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重生后我成了国家的外挂 完结+番外[穿越重生]——BY:戏余朝
戏余朝  发于:2022年04月23日

关灯
护眼

  但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熊赐履很捧场的连声赞同:“太子殿下这个主意真是不错!直隶离京城近,快马加鞭不过一日的路程,监管起来也甚是方便。”
  就算太子不提,他们几人之前也商量,要上折子建议各地组织人手开荒。眼下国库空虚,实在得想个法子多些进项才行。
  “可是已经三月,现在开垦荒田,再种麦子怕是已经晚了…”明珠捋着胡须,故作不经意的说道。
  “这个师傅不必担心”胤礽换上对师傅们的一贯招牌微笑,“除了麦子,这季节可种的粮食还有很多。如番薯,花生之类的,最适合春季种,成熟期又短,种出后收获量又大,正好给开荒的百姓果腹。如今才是二月,这些东西三月中旬中下也不晚。”
  明珠一下被噎住。
  太子被皇上娇养着长大,因为身份矜贵,从来目下无尘。如今是怎么知道这些俗务的?
  胤礽看够他惊讶的表情,淡定的继续提议:“汗阿玛,儿臣查阅过古书,书上说这些农作种植前施肥最是要紧,不如在开荒之前组织人手好好宣讲如何施肥,也好为那些辛苦劳作的百姓省些心力。”
  这下连康熙都忍不住对儿子另眼相看:“你如何连这个都知道?”
  这孩子最近的变化大的出乎他的意料。难道是年前后宫用度减半克扣了这孩子的膳食,逼的他自己琢磨起来了?
  胤礽面带羞赫,“汗阿玛忘了,儿臣去年不是曾在自己宫里种过麦子吗?当时为了养好他们,自然费过些心思。”
  说罢又好似更不好意思的说:“初时还怕汗阿玛怪罪儿臣玩物丧志,请师傅们帮儿臣隐瞒过一段时日来着。”
  康熙回忆了一下,确有此事。
  他心里默默肯定,看来这几个师傅是挑对了。
  张英震惊的不知作何反应。
  那会儿太子殿下说为黎民不受苦才想着种的麦子,三人都以为是个借口。如今看他说起耕种之事头头是道,没想到竟是真的。
  熊赐履反应最为夸张,激动的眼眶含泪:“殿下小小年纪,就有竭尽全力为苍生谋福祉之心!对比殿下,我等真是妄为人臣呢!”
  他用衣袖擦去眼角滚落的泪珠,还小心的吸了一下快要掉落的鼻涕。能辅佐这样的太子,真是他们几个老家伙三生有幸。
  胤礽在一旁看的嘴角微微抽搐。若不是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心虚,他其实很想凑过去说一句,师傅,够了够了,戏有点过了啊。
  “臣以为”一直在一旁未置一词的李光地突然插嘴道:“还是选定别的地方比较好,直隶虽环卫京城,但大多数地区近海,当地百姓更为依赖渔业谋生。”
  这次倒真不是他想着明珠说话。
  皇上可能一时没想到,直隶地区多为皇家所圈之地。畅春园,皇陵,景山猎场。这些皇家所必须的之处可占了不少好地,即使再开荒,空怕也开不出多少地方来。
  “臣附议”高士奇紧跟着说:“且直隶地区较为富庶,空怕少有闲田。不若暂且换作其他荒田较多之地,更适宜推行此策。”
  这句话几乎算是明着提示。
  康熙听完眉心微皱,心里换算过李光地没有明言的地方,暗道直隶确实不适合开荒。
  胤礽心里稍微有些不痛快。直隶总督是明珠的学生,是他特地选过的。只要有明珠在,想必他们也不敢太过阳奉阴违。
  到时候这方法在直隶推行的好,汗阿玛看到成果喜人,他就可以建议在多地同时推行了。
  本来都快成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但他前世辅政时竟浸淫官场多年,这点养气功夫还是有的。
  胤礽眼神中带着懊恼,似乎很后悔自己没有三思而行,“师傅们所言甚是,是孤考虑不周了。”
  紧接着,他又追着李光地问道:“大人觉得,何处比直隶更合适呢?”
  被否定虽然生气,但他心里刚才也快速的闪过几个备选之地。
  胤礽暗自咬牙,若李光地说的是其中之一便罢了,若不是,他可能还要费更多口舌来说服在场的这些老滑头。
  李光地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向康熙请示:“陛下,宫中可有舆图?”
  没有舆图,空口说来不够直观呢。
  自然是有的,而且宫中的比外头用的都要精细。康熙眼神示意梁九功去取了舆图,又吩咐小太监抬了长桌放置在大殿正中间。放好后,小太监们把大清舆图平铺在长桌上。
  几人分作两拨围在长桌两边。
  “皇上请看”李光地直指着舆图中河南之地,“此地离京城亦不远,且大部分为平原.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天下粮仓,沃野千里,可谓上选。”
  他有句话没说完,河南巡抚石文辉还是个各处不靠的中间派。石家又是汉军旗里的忠心保皇党,比其他巡抚都更听话。
  康熙紧盯着舆图中各地,心里一一比对直隶周边其他省。
  山东也沿海,且还是朝廷重要的盐产地,安排人手开荒,太过浪费人了。山西离着也不远,但是多山地,也不太适合。
  想来想去,确实是李光地所指的河南更为合适。
  他也不急着下结论,而是看向胤礽,“太子以为如何。”
  “还是大人厉害”,胤礽眼中带着由衷的敬佩,“儿臣目光短浅,不如李大人良多。”
  河南本来不在他的计划内,毕竟石家…是他上辈子太子妃的娘家,本来不想提早跟他们打交道的。
  他其实更想建议,不如把京骑回屯的事提前,让八旗那些闲散人口都到盛京去干活,也省得他们在京城吃饱饭,国家还要多花钱养着他们。
  但就在刚刚,李光地刚指向河南的时候,系统就马上跟着附和:“后世的河南也是产量大生,选择这里确实也挺合适。”
  胤礽心里也比较了一下,用京骑回屯说服这帮人,还不如现在的方法省力,索性直接放弃。
  “嗯”康熙点头赞许后,抬首看向众人,“你们的意思呢?”
  众人心里早就有了思量,便一起说道:“臣等无异议。”
  地方选好了,接下来便是定好时间,然后下旨令河南巡抚着手布置此事了。
  康熙正要宣布散会,又听李广地说:“臣还有一事。”
  “何事?”
  “关于太子殿下刚才说,要让州府官员在开荒之前宣讲如何施肥,臣以为比此事更重要的是,要先确定好良田有多少,才能更便于规划荒田。”
  “言之有理”康熙看向一直没出声的两位户部尚书,“去核实他们历年来报上的耕田面积,朕要看河南之地近五年来所有关于耕田数量的折子。”
  “嗻。”户部尚书一满一汉两人,领旨后急匆匆的退出大殿。
  近五年的折子,这工作量可不小。看了今天晚上他们都得加班了。
  “儿臣觉得,沤肥也挺重要的。春季种田最重要的就是磷肥,可帮助
农作物生长,抗干旱的。”
  见眼着众人都准备散了,胤礽又插嘴道:“牲畜的粪便是最好的肥料,不用过多处置,直接埋在田地里就可以。而鸟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磷脂,是北方作物最需要的。”
  种地不施肥怎么行呢。而且不说肥料的事儿,岂不是枉费他在这上面画了那么多的功夫,跟着下人被熏了那么长时间?
  “这也是从书上看到的?”康熙憋着笑,一脸打趣的看着儿子。
  他可还记得这孩子当初在毓庆宫里种花,从奉辰苑要肥料,导致毓庆宫里臭气熏天的情景。
  胤礽被逗得一下闹了个大红脸,嘟囔着说:“这是儿臣,自己做过,得出的经验。”
  他红着脸攒紧了拳头,汗阿玛笑什么笑,他是为了“格物致知”。
  众人或直接或间接的都听康熙说过他两年前种花之事,一起都跟着笑开了。
  乾清宫里难得有这样轻松的气氛,整个大殿里都是几人的大笑声。
  连系统也跟着凑热闹:“哈哈哈,太子殿下的心血没有白费。”
  胤礽脸上的红久久不散,恼羞成怒的说:“闭嘴!”


第33章
  户部的进度还算快,整个户部所有官员没日没夜的忙了三天。三天之后,户部侍郎就把康熙要的五年内所有关于河南现有耕田的统计,拟好奏章放在了乾清宫的案桌上。
  奏章详细的说明了,现在登记在册的河南的人口,包含农籍,商籍,工匠籍以及官籍,总数量为九百八十万。因公务人员少,河南的总面积无法确切丈量,但已知登记在册的现有良田是六百七十万亩。所有持有者的具体姓名也有具体的典册。
  有了详细的数据,再开会时制定相关政策效率就高多了。
  康熙拿到户部上报的折子,看过之后,心里大概有数。第二日一早,就把此事在早朝上宣布,让朝臣们讨论是否有其他要补充的。
  有耳报的朝臣已经通过了一些渠道听闻,但没有的则尤其惊讶。更令众臣震惊的是,朝廷竟然允许百姓持有开垦出的荒田。
  当即有人站出来反对,认为现在默许百姓持有开垦后田地,会让百姓升起贪念导致互相倾轧,恐怕一乡或一村之人会因此而内斗。开垦出的田地应由当地府衙统一分配管理,则更利于朝廷税收。
  除此之外,反对派认为,利用当地科考学子监督政策执行这事,同样有待商榷。以科举学子作为朝廷喉舌,恐会引得学子们反感,更不利于招揽人才。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赞成。赞成者认为这是为民谋利的好事,以耕田做奖励,更能激起百姓开荒的劲头。
  对于利用学子监督之事,赞成派同样认为,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入朝为官,为天下百姓谋生计。考试之前监督官府做事,可以当做提前入官场的历练。
  这样更利于成为百姓们的父母官。
  两派之间不能互相说服,争吵程度堪比巨浪击石。到最后,还是康熙亲自发话此事已成定局,反对派才渐渐安静下来。
  没有了反对之声,众臣把此事仔细商量过,又在胤礽原来的建议上补充了数条规矩。
  具体补充如下:
  第一,现在已经耕田超过五亩之上的农户不得再参与开荒,每个参与开荒的人必须在当地官府核对,并登记好户籍之后才可以开荒。所有外省百姓,无论何籍,皆不得开垦荒田。
  第二,已有耕田或者原本耕地现已荒凉的人家,如想参与开荒,原持有田地不得超过3亩以上。原有土地也要有当地府衙所开具的书册才可以申请。
  第三,所有商籍人口不得参与开荒,所有官籍三代内宗亲不得参与开荒。
  第四,所有开出的良田全部由当地府衙进行登记,并且造册在案。所有田地从开荒之日起,不得擅自买卖或转增他人。
  第五,所有商户现有田地,不论是否隐田不报,都按照现有数量合算。如日后再发现其隐田,则按照重罪论处。
  以上种种规矩,皆由公文形式通知到各府。河南地域内所辖九府,必须以公文上的规矩作为开荒守则,若有违背,同样以重罪论处。
  之所以设定这样的规矩,一是怕因为初步尝试,步子迈的太大会导致结果并不那么喜人,二是怕其他省人员听闻有这样的政策,会通通涌入河南地界,间接使外省人口大量流失。
  要知道,去年一场旱灾,各地的人口变化之大,可要比丰年大的太多了。
  当然,朝会时除了讨论规则,顺便也确定了,开荒之后暂时先种植番薯,种植时应由府衙宣讲如何施肥等小事。
  这场朝会,同样是从日头初升,开到了正中午太阳高挂天穹。散朝后,内阁把会议讨论出的内容全部总结,预计将会在两日后,把这些公文由专人快马加鞭递到石文辉手中。
  因为一直陪着听政却又插不上嘴,胤礽从早晨站到中午。还是康熙听取意见时余光瞄到儿子不停的转换重心,才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站的腿麻了,让人搬了椅子给他,这才没让胤礽干站一上午。
  前朝事他现在因为年龄限制,参与感极低。但这次给他汗阿玛提建议的成功例子,还是给了胤礽一些鼓励。
  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他汗阿玛是不介意儿子出于公心的立场为百姓谋划的。
  同时他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拿捏分寸感,所有的计划必须一步一步来,宁愿慢一点,也要稳一点。
  虽然插不上嘴,但他的脑子也没闲着。做好“花瓶”工作的同时,也在默默听着系统讲今天的物理课。
  物理与化学不同,化学好歹还让胤礽能动手做做实验,有点参与感。但物理,尤其前期都是死记硬背,还要自己理解并融会贯通的知识点。
  所以胤礽的物理课程进度相对比较慢。
  更惨的是,这门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通通与他前世几十年,加上重生后几年的人生认知完全相悖。
  别的不说,就光“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这一条,就让胤礽连着琢磨了好几天。
  不是琢磨运动,而是琢磨“何为宇宙”。
  系统解释过“宇宙”的概念之后,胤礽怎么想怎么觉得,结合他之前上过的地理课程,系统很可能还是在忽悠他偷偷学习钦天监观测天象的技术。
  当然,最后他在系统的解释下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这相悖的结果,就是系统不得不把每一个知识点拆开了揉碎了,再加上动画掩饰,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的讲。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