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玉玺今天不开森——面瘫响【完结+番外】
面瘫响【完结+番外】  发于:2022年10月31日

关灯
护眼

  《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
  灵帝刘宏还没那么伟大用得上‘创业’二字,他整日沉迷辞赋,要不然就摆酒设宴, 日夜享乐,从不问朝政。朝堂上被宦官搅成一缸污水, 他也不管不问只顾自己,唾骂一句昏君也不为过。
  可帝王崩殂,历来是大事。
  只是这事发生正值冬日, 因路途不便, 等人将消息送来,已经有一月多了。各地诸侯也收到了先王留下的‘遗诏’。
  柩前继帝位者, 少帝刘辩。
  灵帝办丧那日,正是少帝登基之日。身为传国玉玺, 小玉自然要回去, 不过她不会把自己的本体拿出来让这继位仪式顺利进行, 她只是回来看看,看这朝代更替前汉室最后的挣扎。
  汉室颓落已无药可救, 登基的少帝无有帝相,而灵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协——玉玺身为传国玉玺, 回到宫城的当天,就去见过这位如今不过九岁大的孩子——帝相衰弱,忽隐忽现。
  想罢,幻化为猫型的玉玺蹲在未央宫顶垂目, 听着宰相宣读那不伦不类都挑不出夸奖之词也无恶名的‘遗诏’。
  百官朝拜,内侍手捧红漆托盘, 将‘暂代品’的玉玺送上。除了站于帝王下首位的宰相一脸荒唐的表情外, 无一位官员看到, 那本该代代传承的传国玉玺,只是帝王六方玺中的一玺罢了。
  玉玺只觉好笑,那可怜被拿来顶缸的玺,正是她那六个兄弟中,长得与她颇为相似,颜色却完全不一样的‘皇帝之玺’。即使不用刻意去感受,玉玺也能知道,皇帝之玺那浑身难受哭丧着脸的表情。
  浑身翠色没有一丝杂质的玉玺送到少帝眼前,别说皇帝之玺一脸尴尬,连后方的未央宫都一脸嫌弃。他并不是嫌弃住在自己身子里的皇帝之玺,而是嫌弃这不伦不类的继任礼。
  以皇帝之玺暂代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国玉玺,如此荒唐的行径,断了祖上留下的传承,也斩断了这汉室最后的坚持。
  少帝刘辩也不想,可他并非是父皇心中的继位者,根本就不知道父皇将传国玉玺放在哪儿了,即便是掀翻了整个宫内,也未能找到传国玉玺。甚至连现在发出的遗诏,也不是出自父皇之手。是母后,现在该称为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重新拟定的假遗诏。
  而那真正的遗诏,如今还未来得及销毁,正藏于未央宫的牌匾后面。而这帝位真正的继位者,该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协。
  因为父皇没有属意他,所以父皇到死都未将他立为太子。
  少帝刘辩自小被养在道人家中,更相信天道命数。这由母后和母舅强夺来的帝位,真的属于他吗?如果真的属于他,为何他的继位礼上没有传国玉玺?
  回想自己那养在董太后身边谦逊端庄的弟弟,少帝刘辩接过玉玺的手轻颤了一下。
  这不伦不类的继承如一根刺一样,深深扎入了少帝刘辩的心中。
  除去占了‘长’的便宜,他刘辩根本就不是本该在这里登基的人。可是他又无法反抗这份命运,一旦露出一点不愿,他的母后会哭,会埋怨他的不争气,他的母舅何将军会逼他上位,就为了成为从龙功臣。
  刘辩虽然自小在道家长大,但他不傻,何家所求什么,他比谁都清楚。无非就是又一个想要破除‘白马之盟’的吕太后。
  在母后以他年幼,要帮他临朝称制时,刘辩更加肯定了这个想法。
  母舅手握兵权,母后又试图干预他来执政,他二人不过屠户家出身,哪里能执政。天可见,不是他刘辩在这里诋毁母家,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他的母舅被权利迷了眼,他的母后却安于现状,同一家人心中各有所想不在一条心上,早晚会发生悲剧。
  刘辩上位短短四个多月,就经历了惊天巨变。
  何大将军想诛杀宦官,结果反而被杀,他可能并不知道,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坟头草都九尺长了。
  谋反,逃亡,追兵,母舅被杀,母后不知所踪,在快要饿死时,闵贡带着骑兵赶来,逼得挟持他的张让等人投河自尽,这时,他的身边居然只剩下被封为陈留王的弟弟刘协。
  看见公卿大军赶来,刘辩哭了,梗咽着向董卓诉说这一路的苦,可他哭得口齿不清,反而让努力辨认话语意思的董卓十分苦恼,不得已,求助的看向浑身脏兮兮一脸无辜的陈留王刘协。
  陈留王刘协年幼,事情发生的太快了,他甚至都没理解发生了什么,面对董卓的询问,也只是被问什么回答什么。帝王家可没教过子嗣,什么是被拐。在刘协眼中,这一路颠簸可能只是出去玩,只不过路上太坎坷死了好多人。
  可在董卓的眼中,陈留王沉稳可当大事。再看梗咽不止的少帝刘辩,眼中的嫌弃一闪而过。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理所当然,少帝在位不过四个多月,便被废黜。因为未央宫牌匾跌下,露出了其中真正的先帝遗诏。这把最锋锐的刀被塞进了董卓的手中,他助还未年满九岁的陈留王刘协继位,成为献帝。
  献帝刘协的继位大典时,冬日的积雪才刚化没多久,天气仍然寒冷,因为灵帝早已下葬,也就没了继位前的繁琐丧礼,又因天气太冷,朝拜便简单了许多,也去掉了官员必须在门外叩拜的礼节。
  未央宫大殿足以装下所有来叩拜的官员,而殿内,再一次回到宫城的玉玺,正窝在大殿最粗的房梁上趴着。
  玉玺的猫眼看着,文武百官跪伏于地,朝拜着新上任的帝皇,与她记忆中,刘宏那场继任大典的画面渐渐融合。
  只可惜,这场继任仪式仍然没有传国玉玺加入,被交于献帝手中的仍旧是‘皇帝之玺’。
  荒唐至极,无聊透顶。
  玉玺顺着房梁走到了大殿门口,一跃蹦出了殿内,背后是‘皇帝之玺’哭泣着喊‘姐姐救命’的细语,回望那群朝拜者,她的猫嘴列出了一个诡异而满是嘲讽的表情来。
  会去救你才有鬼呢,救了你被迫害的不就是其他弟弟妹妹了嘛。
  没有一点姐弟情谊的玉玺摇晃着尾巴,一扭头就看见在阶梯下守着的人,眯了眯猫眼。
  除去当值守门的士兵与帝王本人,在宫城内是不能配备武器,哪怕是文人只用做装饰的剑也不行,盔甲自不必说,除非战事紧急,否则面见帝王必须洗漱,卸盔卸甲再去。
  而阶梯下的那群人中,竟然有人带着佩剑,虽然身着外袍做遮挡,可半敞开的衣领下,仍能看见露出的护胸甲。盔甲厚重,他又长得十分高大,呆在一群侍从中几乎鹤立鸡群般的高,披上外袍往哪儿一站,宛如一座大山立着。
  能在宫城内带剑,那身份肯定不一般。可玉玺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号人……是她离开宫城太久,宫城内变天了?
  然而在阶梯下的人看来,一只浑身翠色的猫脑袋露出来盯着你,位置大概正好在大殿门口。不只是当事人早就发觉了,连他身边的小兵们都频频偷看,好奇这怪颜色的猫儿在这宫城是什么来头。
  而被看的人却丝毫没有被影响,甚至瞪了一眼在当值时走神的手下,接到上司的禁告,分神的小兵立马收回视线站好。
  殿内正在进行新帝的继任仪式,容不得半点闪失。
  不管这只颜色奇怪的猫看了多久,那高大的将领也纹丝未动,垂目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柔软的猫垫轻轻踩过石阶,那翠猫走近了些,位置正在只需微微一抬头,便能数清它有几根胡子的顶层,这一下彻底能看清它的全貌了。
  它浑身翠色不带一丝杂毛,金色的眼睛像是蜜糖一样晶莹剔透好看,瞳中竖起的猫瞳细如一根针般,那样蹲在高处俯视人的样子,真像是藐视一切孤傲的王。
  就像那位秦王政一样,毕竟这是他的猫,他的玉玺。
  只可惜,有幸见到这只猫这样神态的样子,只有不知道这猫来历的眼前人。
  这只猫真有灵性,像是故意得那般,所呆的位置只需他微微动眼便能看清的斜上方,它的神态他不喜欢,可又因这只是一只畜生没有多想什么。而这猫也并未呆的太久,发现他们很无趣后,便起身,摇晃着细长的尾巴慢悠悠的离去,猫爪踩上石柱一跃而上屋顶的身姿十分敏捷,然后消失在了屋顶上。
  这只猫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大典结束后,男子也去询问过,才得知那是先王灵帝养得猫,只因它自理捕食能力非凡,动作又十分敏捷难以捕捉,才如此散养在宫城内,渐渐成了宫城内少见的一道风景线。
  更有传闻说,如果能见到拜一拜,便能求得一年顺遂。
  男子听后笑了笑,向给自己解答的侍女道了谢,心里却觉得可笑。
  他疑惑,难道就没人发觉,自这只猫出现后,宫城就开始动荡不安了吗?这帝王更替速度都快赶上换衣服了。
  而当事猫,此刻正在照顾季节交替生病的荀彧。
第42章 天下‘奇才’董卓
  季节交替, 冷风侵骨,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荀彧一个读书人,整日闷在屋子里不活动, 明显缺乏锻炼的身子骨,换季的时候病倒一点也不稀奇。
  不过, 让玉玺更在意的不只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风寒。
  荀彧现在已经应亲属与熟人的邀约,入了袁绍的帐幕。本想以此为起点大展身手,可自从他入了袁绍帐幕后, 整日臭着脸拧着眉, 都拧老了十多岁,一副郁结于心不痛快的样子。
  荀彧初露这种状态时, 玉玺还以为只是公务上不顺意,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谁又能顺风顺水过一辈子。子房辞官后, 有那么多事等着他, 也没见他烦得用一根绳子吊死自己图清闲。
  再加上荀彧很少在家谈论公务, 所以玉玺也没有去问过,就这么放任了。
  谁能想到, 整,整, 七,天啊!荀彧都是这么一副像是爆碳一样,能随时从火堆里蹦出来的样子,也就面对家里人时, 脸色好一些。
  玉玺开始担忧起来,荀彧这太反常了, 虽然他平日里也会这样, 但大多数时候还是笑容盈盈, 温文尔雅的文弱样。然而现在……感觉下一秒就能拔出文官佩剑跟武将上战场,奋勇杀敌不在话下。
  玉玺化了猫形,偷偷跟着荀彧的牛车去了袁绍府邸,怕被荀彧认出来她也不敢露面,跃上屋顶远远跟着。看着荀彧步入了像是议事厅样的大房间,不久,一些玉玺认得出的人也陆陆续续进入房间,人人都跟先到的荀彧点头打了招呼,关系不错的还上前说了几句话,等人都坐满了后,袁绍才出现。
  玉玺窝在了屋顶上,竖起耳朵听着他们的议会内容。
  袁绍帐下现在的议题,对玉玺来说,都是一些过时的消息了,有关于‘董卓私自实行废立大事,自署相国,又放纵手下四处搜刮。’
  从洛阳到冀州怎么说也要二十来天的路程,等袁绍这边得到了消息,董卓在洛阳早浪的没边飞上天了。
  玉玺眯了眯眼,对现下发生的事情早预料到了,只可惜了洛阳的百姓们,还有那位被拥护上位的小皇帝,在这段时间里,都会成为那位在向王莽看齐的人手中的玩物,不知道城里仅剩的那点油脂油膏够不够填上这人的胃口。
  说实话,被董卓针对的袁绍早对他不满了,若不是他自己当时少带了兵将,见董卓兵强马壮,不敢轻举妄动,早在救回弘农王的时候,就该把居心叵测的董卓杀了。
  袁绍心里悔不听陈琳之劝,又爱面子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棋差一步。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董卓占了最好的地势,想拿下他很难。万幸,这个人可能没脑子,居然想要废长立幼,读书人最注重长幼有序,弟弟白一眼哥哥都要挨板子,董卓竟然想要废掉还没做出大错事的少帝。
  董卓这么做,无疑是碰触了读书人们的底线。
  起兵讨董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就算袁绍心里仍然有所抗拒,并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但是以他的身份来讲,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这只出头鸟。在这场议会中,不管袁绍乐意不乐意,他都得做出个表率来。
  既然要讨伐董卓,屯兵先不提,得拉拢一些帮手。可不等袁绍这边给各路诸侯发檄文,就有人先送来了书信,表明了自己支持讨伐董卓。
  本来袁绍还奇怪,他还没说什么,怎么这么多人盼着他当出头鸟。这时得到消息的董卓又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杀了袁绍叔父袁隗,以及在洛阳城内的所有袁氏宗族,杀完了,还派使臣来劝解袁绍退兵。
  真不明白董卓怎么想的,是当人家都是瞎子消息不灵通吗?
  反正就算袁绍得不到消息,玉玺也不介意给他送把刀在手上,袁家宗族祠堂里随便找个沾满血的物件送上,就足够点爆袁绍了。
  董卓这一招,让整个袁家只剩下袁绍和袁术俩了,本来这俩兄弟还因为嫡庶问题很不和睦,如今一致对外。
  因为董卓的这一妙招,派来劝和的几人也全被杀了。全程目睹事件发生的玉玺都傻了,排除异己还能这么玩吗?这些来送死的人中,只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免于一死,就这样袁绍和袁术还觉得不解恨呢,誓死也要送董卓上天,一时间人人感叹袁家的不幸,无一人不打着袁氏旗号起兵。
  不过得说,董卓一个人站对立面,团结起了所有安于现状不管事的诸侯们!
  要不是玉玺不适合出面,真想给董卓庆贺一下,感谢你最后还让汉室团结一下,所以,拜托你赶紧去死吧,好解放了我的几个兄弟姐妹。
  自正式决定起兵这天起,荀彧的表情才总算是好转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