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不算问题,像这种高度吻合的创口,大概只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就能自动愈合,最慢也就一周时间。到那时候,伤患之处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复原了,应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连着两条大鼠尾巴的多次叠加缝合都成功了,而且通路测试指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医教科主任就仿佛看到白求恩转世一样,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问谢书尧,
“你这缝合手艺是怎么练出来的?还有你的手臂力量,看着胳膊也不算粗啊……我刚刚看你进行显微缝合的时候,针尖基本上都不抖,这个太难了……你是怎么练的?”
谢书尧想说大实话‘没怎么练’,可是她转念想到这种说法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她不实诚的印象,到嘴边的话立马就变了。
“没什么特别的方法,手里经常拿根针缝水果皮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缝香蕉皮、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这些都可以,遇到了就缝上几针,用吹毛求疵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果想要训练力道的话,建议缝皱纹纸和卫生纸,稍微一用力,纸面立马就变形了,还可以将好几层纸摞在一块儿一起缝,来模拟自己分层缝合的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用力练,都能练出来。”
“您刚刚说拿缝合针的手不抖这个,其实对于做药学实验来说,这是相当正常的事情。这种缝合手术都只是比毫米低了一个数量级,做药学实验的话,经常用到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的实验,难度比这个高多了。勤学苦练,都能练出来。”
别看她说的头头是道,其实全部都是瞎扯淡。
可怕的是,医教科的主任还偏偏就信了,他吩咐那护士,道:“之后再来实习生时,你记得将这些话转达给他们。就拿小谢来举例子,人家是利用这个法子将血管缝合流通量练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活生生的例子摆在这儿,证明这方法一定正确,让实习生们都尝试尝试。”
护士赶紧记了下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护士才懂了谢书尧之前回答的那个缝合标准并非空话。
在谢书尧这儿,缝合的目的就是将伤口尽快复原。其它医生惯用的那一套标准放在谢书尧这儿,就和敷衍一样。
-------------------------------------
谢仁老教授亲眼目睹了谢书尧这一套神乎其技的缝合技术之后,越发坚定了要将谢书尧留在京大医学部的心。
能在显微缝合中做到手几乎不抖,那拿起手术刀来时,肯定也稳得很,在肿瘤切除,器官修复等领域,医生手不抖是基本条件,也是硬性条件,谢书尧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以预料的是,假以时日,谢书尧在外科手术领域一定会做出成就来,说不定附属医院会再添一个‘谢一针’。
医教科主任这会儿就像防贼一样防着谢仁老教授,他同谢仁老教授说,“老谢,心脑血管科那么忙,你先回去吧,小谢我来安排,只要她有精力,我绝对不会让她闲下来的。急诊科那边我去打招呼就行了。”
谢仁老教授哂笑了一下,没拒绝,而是道:“小谢,留个电话吧,心脑血管科那边要是有手术,我让严沥,就是那个给你白大褂的护士长打电话,你到心脑血管科跟着边看边学,跟几台手术后,缝合部分就交给你。”
谢书尧赶紧将自己的手机号给了谢仁老教授。
既然到了京城医学部的附属医院,肯定是奔着学东西来的,难道还能让这三个月的时间白白浪费了?
谢仁老教授一走,医教科的主任就领着谢书尧到了急诊科,他直接找上了急诊科的主任霍廉,一个性格风风火火的女医生。
霍主任问,“哟,王老师,你怎么过来了?”
霍主任口中的王老师就是医教科的主任王笃,王笃与谢仁老教授是同一辈儿的,急诊科的霍廉主任是王笃的学生,比王笃和谢仁要差了一个辈分。
王笃指指谢书尧,道:“老谢介绍过来的人才,我亲自把她送来急诊科,外科缝合能力在医教科测试过了,大鼠尾巴切了三十次,缝了三十次,连通程度超百分之九十。我知道你们这边外科缺人,就给你送过来了,你安排一下,别让她闲着。”
霍主任推了推眼镜,‘嘶’了一口凉气,“王老师,您认真的?切了三十段都能达到百分之九十的通路?今天也不是愚人节啊!”
“缝合好的大鼠尾巴还在医教科冷冻箱里放着呢,你不信的话,自个儿过去看,亲自上手做一遍通路测试去。”
王笃把谢书尧留在急诊科就走了,霍廉主任瞅瞅谢书尧身上挂着的胸牌,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眼熟,一时间也想不起来,便没多想,喊来一个负责协调分配病人的护士,交代了那护士几句就走了。
那护士盯着谢书尧看了几眼,很明显是将谢书尧当成了‘关系户’,最后才面色不善地说,“是要练缝合对吧,还要求不要闲着?你知不知道急诊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闲着。你想要病人,等着啊,我去给你喊,再给你喊护士送来清创缝合的设备。”
谢书尧点头,没再多说话。
那护士乐了,年纪不大,还挺高冷?
你不是想要病人吗?绝对管够!让你精精神神地来到急诊科,最后累成狗一样爬出去。
恶性报复心理发作之后的那护士直接黑化,当场就分了五个伤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伤到要害部位,但缝合难度不低的病人给谢书尧。
谢书尧照单全收,别人觉得清创麻烦费事,谢书尧却不觉得,清创如果不到位的话,缝合等于无用功。
五个病人的伤口全都妥善安置好后,谢书尧喝了一口水,又从随身携带的小药瓶中取出一粒养神丸来,放在舌头下垫着,走出诊室,问那给她分配病人的护士,“还有病人吗?再匀一些过来。”
那护士原本正惴惴不安呢,她有点后悔自个儿给谢书尧这个‘关系户’分了那些缝合难度不小的病人,万一这个‘关系户’手上没两把刷子,病人嫌弃缝合效果不好,最后闹了起来,她铁定得跟着倒霉。
她还没想好该怎么办,谢书尧就已经将那五个病人安置好了,那护士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遭,遇到一个瞎糊弄的’,吓得她赶紧去检查了那五个病人的缝合情况,没想到那五个病人居然缝合得挺好!
“难不成这关系户真有两把刷子?”
这时,一个男护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娜姐,有一个病人的手给炸伤了,急需要缝合,安排到哪个诊室?”
那护士下意识地报出了谢书尧所在的诊室,“去十三号诊室。”
等病人被推进去之后,男护缓了口气,将一切都安排好,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他才溜达跑过来问那护士,“娜姐,十三号诊室是手外科请来的专家?”
“人带着一个口罩,具体年纪我看不出来,但听声音感觉挺年轻的。刚刚那个病人的指头都被炸断了,要做断指续接还有神经续接手术,我问她行不行,她居然说行,报了一堆药名出来,还要两个助手和一间手术间,我让于悦去给准备了。”
正端着保温杯喝菊花枸杞茶的那护士将嘴里的茶水一口喷出来,撂下保温杯就跑,“行什么行?她一个走关系塞进来的关系户,哪有做断指续接和神经续接的能耐?”
“赶紧去手外科请专家,病人被推去哪个手术室了?到底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这都做了二十分钟手术了?病人该不会是得截肢了吧!这是重大医疗事故!”
第62章 第六十二站
不管在什么单位, ‘关系户’这三个字都不是什么好说法,那男护一听谢书尧是个关系户,脸色立马就变了。
他还以为是从手外科请来的专家呢!
两人都被吓得够呛,以为要出重大医疗事故,赶紧分头行动,一个去找急诊科的霍主任, 一个去手外科请外援。
安排病人去谢书尧诊室的那女护士名叫张娜,这会儿都快吓疯了, 她同霍主任汇报情况时,声音都是抖着的,“霍主任,刚刚来了一个手骨被炸伤的病人,我安排错了, 安排到刚刚来的那个关系户手上去了。那关系户也是一个傻大胆, 居然接了,还让安排了手术室,这会儿已经做了二十分钟手术……”
霍廉主任脸色大变, “我不是说让你给她安排一些缝合的手术吗?手骨炸伤你怎么就给安排过去了?张娜, 你可别告诉我,断指续接和神经续接也能算到缝合手术里去。这是一个难度的吗?”
霍廉主任丢下手中的活儿就往门外跑,张护士紧随其后,一群人乌拉乌拉地冲到谢书尧正在用的手术室, 换上无菌服走了进去, 就见谢书尧已经做完断指续接的那一部分了, 她这会儿正在做神经续接。
神经续接是大头戏,在手外科都属于难点中的难点,要是神经给接错了,怕是手的功能就彻底废了。
因为病人做的是局部麻醉,霍廉主任生怕病人听到急诊科给他安排的医生是个不权威的半吊子之后闹事,她轻轻走到谢书尧身边,从协助护士的手中拿过器械,一边给谢书尧递器械,一边低声问,“这种手术你也敢接?有多少的把握?”
“小手术,九成九的把握。”谢书尧对着眼前的显示屏幕,精神高度集中,用神经钳扯住两根神经,飞快地缝好,转眼就瞄准了下一根神经。
手掌上的神经相当多,还都是分叉极多的神经末梢,稍有不慎就可能毁去一根手指的功能。
绝大多数手外科的医生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选择将主要神经连接起来,次要神经看情况,尽最大可能保住手功能,但术后一般都会出现手指麻木或者是失去痛觉、触觉等情况。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手掌上的神经太多了,要是想照顾到每一根神经……几乎不可能。
霍廉主任发现谢书尧做手术的章法很正,操作也很标准,神经搭桥缝合速度更是快到令人发指,做出来的效果也不错,她这才从助理位置上退了下来,让原先的手术助理顶上去,她就站到谢书尧的身边,眼睛死死盯着显示屏幕上的神经缝合针,每缝合一根神经,她就会扫一眼显示器上的时间,心中越发震惊了。
“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怪胎?缝合一根神经只用十二秒钟的时间!而且神经吻合的效果这么好……”
霍廉主任突然有些相信谢书尧说的‘小手术’和‘九成九’了。
一分钟能搭桥缝合五根神经,只需要十四分钟的时间,就能将手指上的主要神经全部缝合完,然后便进入次要神经的修复。
次要神经数量要多一些,谢书尧用了半个小时才缝合完成。
在她缝合次要神经的期间,那男护从手外科请来的专家来过一次,盯着谢书尧做了十分钟手术后,就生气了,“你们都请了这么好的手外科专家过来,还找我干什么?那神经吻合技术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喊我过来嘚瑟吗?”
从手外科请来的专家气呼呼地走了,霍廉主任却是松了口气。
谢书尧做手术的技术能得到手外科专家的认可,这便说明这场手术成功了一半。
次要神经全部缝合完毕,霍廉主任见谢书尧活动了一下手腕,问:“是不是打算缝合表皮伤口了?你要是累的话,我来替你缝。”
谢书尧摇头,“不累,还没到缝合表皮伤口的时候。”
霍廉主任面容一滞,问:“你该不会还打算连那些不怎么影响功能的神经也缝合了吧,用不着的……你把手术做到这个水平就已经足够了,只要恢复过程中不出什么问题,病人的手功能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
“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那就是还会受到影响。既然我接下他,那自然是要尽全力帮他康复,能做到最好,我就做到最好。继续!”
谢书尧拿起了神经钳,对着最后一茬神经发起了冲击。
其他人都说最后这一茬神经不如功能性神经重要,但谢书尧却觉得,这一茬神经的存在与贯通同样不可缺少。
如果这一茬神经没能贯通,那人的手掌就算恢复了功能,也只能等同于是安装了一个功能比较好的义肢,与原本的手掌还存在本质性的区别,比如说手心手背对温度的感知能力,而最后一茬神经贯通之后,这种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然而,最后一茬神经数量太多,鲜少有医生愿意去‘吃力不讨好’。
以谢书尧那每分钟搭桥修复五根神经的速度,将最后一茬神经修复完并进行了最后的表皮伤口缝合以及固定手术后,都已经是三个小时后了。
病人被推出手术室,谢书尧取来一张处方,在上面写下药,递给那男护,脱去无菌服开始洗手。
那男护这会儿对谢书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扫了一眼那药方,愣住,“谢医生,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啊,怎么还有中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