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里是蒸好的包子,卖包子的女人见个人就招呼:“包子,好吃的包子,便宜的包子……”
一些原本想买煎饺的人,最后去买了包子。
幸好姜丽云他们现在有三口大铁锅,轮换着做煎饺之后,来跟他们买煎饺的客人基本不用等。
很多人是不耐烦等待的,过来买煎饺见煎饺没做好,转头就去买肉包子了。
煎饺虽然好吃,但等尝过几次,就没有那么稀罕了。
吴小春见有人把摊子摆在他们旁边,甚至招呼他们摊位上排队的客人,觉得难受极了:“他们怎么这样……”
姜丽云倒是并不在意,这样的事情,她上辈子经历过很多。
那会儿她一个人摆摊,曾有人到她摊位上闹事,说她卖的东西不干净,敲诈她让她赔钱。
还有人拿了她的东西不给钱,有人用□□跟她买吃食,有人站在她的摊位旁边跟她说污言秽语。
镇上的一个老光棍甚至跟踪她,被她拿着锅铲打了一顿才消停。
那时候她一百三十多斤,整天干活力气很大,战斗力不容小觑。
这辈子他们摊子上人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已经很少见了。
之后几天,那个卖包子的人一直在他们旁边待着,抢走了他们一些生意。
不过他们三个铁锅轮流做饺子,不需要客人等着,因此生意并没有变差,甚至每天卖出去的饺子,比之前还要多一点。
他们现在,一上午大概卖一千六百个饺子,加上卖茶叶蛋,能挣到将近三十块钱。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附近,又摆出来一个卖煎饺的摊子。
跟他们一样摆摊卖煎饺的,就是那个之前总来他们这边看他们做煎饺,还问东问西跟他们打听各种事情的年轻男人。
姜丽云见他跟风卖煎饺,一点不觉得奇怪。
煎饺的做法并不难。
猪肉馅的饺子,多做几次就能包出来,煎饺的话……
他们卖煎饺一直都是现做现卖的,那人站旁边多看看就学会了,回去之后多尝试尝试,注意火候,就能做个差不离。
上辈子她做煎饺,也是这么跟人学的。
不过她学会之后去了远点的地方卖,开发新市场,这人却把摊子摆在她的摊子旁边,打定主意要抢她的生意。
这就有点过分了!
姜丽云在卖煎饺之余,看了隔壁的煎饺摊几眼。
那个卖煎饺的男人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他的煎饺摊几乎完全就是学她的,这人用跟她一样的锅,一样的煤炉,甚至也在红纸上写了“东北煎饺”四个字,然后贴在一块木板上当招牌。
甚至帮他包饺子的,也是一对跟姜瘸子夫妇差不多年纪的夫妇,不出意外的话,那应该是他的父母。
此外,还有个瞧着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负责卖饺子,这小姑娘跟他长得很像,应该是他的妹妹。
这分明就是复制了她的摊子,来抢她的客人。
姜丽云所在的九曲镇,在古时候是个县城,本身人口就多,又因为它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离省城还很近……
上辈子到了后来,这里发展得很好,镇上常住人口有两万,总人口十多万。
虽然这时候镇上的人没那么多,镇子也比后来小,但适合卖早餐的绝不止这么个地方。
现在两个一样的煎饺摊放在一起,他们的客人肯定会被分走一部分。
至于再往后……不出意外的话,谁家能踏踏实实好好做生意,谁就能留住客人。
上辈子类似抢生意的事情,姜丽云也是遇到过的,她一直在小学门口摆摊,后来店铺也开得离小学不远,而附近的早餐店,并不止他们一家。
有些店,卖的还是跟她一样的东西。
只是有些店能长久地开下去,有些店开一段时间就关了。
她的店能一直开下去也是有原因的,她店里的东西价格实惠,做包子饺子用的原料还非常好。
比如做馅料的肉,她一直都是用猪前腿肉,不会用那些不好的肉。
有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用猪身上零零碎碎不好的肉来做馅料,也就是姜利海从大城市买回来的那种。
猪身上有些肉,是大部分买肉的人不会买的,比如猪脖子上带着淋巴的肉。
这些肉的价格非常便宜。
它们倒也不是不能吃,清洗干净把淋巴去除就行了,不过有些摊贩为了节省成本,会用这些肉做肉馅,他们甚至懒得清洗以及去除淋巴。
他们不是只用这些肉,还会掺杂好肉,客人不一定能吃出来,但九曲镇到底是个小地方,他们做的事情,别人不可能一无所知。
菜市场卖肉的那些人相互之间都认识,他们知道哪家早餐店用的肉好,哪家早餐店用的肉不好。
这些,他们是会跟周围人说的。
上辈子,她的早餐店在这些人里口碑一直很好,虽然有时候会被抢走一些生意,但有一批老客,从未亏过钱。
到后来,附近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食堂,还会跟她买包子给老师吃,就因为信得过她。
她的网店越开越好,将铺子盘给别人的时候,那些人还挺舍不得她的。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店家用的原料好,卖的早餐价格实惠不难吃,他们就会一直光顾。
至于做出绝顶美味……就是普通的包子饺子,不可能做出绝顶美味来。
姜丽云觉得自家的饺子不差,也就不在乎有人抢生意。
按照她的经验,遇到抢生意的人不用去管他们,只要像之前一样,按照自己的步调做好饺子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客人会知道哪家的早餐最好。
更何况……她正琢磨着要卖炸鸡呢!
炸鸡下午卖比较好,早上生意太好她就没力气在下午的时候去卖炸鸡了,所以现在这样也挺好。
姜丽云并不在意被抢了生意,其他人却不一样。
冯易做煎饺之余,一直愤愤不平地看着隔壁。
吴小春更是一脸愧疚地看着姜丽云:“丽云,都是我不好,我之前跟他说了很多事情……”
当时吴小春只觉得那个男人有点爱说话,现在想想,人家一直在打听他们的饺子是怎么做的!
她什么都不知道,人家问她猪肉是从哪里买的什么价格,一斤肉能做多少饺子什么的,她竟然全都说了。
“妈,没事,你不说他也能学会,”姜丽云道,“而且这煎饺本来也是我跟别人学的,没道理我能卖别人不能卖。”
然而吴小春还是很担忧,他们现在赚得挺多的,但在有人抢生意之后,会不会一天只能挣十几块?
姜丽云见吴小春一脸忧愁,就知道她肯定又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了,吴小春性格如此,她也没办法。
大早上生意挺好的,姜丽云也顾不得太多,笑着招呼那些来买煎饺的客人。
她前段时间,已经跟一些客人混熟了,这会儿跟他们聊了聊,就得知隔壁摆摊的,确实是一家子,就住在附近。
那家人姓杨,到她这里来偷师的年轻男人叫杨海涛。
他的父母的工作给了他两个哥哥,到了杨海涛这里,他一直找不到工作。
这几年镇上出现了一些小工厂,会招人做衣服什么的,只是人家都招女工,杨海涛一个没什么技术的男人,能做的只有卖苦力的工作,甚至这种工作都不好找。
农村的年轻人比他吃苦耐劳多了,工地不要他这样细皮嫩肉的男人。
一开始还好,时间长了免不了被哥哥嫂子嫌弃……
若无意外,杨海涛是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所以看中了她的煎饺生意,想要跟着做。
“杨海涛处处学你,还把摊子摆在你旁边,真不厚道。”跟姜丽云买饺子的人道。
姜丽云笑了笑,道:“看今天这样子,我的饺子不一定能卖完……你要生饺子吗?一块钱十三个,回家用水煮,加点小青菜做个饺子汤,味道特别好。”
这个来跟姜丽云买煎饺的客人穿得挺好,家里条件应该不错,所以姜丽云才这么推荐。
“饺子还能这么吃?”客人有点好奇。
姜丽云道:“饺子的吃法可多了,还可以蒸着吃。不过我喜欢吃煎饺和汤饺,热乎乎煮一锅饺子汤,这时节吃下肚子,整个人都暖和了。”
那客人被姜丽云说得心动:“那你给我拿一块钱的生饺子。”
姜丽云装了生饺子给她,又道:“做饺子汤的时候除了小青菜,还可以放木耳、油豆腐、菠菜什么的,晚上只做一锅就够全家吃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的可以。这样做出来好吃吗?”
“好吃的,你要是想更好吃点,可以煎两个鸡蛋放进去,菠菜什么的稍微过个水再放……”姜丽云跟人家说做饺子汤的经验。
结果不止这个客人买了一块钱生饺子,在旁边听到的另一个客人,也买了一块钱生饺子。
之后,姜丽云见到合适的客人就推荐一下,虽然她摊位上的客人少了一些,但饺子没少卖。
至于隔壁那家人……知道杨家的情况之后,姜丽云隐约记起那是什么人了。
都在镇上住着,她上辈子是见过杨家人的,尤其是杨父杨母。
不过杨海涛和他妹妹她没怎么见过。
按照上辈子她听来的八卦,好像是杨家两个哥哥把弟弟妹妹赶走了,后来弟弟妹妹去县城打工,就定居在了那里。
杨家兄弟她不了解,但杨母的事情,姜丽云从客人那里听了不少。
据她所知,杨母不是好相与的人。
上辈子杨母到后来身体不好,几个子女就凑钱给她请了保姆,结果她各种折腾,赶走了好多个保姆,以至于到最后杨家都请不到保姆了,只能把她送去敬老院。
姜丽云也懒得管别人的八卦,只耐心卖自己的饺子。
一眨眼,就到了她去工人俱乐部的阅览室看报纸的时间。
平常这时候,他们就剩几十个饺子了,但今天剩了一百多个。
不过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就这点饺子,他们自己吃或者拿去送人也是可以的。
姜丽云看向冯易:“冯易,我去看报纸了。”
冯易不太开心,低低地应了一声。
这会儿,冯易有种跟隔壁杨海涛打一架的冲动。
这人抢他们的生意,姜丽云挣到的钱就变少了!
姜丽云挣到的钱变少了之后,他们盖房子的速度就变慢了!
冯易一直惦记着盖房子的事情,现在这事儿可能要推迟,他非常难受。
姜丽云注意到了冯易低落的心情:“阿易,我跟你说,其实我一直想卖炸鸡。以后我早上少卖点饺子,下午去卖炸鸡,应该能赚更多。”
冯易愣了愣:“卖炸鸡?”
“对。”姜丽云道。
她没急着卖,是因为忙不过来,以及之前天气有点热。
卖炸鸡的话,鸡肯定要提前一天杀好腌制好放冰箱保存,但她没有冰箱,等天冷一点再卖比较好。
嗯,这几天正好降了温,可以开始了。
听姜丽云提到炸鸡,冯易嘴里就冒出口水来。
昨天,姜丽云又做了一次炸鸡,做得比第一次更好吃。
因为姜利海跟船出去了不在,又没有分给泥瓦工和姜二叔的缘故,他还吃到了很多。
昨晚上那只鸡的两个鸡腿,姜丽云给了姜瘸子夫妇,但他分到了鸡翅中和鸡翅根,姜丽云说的没错,鸡翅中鸡翅根吃着比鸡腿更入味,特别好吃。
如果姜丽云要卖炸鸡,那早上少卖点饺子,确实没什么。
冯易放松下来,对隔壁杨家的煎饺摊,也没那么在意了。
“你放心,我会赚很多钱,早点盖个属于我们的房子。”姜丽云哄他。
冯易忍不住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
姜丽云又想亲他了,但到底没有这么做,最后只捏了捏冯易的脸。
姜丽云去阅览室之后,卖饺子的工作,就交到了冯易手上。
反正姜瘸子和吴小春,肯定是干不来这活儿的。
冯易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但他喜欢姜丽云,也就愿意学姜丽云。
学着姜丽云的样子招呼客人,冯易慢慢卖着剩下的饺子。
而隔壁,杨海涛其实有点焦头烂额。
来摆摊之前,杨海涛是想多练一练自己做煎饺的手艺的,但他妈觉得饺子能做熟就行了,多练几次太浪费钱,不许他多练。
他一直没工作手上钱不多,摆摊的本钱全是父母出的,他父母不愿意拿出钱来买面粉猪肉让他练手艺,他也没有办法。
而这,造成了他今天做饺子的时候,速度很慢。
其实冯易一开始做煎饺,速度也很慢,但姜丽云从来没有催过,还把自己上辈子的经验倾囊相授。
慢慢地,冯易就越做越好了。
杨海涛却是没人指点的,杨母还一直催他,让他做快点,免得客人跑了。
杨父杨母在镇上生活了大半辈子,杨海涛也是从小在镇上长大的,他们认识镇上很多人。
再加上他们就住在附近……附近的人都认识他们。
见杨家人摆摊卖煎饺,认识杨家人的人,就都去了杨家那边买。
还有一些人见来了个新摊子,想尝尝看味道是不是一样,也去了杨家那边买。
杨家的生意非常好,杨母就一直嫌弃杨海涛做得慢。
被催着,杨海涛愈发慌乱,做出来的煎饺有些下面一点都不焦,有些则焦过头。
如果冯易看到了,会发现杨海涛今天做的煎饺,跟他在砖瓦厂给人做煎饺的时候,做的那些差不多。
只是他在砖瓦厂,饺子是免费给人吃的,杨海涛却是拿来卖钱。
这会儿很多人已经去上班上学了,来买煎饺的人少了很多,杨海涛总算空出手来,埋怨自己的母亲:“妈,你一直催我干什么?做太快煎饺熟不了。”
“你做一锅饺子的时间比隔壁还要长一点,怎么可能不熟?”杨母道。
那确实,杨海涛算过隔壁那家人做饺子的时间,他今天做饺子,花的时间比隔壁要长。
杨海涛又道:“妈,我们为什么非要在这里摆摊?去别的地方不好吗?”
他的手艺是偷学来的,不好意思再去抢人家生意,就想去别的地方卖,远远躲着。
但他妈一定要在这里摆摊。
“我们家在这里,附近的人都认识,在这里摆摊生意才好,为什么要大老远去别的地方?”杨母道。
这附近不仅有小学还有早市,人特别多,是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卖煎饺是杨海涛的主意,也是他想做的生意,但真的开始做之后,就不受他的控制了。
本钱全是他爸妈给的,他不得不听爸妈的话。
杨海涛不再说话,他把铁锅从煤炉上搬下来,打算换个新煤球上去。
他们准备的面粉和肉馅比较多,现在还剩下好些生饺子,他得继续做。
“你换煤球干什么?”杨母皱眉。
“煤球快烧完了。”杨海涛开口。
“不是还有一些吗?剩的饺子也不多了,你这会儿加了煤球等下烧不完。”杨母心疼煤球,不舍得让杨海涛用。
但火太小饺子熟不了!杨海涛跟母亲说了自己的担忧,杨母左思右想,总算允许他换煤球。
但杨母不让他把三个眼里的煤球全换了,只让他换一个眼里的煤球。
与此同时,从杨家的摊子上买了煎饺的人,都已经开始吃了。
一个之前常常到姜丽云这里买煎饺给孙子吃的老太太跟杨母是认识的,今天就在杨母这里买了煎饺。
她带着煎饺回家,小孙子立刻冲过来喊奶奶,等着吃煎饺。
这孩子很爱吃煎饺,但今天他咬了一口就皱起眉头,最后挑挑拣拣只吃了饺子馅和饺子下面的皮,没吃上面的一圈饺子皮。
“小宝,这是怎么?”老太太见剩下不少饺子皮,问道。
小男孩开口:“奶奶,饺子皮不好吃。”
“你之前不都会吃完,怎么这次不吃完?”老太太舍不得浪费,用筷子夹了饺子皮吃。
这一吃……老太太也觉得不好吃。
包饺子的时候,饺子皮两边贴一起,会按出几个褶皱。
她孙子剩下的,就是那一圈褶皱,她咬了一口才发现这里的皮太厚了,吃着干巴巴的还有点硬。
如果饺子是水煮的,其实不会这样,饺子皮在水里煮一段时间就软了。
但煎饺不同,上面的饺子皮太厚,吃着会特别干特别硬,还不入味。
姜丽云上辈子就知道这一点,她擀的饺子皮本来就比较薄,她还叮嘱了姜瘸子夫妇,让他们把饺子皮贴合在一起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褶皱弄太厚。
所以她这边的饺子,没人挑剔皮太厚,但杨家人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老太太吃完饺子皮,想了想,觉得下次卖煎饺,还是要去姜丽云那边。
这杨家做的东北煎饺,就是不正宗!
同样的事情,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生。
一个女人给自己的丈夫买回去煎饺,她丈夫吃了一口就有点嫌弃:“今天的饺子没有以前好吃,底下不脆就算了,上面的饺子皮也太厚了,吃着干巴巴的……是不是换人做了?”
那女人道:“倒也没有换人做,是我换了个摊子买。”
“好好的你为什么要换个摊子买?”
“这煎饺是你表弟做的,他在那边卖煎饺,难道我还能跟别人买?”
这男人沉默了。
事实上,这两家人算是运气好的。
这天还有那么几个人,在咬了一口煎饺之后,发现中间没熟。
这些人的心情那可太差了,但为了几个饺子找上门去好像不太好……他们中午吃饭的时候把饺子蒸熟或者煮熟吃掉了,心里却很不舒服。
以后买饺子,还是得去正宗的那家买!
杨家这边的事情,姜丽云并不知道。
她看完报纸回去,发现煎饺就剩二十几个了。
隔壁杨家还剩不少,明显打算继续卖,但她准备收摊回家。
泥瓦匠在给他们盖房子,他们要回去做中饭。
剩下的煎饺不多,他们中午吃掉就行。
下午的话,她打算去姜玉仙那里买几只鸡。
姜丽云打算明儿个,就去镇上卖炸鸡。
至于在哪里卖……幼儿园门口就挺好的。
现在的初中生小学生,不一定是独生子女,但幼儿园里的那些孩子,绝对是受宠的独生子女。
煎饺没有卖完,姜瘸子和吴小春挺难受的。
之前在镇上的时候姜丽云忙着卖煎饺没时间安抚他们,但这会儿她有空:“爸,妈,我们就算少卖点煎饺,一天也能挣十几二十块,已经比上班多很多了。”
“我正打算卖炸鸡,以后上午早点收摊,下午正好可以去卖炸鸡。”
“卖炸鸡挣的钱,指不定比卖煎饺还多。”
“你要卖炸鸡?这东西怎么卖?”吴小春问。
姜丽云道:“把整鸡拆开了卖,分别卖炸鸡翅、炸鸡腿、炸鸡架还有无骨鸡柳。”
姜丽云在自家做炸鸡,剁成快之后直接就做了。
但她卖炸鸡的话,肯定不能这样。
她打算将鸡拆开了卖。
鸡腿鸡翅直接炸了就能卖,鸡肉则做成无骨鸡柳卖,剩下的鸡架也可以炸了出售。
鸡内脏的话,最近中午要请泥瓦匠姜二叔他们吃饭,先自家吃就行,要是以后炸鸡卖得好,杀的鸡多鸡内脏吃不完,那可以卤一下,顺便卖熟食。
其实卖炸鸡,省时省力的做法是直接买冷冻的鸡腿鸡翅回来腌制。
但在这时候的九曲镇,没有冷冻的鸡腿鸡翅买,大城市应该有,但她不可能去大城市买。
她只能自己买鸡回来拆开了卖,还挺麻烦的。
不过一开始她不打算卖太多,一次卖个两三只鸡就行,倒也不至于累到。
镇上舍得花钱买炸鸡的人本来就不多。
姜丽云向姜瘸子夫妇描绘了一番卖炸鸡的广阔前景之后,姜瘸子夫妇就不在意有人抢他们生意的事情了。
姜丽云这时候又道:“爸妈,我们不用去管别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姜瘸子夫妇点头答应。
姜丽云对他们挺满意的,她的父母拿不了主意,但胜在听话。
比如做饺子,她说了要怎么做,她父母就怎么做,不会自作主张。
上辈子她雇人帮她包包子包饺子,最气的就是有些人不听她的话。
记得有一回她雇了个人,那人特别为她“着想”,包包子的时候非要少放点肉为她节省成本……
她注意到之后让这人改,这人还不改,觉得包子里面不需要放那么多肉。
她当时都无语了,然后马上把人辞了。
姜瘸子夫妇还挺好的,她说放多少肉就放多少肉。
一行人回到家,就遇到了周巧霞。
周巧霞看到他们之后喜笑颜开:“听说有人学着你们卖煎饺,把你们的生意都抢了?”
姜丽云并不意外她知道这件事,毕竟冯老头最近天天去镇上早市卖菜,他们卖煎饺的地方吧,离早市还挺近。
不过周巧霞也挺让人无语,这迫不及待跳出来取笑她的样子,像极了电视剧里不长脑子的炮灰。
姜丽云道:“听说你们快养不起那些鸡了?婶子你之前还说冯叔以后不去卖菜了,最近他又天天去卖,是为了赚钱买饲料吧。”
“你……”周巧霞怒了。
“妈,你有点臭,”冯易挡在姜丽云面前,一脸真诚,“你能不能离远点,别熏着丽云姐。”
周巧霞要不是打不过冯易,肯定要上来打架。
姜丽云站在冯易身后,见周巧霞脸色难看,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冯易说的是真话,周巧霞确实有点臭。
两百多只鸡养在家里,不仅要喂吃喂喝,还要给它们清理粪便。
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周巧霞和冯老头在干,他们不臭才怪。
姜家没有养猪,但养了鸡和羊,姜丽云平常就不喜欢去羊圈那边。
真的很臭!
幸好养羊养鸡一直是姜瘸子在管,不需要她帮忙。
周巧霞气鼓鼓走了,他们高高兴兴回了家,开始做午饭。
姜瘸子烧火,吴小春洗菜,姜丽云则负责做菜。
至于冯易,他又抽空去盖房子的地方了。
如今,房子已经盖好第一层,在盖第二层了。
这时候的人盖房子,楼板都用“五孔板”。所谓的五孔板,就是用钢筋、水泥、沙石提前浇筑好的预制板,可以像砖头一样直接买到。
盖好第一层房子的墙壁之后,直接将五孔板铺在上面,就能继续盖第二层了。
在这时候的人眼里,五孔板是一种好东西,但它其实有很多缺点。
比如说盖的房子,宽度必须跟五孔板一样,又比如卖五孔板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偷工减料以至于五孔板的质量不太好……
几十年后,大家已经不用五孔板盖房子了,不过现在能用这个都算好的,村里有些人家,是用木板当楼板的,那玩意儿比五孔板更危险。
姜丽云琢磨着,要不了半个月,房子的框架就能盖完。
砖瓦的小房子盖起来真的很快,不过盖好框架之后,还要装窗户粉刷墙壁浇筑地面……要入住还得等等。
现如今,一些可以拖欠的钱,比如跟砖瓦厂买砖头的钱,他们都欠着,也因为这样,到现在为止,盖这房子只用了几百块。
等吴小春洗完菜,姜丽云就道:“妈,你去一趟玉仙婶那边,跟她买三只鸡,让她帮忙杀一下,把毛褪了。”
鸡血可以吃,鸡毛可以卖钱,在他们这里,卖鸡的人都是愿意帮忙杀鸡的。
不过一般人家不会这么干。
他们更愿意把鸡血留着自己吃。
昨天她做炸鸡的那只鸡,就是冯易杀的,鸡血全接住了,今天中午姜丽云就用鸡血做了一锅汤。
但她打算卖炸鸡,这时候还自己杀的话,那么多鸡血根本吃不过来,还不如让别人帮忙杀。
“哪用得着让别人杀?让你爸杀就行了。”
“爸忙不过来。”姜丽云道:“妈你听我的就行。”
好吧……吴小春出去了。
结果没一会儿,吴小春带着姜玉仙回来了。
姜玉仙问姜丽云:“丽云,你又要买鸡,还要一次买三只?”
“是啊玉仙婶。”姜丽云笑道。
姜玉仙道:“我还当你妈传错了话,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从姜丽云这里得了准话,姜玉仙这才带着吴小春去挑选合适的鸡。
姜丽云见状有些无奈。
他们村有些人让孩子帮忙买东西,卖东西的人怕小孩子乱说,会带着小孩回家,跟家长确认一下。
结果到了她这里……人家带着她妈找她确认。
吴小春和姜玉仙刚走,姜二叔冯易他们就回来了。
姜丽云让冯易给姜二叔泡茶:“菜还没做好,你们先喝点茶。”
这会儿时间还早,姜二叔他们就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又聊起养鸡的事情:“最近饲料价格越来越贵了,现在买一百斤饲料,比之前贵了两块钱。”
“鸡的价格一点没涨,这下利润会少很多。”
“养鸡不划算,幸好我家没养。”
姜二叔很庆幸自家没有养鸡,但隔壁,周巧霞却看着自家的鸡,正幻想这鸡卖出去之后,能挣到大钱。
“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杀一只鸡,整个新年,就这么点鸡肉来来回回端到桌上请客用,客人也不敢下筷子吃,就怕吃了主人家没鸡肉请别的客人……”周巧霞跟冯老头念叨,“现在就不一样了,如今大家都舍得吃鸡肉了,大年夜杀的鸡,当天就吃掉,之后请客会另外买,到时候咱们这鸡,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是啊,去年过年的时候,鸡的价格都翻倍了!”冯老头道。
两人正说着,在村小学读书的冯笑笑回来了。
周巧霞和冯老头都更重视儿子,但因为家里就冯笑笑一个女儿,他们对冯笑笑也是很疼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