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做成一个轮子的之后,它上面放的东西如果太重,就会从固定轮子的地方断掉,没有两个轮子的能放东西,就又改回来了。”
姜琳还在围着木板车转圈,眼中满是惊奇,闻言赞道:“已经够好了。”
他们不仅做出了姜琳想要的木板车,做出来的效果还远远超出她的预期。
青影松了口气,想了想说:“虽然一个人推的时候不好转弯,但是如果有个人在前面帮抬车头换方向也很好用,上面可以放五个成年勇士最多能拿的东西。”
除去车轮不好转弯的遗憾,青影对他们做出来的这个木板车的作用还是很有信心的。
姜琳爬上这个看起来就很稳的巨大木板车上。
这车对她来说有点高、有点大,对像大山这样的成年勇士来说却是刚刚好。
木板车呈长方形,支撑固定的两条腿比轮子稍矮,用来控制的车把也比车宽短,刚好是成年族人能轻松掌控的长度。
如果用来搬东西,这辆车能让一个人搬五人份的量。
姜琳只要一想到它能提升的工作效率,就兴奋得合不拢嘴。
她瞥到旁边堆着的,还装在袋子里的黑果,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这辆车。
“阿亚,外面的黑果你们捡了之后,还剩很多吧?”
阿亚点头,“是啊,可能今天捡不完。”
“那下午就用这辆车去拉回来吧。”姜琳提议。
阿亚他们也对这个大东西的作用感到好奇,一口答应下来。
平板车造出来了,青影三人吃完用黑果做成的各种饼之后,就留在大棚帮忙砸果壳。
阳一口喝完黑果里面的果汁,随口道:“今年的大果竟然这么快就这样黑了,里面甜甜的水都变得好少了。”
这些天研究平板车,他和青影吃住在大山家,每天吃的不是大山家的存粮,就是其他族人帮忙送过来已经煮熟了的。
三个人都还没见到过已经变黑的大果。
云给他解释:“这些是部落外面的,我们部落的那几颗还没有这么黑。”
阳:“那我这几天要多喝一点,我最喜欢大果的甜水了,等它们全部变黑我就吃不到了。”
姜琳觉得疑惑,变黑不是只是外壳变得更硬吗?怎么会喝不到?
同样第一次吃到黑果的青影跟她有一样的疑惑,出声问:“为什么喝不到?会被太阳晒干吗。”
阳:“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太阳晒的。”
他把喝完果汁的大果用石头砸开外面的硬壳,里面白色透明的漂亮果肉露了出来、
“反正这个果外面还没有变成黑色的时候,里面的水不甜但是很多,变黑之后里面的水会越来越甜也越来越少,最后一点水都没有。”
一旁听着的阿婆对于这种能吃的食物也很关心,问道:“那里面的这个白色的是不是也像甜水一样变得不见?”
“应该不会吧。”阳的表情有些迟疑,“我知道里面的甜水没有之后,里面的这个硬果比之前的厚。”
云举手:“我知道,里面的甜水没有之后,这个白色的是最多的,然后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一点点,和最外面这个黑色的皮紧紧地连在一起,特别特别硬,都分不开。”
姜琳:“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这些白色的果肉,只能趁它还没来得及变少之前全部摘回来?”
云后知后觉:“好像是哦。”
姜琳望向大棚外还晒着的果干、果渣。
虽然还不知道晒干之后能不能吃,怎么吃,姜琳还是当机立断道:“那我们下午继续去摘果,如果今晚外面晒着的果干能吃的话,我们要把外面的黑果全部摘回来放着。”
多少也是一种食物,只要外面晒着的几样加工品,有任何一样成功,都值得她们付出时间。
比起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回来、而且还有危险的猎物,已经放到嘴边的食物,怎么也不能浪费了。
云:“可是摘回来放着的话,里面的甜水和这个白色果肉也是会变少的。”
“那就一边摘一边把它们的果肉和果汁弄出来,做成能放久。”
只是这样的话,最后的收获可能就不如全部摘回来再加工的多了。
姜琳:“这些已经开始变黑的大果,还有多少天里面的汁水就会没有?”
“三四天吧,但是里面的白色果肉还要十几天才会变成一点点。”云不太确定道。
她们以前就只喝里面的甜水,里面的汁水没了之后她还愿意砸开,还是因为黑果壳太硬,砸开能让大家知道她力气大的缘故。
从云的话中,姜琳猜测,这个黑果三四天后,里面的白色果肉会达到最厚,随后慢慢变薄,直到十几天后彻底与黑色外壳黏在一起。
如果是果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越来越薄的同时,与外果壳黏连得越紧,果壳也越来越硬,那留给她们的时间也不多了。
“等下我们出去的时候顺便把还在建房子的族人也一起叫去吧。”
小花:“那我们不建房子了吗?”
“暂时先放放,把这些黑果摘得差不多了再继续建。”
反正松林他们目前和同住的族人相处得还是挺和谐的。
而且是为了部落的存粮暂时停工,姜琳觉得以大家对食物的重视,应该也不会介意。
如果今晚顺利,外面加工过的果肉全都能做成食物,让打猎的族人也暂停两天,也是有可能的。
姜琳想好了就开始干活。
目前留在部落建房子的成年勇士有七个,姜琳留了两个人在大棚让他们继续砸果壳,分离果汁和果肉。
另外两个人用平板车专门运送摘下来,装好袋黑果,平板车没有围栏,上面的东西如果装得高的话,就需要有人固定,而且一个人推车,另一个人可以灵活帮忙。
有了上午的经验,姜琳知道直接捅的比一个一个摘的快且多。
掉地上的多了,捡的人就要多安排。
未成年们就全部留在下面捡。
傍晚,外出打猎的人再次提前回来了。
与之前有大收获不同,他们这一次收获很少,本来收获少他们是不会提前回来的,但是因为姜琳之前要求要他们尽量抓点活的,容易养的回来。
他们今天抓了不少。
因为活的有些不好携带,加上今天确实运气不太好,都没碰上一只好的猎物,就提前回来了。
姜琳看了一眼,这些活物除了兔子还有野鸡、狐狸,都是深林中比较常见的小猎物。
兔子直接扔到她那还很空旷的兔屋里,野鸡和狐狸用草绳捆了脚先放着。
然后就是一起摘果、砸果、磨果知道天黑。
姜琳在天黑之前就先回了部落。
现在已经是夏季,太阳大,外面晒的果渣已经干的差不多了,砸成小块的果肉被晒得缩水了一半,摸上去外面是干干的一层粉。
只有还在陶罐里沉淀的部分暂时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
姜琳没动还有些浑浊的果水,把晒干的果渣和果片收了回去。
果渣没加工之前毕竟是很硬的一种东西,哪怕用石磨磨了几遍,依然没有磨出来的红薯渣这么细。
颗粒感比较重,摸起来虽然外面像是裹了一层粉,颗粒稍微大一点的就会很硬。
她把这些晒干的果渣一部分加水煮久一点,煮成糊糊。
另一部分加水放置一段时间,看它有点泡发之后,捏成团,压扁变成饼,还是用来煎。
果干片姜琳试着用来咬了咬,使出吃奶的劲也只是在上面留了个牙印之后,彻底放弃了把它做成小零食的想法。
之后的处理和果渣也差不多,一部分直接丢锅里和肉一起煮,另一部分用水泡发后再煮。两者的不同可能也就是在锅里煮的时间不一样而已。
没办法,她一个厨艺不精的人能想到这么多方法,已经是她看过的小视频多的缘故了。
这一次煮熟的东西,姜琳没有先尝。
等大家全部收工,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是熟了的样子的时候,大家一起开吃。
姜琳先夹了煎得两面焦黄的果渣饼,入口有点淡淡的果香,表层酥脆,只嚼了几口,姜琳就觉得牙都酸了。
真的就除了刚入口时的那两个优点,其它全是缺点。
她觉得她就像是在吃跑了水的纸一样,除了那一点点果香,一点味道都没有,果然不愧是渣,吃起来就是渣的感觉。
嚼得累死人,嚼出来的全是刚才加的水,没有甜味,含在嘴里的渣也咽不下去。
就像吃甘蔗渣一样。
姜琳忍了忍,最后还是吐了出来。
姜琳看向旁边夹了和肉干一起煮的果片的云。
看她嚼了几口,还没咽下去,有些心急地问:“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有点硬硬的、脆脆的,不像昨晚那么软。”
姜琳又从另一锅肉里夹了泡过水的果片。
泡过水的果片跟昨晚新鲜的果肉口感更像,都是软烂的、有点粉粉的,只是没有昨晚新鲜吃的果味那么浓。
成功了!
直接煮的果片在经过炖煮后只是恢复了缩水前的大小,用水泡过之后再煮膨胀了至少一倍。
原本一锅肉汤里,肉放了四分之三,泡发过的果干占四分之一,煮熟后却变成满锅的果肉。
更重要的是它饱腹!
比新鲜的果片煮熟后饱腹感更强。
姜琳猜测,晒过的果干里面的某种成分被晒没了,所以才能这么吸水,膨胀这么多。
如果它后面吃多了没有什么其他后遗症,这种果干很有可能能够成为他们部落的主食。
姜琳看着大家吃得满足的样子,再看周围堆满了还没加工的黑果,心里的感动几乎要溢出来了。
有了这东西,她们哪怕一段时间不能打猎也不会饿死。
大家知道果干能饱腹,而在储存的果干又足够多的情况下,打猎的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压力。
觉得打不到猎物,或者打不到足够的猎物族人就会挨饿,甚至饿死,然后冒着生命危险,去挑战食物充足时不敢招惹的危险猎物。
虽然他们部落的食物以前从未充足过。
姜琳带着说不出的心情,这锅吃一点,那锅吃一点,吃饱后,才看向最后一锅糊糊。
同样是用果渣做的,她不觉得这糊糊能不果渣饼好吃到哪里去。
姜琳舀了一小勺放碗里,小心地尝了一口,嗯,渣多无味。
好点的是它渣得没这么明显,大概就是不用嚼得嘴累牙酸,勉强能咽下去。
比不上果干,如果明天过滤出来的东西不是很惊艳的话,他们估计就只晒果干了。
还能省去磨碎的功夫。
第二天,部落所有人都为采摘黑果忙活。
姜琳把已经沉淀好的黑果淀粉取出拿来晒。
现在的阳光晒这样绵密细粉,干的很快。
姜琳为了能更早能用它做出吃的,还特意把它摊成薄薄的一层,干得就跟更快了。
不到中午,这些细细的白色果粉就干成了面粉的模样。
姜琳取了半陶罐的果粉,加水搅拌均匀的时候纠结了起来。
这么一点,它是做成粉条好呢?还是做成饼子好呢?又或者是直接煮成糊糊?
最后决定一样一样来,先做粉条好了。
做粉条的话水就不能加多。
姜琳一边搅拌一边加水,开始的时候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还发呆想着果干除了炖肉还能炖什么东西。
直到手上越搅拌越费力,才低头一看,里面白色的果粉竟然变成透明的了。
啊这……
姜琳看向旁边的热水。
因为这么好看白净的果粉,她不想加生水又懒得等开水放凉,直接加的刚烧开的沸水。
但是现在这东西好像就这么被烫熟了。
这东西熟了会变成这样吗?
现在陶罐里的果粉已经全部变成透明的了,说明加的水不会不够,可是它确实又越搅拌越越硬。
姜琳犹豫了下,还是没再继续往里面加水。
她觉得这个果粉目前的状态有点像是白糖。
遇热融化变软,凉了之后又再次凝固。
抱着这样的期待,姜琳趁着还有一点温度,把陶罐里面的一小团取出来压成一个扁扁的大饼,然后又用石片把它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阴凉的地方。
她就这么坐在旁边,一边把脱了壳的果肉砸成小块,一边时不时戳一戳逐渐变硬的透明小块。
这么晶莹剔透的东西,一看就是好东西。
是糖吧,一定是吧。
目前闻起来没有味道,不知道吃起来香不香,甜不甜。
姜琳以为它水还没凉就硬得这么快,应该会很快就就彻底硬了。
结果她等了一天,这糖还是能用手指轻轻戳出来一个坑。
云她们收工回来,看到的就是瞪着几块透明“糖”的姜琳,脸上看起来还有点气鼓鼓的。
“林,这是什么,你不是说要做黑果淀粉吗?”
“喏,这就是那个黑果淀粉。”姜琳指着已经被她戳出很多个小坑的“糖”块。
云和小花闻言都瞪大了双眼,语气充满了怀疑,“可是我刚才在外面看到的不是这样啊,它们明明是像红薯粉一样,白白的,摸起来很舒服。”
姜琳:“它熟了之后就是这样的。”
“已经熟了?好吃吗?”
这个看起来不像是能吃的东西,什么颜色都没有,也没有香味,比昨晚的果渣饼还不如。
“它没变硬,我还没试过。”
“没变硬就不能吃吗?”
姜琳满眼茫然,“应该能吧。”
对啊,没变硬就不能吃吗?
姜琳裂开了。
她好像被自己下意识地认为坑了。
还浪费了一整天。
第31章
云和小花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尝, 她们就没见过有什么能吃的是这样亮晶晶的。
姜琳醒悟过来之后就不等了,直接取了一小块。
糖块捏在手里有些粘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还有点软的原因。
晶莹剔透的糖块一入口, 口中立马唾液立马泛滥, 浓郁的甜味在口中散开。
这种甜味中有带着黑果提纯后的果子清香,味道香醇、甜而不腻。
因为它没有彻底变成硬糖, 姜琳口中的糖块在口中卷了几下后,被她下意识地嚼了几下。
稍硬的外层被咬开, 里层含水量更多的糖浆紧接着冲击着姜琳的味蕾。
竟然还能是夹心的。
云和小花看到她吃完又拿了第二块来吃, 也各自拿了一块来尝。
这浓郁的甜对姜琳来说可能只是有些惊讶,而且这点惊讶很大部分来自于制作这种糖的原材料。
对于摄入糖分仅靠各种水果的云等人来说,绝对是惊艳的。
云瞪着眼,望向这些糖块的眼中满是惊喜,“林, 这个好好吃,比黄虫窝还甜。”
小花也点头。
“什么东西比黄虫窝还甜?”
姜琳和云她们转身, 看到的就是隐隐兴奋的阿婆。
姜琳取了一块糖给她,“是这个,用黑果粉做出来的糖。”
阿婆接了她手里的糖块,立马毫不犹豫地塞进嘴里。
不一会,阿婆表情狂喜,猛地上前用灼热的目光盯着石块上剩下的糖。
“林,我们可以用这个去交易会换东西。”
姜琳觉得能让阿婆都表现的这么高兴,肯定是有原因的, 可是她还是有点犹豫, 或者说是疑问。
“可是它不像肉一样能填饱肚子, 真的会有人愿意换吗?”
这糖好吃是好吃, 可是顶多只能算是零食,在目前大部分人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努力的时候,糖这样的奢侈品反倒不会多受欢迎。
而且如果同等重量的糖才能和同等重量的肉相比,做糖也是不值得。
如果黑果只能做成糖,这笔买卖肯定不错,毕竟黑果的采摘和加工不需要族人冒着生命危险,
问题是黑果的另一种加工品——果干,用来煮也是一种能饱腹、且味道不错的食物。
一个大草袋的黑果才能做出来这么一点糖块,除非一块糖的价值比姜琳想象中的高,能换很多东西,不然姜琳觉得用黑果做糖不划算。
见阿婆的神情依然兴奋,姜琳又道:“阿婆,你见过有人用这样的糖在交易会上换到了好东西?”
不然说不通。
阿婆和部落的其他族人一样,都非常重视能饱腹的食物。
在明知道黑果干更能让大家吃饱的情况下,对于糖这样需要消耗大量黑果的东西,还抱有这么大的热情 ,怎么看都不太对劲。
阿婆摇头:“我从未见过有人有这种糖。”
“那你为什么要坚持拿它去交易会?”
“我虽没见过有人用这样的食物换过东西,但是我见过有人用这么大的一个黄虫窝换了一个成年的勇士。”阿婆举起她的手掌,五指微微合拢。
姜琳觉得这个被换的勇士就是前面说的战俘。
阿婆难掩笑意:“林,你不是一直觉得我们部落的人太少了,想干什么都没人吗?”
云和小花在一边也听出来了,“我也吃过黄虫窝,我们的糖比他还好吃,肯定也能换到能干活的勇士回来。”
黄虫窝其实就是蜂蜜。
姜琳万万没想到,无意中做出来的东西,竟然还能引出这样意外又充满惊喜的好消息。
“交易会上用勇士做交易部落多吗?如果我们做的糖足够多,至少能换回来多少个人?”
有个大概的数目,她们好准备糖啊。
要是准备多了,能换的人不多,他们就要自己消耗多的糖,糖不能填饱肚子,能存下来的果干也少了,多浪费啊。
阿婆愣了一下,想了想,脸上的兴奋稍微回落:
“除了新来的勇气部落,北边的只有三四个部落比较喜欢攻打其他部落,都是狩猎地比较小、猎物少,经常没东西吃的。每年他们能用来交易的勇士数量也不一样。”
“我也不常去交易会,要不然待会松林他们回来了,问他们?他以前每年都会和部落的人去交易会换东西。”
大石和大山都是经常去交易会的人,可现在也跟松林一样,今天都在外面的黑果林里摘果子,现在应该还在回来的路上。
姜琳只能暂时按耐下激动的心情,再望向这些晶莹剔透的糖块的时候就好像看什么大宝贝。
又等了一会,所有人都回到大棚,等着吃大锅饭了。
姜琳带着糖块和阿婆她们找到大山几人。
跟他们说了她们今天的想法之后,又满眼期待地望着对方。
“阿父,你们觉得怎么样?”
松林咽下口中的糖,第一个肯定道:“我觉得可以,那个黄虫窝还是别的部落用兽皮从我们手里换走的,那个部落靠近大部落,就被那个大部落用人换走了。”
大山随后道:“去年的两次交易会上,有三个部落带了其他部落的勇士来交易,每个部落差不多都是三四个人。”
大石:“但是这些人很多都被那些大部落换走了。”
姜琳:“大部落不是应该有很多勇士吗?怎么还要换人?”
“不知道,他们每年都换人,如果不是换了我们那个黄虫窝的部落不缺食物,那个大部落也不会愿意把刚换来的人又换出去。”
这换来换去的,姜琳听得头都晕了。
不过从几人的话中提取到的信息。
交易会上能用来交易的部落间的战俘大概在十五个人左右,如果加上新来的勇气部落,可能也就多几个,而且还有竞争对手。
在扩大部落规模的前提下,当然是新加入的人越多越好。
可是谁让他们部落人口基数小,新人多了如果和原住民融合不好,很容易出事,得不偿失
她们部落目前大人小孩一共四十五个人,如果能把这十几个人全部换回来,反而是刚好刚好的程度。
问题是她们怎么竞争得过那些大部落。
听阿婆对几个经常能拿出战俘做交易的部落的介绍,除了勇气部落情况不明,用糖是很难从这几个部落手中换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