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父皇他居然开挂by霖小墨
霖小墨  发于:2024年12月29日

关灯
护眼

“他就是希望我能跟他统一口径,别说他一开始就投降了,
要说他是率军力战了一天一夜,到最后实在抵抗不住了,这才为了安南百姓,选择投降。”
“你确定他就这一个要求?”
那什么安南主帅这么抽象的吗?
那她之前辛辛苦苦熬夜钻研战术是为了什么?
“真确定他们不是诈降了吗?”云舒有些怀疑人生了。
“应该不是。”
威远大将军很能理解云舒现在的心情,毕竟他刚听到安南主帅说出那话的时候,他心中荒谬的感觉比太女殿下还要厉害。
“邕州军已经入了安南边城,如今驻扎了五万在那边。
安南剩余的五万兵马有两万退守到了邻城,余下三万兵马和边城百姓算是人质。”
将安南边城那边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威远大将军正色道:
“安南边防比起咱们来说差远了,边城已经算是他们最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把这地方让出来给咱们,那就已经相当于是门户大开了,
毫不夸张地说,咱们今日拍板想要拿下整个安南,明日大军便能直取王城。
若是诈降的话,那只能说他们脑子绝对坏掉了。”
“难道他现在脑子就没坏吗?”
心心念念想着要看一场正儿八经打仗场面的云楚焕听到这里,到底是没忍住插话吐槽了:
“脑子正常的人能干出他这些事儿吗?”
威远大将军:“……”
六殿下,言之有理啊!
但人家好歹是一军主帅,就算脑子坏掉了,也使不出这么离谱的烂招。
威远大将军摇了摇头,接着道:
“安南主帅说,早在咱们的人穿过那片山林,还没与他们交上手的时候,
他就已经给安南王写了封密信,说了他已在边城率军血战一天一夜,边城即将被破的事儿。
安南地儿小,一日的时间,便足够让人把那封密信送到王城去了。
安南王预备如何,也是明日便可知分晓。”
“行。”
云舒颔首,见时间也不早了,便没再多问,径自起身回营帐去休息了。
与此同时,安南王宫。
正蒙着眼睛在寝殿内和宠妃一块玩儿捉迷藏的安南王被底下人扰了兴致的时候,还满脸不高兴地发了通脾气:
“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什么密信非得现在看?
无非也就是又坑杀了天盛那边几千上万个人罢了,多大点事儿就非得不停地邀功!”
“王上息怒。”
宠妃娇笑着剥了根香蕉喂到安南王嘴边,娇滴滴地柔声劝道:
“王上之前收到密信,得知尤将军竟然成功坑杀了天盛一万兵马的时候,不是还挺高兴的?”
“爱妃说的是。”
安南王满腔怒火瞬间化为绕指柔。
他得意地嘿嘿笑了起来,吹牛都不带打草稿的:
“都说那天盛有多厉害,寡人之前还信以为真,总担心咱们打不过他们呢!
没想到不过是徒有虚名,早知如此,寡人哪里还需要跟谁联手?
直接派兵灭了天盛便是!”
“王上英勇无双,若真想灭那天盛,自是不在话下!”
“还是爱妃有眼光!”
被这一通马屁拍得神清气爽的安南王这下更是飘得有些找不着北了:
“行了,赶紧去把送密信的人给寡人带进来!”
“是。”
已经猫着腰在旁边候了许久的王侍闻言,连忙将安南主帅的亲兵带进了殿内。
安南王全程也没避着他那宠妃,懒洋洋地接过密信之后,
方才看了一眼,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就骤然变得惊怒交加起来:
“什么?寡人的安南要亡了?!”
“王上?”
冷不防被从腿上推到地上狠狠摔了一跤的宠妃痛呼一声,
之前一口一个小心肝儿叫着的安南王这会儿却无暇在意她了。
他飞快地将那封密信看完,焦灼地踱着步子:
“完了完了完了,好端端的天盛怎么打过来了?
不是说我安南得天庇佑,有那片山林阻挡,天盛半步也别想靠近吗?
边城这要是破了,那距离王城被破只怕也不远了……
不行……来人呐,赶紧去把丞相给寡人找来!”
没事儿的没事儿的,
反正开战之前他就已经和丞相商量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要如何应对的嘛!
只要他还能在这王宫里继续享乐,那一切就都问题不大……
安南王的寝宫内,烛光一夜未灭。
除了安南王本人与丞相之外,谁都不知道这一夜两人究竟聊了些什么内容。
只知道翌日下午,还在营中耐心等着消息的云舒,终于收到了安南王亲手书写的降书一份——
安南王投降了。
而且还不是简单的投降。
他大概也知道,安南这回联手其他几国同时向天盛开战的事儿,已经彻底惹毛了天盛。
如今天盛大军占领了边城,随时可灭安南。
这种时候他若再只说什么愿意割让城池、赔钱赔人或者和亲什么的,根本一点儿用都没有。
毕竟人家天盛只要稍微再多费点力气,拿下安南,便什么都有了。
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主动上书要求将安南并入天盛,成为安南州,
唯一希望的就是,宣武帝能够看在他如此识趣的份上,继续让他替天盛管理安南州。
能力不行,想得倒是挺美。
“你刚刚说,这降书是安南那个主帅亲自送过来的?”
将手里的降书随意扔到一边,云舒抬起眸来:
“人现在应该还没走吧?让他进来,本宫想见见他。”
“殿下要见他?”
那就是个混不吝,有什么可见的?
威远大将军心中腹诽,却还是走到门口去,让人把安南主帅带了过来。

第343章:这怎么不算果决有魄力呢?
从外表上来说,安南主帅确实长了一副符合绝对大多人对武将印象的模样。
高大、魁梧,乍一看还带着几分肃杀之气。
然而走近之后,他一咧嘴,再一开口,那痞里痞气宛若市井无赖的气质,立马就藏不住了:
“太女殿下,您找我?”
“尤将军?”
云舒挑了下眉,有前面从威远大将军口中听说的那些事儿,她对安南主帅如今这表现倒也没觉着多么意外,
只是笑吟吟地抬手示意对方可以坐下聊:
“本宫有些问题实在好奇,所以想问问尤将军,将军应该不会介意吧?”
“殿下这话说的。”
尤愈摆了摆手,神情竟是一派坦坦荡荡,浑不在意的模样:
“殿下给面子才叫我一声将军,我说白了其实就是一行动稍微自由点儿的俘虏,
殿下想问什么大可随便问,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尤将军果然爽快,那本宫便直接问了。”
云舒点点头,果真也懒得委婉了:
“一般寻常将领带兵守城,明知守不住,亦会血战到最后一刻。
可尤将军昨日投降的速度却是格外的快,似乎连半点犹豫都未曾有过,这是为何?”
“还能是为何?”
尤愈大大咧咧地开口道:
“当然是因为我觉得那么死了没有任何意义!
王上脑子不聪明,听了那北襄七王子的屁话,就不知死活地非要开战,我之前劝过他好一阵儿,愣没起到任何作用,还被砸了一身的茶水。
没有造反给他一大耳刮子那都是因为我胆儿小惜命,
到了战场上明知打不过后,自然也不可能为他去拼命。”
“……”
没毛病,很合理,
完全符合他的人设。
云舒沉默了一会儿,又问:
“你似乎挺看不上你们那位安南王的?”
“脑子比谁都蠢,能力比谁都差,野心还比谁都大,搁谁谁看得上啊?”
尤愈当场就是一个嫌弃三连:
“若非先王子嗣单薄,这王位能轮得到他?”
“脑子蠢,能力差,野心还比谁都大……”
若有所思地将尤愈这评价重复了一遍,云舒有些好奇:
“本宫记得如今这位安南王在位也有十多年了吧?
若只是有前面两个毛病,兴许还能混得过去。
可野心还大……这么些年,他难道就没有给安南带来什么祸患?”
“怎么没有?”
尤愈冷笑一声:
“这回向天盛发兵,不就把安南国都嚯嚯没了?”
“……除此之外呢?”
云舒伸出一根手指,敲了敲桌面:
“本宫是问之前,他难道就只惹了这一次祸?”
“那自然不止!”
尤愈都不用刻意去想,随随便便就能说出一堆来:
“之前和掸国、扶南不也都发生过冲突?
全靠我来摆平!若非是我……咳,殿下您这眼神是不是有点儿太明显了?”
好汉回忆当年勇的话说到一半儿,对上云舒那复杂中透着明显质疑的眼神儿,尤愈噎了一下:
“别看我昨日投降投得痛快,那纯粹就是安南和天盛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
但跟掸国、扶南这些跟安南半斤八两的小国干起来,我还是一点儿不怂的。”
“是吗?”
云舒笑了一下,也没说信还是不信,随口便又跳了个话题:
“对了,本宫听说,昨日攻城战正式开始之前,你还派了四万大军到山林外的那段儿路上伏击过天盛大军?
既然早就打算投降了,为何还要让那四万安南军枉送性命?”
“原本那不是打算能多挣扎一会儿……好吧,我说实话。”
迎上云舒含着悠然浅笑,仿佛能够洞悉一切的双眸,尤愈无奈改口:
“李副将和宋副将都是王上的人,而且是特别愚忠的那种,他们的兵也都只听他们的话。
若是不先解决掉他们,殿下可知,一旦我选择投降,会发生何事?”
他唇角勾起了一抹凉薄的笑意:
“他们会立刻将刀刃对准我这个主帅。
届时结局只会有两种,要么坚持不投降,九万大军一块儿战死,边城城破,百姓的钱财和性命……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要么坚持投降,之后安南军内部四万对五万打起来,
九万大军,同样全都保不住。
与其如此,倒还不如让他们先去打一场伏击战,不论胜负,皆是我愿意看到的场面。”
“你倒是果断。”
邕州军这回横穿山林,也算是打了一场突击战了。
按威远大将军以及尤愈交代的这些话来看,尤愈几乎是在得知邕州军即将发起攻城战的瞬间,就已经安排好了这一切。
虽然是为投降做准备……
但怎么不算果决有魄力呢?
云舒淡定地点了点头:
“最后一个问题,尤将军可知,那北襄七王子,如今身在何处?”
“这我就真不知道了。”
尤愈摇摇头,真心实意地道:
“若是让我知道他现在还在安南,无需殿下开口,我便第一个想要宰了他!”
若非是那个狗东西,安南虽然弱是弱了点儿,但至少也还不会这么快就亡国吧?
尤愈对那北襄七王子的怨念,可是比云舒要强烈了百倍都不止!
云舒对此也是毫不怀疑:
“既如此,那便辛苦尤将军今日跑这一趟了。”
“这算什么辛苦?既然殿下想问的已经问完了,那……我就先告退了?”
尤愈十分懂眼色地起身退下。
云舒也不挽留,拿起一张空白的信纸,提笔就给宣武帝那边儿写了封信,
写完之后,还不忘再把这封信与安南王呈交上来的降书搁一块儿,递给威远大将军:
“这两份一起给父皇送回去吧。”
“是。”
威远大将军接过信封,也不敢耽搁,立刻就让驿使八百里加急给送回了京城,
他自己则是在犹豫片刻之后,重新又回到了云舒所在的营帐当中:
“殿下,如今安南这边的战事已经解决了,臣想尽快领兵赶往宁州。
毕竟七国之中,相对而言,就数如今宁州正在抵御的蒲甘总体实力最强。
宁州如今压力应该不小,所以……”

支援宁州,打个蒲甘而已,能有什么问题?
威远大将军迟疑了一下,还是将这一抹异样的感觉抛到了脑后,没有多想,
离开云舒所在的营帐后,便开始着手安排前往宁州的事儿了。
自打上一次收到威远大将军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后,满朝文武包括宣武帝在内,就全都在等着邕州大捷,安南休战的消息。
他们本以为这两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之间应该隔不了两三天,
毕竟太女殿下都能让人上天了,那安南还能稳得住?
可没想到的是,转眼十天都过去了,邕州那边儿新的战报迟迟未至,
倒是宁州那边传了个边关告急的消息回来!
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宁州,柱州、凉州等地也都先后有战报传回,
虽没到“告急”的地步,可也全都僵持住了,如今正维持着一种十分危险的平衡。
但凡此时再有第三方的力量插入进来,这种平衡都将被立刻打破!
一时间,朝堂中的氛围也变得格外紧张起来,
最早听闻七国开战一事之时,便曾跳出来指责过云舒,话里话外都对开战之事极为不看好的臣子们此时也忍不住有了想要旧事重提的苗头——
“陛下,如今宁州边关告急,其他各州都无法再抽出多余兵力相助,
最有希望的邕州也迟迟未有消息传回,情况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是啊陛下!万一宁州失守,一切可就再难有回转的余地了!”
“说到底,我天盛与那七国之间并无多大仇怨,中间多是误会!
现在休战议和,才是对我天盛最有利的做法。”
“陛下……”
“够了!”
宣武帝高坐在龙椅之上,每听到下面有臣子劝一句议和,面上的神色便会难看一分。
直到现在,他再也听不下去了:
“议和议和议和,你们一天到晚就知道议和!
朕这泱泱大国,难道还要向那些从前扰我边境,杀我百姓,如今更是联手试图侵犯我天盛疆土的小国低头赔罪吗!”
“议和?怎么议?是割地还是赔款?又或者是和亲?”
重重的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宣武帝都恨不得直接把手指戳到那些人脸上去了:
“和亲又让谁去和?你们吗!”
“陛下息怒!臣等并无此意!”
那些嚷嚷着要议和的官员们还不死心:
“臣的意思是,七国开战之事本就是个误会,若能派使臣过去解释清楚……”
“使臣?”
宣武帝讥讽地扯了下嘴角:
“那依爱卿之见,谁来做这个使臣最合适?”
“这……”自然是太女殿下了。
毕竟最早提出要对倭国开战的就是太女殿下,后来在除夕宫宴上大放厥词引得各国使臣心惊不已的也是太女殿下。
最重要的是,如今太女殿下就在邕州,
她出面,从各方各面来看,都极为合适。
唯一不合适的就是……他们不敢说。
毕竟这对太女殿个人下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陛下这般看重太女殿下,他们若是说了,只怕会引得陛下震怒。
吵吵闹闹的朝堂,此时终于有了片刻的寂静。
那几个极力主张议和的官员脑子还在飞快地转动着,正思索着该如何委婉开口之际,
带着八百里加急战报的驿使,恰在此时跑进了宣政殿内——
“报!邕州大捷!安南王递上降书,愿归降天盛!”
什么?!
不是休战,不是议和,而是直接归降!!
难怪中间多花了这么些天!
满朝惊愕,柳相迅速反应过来,连忙恭喜宣武帝: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盛版图,又往南扩了一大步啊!”
“哈哈哈朕就知道,朕的太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非同凡响!”
方才因为那些个嚷嚷着要议和的臣子们憋的一肚子气,这会儿是一扫而空了。
宣武帝居高临下地望着那几个面色难看的大臣,冷笑一声:
“几位爱卿为何如此神情?
怎么,议和议不了了,你们很失望?”
“臣等不敢!臣等只是……只是太过惊讶……”
几个被宣武帝盯住的大臣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
好在宣武帝这会儿心情愉悦到了极致,甚至都懒得收拾他们这几个。
讽刺完那一句之后,便连忙让人把战报呈了上来——
最先看的,当然就是安南王亲手写下的降书。
言辞还算恳切,一看就是完完全全被打怕了的样子,
宣武帝唇角愉悦的弧度哪怕是在看到安南王请求让换个身份,帮助天盛继续管理“安南州”的时候,也没有落下,
最多也就只是多了一丝丝嘲讽的意味在里面。
但紧跟着,他就看到了威远大将军那实诚得不掺一丝水分的奏报——
这一仗天盛能赢,小五和威远大将军确实居功甚伟。
但……那个叫尤愈的安南主帅,也着实是让人没有多少成就感啊!
守城守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果断投降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血性呢?骨气呢?
都被此人喂狗了?
幸好这人不是他天盛的将领,否则……
宣武帝冷哼一声,看完全篇奏报,最后就该看小五给他写的信了。
那小崽子跑去邕州之后就跟忘了他这个父皇似的,这么久了才想起要写封信回来。
总还算是有点儿良心。
宣武帝心中傲娇不已,只是随着他展开信纸的动作,
那嘴角方才压下去了好些的弧度,便又止不住地重新扬了起来——
【父皇安!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邕州军营这地方,条件算不得好,不过儿臣适应得还不错,每天跟着威远大将军他们一块儿学习各种军阵、战术布局,亦觉十分有趣。
事实证明,父皇您让儿臣亲往邕州的决定果真英明神武,再正确不过了!
儿臣果真学到了好多待在京中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

第345章:新武器似有仙人之力?
前面没有任何问题,依旧是那小崽子不怎么规矩,但却更显亲昵的碎碎念,
中间偶尔还会再夹杂上一两句彩虹屁哄他开心。
宣武帝眉心舒展,一时甚至都忘了自己还在宣政殿里,只如一个收到了闺女儿信件的寻常老父,就连眼角的笑纹里,都透着慈祥。
他翻了页信纸,
【安南王的降书儿臣已经看过了,儿臣以为,为了竖起一个标杆,让其他几个小国的王室知晓,他们若是愿意投降,也照样能够过得很好,
这安南王,的确不该杀。
只是儿臣观其行事,稍作了解之后,得知安南王能力平庸,难以治理安南州事务,
予其闲散爵位足矣。
至于安南事务,若无合适人手,可令尤愈尤将军暂代打理。】
宣武帝:“???”
小五嫌弃安南王,觉得安南王能力不行这个他可以理解。
可让那个姓尤的代为打理她是怎么想的?
即便只是暂时,
那家伙的靠谱程度也没比安南王好到哪儿去啊!
他刚刚还在庆幸那姓尤的不是他天盛朝的大将军呢,
结果一转眼,就要让那个不靠谱的来治理一洲了?
不行,他等会儿可得好好想想,必须得派个正经官过去!
宣武帝一边琢磨着究竟派谁过去合适,一边接着往下看。
【安南这边的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了,后面儿臣大概还要同威远大将军一道去往下一个战场。
安南不战而降,实属意外。
接下来的战场,或许会一个比一个更加残酷。
这场战事,不宜拖太久。】
嗯,这一点倒是没毛病。
好在人生选择模拟系统早告诉过他,这场战事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太久,
七国加起来,三个月搞定。
问题不大。
宣武帝挑了下眉,眸光往下一扫,紧跟着就看到了战事三个月结束的原因——
【其实,儿臣最近苦思冥想,似乎已经想到了可以快速结束这场战争的办法。
儿臣想到了一种全新的武器,这种武器杀伤力或许远比投石器什么都要大得多,
倘若当真研制成功,别说七国了,便是横扫十七国,只怕都不是什么难事。
然此物制造之法不难,儿臣唯恐有心之人习得此法,致使天下生灵涂炭,
亦忧心于周边其他国家心生畏惧,类似七国开战之事再起。
左右为难之下,只能请父皇帮忙定夺。】
新武器!
可以横扫天下的那种!!
不出意外的话,小五未来应该就是靠着这种武器一统天下的吧?
宣武帝的呼吸不自觉地便加重起来,
只是目光再重新落回到“此物制造之法不难”这一句上后,他又微拧了下眉——
正如小五所说,这样厉害的武器,只掌握在天盛皇家手中当然最好,
可若是落于他人之手,那岂不是……
宣武帝心念一动,
【模拟人生选择系统为您服务。
请选择您接下来要做出的决定。】
果然,光幕来了!
宣武帝心中一定,抬眸看向光幕。
【A.拒绝云舒研制新武器;
B.全力支持云舒研制新武器;
C.口头上支持云舒研制新武器。】
最后这个答案一看就很不靠谱,
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最不靠谱的,往往就有可能是最终他需要选择的那个答案。
宣武帝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旋即淡定地先点开了第一个,
【您选择了A,云舒收到回信之后,权衡之下,暂时放弃了新武器的研制,宁州一战打得有些艰难,历时一个月,天盛将士轻伤五万,重伤一万,战死七万,方获胜利。】
虽然还是胜了,但这伤亡数量着实有些难看。
宣武帝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目光移向第二行。
【您选择了B,在您的全力支持下,云舒很快便带人造出了大量新式武器。
新武器威力惊人,竟似有仙人之力,
威远大将军凭借着新武器的威力,仅用时半个时辰,便顺利拿下蒲甘,天盛大军仅一人因过于兴奋,不小心崴脚受伤。】
半个时辰!!
上一秒才看了历时一个月轻伤五万重伤一万战死七万的惨胜,
下一秒就瞧见了半个时辰轻松拿下,天盛这边仅有一个显眼包自己不小心崴了脚的惊天战绩,
这叫宣武帝怎么能不激动?
难怪就连人生选择模拟系统都说那新武器威力惊人,似有仙人之力。
可惜……
看到这一选项后面的内容,宣武帝激动的心情稍稍冷静了几分——
【但由于新武器威力太过惊人,周边许多国家听闻此事后无比震惊,纷纷派出死士前往天盛暗中打探消息。
虽然研制新武器的核心团队极其家人都有派专人保护,
然而军中将士仍有未能扛过威逼利诱之辈。
他国死士将这些将士们透露的只言片语带回国内,
仅耗费五个月的时间,尼亚国率先研制出威力稍弱一筹的新式武器,
之后月余,又有三国接连制出。
一年后,尼亚国联合十三国对天盛开战,战争持续时长两年半,双方损失皆十分惨重,
最终,天盛获胜,一统包括尼亚国在内的十四国。】
如小五所说,这新武器的制造,的确不难。
在大量制造并使用出那样的武器之后,即便制造这些武器的人全都被保护了起来,
可数十万将士当中,总还是会出现些意外。
他们或许知道的也并不多,但仅凭那只言片语中透出的信息,便可让人在五个月里,大致仿制出来。
宣武帝不敢想象人生选择模拟系统说的“损失十分惨重”究竟会有多惨,
他连忙又点开了那个看起来最不靠谱的选项。
【您选择了C,由于您仅仅只是口头上表示支持,实际行动完全没有,云舒及其手下那几十名匠人身处军营之中,相关物资不丰,仅仅只造出了少量的新式武器。
她令跟在自己身边的预备役龙影卫带着新式武器随威远大将军一道上了战场,在关键时刻使出新式武器。
最终耗时半日,顺利攻下蒲甘一座城池。】

第346章:熊孩子还真开窍了?
【新武器的威力引来了无数觊觎的目光,周边许多国家纷纷派出死士前往天盛暗中打探消息。
但因为研制新武器时的动静并不大,其核心团队及家人都有派专人保护,
使用过新武器的预备役龙影卫更是对云舒忠心耿耿,新武器的制作方法并没有流出。】
行,那就是这个选项了!
宣武帝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刻给云舒回信过去,迫切到甚至连今日的早朝都不想继续了。
匆匆结束了宣布了退朝,回到御书房后,宣武帝第一时间便提笔给云舒写了整整三大页的回信。
彼时,云舒还正跟着大部队,行进在前往宁州的路上。
和之前基本全程都在守城,安南也只负责骚扰,几乎没有真正开战时刻的邕州不同,
宁州和蒲甘之间的战争,是实打实的。
云舒他们去宁州的这一路上,都能不断地瞧见从宁州出逃的百姓。
偶尔有年纪小的孩子看到他们路过,还会眼神放亮地去拽自家爹娘的衣摆:
“娘亲娘亲,他们好像是往宁州去的,有他们在,肯定能打退敌人的,咱们回家吧!
回家爹爹就不会因为囡囡在客栈多吃了一个馒头和娘亲吵架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