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路by默陌书
默陌书  发于:2024年08月06日

关灯
护眼

等好不容易送走唠叨了不少话语的荣妃以后,陶长安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被重视的感觉很好,但自己都这么大了,还一直被额娘这么念叨的感觉,就不那么好了。
邵阳看丈夫那仿佛逃过一劫,一副劫后余生的模样,脸上就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该,谁让丈夫这次把自己弄伤的,就应该让额娘好好念叨念叨他一下,省得以后不长记性,又搞出什么事情来?
受伤的事情一被荣妃知道,距离其他人知道也就不远了。
不过在听说陶长安是因为练功不小心才把自己弄伤的,其他人就没怎么在意了。

康熙和胤礽他们这个时候, 也还沉浸在孝庄去世的悲伤当中,倒是没多在意此事。
在孝庄去世没有多久,可能是身体太弱的缘故,佟贵妃在操持完丧礼以后, 自己也跟着病倒了。
佟贵妃作为康熙的亲表妹, 两个人的感情还是有一些的。
这些年要不是康熙经常拿药丸过来给佟贵妃服用,她也不能够勉强撑到现在。
以前胤禛年纪太小, 佟贵妃怕自己走后, 他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
德嫔这些年来对胤禛的态度, 佟贵妃是看得十分清楚的。
知道万一自己走了, 胤禛要是年纪太小的话, 肯定会被送回德嫔永和宫那边抚养的。
可是以德嫔对自己的态度,肯定会迁怒到自己从小养大胤禛身上。
胤禛这么乖, 这么孝顺的一个孩子, 佟贵妃可不想自己早早离世, 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面对宫里的那些恶意。
可如今都已经是康熙三十五年了,胤禛也从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小孩子, 长成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了。
如今胤禛连福晋都已经娶了, 等自己走了以后,自然有胤禛的福晋帮自己照顾好他。
加上胤禛都这么大了,皇上肯定不会再让他回到德嫔名下, 即使要让他回到德嫔名下, 但胤禛都已经这么大了, 德嫔那边也别想太过欺负这个孩子了。
不得不说, 佟贵妃对胤禛这个养子, 还是十分疼爱的, 方方面面都替他考虑到了。
在病床上躺了半年以后, 佟贵妃终是撑不住病逝了。
身边亲人接二连三的病逝,对康熙来说,他心里绝对是非常不好受的。
不过康熙到底是一国皇帝,尽管悲痛,但这些打击并没有能够打倒他。
作为一个已经登基在位几十年的人,康熙的抗压性还是非常好的。
康熙能够保持住表面的平静,但对胤禛来说,失去了佟贵妃这个养母,对他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不说别的,光是佟贵妃从小把他尽心抚养长大的感情,就能够让胤禛把养母当成亲生母亲对待。
如今养母病逝,尽管早有心里准备,但对胤禛来说,这个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幸好他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身边还有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的陪伴,勉强也能够让他撑得住。
佟贵妃在病逝前,康熙为了给她更好的哀荣,册封了她为皇后。
可是在皇后的位置上,佟贵妃还没当够一个月,就病逝了,不得不说还是非常可惜的。
对于佟贵妃的死,整个皇宫当中感到最高兴的,莫过于德嫔了。
毕竟只要佟贵妃在世一天,就一天都霸占着自己大儿子,还是自己以前的主子。
有这个主子在,德嫔洗脚婢的出身,就是她洗不去的污点,经常被人拿出来攻坚诋毁。
可这种高兴德嫔只能够私底下偷偷笑了,明面上她对于这个昔日主子,自己大儿子养母的死,还是表现出一副非常可惜的模样。
宫里接连办了两场丧事,这仿佛给康熙三十五年的天遮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让这一年的大清皇宫都充满了郁色!
陶长安在休养了几个月以后,身体总算是恢复了过来。对于自己功法吸收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那丝紫气太过刚烈的问题,他一直在想要如何减弱那些紫气对人体的伤害?
毕竟要不是自己如今身体十分不错,还不一定抗得过来这样炙热的太阳紫气,更别说要一直吸收这些紫气,把它转化成为自己能量化为己用了。
以后要是身体虚弱一点,这样刚烈的功法根本就修炼不了,更别想通过功法达到锻炼身体增强实力的目的了。
如今陶长安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修改手上新创造的功法,让它变得更加合适任何体质,吸收进体内的能量也要经过消减,变得更加柔和,把对身体有害的部分排除掉才行。
不过这个事情得慢慢操作,反正他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好好琢磨,如今有了这么大的进展,就已经十分好了。
起码证明他的预想和构思是对的,可以继续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
时间就在陶长安没事琢磨一下功法,或者是去翰林院那边当咸鱼当中过去了两年,很快就到了康熙三十七年。
这个一年三月份的时候,从老大到老八几个比较大的,都已经成亲了的人,都被封了爵位,老大被封为直郡王,陶长安这个老三则被封为了诚郡王、剩下的老四到老八,都被封为贝勒。
这次康熙居然这么大方的大封爵位,让这个比较大的皇子都比较高兴,不过从老四胤禛那里被砍断,一个郡王和一个贝勒之间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为此,胤禛觉得自己年纪只是比老三小一岁而已,爵位上就差了一这么一大截,心理还是十分郁闷,想要在康熙面前表现得更好,让皇阿玛发现他的不同来!
对于这种不服气,老五老七老八他们到时候没有那么大的不服,毕竟他们这些年都在上书房读书,不能够像前面几个大的哥哥那样,多多少少办了一些差事,立下一些功劳来。
估计只有老四心理不大平衡,觉得自己的爵位太低了吧。
相比起来,还没被册封的老九老十两个,看着前面的兄长个个都已经有了爵位,心理那滋味那更是别提了。
他们两个才比老八小两岁,年年纪相差不大,平日里还一直在一起混,如今老八都已经是贝勒了,他们两个还是光头阿哥,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老九老十两个在宫里一直都是小霸王级别的,想到以后见到前面的兄长都需要行礼,心理上更觉得自己康熙这个皇阿玛歧视了。
谁让平时他们两个在宫里到处折腾,可没少被康熙教训,可老九老十两个人仗着他们额娘受宠,加上外家实力强,因此每次被批评之后,没过多久就又故态复萌,重新折腾起来了。
难道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太过折腾,就让皇阿玛恶了他们,特意在轮到应该给他们两个封爵位的时候,就截断了吗?
老九老十两个人心理的怨气可比老四大多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老四好歹排在前面,还有一个贝勒的爵位,可比老九老十两个好多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宜妃那边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谁让自己儿子不讨皇上喜欢呢,只能够先这样了。
至于老十的额娘温僖贵妃早在康熙三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病逝了,失去了额娘的庇护,老十的日子也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
要是温喜贵妃还在世的话,跟宜妃这边一起努力努力,在康熙耳边敲敲边鼓,估计还有点希望。
毕竟这两股势力加起来,加上贵妃和宜妃两个人跟康熙之间的那点情分,还是有点可能说动点康熙,让他考虑一下老九老十两个的。
自从温僖贵妃病逝以后,老十算是尝到了被宫里那些踩地捧高之人的区别对待,要不是他外祖家还在,实力也非常强,估计他受到的差别对待会更加的厉害。
不过温僖贵妃病逝的时候,老十也有十一岁了,在他外祖的照顾下,勉强也能够在宫里立住了脚跟,加上他跟老九好得就跟同一个人一样,要是宫里人敢亏待老十,不用老十开口,老九第一个不答应。
宜妃看在老九这个亲儿子的份上,在宫里多少也会照拂一下老十这个孩子,因此老十虽然在自己额娘过世以后,感到了一些落差,但那点落差也不算特别大,他还算撑得过来。
平常的小恩小惠,宜妃照顾一下老十那没什么问题,可是在康熙封爵的紧要关头,这点情分就有点不够看了。
即使老十外祖家愿意为他这个外孙说话,但康熙要是顾忌这些,也就不会这样大封皇子了。
康熙如今乾纲独断惯了,做好了决定以后,可不管底下的儿子心理怎么想的?他只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分封爵位。
反正老九和老十两个都没有成亲,年纪还小呢,加上儿子多了到底就没显得那么珍贵了,老九老十以后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康熙也是打算看这两个儿子的表现了?
表现得好的话,康熙给爵位就给得比较大方,要是表现得不好或者一般般的话,那一个贝子也能够把他们打发了。
胤礽看着康熙跟上辈子一样,在康熙三十七年大封皇子,让几个大的皇子有了爵位,估计这也点燃了老大他们几个的野心吧!
上辈子胤礽跟康熙之间的父子关系,也是从这次大封皇子开始出现裂缝的。毕竟让胤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兄弟一个个成长壮大起来,尚且还稚嫩的胤礽,在感受到兄弟们虎视眈眈的威胁之后,心理自然十分不好受。
上辈子胤礽从小被康熙灌输着他才是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除了需要尊重一下康熙整个父皇外,其他人以后都只是他的奴才,即使那些兄弟同样也是康熙的儿子,但却也没被胤礽放在眼里。

第236章
可上辈子就是这些没被自己看在眼里的兄弟, 硬生生的把自己逼到那一步,加上跟康熙父子关系的恶化,更是让自己被逼到被废的地步。
自己那些兄弟能够积攒到足够的实力跟自己争夺皇位,在胤礽看来康熙这个父皇负有非常大的责任。
要不是康熙把所有皇子像养蛊一样, 硬是把所有皇子逼得文武双全, 还放任他们领差事扩充势力,一般般助长了这些兄弟的野心, 最后搞出了一个九龙夺嫡的闹剧来!
如今重生了一次, 胤礽站在同样一个路口, 看着老大老三他们这些皇子被封了爵位, 一个个意气风发了起来, 胤礽的心理却已经变得十分平静了。
他如今的重心已经放在了海外基地的建设上,对于康熙这个父皇, 他心理已经没有了期待自然谈不上失望!
看着那些兄弟一个个野心逐渐膨胀起来, 胤礽这个时候也能够做到丝毫不着急了, 反正到最后收拾烂摊子的人,也不是自己。
看康熙这个皇阿玛那精力充沛的样子, 估计这辈子能够活得更长了, 这些兄弟争来争去,最后估计能够落到好的,也没有几个了!
上辈子让老四在自己身后捡了便宜, 这辈子康熙要是也活个八十几岁, 那前面年龄大的兄弟估计也没什么机会了。
争来争去最后落得一场空, 这样的结果胤礽还是非常期待的, 十分想看到了那个时候, 这些兄弟脸色的表情到底有多精彩?
白忙活了大半辈子, 居然什么都没有落到, 简直就跟白活了一样!只要一想到那个画面,胤礽如今看胤褆他们在自己面前挑衅得意的样子,都觉得顺眼了很多。
等老大他们忙活到了五六十岁,却仍然什么都没有争到,说不定要是他们寿命短的话,到死了也忙不出一个什么结果来,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太美好了,换了一个心境以后,胤礽觉得这辈子过起来变得挺有意思起来了。
康熙在大封了前面那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儿子以后,对于各处的反应,他是看在眼里的。
总体来说,胤褆和胤祉两个人能够被封为郡王,那跟他们两个年龄比较大,这些年立下不少功劳有关。
至于从老四到老八他们几个儿子,康熙觉得他们还比较缺乏锻炼,给他们一个贝勒的爵位,已经算是自己大方了。
对于爵位,康熙可不是一个大方的主,这次大封了以后,以后每个儿子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就跟他们的表现以及功劳来算了。
要是做的不合自己心意的,康熙可不打算让这些儿子光凭是自己儿子的身份,就能够白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爵位。
观察了一阵子那些儿子们的表现,其中康熙对太子胤礽最为满意。
毕竟大封了其他儿子以后,对太子的地位首先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面对老大的挑衅,太子胤礽居然能够做到面不改色,笑着祝福老大。
凭着以往兄弟两个并不和睦,还经常针锋相对的情况来看,太子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在是非常有大清储君的风范和宽广胸襟了。
可以说胤礽的表现,好到超过了康熙的预想,让他感到非常惊喜!
面对皇阿玛对自己非常满意的态度,胤礽只能够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看来自己上一辈子就是对康熙这个皇阿玛太过重视了,这才被感情遮住了双眼,当局者迷不知道怎么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大清皇太子?
如今心里没有了对康熙这个皇阿玛的期待,胤礽做起事情来,自然不会被感情所支配,遇到事情能够保持住理智了。
陶长安被封为诚郡王这个事情,其实在他预料之内。
毕竟原主在历史上,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在康熙三十七年的大封当中,同样也是被封了郡王的。
换成陶长安自己来了以后,他还拿出了不少好东西给康熙,收了这么多好东西以后,康熙要是连一个郡王的爵位都舍不得给自己这个老三,那估计才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了?
在被册封成为郡王以后,陶长安在宫里的一系列待遇提高了不少。
虽说在还是光头阿哥,没有被册封的时候,他们这些皇子在宫里享受的是按照亲王级别的待遇,平日里也没有被亏待过。
可是有了正式的爵位以后,享受起各式待遇来,那是好上加好,宫里对自己院子的关照都更加仔细了起来。
毕竟作为第一批被封爵,而且爵位跟老大胤褆一样,都是郡王,这就足以说明陶长安这个皇子在康熙这个皇上眼中的分量有多重了。
在舒服的享受这样顶级的待遇以后,陶长安才更加明白,怪不得那么多人沉迷于争权夺利当中啊,原来这权利这样的迷人啊。
不过上辈子作为国家屋里最强者,陶长安享受的待遇也是最高级别的。
被这么多人好好伺候着,他也只会享受这样的待遇,但却不会沉迷其中。
毕竟一个世界的权利,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他以后可是会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好好的享受养老生活。
为了眼前这点权利,就放弃好好的养老生活,让自己陷入无止境的忙碌当中,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毕竟拥有权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可不是为了拥有权利,就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了争斗而争斗了。
看了一圈下来,除了老大性格还是那么耿直,不懂得动脑筋以外,太子和老三的表现都让康熙十分满意,觉得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就是能够这样的做到宠辱不惊,不被外物迷惑。
就是剩下到了老四他们,一个个表现得也不算差,尽管他们心里面可能有各种想法,但对自己这个皇阿玛的决定,还是能够做到遵从,管得住自己的嘴,不随便乱说话的。
看着这些一个个长大的儿子,还被自己培养得这么优秀,康熙内心里面充满了自豪!
看那些汉人还敢偷偷说他们满人不懂礼法,是野蛮之人出身吗?
自己的这些儿子,一个个可都是饱读诗书,各个都有一方面毕竟擅长的本事,可比那些家里尽是出纨绔子弟的汉人家庭厉害多了。
自豪的康熙可不知道,最让他自豪满意的太子和陶长安两个人,可不仅是优秀,心里对他这个皇阿玛也没有多少在意。
不得不说,在皇家当中,最珍贵的是感情,最无用的也是感情了。
能够不被感情迷惑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在宫里面混。
在大封了众位皇子以后,康熙有感于这两年宫里气氛低迷,想到祖母已经过世了,如今留在世上会担心自己的长辈,也就只有皇太后这个嫡母了。
皇太后嫁到大清也不少年头了,日子过得甚是清苦,如今祖母过世了以后,皇太后平常更是连一个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嫡母这些年来也没有给自己找什么麻烦,考虑到这里,为了让皇太后能够回到科尔泌娘家看看,康熙决定东巡塞外,好好的展示一下大清的风采,以此更好的震慑住塞外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大清好不容易才平静一两年,打仗实在是一个十分烧钱的事情,能够让大清缓上几年,多积攒点实力那也是好的。
为了不让塞外的人轻动兵戈,适度的展示一下大清这边的实力,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皇太后听到康熙要带自己回科尔泌娘家那边进行巡视,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毕竟科尔泌才是她和姑母的娘家,出嫁这么多年,皇太后很少有机会能够再次回到娘家科尔泌那边去看看了。
以往皇太后那是做梦都想回到出生的科尔泌去住一段时间,可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她只能够忍住了。
就是为了不给康熙这个继子添麻烦。
如今既然皇上也要进行东巡,经过科尔泌的时候,在那边顺便停留一段时间,那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
大清这些年来变化越来越大,习武的人也是越来越厉害。
知道的越多,皇太后越是怕娘家科尔泌那边没有分寸,万一惹怒了康熙这个继子,给科尔泌的亲人带来麻烦,那可就不好办了!
娘家科尔泌那边的确人高马大,实力非常不错,无论是以前还是如今,都是皇太后和孝庄坚强的后盾。
可如今姑母已经过世了,自己这个继母跟皇上之间可没有太过深厚的感情。
要是科尔泌那边惹怒了如今越来越强大的大清,皇上要是想要出手教训一番,自己这个做继母的也不少插手相劝啊。
为了娘家科尔泌后,这次回到娘家那边,皇太后决定尽自己所能的,好好的跟科尔泌那边的亲人说说大清这边的厉害,让他们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不把康熙这个皇上放在眼里了。
要不然,万一惹怒了大清这边,她这个皇太后可没有多少分量能够阻止大清这边出手教训娘家科尔泌这边了。

第237章
康熙对于皇太后的这些想法可不了解, 不过即使他知道了,估计也只会鼓励皇太后这样做。
要是不用大清这边出兵,就能够让科尔泌那边安分的待着,康熙还是乐见其成的。
康熙的确野心勃勃, 想要在有生之年收复更多的领土, 但大清这几年底子实在是太虚了,还得好好休养生息几年, 恢复一点国力才能够谈下一步行动了。
这次东巡, 反正皇太后也要去, 陶长安特地求了康熙, 把荣妃和邵阳她们一起带上了。
毕竟对于宫里的女子来说, 她们一生当中能够出宫看看的机会非常少,去一次少一次, 有机会合适她们去的话, 陶长安当然不会忘记带上她们的。
邵阳这还是第一次跟着大部队东巡呢, 这样的经历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新鲜了,一路上仗着武功好, 小夫妻两个人可是王得十分尽兴。
荣妃年纪大点了, 她可受不了年轻人那仿佛不会累的精力,主动去陪皇太后去了,可不想耽误小儿子夫妻两个人相处。
儿子成亲已经有几年了, 可对于他的身体情况, 无论是太医院那边的太医, 还是民间找来那些医术精湛的大夫, 都是束手无策的状态。
荣妃见小儿媳在知道了儿子的身体情况以后, 对小儿子还是一副不离不弃, 感情十分深厚的模样, 就不得不感叹这个儿媳妇真是娶对了。
有这么一个对儿子好的儿媳妇,荣妃这个做额娘的,都能够放心不少。
为了让小儿子夫妻两个更好的培养感情,荣妃干脆去找宫里的姐妹自己去玩了,偶尔也能够去皇太后那里坐坐,顺便欣赏一番东巡路上的各种美景,日子过的同样有滋有味!
只要有机会,小儿子都不会忘记把自己这个额娘带上出宫走走,能够有这样有孝心的儿子,荣妃心里还是感到非常满足的。
正是因为小儿子对自己这个额娘这么孝顺,所有荣妃才更想让他们夫妻两个之间的感情好一点,这样等自己走了以后,也不怕没人陪着小儿子了。
反正自己这个当娘的在儿子心里面非常重要,小儿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想到孝顺陪伴自己。
即使小儿子娶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妻子,但却没有因为这点,就娶了媳妇忘了娘,反而连带着儿媳妇一起孝顺自己。
好像娶媳妇,就是给荣妃自己多找了一个女儿回来孝顺自己一样。
明白自己在小儿子心中的地位无可代替,也没有人能够撼动,这就让荣妃更想让小儿子获得幸福了。
以后即使自己走了,也不用担心小儿子孤零零的一个人。
要是可以的话,荣妃更想让小儿子多生下几个孙子孙女,这样以后就不担心没人孝顺小儿子了。
可谁让小儿子的身体居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只能够说天妒英才,估计是老天爷觉得小儿子各方面都太优秀了,这才特地让小儿子有了这样一个缺陷吧!
在小儿子身体还没恢复正常之前,荣妃只能够当一个助攻,让小儿子夫妻两个多相处相处,培养出更加深厚的感情了。
康熙和荣妃两个人都不给陶长安赐女子,后宫那边皇太后是跟着康熙走的,康熙都没做的事情皇太后自然也不会去做。
外面的人即使奇怪陶长安为什么只有一个嫡福晋,但看陶长安跟邵阳感情好,皇上和荣妃都没说什么了,也就不操心这个了。
私底下其实很多人也在猜测陶长安不行,要不然他们夫妻两个也成亲好几年了,怎么三福晋肚子一点消息都没有?
要是三福晋生不了,那皇上和荣妃他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不赐更多的女人到三皇子那边开枝散叶的。
能够让康熙和荣妃不动,任由三皇子后院只有嫡福晋一个人的,那原因肯定是出现在三皇子身上了。
虽然众人心理对这点有所猜测了,但连皇上都不说了,他们这些人也不敢随便乱说。
不过在看到陶长安这个三皇子的时候,目光总是难免有点异样的。
对于这样的待遇,陶长安那是一点都不在意,自己有没有问题自己最清楚,人家要是想要多看自己几眼就让他们看吧,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夫妻两个在塞外那边每天骑马射箭,搞烧烤做美食的,日子过得确实十分舒服,至于朝中的事情自然有康熙他们去操心,陶长安只要带着老娘和妻子好好玩就是了。
这样放肆游玩,除了需要对康熙和皇太后恭敬点外,就不需要顾忌太多的日子,实在过得非常开心,陶长安还搞了不少塞外的特产带回京城。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没什么太大野心的皇子,只要不做那些会犯忌讳的事情,还是能够有不少自由度的。
陶长安这一年过得还是非常舒心的,并没有什么糟心事需要烦恼,跟胤礽在海外的基地建设得也都不错,要不是作为皇子,轻易不能够离开京城,陶长安都想亲自到海外那边去看看自己的基地是个什么情况了?
不过即使自己不能够亲自过去,但整个小国家的建设也是在他的设计下一点一点的完成了,如今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就差人口不够这点了。
人口的事情可以慢慢发展,只要自己基地那边生活好过,不愁会吸引不到足够的老百姓过去定居。
在建设基地的时候,陶长安考虑了很久,为了能够把基地建设得更加的完善稳固,他还是把水泥配方给蝴蝶了出来。
不过水泥这个事情他只用在了自己基地建设上面,倒是没大范围的推广出来,至于以后会不会把水泥带回大清,那就要看后面的情况来决定了?
毕竟要是自己手里老是能够出现好东西,周围的人就是再傻,估计也会发现自己有点问题了。
从他手里能够拿出古武和发现特殊植物,已经算是他能够做的最大程度了,至于其他好东西,自然得安排合适的人,让他们发现并带回来才行啊。
一个人手里冒出太多好东□□占所有好处这可不行,从表面看还是得百花齐放,从不同的人手里弄出点好东西,大家都能够占点好处才是最合理最安全的法子。
第二年的时候,康熙进行第三次南巡,去巡视黄河河堤以及在江宁那边进行阅兵,在这样的事情上,就不会再带太多女眷一起出行了。
黄、淮连年溃决,让下面的老百姓经常被淹没,造成巨大的损失,以前每年在黄河河堤建设上面,朝挺方面就花费数百万的银两去修建,可仍然经常决堤,给朝廷和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能够更好的修建河道,同时也是为了安抚两岸遭受了水灾的老百姓,康熙这才决定去巡视黄河、淮河的那些堤坝,看看要怎么修筑河堤?
毕竟朝廷这边花费了这么多银两在两河上面,但却一点成效都没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康熙这次带着擅长修建河道的专业人士,仔细的沿着两河的河堤查看了一遍。
陶长安作为诚郡王,这次也被康熙带出来了。
看到两岸那些老百姓遭受了这样多的洪灾,那惨状真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陶长安到底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看到这样的情况以后,他就开始考虑要怎么把水泥配方带到大清这边了。
毕竟要是有水泥可以帮忙稳固住河堤的话,两岸的老百姓就不用在连年的遭受家园被毁的灾难了。
水泥配方这个事情毕竟十分重要,陶长安安排好了人手,让他们装作是商队刚刚从海外获得的配方,特地回来献给大清的。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