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点蒜,生姜,干辣椒,不然烧海鲜的时候,差点滋味。
 米面粮油就趁小六不注意的时候从空间里拿出一部分,过了明面上,小六还小,不会太深究。
 并且有了小六的“见证”,后期能省她很多麻烦。
 暂且就想到这么多,先按照这个思路买,多了她们两个也不好拿。
 半个小时后,船老大靠岸,楚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钱票递给对方。
 成人三毛钱,老人跟半大的孩子两毛钱,她跟小六加一起五毛钱。
 当然了,如果回去坐车,还就他们两个,但是加了一船的东西,那就意思意思,多给个两毛钱。
 船老大收了钱,双方约定了下午三点再来。
 接下来小六轻车熟路地找到一位老汉,谈好价格后,两个人坐车去海湾镇大概二十分钟,到了地方,老汉全程跟随,他们去哪里,老汉就赶车到哪里。
 楚瑶不禁佩服小六这谈判能力了,有了老汉的牛车便利,他们去买东西,买好后搬到牛车上就行,再去下一个地点。
 不出一个小时,楚瑶要买的东西都齐全了!
 虽然花了四十多块钱,但接下来她在海岛上生活会便利太多。
 路过一家商品店,楚瑶下车,去买了三根冰棍。
 大热天的,老大爷也不容易。
 小六更不用说了,帮她砍价,嘴皮子都起了。
 一番推诿,三人叼着冰棍,愉快地返程。
 楚瑶在交谈中,得知了远山村靠山,村里人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打了井,吃井水。
 就是老汉家,也有两口井!
 “小同志,听小六说你还想买只母鸡?”
 “是啊。”
 “我家有几只母鸡,你要是想买,可以来我家挑。”
 “好啊,那太感谢大爷你了!”
 楚瑶心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儿子跟儿媳妇前几年生病了,陆续病逝。
 家里只剩一个老伴跟十三岁大的小孙子,平时靠赶车维持生计。
 他老伴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于是在家养鸡,靠鸡生蛋,跟村民们,岛民们换点东西。
 “小六来了~”
 “哎,林奶奶,小海呢?”
 “在屋里躲着呢,他胆子小~”
 “我去看看。”
 也许是同病相怜,小六对小海挺好的。
 这不,想着篓子里的绿豆糕,他拿出两块,想分给小海吃。
 “老婆子,这是海岛上新来的楚知青,想买咱家的鸡,你带她去后院挑一挑。”
 郭大爷回家,忙着系上牛车的绳子,再就是留下看车,以防有人手脚不干净偷摸去了车上楚知青的东西。
 “哎,好好好,楚知青,你跟我来后院挑一挑~”
 林婆子闻言拄着拐杖,局促地带路。
 楚瑶跟在身后,步子尽量小点,不给老人家压力。
 穿过土坯房堂屋,几步路就到了后院。
 地面上到处是鸡屎,不大的鸡舍里,赫然有六七只母鸡。
 “楚知青稍坐,我去捉鸡。”
 “别了,您老歇在一旁,我自己去捉。”
 楚瑶摇头,万一老人家闪着腰了,她岂不是罪过。
 “咯咯咯~”
 ......
 经过捕捉,楚瑶成功逮着了两只母鸡,同时,鞋上踩着了许多鸡屎。
 “楚知青,我家水井里水多,你过来刷一刷鞋面吧。”
 林婆子歉然道,人家小姑娘来买鸡,好心自己捉,真是好人啊。
 “哎,多谢。”
 楚瑶听到水井,灵机一动,脚步都轻松了了许多。
 “林婆婆,你家有破旧的布头吗?”
 “有有有,等会儿,我这就去拿~”
 林婆子没多想,慢吞吞的地去拿旧布头去了。
 楚瑶朝着水井里面看了看,果然,水位线很高,很轻松就能打着水!
 趁着没人,赶紧吸收井水到空间里的容器中.......
 屋里,小六分了两块绿豆糕给小海,跟小海说自己认识了个很厉害的楚姐,这绿豆糕就是楚姐给他的!
 小海崇拜地看着小六,羡慕极了。
 如果他要是能跟小六一样能言善辩,是不是村里一些大孩子就不能欺负他了?
 楚瑶将空间容器都装满了井水,井里的水位线只下降了一个水桶的高度,看起来没什么影响,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会补偿郭家的,不会白白取水。
 擦掉鸡屎后,楚瑶询问两只鸡多少钱。
 “一只三块钱,两只给六块钱。”
 林婆子拘谨的很,村里人来她家换鸡可没这小知青客气,还一个劲的压价。
 “林婆婆,你这价格卖低了,我在b市的时候,供销社里的一只鸡要三块八呢,你这鸡又能生蛋,又精神,这样,我给你四块钱一只,一共八块钱。”
 楚瑶找了个借口,硬是多给了两块钱。
 这可比在黑市买的鸡便宜点呢,多的那两块钱,就当是她买的水钱。
 “这,这太多了。”
 林婆子不敢拿多的钱,淳朴老实的她,哪里敢多拿一分钱。
 还是郭老爷子听到动静,让小六看着点马车,过来了解情况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小楚知青。
 “收下吧,老婆子,你拿个桶来,岛上缺水,咱给小楚知青送点水带回去。
 以后小楚知青缺水了,随时可以来咱家打。”
 “哎,听老头子你的。”
 林婆子见当家的这么说,心里安心了不少。
 桶子有啊,老头子上回给人拉车,人家送了几个白色的塑料桶,说装水啥的都好使......
 “谢谢郭大爷,那下回我就不客气了。”
 楚瑶也不矫情,以后缺水,就来一趟郭大爷家。
 看,交好准没错,多多少少是个人脉.......
 得了郭家一个目测十升的水桶,楚瑶离开之前,在人家桌上留了一包花生糖。
 这玩意,就算保质期过了,也不会吃死人。
 顶多,糖化了,没那么脆。
 但对于这时候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难得的好东西.......
 “突突突~”
 船老大如期来到了码头接她们,在对方诧异的目光下,楚瑶力大如牛,提了一堆东西到船舱里,脸不红,气不喘。
 “咯咯咯~”
 母鸡挣扎,发出凄厉的叫声。
 小六坐到船头,兴致勃勃地跟老金叔说他下午是怎么讨价还价的经过.......
 船老大心想,这个新来的女知青,不简单啊。
 花钱跟流水一样,家世一定不差。
 力大如牛,是个干活的好手。
 小六这么机灵的孩子,一口一个楚姐,亲近的很,这亲和力,收买人心的本事,可见一斑。
 如果是敌特的话,那绝对是个麻烦!
 但,如果不是敌特,没准能为接下来海岛建设发展,尽一份力!
 刘主任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表,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小楚知青怎么还没回来哟。
 应该出不了什么事吧,他可是听说了小楚知青徒手举缸,还是装满海水的缸回住所呢!
 还有小六这个鬼机灵在,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船老大的船来了!
 小六,是小六在船头坐着!
 小六回来了,小楚知青肯定也回来了!
 船靠岸后,小六扛着凉席跟被子下船,乖巧地喊了一声——
 “刘主任~”
 “嗯~”
 刘主任看到了一船的各种各样生活用品,不禁有点心虚。
 他嘴皮子说要给小楚知青支援,实际上,人家自己买齐全了......
 付过船费后,楚瑶将重点的东西都给搬到码头上,其他轻便的小东西,有小六跟船老大他们帮忙。
 “凉席,被子,还有这些东西,放我自行车上,我先跑一趟,送回小楚知青住所。”
 刘主任自觉揽活,要不干点活,他不好开口组织给他的任务。
 “行,这是大门钥匙,麻烦刘主任了。”
 楚瑶心安理得地接受好意,将大门钥匙给了刘主任,剩下的锅碗瓢盆之类,她拿重的,让小六帮忙提轻点,争取一趟忙完~
 “不麻烦,不麻烦~”
 刘主任笑的和煦,装好东西上自行车后,屁颠屁颠地踩着脚踏离开了......
 老工人们都在一丝不苟地完成今天的指标,完全没有偷奸耍滑的念头。
 新来的六个知青负责的那一小块盐地,却是一半都没翻完!
 这引起了老工人们的不满,尤其是监工的刘主任不在场,一个个开始指桑骂槐:
 “还城里来的知青,就这样的态度,留咱盐场只会拖累咱的工作进度!”
 “就是,六个人干活,还没咱两人干的快,这找谁说理啊。”
 “懒惰的人,不配在咱盐场干活!”
 “还挣工分,干成这样,还好意思要工分?”
 “要是多来几个像小楚知青那样的知青来,咱至于被拖累吗?”
 “我中午回家,我家已经安好了那个海水蒸馏装置了,我婆娘给我一碗水,我喝着老解渴了。”
 “我家要排到下午,等下工了,我也回家瞅瞅。”
 说到海水蒸馏装置,指桑骂槐的声音减弱了许多。
 干完活歇口气的老工人们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起那个海水蒸馏装置。
 在他们看来,能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小楚知青,哪怕长的不好看,但心灵美啊!
 至于那两个长的好看的女知青,长的再好看,好吃懒做,不成不成~
 被嫌弃的叶婉儿、黄青青等人,心情复杂,叫苦不迭。
 明明都是知青,不过一晚上过去,楚知青的大名,他们走哪都能听见。
 而他们的骂名,今晚过后,怕是在岛上人见人嫌.......
 被退原籍,只会发配到更偏远的农村!
 他们可不想丢人丢到老家后,又被送到更更更远的地方!
 受着吧,忍忍就好,一般一年左右就能被调回去吧.......
 “呜呜呜,婉儿姐,我好饿,我手好疼。”
 黄青青一边铲盐块,一边掉眼泪。
 从小到大,她还没吃过这么大的苦头呢!
 “再忍忍,马上就下工了。”
 叶婉儿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的手心全是水泡,扎心的疼。
 帮她干活的赵放已经中暑了,躺在树荫下休息。
 其他三个男知青对她态度一般,她这个时候只能自己上。
 明明都是读过高中,为什么楚瑶会做那个海水蒸馏装置!
 “呜呜呜。”
 黄青青一边干活一边哭,心里恨上了楚瑶!
 凭什么楚瑶可以被优待,她就要在这里干累活苦活!
 不公平!
 等着,她一定要找机会,拆穿楚瑶的真面目!
 .......
 楚瑶回住所了,刘主任在院子里坐等,东西都放在桌上,一点也没翻动的痕迹。
 “小楚知青回来了,辛苦了辛苦了~”
 “额,不辛苦,下午都是岛民们自发互助安装蒸馏装置,我让小六陪我去买生活物资去了。”
 楚瑶将东西放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提防地看着刘主任。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是我的疏忽,明天我让来帮你加固下大门跟院墙,可还有需要我安排搭把手的地方?”
 “有,茅厕,麻烦刘叔帮忙喊人,帮我在后院修建个茅厕。”
 “好好好,这都小事,明天我就给你办好。”
 “嗯。”
 说完了,楚瑶将两只乱叫的老母鸡放到昨儿围好的一块地方,脚上系上了尼龙绳,另一端绑在一块大石头上,压着,保管飞不走,跑不掉。
 等小六走后,刘主任踌躇开口:
 “那个,小楚同志啊,有件事叔想跟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
 楚瑶解开绑好的锅碗瓢盆,用缸里的海水先清洗一遍,等打发走刘主任,她再用井水洗一遍。
 “就是、就是军区的领导想请你过去谈一谈。”
 刘主任结巴道,这事都怪他多嘴,将小楚同志夸过头了,然后军区的领导就提出想见小楚知青一面。
 “谈什么?”
 楚瑶一头雾水,她不过弄了个海水蒸馏装置,就这,不至于入了军区领导的眼啊。
 “对不住了小楚知青,是我,我大嘴巴,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吹嘘了你力大如牛,还说你身手能吊打好几个大汉,还说.......”
 刘主任对上小楚知青冷漠的眼神后,一个哆嗦,后背发寒。
 呜呜呜,他知道错了!
 “还说什么了?”
 楚瑶冷冷地看着刘主任,她想低调在海岛上躺平式生活的,这下,被刘主任给“出卖”了!
 “还说,还说了小楚同志你会的可多了,咱海岛以后有了小楚知青,一定能提前富裕。”
 刘主任麻了,他就是对小楚知青寄予厚望,然后没经大脑,更没经过小楚知青的同意,就把牛先吹出去了.......
 “哦。”
 楚瑶听到是这个,冷漠的态度缓和了几分。
 “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明天来送我去军区面见领导。”
 “小楚知青,你同意了?”
 刘主任惊喜中带了愧疚,他真不该吹牛的,害小楚知青独自面对领导,要是被领导的气场吓着了,那岂不是害了小楚同志?
 “嗯,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我希望刘叔以后别在外头乱说话了,当心招祸。”
 楚瑶敲打道,接着就是送客。
 就她这条件,算了。
 刘主任,可没小六好糊弄。
 “砰。”
 大门被关,被赶人的刘主任没生气,反而庆幸小楚知青没生气,同意了面见领导。
 对了,他去找修茅坑的人,还有修院墙,修大门的人!
 不能失信,不能寒了小楚知青的心!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盐场下工了。
 除了新来的六个知青哭丧着脸,其他工人们都是有说有笑地去计分员那登记工分,然后笑着离开了盐场。
 以往这个时候他们都跑着回家,今天一部分人知道自家有了海水蒸馏装置后,就不急了。
 也是今天傍晚,军区家属院外负责放水的小士兵,发现今天来打水的岛民减少了许多。
 询问原因后,小士兵记下楚知青的大名——
 新来岛上的知青,教会了一部分岛民在家制作海水蒸馏装置,缓解了军区用水赤字危机!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不过一个晚上,军区家属院,军人士兵们,都听说了岛上来了一个小楚知青.......
第19章 赶海赶海,今天一定要去一趟沙滩
 有了称手的厨具,各种调味品,今晚的晚饭丰盛了许多。
 麻辣蛤蜊,醋溜小白菜,青椒炒鸡蛋,海带汤。
 吃饱喝足后,她又用新锅烧了一锅水,今晚说什么也要好好地洗个澡。
 新买的两只母鸡,被她收到空间里了,加上原先的四只鸡,她现在是有六只鸡了。
 五只母鸡每天下一枚鸡蛋,一天就有五枚。
 早饭吃两个水煮蛋,午饭炒两个鸡蛋,晚上打个蛋花海带汤,奈斯。
 水开还早,趁机先进空间,日常给瓜果蔬菜浇水,给鸡搅拌鸡食,捡鸡蛋。
 灵泉水攒了不到100ml,物以稀为贵,她懂。
 不知不觉,时间一到,立马被踢出空间!
 将蒸馏水都倒入浴盆里,又加了半桶井水进去。
 洗澡用的香皂放到一旁,毛巾准备,干净衣服都放好,就这条件,将就用......
 洗完澡后,洗澡水倒到院子干涸的土地上,等那块地养肥了,再种菜试试。
 卧室这边,新买的凉席已经铺好了,拿湿毛巾擦过后,喷了花露水,香香的,还能驱蚊。
 薄被叠成长条,放在侧边,夜里凉的话,随时可以扯过来盖上。
 就是土坯的墙面有点脆弱了,要是有旧报纸就好了,糊在墙上,还能防止灰尘跟墙皮脱落......
 想着想着,瞌睡虫来袭,楚瑶舒坦地打了个哈欠,进入梦乡~
 军区办公室——
 已经是晚上21:25分了,段师长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灯。
 门口的警卫依旧纹丝不动,换班的警卫过来后,将手里提的一份盒饭交给对方,示意对方在门口的长凳上先吃着,他进屋给段师长送夜宵。
 “叩叩叩~”
 “进。”
 警卫进来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随后将饭盒打开,提醒师长注意身体。
 满头银发的段师长从公务里抬起头,压了压掉漆的黑框眼镜,闻到饭菜香味后,收起批阅文件的钢笔,饶有兴味地问:
 “嗯?小杨,今晚怎么有汤?”
 “回领导的话,今天傍晚来军区家属院打水的岛民少了一些,今日的淡水份额多了起来,食堂大师傅要了些淡水,煮了海鲜汤,留了一份给您。”
 杨警卫今年才二十岁,年轻小伙子,不懂太多弯弯绕绕,领导问话,有问必答。
 段师长闻言,联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
 看来,刘主任嘴上夸的那位小楚知青,确实有两把刷子。
 杨警卫见领导心情不错,趁势劝诫:
 “领导,您趁热吃,吃完后我得送您回去休息了,您不能再熬夜了。”
 “嗯,听你一回。”
 段师长点头,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哟。
 再者,今晚睡早点,明天好有精神约见那位小楚知青......
 “小杨,顾团长什么时候回来,你可打听了。”
 “回领导的话,打听过了,说是明后天。”
 “嗯,派人看着码头,要是人回来了,立刻带来见我。”
 “收到!”
 .......
 夜晚的海面格外宁静,军舰如同滑行在丝绸上一般,轻柔地穿过层层波浪。
 顾庭琛所乘坐的这艘军舰,是最新投入使用的海军作战军舰。
 其速度是迄今为止的军舰的两三倍,性能稳定,首次试航非常成功。
 三楼,中控室内,十几名身穿蓝色军服的军人,正目光灼热地盯着正前方右手边第一个位子坐着的军官——
 葫芦岛,海军陆战队顾团长,顾庭琛。
 同样都穿着蓝色军服,对方明明什么也没做,身上的气势就令人不自觉引以为尊。
 “这次的事多谢顾团长了~”
 舰长尴尬极了,看出来顾团长心情不大好,识趣地解围道:
 “操作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散会。”
 “收到!”
 被一群大老爷们用炙热眼神盯着,顾庭琛冷着脸,拳头硬了又松,松了又硬。
 他妈催婚催的太急,他只好选择提前打报告归队。
 最快,且顺路的军舰就这艘。
 好死不死,刚开出半天,就故障了。
 舰长主动来寻求他的帮助,在对方的恳请下,他进了船舱中控室,排查故障,修复损坏线路,解决了一场危机.......
 回到三楼舱房,顾庭琛解开上衣的两粒扣子,简单冲凉后,他围着一条浴巾,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
 闭目养神时,脑海里不禁想到那抹湖蓝色的裙摆,身手格外利落的女孩子。
 也不知道那个女孩子的身份查到了没有,救了他妈,就是他们顾家的恩人。
 对方想要什么,他都可以答应。
 ......
 又是一个好天气,楚瑶睡的贼香。
 踢开被褥后,伸了个懒腰。
 空间里的大公鸡发出了喔喔喔的叫声,昨天新买的两只母鸡,围着大公鸡转个不停,哪里有昨天刚进空间的惊慌失措。
 当楚瑶把它们从空间里提溜出来,放在墙角,它们还挺不适应地团团转。
 “乖乖在院子里待着~”
 要不然就别怪她磨刀,宰了炒着吃!
 也许是她的威胁意图很明显,两只母鸡明显温顺了很多。
 楚瑶先是刷牙洗脸,再是忙着烧早饭。
 早饭煮粥,捣鼓了一点岛民们送来的土特产鲜货进去,海鲜粥香迷糊了。
 吹凉后尝了一口,鲜啊,这一刻,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赶海赶海,今天一定要去一趟沙滩!
 她的皮皮虾,她的扇贝,她的大螃蟹,都到她的桶里来!
 吃饱喝足后,趁着自己懒虫还没上身,利索地收拾了碗筷。
 从空间里拿出了一些糠,用刷锅水搅拌,投喂给鸡吃。
 要是哪天下雨了,她再想办法多收集一些雨水,进行过滤,储存一些水用于日常生活。
 现在嘛,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叩叩叩~”
 “楚姐,我来给你送柴了。”
 “小楚知青,我们受刘主任所托,来帮你修补院墙,大门,挖茅坑~”
 楚瑶听到小六跟一群岛民的声音,赶忙过来搬开抵门的桌子,打开大门,放他们进来.......
第20章 她决定了,赶海的时候拉上小六兄妹三人!
 门外,只见小六拖了一根比他还高的木头桩子来的,同时他的弟弟妹妹也抱着一些枯树枝。
 同时,来的人里,还有六个孔武有力的中年岁数岛民,其中三个昨天楚瑶还见过。
 这些人来了后,带上工具跟木材,咚咚咚地开始干活。
 看到哥哥口中的楚姐,小七跟小丫鼓起勇气,异口同声:
 “楚姐好。”
 楚瑶记得两兄妹,是小六的弟弟妹妹,因为小六的缘故,她和颜悦色道:
 “你们好,早饭吃了吗?”
 “吃过了。”
 两兄妹见楚姐平易近人,心想哥哥果然没骗他们,楚姐是个很善良的大姐姐。
 “谢谢你们送来的柴,有机会我们一起去赶海呀。”
 院子里还有其他岛民,楚瑶不好拿糕点给他们兄妹。
 “好呀,我抓螃蟹可厉害了。”
 “还有我,楚姐喜欢海爬子吗?我用棍子挖洞,能抓好多呢。”
 小七跟小丫都很活泼,一看就被教的很好,保护的很好,天真无邪。
 小六放好木桩子后,简单擦脸擦汗,没敢靠近楚姐。
 他身上汗馊味重,别熏着楚姐了。
 “小六,你知道刘主任家吧?你帮我把这口铁锅还回去吧。”
 楚瑶知道小六自尊心强,如果一味地给好处,他反而心里难受,会多想。
 相反,多让对方办事,对方心里会觉得有用,接受接济的时候不会太抗拒。
 “好,我这就去送铁锅,小七小丫,你们陪楚姐在家打发时间,我去去就回。”
 小六给弟弟妹妹使了个眼色,这才提着锅离开。
 在他看来,楚姐力气再大,也是女孩子。
 虽然来帮忙的叔伯都是好心来帮忙修东西,但只留楚姐一个女孩子在家,对楚姐名声不好。
 他跟弟弟妹妹就不一样了,他本来就是跑腿的,靠着跑腿换点物资啥的,还没成年。
 弟弟妹妹才多大?留下来,一方面陪楚姐说说话,打发时间。
 另外一方面啊,要是以后有什么不利楚姐的风言风语传出来,也好制止!
 楚瑶还不知道小六为她多方考虑了,只觉得小七跟小丫挺机灵的,说的抓螃蟹啥的,让她蠢蠢欲动!
 她决定了,赶海的时候拉上小六兄妹三人!
 刘主任家——
 小六送回铁锅后,就准备离开。
 “小六,你给我带个话,说9.30左右我去她家接她去军区一趟。”
 说完,顺手拿了三只杂面馒头塞到小六腰上的竹篓里,努努嘴,让小六快走。
 “知道啦。”
 小六没拒绝,显然这种场面习以为常。
 张婶子有一点点小气,要是被她看到了,指不定又要跟刘主任闹呢。
 匆匆离开刘主任家小六顺路又去林子里拖了一根木桩子。
 知恩要图报!
 爷爷奶奶叮嘱他不能老白拿楚姐的东西,他都记下了。
 楚瑶这边,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于是起锅,烧水,煮绿豆汤。
 绿豆不贵,糖贵点,但汤汤水水就能收拢人心,她觉得划算。
 小七帮忙看火,一看在家就经常干这种活。
 小丫看到白色的跟沙子一样东西,好奇地盯着看。
 “尝尝,这是白糖。”
 楚瑶拿了一个勺子,舀了一勺子白糖,交到小丫手中。
 可怜的娃,长这么大都没见过白糖,唉。
 小丫盯着白色的糖,心想原来这就是糖呀。
 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头沾了一点点,甜!
 “二哥,你也尝尝。”
 好东西,就要留着给家人分享。
 小七好奇地沾了一点,放入嘴巴里,顿时眼前一亮,甜!
 楚瑶没批评她们要洗手,注意卫生。
 在缺乏水资源的情况下,这都无关紧要。
 “呼噜呼噜——”
 锅里的水开了,楚瑶将捣成粉末的绿豆粉倒了进去。
 正常来说,熬绿豆沙汤前,先将绿豆给泡软。
 只是她现在时间紧凑,来不及了,用捣蒜的玩意捣粉,快的很。
 锅里清澈的水瞬间变得绿油油的,楚瑶加了六七勺白糖进去。用锅铲子搅拌,使得白糖跟绿豆粉充分融合。
 盖上锅盖后,小火熬煮。
 小七嗅了嗅甜香,自告奋勇地看火。
 小丫手里的勺子还有很多白糖,楚瑶问她为什么不吃了呢?
 “楚姐,我想留着给大哥,给爷爷奶奶也尝尝。”
 小丫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从她有记忆起,爷爷奶奶还有大哥就很辛苦。
 大哥但凡得到了好吃的,就会省下来,带回家给她们吃。
 耳濡目染,她要是有好吃的,也要留下来,给大哥,爷爷奶奶吃!
 “原来如此。”
 楚瑶眼神柔和地望着小丫,这三兄妹性情倒是都挺不错……
 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缝缝补补,楚瑶租的小破屋牢固了不少。
 大门用厚实的木板钉牢固了,围墙都用石块合了加了特殊材料的泥巴糊好了。
 后院的茅坑也给挖出来了,海岛最不缺石灰,哦不,贝壳烧成的灰。
 总之海岛上其他岛民家也都是用贝壳灰抹墙根的,茅坑四周也都围了竹子,棚顶是用竹子做的,上面放了成片的干草,据说不会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