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by言蹊云浅
言蹊云浅  发于:2024年06月12日

关灯
护眼

年假不过三天,一晃而过。年初四上班后,霍庆军就带着霍庆成,去食品厂把工作转给了他。工作交接也很快,不过两天,霍庆军就已经是自由身了。
苏廷谦也趁着这两天,去海市人流量最旺的南京路,盘了一个铺子下来,花了1000块钱。
那铺子原本就是苏家的,那个时候,被苏仲黎分给了身边的人。
听说了苏廷谦要找铺子,有一个人便带着房契上来了,要把铺子还给他。苏廷谦收了,但也按市价给了他1000块钱,并把过户手续办了。
店铺定下来了,做吃食的,肯定要重新粉刷一下,让人觉得干净卫生才行。苏廷谦把装修的事交给霍庆军,自己和莫玉蓉则处理起作坊的事。
选了其中一个洋房做工作室,又让刘叔在老工人那条街找了几个做面点熟手的,莫玉蓉便带着人开始培训大家做面点了。
苏廷谦则去跑关系,开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批条,同时还得找机灵的销售员。
经过努力,在2月23号这天,苏家在海市的两个铺面同时开业了。

第391章 买了摩托车
售货员招了三个,面点师招了三个,熟食大厨一个,再加上管工作室的刘叔,以及霍庆军,海市这边一共9个员工。
知青返城消息下来后,苏家便看到机会,通过运作,这帮工名额已经给放宽了。
只要能帮助地方解决回城知青就业问题,哪怕招几十个,地方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说什么。
因此,这招的售货员,三个都是回城知青。当然,也是知根知底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个就是熟食大厨的儿子。
那大厨原是国营饭店的,但在那边做的不太开心,见儿子去苏家那边做售货员,又听说苏家要找个做熟食的大厨,干脆也把国营饭店的工作卖了,出来跟他儿子一起到苏家干了。
反正他家祖上,本就是苏家的厨子。
海市这边都是熟人,也就不像羊城那样,按天结算工资,都是按月的。
面点师薪资是50元/月;熟食大厨薪资是80元/月;售货员是30元/月,但有1%的提成;刘叔薪资是60元/月,包括霍庆军在内,都是月休四天。
海市这边的店铺,两个都挂了“苏家食铺”的招牌。
开业后,苏廷谦和莫玉蓉一人待一个店铺,连续几天后,便把大致的营业额摸清楚了。
火车站那边,一天的营业额大概是150元左右,南京路那边,会比火车站好一点,一天大概180元的样子。
两处的铺子,卖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海市的熟食跟羊城不一样,都是酱鸭、酱汁肉、糟鸡、糟猪蹄、醉蟹这些,火车站又有店铺,位置够宽,因此也卖了一些。
两个店铺加起来,除掉明面的成本,毛利大概能到180元左右。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苏廷谦算账的时候,都是带着霍庆军一起的,毕竟这以后就是霍庆军的工作了,他以后回来查账就行。
这一个星期算下来,霍庆军暗暗吃惊,按这样的盈利,按照苏叔给他的分红,他的分红可是比工资高了。
“苏叔,要不给我的分红降一点,这太高了。”
“不用,给你你就拿着,我说了,跟着叔干,叔不会亏待你的。”苏廷谦摆手。
霍庆军内心感动,“放心,叔,我一定把店给你看好了。”
苏廷谦拍了拍霍庆军的肩膀,“好好干,这两个店只是开始,以后会开更多的店,只要你能力够,以后都归你管。”
霍庆军眼里有光亮起,男人嘛,没有哪一个不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的。
晚上,霍庆军难掩内心激动,睡觉的时候,跟妻子说起这事。
霍庆军的妻子梅秀青很是惊讶,“这店竟然这么挣钱?要不咱们也开一个,我不上班了,到时候有咱妈帮着,两个人忙的开。”
霍庆军一阵无语,“蠢货!你以为这店是那么容易开的?你有批文吗?没有批文,还没开就被人端了。”
“你有店面?你有那么多的粮票肉票去买面买肉?”
梅秀青有些讪讪的,她只是听着赚钱也想跟着干而已,倒没想那么多。
“你以为其他人不知道这个挣钱?不想干?那不都是没有能力干嘛。你别看人挣的多,苏叔私底下走关系,不定花了多少钱呢,这些都是明面上算不出来的。”
“咱也别想七想八,好好跟着苏叔干,他亏待不了咱们。你好好上你的班,我挣钱了,不也是交你手里?”
“还有,这事别出去说,要是招了别人的眼,我这分红说不定就没了。”
“你放心,我肯定谁都不说。”梅秀青赶紧表态。开玩笑,这要是分红没了,她得呕死。
霍庆军暗中偷笑,他这妻子最是抠门,但凡涉及钱的事,那嘴就跟蚌似的,一点都撬不开,不然他也不敢跟她说。
海市的店铺上了正轨后,3月初,苏廷谦夫妇便坐飞机回了羊城。
******
苏廷谦两口子在海市准备开店铺期间,国家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其一,与某国签订了长期贸易协议,签订了进出口总额为200亿美元的贸易合同。
其二,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10年规划纲要,为改革开放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其三,选出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
这一项项的报道,让人明确的感受到,风向确实要变了。
而速度也是很快的,最明显的,就是3月初,京市、海市、羊城等大城市,百货里已经出现了从某国进口的嘉陵50cc轻便摩托车,售价人民币735块钱。
苏奕远得知后,当即就去买了两辆,他自己一辆,苏茉一辆。不然每天骑自行车来回奔波,太耗费时间了。
他爸弄回来那个大挎斗,骑着目标又太大,这个轻便摩托,实在是太合他心意了。
苏奕远长得帅气,又没有对象,而他高干子弟的身份,早就被有心人打听的一清二楚,本就受女同学的青睐。
如今,骑着这么拉风的摩托车,那就更受欢迎了。
这东西,一出来不少人都去看过,735块钱一辆,普通工人近两年的工资,这哪是一般的家庭能买得起的?
特别是,今年大部分工厂都取消带薪上学的待遇,之前那些很大方的带薪学生,也开始跟着大众领每月18元的补贴了。
在这档口,苏奕远骑着这么拉风的摩托车,就像骑着一团人民币在学校奔走,自然十分吸睛。
拜金女,哪一个年代都有!
这几天,总是有不同的女同学,找机会跟苏奕远搭讪。
换了某些男生,可能十分受用,但对苏奕远这个直男来说,可不要太烦了。因此,没骑几天,苏奕远就换回了自行车。
问,就是之前的摩托车是借的,现在还回给人家了。
直到一个月后,有另一个家世好的,也买了一辆,有了他分担火力,苏奕远这才又骑回摩托车。

第392章 试探中前行
安安乐乐在陆家村大队过了个热闹的年,元宵过后,两人就坐飞机回了羊城。
陶培胜正好要送马小娟母子回哈市,便捎带上两小只,并帮忙买了到京市的机票,没用陆小兰送。
两小只回来后,苏茉便问了安安异能的情况。修炼的速度确实比在南方快,但也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好,只能说有点效果。
所幸她现在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节奏,不再追求修炼速度了,异能对她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并没有太多的执念,一切按照合适的节奏来就好。
对安安来说,练好在这里能安身立命的本事,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哪怕离开学只剩几天,安安也带着乐乐,到许司令那里报到去了。
这段时间,“神童热”一直在发酵,报纸、广播隔几天就报道出一个神童,给少年班首批少年大学生,来了一个全方面的报道,吸引了全华国上下的瞩目,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讨论神童的人们。
其中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他11岁便直接从小学进入少年班,跳过了整个中学阶段,惊艳了所有的国人。
两小只开学几天就跳进三年级,自然也吸引了有心人的视线,羊城当地的报社联系了学校和家长,想要给他们做一个相应的报道。
尤其是知道孩子的母亲是粤省的高考状元后,那些记者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恨不得立刻就把报道写出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新一届神童的冉冉升起。
对媒体发过来的采访邀约,苏茉接受了,因为她必须打破别人对俩孩子贴的“神童”标签。
这个时期,国内信息太匮乏,很多事情都容易被过度宣传。这种“神童热”现象,何尝不是人才培养上的大跃进,都是过度求快,揠苗助长。
历史已经给出过答案,前几批少年班的学生,许多人结局都不是太好。她并不希望自己孩子卷入这个畸形的洪流中,成为其中的受害者。
况且,两个孩子以后要从事的职业,并不适合让他们过度曝光。
苏茉提前跟许司令说了这事,由她在前面澄清,许司令在后头施压,尽量让那些媒体,不再对俩孩子过度关注。
事情也如苏茉所料,等那些记者知道俩孩子之所以能跳级,是因为前两年苏茉就开始教授他们一二年级的课程,并从老师口中得知,俩孩子上了三年级后,虽然成绩优秀,但也算不得拔尖后,一些媒体便放弃了。
另外一些比较有求知欲的,私下去调查了比较多,发觉事情可能并不如表面那样,但转头就收到上头的警告,于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一些比较聪明的,便意识到,自己可能触碰到国家秘密培养的人才了。既然是国家的秘密武器,他们自然不会去碰。
******
七八年,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是试探的一年,是变革的一年,也是事情频发的一年。
隔壁某忘恩负义的猴子国,开始了各种挑事,态度恶劣,令人发指,与我国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
陆长征在三月初的时候,便带队前往边境,履行他们保家卫国的职责。
4月初,电影《望乡》提前在国内上映。
影片一上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人看到一部描写妓女的影片上映,勃然大怒,在大街上拉标语贴大字报,要批判这部“黄色电影”。
因为群众反应剧烈,最终有关部门剪掉了一些镜头,继续上映。停映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尝试,一种试探,要告诉大家,这个前行的列车,可能要开辟新的轨道了。
随后,电影《认证》《追捕》陆续上映,对放了八年样板戏的国内电影,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思想的碰撞,让文宣部开始寻求新的改变。
在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苏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4月底的时候,羊城的第三个店铺也开了起来,用的就是苏奕远之前住过的骑楼,把一楼的铺面重新装修一下就行。
羊城这边也招了三个回城知青做售货员,待遇跟海市那边一样,30元底薪加1%的提成。
苏茉那边,也在为出国做交换生做着准备。
为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国家决定下半年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和交换生到世界各国去学习交流。
苏茉作为德语专业的第一名,自然也在国家选派的行列。
自高考恢复后,国家就有派遣人才出去学习的想法,只是人选方面需要非常慎重,这才一直讨论到今年才最终定下。
毕竟,国家现在人才断层非常厉害,要培养一个人才并不容易。
因此,在选人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除了“连闯三关”的考试,背景审核方面,尤其严格。
像苏茉这样,丈夫是军官,孩子父母都在国内,专业成绩又过关的人,简直就是“天选留学生”,因为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跑。
学校基本算是给苏茉内定了一个名额,但苏茉内心是有些迟疑的。
因为与邻国摩擦加剧,明年就要爆发战争了,陆长征这段时间基本都在前线,能回来的时间很少,如果她也这个时间离开,那俩孩子就父母都不在身边了。
虽说俩孩子都很独立,不怎么用她管,但父母在身边和不在身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学校老师见苏茉一直没做决定,直接找上门来问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忙解决。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苏茉选择了去做一年的交换生。
苏茉去交换的学校在西德。
这个时期,德国还没有统一,分为东德和西德。东德是苏占区,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西德是美英法占区,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西德较东德,生活水平较高,工业比较发达。
苏茉大二便开始主攻商务德语,此次去做交换生,主要是去学习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

第393章 一台电视机+600块钱彩礼
西德秋季开学是在10月份,过去做交换生和留学的人,9月初就要出发。
定下来后,苏茉就把这事写信告知了陆小兰和陆伯鸣他们。
苏茉对陆小兰来说,除了是嫂子,还是挚友。她再婚,她自然是希望苏茉在场的。
之前丁志诚就跟陆小兰商量好,他8月底去陆家村提亲,提完在那边再摆个酒。如今要就苏茉的时间,两人就把时间提前到了8月初,苏茉喝完酒回去,还能歇歇再出国。
雇佣了足够的人手,苏廷谦两口子也不用再事必躬亲了,凡事都得自己上手了。
有了时间,想着女儿和嫁给陆长征那么久了,他们还没跟亲家见过面。8月初,两口子便跟着张振和苏茉他们一起去了陆家村。
自然,坐的是飞机,虽然机票不便宜,但他们不差这点钱,能节省时间就好。
到了哈市,一行人先去了丁志诚下榻的招待所,他已经在这里等着跟他们汇合了。
去了丁志诚住的房间,苏茉见里面有一个挺大的箱子,边边还钉了不少木条防磕碰。
“志诚,你这带的是啥?”苏廷谦问。
“我托人买的电视机,给小兰的聘礼。她家三转一响都不缺,我就给买个电视机,让老人可以看看电视解解闷。”
“这么有心,我那亲家指定十分高兴。”小丁这人实诚,小兰嫁给他差不了。
丁志诚不好意思的笑笑,“他们喜欢就好。”
说真的,丁志诚还真有些紧张,怕小兰的爹娘会不喜欢他。
毕竟他父母都没了,又没有兄弟姐妹,虽然认了干爸,但在有些老人看来,他这个情况就是孤家寡人,会不喜欢,认为出点事都没人帮衬。
苏廷谦拍了拍小丁的肩膀,“不用紧张,放轻松。”丑女婿,早晚也要见岳父岳母的。
这一想,苏廷谦又想起,陆长征那厮第一次见他们的时候,还威胁他们来着。
哼!这小子!
莫玉蓉见苏廷谦那个样子,笑着拆他的台,“你不也挺紧张,不然染什么头发。”
苏廷谦之前因为下放的事,头发花白了大半,这次想着要见亲家,特意去友谊商店买了染发膏,把头发都染黑了。
丁志诚因为紧张,这才发现苏廷谦的头发变黑了,“谦哥,我就说你怎么忽然变这么年轻了,原来是头发变黑了。”
这话苏廷谦就不爱听了,“怎么?我很老吗?”他还不到五十呢,正当是壮年。
这些年,苏廷谦的身体早就养回来,哪怕是头发花白,依旧是个儒雅隽秀的气质大叔,如今头发染黑后,就更显年轻了,说是三四十都有人信。
“瞧我,嘴笨,不会说话,谦哥你一直都是老当益壮。”丁志诚赶紧找补。
苏廷谦:……不会说话,你就别说。
莫玉蓉在一旁掩嘴偷笑,不过还是帮着转移了话题。
“志诚,提亲的时候,你这边打算怎么安排?你先跟我们说说,到时候张叔心里好有底。”
说起正事,丁志诚立刻正襟危坐,开口道:
“小兰因为之前离婚的事,在他们村受了不少闲言碎语,我想尽可能的给她体面。”
“我是这样打算的,聘礼给一台电视机,加600块钱。另外,在那边摆个酒席,尽量把整个大队的人都请了。”他得让那些人知道,小兰哪怕是二婚,也是他手心的珍宝。
丁志诚虽然在牛棚待了两年,但他工作这么些年,又不用养家,自己一个人也是攒了些钱的。别的不说,给陆小兰一个体面的婚礼还是能办到的。
张振听完后,没有异议,道:“行,就按你说的办。”
等苏廷谦一家离开后,丁志诚从行李袋中拿出600块钱给张振,“干爸,这是彩礼钱,你拿着,到时候给小兰爹娘。”
张振瞪了他一眼,“你见谁家儿子结婚,要自个儿掏彩礼的?”
“干爸,我……”
张振打断,“放心,这点彩礼,你干爸我还出得起。”
“怎么?是不想我掏这钱,以后不准备给我养老了?”张振故意说反话。
丁志诚赶紧摆手,“怎么会呢,就算……”就算口中叫着干爸,但在丁志诚心中,还是把张振当做与他有恩的领导来尊敬的。
“志诚,我是真心把你当儿子的。你我父子之间,不用这么客气。做父母的,该承担的还是要承担。”张振道。
替孩子操持婚事,又何尝不是一种天伦之乐?
“成了家,可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了,要花钱的地方多,你大学还得再读两年才能毕业,你手上的钱留着,以后你们小家用。你干爸我,不差钱!”
张振当了那么久的干部,又图书馆工作了几年,自然攒了不少钱。
就是去年出来帮苏廷谦打理工作室,苏廷谦也还给给他开了一个月80块的工资,而且还包吃包住,根本就没花钱的地方。
张振这么说,丁志诚内心十分感动,他父母去世的早,他已经很多年没感受到这种关爱了。
“干爸,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你。”丁志诚眼眸湿润。
“行!那这事就我来安排,保准给你们办得体体面面的。”他这次可是带了2000块钱,事情绝对能办的体体面面。
晚上,一行人又去哈市的百货大楼,买了不少东西,第二天一早,就坐火车去双山市。
到了双山市,依旧是搭部队的运输车回了陆家村。
陆家村陆家。
得知新姑爷和亲家都要来,李月娥和陆清安早两天就开始忙活开了,直接请了假,连上工都没去。
先是把家里和陆长征那边的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窗户打水抹得干干净净,就是地板都打了水去洗。
被褥那些,也是拆洗得干干净净,甚至李月娥还想着浆一浆,被陆小兰制止了,说南方不这样弄,他们盖不习惯。
陆清安则是从大队那里先定了一头羊,等两头的亲家到了,就杀羊杀鸡招待他们。
在两口子的期盼中,苏茉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陆家村。

看到小丁后,李月娥笑得那是格外灿烂。
虽然看过了照片,但现实中一看,人可是比照片中更精神,更体面。虽然不如她家三个儿子高,但斯斯文文的,身姿也挺拔,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陆家一大家子,除了在家做饭的刘玉枝和陆桂花,其他人都来了大队部这边接人。
两个亲家一起上门,怎么也得隆重点。
见人陆续从车上下来,陆清安赶紧迎上去,“亲家,这一路舟车劳顿的,辛苦了。”
“不辛苦,这一路都有车,十分方便。”苏廷谦道。
苏茉见两人已经握上手了,赶紧介绍:“爹,娘,这是我爸妈。”
李月娥也握住莫玉蓉的手,道:“亲家母,辛苦了。这么远过来,累了吧?”
“不累不累,俩孩子结婚这么久了,才第一次登门,真是不好意思。之前上班,假就那么几天,时间不够,现在自己做了,时间自由点,才有时间。”
“没事,我们知道。按理,应该我们过去走动的,但我们乡下人,没见识,没出过这么远的门……”
“谁过来都一样,一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陆伯鸣也和张振在寒暄着,在老一辈说话的时候,苏茉、丁志诚从车上往下搬东西,陆小兰、陆行军和陆卫国则在车下面接着。
等那个装电视机的箱子搬下来后,前来看热闹的社员们都窃窃私语,不知支书家这新姑爷给带了什么,竟然这么大一个箱子。
东西都拿下来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回去了,有话家里说去,省的在这里被人看了热闹。
那个装电视的大箱子,则由陆行军陆卫国抬着。两人也不知道里面是啥东西,说重吧也不重,说轻吧又不轻。
一行人是傍晚到的,差不多也到饭点了。把东西先搬回苏茉那边后,一行人又过去陆家那边吃饭。
农村人爱热闹,现在运动也过去了,不用再避嫌那么多了,所以陆清安还叫了几个比较亲的本家兄弟过来作陪。
酒足饭饱后,不知谁提起陆小兰的事,张振便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提了一提。
等张振话说完后,厅屋瞬间鸦雀无声。
他们没听错吧?600块钱彩礼,还有一台电视机?另外,还要在这边摆酒,请全村人吃席?
这可是整个大队头一份了!
别说陆小兰一个二婚的,就是头婚的,都没有这么体面的。
在乡下,二婚的可没什么体面。也就象征性的给个二三十的彩礼,然后铺盖衣服一卷,带到男方家去就算成了,哪里还有摆酒席的。
陆小兰一个堂伯反应过来,赶紧哈哈笑道:“当得!当得!小兰可是我们陆家村第一个大学生,这丫头自小就聪明,做事又爽利,可是难得的好闺女。”
“是,小兰这孩子是个顶好的,能跟她结婚,是我家志诚的福气。”张振跟着夸赞。
陆清安两口子那是笑歪了嘴,亲家愿意给他家闺女体面,他们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反话。不过东西他们不会要就是了,转头给回小两口过日子。
其他人也跟着好一顿夸,大家一直聊到八九点,想着他们一路舟车劳顿,肯定累了,便都散了,让他们回苏茉那边去休息。
苏茉母子三人和莫玉蓉,睡苏茉之前住的那屋,苏廷谦、张振和丁志诚,睡西屋。两个屋子的炕都盘得大,睡三四个大男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送他们过来的时候,陆小兰把丁志诚叫到一边问:“不是说在这边简单摆几桌吗?怎么要请整个大队了?”
陆小兰有些心疼钱,这么多人呢,得吃多少东西。
“这是我跟干爸商量的,能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可不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喜悦。你在我心里,值得最好的。”
陆小兰内心感动,估计是之前跟他说过被村里人说闲话,他记在了心里。不然他这么一个低调的人,不可能会请这么多人。
“志诚,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没必要……”她当初敢离婚,就已经不会再去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了。
“小兰,这是正常流程,结婚都要摆酒席的。现在日子好了,国家也允许了,该有的体面,我是一定要给你的。不仅这里摇摆,等开学前,我们在哈市和京市也摆个两桌,叫上熟悉的同学和老师,一起热闹热闹。”
“我们光明正大恋爱结婚,我得让我熟悉的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妻子。”
“京市和哈市摆个两桌我没有意见,但我们大队没必要全部都请,请几家熟悉的热闹一下就行。我们大队人多……”
“不听!刚才都说出口了,村里人都请。”丁志诚难得孩子气,“小兰,我说了,我要体体面面的娶你。”
陆小兰见说不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心里倒是甜滋滋的。回去后,把这事跟李月娥说了。
李月娥笑道:“你这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志诚心疼你,想着你之前在村里受了那么多闲言碎语,给你做脸面呢。”
“我知道,我这不是心疼钱嘛。当初三哥摆的时候,都二十几桌呢,现在摆,指不定能来三四十桌。”
李月娥摆手,“这你放心,我跟你爹会看着办的。”哪能都请,最多跟老三那个时候一样。
次日,吃过早饭后,张振和丁志诚换上体面的衣服,张振拿了一个大红喜字的大红包,包上600块钱,然后提着烟酒茶,糖果饼干那些,抱上电视机,在苏茉一家的陪同下,到陆家提亲去了。
昨晚张振说的话,早在村里传开了。不少好事者连工都不去上,特意请了一上午的假来围观,陆家门前,早就聚了不少看热闹的。
见他们过来,手上提着许多人,而且还真抱了一台电视机,不由咂舌,窃窃私语起来。
“这支书家陆小兰还真是个金疙瘩,这都二婚了,还能嫁这么好。我看这新姑爷,可比之前那个好多了。”
“二婚怎么了?人家可是大学生,毕业后前途无量,你以为是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能比的。”
“我听说这新姑爷也是个大学生呢,据说还在京市上的大学。”
“听说男方家跟陆老三媳妇家早就认识了……”
“怪不得,不然她一个二婚头哪能嫁这么好,有一对好哥嫂撑腰呗。我听说,那苏知青都要出国留学去了。”
“啥?你听谁说了?”
“我男人今早听他们家堂大伯说的。”
在老百姓眼中,能出国去留学的,绝对是国家非常看重的人才,等一回来,那肯定就是大领导大干部了。
“你们说,支书家怕不是祖坟冒青烟了,能娶上这么个好媳妇。自从娶了苏知青之后,他们家日子好像越来越好了。”
“你这一说,好像还真是。老支书本来都快没了,苏茉嫁过去后,人不仅活了,还越来越健壮了。”
“那陆长征的官,也是彭彭的往上升,据说现在都师长了。陆小兰一个离婚的,跟了去羊城,不仅考上了大学,现在二嫁还嫁了个大学生。”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