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年底。
 苏母给苏荷看了信,她大哥苏越邮来的,信里说他们今年过年会回来,一家三口一起回来。
 过年就是七一年了。
 苏越女儿,苏眠,眠眠小姑娘也七岁了,64年生的。
 孩子大了来回带在车上也不怕。
 苏母道,“不出意外,你三哥三嫂今年也回来。”
 去年想回来,孩子感冒了,没法。
 “那挺好的,我们一家子团聚了。”
 他们一家子团聚真是不容易,她大哥63年回来了一次,而现在过年都71年了,八年时间。
 还有她三哥,66年到现在71年,也差不多五年了,才要回来。
 大哥职业不允许他年年请假,后来有了孩子,路上不方便,三哥这也差不多,前期孩子太小没法在路上带。
 现在小成耀四岁了,好歹大了点。
 苏母也是高兴,大儿子小儿子好几年没见了,人心向下,当父母的哪有不想念孩子的。
 “我让你爸多准备点肉,过年用得着。”
 苏荷,“妈,不仅得多准备肉,还要准备被褥等各种东西。”
 “如果今年我大哥三哥他们都来,起码咱们把人睡觉的被褥给准备好。”
 他们这年代不像后世,被褥很多,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多余的被褥,毕竟棉花和布都是有定量的。
 每人每年只能按那份额领。
 苏母一听,“被褥新的有两套。”
 苏荷,“不够啊妈。”
 “大哥大嫂三哥三嫂还有俩小的,大小六个人呢,咋也需要四套。”
 她知道她妈准备的被褥,都是单人的,不止被褥,那个床也都是单人的,还是上下层那种。
 “被子褥子,我那边有不用现做,到时候我给你拿过来,但那床,你得让我爸弄弄,改成大床。”
 “房间啥的也要收拾一下,他们用的毛巾洗脸盆牙刷拖鞋等个人用品,妈你也得给准备好。”
 苏母,“行,周日的时候我跟你爸收拾一下,再准备准备。”
 闺女说的对,还有将近一个月时间过年,家里确实要大收拾一下。
 苏荷,“妈,就这个周日吧,大后天我过来跟你们一起收拾。”
 “行。”
 周日苏荷本打算她一个人去给收拾的,顾建华听了就说他也去,反正他也休息。
 帮他岳父岳母收拾收拾家,他岳父岳母也不年轻了,重物什么的他来搬。
 苏荷听了感动坏了,“都说一个女婿顶半个儿,果然说对了。”
 顾建华,“我应该的。”
 媳妇儿的爹娘,也是他爹娘,帮自己爹娘还有什么可说的,不应该的嘛。
 苏荷,“还是要多生孩子,这孩子多,家里有啥事不缺人帮忙。”
 不说她娘家,就说她婆婆家,家里来亲戚啥的,顾母就直接叫顾二姐过来帮忙。
 顾建华,“那咱们再生一个?”
 苏荷,“我给你生十个吧。”说完哈哈笑。
 顾建华,“十个有点多了啊!”
 他不敢想象十个孩子冲着他喊爸爸的场景,十个孩子吃饭一顿都得吃两盆吧?
 顾建华感觉养不起,至少按照俩宝的标准养是养不起。
 苏荷开玩笑的,肯定不能生十个,虽然她有系统,怀孕生子都没有啥危险,产后也有快速恢复的药。
 但是十个孩子,一胎一胎生,她得生十年,不八年,八年也很可怕啊!
 她的人生都是在怀孕中度过了。
 “咱们再要个二胎就行了,生完你去结扎。”苏荷道。
 顾建华,“行。”
 周日这天两口子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就来了县里,帮苏父苏母收拾屋子。
 房子不大,估摸六七十多平,有三个睡觉的房间,苏父苏母住一间,苏荷出嫁前住一间,剩的那一间当然是三兄弟的了。
 不过现在三兄弟的房间成杂物间了,被苏父苏母堆了家里不用的东西,苏荷之前睡觉的房间倒是还在。
 用于他们一家四口,中午回来休息睡觉啥的。
 苏母道,“我让你爸定做了两个大床,估计也做好了,等把这俩房间收拾出来,就去搬吧。”
 苏父苏母爱干净,房子收拾起来也不难,就是把房间里堆放的东西拿出来,挑挑拣拣看有能用的就留下,不能用的就扔掉,或者送去废品站换点钱。
 四个人忙活了一上午,苏父顾建华俩人主要负责搬,苏荷苏母俩人负责擦擦洗洗扫扫。
 房顶的蜘蛛网,墙上的灰啊,还有地上。
 母女俩扫完又拿湿抹布擦了一遍,不然感觉空气里有灰飘着。
 中午忙着没时间做饭,苏父就去国营饭店打包了几个包子,大家一起吃了。
 吃完继续干,除了苏父苏母睡觉的卧室,其他两个房间已经收拾出来了,苏父顾建华翁婿俩个找了车把那些不用的东西都拉去卖给废品站了。
 顺道把新定做的床拉了回来。
 大的,两个双人床。
 铺上床垫子,就是里面加了稻草的床垫子,上面再铺上褥子,床单,就好了。
 下午时间四人把另一间卧室,厨房客厅餐厅,窗户玻璃这些收拾出来,最后打开窗户换换空气,就可以了。
 整个房间收拾的很干净。
 苏荷跟顾建华嘀咕,“下周日,咱们也收拾一下房子吧。”
 因为是新房,且就他们俩人住,还是就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不脏,所以每年收拾家,都没有大扫除,只是简单打扫了一下。
 苏荷觉得他们该好好收拾一下了,说新房也不新了,六七年了。
 而且虽然家里不怎么做饭,但是冬天烧火啥的,肯定有灰尘。
 所以今年要好好打扫一下。
 “行,收拾吧。”顾建华道。
 不止是他们,顾父顾母听说苏荷大哥大嫂三哥三嫂他们今年回来,也打算好好收拾一下家里。
 顾父更是觉得,那个茅厕,得重新挖一个新的。
 71年过年比较早,在1月27号。
 苏越一家三口是在21号到的县里,路上走了好几天了,小年都是在火车上过的。
 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来向阳村了。
 苏荷顾母等人昨天听顾建华说过,所以今天有准备,什么炒米酸奶奶豆腐奶皮子苹果糖糕点啥的,都摆桌上了。
 猪肉,鸡肉,羊肉,这些也都准备好了。
 顾父顾母更是换了一身干净的稍微新一点的衣服,苏荷有样学样,也给俩宝换了好看的新衣服,自己也穿了一身差不多的。
 他们平常在家都是穿旧的,而且顾父顾母干活抱柴火喂牛铲牛屎啥的,衣服就不是很干净。
 俩宝也是,小孩子嘛,即使是冬天也想着去外头玩,也不知是玩啥了,弄一身土回来。
 但是今天有客人要来,光苏荷大哥一个人就算了,还带着嫂子,可得给人一个好印象,不能邋里邋遢的。
 总之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茶水烧好,鸡肉羊肉已炖上,就等贵客上门了。
 回家探亲,除了看父母,还要去看兄弟姊妹,苏越陆清雅两口子昨天去了老二苏骁那里,大哥八年没回来了,苏骁很是想念。
 兄弟俩喝点小酒,陆清雅裴初微这俩妯娌也是聊的很投机,眠眠小姑娘跟星燃这个小堂姐玩的也很好。
 一家三口上午去的裴家,下午四点钟才回来。
 今天去妹妹家。
 此时一家三口已经在路上了,虽然没见过,但是陆清雅对她这个小姑子印象很好,不为别的,就为人家每年寄东西给他们。
 有时候是粮食,有时候是肉。
 谁家小姑子能做到这样,基本没有。
 “苏越,你妹妹跟你长的像不?。”
 三人骑了苏父的自行车,路上闲着也是闲着,就说说话,陆清雅见过公婆家里的全家福,一家六口。
 应该是十几年前,她男人当兵前照的,那会儿苏越才18岁,老二苏骁14岁,老三老四12岁。
 都还小,看不出来长大有什么变化。
 昨天去老二家,看了一下觉得跟苏越这个哥哥还是挺像的,不过老二面相很柔和,她男人是冷峻严肃。
 “不怎么像,小荷跟老三最像。”苏越道。
 听闻,陆清雅拍了一下他后背,“那还用你说,人家俩人是龙凤胎,一个肚子里长大的,一起出来的。”
 “ 不过我看照片,你们四个还是有相似处,比如眼角或是眼神,笑起来。”
 “就是照片上老三老四板着脸,跟你特别神似。”
 还有老二笑起来的时候也挺像哥哥。
 苏越,“那肯定,我们四个同一个爹妈,肯定像。”
 “苏越,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发现你闺女,跟她姑姑小时候挺像,你发现没?”
 “那眼睛那眉毛跟照片上她姑的一模一样。”
 苏越笑道,“孩子大多数像姑姑,舅舅,眠眠就随她姑了。”
 陆清雅,“那要这么说,长意长安估计长的像你。”
 小姑生了一对龙凤胎孩子。
 算算都八岁了。
 苏越这个大舅舅就在满月的时候见了一下俩孩子,之后这八年内都没见过,长意长安比眠眠大两岁,个子应该比眠眠高点。
 一家三口聊着就到了顾家。
 苏越虽然就来了一次,还是八年前,但记得路。
 “是这家吗?”陆清雅下车问。
 苏越,“听爸妈说盖了砖房,应该是。”
 “别应该了,就是。”陆清雅看到有人出来了。
 顾父顾母一直注意着外头,看有人来了,定睛一看,是孩子大舅,就赶紧出来迎了。
 苏荷顾建华两口子也赶紧跟出去。
 “路上冷着了吧。”
 “走走,快进屋。”顾母热情招呼。
 苏越,“伯父伯母好。”
 陆清雅跟着,“伯父伯母好。”
 顾母,“好好。”
 “这孩长得真俊啊!”
 夸完又跟苏越道,“小越你上哪儿找的这么好看的姑娘当媳妇啊!”
 顾母这个嘴,见谁都夸,给的情绪价值满满。
 “大哥,大嫂。”
 苏荷顾建华俩人过来,双方打了招呼,
 “眠眠快叫姑姑。”
 陆清雅招呼女儿,眠眠小姑娘看着苏荷,“姑姑好。”
 “眠眠都这么大了,姑姑抱抱。”苏荷抱起小姑娘,小姑娘也没排斥。
 此时俩宝在屋里看着,长安说,“咱妈抱着一个小孩。”
 长意,“那应该是我们妹妹,大舅舅家孩子。”
 长安,“那她叫我哥哥。”
 长意,“也叫我姐姐。”
 姥姥说过,虽然她们娘是家里最小的,但结婚是第一个结婚的,所以她和弟弟是最大,大舅二舅三舅家孩子都得叫他们姐姐哥哥。
 长安也得叫她姐姐,她是孩子们中最大,长意小姑娘想。
 “他们过来了。”
 俩宝把窗户堵了,乖乖坐好。
 “长意长安,快叫舅舅舅妈。”顾母进来就招呼俩孩子叫人。
 长意长安看着眼前的人乖巧喊道,“舅舅,舅妈。”
 大舅舅,他们在姥姥家相册上见过,不过相册上的大舅舅年轻,眼前的大舅舅感觉跟她们爸差不多。
 龙凤胎总是招人稀罕,更别说自家妹妹的孩子,苏越蹲下身子,柔声,“大舅舅抱抱。”
 俩宝看向苏荷,看苏荷点头,绷着小脸过去了。
 三个舅舅中,长意长安最熟的是二舅舅,经常见面,其次是三舅舅,记忆有模糊的身影。
 大舅舅那是一次都没见过,就看照片了。
 苏越一手抱起一个娃,笑着道,“小时候我还抱过你们。”
 长意,“嗯,妈妈说过。”
 长安,“是满月的时候抱了我们。”
 苏越,“嗯,你俩那会儿小小一只,现在都这么大了。”
 长意长安,“因为我们长大了就变大了。”
 “好吧,你们长大了。”苏越笑道。
 顾母在给拌炒米,“小越你们来来来,吃点炒米酸奶。”
 “小越媳妇儿没吃过吧,我们蒙省这边的特色。”
 陆清雅笑着摇头,“奶豆腐奶皮子吃过,炒米酸奶还真没吃过。”
 “这好吃,来来快坐下。”
 苏荷给沏了茶,给眠眠小姑娘冲了奶粉,“大哥大嫂,你们边喝边吃。” 。
第142章 小时候的事
 小孩子坐不住,眠眠小姑娘吃了两口炒米酸奶就不吃了,要跟长意长安这个姐姐哥哥玩。
 陆清雅,“眠眠,把奶粉都喝了。”还剩了一口。
 “妈妈你喝吧,我喝不下了。”
 奶粉搁谁家都是稀罕物容不得浪费,陆清雅就喝了。
 做饭顾母叫了顾二姐。
 羊肉,鸡肉,早上开始就炖了,这会儿已经炖好了,打算做六个菜,红烧肉干豆角,土豆烧牛肉,咸肉炒蘑菇,再炒个素的白菜。
 冬天他们北方也没什么素菜,不是白菜就是土豆萝卜。
 主食饺子,他们家只要来贵客,都包饺子,酸菜馅饺子,得现包,不过馅不用现剁,今天早上剁好了。
 这期间明月唐泽旭两口子来了,倒不是来蹭吃的,是唐泽旭这个女婿听他丈母娘说了苏荷大哥苏越。
 说人长的可好了,可俊了,可有气质了。
 那夸的,唐泽旭就想看看对方真有说的那么神吗。
 主要不止他丈母娘夸,他媳妇儿也夸。
 “我那会儿小,才13岁,在俩宝满月上见到的,当时就觉得这个叔叔长的可真好看,穿着一身军装。”
 “就是我形容不出来,你看到真人就知道,舅妈三个哥哥,都长的可好看了。”
 这话是他媳妇儿说的。
 所以一听对方来了,唐泽旭就拉他媳妇过来看了。
 唐泽旭看完,明月问,“咋样?”
 唐泽旭,“这叔看着真板正,确实俊,感觉比我还好看。”
 明月: 她找的男人多少有点自恋。
 唐泽旭觉得这叔看着很有气场,尤其是对方站起来的时候,他看着发怵。
 苏越不笑的时候是有点严肃,至少外人看来是这样的。
 明月,“听说舅妈三哥过年时候也会回来,你要不要也过来看?”
 唐泽旭,“那个省考状元,考北大的?”
 明月,“对。”
 唐泽旭,“舅妈家咋都这么厉害。”
 二哥他见过了,在纺织厂上班,副厂长女婿。
 明月,“是吧,小时候我娘经常拿舅妈家说我们,说人家四个孩子咋都这么优秀,我们四个咋是这样的。”
 唐泽旭,“那一般人比不了。”别的不说就冲老三考北大,还是省状元,谁能做到。
 他妹妹成绩倒是不错,不过眼下高考取消了,上大学不靠成绩。
 顾家,十一点,所有菜都弄好了,擦桌子,吃饭。
 羊排炖的萝卜,小鸡炖的黄豆,这两菜先上,羊排散发着香味,土鸡汤上面飘着一层黄澄澄的油,看着就香。
 大人喝酒,小孩喝汽水。
 “大嫂,尝尝这羊肉。”苏荷给陆清雅夹了羊排。
 “眠眠,羊肉很好吃哦。”俩宝也在照顾她们妹妹。
 羊肉,陆清雅很喜欢吃,眠眠小姑娘也喜欢。
 “谢谢姐姐。”小姑娘脆声道。
 碗中的羊肉刚吃完,弟弟长安又给眠眠夹了一块,“谢谢哥哥。”
 于是这姐弟俩,一人一筷子把他们妹妹喂饱了。
 陆清雅看着很喜欢,“俩宝这也太好了,他们好乖啊!”
 苏荷,“小时候挺闹腾的。”
 “而且因为龙凤胎啥都要双份,这吃的喝的穿的就算了,有次他们爷爷踩了牛屎,姐姐先看到的,弟弟就闹着爷爷再踩一遍。”
 陆清雅被这可爱的行为逗笑了,“双胞胎这么好玩吗?”
 好玩?好吧!
 “差不多都这样,我听我妈说,小时候我跟三哥也这样。”
 对于这个行为,苏荷有记忆,小时候去上学,因为身体原因比她三哥晚上了两年学,不在同一个班,她就闹。
 觉得为什么她和哥哥不在同一个班,不过被她妈打了一顿老实了。
 “真好,你们小时候一定有趣。”
 “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没人陪我玩。”陆清雅很羡慕有兄弟姐妹的。
 苏荷笑道,“大哥应该很烦,他小时候老打我们。”
 陆清雅惊讶,“他还打你们?没听说过啊?”
 苏荷,“打,咋不打呢,老凶了拿个尺子,让我们排排站,挨个打手。”
 听闻陆清雅捅捅身旁的苏越,“不是你咋还打弟弟妹妹呢?”
 苏越,“你不知道他们小时候有多闹腾,尤其是老三老四。”
 小时候爸妈要工作,不上学的时候就留他在家里带弟弟妹妹,老二还好大了点懂事了,老三老四小,俩人使劲闹腾。
 跟他们说话都不好使,非得打一顿。
 打一顿才老实。
 “我那会儿还要收拾家,做饭,洗碗啥的,他们俩就专门过来捣乱。”
 “小荷你还记得你六岁那会儿打碎碗的事吗?”苏越问妹妹。
 苏荷,“我记得啊,你洗碗我想帮忙放回橱柜,结果摔了一跤,碗都打了。”
 “我手还拉了个口子。”
 爸妈回来把她大哥说了一顿,当然也说她了,不过她大哥很无辜啊,现在想来苏荷觉得小时候自己真是,干不了还干,害得大哥被骂。
 苏越,“老三更欠,玩那个石子把油罐打了,油留了一地,收都收不回来。”
 他记得那次爸妈回来把老三的屁股都打肿了。
 陆清雅,“这确实很欠啊!”一罐油啊都流了不能用了。
 她想当时她公公婆婆肯定炸了,她男人估计也觉得完蛋天要塌了。
 “老二咋样?老二是不是挺乖?”
 苏越,“比他们俩好点,不过也好不到哪儿去,他爱做饭,小时候想代替我下厨。”
 “有次差点把厨房烧了。”
 陆清雅,“这比那两个都严重啊。”
 苏越,“可不是,反正他们三个都不消停,每次都是我给他们收拾屁股。”
 在家里作为老大,无论男孩女孩都逃不过带弟弟妹妹的命运。
 所以孩子他就想要一个,一个就行了,多了他不想要,即使眠眠是他岳母带大的。
 听着大哥叨叨小时候事情,苏荷举起杯子,“哎呀,大哥你辛苦了,小时候照顾我们几个,小妹我敬你啊。”
 苏越把杯子举了举,苏荷,“碰一个。”
 顾建华也来了,笑道“大哥我也敬你,照顾我媳妇儿不容易。”
 苏越,“哎,现在都大喽。”
 是啊,他们四兄妹现在都大了,成了可以相互扶持的手足。 。
 昨天喝酒,今天也喝酒,苏越没多喝,还要骑车回去,就点到为止。
 “建华,我们改天等老三回来好好喝一顿,叫上你二哥,我们四个好好喝一顿。”
 “行,我们四个还没一起喝过呢。”
 男人喝酒了多少有点那个,此时顾建华苏越俩人手握手,说着话,特别亲昵。
 顾建华当过兵,跟这个大舅子很有话说,他想如果他们在一个部队,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或许会成为好战友。
 苏荷跟几个嫂子都还行,都有话说,跟哪个都聊得来,她大嫂说话谈吐特别温和,不急不慢,徐徐道来。
 “小荷,等有时间,暑假时候你带着俩宝去我们那边...”
 “行的嫂子。”
 书里就是,她大嫂亲自过来,接了俩宝去他们那边玩的。
 看看啥时候有时间,去一趟她大哥部队溜达溜达,等俩宝再大点吧。
 这一顿饭吃到了一点多钟,吃完喝了会儿茶,大哥大嫂他们就回去了。
 改天再聚,反正他们过完年才走,有的是时间。
 大哥大嫂带了很多礼,有给俩宝的衣服,吃的糕点糖,大西北那边的特产等等,一大包东西。
 苏澈冯书凝两口子是在除夕前一天到的,除夕这天,吃完年夜饭就过来了。
 “小荷,我现在可以去看爸妈吗?”聊了会儿冯书凝说道。
 苏荷看向顾母,顾母,“她三嫂还是晚上去吧,这会儿太扎眼。”
 队里对冯父冯母跟村民没啥区别,村民也不会说啥,但是那帮知青就说不准了,自从知道冯父冯母是下放劳改的,就嚷嚷着冯父冯母干的活轻了。
 跟大队长提议说让冯父冯母白天下地,晚上清理牛粪,说资本主义就应该这样对待他们才会整改。
 大队长没怎么搭理他们,并教育了他们一顿,说冯父冯母牛放的很好,还知道一些关于养牛的知识。
 给牛接生,产后护理,播种等,冯父冯母做的很好。
 没必要给人换工作。
 那提这个建议的知青很不服气,不过也没办法,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想在向阳村吃饭就得听大队长的话。
 他们只是看不惯,觉得不公平,凭什么他们知青就要天天下地干农活重活,而像冯父冯母这种下放劳改的,反倒干起了轻松的放牛活计。
 就跟大队长提议,谁知大队长还不管。
 “行,那我晚上去吧。”冯书凝点头道。
 苏澈安慰,“咱们都过来了,就这几个小时了,别急。”
 “她三嫂你放心,你爹娘很好,日子过得跟我们村民没啥区别。”
 “大队长给他们安排了放牛的活,比下地轻松。”
 “嗯,大娘有你们照顾着,我不担心。”
 只是她好几年没见到父母了,想念的紧。
 等了几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天黑。
 苏澈冯书凝两口子带着儿子小成耀在顾建华的带领下去了冯父冯母家。
 冯书凝在看到父母的一瞬间,泪水不自觉的从眼眶流出,她爸妈老了,她爸妈都长白头发了。
 以前她爸妈头上一根白头发都没有的,现在大半都是白发。
 她在烛光下都能清晰可见。
 “孩子,别哭,我跟你爹很好。”冯母给女儿擦去脸上的泪水。
 冯书凝吸了吸鼻子,她回头招呼儿子,
 “成耀,叫姥姥姥爷。”
 小成耀只在相片上见过姥姥姥爷,他感觉眼前的姥姥姥爷跟相片的上不太一样。
 “姥姥姥爷。”
 小成耀走过去。
 这声喊的,冯父冯母心都化了。
 “哎。”
 他们答应道。
 “书凝小澈,你们吃了吗?妈炖了鸡肉。”
 吃了肯定是吃了,不过还能再吃。
 “吃了,又饿了。”冯书凝道。
 听闻,冯母,“你们坐着我给你们端去。”
 今天听顾母说的,女儿女婿已经过来了,冯母一回来就焖米饭,炖了鸡。
 鸡肉端上桌,冯母捞出鸡腿先给了小孙子,其次是闺女女婿。
 “妈,咋还有三个鸡腿?”冯书凝吃着鸡腿疑惑。
 冯父,“这傻孩子,你妈炖了两只鸡,还有一个鸡腿呢。”
 “我脑子没转过来。”
 小成耀,“妈妈是傻孩子。”
 “你才傻呢。”
 一家五口聊到了十点钟,走前冯父冯母道,“孩子,我们在这挺好的,别担心我们。”
 冯书凝心酸,“嗯。”
 冯母,“我们明年再多养点鸡,到了冬天就给你们邮过去。”
 “好,妈你养的鸡好吃。”
 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要分别。
 “媳妇儿,咱们以后可以年年回来。”
 “嗯。”
 “乖,咱们不哭了。”
 ..........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71年了。
 初二这天,苏越苏骁苏澈三个舅子跟顾建华这个妹夫组了局,好好喝了一顿。
 也不能说是他们组局,就是苏家,苏父苏母,四个孩子带着家人,一家子吃了团圆饭。
 吃到最后桌上就剩这四个男的了。
 四人喝了很多酒,都醉了。
 三哥苏澈在初四这天走,苏荷就提议他们一大家子在初三这天拍个照,拍个大全家福。
 毕竟再聚不一定什么时候,估计又是在好几年后了。
 大伙没意见。
 “拍拍拍,拍个全家福。”
 “我们一大家子还没拍过呢。”二哥苏骁傻笑着。
 裴初微觉得简直没眼看,她男人喝醉了咋那么傻呢,三兄弟中,大伯哥喝醉了眼神依旧锐利,像鹰眼,小叔子也是那眼神感觉很精。
 就她男人,喝醉了看着好傻,傻乎乎的。
 裴初微觉得,苏骁这样子走出去跟别人喝酒,喝醉了,肯定会被人骗钱。
 “喝了酒咋变傻乎乎的。”
 回家躺倒床上,裴初微嘀咕,苏骁听见了,他转过身抱住他媳妇儿,“媳妇儿我哪里傻了?”
 “你男人我很聪明一点都不傻。”
 裴初微不可置否,她觉得她家这口子还是有点傻和老实的,从那个..那个叫徐红莲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换做别人早就骂开了,他没有。
 这么想来,她好像也差不多,她当年也差点被陈爱民骗了。
 她俩这脑子,不知道孩子会不会遗传。 。
 苏荷好好打扮了一下自己,虽然相片是黑白的,但仪式感要有。
 俩宝年年照相,但年年照不腻,一听要拍相片就乐的不行,长意小姑娘更是要求顾母给她梳个好看的发型,再戴上她的红头花。
 照相肯定先来一张大全家福。
 苏父苏母坐着,长意长安站在苏父苏母右侧,眠眠星燃,站在苏父苏母左侧,两个小的,三哥儿子成耀,二哥儿子星野,对,裴初微二胎生了个儿子,叫苏星野,顺着姐姐名字起的。
 成耀和星野被苏父苏母抱着。
 后排是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八个人了。
 咔,来一张大全家福。
 接下来就随意了,四个孩子,带着自己小家庭跟父母拍一张,苏父苏母这个当爷奶姥姥姥爷跟孙子孙女们拍一张。
 苏荷这个小姑子跟三个嫂子拍一张,男士也是同理,三个舅子跟顾建华这个妹夫照一张。
 四兄妹照一张,三兄弟照一张。
 几个孩子拍一张。
 反正不考虑钱的情况下,大家还挺喜欢拍相片,多多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