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by陈财主
陈财主  发于:2025年01月16日

关灯
护眼

房管科的冯主任?罗家老大果然顿住了,他拿了岗位,后头想要分房,还得好好和厂里人打好关系,给领导们留个好印象。
老大不出头,罗老二和罗老三这个拳头就握不稳了,他们不是家具厂的职工,连想出头的资格都没有,又被罗师傅喝止在原地。
李红莲看着罗家三个儿子偃旗息鼓,总算满意,大家都是厂子里的人,自然知道厂子部门的能量,说了找房管科,那就是找公家当家做主了,又看看万云,问她:“儿媳妇,你怎么说?”
冒牌儿媳万云也没落后,看着罗师傅开口:“一个月十五,我们就租!”
“十五?不行不行!再抬抬手!”罗师傅瞪大眼睛,摆手摇头,快得跟风车似的,动作有点滑稽,“你去打听打听,这个价格绝对租不到筒子楼...”
“那算了,十七太贵了,家具就不说了,墙面掉泥沙,连灯泡都没有,不值得。”周长城开腔道。
罗师傅这人多少有点大男子主义,在他眼里,女人家放狠话讲价格都不算数,只有男人家开口那才是一锤定生死,他看着眼前高个子的周长城,又开始牙疼,这家人怎么这样难缠?想放租个房子怎么这样难?他家老二就这么这样爱占便宜讨人嫌,居然把灯泡和灯绳都给拆了?
三人等了半天也没等到罗师傅的答复,又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李红莲说:“也没事,罗师傅您再找找有缘人,我们先走了。”
“哎,等等,等会儿!”罗师傅又追上前两步,瓮声瓮气地说,“我知道你们在压价,但你们也别太欺负人,最低十六,再少我就不留你们了。”
五十岁的老头儿,家宅不宁,看着有点可怜。
周长城见万云点头,师娘也露出一个笑,他来应了:“行,就十六。”
“对了,罗师傅,记得给我们装个灯泡。”
罗师傅垮着个脸,房子总算租出去了,但并没有多少喜悦,比他预想的要少两块钱,还搭上个灯泡,不过要是不快刀斩乱麻,等那兄弟三个的媳妇上来相互撺掇,变数一生,又不知道时候才能租出去,他可不想再空一个月,只好答应:“行了,去房管科签了条儿就给你们换。”
哎,多儿多女多冤家,古人说的一点没错。
罗师傅真觉得丧气。

平水县家具厂的房管科办公室,就在筒子楼大门对面。
下午上班的时候,罗师傅好说歹说,把三个儿子赶走,带着周长城万云和李红莲进去找人,跟管筒子楼的冯主任说要把房子租出去,又说了自己的打算,想让租客每个月把租金交到房管科,请房管科代为转交。
冯主任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个子中等,身形瘦削,尖头尖脑的,两眼盯着人时,精光外露,他听了罗师傅的话,不免有点好笑,真把他们这儿当街道办了,可再想想罗家那几个儿子的事,还是算了,都不容易。
不过该说的还是要说——
冯主任清清嗓子:“罗师傅,本来家具厂的房子是给职工们的福利,不能外租。”
即使有几家人搬走,把房子租出去,对外也是说亲戚借住,就是避免犯众怒。
家具厂多的是一家好几口挤在一起的情况,每个月都有人来反映要厂里想办法解决职工住房难的问题,是以但凡有点什么空隙,房管科都想塞个人进去,这罗师傅家倒好,大张旗鼓的,恨不得让全平水县的人都知道他要把房子租出去,这不是给房管科的工作增加麻烦吗?
因此冯主任的脸色就始终有些不太好看。
罗师傅被冯主任这种人精一点,有些臊眉耷眼的,其实这房子空出来的时候,也有家具厂的职工来找他,说愿意出钱租房,可他就是怕厂子里的人住久了,这房子的归属就要出问题,因此也硬顶着,怎么也不肯租给原来的同事,要在外头找租客。
但罗师傅认为自己也是厂子里的老职工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这房子就是他的,反正他才不会把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拱手让人。
何况要是他还在家具厂,就还是受人尊敬的大师傅,未必把冯林放在眼里,见到也只叫小冯。
只是罗师傅心里也清楚,人走茶凉,儿子接班,他退了下来,此一时彼一时,他的老脸在厂里还不知道能卖多久的面光,顺坡就驴,给冯主任递了根烟,适当卖惨:“冯主任,您也知道我家里什么情况...”
冯林精归精,倒不是个十分有架子的人,他接过罗师傅的卷烟,摆摆手,不用说,筒子楼的那点子事儿,没人比他更清楚,只是事情不能按罗师傅的方式去办:“你对外,就说是家里的远房侄子在住。”
谁都不相信是亲戚借住,但表面的平衡是一定要维持的,罗师傅明白,点头。
“你跟这个周长城小伙儿签租房的协议,不能由房管科开”,见罗师傅要讲话,冯主任抬手压下他的话头,“听我说完。”
“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这协议由你和周长城自己签,房管科给做个第三方的见证人,你们再到街道办去报备一下。”冯主任的言下之意是,街道办可不像家具厂的房管科这么好说话,你这三个儿子再闹腾,他们还敢跟街道闹不成?
这主意听着还像话,罗师傅满意了,划根火柴,点燃了嘴角的卷烟,一张橘黑色的脸飘忽在白色烟雾中。
“还有,房租肯定也不能交到我们房管科,我们是正式职能部门,绝不能过手职工的每一分钱。”
尤其是这种已经退下来的职工,他们为厂里工作一辈子,自以为劳苦功高,对后进厂的人指指点点,吵闹起来没个顾忌,但凡有个一两块钱的牵扯都脱不了手。
主要也是冯主任不想让房管科摊上罗家这摊子,扯虎皮做大旗是一个基层主任必备的修养,见罗师傅又要说话,他继续压手:“罗师傅,您要是担心收不上房租。这样,你们每个月一号到房管科这儿来,当我们科室的面儿交清,每个月交清了,你们俩儿就画押,我们继续给你当个见证人,成吧?”
说这话,也是考虑到后面周长城他们还要到这儿来交水电费和卫生费,他们房管科的人就做个不沾手的中间人,不是什么大事,他冯林大小是个主任,才懒得管他们这十六块钱的房租怎么交。
这安排,明明白白的,罗师傅服气,对着冯主任拱手:“冯主任,难怪大家都在外头表扬您,果然是精明强干的人,一下子就给我们这些老职工解决了老大难的问题!”
冯主任腻味他们家的事儿,懒得听这个,寒暄两句,点了个科员去帮他们处理。
那科员帮忙登记好周长城和万云的资料信息,给了水卡和电卡,冯科长拿过来签字,扫一眼,脸上不由带笑:“哟,是电机厂的小伙儿啊。”
周长城也从兜里掏出烟来,给冯科长递过去,陪笑道:“冯科长,往后就麻烦您多关照了。”
冯林接过周长城的烟,这下笑得比对罗师傅笑的真心多了,本想问怎么电机厂不给分宿舍,看到周长城是临时工,难怪,不问也罢:“什么关照不关照,你们年轻人才是未来的希望呢。”
“这证明人是周远峰?电机厂的周师傅?”
“对,那是我师父。”周长城老实回答。
“周师傅的徒弟,那肯定没得说的!”平水县不大,冯主任认识当过县劳模的周远峰。
“冯主任过奖了”,有人夸师父,周长城也面上有光,又指了指李红莲和万云,“这是我师娘和我爱人。”
冯林笑眯眯的,藏起眼里的精光,和两位女同志打过招呼,又着重和李红莲说话:“李大姐,我说怎么看您这么眼熟呢?”
“原来都是熟人!”李红莲作为电机厂大师傅的妻子,见到冯主任也不怯,爽朗地笑,“往后我这不成器的小徒弟夫妻就麻烦冯主任啦!”
“客气客气,都是自己人。”冯主任挥挥手,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样子。
罗师傅在旁边看着不作声,有点不服气,周师傅是大师傅,他也是大师傅,不过在县里,家具厂不如电机厂地位高,果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冯林,真势利眼儿!
周远峰不单只是电机厂的大师傅,他的大女婿还是市里新区刚提上来的建设局副科长,管的是建筑材料的审批,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家具厂一直想再建两栋筒子楼,少不了要和县里市里的这些大小科长打交道,其中的关窍,冯林自然不会透露出一点。
按平水县一般的情况,租期是半年,半年后再看要不要续租。
租房的协议签好后,周长城给罗师傅掏了二十六块钱,接着按照冯主任的意思,又到街道去报备了,街道按暂住人口登记了周长城和万云夫妇的信息,流程就算走完了。
这个租房的过程弄得有些弯弯绕绕,但看着自己手上签了字按了手印的文件,罗师傅和周长城万云都长舒了一口气,不论是屋主还是租客,总算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自己的利益。
说好了要给他们装个新灯泡,罗师傅也不食言,他心里狠狠地骂了二儿子一顿,把新灯泡和灯绳给装好,让后勤的人开电表,一拉灯,亮黄色的灯泡闪闪发光。
“行了,小周,事情妥了,我也先回去了,”罗师傅装好灯泡,揣好刚到手的租金和押金,把两把钥匙交给周长城,拍拍手上灰,又啰嗦一句,“记得下个月一号交房租!别忘了!”
周长城点头,赶紧把人送走。
罗师傅走后,周长城万云夫妇就开始细细打量这间房子,不能说是绝对的满意,但新婚小夫妻用来开启新生活,是没问题的。
周长城和万云拿着钥匙,欢欣之情溢于言表,不用借住别人的房子,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点,尽管是租来的,可也是自己的小窝!
“长城,等会去买个新锁,把门口的锁给换了。”李红莲看了那门锁一眼,虽然是去房管科和街道报备了,还是不得不防罗家那三个小子。
周长城马上应一声,心里也觉得换了锁头才好。
万云抬头四处看这房子的墙壁,拿着罗师傅给的旧钥匙,往墙上一戳,一整块的墙皮“啪嗒”掉下来,砸在脚边,都是细碎的沙子,她无奈地看着周长城,说:“得拿报纸来糊上,不然天天掉沙子,没完没了的。”
周长城也学万云的动作戳一下另外一块墙皮,又掉下不少,刚刚的欢喜减少了两分,看来这房子要住得舒适,多的是磋磨。
“千难万难,开头最难”,李红莲是过来人,人生经验比周长城万云夫妻多得多,说话有水平,她眼尾笑纹展开,“找房子的这一关,你们是过了。接下来就是好好过日子了!”
“师娘相信你们的聪明才智,生活一定是越来越好的!”
周长城和万云被说得重新振作起来,是啊,他们这么年轻,有手有脚有力气,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两个人过日子不用太复杂,先把床置起来,再置个饭桌,锅碗瓢盆,也就差不多了。后面零零碎碎的东西慢慢来,不着急。”李红莲看着四壁空空的单间,提点这小两口。
被师娘这一提醒,两人才想起,这屋子连张床都没有,晚上得睡地上。
“他们是家具厂,还怕没有床。”周长城自己是厂子里出来的,厂子里有些做得不好的废料产品,不能卖出去,有时候会折旧处理给职工当福利,家具厂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政策。
万云没有在厂子里待过,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不过她问:“要不我们去问问冯主任?”
她看冯主任对师娘还是挺客气的。
“走,先换个门锁,再去找他。”李红莲招呼两人,跟着小两口忙活一中午都没有休息过,她脸上已经有些疲惫了,还是坚持陪他们去找冯主任。
冯主任还在办公室,见这三人又折返回来,心下就明白是为什么而来的,摸摸手上的陶瓷杯,嘿嘿笑一声,果然是来打听买家具的,他也不拿乔,马上就叫个科员去把后勤的丁师傅找来。
后勤丁师傅负责的工作是在筒子楼里修灯、修锁、修水喉、看废料仓库这些细碎的事情,家具要是坏了可轮不到他,毕竟大家都是专业的家具师傅,自己上手就行。
“他们是罗师傅的远房亲戚,今天刚搬进来的,问问咱们这儿有没有床,”冯主任指了指周长城三人,对丁师傅说,“你带他们去看看。”
丁师傅看起来是个沉默实干的人,皮肤黝黑,手上皴了不少口子,十分可靠的样子。
他看冯主任一眼,冯主任也看他一眼。
只见丁师傅点点头,让周长城他们跟上,拐过一道弯,走一段泥路,到了一个破旧的仓库后头才停下,这是家具厂专门存放作废家具的地方。
其实这些废掉的家具并不愁没人要,有些可能是刷漆没刷好,有些是雕花没刻好,又或者是木头本身没处理好裂开,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造成的残次,其实并不影响家具的正常使用,不论是家具厂的职工,又或是有门路的亲戚,也能来捡捡漏。
丁师傅指了指两张木床:“有两张可以挑,大的是一米八的,床板有裂缝,要六十;小的是一米五的,床头木头裂开,要四十五。”
难怪结婚要彩礼三十六条腿,这每一条腿都不便宜啊!
即使是残次品,价格也让人吃心!
周长城和万云恨不得只用两个板凳,上头放块木板就行了。
丁师傅也不催他们,就让他们四处看,反正也没多少看头。
周长城从兜里掏出刚刚的一包烟,给丁师傅递一根过去:“丁师傅,来,抽根烟。”
丁师傅没客气,接了周长城的烟,夹在耳背后,听他有什么话说,不外乎就是便宜点。
“丁师傅,您看这价格都够我们租几个月的房子了,能不能少一点?”周长城捏捏手上的软皮烟盒,嘴上虽然求人,倒是不觉得扭捏,理所当然觉得这床太贵。
丁师傅摇头:“这是厂里定的,不是我定的,你给的钱最后都是要交给公家的。”
“那...那有没有别的,能让我们小年轻用得起的?”周长城又给丁师傅递了一根。
丁师傅又接了周长城那根烟,也不卖关子了:“也就是夜里睡个觉,有块结实的床板就行了,买个祖宗回去干什么呢?六十块钱能买半头猪了。”
“对对对。”周长城看着丁师傅那张老实巴交的脸,看不出来他能说出这样灵巧的话来。
“你看这儿也有不少小块的木板,拼一拼,敲一敲,也能打张稳固的床,”丁师傅左右耳背都夹了烟,四处走动起来,指了指那两张拼接好的床,说,“虽然临时打出来的床没办法跟这两张比,但你自己家里用,又不是放在宾馆招待客人,用个三五年肯定是没问题。”
周长城恍然大悟,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心里了然,装作受教的模样,虚心聆听:“丁师傅您真有办法,请您指点指点。”
万云瞧周长城一眼,心里发笑,没想到纳言的他还有这一面。
丁师傅看这人上道,伸手比了个数,三十五块:“一米五的床,我今天给你打好,晚上你就能睡到。”
“三十五太贵了”,李红莲有点没耐心了,摇手,她也看出门道来了,想着是冯主任叫他过去的,又攀上冯林,“我家老头和冯主任是老熟人了,你和冯主任又是同事,大家熟人连熟人的,都是人情呢。”
“丁师傅你就给个实诚价,二十五!”
丁师傅一听这个价格,眉毛都扬起来了,正想说话,李红莲嘴巴比他更快,不让他开口,继续下决定:“趁现在大家都上班,外头人不多,看不见我们搬木材,你带上工具,跟我们一起搬。”
“我们在冯主任面前也念你的好,行吧?”
那丁师傅还想开口,李红莲装作忧心地和周长城说:“这家具厂筒子楼的邻居也不知道爱不爱管闲事,万一看见我们搬木材打家具,会不会过来看热闹?”
丁师傅噎住,他当然不能让人看见他搬这么多的木材,都是集体财产,木材钱不贵,但拿了多少,也是要实实在在交给公家的,不过其中木板大小,结实程度,都是他可以操作的,何况他就只是在中间抽几块油水钱,都是辛苦钱,不然谁给人白干活?
“三十,不能再少了!”丁师傅也不怕,大不了一拍两散,又不是他急着要买床,“就三十,随便你们要不要!不要我就关门了!”
“行,那就三十,”周长城咬牙,“不过丁师傅,您得给我把床做结实了,不能睡两天就倒了。”
其实周长城并没有其他意思,他是担心丁师傅用料不足,万一睡两三个月就摇晃了,还得返修,麻烦。
谁知丁师傅却误会了,看周长城这高个儿一眼,又看看他旁边面嫩的万云,刚刚听冯主任说这是新婚小夫妻,笑了出来:“果然是精强力壮的小伙儿!”
周长城拐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讷讷,偷看了还在四处张望的万云一眼,他不是那个意思。
“行了,放心吧。我虽然赶不上你远房亲戚罗师傅的手艺,但打个床组个桌子还是不在话下的。”
“家具厂职工也不是个个都买得起家具的,不信你去打听打听,那桌子凳子不少都是找我给做的。”
丁师傅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周长城就是做技术的,对丁师傅这种人有同类的敏感,既然他敢这么放话,说明手上还是有真功夫的,周长城稍稍放了心。
李红莲有些累了,坐在一个木头墩子上休息,拿手掌给自己扇风。
丁师傅带着周长城往仓库里面再走了几米,从一堆油毡布后面搬出几块明显打好的木板和床腿,再拿上工具,招呼几人一次性搬走,别来来回回引人注目。
万云看他们搬搬抬抬得差不多了,才凑上前去,对丁师傅说:“我们再加两块钱,您给我们一点添头,组个吃饭的桌子和两张凳子吧。”
丁师傅都要被万云这句“添头”给笑出来了,两块钱就想要桌子椅子?他连话都懒得回,直接摆手,拒绝的态度明显,无可商量。
万云不死心:“那我再加一块钱?”
丁师傅伸出一个手掌,比了个五:“姑娘,你去那儿挑几块小板子,自己会装就自己拿回去。我可不给你白做工。”他长相是老实,但是个称斤掂两的老实人,谁也别想在他手上沾好处,这姑娘倒是会打算盘,哼!
周长城和万云互相看看,也没客气,赶紧挑拣了几块相对大块的板子,等会儿蹭丁师傅的锯子,把边角给锯平,过两天在电机厂旧仓库带十几枚钉子出来,不管好看不好看,钉好了就先用着嘛。

由于丁师傅对于这些木板早有准备,装床的时候倒是不费什么力气,三两下就敲好了。
周长城在一边看着,只见丁师傅没有费一个钉子,只削了大小不一的木头,用巧劲儿一一嵌入,很快就把一张木头床给钉得结结实实的,摇起来纹丝不动,不由佩服竖起拇指:“丁师傅,您的手艺是这个。”
丁师傅咧出一个得意的笑,其他细节手艺,跟家具厂积年的老师傅是不能比的,但这种榫卯结构的床,他装了不下百十来张,自然是手到擒来,熟能生巧。
大概是周长城说了好话,李红莲带着万云到外头给他买了瓶汽水,等装好床,丁师傅就顺手把他们挑来做桌子的木板都锯平整了,还给他们留了几张大块的砂纸磨木板上的木刺。
对着丁师傅谢了又谢,周长城掏出三十五块钱递给他:“丁师傅,多谢您了!”
丁师傅数了数钱,没错:“好说好说,还要什么,就到就仓库找我。只要不用在楼里修东西,我基本上都在仓库。”
“行,您慢走啊!”周长城把人送走。
丁师傅拎着工具箱,到房管科旁边的后勤,找人登记,有人买了废旧木材,给厂里挣了二十。
跟人说了会儿话,又到房管科晃了晃,不一会儿,就在外头巧遇了从厕所回来的冯科长。
在冯科长面前,丁师傅还是那副老实头的样子,四下看看没有人,掏出五块钱递出去,低声说道:“打个床,给了三十,木材钱是二十。”
老实人少报了五块钱。
冯林比他还警惕,精光四射的双眼半眯着,溜一圈周围,安全,迅速接过那五块钱揣进兜里,也不和他不说话,继续往办公室走去。
有人到冯林这儿找便宜家具,冯林来者不拒,都是推给管废料仓库的丁师傅去做,两人这么配合已经不是第一遭了。
真正倒卖厂里物资,他们没这个胆子,像是卖废旧木头,本来就是厂里要折旧处理的,所以卖木头的钱,是厂里的钱就归厂里,他们在中间收个介绍费和辛苦费,不算蛀虫,只能算不得与外人言的灰色收入。
丁师傅和冯林擦肩而过,摸了摸兜里的十块钱,嘿嘿一笑,只恨不得每天都有人搬进来要打家具。
有了灯,又添了床,这房子就有了点家的温馨,周长城和万云再看看这小租房,顿时有种心满意足的感觉。
李红莲是累得有些吃不住了,坐在床边,手往后撑,却被木板上的毛刺儿给扎了,顿时跳起来:“哎哟,这床板可不平滑,你们等会儿要用砂纸磨干净了才好躺着。”
周长城和万云都弯下腰去看,刚刚没留意,这才发现木板上大大小小都是木刺,疙疙瘩瘩的,要是就这样睡一晚,估计后背能变成刺猬,难怪丁师傅给他们留了那么大块的砂纸。
不过他们夫妻倒不是很介意,年轻人有的是力气,拿砂纸大力抹平就行了。
“看着要下班了,我还得回去做晚饭”,李红莲也顾不上累不累的,看看外头的太阳,要落山了,“你们跟我一起回去,晚上还在我那儿吃饭。也跟你师父说一声搬到哪儿了,免得他惦记你。”
“哎,知道了,师娘。”周长城立即应话。
万云也赶紧露出一个笑:“今天真是多谢师娘了。要是没有您,我们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你这姑娘,又说这种客气话。我看着长城长大,还能让他睡街头不成?”李红莲赶着回家,不欲多说,叮嘱他们锁好门,“走走走,回去回去,忙活一整天了,又累又饿,回去睡会儿。”
三人锁上新锁,又坐上公交车,一路摇回电机厂附近。
李红莲先回电机厂的家属楼,周长城和万云则是到坝子街陆师哥处收拾自己的行李。
万云的行李就一个袋子,周长城的也少,就比万云多了一床厚棉被,夫妻俩儿的家当加起来也不到四十斤。
两人决定先把行李搬到师父家,趁着还没有完全天黑,到万雪家里去一趟,好歹跟她说一声,再过来吃饭。
李红莲回到家躺了半小时,精神就好多了,现在起来正准备做饭呢,周长城和万云就来了。
“师娘,我和小云去一趟她姐家里,和她说一声我们搬到家具厂的事儿。”周长城手臂肌肉紧绷,从水房帮着提了两桶水过来,转头和李红莲说话。
万云则是快速帮着洗好了青菜,把一条鱼也洗干净放在盘子里,跟在周长城的后头进屋。
李红莲在淘米:“去吧,说完就回来,别留太久,就快吃饭了。”
“知道了师娘。”周长城和万云快步下楼,走得飞快。
绕过县中心的几段路,周长城和万云才踏进孙家巷那个住了十几家人的院子里。
万雪刚孕吐完一回,正拿着搪瓷杯在漱口,又迅速吃下两颗酸不溜丢的青梅子,那阵冲喉的恶心感才下去一点。
“姐!”万云见姐姐脸色不好,小跑过去扶着她,有点忧心。
虽然吐得厉害,但万雪的精气神却不错,她缓了缓,在门口找个长凳坐下,背靠墙壁,抬头急急地问:“房子找到了?”
“找到了,在家具厂的筒子楼,一个月十六块钱,三十平,地方是尽够了!”万云显得很兴奋,像个得到满足的孩子。
周长城也是一脸笑意,叫了声“姐”。
万雪也替他们高兴:“是筒子楼呢,那还不错。”筒子楼在平水县来说,是很体面的住处了。
家具厂那边远是远了点,靠近东郊,到县中心得做半小时公交车,走路则更远,但十六块是很实在的价格了,适合他们刚成家的小夫妻。
“姐,不用帮我们打听房子了,等弄好了,我们再叫你和姐夫上门吃饭。”周长城把来意说了,他很乐意多几个交好的亲戚。
“行,到时候我们去给你们暖暖房”,万雪又往嘴里丢了一颗杨梅,酸得舒心,看得周长城和万云都下意识吞了吞口水,“下午我们也帮着打听了,这附近倒是有一个,跟我们家差不多的房子,那家人要十八,地方不大,我估计还不如你们在家具厂租的。”
现在租房定下来,倒是不用再操心了。
万雪又细细问了周长城和万云租房的情况,听说墙壁一直掉皮,床板都是木刺,想了想,起身回屋拿了几斤旧报纸出来:“今晚先拿回去垫垫床板。”
旧报纸不值什么钱,周长城顺手接过来,也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谢谢姐。”
“那墙壁,你们想不想重新刷一下?”万雪问妹妹。
万云瞪大眼睛,又看看周长城,踌躇起来,刷墙要钱要票吧?他们刚刚算了,新生活要开展,还有好多东西没买呢,手头有点紧张。
周长城也不想一下子在这个房子上花太多钱,毕竟是租来的房子,又不是厂里给他分的。
万雪也是想到这一层,笑了笑:“你姐夫有个同学,家里是给人打地基砌墙的,前阵子你姐夫刚给他介绍了个活儿,他们正哥俩儿好呢。”
“我听你们说,就是把墙皮都扒掉,再重新刷一层灰就好了,取个新颖亮堂,又不是要弄得多精细,人住得自在些。你们就给那人一点辛苦费。”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