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这个院子虽然小,但收拾的干净。你看,院子里的地都用砖铺起来了,屋里的地也是一样。”
顾建国递给他一根烟,“你说个最低价。”
男人接过烟,“我知道你也看其它的院子了,我也爽利点儿,”
顾建国嗯了一声,“我再带家里人去其它的院子看看。”
出了这家院子,他们又往另外两家看。这两个院子,一个三四百平,十二间房子,最低价格也是3700,不过没有之前那一家干净。院子里地面没有铺砖。
另外一个院子比较大,有五百来平,有二十间房子,前后两个院。不过,这院子又脏又乱,地面也坑坑洼洼的,就是买了也要再收拾。这个院子5000块,一分不少。
看完后,几人回去商量。顾建国问顾一敏和顾二慧意见,两人都说要那个大的。
“院子不干净,我们再收拾一下就是。”顾二慧道:“我觉得买这个宅子,主要的不是房子,是这块地。只要这块地在,以后我们手头宽裕了,不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这些天她天天看报纸,报纸上有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分配等方面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她知道城市里的宅基地可跟村里的不一样,城市里的地或许未来很值钱。
顾一敏想让买大宅子,是觉得他们家人多,地方大宽敞。而且,那宅子前后院,地方大,可以自己种些菜。
顾建国见两个闺女都想要大宅子,就拍板说:“好,那就要大的。”
这些天他们前前后后一共挣了一万来块钱,两家平均分,加上原来的成本,他手里一共有七千来块钱,买房子的钱肯定是够的。
韩德义跟田慧英商量后决定买那个三四百平的。
顾建国和韩德义做事情都不喜欢拖拉,第二天就去跟原房主商量买房子的事情。买房子可不像买衣服那么简单,要去房管局登记,然后还要过户,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也要十来天时间。
不过,房子定下来大家就安心了。这几天顾一敏和顾二慧一有空就讨论房子要怎么收拾。
“前边有一家卖漆的,我们一会儿去看看。”顾一敏跟顾二慧说。那个宅子的房子很老了,墙很黑,到时候可以买些漆他们自己刷上去。
顾二慧听了点头,送走上午最后一波客人,姐妹俩出门去看漆。但出门,就见隔壁本来空着的房子开门了,里面站了两个人,就是那天打听他们货源的两个人。
见到她们,那女人还朝她们扬了扬下巴。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顾一敏小声道:“不会是要在我们隔壁开店吧?”
顾二慧拉着她往卖漆的店走,“有可能是。”
“那他们卖什么?也卖面包服?”顾一敏道。
“谁知道呢?看看再说吧。”
两家紧挨着的店,要是卖的东西一样,肯定彼此影响,想来那两个人也知道,不会傻的跟他们卖一样的东西。
到了卖墙面漆的店,看到那些地板砖、木地板和各种装饰用品,她们才知道城里人装修房子是多么讲究。
大致看了看,姐妹俩一起回店里。路过隔壁店的时候,就见那一男一女正在打扫卫生。
进了店里,她们跟顾建国说隔壁的事情,顾建国听了后道:“我看到了,过几天我跟你们韩叔进货的时候,再看看能不能进些其它东西。”
见顾建国有想法,姐妹俩就不再担心了。
房子过户好,房产证和土地证拿到手的时候,这批货也卖的差不多了。再有二十来天就要过年,棉衣正式进入了旺季。
顾建国和韩德义又出发去深市。
两人检了票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见到了他们店隔壁的那两个人。因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大家闹的就不是很愉快,所以彼此也没有打招呼。
等到上车,发现那两人跟他们一个车厢,看来他们也是要去深市。
到了深市,出了火车站两人坐公交车,发现那两个人就跟在他们后面,这是要跟着他们的意思。
“你们要去哪儿?”韩德义问那个男人。
男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眼镜说:“到前边。”
韩德义冷笑了一声没再理他,跟顾建国眼神交流了一瞬,两人又坐了一站路就下了车,然后找了个旅馆。那两个人还在后面跟着。
顾建国和韩德义都觉得这两人办事恶心人。你要是态度好一些,说几句好听话,想要跟着一起进货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一家又不能把整个栗州市的服装生意做完。
陆燕萍和唐邵辉见顾建国两人开了间房进去了,就也跟着开了间房,要求开在顾建国他们旁边。
“那间房旁边没有房间了。”旅馆前台捧着茶缸有些不耐烦。
陆燕萍对她的态度很不满意,冷着脸说:“那你就给换换。”
“不能换,爱住不住。”前台服务员翻了个白眼,住个店还挑三拣四的,有能耐别住。
陆燕萍见她翻白眼更加不满意,伸手指向前台就要发脾气,唐邵辉连忙拉了下她的胳膊,然后跟前台说:“给我们开一间离那两个人最近的房间。”
前台慢悠悠的看了看他们的证明信,然后扔给他们一个钥匙,“103房间。”
唐邵辉怕陆燕萍又要发脾气,连忙拿了要是拉着她走。进了房间,陆燕萍就对着唐邵辉说:“跟他们的房间隔了三间房,他们要是偷偷的走了,我们怎么能跟的上?”
唐邵辉把两人的行李放好,坐到床沿说:“为什么一定要跟着他们?我们就不能自己进货?”
陆燕萍白了他一眼,“我们两个在乡下呆了那么多年,从没做过生意,手里就一千块钱,要是被人坑了怎么办?要是进的货贵了怎么办?我们根本赔不起。”
“面包服那么贵,进货价肯定也贵,我们这一千块能进多少件?”唐邵辉说话口气也不好,“我们这两天就在这里转转看看,进些跟他们不一样的货。”
“你懂什么?我是看他们面包服卖的好才跟着进面包服的,要是进了别的不好卖怎么办?”
“我不跟你说了。”
夫妻俩话不投机半句多,开始谁也不理谁。
顾建国和韩德义半夜一点多退房,然后在前边不远的另一家旅馆又开了个房间。明知道那两个人回去是要跟他们抢生意的,他们要是没有一点戒备就是傻子了。
第二天,陆燕萍和唐邵辉五点多就起了床,然后就盯顾建国他们的房间,但一直等到八点来钟了,那个房间还没有一点动静。
两人觉得不对劲,就去前台问那个房间的情况,谁知前台说人家半夜就走了。回到房间唐邵辉哼了一声说:“人家也不是傻子,昨天半夜就走了,明显不想让我们跟。”
陆燕萍听后腾地站起来,“赶快走啊!”
顾建国和韩德义熟门熟路的到了面包服厂,接待他们的还是那个销售。都是熟人了,销售直接说:“要多少赶快拿,库房就剩最后一批存货了,下午估计就没货了,你们要多少?”
顾建国叹了口气,“我们倒是想多拿些,但是带不完啊!”
“怎么会带不完?你们坐火车还是卡车?”售货员问。
顾建国:“火车。”
销售人员笑了,“你们该不会自己随身带着货吧?”
韩德义一听马上问:“不然呢?”
“可以办理火车托运啊。”
顾建国和韩德义第一次听说托运这个词,这次真是长知识了。
第57章 走私来的旧货
从售货员这里知道了火车托运,顾建国和韩德义这次拿了800件面包服,1000件牛仔裤,又找了个生产羊毛衫的厂家,进了些羊毛衫。
从羊毛衫厂家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陆燕萍和唐邵辉。陆燕萍一脸怨气,唐邵辉则不好意思的朝他们笑了笑。
顾建国和韩德义没有理他们,找了辆三轮车把货先拉到面包服场,跟销售人员说货先在他们这儿放会儿,他们两个去火车站联系托运的事情。
在火车站问好了托运需要什么手续,两人回了面包服长拿货。也真是巧,又碰到了陆燕萍他们。唐邵辉脸上又是一阵尴尬,顾建国和韩德义当不认识他们,找三轮车把货拉到旅馆。
临走时候还听售货员跟陆燕萍他们说:“真的没货了,要是有货我能不卖给你们?”
“他们怎么进到了货?”陆燕萍问。
售货员:“他们来的早。”
顾建国和韩德义回了旅馆,拿出之前买的饼就着白开水吃。这次的货多,他们更不敢掉以轻心,还是跟以前一样,守着货寸步不离。
不是他们过于小心,深市是刚开发出来的城市,发展迅猛。但在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下,有很多黑暗的地方。
他们不得不小心。
两人边吃东西边讨论陆艳萍和唐邵辉那对夫妻。顾建国递给韩德义一根烟,说:“刚开始我还挺紧张他们的,现在看来没必要,人都不会做,更别说做生意了。”
要是会来事的,这种偷偷在后面跟着他们的事情绝对不会做,真是流氓又愚蠢。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有时候蠢人搞出来的事情很难办。”韩德义道。
顾建国点头,要是那两个人进了些面包服回去,卖不过他们就降价销售,对他们可是不小的影响。
两人说这话,门被人敲响了,顾建国过去开门。就见一个身着蓝色西装,头烫成小卷的年轻男人,手里拎着一个袋子在门口站着。
见到他,男人脸上连忙挂了笑,“大哥,有生意跟你们谈,能进去说吗?”
顾建国看了看他,个子不高,身上没几两肉。再看看他身后,是空荡荡的走廊,就他一个人。
“进来吧。”顾建国侧身让他进来,男人站拎着袋子走进来,拿出烟给顾建国和韩德义一人递了一根,“两位大哥是做什么生意的?”
顾建国让他坐下,把烟点上说:“你是做什么的?”
男人见他戒备也不在意,又笑着道:“我叫段兴华,是做服装生意的,两位大哥,你们看看我的货怎么样?”
说着他打开手中的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件灰色女款大衣。顾建国和韩德义现在对深市的服装市场算是了解了,但从没有见过这种款式。
韩德义叼着烟走到他身边,伸手摸了摸大衣,很厚实,应该是呢料的,他问:“这衣服多少钱?”
段兴华神秘的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从袋子里继续拿出几件衣服,男款女款都有,样式都很洋气。
“两位大哥,你们觉得我这些衣服一共值多少钱?”
顾建国低头看了看那些衣服,十来件的样子。他道:“猜不出来,你直接说吧。”
段兴华给自己点上一根烟,抽了两口说:“这些衣服拿货的话,用不了十块钱。”
顾建国和韩德义都一脸不信,段兴华又道:“不满二位,这衣服是国外过来的旧衣服,不过洗洗熨烫一下就跟新的一样。两位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跟我去码头看看,今天有新货。”
顾建国和韩德义对视了一眼,韩德义道:“今天天晚了,下次再说吧。”
段兴华拎着袋子起身,“行,两位大哥想要这种货的话,直接去码头找我就行了。”
“好。”
顾建国把他送到门口,看着他跟刚回来的陆艳萍和唐邵辉说话,关上了门。
“这小子是个什么情况?”顾建国回头问。
韩德义坐到床上,“估计不是什么正当路子,明天问问小张。”
小张是面包服厂的销售。
他们买的火车票是下午的,第二天一早,顾建国就去了面包服厂,韩德义在旅馆看着货。
见到售货员小张,顾建国直接把遇到段兴华的事情说了一遍,小张听后凑近他小声说:“那些衣服是从国外走私过来的旧衣服,谁也不知道穿过那些衣服的人有没有病,是活人还是死人。你们现在面包服卖的好好的,没必要碰那种东西。”
顾建国一听明白了,连忙道:“不碰,我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所以过来问问你。”
“做那个生意赚钱是赚钱,但一旦被查出来,就是大事儿。”段兴华又道。
“知道了。”顾建国又递给他一根烟,“谢谢兄弟。”
离开面包服厂,顾建国买了些早餐回到旅馆,在门口碰到拉着一包货的陆艳萍和唐邵辉,两人低急急忙忙很紧张的样子。
当做没看到,顾建国回了房间,把小张的话告诉韩德义,又道:“跟着我们的那两个人,估计进了走私的二手衣服。”
韩德义拿起一个包子,“只要他们不影响我们的生意就行。”
下午的火车,但吃过早饭他们就找了辆三轮车,拉着去火车站。先办了托运手续,然后去候车厅等车。
顾二慧和顾一敏这几天关了门就去新买的宅子打扫卫生。这个宅子是真脏,到处都是乱丢的垃圾。
今天关了门她们又坐公交车去新宅子,田慧英留在店里看货。
前两天她们两个已经收拾出来一个房间,今天开始收拾另外一间。屋里脏的到处都是灰尘,姐妹俩换上旧衣服,把脸和头包起来。
“我看这些家具也都不能用了。”顾一敏扫着地说。
顾二慧把贴在墙上的报纸撕掉,“爸回来让他看还能不能修,能修的话就先用着,等咱们挣的钱多了,这宅子再好好整理一下。现在先凑合着住。”
姐妹俩说着话,听到外边传来汽车的声音,顾二慧出去看,就见张子俊从车上下来,见到她还噗嗤笑了。
第58章 门当户对
顾二慧现在穿着蓝布夹袄,下边是黑色裤子,头上还包了一个红色头巾,脸上还有不少灰,样子有些可笑。张子俊见了就噗嗤笑了,“你这样子也挺好看。”
顾二慧被他笑的尴尬,冷着脸说:“你又来干嘛?”
张子俊收了脸上的笑,眼神认真的看着她,不过眼中还带着笑,“想跟你说几句话。”
“想说什么说吧。”顾二慧有些尴尬,即使对张子俊没感觉,但自己这幅样子被看到也很不自在。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爱美是肯定的。
张子俊看了看这个又脏又乱的院子,眉头微皱道:“我们进屋说吧。”
顾二慧转身往屋里走,张子俊的车太吸引人,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人。她可不想自己的事情被人议论纷纷。
张子俊跟着她进了屋,屋里也是又脏又乱,坐的地方都没有,两人只能站着说话。
“这宅子是你家新买的?”张子俊问。
顾二慧没有回答他的话,“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
张子俊低头组织了下语言,道:“你不跟我交朋友,是因为朱玉娇?就是上次跟我一起在你家买衣服那个。”
“不是。”顾二慧道。她不想跟张子俊交朋友原因很多,如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如他不知道尊重人,当然他说的那个朱玉娇也是原因之一。
“我跟朱玉娇是两家家长定下来的,我不喜欢她。我打算跟她退亲。”即使顾二慧说不是因为朱玉娇,张子俊还是做了解释。
他刚开始对顾二慧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她长得好看。后来他发现他不仅仅是喜欢她的好看,还喜欢她身上那股子倔强不服输的劲儿。
经过这几天的考虑,他决定跟朱玉娇退亲,跟顾二慧结婚。做了决定后,他就马上来找她了。
顾二慧没想到他会说跟现在的对象退亲,但这跟他没有关系。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不合适。
摘掉头上的红头巾,她道:“你说的交朋友是处对象的意思吗?”
张子俊以为她要答应自己,脸上带了笑,“是。”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顾二慧又问。
“我爸在省政府工作,我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张子俊没有说他父亲职位,怕吓着她。
顾二慧民了抿唇,“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问的。”
张子俊摆手,“没事儿。”
“你父亲在省政府工作,是大官。你能天天开着车,说明你家应该很有钱。”顾二慧看着张子俊的眼睛,很认真的说:“我父母都是农民,我们一家都是农民。现在的生意,是拿出我们一家的全部积蓄做的。你看,我们门不当户不对。”
“我不在乎。”
“我在乎。”顾二慧又道:“每个人都想过上好日子,我也想,但我的好日子的第一条就是过的舒心。我要是跟你在一起,肯定要面对很多人的质疑,甚至面对你和你们家人的时候我都是要矮一头的。我不想过那样的日子。”
“我们可以”
“你让我说完,”顾二慧接着说:“另外,我是真的不喜欢你这个人。”
“你不喜欢我哪里?”张子俊第一次被人嫌弃成这样。
“很多方面。我不喜欢你说话做事轻浮,不喜欢你天天无所事事,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真的不合适。”
“我不工作是因为”张子俊想解释,但见顾二慧一脸不在意的模样,自嘲的笑了一下,觉得即使解释也没有用,索性就不解释了。
“我知道了,过段时间我就回京都,不打扰你了。”说着他转身出了屋子,上车启动车子走了。
顾二慧站在屋里愣了好一会儿神,张子俊这人不算是坏人,所以她敢说那些话。如果他真的是个嚣张跋扈的二世祖,那些话她是不敢说的。
只是,他们真的不合适。
带上红头巾,她继续跟顾一敏打扫卫生。
“他以后真的不再来找你了?”顾一敏问。
顾二慧把撕下来的报纸装进麻袋里,嘴里说:“应该是。说是过段时间就回京都了。”
顾一敏叹口气,在村里,她们都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但找一个合适的对象真的不容易。把扫出来的垃圾倒在麻袋里,她道:“我听说有夜校,要不我们去夜校上学吧。”
顾二慧也有这个想法,就看着她说:“这两天我们就打听打听这个夜校怎么上。”
“嗯。”顾一敏笑着点头。
只要努力,就可以越来越优秀。
过了几天,顾建国和韩德义坐火车到了栗州,两人先把货取出来,然后找了辆三轮车把货拉回店里。
顾一敏和顾二慧以及田慧英都没想到他们这一次会进这么多货。看着小山一样的货,田慧英很想说能卖完吗?但怕话说出去韩德义骂她,就憋在了心里。
顾一敏和顾二慧倒是不怕卖不出去,店里的顾客平时基本都是她们两个接待,很多顾客说周围有些朋友想等到过年的时候再买。从现在到过年,生意应该比以前还要好。
这时外边传来响动,顾一敏站到门口看,就见隔壁的夫妻俩也进货回来了。两人进的货不少,两大包。
“把货收拾一下吧。”顾建国把顾一敏叫回来,明显隔壁的邻居以后跟他们不会好好相处。
“也不知道他们进的什么货。”顾一敏回屋小声说。
韩德义听到她的话,就把这次进货被那两人跟着的经过讲了一遍,顾一敏和顾二慧都一脸惊讶,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以后小心点儿隔壁就是了。”顾建国道。
第二天生意明显比昨天好,接下来几天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他们几个都快忙不过来了。这几天,他们还是每天下午关了门就去收拾新买的宅子。
这个宅子是前后两个院,前院十间房,后院十间。前院坐北朝南正房是五间,东西两边的厢房各六间,南边的房子是四间。
他们先把前院收拾出来,能住进来再说。房子里的家具都老旧了,能用的就留下来,不能用的就扔出去。
顾建国把几张床都修了修,暂时能住人。
奇怪的是,进货回来都好几天了,隔壁一直大门紧闭,没有开门营业。
第59章 举报
隔壁进货回来有一个星期了,但一直没有开门营业。顾一敏和顾二慧都有些奇怪。很快就要过年了,现在是衣服的旺季,少营业一天就损失不少。
不过,这些日子店里的生意特别好,从早到晚店里的顾客就没有断过。他们忙的没时间理会隔壁。
这日,隔壁店开业了,一大早就放了一把鞭炮,然后有不少人去店里庆贺。
“隔壁的应该是本地人。”顾二慧小声跟顾一敏说,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来庆贺。
“也不知道他们卖的什么衣服。”
“谁知道呢?我们也不好过去看。”
两家关系不好,她们过去看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儿。隔壁的那个女人看着就不是个脾气好的。
姐妹俩中午吃饭的时候小声议论,这时店里又来了顾客,两人连忙放下筷子接待顾客。
来的是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两人在店里看了一圈,然后有些嫌弃的说:“你们家衣服样式太少了,隔壁的就很多样式。”
顾二慧听后笑着问:“大姐,隔壁都有什么衣服啊?”
“多着呢,大衣,毛衣,裤子,样式都不一样。面包服也有。”大姐拿着一件面包服看,“多少钱?”
顾二慧笑着答:“55。”
大姐撇了下嘴,“隔壁卖50。”
顾二慧看了下顾建国,她不知道隔壁是不是有更便宜的货源。见顾建国摇了摇头,她又笑着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大姐,面包服是能穿很多年的衣服,要买肯定买质量好的。我们家卖面包服有段时间了,没有一个人说我家质量不好的。您既然打算五十来块钱买一件衣服,也就不差这五块钱了,让自己心安不是。”
女人拿着面包服来回看,顾二慧的话她听进去了,但又觉得省下来五块钱能办不少事儿。她小声跟朋友商量,顾二慧没有再劝她们买,一副我家衣服质量好不愁卖的模样。
两个女人商量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每人55块钱买走两件面包服。
把她们送出门,顾二慧小声问顾建国:“隔壁的会比我们进货便宜?”
顾建国想了想,“应该不会,我们拿的货已经是最低价了。有可能他们放的利润低。”
接下来又有些顾客说隔壁的面包服便宜衣服样式多,顾二慧他们坚持不降价。这个上午,面包服的销量明显比之前少了不少。
中午吃饭的时候几人说这事儿,他们猜到隔壁的衣服很有可能是走私的二手衣服。
“要不举报他们的是走私货?”顾一敏说。
他这话大家都没接,现在他们跟隔壁只是有点矛盾,但要是举报了,就是仇家了。而且,他们不知道隔壁的两个人什么来头,万一对方有些来头,举报他们就是给自己找事儿。
“他们的面包服不多,应该影响不了我们太多。”顾建国皱着眉道:“等等再看。”
韩德义也说:“再等等。”
下午的销量一样比往常少了不少,大家心里都有些不舒服。但他们也知道,这种事情早晚都要来,他们不可能一直做独一份生意。
“三静和小四快放假了,给妈打电话让她们准备过来吧。”顾一敏跟顾建国商量。
顾建国嗯了一声,他正在考虑要不要给三静和小四转户口。在这里的学校上学要这里的户口,走正常程序的话就得把三静和小四的户口转过来。
有了房子,户口转过来也不难,但是户口转过来后就没有地了。当了这么多年农民,一直把耕地当做生活的根本,即使现在做生意挣钱了,但一想到没地了心里就觉得空唠唠的。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花钱找关系。要是用这种办法的话,可以让朱庆军帮忙。一个派出所所长,给孩子找个学校的事情应该还是可以办的。
这两种办法用哪种,这几天他一直在犹豫。
他把想法跟两个闺女说了,顾一敏和顾二慧也不知道怎么办好,这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这个决定不好下。
“把你妈她们接过来后再说。”顾建国最后道。
隔壁的面包服确实不多,没两天就卖完了,他们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不过隔壁的生意似乎不是很好。因为都是二手衣服,每个款式都只有一件,很影响销售。
隔壁的女人经常站在他们家店外边往里看,脸色阴沉,让人见了心里不舒服。
这日,一个顾客听面包服价格是55块就还价让便宜点,顾二慧笑着跟她说:“真不能便宜,我们的利润真没多少。”
“你们隔壁的老板都说了,面包服进货价35。”
顾二慧听后愣了一瞬,然后道:“你应该听说过同行是冤家,而且,他家要是卖的便宜你去他家买也可以。”
“他家没货了。”顾客拿着面包服来回的看,想买但又觉得太贵。考虑了一会儿最终放下手中的面包服走了,一件衣服被赚走20块钱,怎么想都觉得太亏。
后来又有几个顾客说,隔壁说面包服进货价是35,一定要便宜点,不便宜就不买。后来他们一整天的销量都不是很好。
晚上关了门,几人商量对策。
做生意有竞争很正常,但你在背后搞小动作就不对了。做生意就是为了挣钱,你把我的底价都爆出去了,让我没钱挣,我自然不会当这个软柿子。
几人商量了后一致决定举报隔壁的货是走私货。
“要是他们上边有关系怎么办?”田慧英有些害怕,要是在以前,见到城里人都觉得自己低对方一头,更别说跟城里人作对了。
“婶子,他们就是上边有人我们也得这么做。”顾二慧道:“他们这么欺负人,我们要是还不吭不响,以后他们欺负人的手段更恶劣,时间长了我们的生意就没办法做了。”
人善被人欺,你要是个硬茬子,他们就是想欺负你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第二天,顾建国和韩德义就写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到工商局,揭发隔壁的货是走私。
检举信寄走有一个星期了,上面没有一丝动静。
店里的生意倒是慢慢又好起来了。主要隔壁的面包服已经卖完了,他们面包服的生意在栗州还是独一份。真正想买的,即使觉得他们利润有些高还是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