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世子仿若未闻,继续慢吞吞的吃着碗里的饭,半晌才好像反应过来:“又出不去,只能发呆打发时间了。”他担心自己要是不打发时间,迟早有一天会疯掉。
承恩公筷子一顿,心中深深的叹了口气。
就连一直抱着希望的承恩公也不禁没了信心,他们真的有机会从卫修远这个魔头手里逃出去吗?就算他女儿外孙是太后皇帝,但要等到什么时候女儿外孙才能掌控权力救他们出去呢?
想想自己等人可能要在这监牢里关上十几年甚至更久,承恩公心里就颤抖起来,他年纪这么大,难道就要被一直关到蹬腿吗?
若非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坚持的怀抱着那一丝希望,只怕承恩公现在也坚持不下去了。
承恩公心不在焉的吃着,刚拿个烧饼咬两口,忽然脸色一变,感觉咬到了什么硬东西,连忙吐出来,本以为是颗小石子,没想到仔细一看竟然是个精致的黑色圆球。
他下意识的用力捏了捏这个黑色圆球,就将小圆球捏成了两半,里面藏着一个白色小纸团,他连忙展开,发现小纸团上写满了蝇头小楷。
承恩公睁大眼看了半天也看不清纸上的内容,就小心的推了推身边的儿子,压低声音道:“快看看这纸上写的什么!”
谢世子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心情激动的接过承恩公手里的小纸条,他的视力可比有老花眼的承恩公好多了,即使是在这略昏暗的环境下,也看清了纸条上的蝇头小楷。
谢世子按捺住激动的情绪,压低嗓音道:“爹,这上面说,让我们做好准备,明天夜里会来救我们!”
纸条不大,自然不会写太多无关内容,只写了营救他们的时间地点以及需要他们配合的地方。
虽然不知道送纸条给他们的是谁,但承恩公和谢世子父子俩还是心情激动兴奋得整夜都睡不着,一直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实际上父子俩暗地里嘀咕商量了好久。
谢世子也不再是那副有气无力慢吞吞的样子了,反而格外的精神。
一直在二人等到第二天傍晚,狱卒送来晚饭时,父子二人按照纸条上的要求闹腾了一番,将狱卒拖住了。
等到了约定好的时间,就看到有蒙面的黑衣人冲了进来,将狱卒打晕在地,又拿出钥匙打开了他们牢房的大门。
谢世子连忙扶着承恩公走出牢房,他看着那救了他们的蒙面黑衣人,感激的问道:“还不知壮士高姓大名,本世子必有厚报!”
那黑衣人声音沙哑的道:“承恩公和世子不必多问,出去后便知我主家是谁!”
承恩公也暗中拉了拉谢世子,谢世子连忙住嘴不再多问,只闷头跟着这黑衣人往外走。
走了过拐角便看到其他牢房也空了大半,还有其他蒙面黑衣人或者伪装成狱卒的人在救人。
承恩公和谢世子紧紧跟着救他们的这个黑衣人,混入越狱人群中往外走,正高兴自己等人马上就要逃出去了,结果发现走出大牢的人竟然都站着不动了。
他们走了出去,看到外面的场景,顿时也不敢动了。
只见外面被一大群的士兵们包围得严严实实,最前面一排就是弓箭手挽弓搭箭对着他们,随时可以放箭将他们射成刺猬,难怪出来的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了。
堵住他们的为首将领正是被卫修远留下来主持大局的陈统领。
他看着这些穿着囚衣的越狱犯人和那些救人的蒙面黑衣人,冷笑道:“王爷果然没猜错,他刚离京就有人胆敢劫狱!”
等了一会儿,确定大牢中没人再敢出来了,陈统领大手一挥:“全部抓起来!胆敢反抗者,杀无赦!”
他没让人放箭,毕竟活捉最好。
※※※※※※※※※※※※※※※※※※※※
明天多更,今天就一更了。
第67章
与此同时, 卫家两房的宅子之外, 某些形迹可疑之人,还没来得及趁乱冲进宅子里,就被早已安排好的便衣士兵给堵住嘴拖走了。
而摄政王府内, 有下人鬼鬼祟祟的往水井和厨房这等重地走去, 刚从怀里掏出药包想行那下毒之事, 就被抓了个正着, 人赃并获,直接拖了下去。
刚从牢狱那边抓完逃狱和劫狱之人的陈统领,很快就收到了卫家和摄政王府这边贼人伏诛的消息。
陈统领并不意外,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不枉我们盯了这些家伙这么久,这次总算是一网打尽了!”
说完, 陈统领也不让人去审问那些被抓的贼子,直接率军冲进一些官员府邸之内:“你们通敌卖国谋害摄政王的事发了!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这一夜, 整个京城的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外面甲胃摩擦声和士兵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以及某些地方的喊杀声,都让无数人在这个晚上睡不着觉。
皇宫,章凤宫。
小皇帝正志得意满眉飞色舞的将自己的谋划告诉谢太后, “母后,你且等着看, 待过来今晚, 朕就能拿到威胁那卫修远的把柄, 亲政指日可待!”
前些日子, 趁着卫修远不在京城,有些文官们就暗中对他表忠心,表示愿意为他铲除奸佞,打算趁着卫修远离开京城的好时机抓住他的家人做人质。
小皇帝当然不知道自己这是被这些文官背后的利益团体当做挡箭牌,他还真的满心以为是自己的王霸之气让这些忠于皇室的文官对他忠心耿耿呢!
虽然小皇帝觉得这种拿人质威胁的手段过于卑鄙无耻,但总好过一直做卫修远手中的傀儡,于是他就点头答应了文官们提出的计划。
而动手的时间就在今晚。
漫长的等待中让小皇帝坐立不安,于是他就跑来章凤宫私底下与自己最信任的母后分享这个好消息。
“皇儿,这事儿可靠吗?”谢太后有些不安,总觉得卫修远那样的人不可能轻易就被人拿捏住自己的家人。
她并不是什么女强人,跟后宫女人宫斗她是一把好手,但朝政上的事儿她就真的不是很懂了,否则以前也不过盲目信任娘家让谢家把持朝政了。
谢太后的政治敏感度连小皇帝都不如,所以这次小皇帝与那些暗中联系他的文官联手对付卫修远的事儿根本没告诉谢太后,现在谢太后忽然听到小皇帝透露的一点口风,整个人都有些不知所错了。
她没敢问自己儿子要是失败了怎么办,只能看着自信的儿子暗自祈祷一定要成功,否则待卫修远回京,就是他们母子俩的末日。
小皇帝正高高兴兴的与谢太后商量着要怎么把摄政王这个权臣打下去时,忽然听到外面闹哄哄的,顿时不悦的皱起眉来,扬声道:“来人!外面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吵?”
然而他喊了半天都没一个宫人进来听命。
小皇帝和谢太后顿觉不对劲。
虽然他们母子俩密谋时经常把宫人打发出去,但这些伺候的人都是守在寝宫之外的,大声喊一声他们就会听见。
小皇帝按捺不住,起身朝外走去,谢太后也连忙跟上。
结果刚出来一看,两人顿时大惊失色:“这是干什么?简直放肆!”
守在外面的宫人们全部被一群御林军拿着明晃晃的大刀指着脖子,一个个就像掐住脖子的公鸡一样不敢吱声。再看章凤宫外,人影重重,整座宫殿都被包围住了。
小皇帝心中惊怒不已,呵斥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竟然胆敢包围太后寝宫!”
说着他就要往外走,然而小皇帝实在太高估自己的皇帝威严了,他刚走了几步,一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就架在他的小脖子上,吓得他差点腿软瘫倒在地。
“陛下和太后还是安分的待在章凤宫,外面现在乱得很,若是乱跑,陛下千金之躯,被贼人伤到了怎么办?”
一个手持长剑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正是御林军统领,曾统领。
小皇帝和谢太后也认出了曾统领,都有些不敢置信。
因为曾统领是谢家的人,他的妻子是谢氏女,他能坐上御林军统领之位还是谢家使的劲儿。没想到现在他竟然带着御林军包围了章凤宫!
而这个曾统领,就是卫修远以前在边关时接任方将军之位的曾将军。
他被卫修远催眠暗示得对卫修远忠心耿耿,卫修远又岂会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棋子不用呢?
所以在当初清洗谢党时并没有清洗他,他便一直坐着御林军统领之位。因为他与谢家的这层关系,小皇帝和谢太后很放心的将守卫皇宫的重任交给了他。
而对卫修远来说,交给曾统领就是落到他的手中。
如今倒也是正好派上用场了。
小皇帝和谢太后听着刚刚曾统领的威胁之语,哪里还不明白曾统领早已叛变了呢!即使心中再如何不甘,也只能退回章凤宫内。
偌大宫殿内只有母子两人,不同于之前的意气风发,此时小皇帝偎依在谢太后身边瑟瑟发抖,声音颤抖的小声道:“母,母后,朕好像失败了!”
本来他还觉得趁着卫修远不在京城将卫家人抓起来做人质,他还信心满满的想着日后该怎么跟卫修远谈判,但没想到他的梦还没醒,转头就被本该保护他的御林军给包围了。
现在看来御林军的曾统领应该是早已投靠了卫修远,差不多将整个皇宫都给控制住了。
外面针对卫家的行动,小皇帝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肯定是失败了。
小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失败了,并且处境很可能要沦落到比之前更不如的境地。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自己会不会被摄政王杀掉的恐惧。
谢太后紧紧搂着儿子,轻声的安抚他,却说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来。
因为此时她的心里也是格外的惶恐不安。只是谢太后毕竟是为人母,在儿子面前她必须坚强镇定,免得母子俩都只能在章凤宫抱头痛哭。
栖凤宫。
皇后谢芸也被曾统领带兵包围了整个宫殿,不过她却比谢太后小皇帝镇定多了,她知道御林军是摄政王手下的人,而她自己早早的便投靠了摄政王。
不管这个投靠是真心还是被迫,谢芸现在总之是格外庆幸的,幸好她及时弃暗投明,否则在小皇帝与摄政王的政治斗争中,小皇帝一旦落败,她这个皇后也得跟着一起倒霉。
谢芸看着曾统领,对曾统领的身份她也是知道的,可笑嫁入宫中时她祖母与母亲还告诉她若是有事还能请曾统领帮忙,现在看来曾统领比她更早要弃暗投明吧!
谢芸镇定的道:“曾统领可是在为摄政王效力?”
曾统领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谢芸,沉默不语。
谢芸心里有了数,不过她看了一眼周边的其他御林军们,没说什么就带着宫女回到寝宫之内,任凭栖凤宫外面被包围。
她知道自己的投效应该是很少有人知晓的,即使同为摄政王阵营中人,曾统领也未必知道她。
所以谢芸担心曾统领会误伤她,便提前暗示一番,当然其中也有试探的意思。万一她想错了,曾统领不是摄政王的人怎么办?有第三方造反势力怎么办?
好在事情还在她的预料之中,不管小皇帝是被杀还是被废,她提前搭上摄政王的顺风船,应该能保住性命。
谢芸让自己静下心来,她现在担心的就是不知宫外如何了,谢家中可还有她的母亲与兄长。
而且谢芸心里也是各种疑惑,她记得卫修远应该早就离京多日了,为何他留在京城的势力反而在这个时间点发动政变?他人不在京城,要如何成事?
被谢芸误以为是要造反的卫修远,此时已经抵达了郦城。
卫修远在郦城收到了京城那边的飞鸽传书,得知京城局势已经被稳定下来后,便毫无顾忌的直接对着淳于国发兵了。
淳于国虽然是四国中最大的,但对于大庆而言依旧是弹丸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也只有几十万,而青壮兵力仅有两万人,即使把老弱病残兵也算上,淳于国的全部兵力仅仅才八万人。
而卫修远率领三十万精兵攻打淳于国,几乎是毫无悬念。
之前还在为出使大庆的淳于亲王带回大量珍宝而高兴不已的淳于国高层们,在听到大庆摄政王卫修远率军到了郦城,要直接攻打他们淳于国了,顿时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淳于国可不是那远离大庆的偏远小国,夜郎自大,他们很清楚跟大庆比起来淳于国的国力毫无胜算,以前也就是倚仗大庆被西戎压着打可以趁火打劫一波。
但现在他们要面对可是连西戎那般可怕的骑兵民族都给全部灭掉的大庆摄政王啊!
※※※※※※※※※※※※※※※※※※※※
第68章
淳于国的高层们都心慌慌起来, 连忙派人朝其他几个小国求援, 希望他们能与淳于国一同抵抗大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大庆与小国的实力差距实在太明显了。
大庆有百万大军,这些小国全部兵力捏一块也打不过呀!所以哪怕淳于国的使者拼命劝说, 哪怕他们都知道唇亡齿寒, 也无一国敢出兵相助。
因为出兵帮助淳于国肯定是被大庆摄政王率军一起打死, 如果不出兵, 说不定大庆摄政王打死淳于国之后就退兵了呢!
这种侥幸心理让周边小国对淳于国的求援视而不见。
淳于国无法,又无力抵抗大庆军队的入侵,只能向卫修远求饶。
然而卫修远面对前来求饶的淳于亲王,只是冷笑道:“你们淳于国以往就敢对大庆趁火打劫,在本王警告后甚至不思反省,罪无可恕!”
淳于亲王顿时就明白了是那小皇帝给的赏赐闹的劫难, 欲哭无泪的道:“摄政王大人,冤枉!冤枉啊!这次的赏赐真是贵国皇帝陛下亲自赏赐的, 并不是我们索要的啊!”
淳于亲王看着卫修远, 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摄政王大人,您也是答应了的, 您当着贵国大臣们的面儿答应让贵国陛下给我们赏赐的!”
卫修远面无表情的一挥手,立马就有人将淳于亲王拖了出去。
还说是他答应的?他说的是反话难道这些蠢货都听不懂吗?
这就是语言不通的弊处啊!
不过卫修远也不在意, 反正这些小国都是要铲除的, 围在大庆周边也太碍眼了。
大庆周围小国众多, 唯有淳于国、越国、项国、祝国这四国是与大庆接壤的, 当初大庆被西戎压着打时也是这四国蹦跶得最欢。等卫修远将这四国纳入大庆领土,自然也就会与其他众多小国接壤,到时候再找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攻打过去,一直打到整颗星球都在他的势力范围内。
卫修远以前上战场都是用星际联邦高科技战争兵器或者是身穿机甲近身战,还从未体验过这种冷兵器时代的争霸全球。要是有联邦科技支持,统治一个星球太容易了,但冷兵器战争征服就不知要多久了。
卫修远看着自己面前桌面上的这张地图。
这并不是这颗星球的地图,而是淳于国的地形图,作战时期第一点就是要清楚掌握战场地形。
以前他在星际联邦时与虫族交战,第一点也是注意这个,因为虫族是非常狡诈阴险的,它们会利用星际各种恶劣环境来伏杀联邦战士,要是作战地点的地形不弄清楚,很可能死在星际风暴或者黑洞等灾害中,死无全尸。
虽然在这颗古星球上的冷兵器作战与星际战争档次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作战理念都一样。
卫修远看了一会儿淳于国地形图,然后又拿出另外一张地图,这是他命人绘制的简易大庆地图,在大庆疆域范围外的几个不规则的圈圈就是代表着其他小国,而圈圈大小就代表着小国的疆域大小。
在靠近大庆的四个圈圈中,淳于国的圈圈是最大的,然而与大庆比起来,也就是与弹丸差不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这是这个古星球上大庆与周边国家的潜规则,所以卫修远也没杀那位淳于亲王,把他放了回去。
淳于国高层从出使的淳于亲王这里得知卫修远坚定要攻打他们的意图,一个个如丧考妣。
淳于国王也是慌得不行,连连问道:“众卿家可有退敌良策?”
这些高层大臣们一个个的低头装傻,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多计谋也是无用。他们已经开始思考退路了,哪怕逃亡其他国家做个普通富家翁也好过跟着淳于家陪葬。
淳于亲王看着这些大臣们的表现,心中冷哼一声,对淳于国王道:“王兄,臣弟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淳于国王连忙道:“你说!”
淳于亲王道:“臣弟以为,这大庆摄政王以我们接受了大庆皇帝的赏赐为借口攻打我们,那么越国、项国、祝国也必将成为大庆的下一个攻打目标。我们可以求援其他三国!”
淳于国王道:“可是我们距离太远,即使能有援军,也赶不及呀!”现在大庆军队已经开始攻打淳于国了,要不了两个月,淳于国就要被覆灭了。而其他三国若是发兵,根本来不及在两个月内赶来。
淳于亲王道:“臣弟愿带人出使这三国,劝说他们攻打大庆,分散大庆军队力量,给我们解围!我就不信那大庆摄政王能够同时与四国开战,便是粮草也支持不了!”
淳于国王和大臣们都觉得淳于亲王说得挺有道理的,于是又派了两个大臣,随淳于亲王一起出使三国,毕竟时间紧急,等不了淳于亲王一个一个国家的去说服求援了,只能兵分三路。
淳于亲王选择了最远也最小的祝国。
其他两位出使的大臣都很满意,觉得这是淳于亲王给他们让功劳啊!
而在三支队伍分开后,淳于亲王就立刻带人离开了淳于国,走了一天多,他就与自己提前送出国都的家人与财产汇合了,然后火速离开。
而他离开的方向根本就不是之前说好的祝国。
“哼哼,大庆那么强大,就算其他三国同时与大庆开战,真当其他边境驻扎的几十万大军是纸糊的吗?淳于国要完蛋了,我才不要跟着一起完蛋呢!”
淳于亲王机智的带着亲卫心腹和家眷财宝往远离大庆的方向逃亡。
哪怕日后只能在犄角旮旯的小地方做个地主,也好过跟着淳于国陪葬。
而满怀期待的淳于国王还不知道,被他寄予厚望的淳于亲王,带着自己的家眷家产还有他给淳于亲王拿去贿赂其他国家大臣国王的宝物逃之夭夭了。
另外两个出使的大臣倒是没逃,不过他们却动了投靠越国和项国的心思,比起马上就要完蛋的淳于国,倒不如换个国家继续做大臣。
像他们这种小国,人才太稀少,所以改换门庭再容易不过了,而且很容易就能在其他国家身居高位。
于是这两个大臣也一去不复返了。
苦等援军不来的淳于国王,只能在绝望中看着国都被攻破,自己更是被俘虏了。
而这个过程才一个多月!
淳于国王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三个使者都逃亡了,抛弃了淳于国,他还以为是大庆攻打速度太快,其他三国根本没来得及动作。
不管怎么说,淳于国灭亡了。
淳于国极快的灭亡速度,给了其他小国巨大的震慑。
大庆占领了淳于国的领土后,与原淳于国接壤的几个小国连忙战战兢兢的送上贵重的贺礼,姿态放得极低,唯恐卫修远一个心情不好顺手把他们也灭国了。
不过卫修远倒是没在意这些比祝国还要小的小国,他正满意的带着人清空淳于国的国库。
即使淳于国对比大庆来说太小了,但好歹也是一个国家,还是挺富裕的,卫修远不光把当初小皇帝赏赐给淳于国的金银财宝尽数收回,还搜刮了淳于国数百年的积累,珍宝还不在少数,顶级珍宝比西戎的宝库都要多。
卫修远准备留下部分人就率军离开的时候,有人来禀报:“王爷!淳于国之前有派使者前往其他三国,撺掇他们同时攻打大庆!”
卫修远听完就笑了:“要是他们真有那个胆子,正好一起把他们给灭了,本王派在边境的几十万大军可不是摆着吓唬人的!”
他已经可以想到在淳于国被灭后,越国项国祝国必然是不惜一切代价的试图弥补曾经的过错,到时候在这三国的贿赂下,朝堂上指不定又有人说什么与善友邦之类的屁话,到时候想一鼓作气攻下三国必然平添更多阻力。
若是那三国真的失了智的主动攻打大庆,卫修远就有足够的理由立马率军踏平他们,省得还要回京跟那些耍嘴皮子的家伙打嘴仗。
不过可惜……卫修远有点遗憾的道:“早知道本王就缓缓再灭淳于国了……”现在淳于国已灭,越国项国祝国估计还没扯皮扯清楚,在得知淳于国被灭的消息后,又如何敢主动攻打大庆呢?
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啊!
卫修远又开始认真的考虑,要怎么样钓鱼执法呢?
不管是冷兵器战争的古星球还是在星际联邦,发动战争总是要师出有名的,否则得不到纳税人的支持,战争就容易失利。
卫修远把目光投向被俘虏的淳于国王,忽而一笑,意味深长的道:“你好像派出去的三个使者,都没回来是吧?”
淳于国王瑟瑟发抖。
卫修远下令道:“立即派人去命令越国项国祝国交出淳于国余孽,否则本王大军压境,休怪本王无情了!”
※※※※※※※※※※※※※※※※※※※※
第69章
卫修远的一纸令下, 越国项国祝国顿时鸡飞狗跳, 投靠越国和项国的那两个大臣立马就被绑起来,连同他们的随从一起被送给了卫修远,而且还很识趣的翻了十倍的将往日从大庆这里勒索来的赏赐还给了卫修远。
这么识趣的态度, 实在是让卫修远有些不好意思对他们下手了。
不过祝国就懵逼了, 因为本该来他们国家出使的淳于亲王根本就没看到人影啊!
现在卫修远要他们交人出来, 祝国根本交不出来啊!一个个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连忙求助越国和项国。
这两个小国本以为把淳于国使者绑了送上,又破了大笔钱财,应该是消灾了吧?
没想到收到了祝国传来的这个堪称晴天霹雳的消息。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说祝国交不出淳于亲王大庆就只对祝国动手。要知道卫修远这个命令是对三国一起下的,也就是说在卫修远看来三国是一体的,若是祝国交不出人, 卫修远只会连带着三国一起清算。
于是越国和项国也紧跟着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淳于亲王的踪迹。
不过可惜人家太机智, 跑得也快, 一个多月的时间早就够淳于亲王带着家眷跑老远了。
到了卫修远给出的最后期限,三国都没能抓到淳于亲王,只能送来大笔大笔的财物请求卫修远的原谅。
卫修远一边痛痛快快的把送到面前的钱收下, 一边吩咐靠近越国项国祝国的几十万大军准备动手。
卫修远看着淳于亲王最后踪迹的情报,来到关押着淳于国王的囚车前, 忍不住感慨几句:“你这个弟弟还真是聪明, 那么早就果断的抛弃你们带着人跑了, 还没有跑向其他三国。”
淳于国王心里却高兴得很。
如果在国破之前知道淳于亲王跑了, 他肯定是愤怒得恨不得杀了这个弟弟,但现在整个淳于家族要么被杀要么被抓,淳于国王就对淳于亲王的提前逃离感到欣慰了——淳于家族还有一支在外,没有全族覆灭!
卫修远看了他一眼,对他心里的那点算盘清楚得很,“待进京之后,该怎么说你应该懂得!如果你老老实实按照本王的吩咐去做,本王可以承诺不去追杀你弟弟,否则……”他眼睛微眯,威胁道,“若是本王派人追杀,你那带着家眷的弟弟可跑不了了!”
淳于国王心中一咯噔,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摄政王大人,我都听您的。”
卫修远微微一笑:“很好,你乖乖听话,本王也不会赶尽杀绝。”
他可不会在意淳于家族的报复,毕竟淳于家族最巅峰时也就是建立了淳于国,是淳于国王室,对于卫修远而言不到两个月就灭掉了,他难道还会怕淳于家族余孽对他有什么威胁不成?
之后卫修远就派人把淳于国俘虏送往京城,自己则是启程前往越国。
如今大庆几十万大军都动了起来,同时对越国项国祝国动手,而越国是最麻烦的一个,卫修远当然要前往越国坐镇。
越国的气候与大庆相差甚大,很多大庆士兵不适应越国气候,水土不服战斗力骤降。
卫修远就只能带着他的亲军前去,他的亲卫军获得的资源比寻常军队要多得多,光是基因进化药剂他都经常稀释给他们喝下,体质比寻常士兵强健得多。
而越国的气候,这些亲卫军也更能适应。
有了卫修远率领亲卫军前来相助,越国也很快就被拿下了,项国和祝国也没撑多久就灭亡了。
不过大庆连灭四国的行为还是令周边的小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卫修远也收到消息,许多小国都开始结为同盟国,意图结盟对抗大庆。
虽然卫修远不在意一群小国结盟,但他们结盟后难免会在日后大庆攻打他们时给他的将士们带来更大的伤亡。
于是卫修远便对外宣称,淳于国、越国、项国、祝国这四国是在大庆与西戎交战时趁火打劫,又威胁大庆,这才一怒发兵灭亡淳于国以儆效尤。
本来大庆没打算灭亡越国项国和祝国,只是打算警告他们,结果没想到这三国竟然心怀叵测,私藏淳于国王室余孽,对大庆野心勃勃,并且附上淳于国王亲口承认四国联盟打算攻打大庆的口供。
总而言之,大庆是正义之师,大庆灭亡四国是师出有名,并不是乱来的!你们这些小国只要老老实实的朝贡大庆,大庆自然不会攻打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