舟新轮船下水仪式。
赵之敖有十多艘自己的货船,平时都是交给徐爱舟打理,所以两家关系很好。
他刚到,徐爱舟和徐太太就迎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