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有不少种,楚瑶先用最简单的过滤装置。
 改天等手里的工具多了,再捣鼓出蒸汽装置。
 “没问题!”
 刘主任激动坏了,他只是吃完饭,来送凭证,没想到看到楚知青在捣鼓什么,好奇心作祟,一问,对方说是在组建可以将海水提炼出淡水的装置!
 哎哟,这要是能成,就是一件造福岛上军民的大好事啊!
 别说给这楚知青打下手,就是当打手,他也干!
 一出院子,正好撞见了小六这孩子提着个大斧头,顿时警醒地反问对方:
 “小六,你拿斧头来做什么?”
 楚瑶看到了一脸茫然的小六,主动开口:
 “刘主任,是我让小六借我斧头劈柴的。”
 “哦哦,那就没事了,小六啊,你快帮楚知青打下手,我去去就回!”
 刘主任一拍脑门,很快骑着自行车呼啸而去。
 岛民们本来是来看这位新来的女知青的,结果碰见刘主任跟那女知青说的内容后,炸锅了。
 “海水蒸馏装置?那是什么?”
 “管他是什么,只要能提取出淡水,那就是好事!”
 “对对对,好事!”
 “小六都去帮忙了,我们要不要也搭把手?”
 “我回家抱点柴禾来。”
 “我家有木炭。”
 “我回家拿漏斗来!”
 ......
 众人拾柴薪火高!
 等刘主任带回来所需物品时,不大的院子里已经人满为患!
 但实际上,材料有限,她能做是利用有限的材料,将海水进行蒸馏处理。
 这样的缺点就是废柴禾,优点就是蒸馏水可以直接饮用。
 一锅海水,可以提取出两碗到三碗的蒸馏水。
 别小看着两三碗蒸馏水,足够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饮用量了。
 刘主任看到楚知青不太熟练的点火,赶忙过来帮忙。
 虽然看不懂,但莫名有些眼热。
 万一,就真给弄出来个蒸馏水,他们原住民,不就可以多喝一口水了!
 有人上赶着烧火,楚瑶顺水推舟,没为难自己。
 除了就地在院子里架起的简易锅灶,蒸馏设备,她还做了另外一款迷你点的蒸馏装置。
 利用斧头,将比她手腕粗点的竹子截成一段段,然后让六子给她合点泥巴来,利用在燃烧的土灶,将竹子装满海水,放在土灶附近炙烤,再将略微细点的竹子削尖,一头插入装了海水的竹子一端,另外一头架在木柴上,不脱落,固定住。
 泥巴将接口处糊上,坐等蒸馏水滴落到地上的碗里。
 做好一切,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碗。
 这样,就能得到淡水了?
 哦不,楚知青说的是,蒸馏水。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都满含期待地看着简陋的蒸馏设备。
 水烧开了,沸腾了!
 楚瑶看到导流管子,竹子边缘开始滴答透明水滴的时候,就知道,成了。
 小六看到水滴,在碗里汇集,望着楚姐的眼神崇拜中带着殷切。
 刘主任脑袋都僵了,还在那探着呢!
 真的是淡水!
 透明的!
 生命之源啊!
 “楚知青,我,我可以尝一口看看吗?”
 当水汇集成了小半碗的时候,刘主任终于忍不住询问了。
 “当然可以。”
 楚瑶点头,面无表情地同意了。
 得到首肯,刘主任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巴,喜滋滋地拿起碗,抿了一口水,仔细品尝。
 没味,一点海水的齁咸也没有!
 真的是水!
 接着他挑了两个岛民出来,示意他们也品尝一口。
 岛民们无比珍惜地喝了一口,然后,激动地望着刘主任,是水!
 围观的岛民们沸腾了,水啊!
 这个楚知青有两把刷子!
 “那个,楚同志,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刘主任将空碗放回接口处,继续接水。
 然后笑眯眯地,想跟楚知青谈个事。
 “嗯,刘主任你说。”
 楚瑶心想,蒸馏水虽然缺乏矿物质,如镁、钙,但眼下对于缺乏水资源的岛民来说,只能先凑合用了。
 “叫什么主任,太生分了,叫刘叔,以后小楚就是咱岛的自己人,大家伙说是不是?”
 刘主任套近乎,为接下来提请求做铺垫。
 其他岛民纷纷附和,生怕拖了刘主任的后腿。
 “刘叔。”
 楚瑶顺势而为,傻子才会拒绝吧。
 “哎~”
 刘主任笑了,这才商量正事:
 “接下来一段时间,小楚你能不能指导咱们做这个蒸馏装置?”
 “能。”
 “叔也不亏着你,原本是要安排你跟其他知青,明天开始要去制盐场翻盐,做工的,现在依我看,你接下来先指导我们岛民家家户户制作蒸馏装置,每天我算你满工分,你看如何?”
 “嗯,我没意见。”
 比起盐场的活,她教岛民做蒸馏装置简单多了。
 “太好了!”
 岛民们都很开心,岛上柴禾充沛,跟淡水相比,这都不算啥!
 每家都精打细算着用水,没水的日子,苦巴巴的,这以后要是每天都能多喝几口水,知足啊!
 这样一想,许多人都感激不尽地望着楚知青。
 心想,大城市里来的知青,脑袋瓜子就是好使!
 “都散了吧,明天开始小楚就开始指导咱们做海水那个,蒸馏装置,你们回家都提前准备下材料,口口相传,都别落了~”
 “知道了刘主任~”
 “好嘞~”
 .......
 刘主任帮着赶走了其他岛民,就留下小六给小楚帮忙,自己骑着自行车,准备去跟领导汇报这件事~
 院子里的火交给小六看着点,楚瑶继续挥着斧头劈柴。
 也不知道这屋子之前是干啥的,遗留这么多破破烂烂的桌椅板凳,修也修不好,劈了当柴禾烧刚刚好,废物利用。
 小六见楚姐劈柴跟玩似的,歇了想帮忙的心思。
 等碗里的水满了,他就小心翼翼地换了个碗继续接,将蒸馏出来的水倒入楚姐拿出来的茶缸里。
 重复几次后,锅里的海水似乎干了,竹管没再滴水。
 “楚姐,海水烧干了,还继续加水吗?”
 “不加了,你帮我将火给灭了吧。”
 楚瑶将劈好的柴,整齐码在厨房外头的房沿下,还别说,怪有成就感的。
 “哎~”
 小六点头,灭火,木柴变木炭,收到墙根堆着,晒干后再收集起来,冬天就有过冬的炭用了。
 “碗里的水你喝了吧,明天早上你早点来我这里,我先去你家教你的家人怎么弄蒸馏装置。”
 楚瑶提着斧头走了过来,看到茶缸已经满了,碗里还有半碗水,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
 “谢谢楚姐。”
 小六确实口干舌燥了,没推辞,端起碗,虔诚地小口小口地抿。
 等小六走后,楚瑶尝试修大门。
 桐油她没有,食用油倒是有。
 反正都是油,要不试一试?
 说干就干,偷偷摸摸倒了一点到门轴的卡槽地方。
 锈迹斑斑的卡槽,在接触到了丝滑的油,慢慢地,有了松动......
 “啪嗒。”
 大门终于可以合上了。
 楚瑶松了口气,搬来一张破桌子,抵在大门后面。
 安全感爆棚。
 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17:25。
 想到岛上的淡水资源紧缺,她就不去凑热闹接水了。
 水缸里还有半缸海水,随时可以蒸馏淡水。
 掀开锅盖,映入眼帘的是充满杂质的盐块。
 没锅铲,折了根竹子凑合用下,铲完盐巴,放到容器里存着,以后没准还能派上用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今天太累了,就先不去赶海了。
 晚上的晚餐,她也想好吃什么了......
 刘洪俊脸色铁青地提着水桶回来了,同样提了水桶的叶婉儿一样神色不好看。
 其他人发现后,赶忙过来,问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愚民!一群愚昧无知的愚民!”
 刘洪俊放下水桶,告诉了其他人他跟叶知青去打水,却被告知只能接一桶水!
 明明他们知青点有六个人啊,一桶水能做什么!
 结果一群岛民在那嘲笑他们,说他们一点也没人家小楚知青能耐!
 “瞧瞧人家小楚知青,思想觉悟多高呀,人家不仅没来打水,还做出了蒸馏水装置!”
 “就是就是,同样从大城市来的知青,怎么差这么多!”
 “我们还寻思着,明天开始小楚同志教会我们做蒸馏水装置后,我们家就减少来打水的次数,咱岛上军民一家亲,总不能老是让解放军同志们吃亏。”
 “我家公婆也是这么说的。”
 “我家也是~”
 负责放水的解放军小同志,听到这番话,默默记下小楚知青这个名字。
 蒸馏水装置,要是真能解决部分岛民家缺水的问题,他们军区用水压力,也能缓解。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什么蒸馏水装置,你们莫不是被楚知青给蒙骗了吧!”
 叶婉儿心中一惊,没想到短短半日,那个闷葫芦,被她们排挤的丑八怪,竟然在岛民们中的口碑这么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你谁啊,凭什么碎嘴说小楚知青的坏话!”
 “我、我没有。”
 “没有?我们这么多双眼睛跟耳朵都看到听到了,你这人心眼子多,大家伙都注意点,记住这人。”
 “好嘞~”
 “我记住了,以后谁说小楚知青坏话,我就去刘主任那举报!”
 “算我一个!”
 “我也去!”
 刘洪俊见状不妙,打完水赶忙提着水桶,示意叶知青跟上.......
 两人是灰溜溜地赶回知青点的,就一桶水,能做什么?
 “那个丑八怪在轮船上时就跟闷葫芦一样,怎么可能有这本事。”
 黄青青直接脱口而出,一点也不相信。
 “咳咳,虽然她是丑了点,但咱背后说人家,不好吧。”
 李峻峰跟谢凯对视一眼,到底年纪小,心思单纯些,不明白黄知青为啥对那个楚知青充满恶意。
 “先别吵了,我们只有这一桶水,先协商下怎么分配。”
 叶婉儿脸色有些难看,但想到这才是第一天,如果这时候知青点就开始产生分歧,未来还怎么继续共处?
 “我好渴。”
 “我也好渴~”
 “要不一半用来烧开水,一半用来煮粥喝?”
 “我赞成。”
 “好吧。”
 “那,谁会烧火?”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最后还是赵放主动提出他来烧火,好在虽然不熟练,但火是烧着了.......
 这一晚,知青点的六个知青都没洗澡,每个人分到了一碗开水,喝了一碗稀粥,留了一点水,用于明天早上刷牙用。
 比起知青点这边的人仰马翻,楚瑶这边的小屋子,却是香气十足。
 盐焗皮皮虾,蛋花海带汤,红烧螺肉,蛤蜊还没完全吐干净沙子,明天中午再红烧吧。
 两菜一汤,当然少不了大米饭。
 这原始土灶,柴禾烧锅,锅巴都脆的不像话。
 饭煮多了也没事,吃不完放空间,拿出了还跟放进去的温度一样。
 吃饱喝足后,用海水将碗筷给洗了。
 屋里有点黑,之前买的蜡烛就派上了用场。
 忙活完后,楚瑶关上了门窗,只留下卧室窗户一角透气。
 海岛上的蚊虫多是多,但明显蚊子不爱她的血,没怎么叮她。
 铺好床铺,去了空间给鸡投喂一遍,捡了鸡蛋,又给瓜果蔬菜浇了水,令人头大,自来水快用光了,水资源得补给了。
 唉,失策了,鬼知道海岛上竟然缺淡水!
 拿起今日份灵泉水的的容器,一饮而尽,强身健体很有必要,拥有好的身体,好的肠胃,她百毒不侵!
 还没在空间待够,她被踢了出去。
 认命地从空间拿出小盆,简单拧了拧毛巾,擦拭了下身体。
 对了,痰盂放到门后头,万一夜里起夜就不用出去了。
 想到茅坑,今天忘了提,明天找刘主任帮忙找人在屋后头挖一个,要不然她总不能随地大小便吧。
 想着想着,头挨着行李包,很快进入梦乡.......
 b市——
 军区家属院,顾家。
 “庭琛啊,还没小恩人的消息吗?”
 “还没。”
 “怎么就找不着人了呢?”
 “妈,我接到军队电报,我明天就要回岛上了。”
 “这才在家待几天,又要走!”
 “妈,军令不可违,我先上楼收拾行李了。”
 “你这个性子,跟你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今年都25岁了,是该考虑婚姻大事了,跟你同年的堂兄弟,表兄弟,哪个孩子不都好几岁了!”
 “妈~”
 “你给我听好了,当务之急,除了找我的小恩人,还要在一个月内解决终身大事!如果你没结婚对象,那我就给你物色好了,安排人上岛去找你!”
 “妈!”
 “我还没老到耳朵聋呢,就这么说定了,我这身子骨啊越来越不好了,也不知道能活多久,唯一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你结婚,没抱上孙子孙女......”
 陆雪微佯装伤心,擦了擦不存在的眼泪,余光一直偷瞄自家儿子。
 “知道了。”
 顾庭琛对亲妈这副哭哭啼啼的样子,最是招架不住的。
 也不知道他爸当年怎么看上他妈的,这么娇娇弱弱的,看着不烦心吗?
 “蹬蹬蹬~”
 皮鞋踩着木地板的声音消失不见,陆雪微这才停止哭哭啼啼的做派。
 喝口水,嗓子都快嚎哑了。
 想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儿子,于是拨通了一个号码——
 对面等了一会儿,才有人接通。
 “喂?哪位~”
 “是我~”
 “嫂子好,你这么晚打电话来有什么事?”
 “爱国啊,嫂子这些年没少关照你吧?”
 “没。”
 “你给嫂子费点心,庭琛他老大不小了,同龄人都抱好几个娃了,我都担心他是不是.....”
 “咳咳,嫂子放心,我敢保证,庭琛他好的很。”
 “哎,你帮我看着点他,要是有合适的姑娘,就先给庭琛介绍介绍哈。”
 “知道了嫂子,放心吧,岛上下个月有一场军民一家亲相亲联谊会,到时候.......”
 .......
第15章 为什么楚瑶拿出这个,就能得到优待?
 海岛上昼夜温差还是挺大的,半夜的时候,楚瑶明显感觉到凉意。
 还好之前就买了棉被,一个人睡,卷成一团倒也凑合。
 早上六点半左右,楚瑶就醒了。
 将不该存在的东西都收进空间,给四只鸡搅拌了鸡食,加了点淡水。
 瓜果蔬菜们又长了不少,再过两三天估计就能吃了。
 灵泉水依旧很少,收集到瓶子里先。
 蛤喇吐沙吐的也差不多了,拿了两只鸡蛋,楚瑶提前出了空间。
 推开房门,在简陋的厨房里开始忙碌今早的吃食。
 两只水煮蛋,一锅稀粥。
 特别是稀粥,做做样子,不算多突兀。
 当然了,早饭不可能只吃这点,临期的糕点很多,红枣糕、奶油夹心面包,红糖馒头,每样来两个。
 简单刷个牙,抹个脸。
 先吃糕点,等粥好了,捞出两个鸡蛋,放到海水里放凉,从空间里拿出瓷碗跟勺子捞粥。
 刚吃完鸡蛋,喝完碗里的粥,屋外传来些许动静。
 楚瑶收拾了现场,特别是鸡蛋壳,以免引起误会,亦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
 “楚姐,你起来了吗?”
 来人是小六,他起的一般都很早,因为饿醒了,睡不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起早他就去拖柴禾回家,亦或者到海边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货。
 如果幸运捡到了好货,好跟军人叔叔,或者农民伯伯换粮食,换钱票。
 路过楚姐家的时候,发现了炊烟,借此判断楚姐也许醒了,想到昨天答应过楚姐早上要来的,于是他在门外踌躇了好久,这才出声询问。
 “起来了,稍等,我给你开门。”
 楚瑶给自己脸上做了层浅浅的痕迹,就像是结痂后褪掉了痂一样,露出粉色的嫩肉。
 循序渐进地来,要不然一下子大变活人,会留下隐患。
 “不急的楚姐,我才来没等多久。”
 小六很敏感的,生怕来的太早,引起楚姐的反感。
 “吱呀~”
 楚瑶搬开四方桌后,打开门栓,推开大门,示意六子进来说话。
 “吃了吗?”
 “吃、吃了。”
 “哦哦,我锅里还剩一点粥,你能帮我吃掉吗,不然我怕这个天气,放久了会馊了。”
 “这,这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白喝楚姐的食物。”
 “谁让你白喝了,喝完后,我先陪你去你家,教你家人做海水蒸馏装置,下午你能不能抽空,陪我去你们这里能买东西的地方一趟?”
 “谢谢楚姐,我知道了,放心吧,下午我陪你去坐船到远山村,然后再走到海湾镇~”
 “嗯嗯,锅灶上有干净的碗,你快把剩下的粥捞了喝掉。”
 楚瑶点头,倒不算圣母心泛滥,而是知道小六的家庭状况不好,这么早,肯定没吃东西。
 她想过了,要在岛上长期定居,适当跟岛民们打好关系很有必要。
 现在不管是从年龄上,还是对岛上熟悉程度上,六子绝对能派上用场。
 小六掀开锅盖,看到还剩这么多的粥,感动地望着院子里收拾东西的楚姐。
 呜呜呜~
 除了爷爷奶奶,还有解放军叔叔们,岛上的叔伯婶娘们,鲜少有人惦记他饿不饿了。
 咕咕咕~
 肚子传来窘迫的叫声,还好楚姐在院子里,应该没听见,不然他的谎话不就被拆穿了?
 吃,吃饱了,好带楚姐去他家弄海水蒸馏装置!
 .......
 另外一边,刘主任昨夜跟上头打了报告,申请了让新来的楚知青教岛民们做海水蒸馏装置。
 故而今天知青点,需要上工是另外六名知青。
 不出意外,出了意外,都快八点了,这城里来的六个知青,一个也没集合!
 刘主任不放心过来查看,好家伙,一个个都还在呼呼大睡,气的他啊,拿着大喇叭就开始喊——
 “起床了!”
 “你们是来支援海岛建设的,不是来享受生活睡懒觉的!”
 “都是从b市过来的知青,人家小楚知青思想觉悟多高啊,昨儿来岛上就发明创造了海水蒸馏装置!给岛民带来福音!”
 “人家小楚知青啊,今早七点就开始挨家挨户地传授制作海水蒸馏装置的办法!”
 “再看看你们六个知青,不是叫苦不迭,就是睡懒觉!”
 “你们思想觉悟要是这么差,咱海岛不欢迎你们,我可以做主,给b市发电报,让你们哪里来的哪里回去,别留咱岛上浪费资源!”
 刘主任的话很难听,但忠言逆耳。
 其他六人都知道,如果被送回去,那就是家里的耻辱!
 本来他们在家就不是多受宠,这要是成了耻辱,家里父母不得扒了他们的皮!
 于是很快,六个知青都穿戴好了,慌里慌张地跑出来,畏畏缩缩地跟刘主任道歉。
 这一折腾都八点多了,甭想刷牙洗脸了,更别提吃东西了,走,都跟上刘主任,赶往位置的上工点.......
 叶婉儿脸色青白交替,心想,海水蒸馏装置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楚瑶拿出这个,就能得到优待?!
 这个问题,不久后她们就得到答案了。
 不过那时候追悔莫及,为什么一开始排斥楚瑶,要不然还能求对方教教她们,这样她们也少吃点苦头......
 楚瑶这边教学进行的很顺利,从一开始到小六家,教他的爷爷奶奶如何弄,同时让小六挑了记性不错的几人,全程参与。
 这样在这几人熟练组装海水蒸馏装置后,她才可以脱手。
 “出水了,真的有水呀!”
 “太好了,以后咱们家可以自己弄水喝了,要不然老是去解放军家属院那,总感觉过意不去。”
 “是啊,我听说军区为了节约用水,小战士都渴晕过去了。”
 “哎,现在多亏了小楚知青,我们也能自己弄水喝了~”
 “是啊是啊,太感谢小楚知青了,大家住的不远,以后小楚知青有啥事,需要借用什么工具,大可来我家~”
 “我家也欢迎小楚知青~”
 “我家也欢迎~”
 岛民们盛情难却,淳朴极了。
 楚瑶没客气,朗声道:
 “多谢各位叔伯婶娘的厚爱,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这刚来岛上,屋里收拾出来了,缺东西,我准备下午让小六带我去附近买东西,添置物件,下午这安装的事,就先麻烦这几位叔伯了~”
 “这是自然,放心吧,我们都装了十几家了,已经会了!”
 “哈哈哈,小楚知青忙你的,小六最机灵了,让他帮你还价,绝对靠谱。”
 “胡叔~”
 小六不好意思了起来,男孩子会还价,还真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事......
第16章 新来的六个知青,一个比一个笨手笨脚
 事情比预期的还顺利,楚瑶婉拒岛民们想留她吃午饭的意图,拉上小六,回去了一趟,出来的时候斜挎了一个包,鼓囊囊的。
 “小六,中午我就不开火了,还有最后一包绿豆糕,你先吃着垫垫肚子。”
 “楚姐,我不饿,你留着自己吃。”
 小六受宠若惊,绿豆糕,昨天楚姐就给了他一包,晚上弟弟跟他说,绿豆糕可甜了!
 “已经过期了,我肠胃不好,怕拉肚子,你男孩子,肠胃应该好点。”
 楚瑶抿唇,将东西塞到小六手里。
 “谢谢楚姐。”
 呜呜呜~
 小六好感动,哪怕是过期了,也不会吃出什么毛病,一定是楚姐特地让给他吃的!
 “啪嗒~”
 给大门上了锈迹斑斑的锁,楚瑶收起钥匙,心想有时间找岛民借工具,把大门彻底修一修。
 小六拿了一块绿豆糕,小口地抿着,真甜啊。
 一点也没怪味,哪里过期了?
 其他的没舍得吃,放进随身的小竹篓里,办完事,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吃!
 “小六,昨天跟我一起来的那六个知青,现在在哪里干活呀?”
 “楚姐,我们岛上有个制盐场,岛上居民,劳力,都在盐场里干活。
 我听刘主任说,新来的知青们,也放到盐场里做工,半天4\/5个工分,一天8\/10个工分这样。”
 小六并没有出过岛,没读过书,还是刘主任拉着他去解放军叔叔们弄的扫盲班里认字的。
 在他的认知里,一天8\/10个工分,一个月下来二240\/300个工分,折合成钱票,足够他一家五口吃穿不愁了。
 只是他家没劳力,爷爷年纪大了,干不了苦力。
 他年纪又小了,达不到盐场要人的年纪。
 所以,还是跑腿吧。
 “哦哦。”
 楚瑶对这岛上的贫瘠又有了新的认知,在她的印象里,两年前国家就开始陆续取消了下乡,恢复高考,集体制到家庭承包制好像是今年的事。
 听小六透露出来的话,这海岛上,就一个制盐场,养活三百多口岛民,用的还是工分制,这样累死累活,一个月,一年下来,人均可支配的钱可想而知。
 楚瑶是生面孔,小六是岛上军民都熟悉的人。
 一路上遇到巡逻的卫兵,都简单盘问后就放行了。
 “楚姐你别怕,解放军叔叔们都是好人!”
 “嗯嗯,我知道的,军民一家亲~”
 “突突突~”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走了十来分钟,路过一处大喇叭播放音乐的时候,小六主动解释道:
 “楚姐,这就是盐场,现在应该是中午下工了。”
 “哦哦,那咱们快走,别被刘主任逮着,要不然他啰嗦个没完,耽误我买东西。”
 “嗯嗯!”
 小六深以为然,确实,刘主任挺啰嗦的。
 就这样,两人脚步加快了许多.......
 刘主任今天心情特别不美丽,新来的六个知青,一个比一个笨手笨脚!
 女知青就知道哭哭啼啼,男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上午,尽是在帮倒忙!
 比起小楚知青,这几个,思想觉悟不行啊!
 也不知道小楚知青教学的怎么样了,等会回家吃过饭,去瞅瞅~
 西南码头,船老大上午没接到生意,正准备收起铆钉打道回府。
 “阿金叔,等等~”
 “小六,是你啊,你要坐船去远山村吗?”
 “不是我,是楚姐,我们岛上新来的女知青,可厉害了!”
 “哦?”
 带着草帽的船老大笑了笑,打量了一下小六口中的女知青。
 看起来普普通通,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啊。
 哪里厉害了?
 不过来者是客,他还是相信小六的。
 “阿金叔,麻烦你送我跟楚姐去一趟远山村码头吧,下午三点多,我们在码头那等船可以吗?”
 “可以。”
 有钱不赚是傻子,船老大点头,应了下来。
 说话间,楚瑶上了船,在船舱里找了个位置坐好。
 小六则是坐在船头,跟阿金叔攀谈了起来。
 “嗡嗡嗡~”
 抽好发动机后,船老大熟练地打方向,时不时地跟小六说话,哈哈哈大笑着。
 楚瑶剥了一颗薄荷糖,含在嘴巴里,心里盘算接下来要买哪些明面上的东西~
 被褥要的,凉席要的,锅碗瓢盆要的,油盐酱醋也要买点放在明面上。
 烧水壶要的,打火机这个时候没有,火柴跟蜡烛要的。
 如果能买到母鸡最好,这样拿鸡蛋出来就没那么突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