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by白玉樱桃
白玉樱桃  发于:2023年11月21日

关灯
护眼

玉宽回道:“云琦原本是觉得她还年轻恐怕不想守孝,便想着给几两银子打发她回娘家重新嫁人。没想到她还不乐意走,说是就想守着女儿过完下半辈子。”
“云琦答应了?”这回是冯氏着急了。
玉宽赶紧摇头:“师兄是那样没有分寸的人么?虽然冯家不少她一口饭吃,但那个姨娘年纪太轻,云琦不想让她在家里惹人非议,便把她送到冯家一个守寡的老太太家待着。”
冯氏这才松了口气,转头瞧见闺女跟没事人似的在那坐着,忍不住拿手点点她的额头:“你呀你,天都快塌了,完事还跟你没关系似的。”
绵绵吐了吐舌头:“云琦哥才不会做惹人非议的事呢。”那小子精明着呢,就算真有什么花花肠子也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
这种人,只能寄希望于他自身的约束力强,否则他真要铁了心做什么坏事,绵绵觉得以自己的智商大底是玩不过对方的。
唉,智商这东西是硬伤,就算侥幸活了两辈子也难以提升多少。
都说生子肖母,以后万一生个儿子随了自己那可怎么混啊?
绵绵看了一眼老哥,又默默的安慰自己:也不是所有儿子都像亲娘的,像老哥从小就好忽悠,半点没有遗传老娘的鬼灵精。
京城那边,徐侍郎收到妹夫死讯的时候也收到了下人从益州送回来的消息,说巨月城里都传言陈家姑娘命不好,一定亲就克死了准公公。
徐侍郎原本对外甥的婚事就有些不满,看到这信就有些迁怒陈家,心里还想过要怎么拆掉外甥这段婚约。
可没几天,徐侍郎又收到江南那边的一封密信时,又觉得这个妹夫真是该死,外甥媳妇克的好!
那姓冯的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玩意儿,竟然敢掺和到夺嫡里头去,这下好了,把自己给玩完了吧?要不是他在江南有好几个知交故友帮他料理了后事,冯世涛就算死了也要背上一叠黑锅。
看到信上提及冯世涛身后的香囊还值几千两,想到外甥手里握着妹妹的私房也不差这些,便干脆把这些做了人情散给那些故友。还另让人备了厚礼千里迢迢的送了过去。毕竟,这件事众人都是出了大力的,他不能白用人一场。
等徐二过来后,对此也表示了赞同。兄弟俩对便宜妹夫的死倒是称不上伤心,就是可怜外甥小小年纪就没了爹娘。
想到这里,徐二突然说道:“对了大哥,我听说益州的州同知刚刚上了告老的折子,不知道这缺有没有人了。”
徐侍郎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你这消息倒是挺灵,谁又攀关系攀到你那去了?”他虽然谈不上有多刚正,但对一些蝇营狗苟之辈还真瞧不上。
徐二忙解释道:“大哥还不知道我,一般人的闲事我是懒得管的。这回可是于祭酒亲自找到了我,要给于老三的小舅子谋个外放的差事。咱们是同乡不说,云琦又是于阁老的入室弟子,我实在是不好推啊。”
“于三的小舅子老家何处?”徐侍郎问道。
徐二忙回道:“吏部的规矩我懂,他不是咱们那的,祖上是晋州那边的,从祖父那辈起就住在京城。对了,他家祖父之前做过礼部员外郎,是当初于阁老的下属。所以他家女儿才能有机会嫁到于家去。”
“这样啊,那等我明日好好合计合计再说吧。”
听到大哥这话,徐二便知道他这是应下了,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便又跟大哥说起京中局势来。
圣上年迈,身体每况愈下,如今连大朝会都不怎么开了,却迟迟不立太子。如今几个年长有势的皇子夺嫡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徐致钊作为吏部的实权官员,没少被各方拉拢陷害。外头瞧着他大权在握权势滔天,实际上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徐家原本打算静观其变,然而随着皇帝的突然昏迷,一切都陷入了混乱。
这天正在守灵的云琦突然不小心打翻了一盏油灯,看着地上四分五裂的油碟,他心里突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第213章 变故
果不其然,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小舅舅让人送来的急信,大舅徐致钊被顶头上司吏部尚书勒令在家停职反省。
小舅舅在信上嘱咐他最近务必在家好好守孝,莫要与人争锋。
云琦随手把信件扔到火盆里,看着瞬间烧成的烟灰,心里五味杂陈。他之前还有些遗憾自己不能如愿参加明年的科举,如今看来,这样的风口浪尖之下还是更适合韬光养晦。
这件事云琦并没有声张,只是私下里提点了玉宽两句,也是怕万一后面有人落井下石,陈家会受牵扯。
然而世事往往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初于祭酒升官的消息都隔了两个多月才传回来,这会玉宽前脚刚得了云琦的信,后脚徐侍郎被停职的消息就传遍了巨月县城。
原本,对于京城的什么侍郎大人,一般百姓也是不怎么清楚的。但偏偏这事跟冯父去世凑到了一起,加上有心人的编排,云琦命犯煞星、专克亲人的流言便迅速的传播开来。
曹知县听到之后冷笑一番,冯云琦这小子自命不凡、目中无人,有今日的遭遇也是活该!
自来都不乏落井下石者,徐家还没倒下,就已经有人对着冯家的家产磨刀霍霍了。首先遭殃的是云琦在府城的生意,这几年,他靠着母亲留下的嫁妆银子,在府城开了茶庄和布庄,借着舅家和黄太太的人脉也算是赚的盆满钵满,早就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了,这会趁机想要吞并云琦的铺子。
不过云琦可没有当初沈明轩的那种耐性,眼见大势已去,干脆把茶叶生意给关了,布庄则全都转给了黄太太,倒弄的黄太太十分内疚。
这事是他丈夫的外甥搞出来的,黄大人对妻子一直帮衬外人原本也有些不满,加上前俩月外甥孝敬的一个瘦马颇令他满意,黄大人便睁只眼闭只眼的任凭外甥作为。
黄太太也不是吃素的,一边整理铺子一边也派人买了个瘦马回来,如法炮制的送给了大姑姐的丈夫。大姑姐回来好一阵哭诉,可黄家二老早就过世多年,黄太太把持内宅这么多年怎么会怕一个外嫁的大姑姐?三言两语就把人打发了。
至于那个瘦马她倒是没有太在意,黄太太自个孙子孙女都有了,自然不把这些玩意儿放在眼里。当然,既然只是玩意就不能有不该有的心思。瘦马进门当天,黄太太就派人灌了一碗无子汤,让人告诫她道:“太太说了,安安分分的照顾老爷,这家里总不缺你一口饭。上一个不老实的可是被拔了舌头卖到窑子里了。”
玉宽那天从云琦家回来就把黄太太的英勇事迹讲给家里人听了,然后愤愤道:“我听师兄说起过这位黄太太,最是爽利心善的。那个黄大人为了个瘦马连发妻的体面都不顾,真是狼心狗肺。”
冯氏挑挑眉毛:“你这会倒是义愤填膺的,将来万一发达了可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才对。”
“男子汉大丈夫自然是一言九鼎。”玉宽拍着胸脯掷地有声。
冯氏撇撇嘴,就陈三这个没出息的,以前还有过花花肠子呢。要不是她心明眼亮,说不定自己费心养的桃子还真要被人给摘了。
绵绵则不担心大哥将来会变心,她深深了解小桃是什么样的人。那个妮子手段比黄太太可粗暴多了,她有些奇怪的是:“哥,这些话你从哪里听来的?云琦哥可不是背后说人的性子。”
玉宽酸了吧唧的道:“你净向着他!”
“说的好像小桃不向着你似的,以前有好吃的都给我,昨天巴巴的让家人给你送点心,真是酸死了!”绵绵毫不退让。来呀,只管互相伤害呀。
兄妹俩你来我往了好几个轮回,原本还寄希望于老娘能居中调停一下,俩人就顺着台阶下来了。
没想到冯氏一副看戏的样子,那悠哉悠哉的表情,就差来盘瓜子了。
更可气的是,一直很不消停的安哥儿这会也静静的坐在冯氏身边看哥哥姐姐吵架。等看到俩人停下来了,还十分不满的噘嘴抱怨:“你们怎么不演了,可有意思了。”
“你才演呢,想看戏去戏园子看去。”绵绵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安哥儿被姐姐突如其来的暴脾气吓了一跳,撅噘嘴就想大哭,被冯氏拿了块雪花糖安抚住了:“安哥儿听话,你姐姐这两天不痛快,你可千万别招她!”
然后便让丫鬟把小儿子领出去玩了。
玉宽这才察觉到妹妹脸色确实不对,也顾不上吃妹夫的醋了,忙走到绵绵跟前问:“这是怎么了?”
冯氏刚把小儿子打发出去,回头就听见大儿子问了这么个傻缺问题,当即忍不住在他头上弹了个爆栗:“你说怎么了?云琦关了那么多铺子,这会可算是元气大伤。听说他爹当初带走的那些银钱也都没找回来,以后还不定是什么情形呢。”
“至于么,我看云琦都没什么异常,倒是你们在这瞎操心。以他那性子,除了茶庄布庄的,在府城肯定还买了不少别的铺子。加上他娘留下来的东西,再怎么着也比咱家富裕着呢。”
绵绵趴在桌子上瓮声瓮气的道:“我倒不是担心他家财产什么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家再怎么被人挤兑,手里剩下的也是咱家的好几倍。我就是担心他那么清高自傲的性子,会受不了旁人的奚落。若是像咱家一直无权无势也就罢了,可从天之骄子一下成了失势孤儿,这种身份地上上的落差会不会让他难以承受。”
还有几句话是绵绵没有说出口的,她相信当初冯云琦求娶自己是真心实意的,所以她才会答应的那么痛快。当时她是觉得自家虽然暂时落魄,但可以慢慢追赶。
可这会自家还没起来,云琦就接连遭遇了这些变故。要是当时他定一个官宦家的千金,这会恐怕也不会这样被动。
人在失落的时候最容易迁怒别人,云琦,会那样吗?

第214章 安全感
玉宽摆着手道:“师兄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一击……”说着贼兮兮的凑到绵绵跟前:“我瞅着你就是想见他了,净在这里找由头。”
“你才想见他呢。”绵绵有种心事被戳穿的羞恼,气的脸都红了,但嘴上是万万不能承认的。
“嗨,我想见那天天都能见的着,跟你可不一样。”玉宽得意的扬扬脖子。
冯氏拍一下他的脑袋:“行了,少招惹你妹妹些。”
然后对着绵绵说道:“好歹也定亲了,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就去见一面,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绵绵也不是那种一味害羞的性子,听到冯氏这么说,便点头附和道:“见一面也行,要不我这心里还真是挺惦记的。”
虽说是定了亲的,但也不好真的直勾勾的上门相见。
正好,冯父葬入了西山的冯家坟茔,云琦决定仿照母亲的例子,也为在此为父守三年孝。
绵绵借着随母礼佛的名头去见了未婚夫。
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一见面绵绵还是被云琦的憔悴给惊着了:“才俩月没见,怎么瘦了这么多?我哥还总说你还好,这样子哪里有半点好了?”
云琦看着她滔滔不绝的架势,突然觉得头顶的阴霾驱散了很多,伸手把她揽到怀里:“原本是有些不好,一见到你就好了大半了。”
KAO!这人怎么这么会!
绵绵从没想到这人会这么的直接,惊慌谈不上,但一时间有些害羞是真的。
虽然瘦了很多,但某人的胸膛还是很宽广的,很有安全感。
这一刻,绵绵那些担心和彷徨,瞬间就被消散于无形。
也许是压抑的狠了,云琦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话,绵绵知道他这个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因此只安安静静的听着。
直到玉宽在外头等的都没了耐心,过来拍门。虽说他相信师兄的人品,但这孤单寡女的共处一室,万一发生点啥,吃亏的可是他妹妹。
听到玉宽敲门,云琦才放开绵绵,又安抚她说:“我没事,你只管安心回去。”
绵绵伸手揉揉他的眉心:“要是实在有为难的事情,就让人给家里递个信。我们家便是帮不上忙,帮着拿个主意也是好的,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好,我记下了。”云琦点头应下来。
回到家里,冯氏一瞧她的脸色,就笑着调侃:“见了面可算是放心了吧?”
绵绵撅着嘴瞟了一眼老哥:“还说呢,我哥一直说他很好,我今天见了才知道他瘦了那么些,都快皮包骨头了。”
玉宽忙替自己辩解:“哪有那么夸张,我怎么没觉得他瘦了。我们见天的一起吃饭,也没觉得他吃的比我少啊!”
冯氏偷着笑了两下,然后端着脸道:“你们天天见面,你心又粗,察觉不到异常也是。”
转过头来又安抚闺女:“他最近遇着那么多事,不知道要操多少心,伤神伤心的瘦一些也是正常的。不过他年轻底子好,慢慢养着总会好的。你要实在不放心,就常做些补品点心什么的着人送去,好歹是你的一份心意。”
“会不会太麻烦了?”
冯氏看一眼玉宽:“这有什么麻烦的,你哥过去的时候让他捎带着就是。再说咱家平日也没少往各处送东西,他家更是去惯了的,这会一下不送了旁人才会说嘴呢。”
陈三正好回来,听到这事便道:“说来云琦也真是实诚,之前跟他娘守孝的时候是没办法,这会家里都是他当家了,何必还去山上守着。那茅草屋收拾的再整齐也不如家里住着舒适。”
冯氏揉揉眉心,真不想搭理这个二货,然后递给闺女一个眼神:“你给你爹说说。”
绵绵被亲娘这嫌弃的眼神给逗乐了,捂着嘴偷笑一下,然后才跟老爹说:“冯家的内情旁人可不清楚,他们只知道当初伯母去世,云琦哥是在山上待了三年的。这会伯父去世他必定也要守上三年,要不就会被人说他不敬生父。本朝最重孝道,尤其是像云琦哥这般决意要走仕途的,在这上头决不能给人抓到半点把柄。”
“守个孝,还这么多讲究,当初咱们前头三大爷没了,他小儿子家隔年照样生了个胖小子。我瞧这城里也不是家家都真的守上三年……”陈三拍着大腿叹道。
冯氏一琢磨也察觉到他的意思,上次守孝的时候丈夫也只是叹了几句可没如今这副心疼的模样,这会云琦成了女婿,这人的态度便不一样了。她笑道:“行了,知道你心疼女婿。不过云琦那孩子是有大志向的,咱们做长辈的也只能多体贴一些,旁的事就算帮不上忙好歹别扯后腿才是。”
绵绵看到老爹最近回来的都挺早,便趁着这机会问:“爹,最近家里的生意怎么样啊?我瞧您回来的可是挺早的。”
冯家的生意都受了那么大的冲击,她家的绸缎铺子和红薯作坊不知道还能不能保得住。
陈三笑着看向闺女:“难得你还惦记着家里的红薯生意,我还以为你魂都飞到西山去了呢。”
要是一般女孩怕是会害羞什么的,绵绵可没那么好对付,她傲娇的撅噘嘴:“我什么时候不惦记着家里了,也不想想当初开这红薯作坊是谁的主意,爹还真是过河拆桥!”
“哪有,你是咱家的大功臣,爹爹我可不敢忘。家里的铺子都好着呢,你只管放心好了。”陈三安抚了闺女一句,旁的就不说了。他家的铺子以往顺风顺水,也是多仗着冯家的势。
这会冯家出事,要说没影响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多亏了媳妇想的长远,提前找好了新靠山,所以也只是略受了点波折,没有大的损失。
冯氏跟丈夫的想法不太一样,陈三是习惯把事情都自己兜着,怕孩子们跟着操心。可在冯氏看来,两个大的亲事都定了,日后那是要支应门户的,对外头的事可不能两眼一码黑,然后就瞅着机会把家里的事跟绵绵交代了。
绵绵这才知道,冯氏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已经跟于家三奶奶安氏搭上了线,把家里绸缎铺子和红薯作坊各让出两成的利润,以求于家庇佑。

“娘,你可真舍得。那可是两成利润那!”绵绵咂舌道。
她对家里的账目可是很清楚的,这俩铺子看着都不打眼,但老爹那是惯会薄利多销的主,他可没少在乡镇上发展下线,俩铺子的利润加起来一年至少五千两。两成就是一千两银子啊!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撒了出去,绵绵都觉得有些心疼。
冯氏白她一眼:“你以为之前没有于家,咱家就没往外送银子就县衙里那几个,哪个是好相与的?”
一提到这个冯氏就来气,之前她自认已经很识相了,曹家周家的孝敬都没少给。结果到头来,一个个的翻起脸来比翻书都快!不就是欺负她家里没个当官的吗?
她就不信,家里那么多读书的,到时候就供不出个举人来!
想到云琦跟自己聊天时说起的事,绵绵突然笑了:“要我说,娘这回的靠山找的可真准。”
“这是怎么说?”一看到闺女那贼兮兮的样子,冯氏便知道肯定有好事。
绵绵笑着回道:“我也是昨儿才听云琦哥偶尔提起,咱们益州的同知大人上个月已经告老还乡了,新同知不是别人,正是三奶奶嫡亲的娘家兄长安大人。这会估摸着已经在路上了,估计没两天就能正式上任了。”
“这可真是件大好事!以后咱们也是有同知做靠山的人了!”冯氏笑道。
“可不是?之前爹爹不是一直发愁红薯粉皮在府城一直打不开销路,只能小打小闹的卖一些?母亲不如得空去跟三奶奶商议一番,到时候让出一些利钱,干脆把铺子开到府城去。”绵绵忍不住跟老娘出主意道。
冯氏笑了起来:“你能想到这茬,以后我也不用操心你的生计了。”
绵绵有些小骄傲:“我什么时候用娘亲担心了?”
这时,冯氏突然想起一事:“前阵子你爹刚在府城买了一千亩地,说是有个告老的大人家卖的,之前一直不知道是谁,这会看来应当就是这位同知老爷了。可惜咱家下手晚了,知道的时候只剩了一千亩,极好的上等田才卖五两银子一亩,不比买咱们县里的合适?”
“咱家能买一千亩已经很好了,这种便宜事也不能都让咱们一家占了。娘的见识比我多多了,过犹不及的道理还能想不到?莫不是在这跟我显摆家里的私房多呗!”
“也不知道你整天哪来这么多歪心思。”冯氏笑骂一句:“原本这里头有五百亩是给你的嫁妆田,你若是不想要那便算了。”
绵绵自然不能这么算了的,连忙蹭到冯氏伸手又是捶背又是捏肩的孝顺一番:“亲娘哎,您现在可是妥妥的富婆一个,就别跟我这个穷闺女计较了。”
冯氏嗔笑道:“你可不穷,你以后的婆家富庶着呢!”
过了几日,新同知上任的消息果然传到了巨月。
安同知能得这个缺,自然少不了于家和徐家的帮衬。于是上任之初就先来巨月拜见了于阁老,还顺带去西山在冯父坟前上了柱香,并诚意安抚了云琦一番。
安同知本身跟冯世涛是同科进士,多少也有些香火情分,加上徐家那边的瓜葛,他自然要多照拂云琦几分。毕竟是在京城混过的,他的眼光比巨月这些人要远多了,别说徐家这会还没有真的跌倒尘埃里,就算是徐家真倒了,顾着之前的情分也不能太过势力。
他走后,于阁老赞了一句:“这孩子像他爹,厚道。当年我只觉得他有些木讷呆板,现在看来男人还是厚道稳重一些才能照顾好妻儿。当初要是把慧姐儿嫁给他……”
“行了,当初要是把慧姐儿嫁到安家,咱们家也不能娶到老三媳妇了。就他家老三那目下无尘的样子,要是不娶这么个能干持家的媳妇,日后咱们闭了眼,这一家子怕是饭都吃不上。”虽说当初安家的门第比自家低了许多,但于老太太对三儿媳还是很满意的。
于阁老忙附和道:“行,你的眼光那还能错了?”他转头又问:“不过,我怎么听人说老三媳妇跟陈家最近走的很近?”
于老太太不急不慌的抿了口茶,才慢悠悠的回道:“这事啊,老三媳妇跟我说了,我觉得这事也不算出格,就默认了下来。”她的三儿子一直考不中进士,偏他与人情庶务上又不大通透,眼瞅着孩子们一天天大了,儿媳妇想瞧着攒几个私房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阁老倒也不是那种迂腐的,捻着胡子道:“陈家之前被曹家跟周家起了龃龉,前阵子云琦又出了这样事,他家想找个靠山也是正常的。玉宽那孩子是个懂事的,等闲从不拿这些杂事到我跟前说嘴。我还以为他家另有打算,如今看来是不想白占咱家便宜。”
要是玉宽直接求到于阁老面前,于阁老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可以他的性子是不会要弟子银钱的,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一长,师徒之间容易生些嫌隙。倒不如冯氏如今的做法,说出去也只是娘们之间的琐事,既得了于家庇护,又全了彼此的脸面。
待兄嫂在府城安顿下来,安氏便从中牵线,亲自陪着冯氏去了一趟府城,很快就在府城开起了红薯作坊。
果然跟绵绵料想的一样,府城的繁华是巨月的十倍不止,加上安同知的鼎力相助。红薯作坊在府城一炮打响,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把本钱给挣回来了。
顺利的让人不可思议,陈三最近走路都是带风的。
绵绵看着老爹春风得意的样子,心里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家终于正式把粉皮生意做到了府城,不再局限于巨月这个小县城内。
忧的则是那位安大人太过热心了,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的小忙。听说安家好歹也是官宦世家,应该不至于为了一年千八百两的银子就这么礼贤下士,那位安大人这么热情,不会是存着旁的心思吧?
而安同知之所以下大力气帮助陈家,可不仅仅是为了那两成的干股,人家的野心大着呢!

第216章 谁?
安同知之前好歹在翰林院待了多年,消息灵通着呢。即使朝廷一力隐瞒,可西北连续三年大旱的事他也是一清二楚。那地方本就苦寒,再加上连年大旱,好多老百姓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不过是朝廷瞒着不让外报罢了。
这会子,谁能解决那边
之前他不是不知道红薯这种吃食,可甭管蒸煮炖烤,做出来吃了都容易胀气闹肚子。倒是这个粉皮他吃了几次,发现并没有这种症状。且那陈三说了,除了粉皮还能做粉条,不过那东西冬天吃的多,用来炖白菜萝卜的都很出味。
这会子天渐渐热了,把粉皮用开水泡软的,搁点油盐一拌就很好吃。讲究一些的再多放点调料,老少皆宜。二十文一斤的售价虽然听着很贵,但这东西出量大啊。一斤干粉皮至少能泡三四斤湿粉皮,一般的五口之家也能吃个七八回。一般的百姓之家都能吃的起。
安同知越研究越觉得这玩意儿很有价值,还专门回陈家庄看了陈三种红薯的坡地。
开始的时候,作坊用的红薯多是出去收的。只是品种不一良莠不济,出粉率差的太多。后来在绵绵的撺掇下,陈三回村买了一百多亩山坡地,专门用来种红薯。
红薯的种子当然是绵绵偷偷拿出来的空间精品,个头大产量高,出粉率还高。
这会刚收完麦子,新种下的苞米高粱还没长起来。安同知站在陈家庄的后山上举目望去,却依旧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一片,不禁问道:“那些发绿的地方种的都是红薯?”
陈三忙笑道:“是,那块都是山地和坡地,离村子远,种麦子什么的产量也不好。父老乡亲便都跟着种些红薯,好歹多个收成。”
安同知又问:“这东西产量怎么样?”
陈三答道:“这东西不怎么用管,一亩地也能出个二三千斤。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地能出四千多斤。”当然,他家可是有诀窍的,就算是一般的年份,一亩地也能出五六千斤。不过,这些事就没必要告诉旁人了,自家清楚就好。
“这么高!”安同知叹道,要知道丰年的好地小麦也才出三四百斤,红薯的产量竟然能达这么高,他之前听说红薯能长,还以为一亩地也就比小麦多个一两倍呢。
旁边的陈家庄里长连忙替陈三邀功:“这都是培祥的功劳啊,村子里但凡愿意种红薯的,他都给包收,一些家贫买不起种子的他连秧子都送。咱陈家庄的乡亲们可是托了陈三的福了。”
但凡是勤快些的人家,后山前岭上的荒地随便开个二三亩出来,一年就能多个三五吊钱的进项,足够一家子日常的吃喝使费了。有那更勤快的,干脆把家里的旱田也种成红薯,收了红薯还能种苞米,一点也不耽搁。统着算下来,一点也不比种麦子少挣钱。就是累些。
旁边的几个族老纷纷附和。
谁特么之前说陈家败落了的,瞧瞧,连同知大人都能被他请来!
有人就问了,同知是什么官,以前怎么没听过?
这时候就轮到陈三这样有学问的人出来普及知识了:“像咱们巨月县就归益州管,知州大人是咱们知县老爷的顶头上司。知县老爷是正七品,同知大人是正六品。”
“到底是秀才老爷,懂的就是多。”连忙有人赞了一句。
周围人纷纷附和,再也没有前些日子想看陈家倒霉的幸灾乐祸。
这些年陈三也成长了许多,不再是当年混不吝的模样,闻言也没有大言不惭的受着,反而谦虚了好些。
不远处的安同知偶然听到,心里还默默点头,陈家虽然这会式微,但家里这么多的读书人,瞧着个顶个的温和谦让,看来已有腾达的征兆了。
不过安大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既然种红薯这么好,怎么我瞧着附近别的村子里种这个的也不多。”
陈三回道:“一来种这个极费功夫,尤其是出产的时候,家里没有牲口或者缺了劳力就不好办。二来,这红薯不能连种,种个三茬最好是种些别的歇一歇才好,要不容易伤着地。”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