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荞从外面都听见了,“母亲,您又在说我什么呀。”
燕明荞有些不好意思,母亲总是这样说,说她娇气,什么都不会做,说她被宠坏了,明明没有。
后来问母亲,母亲就说,这么说才对,顾言知道她养得娇,以后更会珍之重之,燕安侯府出来的女儿,就是应该这样的。
两家家境差得多,不能嫁人之后依着顾家的来,跟顾言受苦。
燕明荞觉得母亲说得也有理。
顾言看了眼燕明荞,又把视线收了回来,他不自在地喝了口茶,就算过了一年,可当着沈伯母的面,还是不自在。
两人打了个招呼,就听沈氏道:“明荞,你不是一直嚷嚷着要去赏雪吗,正好家里没人跟你去,你就跟着顾公子出去看看吧,还有烤鸭,一直惦记着吃的。”
从燕安侯府出来, 燕明荞看向顾言,“那咱们就去吃烤鸭子?”
母亲都说了,而且, 她是想吃了,和顾言吃,更高兴。
顾言道:“我也正好想吃了,从街上过的时候,看见什么好吃就买一些。”
燕明荞先上了马车, 车里有炉子, 到底是比外面暖和, 她就把斗篷上的帽子摘了, 软软地搭在肩后。
顾言伸手给他弄了弄毛领上的雪, 看着燕明荞时眼中含笑, “还好今日过来了, 不然就见不到你了。”
燕明荞低着头, “这么大的雪, 本来就不该过来。”
而且过年才见的, 等上元节雪不就化了吗, 哪儿用特意跑一趟。她偶尔去找顾绵,况且顾家不止逢年过节送礼, 她和顾言见的算多的。
像上元节这种不用送节礼的日子,顾言也会过来, 而且父亲母亲生辰, 顾言都过来。
母亲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过生辰却不过寿, 说是现在年纪不算大, 等过五十再过寿。
父亲也是, 不过今年开春之后母会回来,虽然说老家在萧阳,但毕竟燕安侯府才是祖母的家,也该燕安侯府为祖母养老的。
她还挺想念祖母的。
想一想延哥儿出生的时候祖母不在,她要成亲,祖母就回盛京了,燕明荞不高兴才怪。
亲人都在,也过了这么久,她盼着成亲。
燕明荞看了顾言一眼,顾言也在看她,眼睛连眨都不眨,俨然是没听见她在说什么,燕明荞就别开头,“我说,这么大的雪,你就不该过来。”
顾言偶尔会这样,看着她,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
顾言眨了下眼睛,不自在地按了下额头,“对不住,刚才走神了。其实也还好,昨儿还有人去城外竹林赏雪呢。下雪的时候是不冷的,看今日还下,我才过来的,不然绝对不让你出来。”
顾言觉得今日还不算冷,就是雪大,但景色好。哪怕就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往外看一看,都能看见屋檐上堆着厚厚的雪,商铺的门前扫出一条细细的小路。
有小孩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在街上跑着打雪仗,还有堆雪人的。
根本不似平日,多添了好几分的意境。
所以顾言才过来的,不然天气太冷,他也怕冻着明荞。
燕明荞道:“我不是也怕你冻到吗。”
顾言上职每日很早就出门上职,那会儿天正冷,官服没那么厚实,鞋子也是。在越朝,官员的衣衫要整齐,不能太臃肿,风里来雪里去的,她还怕顾言冷呢。
顾言一笑,“我倒没事儿,我火力旺,从头到脚暖和得很,手也很热的。”
他说完,恍然意识到自己说这话不太合适。
他和明荞发乎于情,而止于礼,他手热就热,但马车上有炭炉子,也用不着他呀,两人又还成亲。
其实若问顾言想不想,那自然是想的,谁……谁不想和喜欢的人亲近?这一年一年地过去,他和明荞还是和去年一样,一块儿出来吃个饭,赶过节的时候看看灯会花会。
虽然关系亲近了,但好像一直没什么变化。
顾言觉得,不到成亲那日,两人就还是这样,所以说,与其盼着出门,还不如盼着早点成亲。
而且,沈伯母这么放心他,他可不能辜负沈伯母的信任。
一年都过去了,八个月岂不是更快。
顾言这么琢磨着,马车就到了烤鸭铺子。
从门口就能闻到烤鸭的香味儿,人来人往,虽下着雪,但客人可不少,吃着烤鸭喝着酒,痛快得很。
燕明荞是这儿的东家,直接去了二楼雅间。
也是按以前的习惯来的,一只鸭子,几盘炒菜,两盒饼。
金黄酥脆的烤鸭,皮肉之间是烤得透明的油脂,本来鸭肉都是师傅给片,装好端上来,但是有顾言在,他好像什么都会一点,所以就是顾言拿着小刀,一块一块弄下来,然后细心沾上酱料黄瓜丝和葱丝,裹好再放到燕明荞的盘子里。
燕明荞就可以直接吃了。
以前燕明荞刚跟顾言出来吃饭的时候,骨头多的不吃,太辣的,味道重的也不吃,怕吃相不好看。
第一次吃烤鸭,葱丝也不吃,其实她可喜欢吃葱丝夹着、烤鸭肉和黄瓜丝的卷饼了,两口就能一个,但是怕葱丝不好咬断,到时候葱丝还挂在一半饼上,多难看。
而且还有味道的。
后来两个人慢慢熟悉,出来的次数也不少,有一次见顾言这样,燕明荞就没有顾及了,都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前几次出来那样也就算了,两人是要成亲的,那以后成亲了她还一直什么都不吃吗。顾言都那样了,燕明荞就慢慢放开了。
燕明荞忌口不少,但也不算多,全看厨娘怎么做,好吃的她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
其实母亲说得也没错,她是养得娇气了些,顾言不觉得她娇气就好。
薄薄的饼皮,咸甜口的酱料,鸭肉鲜嫩多汁,最外面的一层还带着炙烤的香气。
黄瓜丝清爽解腻,而且,不用自己卷,吃着自然舒心。
燕明荞也是习惯丫鬟伺候的,顾言卷就卷了,这么大人了,总不会把自己给饿着。
把上面的鸭肉片下来,剩下的鸭架又可以让厨房做成鸭架汤和炸鸭架,燕明荞偏爱香辣味儿的,不过还有椒盐味儿的,味道也很好就是。
回去打包几只烤鸭带回去,给顾家拿两只,燕明荞拿回延安侯府两只。
燕明荞上元节能出来,二月份能和顾言一块儿出去踏青,但肯定得当天去当天回来的,三月份农忙,倒是不怎么好出去,去太傅府看看顾绵和银絮好了。
顾绵这个小姑娘也长大了,在屋里绣嫁衣,有时候燕明荞就觉得有点好笑,那个在七夕灯会上,看着成双成对佳人来来往往的小姑娘,都是好几年前以前的事了。
三月份过后就是四月份了,祖母要过来的。
所以,赶紧春暖花开吧,等成亲后,还能去万象寺还愿。
燕明荞觉得一切都很顺心,家里好,她生意好,而且越朝这两年的年景不错,也就前年的时候,兆州一带大雨,庄稼收成不好,但是朝廷赈灾及时,如今再去兆州,估计都该开春了,正准备翻地呢。
她希望一直这样,母亲好好的,二姐姐好,祖母也好,每个人都好好的。
回到燕安侯府,烤鸭给正院送去一只,有个致远堂送了只,燕明荞才回院子没一会儿,又有致远堂的丫鬟送吃食,说是新做的小吃,让燕明荞尝尝。
许静姝是会做人的,因为每年从燕明荞这儿拿的铺子分成不少,所以给燕明荞买的东西也多。不过就算买再多,她都能落不少银子。
如今,章辛媛不在府中,许静姝估计着,燕安侯府分家,起码要等五六年后,府上弟弟妹妹们都成亲了再说。
许静姝是不在意的,反正燕安侯府的事少,有婆婆主持大局,公公不管事,府里那几个公公的妾室也是安分守己的性子,这种时候,许静姝愿意做好大嫂,管着这个家,一家人也热闹。
而且,明远他们都很懂事,很照顾熙宜的。
但对燕明荞,许静姝是真的拿着当亲妹妹,说来也是缘分,当初成亲时明荞给她压床,等明荞成亲,不仅新郎官是当初一块压床的小公子,而且她的女儿还会去给明荞压床去呢。
怎么不算缘分呢。
就等老夫人过来了,好好准备成亲的事,他们燕安侯府,也就准备给明荞的嫁妆。许静姝觉得越是多,越好看,至于会不会让顾家大嫂不好过……反正是收在箱子里的,别人也看不见是什么,越多越好。
她和婆婆准备了不少,等过阵子明烨媳妇回来,也会添,还有外祖家,其他交好的夫人和小娘子,嫁妆可是一点都不少呢,多多益善,就是这个道理。
许静姝觉着,祖母开春回来正好,那会儿天暖和,就算盛京比萧阳热,可是,燕安侯府不缺银子,哪儿会用不起冰。
等到四月份,章辛媛带着延哥儿还有宁氏便回来了,只不过一个上旬回来的,一个在下旬。
章辛媛倒是没什么变化,带着儿子,依旧爽朗爱笑。但宁氏变了不少,头发全白了,人比前些年胖了些,背也弯了些,但看着精神,身子骨硬朗。
同来的还有于氏,她陪老夫人过来,路上照顾着,而且她很喜欢明荞,来盛京几次,都是明荞照顾她衣食住行,就顺便过来送侄女出来。
她也有儿媳的,家里事,用不着她管,什么时候回去都行。
燕明荞今日半个上午一个下午都待在了寿安堂,她有许多话要和祖母说。
跟祖母一块吃饭,给捏肩解乏,毕竟六十四岁的人了,身体不如以前,舟车劳顿肯定会困乏。
睡觉的时候她就在小榻上,然后晚上也在寿安堂留的饭。
宁氏不禁感叹,这个孙女是真的长大了,出落得越发好看比两三年前高挑明艳了不少。听说顾家的顾言也不错,她这把老骨头,能看着孙女出嫁,已然心满意足了。
“等什么时候,顾言下职了,让祖母看看他,祖母眼睛虽然花了,但心明镜似的,看人也准。”宁氏想看看顾言,够不够做明荞的夫婿,也不是她托大,仗着年纪大就为难人。
她怎么说也是长辈,来了,顾言不该上门拜访吗。
到时候看看为人处世,应该没什么大事,毕竟儿媳看过,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夸来着呢。
祖孙俩正吃着饭,丫鬟来报,说顾言过来了。
第138章 祖母
今日顾言上职, 燕明荞没想着他晚上会过来,还以为要等到月底呢。不过要是等休沐,那还得几日, 今日过来拜访也好,而且祖母身体康健,又不是探望病人,不必非得上午过来。
不过,过来见不见, 全得凭祖母的心意, 也不是顾言想来就能见到的。
若是祖母不想晚上见, 那就改日再说好了。
燕明荞问丫鬟:“顾公子现在何处?”
丫鬟说道:“顾公子现在在正院, 正和老爷夫人说话呢。想着问问老夫人睡下了没, 要是没睡下, 想一会儿过来看看。”
燕明荞对宁氏说道:“祖母, 您今日也累了, 要不改日再见?”
宁氏说道:“我这都睡了一下午了, 一点都不累, 让他过来吧, 我也好好看看这孩子。”
宁氏让丫鬟把屋里的灯点亮一些,又嘱咐明荞一会儿不要说话。
其实现在再看顾言为人如何已经有些晚了, 这亲都定了,没什么大事儿, 是不可能退亲的。但是宁氏觉得她一把年纪, 顾言一个做晚辈的,怎么都要给她几分面子。要是好自然好, 要是别的多嘱咐几句, 能听进去也好。
丫鬟福了一礼, 又过去回话了,没过多久,外面就传来动静,先是守门的丫鬟打开帘子,然后顾言就提着礼物进来了。
他穿得很规整,进来之后只看了眼燕明荞,然后又看着上座这个白发苍苍面容和蔼的老人,先把礼物放在一边,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晚辈顾言,见过祖母。”
宁氏看人习惯先看面相,一般而言,面相要是不错的,这个人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她瞧着顾言,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这三庭五眼长得都不错,笑起来也是挺好看的,人不算太白,但绝对不黑。
站得直,带着书卷气,能这么晚过来,不像什么书呆子。
这么一块儿看,还算配得上明荞。
不过,虽然第一面觉得不错,可也才说了一句话而已。
宁氏点了点头道:“难为你这么晚还过来。”
顾言说道:“晚辈这两日要上职,白日恐怕没办法过来,今晚过来实在唐突,怕叨扰了您老人家。”
宁氏笑了笑,“快坐吧,我这年纪虽大,但身体好,正好明荞过来陪我说话,还没睡下呢。我也爱和你们这个年纪的人说话,还显得我年轻些。”
顾言又看了眼燕明荞,这才坐下。和在沈伯母身边也差不多,乖巧坐着,估计也只有在沈伯母和祖母面前才会这样。
他道:“祖母,您哪里用显着年轻,见到您,我才明白鹤发童颜是怎么回事。倒是我能和您说话,不仅高兴,还能获益良多。”
宁氏看顾言是个嘴甜的,估计也是捡着好话说的,听起来的确舒心,但偏又起了逗弄的心思,她道:“咱们才说几句话,怎么就获益良多了?”
顾言道:“您是明荞的祖母,更是我的长辈,字字句句都是良言,哪怕现在没理会其中的深意,但以后总能明白。”
顾言说的是心里话,他今天过来,就是想见见明荞的祖母。这是两人定亲后第一次见,下回来估计是陈氏带着他过来。
明荞也经常跟他说祖母的事,小时候经常一块吃饭,祖母对她很好。
顾言也不是什么书呆子,就像对燕国公,做事礼数齐全,但不会像敬重沈氏那样敬重他。
对宁氏,顾言是心里尊重,也想亲近。
明荞的家人,得看明荞喜欢谁才行,其余的只要做到不失礼就好了。
宁氏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和明荞性子有些像的,我拿你做晚辈看,咱们就说说话,也不用字字句句记在心里。”
燕明荞看顾言听得认真,偷偷笑了笑,她觉得顾言能敬重祖母,把她的亲人当做他的亲人就挺好的了,但要说十成十的,毕竟情分是自小养出来的,哪儿有人做得到,祖母也不会把顾言当作亲孙子,像现在这样给放在心上就够了的。
祖母要是也能喜欢顾言,那就更好了。
顾言道:“其实今日过来,也没带太多东西,等过几日休沐,我再和我母亲一块过来拜见。祖母今日刚回来,我去的地方少,没有去过萧阳,等日后有机会,一定和明荞去一趟。”
宁氏也没去过太多地方,就盛京萧阳两处跑,“萧阳景色更好,趁着年轻多走走看看,不然老了就走不动了。萧阳离这儿一千多里,夏日呢比这儿凉快,就是冬天冷些。前几年我都是在萧阳避暑,然后九十月份过来,盛京暖和些。”
顾言顺势说了自己老家在哪儿,不过也不常回去,燕明荞在旁边听着,虽然祖母说过不让她插话,但是这只是在闲聊,又不管别的,她什么都不说的话多呆呀。
所以偶尔也会说两句。
宁氏本来就没有为难顾言的心思,见他彬彬有礼,说话也有度,懂得更不少,无论说什么都能接过来,心里对这个孙女婿不免满意了几分。
祖孙三人说了快半个时辰的话,还是顾言见宁氏精神没那么足了,主动请辞。
宁氏是有些困了,“明荞你送顾言出去吧,你以后过来不用带东西,下回直接过来,跟祖母一块吃饭。”
顾言笑着道:“东西不过是心意,等我下次再过来,一会儿也好好和明荞打听打听,您爱吃什么。您好好休息,晚辈就不打扰了。”
宁氏笑着道:“行了,天色已晚,早些回去,别让你父母担心。”
从寿安堂出来,燕明荞披上了一件薄斗篷,四月份白天还好,但晚上有些凉。
丫鬟在后头提着灯,两人面前有好长的影子,顾言松了口气,笑了笑,“还好还好,对了,祖母喜欢吃什么?”
他心里还挺紧张的,手都出汗了。
两人平时就算说起宁氏,燕明荞也多是说对她有多好,又不在一块儿吃饭,咱不可能说祖母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只不过燕明荞以为他们两个说这些就是说一声,没想到顾言真的会问。
燕明荞:“祖母吃辣吃得不多,喜欢吃软烂的菜,甜口也喜欢。不过府医说,这个年纪不能吃那么多甜口的菜了。”
“的确,不然不利于身体康健,那下次来我少拿点心,找些好吃的吃食。”顾言道,“咱们做晚辈的,多记着些就好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吃,要适量些。”
燕明荞点了点头,“那倒也是。”
这长辈,等入夏胃口不好了要担心吃得少了,不过做晚辈的就要这样,不能让祖母白疼她。
燕明荞看了顾言一眼,夜色和烛火之下,顾言的目光比白日见他时温柔,“你今日上职累不累?”
她若是出门一天,回家了肯定什么都不想做,而顾言愿意下职了过来,那也是把她放在心上的缘故。
而且虽说就是随便聊聊天,但是肯定也耗费心思。祖母会累,顾言也会。
顾言道:“倒也没有很累,跟祖母说话很高兴的。”
这不是还见了明荞吗。
已经是四月份了,再有不到四个月,他和明荞就要成亲了,他也该多过来。而且,跟着祖母说以后要去萧阳,也不是胡乱说的,他是真的想去。
无论以后是回燕安侯府,还是去萧阳,和明荞一起,去哪儿都行,他都愿意。
顾言觉得自己是没有变的,他希望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一直都这样,以后也会变,会更喜欢明荞。
到了燕安侯府门口,顾言对燕明荞说不必送了,“我骑马就回去了,下回再过来。”
燕明荞点了点头,“天黑,你小心些。”
燕明荞的眼睛很亮,顾言不禁看了眼天上的星星,觉得还是明荞的眼睛更亮些,“我知道,你快些回去吧。”
燕明荞看顾言走远才回去,夜里凉风习习,这样走着就很舒服。她今日可真高兴,祖母婶婶来了,顾言也来了。
顾言是见过婶婶的,今日不必非要拜见。
等过些日子,陈伯母和顾言再过来,再等二姐姐从西北回来,成亲真的就快了。
燕明荞对着丫鬟道:“再去寿安堂看看祖母睡下了没,若是没睡下,就回荞安轩。”
她也该休息睡觉了。
不过宁氏还没睡,就等着燕明荞回来呢。
她和这个孙女的缘分算不上深,因为明荞小时候没养在正院,她那时候只管明玉,也不知道这是个孝顺讨人喜欢的孙女。
她以前对庶出的孙女忽视得多,而且那么多孩子,也不可能各个都注意到。
还好又多了层缘分,不管是当初给她过寿辰,和明玉还是来寿安堂轮着陪她吃饭,还有明月,这几个孙女都好。
祖孙之间的情分和母女之间的不同,宁氏这几年不在盛京,她只盼着明荞能嫁个好人家,顾言不错,再看看顾家,她也就放心了。
宁氏还没睡下,等燕明荞过来的时候,她拉着孙女的手,拍了拍,“祖母觉得顾言不错,日后嫁过去了,好好和人过日子,只要祖母还在一日,就能给你做一日主。”
第139章 陪嫁
也不知为何, 听到宁氏这句话的时候,燕明荞鼻子有些泛酸,“谁能欺负您孙女呀, 而且祖母肯定长命百岁。”
她长大了,可祖母和母亲都变老了。
宁氏笑着道:“活那么久岂不活成老妖怪了,好了好了,祖母就跟你说两句话,你都陪祖母一天了, 早点回去吧。”
宁氏对生死之事看得很轻, 老爷子没了, 她跟着儿女们又活了几年, 是个人都会有这么一遭。后头的孩子们婚事顺心就好, 能亲眼看着明荞出嫁, 她这辈子就没什么心愿了。
宁氏也偏心, 明荞是她喜欢的几个孩子里年纪最小的, 说放心也放心, 说不放心也不放心, 不过现在安心了。顾言很不错, 等再看看明荞的嫁妆,过了夏日, 天稍微凉快一点就出嫁了。
嫁人好,以后就过自己的日子去了。
可要好好的, 安稳幸福一生, 这样的日子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呢。
燕明荞吸吸鼻子,点了点头, “祖母活到一百岁, 那也是好祖母, 不是妖怪。再说了,二姐姐讲的书里,还有好的妖怪呢。”
祖母要睡下了,她不能打搅,燕明荞笑了笑,“那孙女告退了。”
回荞安轩的时候,燕明荞有一会儿是不想嫁人的,就在家中,陪着祖母母亲,什么都不做。
可一方面她还挺喜欢跟顾言在一块的,另一方面,都到这个时候了,也容不得她悔婚。
今日是四月二十二,还有不到四个月,她就要嫁人了。
当初刚定亲的时候,觉得还有两年,真是多少艳景关心,长苦春光,疾如飞箭。
四个月过得就更快了。
月底休沐,顾家又来了一趟,陈氏带着顾言来探望宁氏,带了不少礼物,跟宁氏说了会儿话,中午留着吃了顿饭。
宁氏对陈氏也印象还不错,有个省心的婆婆,明荞日子会自在得多。
到了五月份,天气热了些许,燕安侯府就着手准备燕明荞的陪嫁了。
是许静姝和章辛媛操持的。
陪嫁丫鬟就是一等两个,二等四个,还拨了六个机灵的小厮,其中就包括管采买的松叶,人也不在燕安侯府做活了,直接去了燕明荞的铺子帮忙,卖身契也给了,到时候怎么安排全凭燕明荞的心意。
沈氏觉得等分家之后,采买、门房都需要人,六个兴许还不够,到时候再帮着买些人,有她看着,也不会出什么错漏。
而除了燕明荞自己这些年置办的田产、地产,燕安侯府打算再陪嫁两个庄子,三个铺子,以及白银三万两。
许静姝和章辛媛都没什么意见,许静姝是觉得,自从妹妹管家之后,燕安侯府的家底越来越丰厚,所以陪嫁多些合情合理。
章辛媛觉得本来承爵就没她和燕明烨什么事儿,分多少家产,那全凭婆婆的心意,跟她没什么关系的,给小姑子的陪嫁,也看婆婆的意思。
她要是插嘴了,就是蠢。
许静姝和章辛媛自然也要添妆的,添妆本该出嫁那日早晨或是前一两日,亲朋好友过来,送些首饰就够了,就图个喜庆热闹,保佑婚后生活红火。
但许静姝和章辛媛每月拿分成不手软,添妆也不能小气了才是。
只不过两人都是亲嫂子,如果是一个多了,一个少了,这样弄着也不好看,总之明面上是要差不多的。
两人合计着,添一个庄子一个铺子,这样算着差不多就一万多两银子了,剩下的看自己心意添,不管是首饰还是别的,都行。
许静姝打算再添一套贵重头面,几匹上好的料子,还有一些珍贵的药材,连着一些好吃的菜谱以及燕明轩找来的孤本,她看明荞喜欢这些,就先提前送了,添妆那日再给首饰。
章辛媛打算再添一套头面,别的就先不给了,以后又不是不来往,日子还长着呢。
也不能把银子全花出去,她还得过日子呢。
剩下就是虞小娘她们,前几年燕明荞管家的时候她们受照顾良多,不过她们本身也没什么银子,所以就合计着送些首饰,金饰最好,看上去好看些。
宁氏给的跟燕安侯府差不太多,她年纪大了,那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留着有什么用,有个喜欢的孙女也是缘分,给明荞添妆宁氏是舍得的。
在宫中的燕珍也送来不少东西,有首饰摆饰书画,拉了好几车,估计也是趁着给燕明荞添妆,把宫里库房的东西都清点了一遍。
宫中赏的东西自然不可能是新的,不过跟外头的相比,要精美绝伦得多。就是普通一些的,上头都有内务府敕造的字样,也是极其贵重的。
燕明荞没想着有这么多,想要不给姑姑送回去些,但宁氏沈氏都没让。
沈氏在心里叹了口气,“你姑母没孩子,以后你嫁人了,也常去宫中探望,别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
燕明荞点了点头,不冲着这些东西,光冲姑母以前对她那么好,她也该孝顺姑姑才是。
燕明荞看着书画中,有名家字画、书册孤本,还有不少养身的方子,姑姑对她可是真好,她嫁人后也要月月去看姑母。
而沈氏给的算是陪嫁,不是添妆,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过得好。她是明荞的母亲,儿子有侯府的家产,她的嫁妆想留一部分养老,剩下的打算全分给两个女儿。
养老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不过明轩孝顺,长媳也不错,估计轮不到自己拿银子养老。若是用不到,剩下这小部分再给两个儿子分一分。
把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就不容易了,孙子辈的,该由他们父母操心。
这和是分家不同,对沈氏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给两个儿子留的估计是要平分的。
女儿嫁到别人家是不放心的,所以给的才多一些。
沈氏今年四十一岁,成亲有二十多年了,宫中赏的东西、自己嫁妆慢慢经营的钱财可不算少,还有很多首饰药材、没打磨过的宝石玉石……宅子铺子也有。
这般添妆陪嫁,就让燕明荞的财产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比当初燕明玉嫁人时还多一些,后头几个庶出的妹妹,就更比不过了。
月底燕明玉也回来了,嫁妆就又多了一成,这么多的嫁妆,就算天天花钱,也轻易花不完的。
燕明荞其实觉得自己赚的那些银子就够多了,只要不做乱七八糟的事,足够花一辈子了,又给她这么多,她哪儿用得完。
而且大嫂二嫂还给庄子铺子,这几日下来,光庄子地契就十八张,铺子地契有十三张,宅子有四张,其他的东西都是装在红木箱子里,盖子一盖再绑上红绳子,结结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