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湘:“……”
“有什么话你就说,不说我待会儿跟队押镖走了得一个多月才能回来呢。”
“你也要跟着出去??”
不是,这伍乘风才多大,就跟着押镖??遇上山贼劫匪他能自保吗?年纪这么小就要干这种高风险的职业,实在有些招人心疼。
“太危险了吧……”
“走的不远,没事的。像那种来回大半年的,我就是想去都还没资格呢。湘丫头你要是没事儿那我可走了啊。”
伍乘风已经看到队伍里的师父朝自己招了两次手了。
黎湘这会儿也不好说什么契约的事儿,毕竟他人都要走了,就是讲了也传不到村里。学字儿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多月呢,还不如自己去买本书回来慢慢学。
“那你自己路上当心着点儿,对了,这个你带到路上吃吧。”
她把篮子里的包子拿出来往伍乘风怀里塞。没看见就算了,既然来看见了也知道他要出远门,怎么也要意思下。
“都是茶楼掌柜送的包子,你拿着带在路上吃。”
“这……”
伍乘风被她这送包子的行为惊到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儿人已经没了影儿。
这丫头……
长到这么大,他还是头一次尝到有人送行的滋味儿。
伍乘风笑了下,兜起包子跑回了队伍里。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注意过黎湘身边还有一个姑娘。
黎湘也是走远了才想起自己都忘了介绍表姐,一回头居然发现表姐竟是恋恋不舍的看了伍乘风好几眼。
难道两人之前认识?
“表姐……你在看什么呢?”
“我?没看什么,没看什么。”
关翠儿哪好意思说自己是舍不得那几个大肉包子。毕竟那也不是自己的东西,是人家茶楼掌柜送给表妹的。
她这一副躲闪不愿提及的模样,倒是叫黎湘误会了。
虽说表姐和伍乘风平时好像是没什么机会认识,但指不定是在镇上认识的,又或者表姐是对伍乘风一见钟情??
害,这个时代的少男少女真是太早熟了。
黎湘非常有眼色的没再继续追问,转身带着表姐去逛了逛街。买了几根头绳又扯了一点点棉布。
别的还好说,不过几个铜贝的事儿,但那棉布是真真儿的贵。若不是自己衣裳都是麻布做的磨着疼,她还真舍不得花那一百五十个铜贝。
这副身体已经十三岁了,可是除了身高别的地方都没有怎么发育,加上家里一直没有余钱所以也就没有做过内衣。
黎湘不知道原身是怎么忍下来的,反正她才穿了这几日便磨的疼的受不了。一定要回去做件棉的内衣穿才行。她仔细询问过布坊的掌柜,扯的是能做两件的布,一件自然是给表姐穿的,表姐天天佝着背日后真成驼背那就不好 。
关翠儿就这么跟着她,看着她买了头绳又买了布。心中艳羡之余又忍不住替她担心。一直憋到了船上才忍不住问道:“表妹,你花这么多钱都没和姑姑他们说,要是姑姑知道了生气怎么办?”
“没事儿,我也没乱花,这可是顶顶要紧的东西。而且,我身上的钱是自己挣的,爹娘也不会管我。”
她这话瞬间让关翠儿想到了早上自己和姑姑一起包的那些包子。听说一个要卖两个铜贝,金贵的很,她下手都不敢捏太重了。
“对了表姐,呐,这是你今天的工钱。”
黎湘数了十五个铜贝出来放到一脸懵的表姐手上。
其实若是要较真儿的话,表姐的工钱今日是没有什么工钱的。但谁叫这是亲表姐呢,她想拉一把。
十五个铜贝对于一个从小几乎都没摸过钱的小姑娘来说,实在太有震撼力了。
关翠儿只觉得手心儿烫的很,沉甸甸的叫她心慌。理智告诉她这钱不能拿该还给表妹,但手却不听使唤的只想紧紧的攥着它们。
有了这些钱,她可以买好多好多鸡蛋,爹娘都能吃上,再也不用眼馋阿成哥。她还可以去买些碎布头回来做鞋子,爹娘的鞋都快烂完了,每次出去都被好些人笑话。
十五铜贝可以做好多好多她以前做梦都想做的事情……
“表妹……我……”
“拿着嘛,我听爹说包子差不多都是你和我娘包的。你是客人,哪有让客人一直帮忙干活的道理,不给工钱说不过去。”
黎湘眼神真诚的很,关翠儿心头一热倒是听了劝把那十五铜贝给收了起来。
“谢谢你,表妹。”
她心里头明白其实表妹根本就不用给钱,只是表妹照顾她而已。
关翠儿摸着怀里那十五个铜贝,心情激动。恨不得现在就能回到家去,把钱拿给爹娘看看。不过想想又歇了心思。
爹娘还没有分家,所有人赚的银钱都要先交给阿奶才行。可是阿奶眼里只有她的大宝贝孙子,好吃的东西从来轮不到自家。她,不想把这十五铜贝交上去。说她自私也好,不孝也罢,她宁愿把这钱都买鸡蛋给爹娘吃了,也不想便宜了大伯一家。
“表姐,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嗯?你说。”
关翠儿见表妹一脸严肃的模样,下意识的坐直起来,俨然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逗的黎湘差点儿没绷住脸笑场。
这姑娘太乖了,乖的叫人心疼。
“表姐,咱先不论亲戚,我要是雇你帮我家做工,一天二十铜贝,你愿意干不?”
“不用不用!我什么都可以干不用工钱的!”
“这不行,没有让客人干活儿的道理。”
黎湘挺忌讳公私不分的,若是表姐真是无偿给自家帮工,不管做的好坏都不好去说她什么。做工就不一样了,拿了工钱认真干活是基本,做的不好可以罚,凡事都明明白白的。
她仔细的把这道理掰开了和关翠儿讲,关翠儿脑子也不笨,很快听明白了。她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答应。不过一瞧表妹那张稚嫩的脸,她就瞬间清醒了。
“表妹,还是等姑姑姑夫回来了再说吧。”
“什么事要等我们回来再说啊?”
姐妹两正说着话呢,船舱门开了,出去看郎中抓药的两大人回来了。黎湘一眼就瞧见了爹怀里的那一叠东西。
“娘??你们怎么也买了布?”
“也?湘儿你也买了?”
黎湘默默翻出自己买的那一块棉布。
关氏拿过一瞧,发现和自己买的那块一样都是棉的,只是颜色不同而已。
“这还买重了,说明咱母女俩心有灵犀嘛。本来是买了给你和翠儿一人做一身的,现在好了,正好做两身好换洗。”
关翠儿一听这里头还有自己的份儿,连忙拒绝道:“姑姑我有衣裳穿的!你给表妹一个人做就行了。”
“你有没有我难道看不出来吗?我这个姑姑这么多年也没回去看过你,只是做两身衣裳给你有什么不行的。这事儿你说了不算。”
关氏成亲生子这么多年,自然是看得出来侄女佝偻着背的原因。当着丈夫的面儿,她没说亵衣的事儿,不过等丈夫去船尾划船了,她还是拉着姐妹两小声的说了亵衣的重要性。
关翠儿听得面红耳赤,黎湘却是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内衣的重要性不用娘说她也知道的。她现在无比怀念自己衣橱里那些舒适又无痕的各种款式小内内,可惜了自己不会裁衣缝制,不然的话将布拿回去自己照着做件多好。
唉……
只能回去找块石板偷偷画给娘瞧瞧,看看她能不能领会再做出来。不过内衣这种东西,女人应该是很敏感的,娘应该能做出来吧,好想看看成品……
黎湘趴在窗舷上想着乱七八糟的事儿,晃着晃着又睡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儿她还没睁眼便先听到了一阵儿吵嚷的声音,其中对门乔婶儿的声音最为响亮。
“瞧瞧瞧瞧!有钱去买布却不知还点儿钱给村里人。太不知羞了!秋嫂子,我记得你前儿还念叨着小牛长的快,又要换衣裳穿了。这黎家欠你们家的钱都够买好几身儿新衣裳了吧?”
那刺耳的声音听得黎湘心中顿生烦躁,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赚钱搬走,跟这种人做邻居简直比住在茅屋旁边更让人难以忍受。
她起身绑了下头发,发现船舱里的东西爹娘都已经搬走了,大概是想着搬完了再来叫自己,却不知怎么先被对门儿的看到了布。
今日自家赚了钱,买回来的东西可不少,那乔氏自然是不舒坦了。
黎湘从船舱里走出去,一眼就瞧见自家屋前围了七八个人。两三个是债主,其他的都是看热闹的。娘的脸色很不好,表姐也差不多,但她却站在前头,挡住了乔氏咄咄逼人的气势。
只是,这么多人,怎么没瞧见爹?
不管了,先上。
“乔婶儿,你说你怎么这么喜欢来我家吵架呀,我家今儿可没煮肉吃。”
听到黎湘这话,好些人都想起上回乔氏吵架丢的脸,几个没忍住的还笑了。
乔氏两眼一眯,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一点儿都不生气。
“你家煮不煮肉是你家的事儿,咱现在说的是你家有钱买这么多布却没钱多还点儿给债主?”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黎湘真是想把这句话刻在她脑门儿上。
“乔婶儿,你是我家的债主吗?”
乔氏:“……”
“今天是还债的日子吗?”
乔氏:“……”
“你是我娘肚子里的蛔虫吗?你怎么知道明日我们家不会多还些给村里的叔叔婶婶?”
黎湘一连几个问问得乔氏脸都涨红了也没答出来。
她无非就是想煽风点火,那就灭了她的火。其实这群人里头,最没资格来声讨的就是她了。
“各位婶婶,你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从小到大我穿的都是我娘我奶的衣裳改的。十三岁了扯点儿布做身衣裳很过分吗?”
黎湘说着话,眼圈儿便跟着红了,那小可怜儿的模样瞬间叫周围人清醒过来。
是啊,黎家这十几年来过的什么日子大家有目共睹,怎么到了乔氏嘴里,就变得舒适安逸,她们居然还差点儿跟着乔氏的思路走了!
“咳……那什么,家里还有活儿呢,我先回去了。湘丫头莫哭啊,婶儿对你家可没意见。”
“是是是,我家里也还有事儿。”
七八个人很快离开,丢下乔氏一人。
没人看她唱戏,她这独角戏自然也就演不出来了,最后也只能是咕哝了几句悻悻回了家。
黎湘松了一口气,看着她回家就跟送瘟神一样。
“娘,下次她要是再来你就直接进屋子不要理她就是了。”
关氏点点头,泛白的脸缓和过来。
她不是不会吵架,只是身体不行,一动大气就又要在床上躺个三五日,白白浪费银钱抓药。所以遇上乔氏她一向是能忍则忍,不跟她较劲。
今日还好,没受什么气,就是整日下来精神有些不济。这个样子自然是做不了衣裳的,她一回屋就躺下了。
关翠儿是个闲不住的,进屋就开始收拾打扫,洗衣裳。洗完又出去翻地,因为她听到表妹说想要种些韭菜辣椒。
小半个时辰后,黎湘才瞧见自家爹回来。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轻快,喜悦的情绪。
“爹你去村长家谈什么了,这么开心?”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把钱还了么。”
黎江虽然有些肉疼那些给出去的银贝,但这么多年当真是多亏了村长的照顾,所以他一有钱便想着先还了村长的。其他的就等着明天再说了。
明日是月初一日,固定还钱的日子,村民们会自己上门来拿钱,也省的他一家家去再跑。
“爹,现在能不能告诉我,家里一共欠了多少?”
“欠挺多。好多年呐,旧的没还完又欠了新的。你娘早些年病情凶险,郎中开了药方要一整根人参拿去配药。我去药铺问过了,最便宜的都要十五个银贝。”
人参这东西哪里是穷苦人家能吃得起的,可他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妻子去死,所以只能求到了村长那儿。
当时黎家刚没了大儿,小女儿也整日啼哭,一家子着实凄惨。村长便号召了全村的人借钱。
若是几百铜贝一家捐赠几个也就完了。可十五银贝,不打契约借,谁甘心出那个钱。
也是黎江一家平时口碑不错,又有渔船有收入,村里人愿意相信他才借了钱。少的几十,多的上百,都由村长记着账。
一百二十户人家,有大半都借了钱。还到现在还有五十来户的钱没还清。
其实若不是这些年关氏病情反复,村里的钱早就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