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虎昭昭
虎昭昭  发于:2023年04月20日

关灯
护眼

  “我之前在棉花作坊,听那位老农说要给家里人做衣服,我以为他家中还算富裕,才敢如此抛费。但如今到都邑周围的乡里一看,好像大家都能穿得很体面。”
  郑青云身上穿的是锦袍,但并不是不知疾苦的人,有些疑惑的问道:“不过才丰收两年,他们怎么敢的?”
  天灾、战乱、饥荒……有这些意外,老百姓想过个安生的日子极难,别说家中没有存粮的,就算家中有存粮,大部分人也不敢浪。
  另一位同学也跟着附和,“是有些不能理解。我看乡里各家都弄了火炕,棉花也不卖,留着自家做棉被棉衣,家里的小孩还送去学堂……他们以后是不过了吗?”
  很多穷人哪怕忽然富贵,也学不会享受,家里粮仓堆满了粮食还依旧吃咸菜的人不少。
  在他们的印象里,各国的庶民,哪怕日子变得好过了一点,也该努力积攒家底,应对未来的风险才是。
  都邑乡里的百姓,打破了诸位同学的固有印象。
  她们心里想不明白,但各乡读书识字的孩子们,心里却门清,和郑青云她们闲聊的时候,就替大家解惑了。
  “若是王上一直在位,我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变越好。若是王上退位,我们家里在攒下来的东西,还不知道会便宜谁呢。又不是所有的君王和王上和主父一样轻赋税。而且读书的机会也不常有……”
  这副通透的言论,听得郑青云她们都怔住了。
  在心里把这话琢磨了一遍之后,郑青云笃定的问道:“这话不是你想出来的吧?是谁教你的啊?”
  “自然是来乡里上课的老师。”小孩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郑青云他们来乡里查案,因为心里本就有怀疑对象,所以对查出来的人一点也不惊讶,反倒是被都邑百姓的消费观给镇住了。
  回去的路上,一群人忍不住就讨论起来了这件事。
  “来各乡教人免费识字的老师,会对学生们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王上授意的吧。”
  “除了王上难道还能有别人?”
  “不会识字的庶民,对识字的人本就敬仰,对家中识字的孩子,也不敢端架子,反倒会听她们的话。若是家中那个识字的孩子坚持,家中的大人肯定也会重视,就如今日作坊里的老伯一样……”
  都邑百姓有钱不攒着,而是消费在自己身上,纯粹就是姜蓁洗脑的结果。
  一群学生讨论了半晌,最后下了个结论道:“王上对自己可真自信。”
  姜蓁确实有够自信的,但她怂恿都邑的百姓消费,也是为了他们好。
  不论是粮食还是布匹,存到后面是会贬值的。
  桑泽郡那个织坊,利用了水力,产出的布匹数量,是往年的十倍,除了桑泽郡,其他郡县也陆续置办上了织机……科技的改变,只会让姜国的布匹产量暴增。
  之前姜蓁故意把大批的新布卖给卫宋郑齐四国,换回大批量的粮食,但这招也用不了多久。
  布匹有货币的功能,许多大贵族就喜欢囤布。
  今年桑泽郡的产出,都让四国的贵族给囤了,但等明年,他们就应该囤不动了。
  到时候,布匹大批量的投入市场,价格必然会暴跌。
  姜蓁的目的虽然是让姜国百姓衣能蔽体,人人都能买得起布,可布匹跌价,姜国百姓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姜国的百姓不囤货,有布就往身上穿,那布匹价格的涨跌就与他们无关。
  至于那些爱囤货的贵族会不会伤筋动骨,那就不是姜蓁会考虑的了,那群贵族家底厚,亏得起,不像普通庶民,禁不起任何风雨。
  现如今改变的还只是布匹,等以后农庄里的海外新粮种推广开,粮价必然也会跌……到时候囤粮的大贵族,又会遭到重创……
  郑青云她们无法站在姜蓁的位置思考问题,最后只能归结于姜蓁的自信和野心上去。
  但姜蓁的野心,她们心里有数,不足以让她们惊叹,真正让她们惊叹的,是姜蓁获得的民心。
  她们去各乡查案,只要在身份上透点底,乡里的百姓都会全力配合,两天的时间,他们就揪出了那八个和他国商贾相交过密的商人。
  商人在各国的地位一直是最低的,郑青云他们甚至都不需要禀告姜蓁,确认怀疑对象之后,直接请兵把这八个商贾绑了,再拷问一番,就拿到了确凿的证据。
  这个案子虽然是小案子,但她们办得确实漂亮,让朝中一部分关注的人,心里都觉得满意。
  等郑青云在早朝上递了奏折,向姜蓁禀告完那群商贾的事之后,朝中就有大臣站出来建议道:“王上这‘实习’之法,比在学堂里坐着上课效果更好。大学里也有学了一两年的学生,王上不如也把他们安排上?”
  “是啊,王上,大学里的其他学生,也该给他们机会的。”其余的大臣也站出来附和。
  大学里的学生,除了最开始的那一批孤儿,还有郑青云他们这一批科举出来的,剩下的都是官宦子弟。
  眼见着郑青云她们表现优秀,朝中大臣怎能不替自家孩子谋福利。
  姜蓁转头看向秋月,指望秋月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作为对学生最了解的校长,秋月抿了抿唇,忍不住说道:“此事王上还需三思。”
  听到秋月这暗示,姜蓁明白了,其他学生还没养熟,还不适合拿出来展示。
  在早朝上秋月没好意思说,但私下来找姜蓁的时候,秋月就老实交代道:“前几天我才在大学里抓了一个卖假药的医者,据他所说,他卖的药丸,吃了之后能涨智力。学校里的学生或许是月考的压力太大,有不少人都买了。”
  “这药他们也信?”姜蓁又好气又好笑的问道:“有多少人买了?”
  秋月咬唇,略微难堪的说道:“一百多人。”
  【好耶~有一百多人加了智力,姜国不缺聪明人咯~~】
  【哈哈哈秋月都快气死了,你们还在这里阴阳怪气。】
 
 
第140章 
  打包给陈冬
  一百多名学生买了加智商的假药, 人数多得出乎姜蓁的预料,追问道:“查出买药学生的姓名了吗?”
  “没有,他们都是派仆从去买的, 不太好查, 但是……”秋月顿了两秒, 说道:“有十几名学生还请巫者做法替他们祈福,这群人在巫者那里留下了姓名。”
  买药的事情可以匿名,但祈福必须得留名字,以防鬼神把福利送错了人。
  姜国的巫者虽然被医者按着打, 但也没有销声匿迹, 治病救人的事, 成了医者的责任, 但祭祀祈福, 依旧是属于巫者的地盘, 医者没法抢。
  【吃药的吃药, 作法的作法,这群学生还真没让我失望哈哈。】
  【感觉秋月操心多了, 肉眼可见的变沧桑了。】
  【一个熊孩子都够让人操心的了, 大学里有一群呢, 秋月实惨。】
  在秋月提出月考之前, 没有退学的威胁,大学里的学生更难管教。
  可如今有月考这把刀在头上悬着,学生们的骚操作也不少。
  怕姜蓁对学校里学生们失望, 秋月哪怕恨铁不成钢,也依旧护短的他们解释了几句。
  “我问过他们了。不管是买假药, 还是请巫者作法……这群学生抱着的都是试一试的态度, 反正他们手里有钱, 什么招数都想试一试。”
  秋月说起这个,也是一脸无奈。学生们一边吃假药,一边努力学习,这让她心里有气,也没法对那群学生撒,只能埋怨那群父母的零花钱给太多了。
  【学生:理智上告诉我吃药没用,但感情上还是抱有幻想。】
  【不试试怎么知道药不行呢嘿嘿。总得有人亲身实践吧。】
  【要不是月考太卷,也不至于把这群崽们逼疯,我现在都有点怜爱他们了。】
  姜蓁也觉得这群学生的操作挺好笑的,但这也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表现,忍不住对秋月说道:“这群学生你再好好管一管,等明年我再安排他们实习好了。”
  “这次我肯定会把那些歪风邪气清扫干净。”秋月信誓旦旦。
  等秋月回到大学,就开始重新修订这群学生的教学计划,准备给他们今年的学习任务加码。
  大学里的那群学生们,无知无觉,乐颠颠结成好几队人,去菜市看刽子手砍头。
  “这几个商贾肥头大耳的,看着就不像好人。”
  “通敌卖国的货色,当然不是好人了。”
  郑青云她们这群科举出来的学生,虽然没在大学待多久,但大学里的其他学生,依旧把她们当做自己人,对她们做出的成绩,与有荣焉。

  “听说她们几天就把案子查清了,速度极快,而且最重要的是,她们没有漏掉一条大鱼。”
  “我听我姑母说,此事不单单是郑青云他们在查,蓝河卫好似也悄悄的出动了。”一个圆脸的学生和其他同学说出了自己从家里套出来的的内幕消息,“虽然郑青云她们查得仔细,但她们毕竟是刚出来办事,王上哪能任由她们做主……”
  “我猜也是。证据出来的时候,王上一点其他意见也没有,可见师兄师姐们查出来的东西和蓝河卫查出来的一样。她们这次的案子办得漂亮!凭他们的表现,王上以后肯定会重用。”
  “希望我们到时候也能和师兄师姐们一样,出来做事的时候,一帆风顺。”
  “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我们是谁!”
  这群学生们一边自信心膨胀的自夸,一边费劲巴拉的往刑场前面挤。
  挤的时候,一个十四五岁的的公孙忍不住愤愤的和同学抱怨,“都邑的庶民和奴隶这两年是越发嚣张,都不给我们让路了。以前我只要穿得华贵一点,都没人敢往我身边凑。”
  在这个尊卑分明的时代,贵族和庶民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庶民自知人小力微,根本就不敢得罪贵族。
  可如今姜国有了新法,给庶民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姜蓁当初为了给新法立威,亲自在大殿前推了一个月的磨,蒸出来的馒头,还给在大学识字的小孩们分食,让大家都见识了一番新法的威严。
  除了姜蓁,同一时期,还有大量的君侯和官员被赵青竹弹劾。
  有这么多人以身试法,姜国的新法立得稳稳当当,无人敢去以身犯险。
  当街道上强抢美人的事情变少,贵族当街打人的事情消失……普通庶民的胆子自然就变得大了起来,长得漂亮的男女,也敢自在在街上自由行走,不用躲在家里,看到贵族出行,也不用刻意躲避,担心弄脏别人的衣袍。
  若是贵族敢无故欺人,他们就能去衙门告状,反正会有姜蓁替他们做主。
  奴隶和庶民适应新生活的速度很快,只有那群公子公孙们,还有些适应不良。
  面对那位抱怨的公孙,他的同学伸手一拉,就把他扯到了前方,嫌弃道:“别说以前了,以前你会跑人堆里来看这种热闹吗?”
  “以前是不会,可这几个商贾是大学学生抓出来的,我不得来捧个场吗?再说了,听这群庶民夸人,还挺有意思的。他们夸得越多,我大学学生的声望就越高……”
  若是卫宋郑齐四国,还能结庐在山中做学问,苟个几年,名望就来来。
  但姜国不行,姜国现在太卷了。
  除了官方的大学和致知学堂,基本每个学派在姜国都弄了一个私学,大学外面那条街道,如今都有一个新名字了,叫书院街。
  各派大佬都汇聚在这里,再加上一些天资聪颖的后起之秀,谁要是真躲山里去藏几年,出山的时候,就没人记得他的名字了。
  在众人都有强横实力的情况下,想获取民望,就只能靠做事。
  郑青云她们就靠这次查棉花种子的事情,替自己打响了名声,也替大学打响了名声,赢得了都邑百姓的夸赞。
  “大学的入学要求虽然高,但教出来的学生是真不错。”
  “希望我家孩子,以后也能进大学读书,变得跟那群学生一样厉害。”
  “要不是那群学生把人抓住,这八个商贾说不定就带着棉花种子跑了。”
  “咱们愿意把棉花卖给他,是因为他同为姜国人,谁知道他竟然敢背叛姜国,背叛王上,真是该死!”
  “王上眼明心亮,敢背叛王上,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被绑在邢台上的几个商贾,此时都紧闭双眼,不敢看那群围观百姓,但那纷乱的议论声,还是会往他们耳朵里钻。
  本就已经后悔的他们,听到这些话,心脏就像被蚂蚁啃食一般,疼到喘不过气来。
  他们当初也是吃瓜群众的一员,看过不少刽子手行刑的场面。
  明明砍外国间谍的头的时候,他们也是同仇敌忾的,没想到自己也有上断头台的这么一天。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