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by陈财主
陈财主  发于:2025年01月16日

关灯
护眼

刚开始的时候,两家货车司机都还算好好说话,但昌江精密那头的打包工速度确确实实是慢,一大早到下午了,还有两箱货没有装箱好,因为一些搬运的叉车和用具都连在车厢尾部,不能轻易拆,所以昌江的货车也没办法挪出来让个位置。
电器厂那头的司机等了半天,最后没耐心了,骂骂咧咧不耐烦起来,到了年底,大家都无心上班,只想回家过年了,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更是心浮气躁的。
电器厂有一辆较小的面包车,开动起来灵活,那司机贴着围墙边缘,压上台阶,车头都剐蹭了好大一块,竟硬是从昌江精密货车和园区围墙中间的缝隙中挤了出来,但他后头还有辆装着大货的车没办法过来,于是这两个司机干脆不走了,直接让小货车堵在昌江精密大货车的前头,既然你不挪开,等会儿你的货装好之后,我也不挪,看谁斗得过谁!
等到下午六点,昌江精密的货品终于打包好可以走了,前头堵着车,后头还贴着一辆,他们反而夹在中间,进退都不是。
先是两头司机吵起来,然后又把各自仓库的人喊出来,最后又把厂里生产的工人喊出来,隔着一条小马路和三辆货车在对骂。
现在厂里不算特别忙,不论是周长城还是杨卫星等人都被喊出来壮声威,有不少人手上还拿着铁棍子,看这样子,因为类似争路的事情,大家处理起来都有经验了,动口解决不了就动手。
周长城混在其中,听着双方不停打嘴仗,互相问候祖宗,就为了争一口气,一时觉得好笑,一时又觉得这口气要争,不然的话往谁都能堵自己厂的货车。
大家聚在一起骂了好一阵,好在始终没有动起手来。
杨卫星是个生产小领班,被人拉着站在了前头,也跟着不咸不淡地骂了两句。
站在电器厂小货车前头有两帮人,不知道谁突然发力,往前推了一把,前面的两个人撞上,这就开始动手推起来了,满场都是:“你什么意思啊?想动手啊!”
这下还得了,两个厂子的人立即就沸腾了!
周长城也被后头的人大力推到了前头,上一回参与这种事还是因为被开除了,在平水县电机厂门口呐喊的时候,身后人多,力量太大,身不由己,他只能半摔半走地挪出去,结果就在货车头前碰到了正举着铁棍的杨卫星。
“杨哥!”周长城抵挡着后面工友们的推搡,喊了杨卫星一句。
杨卫星一看,这不是卖盒饭的周长城吗?也楞了一下,放下铁棍:“周老板,怎么是你啊?”
在广东,只要自己做生意,不管大小,都是老板,周老板还是沾了万老板的光呢。
“这是我们厂里的货车,跟你们对上了。”人潮拥挤中,周长城不得不双手拦开自己人和对方的人,还差点挨了对方拳头,闪了一下脑袋,“杨哥,都是自己人,别打了!”
杨卫星也不想打架啊,棍子拳头招呼到身上,谁人不痛呢?一看是熟人,像是看到了台阶,赶紧叫自己旁边的几个老乡往后退:“叫他们都别打了,停下停下!”
有人喊了停下,后头的人没冲上来,前面的人也慢慢住手了。
大冬天的,周长城和杨卫星都出了一头汗,两人立在电器厂的小货车前,后面还一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
“周老板,这事儿真不怪我们动手,是你们司机先堵了一天的路,他要是好好说话,我们大不了就等等,结果他嘴里又不干不净的,谁受得了这口气?”杨卫星刚到这儿就知道情况了,脸色不好地看着周长城,看他能拿出个什么章程来。
这时昌江精密的副厂长和葛宝生等人也到了周长城旁边,而他们的司机还在不休不止:“说什么呢你,是我先停在这里的,你们后面才来的!先来后到,就是要你们等!懂不懂规矩!”
“哎,你以为这条路是你家的?是公家的!你算个什么东西,还跟我讲规矩!”电器厂的一个平头司机也冒出来,伸出指头,又开始对骂。
“你又算个什么东西!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昌江精密的司机也不是什么好鸟。
“行了行了,别吵了,多大的事情!”昌江精密梅副厂长拦着自己家的司机,又看向周长城,“小周,这人是你熟人吗?你去说说。”
周长城真是“临危受命”,顶硬上,过去搭着杨卫星的肩:“杨哥,都是打工的,你看这个事怎么弄?”
都是打工的,这句话一下子就引起了杨卫星的共鸣,是啊,谁都不是厂里老板,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干嘛动刀动枪的,赢了也没奖励,杨卫星就说:“兄弟,我也是个小人物,不能做他们的主,让你厂里司机给我们司机低个头,我再去说说,这事儿大概就过去了。”
他们这话没有瞒着人,双方司机都听到了,电器厂的司机哼一声,但也没表示不同意,倒是昌江精密的司机不肯罢休,还扬言,大不了就打一架,谁怕谁!
台子已经慢慢撤到这里了,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副厂长出马道歉。
周长城只好捏着鼻子跟电器厂的司机说:“兄弟,不好意思,这回是我们厂里没处理好流程,耽误你们做事了。”又从兜里掏出一包烟递出去,“咱们不打不相识,抽根烟,当是交个朋友。”
那大车司机接过周长城的烟,顺了口气:“这还差不多,你们厂里还是有讲道理的人。”瞪着昌江的司机,心里骂一句野蛮人,又对自己旁边的兄弟说,“小赵,把车开走,前头路口等我。”
众人抻着脖子,看事已至此,也没自己什么事了,招呼招呼,慢慢又各自散去了。
周长城走到一边,把路让开给货车通过,又和杨卫星说:“杨哥,多谢你和你老乡刚刚帮忙拦着人,不然我脸上得挂彩,明天你带两个老乡到我爱人摊子前来,我请你们三个吃卤鸡腿。”
“兄弟,这就客气了。”杨卫星笑,又让自己厂里的人回去,别看热闹了,“说好了,明天还去你那儿买盒饭吃。”
“行!”周长城大力拍杨卫星的肩,又和其他几个人说了会儿话。
他们这边正哥俩儿好的时候,昌江精密后头的人下班的下班,吃饭的吃饭,没剩几个人了,谁也没留意到,在他们出货区的门口不显眼处,站了个中年男人,这男人看了眼周长城那头,又见自己这头的货车司机已经上车打火,他也低调地往厂里办公室走去,旁边有认出来的人,尊敬地喊了句:姚生。
副厂长梅长发和葛宝生等人还在,等周长城从电器厂那头过来,都说难得这回解决得这么快,没报警,多亏了小周。
一直在管着厂里人事招聘和行政的张小姐此时过来,说是姚生从香港上来了,喊梅长发和葛宝生这些人过去,平常王忠良也会被叫上,恰好他提早大半个月请假返乡过年,今天就没在。
姚生就是昌江精密的老板姚劲成,年底了要来厂里看一看情况。
周长城看葛宝生等人进了姚生的办公室,自己打完卡也准备下班,却被追出来的张小姐给叫住了:“小周,姚生叫你。”
这个姚劲成,个子不高,但长相周正,阔口狮鼻,耳垂大且厚,眼皮深且多褶,目光如炬,一看就是富贵人,周长城见过几次,但没怎么说过话,只是在刚来昌江的时候,由王忠良带着去认了个脸,姚劲成瞧着是个很稳重智慧的老板,惊讶反问张小姐:“找我吗?”
“对,去吧,别让姚生等。”张小姐手上拿着一把车钥匙,又另外喊了个人帮她出去搬东西。
周长城一头雾水,敲门进姚劲成的办公室,里面其乐融融,似乎正说到高兴处。
“姚生,您叫我?”周长城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厂里有职位的人在里头坐着,姚劲成肉乎乎的厚手掌正拿着个小巧的功夫茶杯喝茶。
“你叫周长城?”姚劲成放下茶杯,问。
“是的,姚生。”没人让周长城坐下,他就站在葛宝生旁边的位置上。
周长城站着,姚劲成坐着,他抬头看这个员工,又问:“是北方的朋友吗?高高大大,望下去,一表人才啊!”
“别拘束,找个地方坐下。”姚劲成随手指了个位置,让周长城坐着说话,又笑,那双看着平静的眼睛里都是笑意,他的港普口音很严重,但听懂没有问题,“我是阿成,你也是阿城,我们很有缘分喔。”
在座几个人笑起来,周长城也跟着笑,坐在葛宝生边上,但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不知道姚生叫他进来是什么事。
姚劲成让坐在手边的梅长发拿多个功夫茶杯,给周长城也倒了一杯:“喝茶。”
周长城谢过倒茶的梅长发,端起来喝一杯,滚烫,是熟普。
“头先,你跟对方厂里的人说了什么,他们这么快就散开了?”姚劲成问。
周长城放下杯子,瞬间明白,原来是问这个,他笑说:“我说请他们吃鸡腿。”
姚劲成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一个鸡腿搞得定的事情,就不要成天想着打架围攻了。我们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
“你这个阿城,吃鸡腿的方法不错,我记住了。”姚劲成这样的老板,手上几个厂,广州只是其中一个,但光是这个厂,底下有一百多号员工,他在这儿的时间又不多,除了几个主要的管理人员,能让他记得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又随意问了问周长城的职位和技能,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叫人进来,也没想着让周长城怎么样,大家又说了点生产和订单,还有来年排班和招人的事,基本上就没有周长城开口的余地了。
过了会儿,刚刚在外头搬东西的张小姐用拖车拉着两个大纸箱进来,周长城转头一看,箱子上印着繁体字的奇华饼家。
张小姐是广东人,听说是老板娘娘家在顺德的亲戚,找她过来给姚劲成管着工厂的杂事,她堆起笑脸:“大家都在,过来领一盒蛋卷。”
姚劲成指着周长城说:“给这个阿城也拿一盒。”
厂里到了年底会有其他额外的福利发放,像是这种姚劲成从香港带过来的礼品,一般都只发给十来个相对核心的管理人员,周长城和李腾飞这些普通工种的职工都是没有的。
因为刚好是卡在吃晚饭的当口,姚劲成也没有留大家说太久的话,就让他们回去了。
周长城跟着梅长发葛宝生等人出去之前,姚劲成刚好站起来,对他说:“后生哥,卑心机做嘢!”
周长城已经完全可以听得懂粤语,心中激荡起一阵澎湃,今天大老板看见自己了呢,赶紧点头:“多谢姚生,我会用心做事的。”
姚劲成笑着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葛宝生都说周长城有点运气:“长城,让姚生记住的人不多啊。”
周长城笑得有点憨:“今天取巧而已。哪像宝生哥,厂里的顶梁柱。”他说的是实话,葛宝生的设计技术是很过关的,外国客户都夸过,关键是人也很好,从来没有傲气。
两人说了会儿话,又各自回去了。
周长城拎着那一盒奇华的蛋挞,从厂里出去,一直到坐上公共汽车,心里的激浪都没有平复下来,姚生这么大的老板鼓励他一个小职工,既然自己被记住了,往后他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让姚生知道自己是可造之材,同时还要向葛宝生学习,从生产类转向技术类。
外头的夜色越来越冷,周长城的心发热,美美地想,如果能跟宝生哥一样,有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就更好了!
从国营厂出来的习气一直都跟随着周长城,领导的肯定和一句平实鼓劲的话,对他这样没有背景和职业经验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肉麻,说到尾,是士为知己者死。
当然,现在还没有到要死要活的地步,但也让周长城有种极力表现自己的冲劲,他从一个小员工的角度出发,坚信只要自己不停学习向前,肯定能让老板对自己青眼相加的。

1988年的春节,对周长城和万云夫妇来说,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春节。
他们决定留在广州过年,打电话回平水县给万雪的时候,万雪的语气里都是失落:“我想着,你们要是回来的话,就在我这儿挤几天,反正过节嘛,大家住在一起,也好热闹热闹。”
“姐,你这么想,姐夫那边也不好交代呢。”万云坐在自己的房间,跟姐姐打电话,自从拉了电话线,她和周长城终于不用再一大早出去吹风,一个接一个地投硬币了,“何况我们和桂老师也说好,不回去了。”
现在万云和周长城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很是明白这种不需与人分享的空间有多宝贵,自然不好多去打扰姐姐姐夫。
万雪每回和万云打电话,都是一大清早趁着林业局没人上班过来接电话的,她拉着电话线,看了眼在旁边的孙家宁,也只好点头:“你们在外头,一切小心,我给你们寄的一些特产,可能还要过几日才能收到。”
“知道了姐,别担心我们。老家都好吗?”尽管和爹娘哥哥不亲近,但总是自己的娘家,万云肯定是要问的。
“爹娘身体都还好,上山下田都没问题,哥嫂们也都老样子。年底的时候我和你姐夫回去了一趟,把你从广州寄回来的东西也带回去了。”说到这里,万雪突然嗤笑一声,“大嫂二嫂听说你和阿城去广州了,想撺掇着大哥二哥出门打工呢。”
万云握着话筒的手不由发紧,嘴里也干干的:“是么?”
“大哥二哥那样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家对我们两个妹妹横行霸道,动不动就拳头招呼,出了万家寨连个屁都不敢放!大嫂二嫂两个人也想得美,让男人出门打工寄钱回家养她们!”说起那两个不争气的哥哥,万雪就一肚子气,跟万云抱怨了一番,“我没把你的电话和地址给他们,也没告诉他们你自己做小生意,说了全是祸害,找你也是伸手要钱要东西的,你别搭理!”
万云笑了一声,忽然感觉有点冷,拉紧身上的外套,又有点悲哀,止住笑:“阿风呢?他有没有认真读书?和他讲,大城市里看重学历,想找好工作,就得好好读书。”
说到这个弟弟,万雪轻轻一叹,万风是乖巧听话,但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也没瞒着妹妹:“他在镇联合高中成绩一般,人倒是挺灵巧的。至于考大学,看他的命了。”
万云一下就明白了,他们家没有读书的种啊。
“对了,阿风个头长高了好多,之前跟我们差不多高,也才过了一年,已经赶上你姐夫,我看再长一长,就得有长城的个子了。”万雪絮叨起这些日常小事来,“你买的那个青少年增高奶粉,我看还是有效果的,再给阿风多买两罐。”
“行,过了年我再买两罐寄回去给他。”对这个弟弟,万云也是疼爱的。
“甜甜呢?上回你寄来的照片,我看她长大了好多,已经是大小朋友了。”万云又问起外甥女来。
提起女儿,万雪笑一声:“何止长大了,还刁蛮了!”看孙家宁在旁边一脸不同意,捂住话筒,“还说错她了不成?”
万云也笑:“人家两岁都不到,怎么又刁蛮了?”
“那张嘴,天天跟我斗嘴,要吃糖,要喝奶,还说要到广州去找给她买小裙子的小姨。”万雪说起女儿就头疼,“等你见着她,就知道她那张嘴多会哄人了。”
万云:“那你和姐夫带她来呀,跟她说,小姨还给她买漂亮的小裙子。”
万雪失笑:“可不许了,你这小姨把她都惯坏了,回头我都不好管教她。”
姐妹俩儿絮絮叨叨,又说了些过年准备的事,就挂断电话了。
听得万云挂了电话,周长城这才从被窝里探出头来,眯着眼睛,头发也乱蓬蓬的,向她张开手,嗓子沙哑:“天冷,过来再躺会儿。”
万云脱下外套,夫妻俩儿又搂着睡了个回笼觉,这才起床,开启新的一天。
最近工业园区的大部分厂子都放假了,人没剩多少,五十米街的小摊子们陆续也撤了,周长城从今天开始放假,一直到年十二,没生意,万云没有再出门去卖盒饭,还有三四天时间就过年,家里还一堆事情要弄,他们得忙起来。
桂春生原本想着,除夕那日去白天鹅宾馆开一围台,三人一起吃个团圆饭,但周长城和万云都反对,按着桂老师的标准,吃着一顿年夜饭,没个七八百块就不下来,虽然现在手头有余钱,但也不必这样铺张。
桂春生拗不过这小两口,答应在家吃,自己跑去海味店买了不少干鲍海参发菜回来,教万云做海鲜大菜,做完这些,又到花市扛了不少娇艳的花儿回来,成打的迎春花、摆成漂亮造型的蝴蝶兰、开得正艳的嫩水仙、发着淡淡香气的细红梅,除此之外,他还买了两颗大大的百事吉,等摆好百事吉,桂春生又让万云在上面挂满了小红包,每个小红包里都装了一分钱硬币,利利是是。
等把这些花儿装扮好家里,桂春生前后走动,看这里看那里,一派生机盎然,满意得不得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这样喜庆过了。
万云和周长城这两日也没闲着,骑着车到处去买新鲜的菜蔬和年货,中国人过年嘛,讲究的就是谷满陈仓的富足感。看着杂物间堆起许多的粮食,小两口笑得跟囤了一堆松子要过冬的松鼠似的。
年三十那天,桂春生带着周长城上下贴对联,是他们爷俩儿写的字,万云在一边看着,桂老师的字比城哥的要老道,贴完对联,三人就吃午饭,刚过午饭又开始准备晚饭,还早早地洗澡换上新衣服。
吃饭前,桂春生带着周长城和万云到大门口祭土地公,在地上放了三杯白酒和一盘白斩鸡,三人各自在香炉里插上三根香,这是感谢神仙对他们家过去一年的保佑。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身体安康。”插上香后,桂春生双手合十,朝着门口的神主位牌拜了拜,“阿云,灶王爷面前也记得供果粮和肉。”
“放心吧,已经放好了。”万云赶紧回他,桂老师对这种神仙的事情,是很看重的。
“好,神仙祖宗吃过了,到我们吃饭了。”桂春生放下严肃的神色,脸上带着笑,喊两人回家吃年饭。
吃完团圆饭,三人都换上新外套,喜气洋洋出去走了一圈,整个珠贝村都是穿新衣放鞭炮的小孩,村里有电视和收音机的人家多,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放过年的喜庆歌曲,见面就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再大的恩怨在今天都得放到一边去。
朱哥和丹燕嫂一家人也带着三个孩子到处串,两家人在路上碰见了。
他们两个大的孩子,是双胞胎儿子,一个叫朱文,一个叫朱武,已经在读三年级了,精力旺盛得如同两条大型犬,成日关不住,从这头嗷到那头,丹燕嫂和朱哥两个这么爱热闹的人都头疼,因此更显得朱小妮文静可爱。
万云给三个孩子都包了五毛钱红包,朱文朱武一拿到红包,立即从红包里把钱拽出来:“妈,我们去买摔炮!”
“你们这两个熊孩子!”冯丹燕看着两个儿子当着万云的面就把红包拆了,脸都绿了,也不管是不是过节,直接上手,一人敲一下脑袋,恨声道,“出门前妈怎么教你们的,不能当人的面拆红包!有没点礼貌?”
“丹燕嫂,大过年了,让孩子们玩会儿吧。”周长城笑着制止了她,又看了眼两个小孩,“快去吧,前面好多人在小卖部排队。”
两个小孩“喔”地怪叫一声,谢过长城叔叔和云阿姨,撇下身后的爸妈妹妹,从巷子里飞跑出去了。
桂春生和万云笑起来,都是对孩子们很宽容的大人。
大家说了几句吉祥话,看天黑下来,都回家去了。
今年的春晚,大家都记住了赵丽蓉和牛群的小品,最让人觉得惊艳的,还是那个长得跟仙女似的杨丽萍跳的《孔雀舞》,过完年好一阵子,万云的那双手都凹成一个孔雀头的造型,学得不伦不类,像是小鸡啄米,又和丹燕嫂一起买了葫芦丝的磁带来听。
春晚没有看完,外头响起了烟花的声音,周长城和万云两人电视也不看了,走出房门,趴在小院儿二楼的阳台上看着外头璀璨的烟花炸起,漆黑的天空流光溢彩、千变万化、炫目迷人,跟去年在家具厂门口看到那些小打小闹的烟花相比,今年看到的绚丽多了。
桂春生也从房间里出来,看着小两口依偎在一起,眼里是遮掩不住的慈爱:“过年本来就是要玩乐的,外面还热闹着,你们别待在家,出去看看烟花。”说完又从兜里掏出红包递给两个小辈,“新年进步,生生性性。”
周长城和万云赶紧双手接过桂春生的红包,他们也给长辈好了红包,万云赶紧从兜里拿出来:“桂老师,多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指点和照顾。过年了,这是我们给您的红包,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们以后长长久久地在一起过年。”
这话就听得桂春生喜笑颜开了,他平日里从不收两人的钱财,这时也顾不上了,笑眯眯地接过来,一摸,还挺厚:“多谢多谢,你们有心了。”
“出去玩吧,别离烟花太近,小心烧了新衣服。”桂春生挥手,让他们出去玩,别闷在家里。
周长城和万云收起红包,一起点点头,拉着手,快快乐乐出门去了。
同去年一样,周长城给万云买了火柴炮和几颗能拿在手上玩的小烟火棒,等玩完了,人也累了,桂春生说得对,过年就是玩乐的,这个除夕,天上的烟花总是不断,此起彼伏,好多人甚至干脆在楼顶玩起来,真是满城的风光,热闹非凡。
凌晨十二点已经过了,正式跨入1988年。
临睡前,万云窝在周长城怀里,问:“城哥,去年除夕我们在做什么?”
周长城想了想:“在家具厂,那时候刚办好来广州的介绍信,心里想着盼着到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看一看。”
万云甜甜一笑:“真没想到,如今我们就在这儿生活了。”
造化多变。
大年初一,桂春生带着周长城和万云去越秀逛花市,满大街都是人,出门之前,三人就说好了,今天是初一,是一年中最开始的一天,绝对不能花一分钱,所以出门逛花市,只能看不能买,不然今年要存不住钱的。
桂春生摇摇头:“你们两个,小迷信!”但架不住晚辈左一句右一句在耳边念叨,他也只能屈服,“好好,我不买,不买。”
有时候想想,桂春生也佩服这小两口,好多人到了五光十色的万花筒大城市里,都会被眼花缭乱的商品给迷了眼,恨不得什么都想拥有,手头有点钱更是立马就散得干干净净,甚至有不少走歪路、捞偏门的,可周长城和万云从未有过这样的举动,他们看着漂亮的东西,心动归心动,却从未乱过阵脚,脑子总是灵醒,甚至是警惕的,奇也怪也。
这样大规模的花市,周长城和万云还是第一回 逛,满街的姹紫嫣红,满眼的新鲜气象,有各种造型的花儿和植物,还有一排排大红色的中国结和红灯笼,明星海报和磁带也不少,有人还摆了春晚主持人同款的衣服出来高价售卖,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好东西太多,看客只能紧紧捂住自己的红包。
除了看花,他们还看到了舞狮采青,这是本地年初一的风俗。
一行舞狮队敲锣打鼓,从街头,一路摇摆到结尾,每到一个摊子面前,举狮头的人按着锣鼓节奏左右舞动,后面扯狮尾的人中心站稳,前头的人踩上凳子,表演一番,再轻身一纵,张开“狮口”,含下商家挂在大门头上一早就准备好的生菜和松柏叶,采下这一捆生菜,就意味着商家今年平安生财,每到这个时候,跟在舞狮队后面的人就拍掌叫好,对着商铺的人道吉祥,恭祝商家新年发财,店主再递上一个装着吉利数字的红包,皆大欢喜。
“哇,真有意思,我们也是小商铺呢,真该弄一个舞狮采青,沾沾好运气。”万云拉着周长城的手,跟在舞狮队后面走,看着他们一家家这样“采”过去。
“我们现在没有商铺,还是个小摊档。等以后我们有商铺了,也请他们来。”周长城笑着回应万云,把她拉紧一点,路上人多,免得冲散了。
刚刚一转眼,桂老师就不知道逛到哪里去了,好在大家说好几点在什么地方等,这才不着急去找人。
“他们停下来了,让小孩在摸那个狮子头,我们也去摸摸。”万云跟着旁边的人一起挤。
同她一样想法的人有不少,一时间人人挤成一团,周长城把万云半搂半抱在怀里,用力往前推,过了一阵才到那狮头面前,许多大小不一的手聚在一起,两人跟其他人一起,兴奋地摸了一把。
摸到狮头,今年一定撞大运!
等看腻了舞龙舞狮,两人又转去看两边的鲜花们。
谁也没想到,在这样鲜花铺位林立的地方,都能遇见熟人。
“万云?是阿云吗?”林彩虹看着眼前一男一女的客人,女客人低着头,正和旁边的人说些什么。
在喧闹的闹市里,万云听到自己的名字,蓦地抬起头来,满脸惊喜:“彩虹!怎么是你啊!?你在这儿摆摊吗?”说完想起是新年,又赶紧道新禧。
林彩虹一看果然没有认错人,也笑起来,她的头发长长了,已经可以绑起马尾,垂在身后,见着万云,她满脸是笑容:“你也新年好!好久不见了!这就是你老公吗?”
万云一直说自己结婚了,但是林彩虹和袁东海都有些不信,乍一看到眼前的两人,这才知道万云没说谎话,尽管他们此刻没有牵手搂抱,但那种默契和亲密感是装不出来的,让人扫一眼就知道是一对儿。
“对,这是我爱人!”见着同学,万云也兴奋,拉着周长城给林彩虹做介绍。
周长城对着眼前的林彩虹点点头,他听小云提起过。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