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嘴角抽抽,刚才的那点痛快已经荡然无存,她拿了帕子压压唇角,知道张大娘不是好打发,就直截了当说她教不了。
 “大嫂也别生气,实在两个小娘子手上都有茧,学不来刺绣,那是精细活。”
 张大娘哼一声,“我家燕娘和红娘也没做过什么粗活,哪里来的茧子?亏的你还是我家两个闺女的三婶……”
 李氏顺势站了起来,推脱说家里有事,不再听下去。
 林春燕不想搭理喜滋滋来炫耀头上簪的花好看的林桃红,觉得她真是个傻的,直接进灶间去把小鱼炸了,顺便把野果放在了井里。
 这样等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就能吃上冰冰凉凉的野果子。
 昨天在卖糖水的老婆婆身边,虽然嘴上没说,但她也是想喝的。
 尤其那冰冰凉凉的圆子,一看吃起来就微微黏牙,很是软糯。
 也不知道,剩下的这些多余的野果,用石磨给磨了,能不能得上一些饮子。
 听说张大娘也要去,林桃红也不嫌走路累得慌,表示也要跟着一块儿去。
 她头上还戴着李氏扎的花,见林春燕不戴,干脆也把她那朵拿了过来,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路上别喊累。”林春燕特意叮嘱。
 “知道。”她走几步就要摸摸花。
 果然,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林桃红坐在大树下就不想走了。
 头上的花也歪了,林桃红懒懒地伸手扶了扶,没了刚才那么喜欢。
 张大娘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走得也有些累,在那里呼哧呼哧喘气。
 林春燕看了看天色,“那你们先在这里歇着,我先去镇上了。”
 说完,她便背着东西往前走。
 当她的身影渐渐小了,林桃红才对张大娘说,“娘,怎么觉得大姐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往日里不曾走过这么长时间,身上出了不少汗,花即便扶正了,也不那么鲜亮。
 张大娘曾看了看林春燕的方向,垂下眼睛,没接这个话茬。
 林春燕依然走到糖水老婆婆的跟前,交钱的时候就说好固定摊位,她又把炸好的小河鱼摆好。
 糖水老婆婆一看林春燕,朝她露了一个笑容,“小娘子来了。”
 林春燕问了声好,糖水老婆婆看着那小河鱼问,“你这鱼除了用面裹着炸,是不是还加了其他东西?”
 见林春燕年纪小,糖水婆婆想套一套她的话。
 林春燕没答,赶过来的张大娘听到这话,面露不悦,“这可是我家的秘方,怎么能随便与人说!”
 她柳眉倒竖,一看就是个性子泼辣的人,糖水老婆婆不曾料想今天不仅是林春燕一个人来,讪讪地闭了嘴。
 张大娘有些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林春燕,觉得今天多亏了她的来,要不然还不知道吃什么亏。
 林春燕任由她胡想,已经开始叫卖起来。
 林桃红的眼神四下乱看,目光特意停留在画糖人的老头儿和糖水老婆婆身上。
 一看就是馋得慌。
 果不其然,林桃红瞟了一圈之后,就摇晃着张大娘的胳膊,想要买东西。
 她可是看到林春燕给了张大娘两文钱的。
 张大娘就问旁边的糖水老婆婆,“那酸梅饮子几文钱?”
 “一文钱一碗。”
 张大娘被吓了一大跳,“怎地如此贵?”
 “那茶摊子都一文钱一碗粗茶,我这可是用了好几些梅子熬成的,还加了不少糖。”
 糖水老婆婆总是面对这样的质问,早就知道怎么回应。
 张大娘手头的钱并不多,往后的日子还需要她精打细算,就没有同意。
 林春燕叫卖了好半天,都没人过来买,张大娘有些坐不住,“我先去写封信。”
 林桃红不想动,就没跟着去。
 张大娘一走,林春燕吆喝得更卖力了,还让人免费品尝,总算卖出来十几条。
 林桃红看着一把铜钱到手,眼睛都直了。
 怎么这么多?
 昨个不是说只挣了五文钱。
 林春燕知道是瞒不长久的,但还想尽力瞒着,想了想,给林桃红塞了一文钱。
 “去买个糖人,别告诉娘。”
 林桃红懂了,她眼珠子一转,向林春燕多伸了一个手指,“你再给我一文钱,我就不说。”
 林春燕直接一巴掌拍下去,“那就一文钱也别想要,我全交给娘了。”
 林桃红的后背火辣辣地疼,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林春燕做的,她要是生气,或者真的告诉张大娘,这一文钱也得不到。
 她撇撇嘴,到底点了头。
 见她欢欢喜喜去买了一碗酸梅饮子,离好远都能感到那凉凉的酸甜味扑面而来,林春燕的目光落在了糖水婆婆的摊子上。
 得攒攒钱,下次能尝尝味,不拘是冰圆子还是紫苏饮,皂儿水,都买来喝。
 吃了一半,林桃红突然想到什么,把饮子林春燕那边推了推,“大姐,你把剩下的喝完吧。”
 林春燕狐疑地看过去,什么时候这么大方?
 但她还是接了过来,先浅浅地尝了一个味道,这酸梅饮子,除了酸梅,白糖这些以外,应该还加了蜂蜜。
 不知道对面糖水老大爷是不是也用的这个方子。
 林春燕一饮而尽,觉得浑身的暑热都散去了不少。
 张大娘写完信回来,炸小河鱼已经卖得干干净净。
 林春燕又拿了五文钱递过去。
 张大娘不傻,知道这钱肯定有猫腻,但毕竟方法主意都是林春燕出的,她也没出一点力,还能进账的五文钱。
 有总比没有强。
 她把钱放好了,心里才觉得有几分踏实来。
 不过没来之前,张大娘是如何也想不到,还真的有人来买这炸小河鱼。
 刨去成本之后,这小河鱼竟然也有赚头。
 林春燕见张大娘没再提起钱的事来,知道这事就这样定下,把袖袋里的二十文藏好不提。
 林桃红显然比张大娘兴奋,有些意犹未尽地和张大娘说刚才的事。
 原道是昨个来找林春燕买小河鱼的那个官人又找上门来,买了不少回去当做下酒菜来吃。
 他买的时候,还不忘夸了这小河鱼的味道。
 昨个也是不巧,正好他有同窗上门来,他也来不及准备什么,只好拿了小河鱼上来,两个人便就着那小河鱼喝了不少酒,原都说这小河鱼粗鄙,谁知道吃了之后,都纷纷赞叹味道极好,给他长了不少脸。
 这官人今日便又过来,买了二斤回去,打算给昨个的同窗送些去。
 听他这么一说,林春燕还没如何,林桃红就一脸与有荣焉。
 张大娘听了也惊诧不已,不由多看了林春燕几眼。
 不管林春燕怎么变的,总归是好事。
 张大娘因为给娘家人写的信,心口的一个大石头落下,也没有之前的那些烦闷,加上有了进账,嘴角也挂了浅浅地笑。
 林春燕想了想,在路过一个馒头铺的时候,拉了拉张大娘的衣服。
 “娘,买两个馒头尝尝吧。”
 包子的味道扑面而来,看起来皮薄馅儿大,肉包子的油还沾到了外面,一看就勾人馋虫。
 张大娘停下脚步,看见那包子的时候,不由得吞咽了一下唾沫。
 包子铺的老板已经见怪不怪,手上的动作不停,招呼他们,“肉包子一文钱一个,素包子一文钱两个。”
 价格也挺公道的,张大娘有些意动,她手里还有林春燕刚给她的五个铜板。
 可一想到将来几个人的生活,张大娘硬生生地把目光从包子上移开。
 “还是算了。”
 林春燕有些失望,打算下次自己来的时候,买了尝尝。
 林桃红也有些失望,换作之前,她就要闹一闹了,但今个她又看到不远处有人在炸果子。
 果子是用玉米面做的,放少量白面,白糖,发酵完之后,切成一块块的形状。
 油开之后下锅,炸过之后,空气中都泛着一股清香。
 这种果子是要比普通的油条更甜一些。
 林春燕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暗暗地学了一下,估摸着能上手了,才转移开视线。
 “娘,我想吃这个。”
 林桃红根本就没有发现张大娘的迟疑,拉着她的胳膊就在街上撒娇。
 从前她每次这样的时候,张大娘都会答应她的要求。
 可是这一次,张大娘还是拒绝。
 “咱们还得回家,快点赶路。”
 林桃红心里一下子失望起来,被拉着往前走的时候,时不时地还要回头看看。
 见小女儿这样,张大娘到底不忍心,哄骗着说,“回家有白面大馒头吃。”
 想到林二婶送过来的馒头,哪怕里面的白面很少,依然有些拉嗓子,林桃红还是得到了些许安慰,总算不闹腾了。
 回去的路比来的时候要更漫长,中间他们又在大树下休息了一会儿,趁着太阳没落山的时候,才回到家。
 张大娘洗漱一番,便直接下地去了。
 林春燕也打了井水擦洗,林桃红懒得动,但身上出了汗腻腻歪歪的,就想用林春燕剩下的水洗洗。
 林春燕不让,“也不嫌脏。”
 林桃红撇撇嘴,“这有什么脏的,小时候咱们两个还一块洗澡呢,再说,你不也一天一洗,我不嫌。”
 林春燕不再理会她,直接端了盆出去泼到后院,把井里冰镇的酸藤子拿了出来。
 经过一整天的冰镇,野果子变得冰冰凉凉,吃了几个下去,暑气就消散了大半。
 她想到糖水老婆婆买的冰饮子,可惜家里没有多少糖,也不能做。
 早上去山里转了一大圈,也没发现蜂蜜之类的。
 没有糖,野果子做出来的冰饮子太酸,不好喝。
 家里的调料也不多,等张大娘回来的时候,林春燕就朝她要钱。
 “买那些做什么?”
 张大娘身上又出了一身汗,加上之前几天大哭了一场,身上有些虚,这时候眼前还有些发黑。
 “做吃食材,不需要这些调料?”
 张大娘舍不得,“我看就做着小河鱼不错,家里还有些猪油。”
 “天热,买小河鱼的人不多。”
 林春燕寸步不让,“买了调料,小河鱼便能做得更好吃。”
 林桃红简单地擦了擦身子,她还为刚才林春燕不让她用水而愤愤不平,这时候便站在张大娘那边。
 “没有调料,我见也有人买。”
 林春燕看了他们一会儿,张大娘和林桃红都被看得毛毛的,她却什么也没有再说,转身去了灶间。
 林桃红松了一口气,对张大娘说,“娘,我就觉得大姐像变了个人。”
 张大娘没说别的,只道估摸着是林春燕受了刺激,跟她一样,心性大变。
 至于会做这些吃的,她也不意外,林老爷子走南闯北之前就是个厨子,从前就总指使林春燕进灶间帮忙。
 她给一切行为找到了合理的借口,捡了几个野果子吃,一开始觉得酸酸甜甜,便多吃了几个,直到牙觉得酸才停止。
 “怎么的饭还没有做好?”林桃红也开始抱怨。
 林桃红不想去灶间烧火,天这么热,一会儿烧完火还得再洗澡。
 林春燕也没来叫她,她就当作不知道。
 林桃红坐不住,探了探头,见灶间里有香味飘来,肚子便在这时候咕噜咕噜叫起来,忍不住进去看了看。
 便见林春燕已经吃了起来,面前摆放着两碟小菜,一碟是她早上摘的野菜,不知道怎么做的,隔着老远都能看到上面的翠绿的颜色,想来非常爽口。
 另一边是凉拌黄瓜,翠绿的黄瓜里面还放了些茱萸,捣了蒜泥。
 虽然没有辣椒,但这时候的人们依然爱吃辣,靠的多是生姜,胡椒,茱萸等等来调味。
 林桃红咽了两口唾沫,像是找到什么错处似的,“你真的先吃起来?娘你快过来。”
 她大喊,张大娘很快就过来。
 林春燕累了一天也不想烧火,便做了一些凉菜,简单吃了一顿。
 见林桃红叫起来,她也不恼,最后几口凉菜被她一扫而空,先把碗放在了灶台上,也不管刷,等张大娘过来的时候,她已经吃得干干净净。
 林桃红的嘴巴都长大了,“你怎么全吃了?”
 林春燕停下脚步,回头看一下林桃红,“我自个儿做的,我愿意咋吃就咋吃。”
 她这是摆明了不给两个人做饭。
 林桃红拿她没办法,加上肚子饿的不行,就去找张大娘。
 张大娘脸上有些讪讪的,她虽然嘴上很厉害,但对这个大女儿,确实不敢怎么多说的。
 “嚷嚷什么,大热天的,那不是有馒头。”
 说完,自个儿去拿了一馒头来吃,馒头有些凉,里面也没馅儿,不如热腾腾的时候好吃。
 林桃红狠狠的咬了一大口,想吃刚才那些凉菜的味道,忍不住去看没有洗的碗。
 还有些菜汤,林桃红惊喜万分,用馒头把那菜汤也蘸着吃。
 张大娘看到,也拿了馒头过来,两个人便抢着把菜汤蘸的干干净净。
 “好吃。”
 仅仅是些菜汤而已,就已经能想象到菜有多好吃。
 “大姐儿做了两盘紫菜,都不与咱们吃。”
 林桃红越想越委屈。
 张大娘没有多说什么,回屋的时候,见林春燕已经躺下,还拿了扇子,给她扇了扇风。
 “回头等你舅舅们回信了,咱们再想想该怎么办。”
 林春燕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的身上,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踏实。
 不过扇着扇子,屋里倒是没那么热了,林春燕很快就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林春燕找了几个大罐子,她打算腌一些咸菜。
 张大娘看到她这么折腾,有些不赞同,“这个时候腌咸菜是不是有点早啊?”
 林春燕没理她,去后院的院子里摘了一些菜。
 如今这时候,菜园子里的菜是最多的,虽然没有辣椒这些个,但也够吃了。
 林春燕摘了些黄瓜,茄子,豌豆回来。
 一开始的时候她不知道,见院子里只种了豌豆,还旁敲侧击问了问,才知道现在还没有四季豆和菜豆角。
 就这么大功夫,林春燕额头上就出了汗,浑身不舒服。
 “娘,有绿豆没?”
 昨个在糖水婆婆的摊子上,看到了卖雪泡豆儿水的,看起来就解暑。
 林桃红在屋里听到雪泡绿豆水,趿拉着鞋就出来,朝林春燕问,“大姐儿,你要做雪泡豆儿水?”
 雪泡豆儿水就是用绿豆熬出来的,他们家没有冰,放在井里一样冰冰凉凉。
 张大娘嗓门变大,“哪里有?你们两个别做梦了,渴了就喝井里的水。”
 林春燕没多少失望,倒是林桃红脑袋都耷拉下来,又想躺屋子里睡觉。
 “起来洗菜。”林春燕没惯着她的毛病。
 小虾晾晒了几天,已经干的差不多,只不过个头并不大,也只能当做调味品。
 林桃红洗完菜,怕早上的时候再没有饭吃,识趣的来帮林春燕烧火。
 就连张大娘,也没闲着,把院子拿笤帚扫了扫。
 见他们这个样子,林春燕也就给他们做的早饭。
 顺带的事情。
 饭桌上,林桃红问起来林春燕什么时候去捞小河鱼。
 “吃完饭就去。家里猪油没有多少了。”
 最后一句话是看向张大娘说的。
 张大娘不情不愿的拿出一些钱来,“那买些肉回来自己熬。”
 林春燕接过,数了数一共有十五文钱。
 算是张大娘难得的大手笔。
 她没多贪心,让林桃红去捞了小河鱼,林桃红去捞了几天,也有来经验,这次倒比之前捞的快。
 林春燕挑拣了一番,把小鱼收拾好,并没有用油炸。
 林桃红好奇的看过来,“这是换法子了?”
 林春燕点头,油炸小河鱼毕竟比较贵,好些个人来尝了她的小河鱼之后,都想购买,但是一听价格,又都打了退堂鼓。
 她打算试试小酥鱼。
 不过今天小酥鱼肯定是做不好的,去镇上的时候,只拿了一些小虾。
 林桃红一看她只拿着小虾去,立刻皱起眉头来,“谁会要这些东西?连个肉也没有。”
 林春燕对她这副样子早就见怪不怪,只问她,“那你还去不去?”
 一想到要走那么远的路,说不定根本都卖不出去,林桃红就犹豫了。
 算了,还是在家里躺着舒服。
 林春燕直接背着篓子往外走,还叮嘱林桃红不要把井里冰镇的甜瓜吃掉。
 “知道了,给你留着。”
 林桃红觉得林春燕也真是傻,干脆像她一样躺在家里不好吧,反正那小虾也没人买。
 张大娘不知道去哪里了,从前她就有这毛病,把家里的活儿一干,就去村口的大树下说闲话。
 林春燕也没管她,打算从树林那边穿到镇上。
 这条路也是她每天去山上找什么东西的时候发现的,路途要比大路近上许多,而且还有很多树。
 就是路不太好走。
 林春燕一边走一边盯着山里的动静看,除了能看到松鼠这些野物之外,也发现了野鸡和野兔。
 林春燕一直很好奇,这些东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就像是她玩过的一款游戏,可以自动的刷新出来野鸡野猪这些,她总觉得这些野鸡野兔也是这样刷新出来的。
 林春燕试着拿石头去扔野鸡,当然是打不中的,不等她扔过去,野鸡就听到动作扑散着翅膀走了。
 林春燕有些失望,拿着棍子在地上敲敲打打,主要是防止有蛇爬过来,所以她的裤脚也扎得紧紧的。
 不过让她高兴的是,她发现了一堆长在树上的木耳,打野鸡的不远处,还有几个野鸡蛋。
 林春燕把木耳的位置记下,除了采摘到背篓里的,她还想把这个木头搬回家。
 野鸡蛋直接放在篓子里,怕压坏了,周围还垫了一些草。
 林春燕打算以后每天就走山里这条路,虽然可能遇到蛇之类的,但是收获也很多。
 卖糖水的老婆婆见她过来,赶紧招呼她。
 对面卖糖水的老大爷,看见这个老婆婆,对林春燕这么热情,有几分不解和迷茫。
 不就是一个卖吃食的丫头片子吗?
 林春燕把背篓放下,扇了扇风,才觉得能透过来气。
 卖糖水的老婆婆凑过来问林春燕,“今天来的比平日里稍晚些,可是路上耽搁了?”
 林春燕点点头,“日头太热了,走的就慢。”
 糖水老婆婆看了看林春燕的篓子,见她迟迟没有拿出小河鱼来,更加奇怪,“今日没带小河鱼?”
 “没带,带的小虾。”
 等糖水老婆婆看到那小虾并不大,虽然晒得很干,但怕买的人不多。
 糖水老婆婆就有些同情的看着林春燕,那眼神和林桃红差不多。
 “你那妹子也没来?”
 “她嫌太热了。”
 林春燕并不着急,坐了一会儿,等身上的汗落下去,才开始吆喝。
 镇上已经有人见她接连两天把小河鱼卖出去,开始偷偷的观察,想着那小河鱼随处可见,不过是费些油和面粉,要是真的好卖,回头他们也卖些去。
 今个儿依旧伸长了脖子,往林春燕这边瞧,听她喊的不是小河鱼,还有几份吃惊。
 昨儿个买小河鱼的一个赵姓官人,回去之后放在了屋里,本想当做下酒菜来吃,谁知竟然被家中小孩子发现,小孩被那香味蛊惑,看着黄黄油炸过的痕迹就咽口水,忍不住就吃了一口。
 小河鱼非常的酥脆,入口便是混合着油炸的香味,鱼肉一点腥气也没有,白白嫩嫩,是他们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
 赵官人家的三个小孩没忍住,很快就将那一盘子小河鱼吃了个七七八八。
 赵官人对家中小孩一向宽松,只觉得好笑,当他们什么都没见识过,一小娘子炸的小河鱼也当成宝贝。
 改天,得带他们出去见识见识。
 赵官人这么想着,见他们吃的实在香,也忍不住拿了一个小河鱼吃起来,才惊觉味道竟然真的不错。
 正巧今个儿没事,就又来寻林春燕。
 “今个儿没有小河鱼?”赵官人听了之后一脸的失望,“还答应了家中小孩,再带些回去呢。”
 林春燕便向他推荐了带来的小虾,“这些也是油炸过的,带回去给小孩吃正好。”
 赵官人看着红彤彤的小虾,闻起来味道是不错,可那小虾身上又有多少肉?
 怕是连小河鱼也比不上。
 官人有些不想买,但想了想,昨个儿来买小河鱼的时候,他也是一副不相信会好吃的样子。
 算了,来都来了。
 赵官人要了一些回去,林春燕见这人兜里有银子,还心疼孩子,便给他推荐了干虾粉。
 “吃面条时撒一些,味道会格外鲜美,官人要是怕吃不惯,可先拿一些回去尝尝。”
 既然是白赠的,赵官人自然拿回去。
 回到家,他把小河虾放在盘子里,眼巴巴等着的三个孩子一看,带回来的竟然不是小河鱼,都有些失望。
 “爹,你怎地说话不算数?”其中一个大些的孩子质问道。
 赵官人被问的有些哭笑不得,“如何是我说话不算数,明明是那小娘子,今日只带了这小河虾来说,味道也不差。”
 小娘子还让他尝一尝,只是碍于在外面怕丢了面子,赵官人便没有尝。
 那大孩子听说今天没有小河鱼,心里十分的失望,正要再多说几句,却见两个小些的孩子,已经开始嘎嘣嘎嘣的吃起来。
 “真香!”两个孩子吃的间隙还不忘赞叹一句。
 大孩子一听忍不住也伸了手过来,直接将小虾放进嘴里,连带着壳也吃进了嘴。
 干炸小河虾的味道,果然名不虚传,和小河鱼的又有些不一样,非常的酥脆爽口,鲜香味美,吃的根本就停不下来。
 赵官人见三个孩子,吃的都有些有辱斯文,只能无奈摇摇头,见四下无人,也动手拿了一个放在嘴里。
 出乎意料的,味道竟然很好吃。
 没想到在这市井之中,竟然也有这难得的美味。
 赵官人一时心有所感,回房间就写了一篇文章。
 这文章自然不会流露到外面,只是他有感而发,感叹这世间万物,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变成难得一见的美味。
 剩下的一些小河虾,被一身上穿金戴银的小郎君看到,拉着他母亲的手就走来。
 “娘亲,我想吃这个。”
 那美妇人打扮得非常得体,头上戴了好几只钗,腕上也挂着镯子,看见那摆放着的小河虾,只觉得粗鲁,上不得台面。
 “这东西如何能吃?”
 卖糖水的老婆婆一边卖糖水,一边关心着林春燕这边的情况。
 就像之前卖小河鱼时,林春燕总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把东西卖出去,让她大跌眼镜。
 但她和这美妇人想的一样,这小河虾还不如小河鱼,如此下贱的东西,怎么能上得了台面?
 怕是吃不上饭的村中小孩,才会去河里捞这些东西。
 味道又能如何好?
 诓骗了那什么都不懂的赵官人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糖水老婆婆不看好,凑在一旁看热闹。
 林春燕听了那美妇人的话也不恼,反而递了一些给那美妇人。
 “娘子何不尝尝,再下定论?”
 那美妇人见林春燕竟然递了过来,连连往后退,一副被惊着的模样,身旁的丫鬟看到赶紧过来护住,做足了害怕的样子。
 “小郎君,这些东西可吃不得,您要是想吃的话,回头让灶间做些大虾来。”
 那小郎君约摸是五六岁的年纪,正是任性的时候,既然没人支持他,反而大哭起来,“我偏要这个,那大虾的味道不好吃。”
 丫鬟就哄,“大虾的味道不好吃,这小虾的味道又如何能好?小郎君您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听起来是没错,小郎君睁着迷茫的双眼看过去。
 动静这么大,街上好几个人都看向他们这边,林春燕本来还想劝说一二,可又怕这小郎君身娇体弱,万一对虾过敏可就不好了。
 她便把筐子收回来,不再多言语。
 那小郎君被丫鬟牵着走一步三回头。
 那些丫鬟婆子都没有闻到好闻的味道,可是他刚才在跑的时候,却闻到一股非常香的味道,顺着那香味才跑到林春燕的摊子前。
 糖水老婆婆见林春燕没有卖出去,觉得这才是正常,毕竟谁也不是爱面子的赵官人。
 她还安慰林春燕,“实在不行,走的时候贱卖给我,总好过你又带回家去。”
 她离的最近,看不上这小河虾,但那味道实在吸引人。
 对面的糖水老大爷听到了,大声的哼笑一声,“你这婆子打的算盘,我在这边都能听到,你怎知人家那小河虾就卖不出去?”
 糖水老大爷心里也觉得林春燕不会再卖出去,除非把价格压得低一些,但是他偏不想让糖水老婆婆如意。
 两个人在这一块卖糖水也有十几年了,互相看不顺眼,总是这样拌嘴。那边卖糖画的老大爷看得津津有味,看着两个人说的你一句我一句,恨不得再添一把火。
 林春燕也爱看热闹,前提是他们不掺和着自己。
 刚想着要不把小虾皮卖给包子铺,那小郎君竟然偷溜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小银鱼,想要换那小河虾吃。
 林春燕哭笑不得,“小郎君,您身边的人知道吗?”
 那小郎君有些不耐烦,“快给我包些,怎地如此多废话?”
 竟然是个急脾气的人,林春燕也不好收那小银鱼,怕一会儿美妇人带着人来找,便给小郎君包了一些。
 “算是送你尝尝。”
 小郎君还想再说什么,可又怕人发现了,只好急匆匆的跑了。
 丫鬟已经在四处地寻找小郎君,见他回来都松了一口气,那美妇人也有些生气,“可不能再乱跑了,虽然是在咱们自个儿镇上,可也经不得乱折腾。”
 从前就听说会有拐子,专门拐富家的小郎君,那妇人也怕这宝贝儿子有个什么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