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by张佳音
张佳音  发于:2023年12月19日

关灯
护眼

宋明杰之前一直很避讳接收赵村儿大队的消息,也没看过报纸,现在为了更稳妥,重新又搜集起来。
郑美珠也在找赵村儿大队的报纸。
郑父郑母跟她一起看,越看越怀疑,越看越不放心,尤其是那张赵村儿大队杀猪宴的集体合照,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几乎看不出刁蛮的样子。
最后,郑母决定,请假陪女儿一起去。
她也去,宋卓不愿意一个人跟外公待在家里,哭着要跟妈妈在一起。
没办法,只能也带着。
而这个消息传到宋明杰耳朵里,他好不容易稳住的心,又是一堵。
他不一个人,好几双眼睛,没办法有什么小动作,不得不也带上宋母。
于是,两家一起买了八月二十三号的火车票,四大一小还有一个在肚子里的,即将到达赵村儿大队。

牛小强接下了赵柯的任务, 第二天就行动起来。
他自动认领了“余欢朋友”的称好,带着一票小弟,等在村南头田桂枝家门口。
包奇星在屋里看见牛小强他们,惊喜:“老大!你们是来等我的吗?”
牛小强只是冲他招招手, 啥也没说。
包奇星兴冲冲地跑向他们。
田桂枝站在门口, 忍不住骂了他一句:“火燎腚啊!”
包小雨站在她身后, 不敢出声, 等她从门口走开,才跨出门, 小声道:“妈, 我去干活了。”
田桂枝回头看饭桌都收拾干净了, 就没说啥。
院门口, 包奇星跟牛小强汇合,见他不动,不解,“老大, 不走吗?”
“急啥。”
包小雨走到院门, 脚步踟蹰,眼神飘向牛小强他们,飞快地移开,又忍不住再偷偷去瞄。
她今年十岁,因为大队的强制规定,下半年终于能去上学, 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干活儿, 除了住得近的魏如月, 没有别的朋友。
村子里的小男孩们都爱跟着牛小强玩儿, 她弟弟包奇星也是, 早上扒开眼睛就想往外跑,去找牛小强。
她妈田桂枝总说牛小强性子霸道又野,不喜欢他像个跟屁虫似的围着别人家的孩子屁股转,更不喜欢他老说自个儿是牛小强的“小弟”,说他没出息。
她还怕包奇星跟着牛小强上蹿下跳地淘气作祸,受伤。
但包小雨其实对牛小强印象挺好。
包奇星没上学之前,在家里也会对她呼来喝去,自从开始跟牛小强玩儿,他就转变了。
“我们兄弟将来要顶天立地!”
“是男人就不能欺负女人!”
“强者永不言败!”
类似这种话,包奇星经常挂在嘴上。
“小雨。”
魏如月走过来,叫她一起走。
牛小强迈开步子,走在她们身边,一群男孩子也跟着他一拥而上。
包小雨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抓住魏如月的手臂。
魏如月跟牛小强合作过,又有换过家的交情,惊讶过后,直接问他:“牛小强,你要干啥啊?”
牛小强道:“等你们一起去上学,咋了?”
包奇星震惊:“老大,你不是说不跟女孩儿玩儿吗?”
“都是同学,分啥男女。”
牛小强以前是说过,但他现在改口,也改得理直气壮。
重点不是这个。
魏如月提醒:“现在还没开学……”
牛小强不在乎,“天天去学校报道,就是上学,干活还是上课,没区别。”
魏如月闹不明白他,干脆也不问了。
但大家走着走着,一群男孩子就将两人围在中间,簇拥着她们走。
包奇星很羡慕他姐这么风光,悄悄挤到中间,挨着他姐走。
然而,魏如月和包小雨骄傲不起来。
牛小强太张扬。
她们俩都是不受宠爱的女孩儿,以前有点儿互相取暖的意思,她们羡慕牛小强这样的孩子,跟他们出现在在一起又实在尴尬。
好不容易忍耐到学校门口,两个女孩儿以为,这下,该分开了吧?
牛小强带着童子军继续跟在她们身后。
魏如月、包小雨:“……?”
有毛病?
牛小强问她俩:“怎么不走了?不是要去找余欢吗?”
魏如月、包小雨:她们俩找余欢,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她们女孩子也不想跟臭男孩子玩儿。
屋里,刘三妮儿发现他们,招手:“等余欢吗?她马上就吃完饭了,快进来等。”
余欢走到门口,一看见这么多孩子,惊讶地长大嘴巴,眼睛也瞪得圆溜溜的。
余岳也探出头来,嫉妒地哼了一声,扭头钻回屋。
魏如月和包小雨不得不带着牛小强他们一群男孩子走进院子。
几乎全村这个年龄段儿的孩子都在,他们人多,屋里肯定挤不下,大家就都没进屋,停在房檐下。
他们往屋里瞅,才发现赵小草和谷三妮儿也在。
赵小草目光落在牛小强身上,“你们……来找余岳?”
余岳不由地抬起下巴,挺起胸膛。
牛小强特不客气地说:“谁找他啊,我们一起等余欢同学。”
余欢屁股刚坐在凳子上,又震惊地站起来,“等、等我?!”
余岳则是脸一掉,高高地撅起嘴巴,瞪着他们,也瞪余欢。
刘三妮儿说他:“你那嘴能挂油瓶了,你们赶紧吃饭,一会儿收拾完,我还要出去干活儿呢。”
窗户敞着,门也敞着,余欢重新坐下,被一群男孩子盯着吃饭,也尴尬了,手足无措。
牛小强一个眼神都不往余岳那儿飘,跟赵小草她们俩搭茬:“你们一会儿要去哪儿?赵主任说中午给我们冲苏打水喝,放很多糖。”
“叫姐,你这小子咋这么没礼貌?”
牛小强拒绝赵小草:“我才不叫黄毛丫头姐。”
赵小草炸毛,她正在渴望被当成大人的年纪,可她天生头发黄,从小就被叫黄毛丫头,现在连牛小强都这么叫,忍不了。
谷三妮儿拉住她,“别理他一个小屁孩儿。”
牛小强瞪她们,“我是大哥,不是小屁孩儿!你们尊重点儿!”
她们根本不知道他做了多少大事!
他是赵村儿大队隐藏的守护英雄,才不是什么小屁孩儿!
赵小草发现他跳脚,心里舒坦了,扔下“幼稚”两个字,扭头。
牛小强为了他的目的,忍气,转向余岁,故意叫了一声“余岁姐姐”。
他的声音黏黏糊糊,魏如月和包小雨表情都有些不适。
赵小草无语,“你恶不恶心。”
恶心到她,就好。
牛小强得意,问余岁:“余岁姐姐,赵主任说部队训练,会有一些设施,你一会儿跟我说说呗?”
余岁因为余岳这个弟弟,一向觉得这种年纪的男孩子很惹人烦。
她很冷淡地拒绝:“抱歉,一会儿我们要去大队部,要讲考前准备。”
不能从她这儿偷到信息,牛小强泄气,只能按照赵柯说得使劲儿。
他对着余欢叭叭:“你见过水车吗?我们大队有好多水车,架在河上的特别漂亮,等今天干完活儿,我们带你去看啊。”
余欢被他吸引了注意力,吃饭都慢了。
“村子里老多好玩儿的地方了!”
牛小强手舞足蹈地比划,其他孩子们也跟着吐沫横飞地说。
金大娘家种了很大一片油菜,快要开花了,到时候黄灿灿的,很漂亮;
过些日子,松树林里能捡到松子;
他们经常去河沟里挖泥鳅,带回来加餐;
豆秸堆很高,大家都爱爬上爬下,好像离天空很近;
最好玩儿的是冬天,他们可以将雪变成他们想变成的任何模样……
不止初来乍到的姐弟三人,连刘三妮儿和赵小草、魏如月她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听得入神。
在他们眼里,赵村儿大队处处都是美好的,只要探索,永远能发现新的有趣的娱乐。
人们总会怀念小时候,或许是因为,即便生活上不富足,儿时的快乐是富足的,快乐就只是快乐。
赵小草对余岁道:“考前会开完,我们也带你去附近转转吧,你可以试试踩龙骨水车,河里的水会运到稻田里。”
余岁点头。
刘三妮儿吃完饭,撂下碗筷,就出门了。
余欢也有些迫不及待,抓紧收拾完桌子,便跟着牛小强魏如月他们往外走。
奶奶不在家,两个姐姐也都有了各自的朋友,尤其是余欢,她有一群!
仿佛只有余岳一个人孤单。
他自己不愿意接纳赵村儿大队,抓心挠肝地好奇,也不愿意屈服,便小跑到前面去拦着余欢,“不准你出去!你得在家陪我!”
余欢想出去,又不太能拒绝弟弟,纠结……
牛小强直接替余欢做决定:“听他的干啥,咱们走咱们的。”
他让几个小弟挡住余岳,叫魏如月拉着余欢走。
魏如月安静挽起余欢的手:“学校得在开学之前收拾出来,这是大队给咱们的任务,不去不好。”
大家都要做,余欢想叫余岳一起,但对上他愤怒的眼神,有些开不了口,只能垂下头,顺从地跟魏如月走。
余岳气得大喊大叫,一直追到院门口,瞪着他们走进对面的学校。
大队大院儿——
顾校长站在院子里,给几个孩子开考前动员会。
赵柯坐在窗下听着玩儿。
“考试时间是八点半,明天早上五点,就到大队来集合,赵主任开拖拉机拉你们去公社。”
赵柯举手,“我就在这儿等你们。”
一群少年少女应声。
而顾校长全都讲完,一人发了一张手写的考前准备单。
谷三妮儿拿着她那张,指着名字那一栏的“谷雨”二字道:“这是我大名儿,我姐叫谷穗,比划太多了,我请赵主任帮我起了个比划少的,谷雨意头多好,利作物生长。”
余岁抬头看向表姐,“表姐还帮你们起名啊……”
“家里给起的二妮儿三妮儿,那么随便,明显不重视我们,我们就找重视我们的喽。”谷三妮儿说得轻描淡写,开朗道,“我跟刘姥姥撞名了,你要是总‘三妮儿’、‘三妮儿’的叫我,肯定很不自在,以后叫我大名儿吧,我喜欢我的大名儿。”
真的撞名了。
余岁忍不住弯起嘴角。
第二天,有考生的人家,天刚亮,烟囱就冒起烟。
不到五点,家长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大院儿,比他们孩子都紧张,一会儿问“笔带了吗”、一会儿问“拉没拉下别的东西”,一会儿又叮嘱各自的孩子别粗心大意。
要是问一遍也就算了,他们一遍一遍地追问。
余岁自主能力强,刘三妮儿跟她一起检查了一遍,就不再多说,给她添加压力。
赵柯和顾校长站在一起,后来姥姥过来说话,没多久其他家长也过来,对顾校长各种叮嘱。
顾校长劝他们不要太紧张,毫无作用。
赵柯起太早犯困,看着他们这样儿,兴味冲淡了困意。
曾经说读书没用的是他们,这时候生怕孩子考不上的也是他们。
“五点了。”
赵柯起身,拍拍手,示意唠叨的叮嘱的都停一停,“赶紧上车斗坐好,走了走了。”
她一发话,孩子们抓着挎包,嗖地爬上车斗。
他们早就被念得不耐烦了。
顾校长怕学生们不安分,也上了车斗,随时看着他们。
赵柯围着车斗转了一圈儿,检查了一遍,才启动拖拉机,坐到驾驶位。
家长们让开路,赵柯抬手,冲他们爽利地一挥,“走了。”
都是十来岁的少年,新鲜劲儿上来,完全忘了紧张,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地说话。
赵柯坐在前头,听着他们生机勃勃的说笑声,嘴角上扬,忽然喊了一句:“要不要加速!”
少年们异口同声:“要!”
赵柯已经稍微加速,又问:“怕不怕颠?”
少年们带着笑意大声回应,“不怕!”
“那冲起来——”
赵柯一拧油门儿,拖拉机又策马奔腾起来。
少年们欢呼雀跃。
顾校长一个中年男人,冷不丁地,有点儿跟不上赵柯和学生们的速度与激情,适应了风迅速拂过面颊发丝的感觉,竟也找回了一些年轻时候的活力。
余岁第一次坐拖拉机的车斗,而且是跟其他同龄人一起,就被他们这突如其来的奔放震了一下。
赵小草和谷雨也在狼嚎,发泄着紧张。
余岁的安静,格格不入。
谷雨抓起余岁的手,“余岁,一起啊——没啥人——怕啥——”
余岁不自在,被催得厉害,才试探着喊了一声。
大喊能够释放很多情绪。
第二声,不需要谷雨催促,余岁便喊了出来,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
前面,赵柯听见冷脸表妹的喊声,神情更加明朗。
飙个拖拉机,她成功地带走了岁岁表妹身上“装酷”的标签。
拖拉机直接开到公社中学,赵柯和顾校长一直陪着他们。
顾校长开解他们,赵柯只是坐在拖拉机上,看着赵村儿大队的学生们进入考场,才暂时离开,去公社大院儿。
一个月的时间,公社已经完成计划开垦的土地亩数,但集合全公社力量,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肯定要对公社的农业寄予厚望。
开弓没有回头箭,且必须要尽可能地做好,这样明年才能继续扩大耕地亩数。
今年的开垦结束后,合作社为明年的耕种开了一次会。
赵柯在农学院和农业部稍稍打开了一点儿门路,决定以公社的名义,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到赵村儿大队实地考察一番,检验一下合作社的耕地以及各个大队的土地都适合种什么作物。
最近,公社都在为迎接农业专家做准备。
赵柯过去跟段书记吴主任开了个小会,在考试结束之前返回到学校。
赵小草他们欢天喜地地出来,说着题目简单,他们答题特别顺利。
他们看起来都自信满满。
这对赵村儿大队是好事儿,但赵柯和顾校长对视后,心里都有几分酸涩和期待。
这个结果,他们早有预计。
赵村儿大队成绩最差的学生,模拟考试的时候,分数都不低,很能说明问题。
从赵柯上中学,学校的课程和题目就是这个程度,几年过去,还是这样。
而在赵柯之前呢?
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刻——童年、少年都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加以培养和教育,他们缺失了太多学习的机会,也浪费了太多时间。
赵村儿大队作出调整,先走出一步,以后就会提前很多步。
段书记他们也都对双山公社的发展有野心,双山公社现在大力发展农业,之后就会发展基础建设,教育是必然的一环。
阴霾无法永远遮盖朝气蓬勃的太阳。
他们这一小小的一隅就是一个缩影,广袤的大地上一定还有人在先走一步,未来必定会拨云见日。

拖拉机当天就拉着学生们回来,停在晒场。
不说八个学生的家长、学校的老师,大队社员们也都在关注。
“考咋样儿啊?”
“能不能考上啊?”
“看你们心情都挺好,是不是稳了?”
顾校长稳重, 没有出成绩之前, 不放话太早, “他们说考得还行, 不过不排除谁马虎丢分,确切的结果还得等放榜。”
“娃们这么努力, 肯定能行。”
大伙儿的文化储备还不够, 不知道这叫“薪火相传”, 他们只是乐呵呵地看着一群孩子, 仿佛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未来,就从这一代开始。
乡下人不是傻,也不全都轴,上上油, 不太明白的道理, 也能琢磨出味儿来。
更何况,赵柯和赵新山三不五时就要给他们去锈上油。
就说教育这个问题,往前了说,有赵柯这个现成的例子在,谁不知道读书好,前途比地里刨食儿更广阔。
他们只是没钱, 也看不见好的未来。
赵柯和大队做了很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儿, 就是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读书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读书的花费确实不低, 砸锅卖铁咬牙供,大伙儿可能会犹豫、退缩,但现在有大队开路,不需要那么艰难。
社员们估摸着自家孩子考中学的时间,盘算着要使劲儿干。
王老大家的孩子多,都上学的话负担重,犯愁道:“赵主任,要不我们家先不盖砖房了,钱先可着娃娃们上学?”
村儿里还有好几家是差不多的情况,孩子多,闻言,也都看向赵柯。
“该挣挣该花花,要是用你们省盖砖房的钱,就是大队没本事。”赵柯笑容里丝毫没有负担,“大队这么多户,本来也不能一年盖完,谁家孩子多,都要上学,手头上一时比较紧,可以排到后期,晚一点儿没关系,都是这一两年的事儿,放心,大队肯定不会让你们吃土的。”
大队的态度,就是赵村儿大队社员们的底气。
谁也不想眼睁睁瞅着别家有砖房住,他们自个儿的娃娃住不上。
众人放下乱七八糟的忧虑,嘻嘻哈哈:“都是老农民,吃的不就是土嘛。”
赵柯笑道:“话糙理不糙。”
白天干一天活儿,大伙儿都聚在村口乘凉唠嗑。
赵柯没回村儿当妇女主任之前,不太爱在村口停留,寒暄完就赶紧撤。现在,她爱唠了,时不时就凑到人堆唠一阵儿。
这也算是深入一线、了解村情、倾听民声。
大队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宏观,有时候会忽视一些小问题,而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变成大问题,影响发展。
因为大队干部和社员们的距离不远,社员们有一些切实的需求,会直接在闲谈中说出来,只要细心一些,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赵村儿大队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公社上学,以后要在公社住宿,家长担忧他们吃不好住不好学习懈怠……
这确实是个问题,前面走了九步十步,第十一步瘸腿,前面很有可能会白费力气。
于是第二天,大队干部的日常早会上,赵柯就提了这个问题和她的建议。
“在公社建赵村儿大队的宿舍?”
赵柯点头,“公社中学的宿舍,条件不怎么好。”
不止宿舍,教室也一样。
不好到什么程度呢?
房子是很多年前建造的,门窗不严实,一到冬天,外头零下二三十度,屋里零下七八度,经常有同学手指头冻成萝卜头,笔都拿不了。
晚上睡觉,被窝里拔凉拔凉,更别说容易露在外面的耳朵和肩膀。
公社本地的学生还好,家里暖和很多。
赵柯都是拿个热水壶,灌一壶热水回来,晚上冻醒就起来换掉热水袋里的水。
赵柯那时候跳级,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环境实在太艰苦了。
以前赵村儿大队小学的教室也这样儿,不过乡下学校,比较灵活,冬天太冷,那就不上课了,还省柴火,大不了天暖和了再补回课程。
“都是咱村儿的孩子,哪舍得他们吃那些苦啊。”
而且,赵柯还在琢磨另外一个事儿,“咱们大队以后在公社的人越来越多,念书的孩子,酸菜厂的工人,农机站的驾驶员,我爹回来会在公社卫生所干一段儿时间,傅知青和林知青他们也得去农机站培训,这么多人,全指着公社安排住处,不现实,最主要的是,这对孩子们来说,多好的资源啊,不利用可惜。”
哪怕是胡和志,赵柯其实心里头也觉得,他在酸菜厂有些浪费。
到时候他们顺带辅导辅导孩子们学习,三年的中学,也可以跳级走,省了时间,又省了一笔学费。
办公室暗,他们一人一个小板凳,围着个小方桌坐在房檐下。
赵新山点着一根儿烟,思考。
牛会计开口:“大队盖完学校,要建卫生所,咱们还欠着不少钱,手头紧。”
赵柯算计:“砖咱们自个儿出,房子咱们自己盖,就是玻璃窗、柴油和吃食的钱……”
牛会计愁眉苦脸,“工分儿也不少啊。”
大队组织,出去建房子的社员和留在村里烧砖、照顾田地的社员,都得加班,照现在大队给的工分,年底分红,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牛会计忍不住吐槽她:“怪不得你妈总说你败家,你手指头缝就不能拢紧点儿吗,少露出去一些。”
赵新山道:“赵柯也是为了孩子。”
牛会计当然知道,但他管账,还管着个不富裕的账,该咔哧得咔哧,不能大手大脚。
赵柯道:“我妈帮我攒了点儿稿费,可以借给大队,卫生所主要是缺药,咱们盖卫生所的钱,留出买药的,剩下的先用到紧缺的地方也行吧。”
牛会计又掏出他的账本,“你都借大队不少钱了,总借不合适。”
这个时候,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审核很严格,是很光荣的一件事儿,顶多给一些物品上的鼓励。
《首都报纸》发行量大,每期发布之后,都有一笔还算可观的稿费寄过来,但说辞不是稿费,是报社方面对艰苦建设乡村的知识青年典范的鼓励,希望她能够做出更多的表率作用。
而且现在的队委会成员,除了唐副队长,都没少借给大队钱,只是赵柯和赵新山借的更多。
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吝啬的。
赵柯不在意,“又不是不还,怕我亏了,就按邮局利率给我算利息。”
赵新山一根烟抽完,拍板:“那就盖吧,萍萍也要回来了,咱们明年再多养一些猪,紧也就紧这一年两年。”
目前赵村儿大队的养猪技术还不够科学,也折过猪,好在他们都是分栏养的,养得也精心,没有造成特别大的损失。
按照他们的估算,赵村儿大队明年秋收,今年那批猪全出栏,手头就会开始宽裕。
“也不见得非要紧……”
赵新山三人看向赵柯。
“宿舍盖起来,对入住的学生们稍微收一点住宿的钱,大队可以直接扣他们家长的工分,吃饭也好说,谁家住谁家拿口粮,要是有邻居大队的学生也想过去住,不用咱们大队承担一半的住宿费,没准儿还能两相抵消。”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赵村儿大队小学收附近大队学生的好处了。
涉及到孩子,排除从中获取利益的目的,就会单纯很多,既能照顾孩子们,又不赔钱,压力不大。
赵柯一直秉持的观念是,为长远打算,必要的投入不可少,“公社发展起来之前,咱们先占一席之地,省得以后得跟人抢。”
公社比他们赵村儿大队有位置优势,公社越繁荣各大队就越会向公社集中,赵村儿大队太偏远,其实各方面都有局限。
就像小狗撒尿标记地盘,谁先撒谁占地儿,要是有人抢,打呗,反正赵村儿大队的实力,肯定不输。
赵新山和牛会计对视,赵柯总是能说服他们。
“你跟唐副队长安排吧,牛会计配合。”
赵新山最上心的是赵村儿大队的庄稼和养殖,赵柯也说过,以赵村儿大队的地理条件,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发展的支柱。
三个人一齐答应。
赵柯看向整个早会都没有发言的唐副队长。
老许副队长在职的时候,偶尔还会质疑大队的举措不合适,也会主动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包揽一些工作。
唐国伟执行力强,主动性不强,换了村里的社员做副队长,有这样的特质没什么好挑剔的,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知青,大家天然地会拔高对他的期待,即便不像其他知青那么出彩,也该作出一些切实的、有建设性的工作。
赵柯只是妇女主任,不好对他说什么,便提醒赵新山提醒一下唐国伟,他需要改变工作态度了。
赵新山推给她:“我去找他,好像在批评他,队委会谁有你会动员?你去吧,没人对你有意见。”
赵柯哭笑不得,也没推辞。
在公社盖宿舍,得公社批地。
今天还早,赵柯打算骑自行车去,在那之前,赵柯和唐副队长、牛会计对接一下工作。
还有几天就开学,新老师这两天就会搬进知青点,提前适应赵村儿大队小学的风格并且参加入职前培训。
新老师的考核结束,离得近的几个大队陆陆续续有人给孩子报名到赵村儿大队读书,不多,目前只有五个。
离得近的,像李村儿大队和潘村儿大队的的三个学生,可以每天上下学,剩下的两个,在赵村儿大队有亲戚,会借宿在亲戚家。
学校还在收拾,余家暂时没工夫给学校做木工,书桌只能先用旧的,不够就从各家借用,大不了放学再搬回去。
砖窑还得继续产出,有空就得烧,而且为了省钱,盖房子要用的石灰也得他们自己烧,并且需要储存大量的黏土、砂石、木柴……
下个月,白菜也成熟了,酸菜厂投入工作,陆陆续续会向各大队收白菜进厂,也得安排起来。
大致聊完,众人各自忙活。
赵新山去地里,牛会计在办公室里打算盘算账。
赵柯和唐国伟一起出门。
“唐副队长,你和尹知青很久没回家了吧,今年冬天打算休假回去探亲吗?”
唐国伟顿了顿,摇头,“她家里很少寄信过来,我家有些远,小婉还小,我们怕她出门生病。”
那一时半会儿是不打算请假回去了……
赵柯笑道:“等咱们大队条件更好,再回去也行,衣锦还乡嘛。”
唐国伟笑起来,期待道:“希望有那一天。”
“会有的。”赵柯肯定,随即进入主题,“唐副队长,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要是有的话,别客气,咱们都是为赵村儿大队服务,跟我们说一说,能帮的大家都会尽力帮你。”
唐国伟一脸老实,“没什么太大的难处,我有很用心地干,不敢马虎。”
赵柯眼露赞赏:“大队长先前还跟我说过,你工作很踏实,他很放心。”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