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种地日常/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by迷途未返
迷途未返  发于:2024年08月05日

关灯
护眼

安清也没拦着,虽然也不忍心让小孩子帮忙,但她心里也清楚,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姓们家里也实在没什么余粮了,在农场这边垦荒是管餐食的,他们将孩子带过来,何尝不是想在吃饭时将自己的那份省些出来给孩子。
所以,她让准备饭食的那些衙役们每日都尽量多准备些,不求餐食有多好,但尽量能让大家吃饱。
百姓们也不傻,心里也默默念着安清的这份好,在垦荒时则更加尽心尽力了。
而小宝跑向的这个小男孩恰好是狗蛋,他是跟着家里人过来的,他爷爷李老汉也在。
“你好,我叫弘晊,你叫什么名字呀?”小宝很是熟络地打招呼道。
狗蛋似是没想到对方会和自己说话,不由有些慌乱,“你、你好,我叫狗蛋。”
小宝迟疑了下,狗蛋?
还有人叫这种名字嘛。
原本以为他额娘给自己取小宝这个名字就已经很随意了,没想到还有人比他的名字更随意的。
不过,小宝是个乖孩子,从来不会因为人家的外貌和名字就取笑人,他额娘说,这是不礼貌的。
“你是仙女姨姨的儿子吗?”狗蛋疑惑道。
小宝挠了挠头,有些没听懂,“谁是仙女姨姨啊,我是我额娘的儿子。”
狗蛋指了指不远处的安清,道:“仙女姨姨就是福晋。”
小宝“哦”了一声,“没错,那就是我额娘。”
说罢,他还很骄傲地扬了扬下巴,他额娘是很好看。
比旁人的额娘都要好看。
“我方才过来时,看到他们好像都在看着我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小宝悄么地问。
狗蛋也没隐瞒,如实回道:“他们都说你是小仙童。”
“小仙童?”小宝不解道,“他们为什么喊我小仙童啊?”
狗蛋挠了挠头,回道:“应该是因为你是仙女姨姨的儿子,所以才叫你小仙童吧。”
小宝一想也有道理,他额娘是仙女,他是小仙童也没错。
两小只说了一会话,也慢慢熟络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和旁边其他小孩子也玩到一起去。
安清远远瞧着,也没太当回事,小宝这孩子打小就是个社牛,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他,她有时候都怀疑,以她和胤祺的性子,是怎么生出这么个社牛的孩子的啊。
“十一弟也是个社牛吗?”她问道。
小家伙既然和他十一叔长得这般像,那性格想必也很应该很像吧。
胤祺一脸不解:“社牛,是何意?”
安清想了想,解释道:“就是形容那种和人打交道的时候不胆怯,和谁都能游刃有余地交谈的人。”
胤祺摇了摇头,“不是,十一弟打小性子就腼腆,小九小时候还背地里吐槽他像个小姑娘。”
安清更纳闷了,不像小十一,那像谁啊。
胤祺似是有些迟疑地瞥了眼不远处,说道:“你没觉得他性格有些像三哥吗?”
安清一愣,下意识朝着伊德日的方向看去,只见他正和一群将士们打的火热,边说着话边朝着这边走过来。
那些将士是博定派过来替班的,他三哥应该是在过来的路上碰到的。
别说,还真的很像。
伊德日本来在和人聊着天,一抬头正好看到了安清和胤祺,先是一愣,然后同身边的人说了些什么后,便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妹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他惊讶道,“我刚从衙门那边过来,怎么没见到你?”
胤祺先喊了声‘三哥’,然后回道:“刚过来,我们还没去衙门,直接来的这边。”
伊德日“哦”了一声,心想那怪不得呢,“小宝呢,你没把他接来吗?”
胤祺指了指不远处,道:“在那边玩呢。”
伊德日转头望去,果真在一群孩子中间瞧到了自家外甥,于是二话没说,抬脚就迫不及待地朝着小宝走了过去。
“小宝!”他隔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
小宝一回头看到三舅舅,也很兴奋,直接小跑着扑了过来,“三舅舅!”
然后一大一小成功会晤,伊德日更是直接把小家伙抱起来放在了肩头。
安清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收回了视线,同胤祺聊起了正事。
“这次在奉天府那边可有遇到什么麻烦?”
他这次过去待的时间比计划的稍久了点,应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吧。
胤祺也没隐瞒,轻点了点头,“是遇到了些麻烦,但现下已无碍,都解决了。”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建农事试验场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占地问题,奉天府那边有不少官田,根据实地考察,他选出了最合适的选址。
但问题就出在,那部分官田被当地的满洲勋贵世家们占用了不少,盛京那边是他们满族的发源地,满洲八旗中不少人的祖籍都在这里,出现这种情况倒也是早有所料。
以前是怎么样不管,但如今既然要建农事试验管,这部分的官田朝廷自是要收回的,而由谁出门收回,自是胤祺这个负责人了。
所以,前段日子他一直在和那些满洲勋贵周旋,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好在有他外祖父在那里,熟悉当地的情况,在当地又有一定的声望,很多事情解决起来倒也没这么麻烦,只是稍稍费了些时间。
好在一切都解决了,那边此时已经有条不紊地进入了筹建阶段,有他外祖父和舅舅们替他看顾着,他这才去了科左后旗接上小宝,紧赶慢赶地赶了回来。
安清一听都解决了,也没再多问,胤祺的办事能力她自是信的过的。
“有没有替我同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他们问好?”
之前出京后他们便直奔科尔沁去了,后来又来了黑龙江,便没顾得上去盛京拜见长辈,说起来确实有些失礼。
胤祺拍了拍她的手,道:“放心吧,外祖父他们都理解,不会怪你的,你这边正事要紧。”
说罢,他又想起什么,“额娘前些日子也特地给外祖父他们写了封信,替你解释了,还说了不少好话。”
安清听到这话不由一愣,宜妃还专门替她写信解释了?
大美人婆婆真是人美心善啊,不仅没怪她,还替她说好话!
呜呜呜,她可太爱她了。
不行,她回去就要给写一封长长的感谢信送回京去,将她心中那滔滔不绝的爱意全都表达出来。
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于是,半个月后,远在紫禁城的宜妃突然收到安清的信件,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毕竟,这可还没到他们固定通信的日子啊。
当她着急忙慌地拆开信,看到满篇上肉麻不已的话时,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这丫头吃错药了?!

第128章 五福晋128
经过将士和百姓们的共同努力,终于赶上了玉米播种的农时,安清在黑龙江的第一个军农场也按照她的计划顺利创建了起来。
之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她亲自领着农人们指导将士及百姓们如何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事宜,预防冻害、除草、喷药杀虫、制肥沤肥等等,在大家不辞辛苦的努力下,七月初的时候,终于春小麦到了收获的季节。
黑土地虽肥力好,但因这个时代种种条件的限制,小麦产量方面倒是没有多大的跨越,平均亩产也就不到三百斤吧,只是稍稍比其他地方好上一些,这还是在今年整体算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对于这个收成,算是在安清意料之中的,她倒是没多惊讶,但这对博定他们以及当地的百姓们而言,当亲眼看到这么多小麦摆在那里时,他们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啊。
比其他地方产量还要好上一些了,这放在以前哪里敢想呀。
就在博定还没从小麦的产量中缓过来时,九月份,军农场里那些玉米也到了收获的时节。
当一个又一个的玉米棒子在地头堆成小山,将士们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那是付出后得到收获的喜悦,是不用再在寒冷刺骨的冬季里饿肚子的希望。
朝廷每年的军粮和军饷是固定的,他们驻守在边关苦寒之地,条件再艰苦都不怕,但却是怕了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以往他们这般辛苦的垦荒屯田,就是希望有这么一日,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还是迎来了这一天。
但将士们心里也清楚,这份希望是五福晋和五贝勒带来的,特别是五福晋。
这大半年来,她一个弱女子每日同他们一般奔走在田间地头,不畏辛苦,也不嫌繁琐,耐心地指导着他们侍弄地里的这些庄稼,最终才得到了这样令人满意的回报。
博定从人群中走过,来到安清和胤祺面前,“福晋,下官今日当着众人的面正式向你道歉,当日是下官口出无状,对不住了。”
他说罢,直接抱拳单膝跪在地上行了一个大礼。
安清先是一愣,待回过神来,她忙示意胤祺将人扶起来。
“将军,你不必如此,我们当日就是意见不同,争辩了几句,这本就不是什么大事,不用放在心上。”
人家大度,给他台阶下,但博定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福晋大人有大量,下官是个粗人,旁的话也不多说,日后您有什么需要下官做的,尽管开口。”
安清笑着摆了摆手。
这还真不是她大度,主要是博定真没碍着她什么,她总不能因为人家一开始和她有些分歧,说了些稍微不太顺耳的话就一直记在心上吧。
她没这么小气,当然,也没这么闲。
在黑龙江这块土地上,有了第一个军农场成功的先例,那接下来便容易的许多,一个接着一个,有条不紊的在这块黑土地上慢慢铺开便是。
有朝一日,总能让这片自古荒凉的黑土地上长出丰收的奇迹,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需要的也只是时间罢了。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如此反复,四季轮回。
转眼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又是一年春小麦的丰收季,各个军农场的地里满是将士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显然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屯田戍边的生活。
三年多的时间里,安清领着众人在黑龙江驻防管辖的齐齐哈尔、瑷珲、墨尔根、呼兰和呼伦贝尔等七座城池,都各自建立了一处军农场。
甚至还在宁古塔附近建了一处劳改农场。
从安清过来的第二年开始,黑龙江驻军便已经不需要再从盛京及吉林等地调军粮了,将士们实现了自给自足,各城衙门的库房中都有了充足的余粮。
除了各个军农场连年丰收,当地百姓们亦是,大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管是百姓,还是将士们,大家呈现出的精神面貌也完全不同了,整体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
但这对安清而言,还远远不够,自给自足只是第一步而已,这片黑土地上还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福晋,您之前提的建议,下官已经写了折子递去了京城,只等皇上那边的回复。”博定道。
安清轻点了点头,博定所说的建议是指之前她提议将士家属随军一事。
这几年之所以一直围绕着城池周边展开筹建军农场,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垦荒人手问题,军农场主要依赖的就是戍边的将士,自然不能离他们太远。
但这边很是地大物博,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地方,可这里本就是人烟稀少之地,后世在开发北大荒之事上,依靠的是举国之力,因为国情的不同,这会想依靠举国之力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也只能尽量想更多的法子。
将士们从各地而来,长年在此地戍守边关,有的未成家,有的成家了,成家的人,不少妻儿老小都在老家,若是能过来,当地能给分配土地进行垦荒,那也就相当于在本地扎根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随军政策,即便朝廷同意了,对将士们而言也都是自愿的,总不能硬把人家扣在这里不是。
“前些日子,我同五贝勒爷商议了下,这两年河南、安徽、山东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很多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我们已经同皇阿玛去信商量了,看能不能允许些灾民出关来咱们这边。”安清道。
博定脸上闪过丝诧异:“他们能愿意来吗?”
毕竟,他们这边条件确实挺艰苦的,灾民们但凡有一丝希望,怕是都不会选择来这种苦寒之地吧。
安清摆了摆手,道:“自愿嘛,若是真活不下去了,这里对他们而言,总归也是一条出路。”
边关虽苦,但若是能有一个安身之处,有一份养家的田地,苦些又如何呢,只要能带着一家老小活下去便好。
商议完正事后,博定着急忙慌地离开,又赶去城郊兵营训练去了。
安清则被紫苏扶着,回了衙门后宅。
这三年来,她和胤祺带着小宝,基本就是在奉天府和黑龙江各地来回往返,奉天府的那边的农事试验场已经筹建完成了,平日里是布彦泰在那边主事,至于黑龙江这边是她三哥留在本地看着。
“额娘,儿子回来了。”
小宝,哦,不对,得喊弘晊才行,这臭小子如今八岁了,自打跟着先生读书后,便再也不愿接受小宝这个名字了,说是不稳重。
不过,他每日都跟着先生读书,如今确实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模样。
安清笑了笑,问道:“怎么样,有没有饿啊,额娘让你春晓姑姑做了你最爱吃的点心。”
弘晊眼睛瞬间就亮了,但迟疑了下,问道:“阿玛回来了吗,他说让我回来先去找他检查功课。”
安清回道:“你阿玛还没回来呢,等他回来了,我让人去唤你。”
弘晊:“多谢额娘,那儿子这就去瞧瞧。”
说罢,他便朝着厨房的方向跑了过去。
安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管多大,都还真是个小馋猫啊。
这几年,她和胤祺分工明确,胤祺负责弘晊的学业,她在负责弘晊的吃喝玩乐,对安清而言,这个安排很是合理。
儿子才刚离开,胤祺便回来了,他一进门便走到安清身边关心道:“今个肚子里的孩子可闹你了?”
安清闻言,手下意识放在了肚子上,“还好,这些日子乖了不少。”
她是两个多月前确定有孕的,当时他们刚从奉天府那边过来,春晓当天做了一道她最爱吃的清蒸鱼,她一闻到那味当时便吐得不行,麦冬帮她诊脉后才确定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
她和胤祺听闻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懵的,特别是安清,自打生完小宝后,她这肚子一直也没有消息,她也没太在意,一直只以为自己是不易有孕体质,谁知道竟这么突然就有了二胎。
这完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啊。
可更让他们措手不及的还在后面呢,安清怀小宝时整个孕期简直不要太顺利,没有孕吐,也没什么其他不适,但这胎可真是把她折腾坏了,整整吐了一个多月,毫不夸张的说,吐的最严重那会,她根本都下不了床,看人都重影。
好在最近半个月才稍稍缓了过来,要不然她还真是一点正事都干不了,不过现下还是要养胎为主,大部分事还都是胤祺在做,她动动嘴皮子就好。
就像是这会军农场里收麦子之事,都是他整日带着人在外面忙活。
“小齐太医下午可有来给你诊脉?”胤祺问。
安清点了点头,“来了,脉象平稳,胎儿一切都好。”
胤祺一听胎像稳定,瞬间也就放下心来了。
“主子,那事您还没同贝勒爷说呢。”紫苏在旁边小声提醒道。
胤祺不解问,“什么事?”
安清也有些没反应过来,紫苏无奈,只能指了指她的肚子,她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对了,今个小齐太医给我诊脉,说我这胎很有可能是双胎。”
胤祺直接愣住了,说话都不由有些结巴了,“双、双胎?”
安清点了点头,“他是这么说的,有九成把握吧。”
说是有九成把握,但以小齐太医的医术,这事基本就没跑了。
“你怎么这么意外啊,我和我三哥就是双生子,所以,我怀双胎也正常吧。”
她家可是有双胞胎基因的呀,她和她三哥,还有她额娘和小姨也是双生子,所以,之前她怀小宝时,她额娘才会担心她头胎怀了双胎不好生。
胤祺摇了摇头,回道:“不是意外,是有些担心,我听说怀双胎好像会很辛苦。”
安清心想可不是嘛,但如今有都有了,还能怎么办呀,“无事,回头我给额娘写信,她身边有几个擅长调养和接生双胎的嬷嬷,我听话便是。”
胤祺连连点头,“对对对,这事得多问问阿娘,她有经验,很多事情肯定比咱们懂。”
安清也是这么觉得的,她虽然向来随意惯了,不喜欢被拘着,但在这种事情上,她还是很是愿意被拘着的,毕竟,她是真的惜命啊。
不过,对于怀了双胎的事,她也没太担心,她额娘因家族里有双胎基因,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准备也比较齐全,至少她所知道的,她阿娘家里生双胎的亲戚都很平安。
胤祺不知道想到什么,思索片刻,突然抬头看向安清,“这事得给京里去封信了。”
安清顿了下,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啊,不能再拖了,关于她有身孕这事不能再瞒了,皇家子嗣问题本就是大事,他们虽然在外面,但若是有意瞒着,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安清看着自己的肚子,默默叹了口气,说起来这胎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啊,怎么就偏偏赶上这么时候啊。
这会是康熙三十七年七月份,离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信往京城一送,康熙若是让他们回去可如何是好。
躲了几年,却偏偏在这种时候没躲过去,想想就很恼火。
罢了,罢了,眼下也是没别的法子了,就算康熙让他们回去也不是立马就能走的,这边不少事情还要安排呢,耽搁几个月也属正常。
九月康熙就要第一次废太子了,只要能把这个时间段躲过去就行,届时等他们回京,也算是把最强的那股风暴避开了。
至于之后嘛,应该也波及不到他们身上,毕竟他们在外面这么久,京中之事怎么也牵扯不到他们身上吧。
再说了,万一呢,康熙并没召他们回去呢,那岂不是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啊,安清心存侥幸想。
“行,写信吧。”

宁寿宫内,康熙正陪着太后喝茶,两人眉眼间都是喜气洋洋的神色。
无疑,他们已经收到了胤祺从黑龙江那边送来的信件。
“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都三个多月的身孕了才写信告诉我们。”太后言语中略带了埋怨,但脸上的神色却是骗不了人的。
康熙也是难得的心情好,替两人打起了圆场,“老五夫妻俩做事向来稳妥,估计是想等坐稳了胎再报喜,他们在外地,也不想让咱们跟着担心。”
太后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她笑着点了点头,“皇帝说的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好事,老五信里说安清肚子里这胎极有可能是双胎,真是祖宗保佑啊,咱们皇家多久没出这种喜事了。”
康熙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心道也不是嘛,这几年,他本来还有些担心老五子嗣的问题,如今倒是放心了。
“也是正常,儿子听说岱布王妃的娘家最是常出现双生子,安清和伊德日不就是龙凤胎嘛。”
太后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致,“龙凤胎好啊,说起来,老五还没闺女呢。”
康熙显然也是这般想的,但他倒不是因为老五没闺女,而是龙凤胎,龙凤呈祥,在皇家是大吉之兆啊。
“皇额娘,我想让老五夫妻回京。”
这也是康熙今个过来的主要目的,他就是想着和太后商量商量,把安清和胤祺召回京。
这三年多的时间,老五夫妻在外面确实干了不少实事,蒙古那边的盐碱地治理已经有了显著的效果,安清那些治理盐碱地的法子,不仅用在了蒙古各部,也已经逐步推广到了北方不少地区。
在奉天府的农事试验场也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这是大清的第一个农事相关的试验场,接下来将用于北方农作物种植的各种研究,按照安清信件中所说,那里将会成为北方作物的育种中心。
但最让康熙意外的还是如今黑龙江那边军屯田产量,当初张廷玉的建议,他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其实心里并未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安清却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自古的蛮荒之地如今却能丰收,用朝廷百官们的话说,这代表着大清国运昌盛啊。
至于前些日子老五来信说,想让关内无处可去的灾民去黑龙江那边定居垦荒,康熙思索了许久,也同朝中几位重臣商议了一番,确实可以试试。
太后听到康熙想让安清和胤祺回来,先是一愣,随即问道:“他们那边的差事办完了吗?”
康熙摆了摆手,回道:“他们的那几件差事都是长线的活计,如今只算是刚出了些成果。”
太后不解问:“那皇帝这是?”
“皇额娘,边塞苦寒,他们身边就跟着一个太医,安清这胎又是双胎,还是回京让人放心些。”康熙语重心长道。
从感情上来讲,安清是他们皇家的媳妇,肚子里又怀着他们皇家的子嗣,康熙自是不希望她出事,而从一个帝王的私心来讲,他也是希望安清能好好的,大清需要她,百姓们也需要她。
“老五他们手下也不是没有可用之人,留在那边看顾着便是,总归已经走上正轨,他们不在那边守着也无妨。再者说,弘晊那孩子都八岁了,早两年就到了去上书房的年纪,总不好一直在外面,耽搁了学业。”
听到康熙提起弘晊,太后也不好再说什么,之前关于弘晊的读书问题,要不是她帮着说情,康熙在去年就要派人将他接回来去上书房读书了。
不过,看康熙这意思,老五和安清在外面的那些差事并不会转交给他人,那她也就放心了。
虽说老五他们没什么野心,但没道理两人辛辛苦苦在外面做了这么多事,好不容易出了些功绩,最后要是被旁人摘了桃子,那她是第一个不乐意的。
不过,他们能回来也好,好几年没见了,太后也是真的很想他们啊。
盛京,奉天府内。
康熙让他们回京城的信件是七月底送来的,转眼到了八月底,安清和胤祺把黑龙江那边的事情安排妥帖后,便来到了这边,开始着手安排农事试验场的事。
其实,这边的事也没什么好处理的,因着两人这几年基本都是两边跑,在人员管理上也提前做好安排,再加上有胤祺的外祖父和舅舅看着,倒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这日,胤祺神色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瞧他的样子,应该是出了什么要紧的事。
“皇阿玛从木兰围场让人送了急信过来,他让咱们尽快安排好这边的事,速速回京去。”
安清心里一凌,估摸着时间,应该就是这会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胤祺轻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丝悲戚之色,回道:“小十八突染恶疾去了,太子被皇阿玛拘禁了起来,罪名是……谋逆。”
安清顿了下,随即默默地闭上了双眼,小十八他……终究还是没躲过。
最近几年,随着成年皇子的野心逐渐显现出来,康熙可能感受到了来自儿子们威胁,他开始越发亲近那些年幼的儿子,稚子尚幼,既可以放心地倾覆他的父爱,又不用担心什么。
所以,此次木兰秋弥,康熙带了好几个年幼的儿子,其中十八阿哥就是最小的那个,年仅七岁。
小十八和小十五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王贵人所生,之前因着小十五的缘故,安清也见过几回小十八,那孩子是完全继承了王贵人的美貌,长得是真的好啊,也因此极得康熙宠爱。
而关于历史上关于小十八的结局,安清自是知晓的,十八阿哥的意外夭折算是第一次废太子事件的导火索吧,她之前也想试着看能不能让小十八那孩子避免下这个结局,但她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
小十八这孩子和弘晖不同,弘晖是因为早产身子骨弱,精心调养加合理的锻炼,算是被她干预成功了,但小十八这孩子打小身子骨就不错,听小十五说,他都不怎么生病的,至于历史上他究竟是染上何种恶疾夭折的,安清也不是很清楚,即便想提前安排些什么都无从下手。
再加上,她又无法干涉康熙带谁去塞外出巡,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之前给小十五写了封信,这次他也在随行皇子名单中,让他多多照顾小十八,还以小十八年纪小为由,让他找康熙要了个太医随行照顾。
但没想到这个悲剧还是无法避免。
胤祺将她拥在怀里,低声劝解道:“你别太难过,肚子里还有孩子呢,小十八他……这大概就是命吧。”
他语气中夹杂着悲凉,却似是又有些习以为常了,皇宫里的孩子夭折的实在是太多了。
安清深吸了口气,轻‘嗯’了声,她知晓轻重,肚子里如今还有两个孩子呢,她经不起大悲大痛。
“放心吧,我无事,皇阿玛既然让咱们尽快回京,那就别耽搁。”
胤祺轻点了点头,他自是明白安清的意思。
如今太子突然被拘禁,还是以谋逆这种大罪名,他皇阿玛那边具体是什么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他所知道的太少了,至于为何会发展至此,以及太子和他皇阿玛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他都无从得知。
而此时这种敏感时期,更是不敢贸然派人去探查。
就是因为不知道是何原因,胤祺心里才越发焦急了起来,他皇阿玛这次塞外巡,带了他大哥、太子二哥、三哥,以及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和最小的十八。
难道是太子和小十八之死有关?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