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店,可以一起搞活动,进行联动。
第190章 老板好年轻!
两家店联动的福利,苏宁之前算过几笔账,最后,敲定了方案。
在菜馆消费满十元,可以赠送面馆一份精美小菜。
在菜馆消费满二十元,可以赠送面馆一碗牛肉面。
在菜馆消费满三十元,可以赠送面馆一碗牛肉面和一份精美小菜。
满额赠送的活动,是给顾客发放代金券,每一种代金券的纹样不同,文字不同,做了很明显的区分。
面馆本店的活动,是每消费十碗面,不限面的品类,就赠送一碗面。
结账的时候,给每个顾客发一张卡片,然后在卡片上盖章,盖满十个章之后,凭卡领取免费面条。
每一张面馆的传单上都印了具体福利的内容,十分详细。
要是有围观的人还是不明白,或者是不大认字的,问到发传单的谁,他们就给耐心的解释一下。
本来就想要今天下馆子吃面的顾客听了之后,顿时觉得意外惊喜,十分开心。
啥?要是吃的多,还有免费赠送?还有这么好的事儿!
一家三五口人一起来的,就觉得特别合适。
下回再吃一顿,就能得到一碗免费的面条了。
苏宁的这个方案,就是针对这些喜欢凑满减的居家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的心思。
后世,大家凑满减的经历都有过,为了满减,买了一堆不必要的东西,也是常事。
苏宁这是做的餐饮买卖,倒也没后世网购品类那么繁复,活动力度那么大,她只是根据消费者的群体和类型,借鉴了一种营销模式。
现在大家的日子不再是那么难过了,一两块钱,三四块钱,还是舍得花的。
但是,勤俭节约的美德还是刻在骨子里的。
有免费的,那必须要得到!
一共吃十次而已,一天吃一碗,也不过是一周多,就能免费再来一碗,划算。
这就是消费者的心里,而苏宁作为经营者,也就有了一个良性可持续的进账。
所有表演都结束之后,大家看着面馆的漂亮女老板梳着高高的马尾辫,身着一袭红色衬衫,黑色长裤的“食全食美面馆”工装亮相。
大家又是一阵议论。
原来,这店老板这么年轻漂亮,也太能干了吧!
真不是一般人。
苏宁带着他们家的厨师服务员先进了店,然后,面馆的大门敞开,开始正式营业。
顾客们开始陆续进店吃面。
黄红兵扯面条舞得那叫衣袖翻飞,忙得不可开交。
一份接一份的面条单子砸过来,让他都顾不得抬头去看前厅一眼,就只能是不停的煮面,抻面,炒面。
苏宁也是如此。
当然,黄红兵和蒋小英两口子忙着活的时候,心里也偶有感慨,他们在这忙活一个小时,接待的客人都比他们在市场摆摊一整天的客流量要大。
还是开个店,跟着苏宁干好啊。
面馆的座位一共有四十个,大厅摆了六张桌,每张桌配四把椅子,剩下的是高脚凳和墙围上的木板桌。
苏宁亲自指挥着顾客们排队,然后有序进入,也不过十分钟左右的功夫,四十个座位就都坐满了。
剩下的人又不肯走,一下子就堵在了门口,开始有了抱怨的声音。
这是苏宁意料之中的事,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蒋小英扬声,组织着大家在面馆的门前排起了长队,然后,每个人领了一个阮思竹写的等位的号码,就可以在门口找个地方坐着了。
杜大伟的媳妇秦晓慧和胡春杏这会儿都过来帮忙了。
本来她们就给苏宁干过,现在周末也经常过来帮工,做日结工。
她们两个对苏宁都十分感激和崇拜,因为,苏宁能把钱实打实地揣进了她们的口袋里,也让她们涨了见识和本领。
所以,这会儿她们以苏宁马首是瞻,指哪打哪。
这会儿,胡春杏端着一盘瓜子,给每一桌等位的顾客抓两把瓜子。
秦晓慧则是端着切好的三角形西瓜,面带微笑的挨个问等位的客人,吃不吃西瓜。
所以客人哪怕是等位,也没有表现的不耐烦,而是在面馆的门口,高高兴兴的坐着塑料灯,嗑着瓜子找自己相熟的人聊着天。
大多数顾客的话题还都是苏宁,也有说陆信的。
如果说从前摆摊的苏宁是在给陆信丢脸,那么这会儿开了两家店的苏宁,已经完全能够匹配上陆信,甚至是绰绰有余。
有些个不是汽车厂里的人,不认识陆信的,就干脆是直接快言快语的说了出来。
“啥?她爱人就是个国企的小主任啊,那一个月能挣多少钱?顶天也就一百多呗,我看这两个饭馆一个月至少得这个数。”
说话的人比了一个八的姿势。
陆信负责发传单,这会儿,正好就在外头,听着了这些个闲言碎语。
他手上发单子的动作微顿,但也只是那么一瞬,让人看不到他被触动的痕迹。
未免顾客等位时间太长,苏宁和陆信他们便组织排位比较靠后的顾客,问他们的意见,可以去食全食美的菜馆点面,然后等着人送来就行。
今儿菜馆的生意相对来说没有面馆这么火爆,还有十几个位子空着。
面馆这边乌央乌央的人流涌动,也是很大的视觉冲击。
洪语霏今天和苏宁约好了过来,她在人群里转了两转,便在面馆大门口,排队的长龙那里,按下了快门。
午高峰今天从上午十一点半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半,才将将过去,人少了一些。
大家伙聚在一起喘口气,喝水,谁也不跟谁客气了,都不说话。
黄红兵给大家一人煮了一碗骨汤面,又用拍黄瓜,腐竹,花生米,凉拌土豆丝,这些小菜凑了一盘,让大家伙赶紧趴口饭,继续晚高峰奋斗。
晚上九点,面馆收摊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累的不想说话,只是麻木的收拾了卫生,然后关灯锁门,摆手再见,就直接各回各家了。
苏宁将今天的账目带回了家中,发现今天面馆里,百分之八十都是用的代金券消费,也就是说,今儿不仅没挣钱,还赔了不少。
不过这都是刚开业做宣传需要的费用,苏宁并不吝啬于这点小钱。
回家的时候,陆信和苏宁,跟杨桃母子一道。
三个大人都显得有些没精打采,也就只有小刚还有精力叽叽喳喳。
走了一段路之后,小刚说今儿看着吴红燕和丁春香,田大丫了,她们几个鬼鬼祟祟的也混在人群里头了。
小刚说起她们的时候,脸上就是明显的嫌弃和鄙夷,“苏宁小姨,你可没看见,她们几个还问秦姨,能不能要几张代金券呢?”
未免汽车厂家属院的这些个熟人对她们有意见,吴红燕就找了不经常和她们打交道的秦晓慧。
可惜了,苏宁之前就有交代,这代金券是怎么发放的。
秦晓慧没给她们这个占便宜的机会,她们还倒打一耙,骂苏宁小气。
不过,面对着昔日的死对头,看着她现在混的这么光鲜亮丽,店开了一家又一家,转了这么多钱,她们几个心里是真不爽啊。
可是,这几个人有一个算一个,互相看了一眼彼此,回顾了一下她们几个的奋斗史,就觉得,我呸呀,真是一坨屎。
就算她们很不想承认,但她们也必须要面对。
苏宁这第二家面馆开起来之后, 就不是和她们一个水平线上的人了,是她们再怎么努力也够不着的了。
第191章 看房
面馆第一天的生意火爆的超乎预期。
第二天,人相较第一天少了一些,起码没有排那么长的队,但也是从开门到闭店都爆满。
今儿有一半左右的顾客用代金券消费,另外一半是现金消费。
一天算下来,就有了三十多块钱的利润了。
对于这个业绩,大家还是挺满意的,也都松了口气。
第一天的时候,结账大部分收到的都是代金券,黄红兵和蒋小英就难免心怀忐忑。
他们怕顾客只是喜欢用代金券,不想花钱,等以后没有代金券了,就不会再过来了。
好在,这一天的业绩还不错,就证明他们的面馆是有市场的。
对于这一点,苏宁倒是没那么担心,也在她的意料之中。
一来,她对自己和黄红兵的手艺很有信心,但凡是吃过了他们做的面,肯定会回购。
二来,那个十碗送一碗的优惠政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催促着消费者赶紧凑齐十碗面条,来换免费面。
果然,这一天又一天的经营下来,一周过后,面馆里的人比之前少了一些,能坐满,但是不用再排队了。
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却是在与日俱增。
周末两天,每一天都能收入个八九十块钱,再下一周工作日,周一到周五,面馆的纯营业收入平均算下来能达到五十左右。
对于苏宁来说,这么小的店面,能带来这样的收益,已经是十分不错,她知足。
现在买卖日趋稳定了之后,有一桩首要的大事,是必须要解决的。
那就是给员工解决住宿问题。
不管是杨桃和小刚,还是阮思竹,都应该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稳定居所,而不是一直这么没有根的飘着。
这些天,杨桃和小刚挤在十几平米的那个小平房,就在市场里,临街的闹市。
虽然他们娘俩没说,但是苏宁瞧着他们两个的眼圈,都有些乌黑。
杨桃很努力地在白天保持清醒,可人看着却格外憔悴,小刚每每吃完午饭,也会在写作业的时候,困得直磕头。
肯定是睡得不太好。
而且,那个房间里就能放下一张不太宽的双人床,属于进屋就得上床的那种很拥挤的房子,根本就不适合居住。
就算是一日三餐都在菜馆吃,但洗漱,洗衣服这些活儿,在那么小的空间里,都施展不开。
小刚已经是一个半大的小子了,再和自己的妈妈睡一个床也不太方便。
他们不肯和苏宁提要求,也不过是因为觉得麻烦苏宁。
这是他们唯一的去处,除此之外,他们别无他法。
可越是如此,苏宁越是上心,想要尽快这个问题。
阮思竹这边,她住在苏宁的家里,已经住了两个星期,而陆信也就睡了两个星期的男职工宿舍。
且不说陆信那边是怎么不方便,就说阮思竹这边在苏宁家,苏宁能明显的感觉到,阮思竹的紧绷。
就连她都跟着有些不自在,不方便。
或许是因为寄人篱下,怕给人添麻烦,阮思竹十分勤快,每天都早早的起床,收拾卫生,每一个房间的角落都不放过,一天要擦两遍灰,早晚各一遍。
有时候苏宁放在卫生间,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或者是脱在卧室的,搭在床头的衣服,阮思竹都会顺手抄起来,就直接给洗了。
苏宁不太适应自己这么被人伺候着,就哪怕是后世,她有钱了之后,她也是让阿姨每个星期过来三次,打扫卫生。
打扫过室内卫生之后,阿姨就离开。
至于她的东西如何摆放,还有洗衣服这些活,都是苏宁自己来做。
反正有洗衣机,把衣服塞进去滚两下,烘干,来回蹲起,走几步路而已,全当是锻炼身体。
来到了这边,苏宁还没顾得上买洗衣机,洗衣服也只是手搓。
可有的时候店里太忙太累了,她本来想偶尔犯懒,把衣服攒两件一块洗。
反正现在有程璐给提供的样衣,苏宁的可选性也多了,不至于脏了两件就没个换洗的。
结果,苏宁就发现,自己的脏衣服已经被洗得干干净净,板板正正的挂在了晾衣杆上。
她知道是阮思竹替她洗的,可是这种被人无微不至地伺候的滋味,苏宁真的是享受不起。
不过,苏宁实在是太懂阮思竹的小心翼翼了,曾几何时,她也是这么敏感于所处的环境。
然而,那些个记忆却真的已经隔世。
对于这样的人,劝是没有用的,最好就是赶紧给她找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住处,让她放松下来就好了。
苏宁拖了好几方朋友和顾客帮着打听,还真被她给打听到了还不错的两处。
一个地方是程璐给介绍的,是她以前住的老平房那趟街上的一户人家。
因为家里条件有了改善之后,他们想搬到楼房去,平房住够了,索性就卖了。
这间房子在胡同往里,再拐两弯的一条小道边上,既不是最里头,也不在把头。
程璐擅长绘画,给苏宁绘制了一幅简单的房屋设计图。
从大门进来,左手边就是主房,主房里一共是四间半的房。
两个卧室,其中有一个是一铺炕,另外一个,是一张床。
出了卧室之后,有一条长廊通向第三间卧室,到了尽头左转,就能看到几平米的小屋子,屋里也摆着一张床。
这第三间卧室就连着厨房的门,厨房又和最里侧的带大炕的主卧有一扇窗户之隔,形成了一个回环。
这间房子的构造,不够规整,但好在当时盖房子的时候,用料都是自己家的好料,还带一个四十平米左右的小院,院里有一个十来平米的仓库房。
主房正对着的院角,有一棵李子树,一棵杏树,树后面是这家人家的旱厕。
其实这个房子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这间房子的女主人迫切的想要住楼房,而且,他们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已经按下了一套厂子里分的两居室的商品房。
用女主人的话说,要是能住楼房少烧火,能上那种不带味儿,能把大小便都冲下去的蹲坑,谁乐意住这种平房啊?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应该不会再回这个平房住了,留着倒也没多大用。
这平房长时间不住人,价值会越来越低,冬天水管子冻爆,夏天蛇虫鼠蚁的,经管也很麻烦,干脆就直接卖了算了。
他们是找人正在打听有没有买家,就这么巧了,碰到了一起。
房子的主体加在一起,有将近九十平米,不算小。
因为女主人是个急性子,所以要价也不高,一千二百块钱卖房。
屋里的那些个东西,带不走的比如床,床头柜等等,都送给苏宁了。
苏宁听着颇为心动。
其实,房屋构造的规整性对于苏宁来说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
这个房子好在能睡觉的房间多,但也要考虑到,冬天取暖的问题,毕竟连着烧炕的只有一个屋。
第192章 陆信停薪留职
另外一间出售的平房是周显宗帮着打听的。
本来这件事,苏宁没想着要麻烦公安同志,毕竟身份敏感。
人家来这就是来吃饭的,要是上赶的一件两件事都去拜托人家,又不是沾亲带故的,只是买卖的交情,苏宁怕会让人家烦了。
但是,周显宗听着苏宁跟姜玉珍她们探讨过这事,就主动过来问了一句,也跟着上了心。
还真就被他打听出了一个荒废的平房来,就在他们公安局后身不远处。
这个院子相对来说,比程璐介绍的院子要小一些,生活气息也要淡很多。
好在它是规规整整的两间半房,厨房在中间,东西各一间房子。
这所房子也有院子,小院的面积大概只有十几平米,没有树木,不大。
厕所就是普普通通用几个板子叠成的一个简易厕所,都不是砖头的。
这间院子是之前一位老公安同志分的房子,后来,老同志搬了家,去住楼房了,这屋子就空了。
偶尔,有一些个外地来的公安同志,在这对付两宿。
屋内倒是有两张办公桌,各有一张单人床,生活用品不大多,可以说就是能住而已的程度。
因为现在条件好了一些,再外派到此的公安同志就不用住平房了。
老公安就想着,把院子卖给一些个靠谱的人家,开价八百块钱,很便宜。
他就一个要求,只要是对方本分,不糟蹋院子就好,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买家。
虽然说,苏宁在穿越之前并未曾生活在这个县城,但是既然都是从一个时代过来的,那苏宁也大胆的推测,自己买回来的平房会在几年之后,有动迁政策。
程璐推荐的那间房子,挨着国营服装厂,也算是本县城的繁华地带之一。
而周显宗推荐的那一个房子,紧邻着公安局,动迁更是早晚的事。
其实这两间房子各有利弊,周显宗推荐的那一间相对便宜,格局规整,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程璐推荐的那间直接拎包入住,生活气息十分强。
所以,做这个选择也是比较纠结的。
苏宁把自己面临的这个问题说给了陆信听。
陆信耐心的听完了之后,问苏宁,“所以说现在买房子是肯定稳赚不赔的?”
“嗯。”
“这两个房子各有各的好,而它们两个的弊病,并不影响住宿。”
陆信见苏宁点头,他略微沉吟片刻之后,便说道,“既然都很好,你又都喜欢,那干脆就别选了,我们都要。”
“哈?”苏宁有点意外的看着陆信。
之前,她只觉得陆信是一个能听懂她说话,帮她做正确理性分析的志同道合的人。
陆信一直以来,性子比较沉稳,凡事都能冷静处理,不会冲动。
可是,他这次给的建议,却显得有些激进了。
但是苏宁很喜欢。
这就好比男女朋友一块逛街,女孩子相中了两个,性价比都很不错的,不同款式的包,问自己的男朋友,买哪个?
男朋友说,都买!
小朋友才做选择,成年人可以都要。
就是很豪气,带着点无厘头的冲动,是少年青春会有的那种冲动。
“你刚刚开这个面馆,一时间,资金也周转不过来。买房子的钱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陆信语气淡然道。
苏宁不太想要打击陆信作为男人扛事儿的信心和积极性,但是他已经在工会借了钱,每个月的工资又是固定的,他哪来几千块钱帮自己买房子?
这话,苏宁不好意思说,但是她歪着头看向陆信,欲言又止的眼神,陆信看懂了。
陆信笑着握了握苏宁的手,说道,“最近你忙,所以,有件事我没跟你说。”
“恩?”苏宁隐约觉得这不是一件小事。
仔细想来,陆信最近的确很忙,两个人能在一起的时间就是安静的吃顿饭,偶尔会说起面馆和菜馆的生意,倒是陆信,很少说他办公室的事。
“我办了停薪留职,一年期限。”陆信摩挲着苏宁的手指,“对不起啊,这件事没和你商量,不过我也是想等情况稳定之后再跟你说,你这两个餐馆的事情已经不少了,我不想你再操我的心。”
见苏宁只是扬了扬眉,问为什么,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异样,陆信这才放心下来。
他把这件事情详细的跟苏宁说了。
汽车厂也在跟随着国家的形势改革。
因为一些个弊病,汽车厂里有些项目早就成为了亏损,非盈利项,领导们开会决定砍掉一些个项目组。
厂子里鼓励职工们主动办停薪留职,去进入到社会中,深入的学习长见识,争取能自己摸索出一条路,也为汽车厂的未来谋求一条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说白了,厂里头没多少钱了,就鼓励大家主动辞职。
这件事在陆信去京城之前就已经在运转了,只不过那时候大家都是在观望的状态。
能进到汽车厂工作已经实属不易,这份工作是个铁饭碗,谁能想不开,主动去辞职呢。
陆信去京城之前,还没有人主动提,回来的时候,第一波下岗人员的名单已经挂在了汽车厂的公告栏。
是厂子里把这些人开除了,有人不服闹过,但效果微乎其微。
这是顺应了国家形势,有些个又没人,又没钱,又没能力的,也就只能认倒霉。
而最近九月份,这半个多月,第二批下岗人员的名单也公布出来了。
这个形式,逼得所有人都绷紧了神经。
陆信在这种环境下,被调职成为了副部长,升职,涨了工资,然而,却被架空,没了可以进行的项目。
汽车厂的领导依旧是用人为亲,而不看能力,这两批被裁掉的人员里面,有不少有技术的老师傅,还有新来汽车厂的汽车研发员。
而白梅,美其名曰在车间历练了一番,被白忠海调回到了汽车研发中心,顶了陆信主任的缺,成为了新的主任。
陆信也是在重重冲击之下,在八月底就做了这个决定。
他从国企的那个论资排辈的环境里跳了出来,也不是想要一蹶不振。
他早就联合了几个莫名其妙被迫下岗的工程师和工人一起,打算自己搞个生产线干着。
而洪兴帮他们争取到了跟当地信用社贷款的名额,每个有资格的人贷款两万,加在一起,八万块钱,就是陆信他们的创业资金了。
第193章 为她保驾护航
因为陆信是牵头人,也是技术骨干,所以,大家伙儿都说,注册公司的时候用他的名字命名。
这一点,陆信倒是没有推辞,毕竟,要在一众人中树立威望,对于之后的工作也更好展开,他需要这个绝对的话语权。
现在是中国崛起的新时代,有许多人都和他们一样,在努力的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力争上游。
陆信略一思索,便想到了“信时汽配厂”这个名字,寓意也是相信这个时代会带给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大家都觉得很不错,干脆就定下来注册。
关于贷款的事儿,其他几家都跟自己家人商量过了。
毕竟每个人都背上了好几万块钱的贷款,这是个大事儿。
在这个年代,要是走背字,那几万块钱,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可偏偏陆信和苏宁的关系目前也只是相互欣赏,爱慕的程度,并不是真夫妻,也不该共担这个风险。
陆信想着自己赌上这一把,行的话,那就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以后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不行的话,他也不想拖累苏宁,找个理由,两人办了离婚,以苏宁现在的本事,她的日子不会差。
注册好了公司之后,陆信本想着,租了厂房,进了原材料,先生产出一批合格的零件,就有了和各个汽车厂谈合作的资本。
到时候,让负责销售那两个同事拿着零件出去跑一跑业务。
没想到,他们的开门红比预想来的还快。
主要也是因为突然有了郑开喜的加入。
郑开喜和销售科的程阳是发小,也是很好的哥们。
程阳是郑开喜的副手,两人一直十分默契,也给厂子开拓了不少业务。
可让郑开喜没想到的是,程阳就在第二批的下岗名单上,这让程阳和他都措手不及。
郑开喜找白忠海谈过,替朋友争取过,但是白忠海就是不肯给面子,不松这个口。
郑开喜气得不轻,直骂汽车厂里有这些个有眼无珠的领导,早晚得折腾散架了。
留着郑开喜一个光杆司令带调配来的不少个生瓜蛋子,这业务一下子也不好展开了。
陪着媳妇来食全食美菜馆吃饭的时候,郑开喜因为心中烦闷,就和赵建军一起去外头抽烟,两个男人说了说知心话。
结果,郑开喜就听赵建军说,陆信办了停薪留职,郑开喜就留了心。
要是他还是个小年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分分钟为了兄弟就跟领导拍桌子,翻脸,不干了。
可眼看着姜玉珍肚子一天天大了,郑开喜不敢自己擅自做这个决定。
姜玉珍已经好几个月在家保胎没上班了,只领了基本工资,一个月才三十块钱,要是他这边再出什么变故,那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都是要脸面的人,哪怕是家族里有其他人过得不错,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好张嘴去借钱。
因为抑郁不得志,郑开喜鼓起勇气和姜玉珍说这事儿的那天,还喝了点闷酒,握着姜玉珍的手,语气里都带着哭腔了。
郑开喜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姜玉珍和他结婚至今,都没见过他这么难过痛苦的一面,当即心里就软得一塌糊涂。
本来是因为心疼丈夫,姜玉珍就想着,不如拼上一次,就同意了郑开喜办个停薪留职。
姜玉珍一听说是要跟陆信一起干,就觉得这事儿更踏实了。
郑开喜也是个急性子,第二天醒了酒,就办了停薪留职,白忠海甚至没有挽留的意思,刷刷签了名。
当天下午,郑开喜就去找陆信了。
不得不说的是,郑开喜的业务能力的确是很强,又有程阳打配合,有之前第一汽车厂的名头做保,最重要的是,有陆信这个主任工程师坐镇,第一笔买卖谈的很顺利。
量不大,是一万五千块钱利润的单子。
对方爽快的付了八千块钱的定金,说好了一个月以内交货。
这八千块钱算是他们挣到的第一笔钱,大家伙都挺兴奋的。
储备金还有四万左右,这八千算是他们的纯利润,几个人坐一起商量了一下,就趁着钱的热乎劲儿没过,先把这钱给分到每个人手里。
这样,也好跟家里交差。
这一单,陆信和郑开喜功劳最大,出力最多。
这个配件的生产,陆信是全程盯着的,他是技术核心,没有陆信,就算是拉来了买卖,也没办法运作。
所以,这八千按劳分配,陆信分到了一千二,郑开喜一千,程阳八百,剩下的五千,还有十个人,一人五百块钱。
大家伙儿虽然累了点,但都乐得开心。
在汽车厂的时候,一个月才能挣几十块钱而已,这才刚出来,一下子,就翻了将近十倍的工资。
看来,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树挪死,人挪活。
正好,苏宁这边要用钱买房,陆信这就挣出来一千二百块钱。
陆信瞧着苏宁脸上那个震惊又动人的表情,只觉得身心一松,脸上粲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