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 快穿之小日子—— by作者:岚初
佚名  发于:2023年06月05日

关灯
护眼

  叶清雀跃不已,这可是她在这里第一次赚钱呢,看着这崭新的二十块钱,她忽然就忘记之前绞尽脑汁写乡土散文的郁闷,心里又燃起动力。
  只是写知青的题材虽是她的优势,可乡下的素材也就那么多,之后再写什么,叶清目前毫无头绪。
  “清清真厉害!”陆川只看过叶清的最后一篇稿子,按照稿子的质量能被省报选中他倒是不意外,只是还是会觉得与有荣焉。
  “这二十块钱我要收藏起来。”叶清眼睛亮晶晶的,上辈子她的那些伤春悲秋、生活琐事的文章都免费发了朋友圈和微博,这还是她除了高中参加作文比赛获得奖金外,第一次正式得到稿费呢。这太值得纪念了,就算以后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两张大团结也可以珍藏在空间里。
  “好,我们留着。”家里有他的工资花销,已经足够,叶清第一次得到的稿费,自然要留下来,以后若是他和清清有了孩子,给孩子看母亲的稿费,想来也是很有意思的吧。
  于是这二十块钱就愉快地被叶清装到信封里,又放到了木箱里收了起来,至于以后她会不会时常拿出来看,那就说不准了。
  中午叶清做了凉拌面,炎热的夏天,吃一口凉面,身体燥热都散去不少,陆川这个大胃王一个人吃了好几碗,叶清幸亏自己有空间,要不然她家这个大个子怎么能吃得好。
  陆川估计认为这白面也来自黑市,可要是按照黑市面粉的价格这么吃下去,他的工资也就只能剩点零头了。
  再等等吧,等有合适的机会,就可以把空间的存在和陆川透露一下,陆川的人品叶清目前是信得过的,可是七十年代的人士恐怕会对这种离奇的存在大吃一惊。
  至于以后陆川会不会因为空间而产生其他念头,叶清现在相信陆川,就算一旦有万一的可能,她看走了眼,也可以用功德在商城里兑换些东西抹掉陆川脑海中相关的记忆。
  以后她可以慢慢把空间里的东西多拿出来些,让陆川有些心理准备。正好两人以后有了独立的院子,又能自己开火,叶清可不想委屈自己的嘴。
  吃完饭,还是陆川捡桌子,两人在炕上小憩一番,叶清被这破了戒的男人按在床铺上又狠狠亲了一回,要不是陆川下午要去上班,她真担心陆川会继续做下去。
  其实陆川念着她不舒服,哪能胡来,也不过是亲一亲解馋,连晚上都强忍着没有做什么,不过也就今天这么一天安全期,等确认叶清休息好了之后,陆川可就再不愿意忍着,有时闹得叶清都恨不得踢他一脚。
  可不得不说,这更进一步的关系使两人愈发亲密,所谓蜜里调油不过如此,而褪去青涩的叶清,更是多了一股别样的风姿,眉目含情,秾丽如画,让陆川的目光像是盯在自家媳妇儿身上似的,再也看不到其他人。
  叶清和陆川搬过来对友邻右舍还是有些影响的。左边的孟家在他们还没搬进来之前,就从孟奶奶那里得知了这位新邻居的一些消息,听说这家的女人竟没有工作,只靠着男人赚钱养家,孟家的儿媳妇孙梅对叶清其实是有些看不上的。
  孙梅在县一小当老师,尽管这前后十年,老师的地位不高,可她根正苗红,自然不怕运动的风雨落到自己身上,而且她是小学教师,小学里的小孩子,基本还不会□□老师呢。
  县一小是县城最好的小学,待遇福利都不错,孙梅很是以自己这个工作为荣,觉得比丈夫在罐头厂的工作更加体面。
  只是看不上归看不上,只是邻居而已,她才不会去人家指点江山,这点分寸她还是有的,可有时在家里,难免会借题说上几句。
  今天运输厂弄到了一批西瓜,这可是夏天难得的水果,当地是不种西瓜的,这批西瓜是司机从外地拉回来,给大家准备的夏天福利,所以说运输厂待遇好,每年除了年节,每个季节都会发一些额外的补贴。
  尽管这福利的发放时间较往年有些晚了,都快入秋了,可两个大西瓜抱在怀里,谁还有不满意呢?
  陆川也很满意,想着媳妇喜欢吃水果,这两个西瓜搬回去,叶清肯定会高兴坏了。
  他兴冲冲地提着装西瓜的编织袋往回走,在门口和下班的孙梅撞了正着。
  正式搬过来住,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这边,和邻居当然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孙梅看着他拿着的袋子,笑着问道:“这是什么?看起来是个圆球?”
  陆川倒没瞒着:“是西瓜,厂里发的福利。”说完他开了门,急着进去给媳妇儿献宝了。


第36章
  叶清果然很高兴。
  尽管已经八月末, 夏天已经到了尾声, 可天气还有些热气,吃块甜滋滋的西瓜,多惬意。而且有了西瓜,就有了西瓜籽, 有了西瓜籽, 她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西瓜。
  院子里就有一口井,叶清还想把西瓜放到井里冰一下, 陆川算着叶清的小日子还有些时候,吃点凉的应该不打紧, 就由着叶清冰了一个西瓜。
  剩下一个西瓜,叶清迫不及待拿着刀切开, 露出红艳艳的果肉,夹杂着西瓜特有的甜香,叶清口水都要留下来了。
  虽然馋, 可叶清也知道这两个十来斤的瓜她和陆川吃不完,再说西瓜是寒性的,吃多了难免伤人。
  “给孟家和徐家送点,一家一块。剩下的晚上再给袁哥家送一半。”他们买房子的事还欠着袁家的人情呢。
  叶清也不偏颇,两个邻居一家切了四分之一个西瓜,刚来的时候, 她和孟老太太比较熟悉, 但是这几天去请教徐老太太做咸菜,她倒觉得和徐奶奶比较投缘。
  怎么说呢,孟老太太人热情, 可也精明,总爱打听, 不像徐奶奶,话不多,却实在,教了叶清不少做菜做酱乃至做衣服的窍门。而且徐奶奶一个人拉扯大了孙女,让叶清不由有些敬佩。
  这种小事,陆川一向是媳妇儿指哪儿打哪儿,于是就给两边邻居分别送了一块瓜,回来叶清已经把剩下的瓜切好,夫妻俩坐在院子里叶清刚置办的椅子上,美滋滋地吃起瓜来。
  这房子的围墙高高的,在院子里也不怕被人看,一人啃一块瓜,再说些工作和家里的闲事,整个人都要舒缓多了。
  正是这高高的围墙隔着,叶清夫妻自然也就不知隔壁的邻居也在一边吃瓜,一边说起他们呢。
  孟家人多,难得一块西瓜,每个人都要尝尝,西瓜便被切成瘦瘦的一溜儿,每个人吃完一口都要砸吧砸吧嘴,这西瓜可真甜啊。
  孟大壮赞叹了一句:“真是好些年没吃到西瓜了,今年真是托了新邻居的福了。”
  他的大儿子已经结婚,闻言附和着:“隔壁的陆大哥一看就是个能人。”
  孙梅吃了口瓜,叹了句:“可惜家里的老婆也没个工作,将来有得拖后腿呢。”
  孟大壮不禁皱眉:“你瞎说什么。”
  孙梅不服气:“我哪有瞎说,在咱们县城,那双职工的家庭和单职工的家庭过的可不是一样的日子,现在是两个人年轻没孩子,等到孩子多了,这一张张嘴,全都要靠着小陆,运输厂再多的福利也不够花的。”
  说完,她点点儿子女儿:“要不是你妈我也有个工作,你们一个个的,还能吃得这么人高马大的,还能买新衣服新裙子?”这话她常说,为的就是让儿子女儿念着她劳苦功高,以后要孝顺她。
  两个儿子粗枝大叶,没有多想,孟婵心里头却不知为何,有些暗爽。
  纵然陆大哥意志堪比钢铁,可叶清却只是个没工作的,除了一张脸哪里配得上陆大哥。
  孟大壮不喜欢听媳妇抬自己贬别人,于是打断道:“秋天孟婵和孟强就高二了,这一年不落实工作,孩子可就要下乡了,这事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孟家三个孩子,老大孟刚已经工作了,老二孟强和老小孟婵只差一岁,是同一年念的书。这里的高中是两年制,高二过去也就毕业了。
  按照现在的政策,如果高中毕业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家里的孩子都得下乡。
  孟大壮提起这个话头,孙梅也开始叹气了,县城的工作岗位有限,就算有空缺,也不是她们这种升斗小民能左右的。
  偶尔有那卖工作的,没个千八百也难拿得下来。
  而且孙梅办公室里有个在革委会有背景的女同事,听说隔壁省的省城已经出台了新政策,以后除了独生子女,每家必须有一个子女下乡,不管有没有工作接收。
  也不知道这政策最后会不会刮到他们这个小县城。
  孟家愁孩子下乡的事,徐家在这点却是不担忧的,因为徐宁是个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拥有不必下乡的特权。
  外人觉得徐家苦,老太太没有工作一个人养活孙女,实际上祖孙经济上虽然不宽裕,却也没有到了苦这个份上。
  当年徐老太太的工作是徐宁的妈妈接的班,结果徐妈在丈夫出事后两年,带着工作改嫁了,还把女儿留给了婆婆,徐妈多少有些羞耻心,并没有要徐宁爸爸的抚恤金。
  陆川的退伍费就有那么多,烈士的抚恤金自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徐老太太存在银行里,每年还能收个好几十块的利息。
  除了这笔抚恤金,国家每个月分别给徐老太太和徐宁一人五块钱的补贴,再加上徐老太太工作虽然被接班了,可也是有退休金的,只是不太多而已,零零散散的收入加起来,也够祖孙二人生活了。
  陆川送来的西瓜在孟家每人分得不多,可徐家就祖孙两个人吃,每个人当然能分好大一块。
  徐奶奶本来想留着给徐宁吃,可是徐宁却坚持要和奶奶一起吃,徐奶奶心里烫贴,看着亭亭玉立的孙女,也有段心事。
  徐宁妈走的时候还有点良心,说是将来把工作给孙女,可是没过多久,就只顾着新家,再不愿意和这边联系了。
  虽然徐宁不会下乡,可是这工作却不好找,等徐宁满了十八岁,国家的补贴也就没了,她一个老婆子,怎么能去给孙女找个稳妥的路子呢?
  叶清和陆川当然不知道邻居们的烦忧。在这边住下来后,他们还请袁超夫妻来吃了顿饭,两家人的走动渐渐频繁了一些。叶清还和苏荷一起逛过供销社,四舍五入也算是一同逛过街的朋友了。
  很快时间就到了九月份,这一天,叶清正在家里冥思苦想憋稿子,便听到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
  叶清走到院子里,听到有人在外面喊:“叶清,在家吗?”
  叶清恍惚以为自己写稿子写出了幻觉,工作日苏荷怎么回来找她?
  她连忙出去开门,就看到苏荷真的站在在门外,手里还拿着一叠纸。
  “苏姐?”叶清一头雾水。
  苏荷笑意盈盈看了眼叶清:“我们进去说。”
  叶清带着几分疑惑把人请了进来,到了屋里,苏荷这才有些揶揄地说道:“你可真是真人不露相,要不是听我三叔说起,我还不知道你竟然在省报上发表文章了!”
  “这也不算什么。”叶清矜持地笑了下,依旧不解,就算知道她在省报上发表文章,苏姐也不至于工作日就来了吧?
  苏荷像是看出她的想法,继续解释:“是我三叔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你写的文章,闲聊时和我说起我们县里竟然出了个文笔不错的女知青,我一问名字再看文章里的村名,就知道八九不离十就是你写的。”
  “正巧我三叔就是纺织厂工会的,他们工会最近要招两个宣传干事,我就说,你文笔这么好写宣传材料肯定是一把好手,于是就自作主张,在我三叔那里帮你报了个招工考试的名。”
  叶清一时间听呆了,之后就有种人情欠大了的感觉。
  虽然她跟着陆川也有了县城的户口,可是像纺织厂工会这种热门的招工考试,可真不是县城户口就有考试资格的,还需要和厂子里说得上话的人有关系才行。
  她之前之所以准备发展写文副业,主业不好找不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吗?
  “苏姐,我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了!”叶清并没有矫情地说什么不要,作为21世纪的打工人,她当然也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以前觉得找工作太难才暗戳戳地写文赚钱。
  现下苏荷既然安排了这件事,人情便已经欠下,她不如大大方方接下,把这份情记在心里,以后好好回报。
  苏荷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她就喜欢叶清身上这股子大方,虽然认识的时间尚短,但她和叶清倒是真的蛮投缘的。
  生活、工作上的一些琐事,和别的小姐妹说,她们总是不理解的偏多,可是闲聊时和叶清说起,叶清却很明白她的想法,并且经常会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正是因为觉得叶清是个聪慧明理、值得相交的人,她才张罗了这件事。要不然,即便由于叶清在省报上发了文章,她三叔借此给个名额不算困难,她也不会主动白白帮忙。
  “也是你有这个能力,在省报上留了名,有这个由头,只不过是去参加招工考试,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字。”
  “那也是苏姐你念着我,要不然,这名额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叶清抿唇一笑。
  “我可不和你掰扯了。”苏荷笑着虚点她一下:“这是我从三叔那里拿的考试资料,我有个表妹在外地要结婚,我今天请假过去,正好顺路过来把这些材料先给你,你这几天赶快好好看看,考试时间是下周五。”
  苏荷仔细嘱咐了一顿,便因为赶车急着离开了,等她走后,叶清拿着这些考试材料,微微有些兴奋。
  都说七八十年代工人阶级最光荣生活幸福指数最高,她现在也有机会成为光荣而又幸福的工人了!
  叶清把材料放在桌子上,一张一张地翻看起来,看来国人划知识点和收集往年试题的习惯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了,这几页资料,就是考点和一些试题。
  叶清看完,结合原主的记忆和她本身的知识储备,倒是觉得并不是很难,不过保险起见,还是应该去弄一套高中教材好好看看。
  晚上等陆川回来,她和陆川说了这件事,陆川也很意外。
  “这事要好好谢谢苏姐。”他和袁超的关系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苏荷对叶清的印象确实很不错。
  叶清小鸡啄米似地点头:“当然啦,等苏姐回来了,我们去给他们送点吃的。”人情往来她还是懂的。
  “对了,你知道哪里能买到高中课本吗?我看苏姐给的知识点,有些在课本里。”年代小说上好像都说在废品收购站里可以搞到课本,不过还是问一下陆川更靠谱。
  陆川想了想:“有一个同事家有亲戚在高中当老师,可以拜托他买一份新课本,这事我明天去问一下。”
  相比于旧书,叶清自然更喜欢新书,忙不迭地应下。
  次日晚上,陆川就带回来一摞高中课本,叶清拿出高中时一周备战十科会考的精神,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习。
  转眼到了周五,她拿着苏荷给的报名表和身份证明,来到了县城最大的工厂—纺织厂。
  纺织厂这次招工考试招的岗位还不少,不少人聚集在门口。叶清按照指示,找到了工会招工考试的地方,和其他五个候选人一起开始考试。卷子上的试题并不困难,叶清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完成了卷子。写完卷子后她又抱着谨慎的态度,仔细检查了两遍,等时间到了,才把卷子交了上去。
  考完试后就是等待通知了,结果下来的很快,叶清考了笔试的第一名,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了纺织厂工会的一名宣传干事,每个月的工资足足有三十二块钱,还有各种票据,在这个年代,工人可真是太香了。
  而入职了以后,叶清才发现,原来苏姐口中的三叔,名叫苏望,是她的顶头上司,纺织厂工会主席是也。
  大约是因为苏荷的关系,苏望还来办公室亲切地与她交谈了一番,导致办公室里的人都以为她背靠大树背景深厚对她格外热情,根本没有表现出什么职场的险恶。
  欠了苏荷这么多的人情,叶清自然不会无动于衷,她在空间里把各种出产扒拉了一边,最后给苏荷和袁超送了两只鸡、一篮子鸡蛋和一袋大米,这么多吃的在七十年代也算是有些份量,至于剩下的人情,则是以后有机会慢慢还了。
  叶清和陆川的生活也算是走上了正轨,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足有八十多块钱,一年就是一千,等到七七年恢复高考,一定能攒上不少,叶清已经计划着到时候她要重新考京大念中文系,到京市买房子去了。
  而隔壁的孟家,等到早晨上班和叶清遇上后,才知道这个被孙梅拿来对比的邻居,不声不响竟要去纺织厂工作了!


第37章
  叶清自然不会去想隔壁邻居是否心里泛酸, 刚入职的时候, 她小小的忙碌了几天后,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的内容,在单位里也算是如鱼得水。都是老社会人了,情商还是很过关的。
  一晃就到了十月底, 陆川和叶清在城里的生活与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 而这个周末,他们得回一趟老家, 因为陆渝和黄莺结婚的日子就定在这一天。
  虽然和陆家人闹得不太愉快,可亲弟弟结婚, 陆川不能不回去,这是基本的人情往来, 不能让旁人指摘。
  不仅要回去,叶清还买了一对红枕巾做贺礼。
  婚礼当天,陆川借了袁超的自行车, 载着叶清往回走。
  骑着自行车穿过熟悉的乡间土路,明明才过去三个多月,陆川和叶清的心境已经全然不同。
  在这回去参加婚礼的路上,叶清才突然想起另一件桩被她抛到脑后的婚事,原主的妹妹和前竹马也结婚了吧?少了她这么个重要人物参加,婚礼估计失色了不少。
  叶清坐在后座上, 思绪开始天马行空, 还好来之前机灵了一把,找了件厚衣服垫子,要不然她的屁股可受不了这路上的颠簸。
  为了人身安全, 她不得不把双手放在陆川的腰间,活脱脱一小说经典名场面。
  “回去之后, 其他人说了不中听的话,你也别生气。”
  “我们下午就回。”陆川絮絮叨叨地嘱咐着。
  知道啦,叶清连连答应,陆家人的话她才不会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是陆川。
  她于这个世界是外来者,除了陆川,并无其他羁绊,陆川却是这个世界的土著,和那些人血脉相连。他的心不是石头,总是会伤心的。可陆家人要是不在意这份伤心,只会让陆川对他们的心越来越硬。
  自行车不知道骑了多久,熟悉的村落终于出现在两人的视线,陆川和一路遇到的邻居们打招呼,载着叶清直接朝陆家去。
  “自行车!”坐在门口摘青菜的小姑娘陆杏儿眼尖地看到陆川的车子,连声叫起来:“三叔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在院里忙活的其他人放下手上的活,心思各异,陆老三这么能耐,才上县城三个月,连自行车都买上了?
  陆川到了门口就停车下来,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今天陆家老四办婚事,和陆家关系不错的妇女们都会提前来帮忙。因此院子里也是也算热闹。
  陆川和叶清今天是赶早回来的,此时来帮忙的人都是关系过硬的,一个个地问起来了。
  “川子,你买的车?”
  “川子可真是出息了!”
  陆川连忙摆手:“婶子们说笑了,这是借我战友的车。”
  坐着小板凳刮土豆皮的陈红香闻言拿起一个土豆,手上停顿的动作又快了起来。
  蔡小娟本来正在洗碗,匆匆擦了手赶过来,看着俏丽的叶清,眼里似乎憋着千言万语。
  叶清被她看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她大嫂看她怎么像看负心汉似的?
  叶清从布袋里拿出几颗糖递给蔡小娟:“大嫂辛苦了,我们离得远,来晚了。”
  蔡小娟动作飞快地把糖拿走,刚想说几句不晚不晚的客套话,哪知角落里正在清理鱼的沈桂芝突然站起身,不紧不慢地说了句:“亲弟弟结婚,也不知道提前来帮忙。”
  陆川也不和她争论,拿出叶清准备好的一对枕巾:“我和叶清都有工作,实在走不开,不过叶清一直念着这件事,好不容易买到了一对红枕巾,也算我们做兄嫂的,给老四添喜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