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by白玉樱桃
白玉樱桃  发于:2023年11月21日

关灯
护眼

“你又把主意打到袁家头上了?”郑徐氏惊呼一声,然后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袁家人口复杂,几代人都住在一起,远没有冯家这么简单。”
郑文兰皱起眉头:“女儿何尝不晓得这点?可冯家表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万一他真过两三个月再回来,我这肚子可就等不起了。”
郑徐氏有些厌恶的看了眼她的肚子:“早说让你把这个孽种打掉了,你偏不听。这会把自己逼成什么样了?”
看到女儿脸色不好,她又换了口气:“不过袁家也不错,底蕴足,他家祖上的官做的比这劳什子冯家可大多了。更何况他家还有个做尚书夫人的姑奶奶,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郑文兰又发愁起来:“可陈氏肯定不会带我们去,咱们该怎么弄到宴会的帖子呢?”
“这点小事还用的着找她?”郑徐氏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她一个乡野村妇,要不是嫁到冯家连这样的场合都去不了。为娘好歹出身徐家,加上你爹身前的功名,哪里用的着借旁人的名头。”
“还是娘你厉害。”郑文兰觉得此事大有希望,便放松下来。
郑徐氏派心腹去了一趟府城,打听到的消息与女儿听来的基本一致,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第二天一早,郑家人就来找绵绵辞行了。
这么速度的吗?
虽然巴不得对方赶紧走,但客套话还是要说一下的:“姨太太好容易来一趟益州,怎么不多住些日子再走?”
郑徐氏笑盈盈的说:“不住了,益州那边还有家老亲。既然路过一回,没有不上门拜见一番的道理。”
她顿了顿,然后才说:“府城袁家,想必外甥媳妇听说过吧?”
绵绵轻笑:“那是自然,袁家可是府城数的着的官宦世家,听说大老爷如今也在江南为官,威风的紧呢。”
听她都这般夸赞袁家,郑文兰心底的火焰更加旺盛了。你嫁到冯家又如何,你男人如今还不是白身一个?哪里比的过做官的袁家风光?
只听绵绵又笑:“没想到姨太太竟然跟袁家有旧,那可真是太好了。”
她还真是有些意外,原以为对方会从自己这边入手跟袁家搭上边,没想到人家还有自己的门路。
想想也是,听云琦说郑徐氏跟袁氏关系一直不错,说不定还真跟袁家打过交道。
这下好了,自己不用亲自出马,也省的到时候惹一身不是。
“既然姨太太有正事要办,那我就不便挽留了。”
说着拍拍手,立马有丫鬟端了百两纹银和一些首饰珠宝过来。
绵绵指着这些东西笑道:“这些权当奉给姨太太的程仪,还望务必笑纳。”
“这怎么好意思?”郑家母女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家要走了,对方突然变的这么和善。
娘俩交换一个眼神:看来,袁家的声望还是很大的。这个陈氏是怕自家在袁家那边说她的不是,才上赶着来讨好吧。
绵绵自然看到了母女两个的眉眼官司,她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只是云琦曾说过袁家人都是势利眼,她是怕这家人破破烂烂的去了府城会被拦在大门外头。
要是连面都见不上,这位表姑娘还怎么施展她的青云之志?
哎呀,像自己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可是不多见了呢。
她们的东西已经连夜收拾好了,告完别略一整理就能上路了。
郑家母女都是踌躇满志的样子,只有郑英俊一脸不快。他觉得冯家就很好,那个袁家好些人,就算姐姐嫁过去,自己也未必占得到便宜。
最后还是郑徐氏许诺到了府城给他买个貌美丫鬟,他才不情不愿的答应了。
郑家来的时候就少的可怜的几口箱子,走的时候却零零总总装了两车。
东西太多,绵绵还特意调了两辆车送她们去府城。
看着她们一行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绵绵轻笑一下,希望这家人去了府城一切顺利,早日得偿所愿。
不得不说郑家这娘俩比绵绵想的要厉害,次日,她去袁家赴宴。
刚下马车,就见袁家的大奶奶一脸歉意的迎了上来:“冯大奶奶,真是对不住。家里老太太今日突感风寒,这会正瞧大夫,今日怕是不能款待大奶奶您了。”
“没事,老太太身体无恙吧?”绵绵努力装出一脸关切的样子。
袁大奶奶摇头:“就是老人家年纪大了,早起不慎着了风,应当没有大碍。”
她面上笑着,心里却要把小叔子给骂死了。
平日里不着调就算了,家里好容易借着今天这个机会邀请府城有头有脸的人家来赴宴,结果被他搅的乱七八糟。
她恨不得一巴掌扇死那个小叔子。

第376章 先甜后苦
绵绵压制住自己想要看戏的神情,微微躬身:“那我就先告辞了,等日后老太太身体康健了再来拜访。”
“冯大奶奶慢走。”袁氏看着绵绵上了精致华丽的马车,后头跟着浩浩荡荡一大群的丫鬟婆子。
再瞧瞧自己身边的两三只小虾,不由感慨,都是大奶奶,瞧瞧人家多威风!
一上车,绵绵就立马吩咐:“让人去打听清楚,袁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种事一向是五福最擅长的,他得了令就去了。
“奶奶,咱们这会去哪?”赶车的车夫问道。
好容易来趟府城,什么都不做就回去可不是绵绵的风格。
她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微微一笑:“先去东阳大街那几家银楼逛逛。”
绵绵已经盘算好了,逛完银楼正好也到了饭点,到时候就去最喜欢的那家酒楼吃糖醋鲤鱼。
吃完饭,再去茶楼听个小曲,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唉,这要是还没成亲,自己说什么也要在城里住上一晚。
可这会成亲了,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自己料理,都不能随心所欲的随便玩了。
她的冯师兄事情不知道办的顺不顺利,希望他早点回来。
到了以前相熟的一家银楼,掌柜的见到她一脸惊喜:“哎哟,陈姑……不,如今改叫您冯大奶奶了。您来的可真是时候。”
绵绵轻笑:“我怎么觉得我来的不是时候呢,瞧掌柜这脸色,我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看自己就跟看金元宝似的,里面肯定有蹊跷。
掌柜的有些尴尬的搓搓手:“您是敞亮人,我也不跟您绕圈子了。有人相中了您之前自己画的那副头面,今天非要买走。我这……”
“是哪家内眷呀,让掌柜这么为难?”
绵绵知道这家银楼是有些背景的,而且这家银楼行事也还算有章程,一般人可见不到客户自己定制的首饰。
掌柜的对着绵绵悄声说:“是顾家二房的小姐,我们老板可是顾家大老爷的门生。”
说白了,什么门生之类的无怪乎就是担个名头。
“原来是顾家的产业,怪不得能做的这么大。”绵绵有些恍然,她之前曾让人查过这家银楼,但查到的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现在想想,倒也可以理解,对方毕竟是二品大员,其势力手段不是自己能与之抗衡的。
绵绵突的笑了:“你早说呀,这点小事算什么。”
“是绵绵吗?”随着声音,一道纤细的身影突然从内室的雅间走了出来。
等看到绵绵的面容,对方嫣然笑道:“果然是你,我就说自己没有听错。”
说话的正是许久不见的顾文兰。
绵绵有些惊喜:“没想到能在这儿遇到你,看来今天这趟府城我是来对了。”
“咱们到里面说话。”顾文兰一边说一边拉着绵绵进了雅间。
雅间里还有一位少妇装扮的女子,顾文兰对那女子说:“这位就是我常提起的冯大奶奶。”
然后指着女子说:“这是我大伯家的长嫂。”
绵绵和对方互相见礼完了,顾大奶奶才笑着说:“兰妹妹平日没少夸你,今日一见果然是清丽脱俗,让人眼前一亮。”
要说长相,绵绵算不上什么国色天香,但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让人见了之后很容易心生好感。
“哪有,顾大奶奶才是端庄大气。”绵绵莞尔一笑。
顾文兰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急的跺跺脚:“哎呀,你们别在那互相恭维了。绵绵,你快来看看这套头面好不好看……”
扭头看到掌柜竟然也跟了进来,不由皱眉:“我们有事要聊,你先去忙吧。”
掌柜的忙笑道:“小的这不是有事来没来得及回禀吗,您相中的这套头面正是这位冯奶奶定制的,花样子也是她自个画的……”
“真的,没想到你这么厉害。”顾文兰激动的抓住绵绵的手。
就连顾大奶奶看向绵绵的眼光也有些不同,这位冯大奶奶还真有些不一般。
绵绵轻笑:“这有什么,不过是在师傅面前班门弄斧罢了。说到底还是老师傅的手艺好,心思也灵巧,我说什么他都能做出来。花样子谁不会画?可却不是哪位师傅都能有这手艺的。”
顾大奶奶捂着嘴轻笑:“照你这么一说,我家大师傅还成宝贝了。”
“千金难求,有本事的人才难得,可不是宝贝是什么?”
绵绵惜材,即使大师傅婉拒了自己的拉拢,她也是一个劲的替对方说好话。
自己手里要是有这么个人,加上她脑子里各种各样的纹样款式,就不信打造不出这个时代的时尚标杆。
真是可惜了。
两下是熟人,事情就好办多了。
顾大奶奶推脱有事出去,让两人自行协商。
绵绵知道顾文兰这个时候定制头面一定是在为成亲做准备,直接把那套头面当成贺礼送给了她。
顾文兰推辞一番,见她是诚意要送便也收了下来。
“你怎么跟堂嫂一起出来?”
绵绵有些好奇,置办嫁妆这些事不应该是做父母的给操办吗?
顾文兰叹了口气:“你也不是外人,我也不拿客套话哄你了。我爹爹跟人赌钱把家产都败光了,我祖母气的把他和母亲赶到家庙里吃斋去了。如今,我是跟在祖母身边过活。”
“还有这种事?”绵绵皱了皱眉头,顾家二房就算不比大房富贵,可那么大的家业怎么会一夕之间就败落了?
顾文兰说着就红了眼圈:“对外说的是我爹爹看透红尘皈依了佛门,实际上是他中了人家的仙人跳。要是再继续折腾下去,弄不好整个顾家都要受牵连……”
绵绵明白了,顾家这是断尾求生。
比起整个家族的前途,只能牺牲掉被人捏住把柄的顾山长了。
“那你的婚事……”绵绵对旁人家的私事并不感兴趣,她现在唯一关心的就是顾文兰了。
这姑娘跟她那个未婚夫还真是天生一对,这两年都有些流年不利。
都是先甜后苦的主呀!

第377章 紫薯
顾文兰扯扯嘴角:“还好,沈家没有毁约的打算。而且祖母和大伯母都很怜惜我,这会家里还没出孝,一些东西却也悄悄置办起来了。”
她现在跟着大房一家,大伯和大伯母都是要脸面的人,所以起码面上没有亏待她。对她来说,这就够了。
虽然有些不孝,但她私心里却觉得如果现在还是跟着爹娘,他们未必肯这么上心的给自己筹办嫁妆。
“不说这些了。”
对于家事,顾文兰实在不想多谈。
她笑着问:“你来府城是有事吗?”
“我原本是要去给袁家老太太祝寿的,结果出了些事,寿宴取消了。”
顾文兰回道:“我和嫂嫂原本也是要去袁家的,出了事便回来了。”
作为孙辈,她们已经出孝了。如今家里有什么应酬来往,多是顾大少夫妻出面。
顾大奶奶为人宽厚,怜惜这个堂妹的不易,经常带她出来见人。
“我这堂嫂比我原先那个亲嫂子待我都要亲近。”
“那就好。”
绵绵想了想,决定还是把郑文兰的事告诉对方:“说来也巧,前些日子家里来了一个远房亲戚,闺名竟然跟你相同,也叫文兰。”
“还有这种事?”顾文兰倒有些惊奇:“是哪家的闺秀,要是有机会还要请你引荐一番。”
绵绵摇头失笑:“只怕你不会想要见到她……行为举止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她说的隐晦,顾文兰却是懂了:“可惜了,原本想着名字相同也算是个缘分。既然你说不好那就不见了。”
绵绵想着郑文兰要是如愿嫁到袁家,日后跟顾文兰大概也没什么交集,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到了晌午,顾大奶奶一定要留绵绵吃了午饭再走。
绵绵还惦记着自己想吃的糖醋鲤鱼,但是姑嫂两个都太热情,让她想走也走不成。
顾大奶奶曾氏把她们带到一个护城河边上的私家小院。
小院里种了大片的竹林,里面一条曲径小路直通尽头,小路上布满了鹅卵石。
曾氏见她有些踟躇,上前挽住她的胳膊:“放心吧,这里只招待女眷,定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进来。”
她一边走一边说:“原本该请你去家里好好宴请一番的,可家里如今还有长辈在守孝,我也怕你贸然去了会不自在,索性带你来这儿吃。”
绵绵一路欣赏着院子里的景致,不住的夸赞:“这院子建的精致秀美,里面翠竹掩映、曲水流觞,倒是个消暑的好去处。”
顾文兰掩嘴而笑:“我就知道你会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嫂嫂亲自看着人弄的,不知道费了嫂嫂多少心思呢!”
“原来这院子是大奶奶整的,怪不得瞧着这般秀雅别致。大奶奶真是好灵巧的心思!”绵绵吹起彩虹屁来,那也是小能手一个,张口就来。
只把曾氏夸的心情舒畅,但她还是谦虚的笑道:“再夸下去,我这老脸都要红了。来,里面请。”
经过一片竹林,几人来到一个水榭里。
这水榭三面临水,四周嵌了玻璃窗。冬日有暖阳照耀,夏日可以临水听音。
绵绵再次夸道:“这跟仙境也没什么区别了。”
许是提前交代好了,她们刚入座,各种茶水、点心就跟着上来了。
其中有一道山药糯米糕,软糯弹牙,甜而不腻,十分符合绵绵的胃口。
曾氏见她吃的开心,心下高兴,笑道:“常听文兰妹妹说冯大奶奶对吃食颇有研究,今日好容易来了,不如提些建议。”
“我就是喜欢瞎折腾罢了,论起这些,哪里比的上那些积年的老人懂的多?”
曾氏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妹妹可不许诳我,陈家的凉皮在府城也是有名的很。就算现在多了许多仿制品,可无论口感卖相跟妹妹娘家的都不能相提并论。听说那凉皮还有妹妹的心血在里头呢,妹妹就不用自谦了。”
其实她也挺喜欢这款糕点,可是其他来尝过的女眷却是反应平平。
偏偏之前那个善做江南糕点的师傅得了重病,她这别院如今竟没有能压轴的点心。
绵绵想了想才说:“难得今日咱们姐妹有缘相聚,我就提自己的几个小意见,就当是姐妹闲聊,好不好的曾姐姐也别往心里去。”
她指着那道山药糯米糕说:“我日常不喜欢太甜的东西,这道糕点对我来说甜度正好,对大部分人来说味道就有些偏淡了。不如在制作的时候加些蜂蜜或者白糖。”
绵绵纯粹是前世甜食吃的太多了,加上有些刻意的控制糖分的摄入所以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
可是在这里,白糖和蜂蜜都是稀罕物,价格都不便宜。
一道甜味点心若是甜度做的不够,在旁人看来说不定还以为是主家为了省银子刻意少加了白糖或者蜂蜜。
几句话说的曾氏恍然大悟,她也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当初师傅做出来让她试吃的时候,她要求把糖分减少了一些……
可绵绵说的对,大部分的人还是喜欢甜味大些的点心。
“另外就是这道点心颜色有些寡淡了。原本这天青色的汝窑高盘配这点心倒是足够雅致了,可我想着来这里的女眷都是有些身份的,她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器具再精致,可食物本身的卖相要是不够突出也难以引起她们的兴趣。”
绵绵接着说:“曾姐姐就没想过要在这道点心中间加些馅料?”
“想过。”曾氏皱皱眉头:“开始的时候加了枣泥,可一来枣泥做出来颜色发暗,二来有好些人不喜欢枣泥的味道。后来干脆去掉了。”
“曾姐姐可曾听说过紫薯?”绵绵突然笑着问。
看来她别院地窖里囤的那一堆紫薯不用愁卖了。
曾氏摇摇头:“紫薯是什么?紫色的番薯?”
“姐姐好聪明,一猜就对,就是紫色的番薯。是我庄子上的佃户偶然种出来的,我尝着味道别有一番滋味,去年就让她们种了一些。”
绵绵觉得自己太难了,明明就是空间里的东西,为了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功劳还要记在旁人头上。
为了口吃的,她容易么?

第378章 不是
然后绵绵看着桌子上的山药糯米糕轻笑道:“我这样说估计姐姐也听不明白,这样吧,等回家后其让人做一道山药紫薯糕给姐姐送来,到时候一目了然,姐姐也就清楚了。”
曾氏也是个心思玲珑的,并没有一再追问,而是莞尔一笑:“那我就静候妹妹的点心了。”
说话的时候,各种精美菜肴已经陆陆续续的端了上来。
什么葱烧海参、锅塌豆腐、清汤燕菜……
都是绵绵爱吃的。
其中还有她心心念念的糖醋鲤鱼。
原本以为今天吃不到了,没想到兜兜转转的,这道菜还是没逃过她的魔爪。
绵绵心里直呼,看来这道菜跟自己很有缘分,一会定要多吃一点,要不然对不起这份厚重的缘分呀!
她一早起来吃的那些饭早就在路上消耗完了,这会看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已经快要控制不住手里的筷子啦。
还好曾氏很贴心,一个劲的帮她布菜:“时候不早了,妹妹一定饿了。多吃一些,省的下午回去的路上饿着……”
照顾完她,还没忘再转头招呼一下小姑子。
哎呀,绵绵突然间好羡慕顾小妞,有个这么细致体贴的大嫂子。
吃饱喝足,还带上了曾氏和顾文兰送的小礼物,绵绵心满意足的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等离开曾氏的别院许久,五福才上来禀报袁家的事。
“袁家如今就跟筛子一样,奴才就花了二两碎银,他家内院一个婆子就把事情给抖擞干净了。”五福擦了一把汗“袁家老太太并未生病,是袁家二公子跟在家做客的表姑娘闹出了不雅之事,被几位外府女眷撞了个正着。”
绵绵挑了挑眉:“表姑娘?不是昨儿从咱家走的那位吧?”
五福神情有些尴尬:“好像正是那位。”
“还真是好能耐!”绵绵嗤笑一声,然后嘱咐五福:“这样,你先别急着回去。在这住几天,看看袁家对这事究竟是怎么个处置方法。有消息了就给我飞鸽传书。”
说着,给白蒿使个眼色。
白蒿递给五福一个荷包。
平日里绵绵也没少厚待五福,但五福今天接到这个荷包,约摸着里面大约有四五十两银子。
这着实有点多了。
绵绵神情未变,轻声说道:“袁家跟郑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了,既然事情都闹出来了,若是能促成这门亲也算是做了桩好事。你自己掂掇着办吧。”
她的声音很轻,就跟在谈天气一样平淡,可话里的意思却透着一股肃杀。
绵绵让人查过,袁家老二不是什么好鸟。平日里喜欢眠花问柳就算了,还做过强抢民女、逼死民妇的事。
这样的人渣,活该头上长出一片青青草原。
在路上的时候,绵绵还在琢磨云琦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男人,本来他说要去外地一趟的时候,绵绵还以为他只是装装样子给郑家人看的。
结果这人真的去了济州,也不知道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去处理。
胡思乱想的琢磨了一路,马车快到巨月县城的时候却突的停了下来。
绵绵刚要问发生什么事,车帘就被掀了开来。
然后她心心念念的冯师兄就一下跃了上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绵绵惊喜的问。
云琦上了马车就把她揽在怀里:“刚回来不久,听说你去了府城没回来,就想去迎迎你。没想到刚出城就碰到了……”
原本在马车里的白蒿和翠柳早就有眼色的下了车。
这会没有旁人,云琦也有些肆无忌惮,抱着她的柳腰问:“想我了没?”
“想了,想的我都睡不着。”
绵绵伸手勾住他的脖子,撅起小嘴反问:“那你想我了没?”
“你说呢?”说完,某人就用行动表达了一番自己的思念之情。
到家下马车的时候,绵绵脚底发软,差点从车上摔下来。
还好云琦一把抱住了她,绵绵没什么力气的推了推他:“都怪你……”
大白天的,在马车上,竟然差点擦枪走火。
云琦也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只是好脾气的哄着她。
但分开好些天,他心里想的紧,连晚饭都没来的及吃,就哄着绵绵去了内室……
等折腾完,天都黑透了。
绵绵无力的拿手指戳着他的胸口:“都要饿死了。”
“那起来去吃饭?”云琦却是一脸满足的笑着。
“我不要出去。”绵绵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太丢人了,你让她们把饭端进来。”
不吃是不行的,不吃会饿的。
云琦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对她装鸵鸟的行为十分包容。
很快,晚膳就被端了过来。
绵绵晚膳一般吃的比较清淡,也不太喜欢吃面食。
时间久了,厨房做的菜也越发的合她胃口。
今晚准备的是鸡汤小馄饨和五彩鸡丝,还有一道清蒸鲈鱼。
都是绵绵喜欢的菜色。
云琦对吃的倒没有那么挑,看到绵绵吃的香甜,他就觉得这饭很好吃。
吃完饭,两人去洗漱一番,然后相拥着靠在窗前的美人榻上乘凉。
绵绵就把今天袁家发生的事说了一遍,然后眨眨眼:“你把事情做了一半就丢给我自己出去了,也不怕我给你办砸了。”
“怎么会?”云琦捏捏她的小手:“娘子这么冰雪聪明,只会办的更好。这件事不就做的很出彩吗?结果比我想的还要好。”
绵绵却摇了摇头:“不用给我带高帽,我就是轻轻推了一把。你那位郑家表妹还真不是一般人,昨天刚到袁家,今天就把袁家寿宴搞了个一塌糊涂。”
“什么叫我家表妹?”云琦很敏锐的听出了一点什么,然后捏捏绵绵的鼻子:“关于这件事,我可是一点都没瞒你。这也吃醋了?”
绵绵撅撅小嘴:“谁让她觊觎你来着……”
“好吧,都是为夫的错。我应该长的丑一点。”云琦一本正经的做出一个鬼脸:“像这样,保证没人看上我了。”
绵绵被他的样子给逗笑了,却还是摇了摇头:“才不是呢!”
“不是什么?”云琦哑着声问。

第379章 冷灶
“她们可不是只看中了你的人。”绵绵伸手在他的胸膛上画起了圈圈:“她们还相中了你的身家呢!”
云琦突然翻身把绵绵压在了身下:“我的身家不是都交给夫人了吗?她们要是知道我是吃软饭的,估计连看都不会看我一眼了。”
绵绵转转眼珠子:“好像是这么回事……”
她勾起云琦的下巴:“那你要好好表现,把我哄高兴了,我才会多给你些零花钱。”
“好啊,那为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呀,没让你这么表现啦……”
绵绵惊呼一声,剩下的话语都被堵了回去。
第二天一早起来,绵绵就让人去地窖取了紫薯,让人做了紫薯山药糕送去了府城顾家。
一起送去的,还有二百斤精心挑选的紫薯。
领了这门差事的是张妈妈,跟她从府城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张二百两的银票和几样颇为贵重的回礼。
绵绵拿着这银票,心满意足的笑了。
白蒿正帮她梳头,见状有些奇怪:“不过二百两银子而已,之前姑娘挣十倍八倍的时候也没见有这么开心?”
“几两银子算什么,能跟顾家牵上线才是最主要的。”绵绵浅笑道。
虽然顾家现在是冷灶,但绵绵总有一种他家还会再次辉煌的预感。
不趁着现在人家守孝的时候拉关系,等来日人家东山再起了再去凑近乎,人家认的你是谁吗?
何况,不管曾氏还是顾文兰,人品和行事风格都很对她的脾胃。
退一步讲,就算顾大人无法再起复。她也结交了两个脾气相合的朋友,怎么算都没有损失。
曾氏的回礼中有几件精巧的缠丝头饰,一看就知道是送给顾文兰那套头面的回礼。
其中有一对蜻蜓发簪做的极为小巧精致,蜻蜓的尾须就跟活的一样。
绵绵指着这对蜻蜓发簪说:“把这个和那个珊瑚项圈包起来,再找两块鲜亮些的衣料,给云珠送去吧。”
白蒿应了一声,笑道:“奶奶对大姑娘可真好。”
“别说现在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咱家以后也只有这么一个姑奶奶,没必要为了省几样东西把人养的扣扣索索的。”
绵绵想了想,又拿出账册翻了翻,然后皱着眉头说:“她一个月才一两银子的月例,每季两套衣服……柳姨娘是每月一吊钱……这也太寒碜了点儿。”
张妈妈在一旁笑道:“冯家底子薄,这些都是旧例。再说,以前老爷在的时候,姨娘们也没有谁是真正指望月例过日子的……奶奶觉得少了,再给添些就是了。”
绵绵点点头:“柳姨娘也算半个长辈,日后月例就改成二两银子,每季衣服四套。云珠,云珠月例也是二两。然后三节所在的月份翻倍。小孩子长的快,每季衣服改成八套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