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纪元by月上棠
月上棠  发于:2025年09月21日

关灯
护眼

会议室柔和的灯光亮起,林熄处理完一系列事务后已经到了晚餐时间,萨尔曼通过腕带礼貌告诉他晚饭已经准备好。
2号辐射区是一片很大的区域,比曾经的南极洲还要更大一些,海豚与雨燕海没有回来,暂时没有进展,林熄站起身,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走廊上没有人,灯带也就保持关闭状态,只有会议室里的昏光从玻璃门中散出来,安静的有些寂寥。
林熄习惯了这样空无一人的安静,会议室大门打开,林熄看见坐在会议室外长椅上的一团身影,才想起来自己忘了贺硝。
那团黑影抱着手垂着脑袋坐在长椅上,一动没动,看上去还真是乖得没边。
听到响动,巨大黑影动了动,贺硝从阴影里抬起头,一扫脸上昏昏欲睡的神情,眼睛一亮:“林小猫,你开完会了?”
灯带随着贺硝的话语亮起的瞬间,贺硝变得尤为清晰,时刻提醒着林熄他是真实的、鲜活的,在执行官死寂的世界里嘈杂吵闹的。
林熄没有立即应答,抱着手,倚着门框看着贺硝。贺硝也回望他,脸上的神情还是很高兴。片刻后,林熄放下手,走到贺硝身边:
“别叫我林小猫。”
贺硝站起身跟着他下楼,有了两人的脚步声,周围的灯带就亮了起来,光芒一直延伸到另一头的悬浮舱停靠台,贺硝说:
“你就是一只小猫呀,说起话来喵喵喵喵的,不是小猫是什么?听着就想让人亲一口。”
这时他们已经进了悬浮舱,贺硝揽住他,作势要亲他,林熄推抵着他的脑袋,深知自己刚才觉得贺硝听话就是个错觉,贺硝不依不饶,非要叫他林小猫。
眼看悬浮舱就要到达就餐层,萨尔曼已经在外面等着了,贺硝还在大声叫唤,撅着嘴巴要亲他,林熄伸手把贺硝嘴巴一捏,拽着他的衣领往下一压,盯着他的眼睛,低声警告:
“别在外面叫。”
贺硝看着他,旋即,舔了舔唇角,心满意足地笑了。
林熄放开了手,悬浮舱即将到达,他凑近林熄,低头如同耳语:
“知道了,林首席。”
热气喷在林熄耳尖,贺硝平时不是吊儿郎当地叫他小首席就是林小猫,正经八百地称他林首席反而很少。
贺硝的声音抬高了显得凶,但压低了却带着一种难以明说的磁性与性/感,一声“林首席”被他一叫,还喊出了点职场私情的禁忌感来。
偏偏这时候贺硝不老实的手掌还贴上了林熄后腰,温热的触感让林熄后背麻了一遭,转过身低声告诫他老实点。
但贺硝得寸必定要进尺,非但没放手,还顺着腰线往上推,单手将林熄脖颈一扣,把人压向自己,顺势偏头凑近,林熄微微仰头,贺硝嘴唇刚要碰到林熄眼角的红痣,悬浮舱提示到达。
他的动作一顿,二人呼吸交错,气息陡然紊乱。
就在舱门打开的前一刻,林熄两指在自己唇瓣上抹了一道,继而往贺硝嘴唇上一压。
贺硝心跳漏了一拍,连呼吸都凝固住了。只来得及听到一声极轻的嗤笑,林熄的眼尾挑了挑,猫从他手中水似的流走了,留下一道背影,好像刚才一切暧昧都没发生过似的。
萨尔曼果然在外面迎接他,出了悬浮舱,站在灯光中,林熄又是那个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首席执行官了。
贺硝愣了片刻,伸手摸了摸嘴唇,追了出去。
波塞冬与林熄共进晚餐,等待的空隙,温斯顿给贺硝发来消息,约他在19层见面。
“怎么了?神神秘秘的。”
贺硝在19层的露天甲板上见到了温斯顿,海面上风平浪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温斯顿抽着烟,撑着栏杆,说:
“黄鸟给白怀一条新的信息,有关相柳的。”
一听到相柳,贺硝的神色严肃了几分:“相柳怎么了?”
“他正在计划开发一项新元素。”贺硝看了看温斯顿传过来的讯息:
“1000号元素?”
除了人类还使用公元纪年时发现的元素外,陨石带来的元素均不以发现时间排序,数字只是个代码,毕竟新元素太多,一时也难说清楚哪个更先发现。
很显然,相柳在所谓1000号新元素中发现了某种商机,这可能是相柳公司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贺硝明了,远远的看到波塞冬的悬浮舱升空,知道晚餐已经结束了,赶回餐厅,萨尔曼咬牙切齿地告诉他林熄已经回休息舱。
贺硝匆忙之中拍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因今晚波塞冬召幸了费尔德而气馁,转身去找林熄了。
回到林熄的休息舱,林熄已经换了身睡袍,倚靠在沙发上,光滑的布料在昏黄的灯带下涌动着静谧的色泽,面前的悬浮面板上还有未处理的邮件,还有一杯醒好的红酒,贺硝拎起杯子,刚要尝尝,林熄出声:
“去哪儿了?”
贺硝动作一顿:“这么关心我?”
林熄抬起眼皮,又垂下:“没兴趣。”
舱内暖气很足,林熄单穿一件松松垮垮的睡袍,两条长腿交叠着放在沙发上,微微曲起,从睡袍下摆露出一节白皙的小腿。
贺硝盯着那段光滑又柔软的皮肤,昏黄的光芒好似在上面流动,他喉头滚动一下,放下酒杯,坐在林熄身边,靠近了他。
“忙呢。”林熄偏头躲开。
贺硝手中把玩着林熄的小腿,爱不释手,指腹的茧轻轻刮蹭着柔软的皮肤,张弛有度地捏着:“那我要等你到什么时候?”
林熄抽开腿,侧过身,贺硝顺势挤到他后背,贴着他,林熄打开下一个文件,口中不咸不淡地问:“刚才去哪儿了?”
“怎么又绕回来了。”平淡的一句话,贺硝却听出了几分不满的意思:“我不是故意不等你的。”
林熄没说话,不以为然,显然弯弯绕绕没有用,贺硝也必须要正面回答执行官的问题,他搪塞道:“温斯顿问我怎么和他前女友复合,着急的要命。”
“你怎么说?”林熄问他。
“我说我不知道,我还在热恋期呢。”
贺硝咧嘴笑,看见林熄的神情满意了一些,探身把他压下来,一手捉住他脚腕,吻他锁骨:“怎么了,还怕你的狗跑了?”
林熄指尖停留在最后一条消息的发送界面,终于处理完了一天的事务,面板关闭,舱内又暗了几分,林熄仰面看着贺硝,他们在阴影中对视,红痣在贺硝眼里跳动。林熄动了动,脚腕搭在贺硝肩上。
睡袍扑簌簌往下落,贺硝的目光随着衣摆逡巡,偏头虔诚地吻了吻林熄的脚背。
林熄足尖绷直了,一阵酥麻的触感顺着脊骨往上窜,轻轻“嗯”一声,这是同意也是赦免,还有几分隐忍的愉悦。林熄半敛着眸子看向贺硝,微张的唇瓣轻轻呼出一口气。
贺硝覆身上去,却被林熄用手掌抵住了,咫尺之间,林熄注视着他,淡然的眸光中浮上点点暧昧的狠劲,一翻身,压着贺硝坐了起来。
位置颠倒,林熄扯住贺硝的项圈,强迫他抬起头,半垂的眼眸居高临下地望着他,唇角勾起一点若有若无的弧度:
“你觉得你跑得了?”

第164章 失踪
林熄已经睡着了, 贺硝半靠在枕头堆里,一手抱着林熄,另一只手从旁边的桌面上拈起林熄取下的白环, 举到眼前把玩。
白环与大多数武器同样, 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展开、收回是无权限限制的, 而如果要使用更高级一些的攻击或者重组等等功能, 就需要执行官的生物识别了。
贺硝展开白环, 翻了翻里面的武器库, 有林熄常用的手枪,还有狙击枪沮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无权限查看的步枪型号, 贺硝也从没见林熄用过。
看了片刻, 贺硝收起白环, 将它往自己右手中指一推,到林熄第二个指关节的宽度, 刚好卡在了他第一个关节处。
贺硝放下白环, 轻轻托起林熄的手掌,林熄的手修长又白皙,除了长期使用枪械留下的几处薄茧,没有任何疤痕, 比他的手小了一圈。
林熄睡的并不很安稳, 感觉到手臂被挪动,在睡梦中轻轻蹙眉, 贺硝不敢再大动,将他的手放回去,亲亲他眉心, 低声说:“睡吧,没事。”
林熄的眉心缓缓舒展,灯带关闭,舱内一片黑暗,贺硝也躺下来,侧身抱住林熄,吻了吻他的头发,闭上眼。
长夜就要结束,昏暗的悬浮舱中亮起消息标识,九尾发来了消息。
“雨燕找到了亚特兰蒂斯。”
林熄与贺硝到波塞冬办公室时正值黎明,正对大门的露台玻璃门敞开,高纬度的冷风贯穿整间办公室,金属雨燕收拢翅翼,立于露台的金属栏杆上,眼睛浮现出记录到的画面。
那是一座相当宏伟的城市。
近圆形的城区层层嵌套,中间连接以运河与海洋城载战舰。冰冷的金属大楼在厚重的海雾中影影绰绰,折射出惨白的微茫,仿佛森林深处看不见脸面的巨人,沉默地矗立在海面,俯视着这只低空掠过的小小雨燕。
从波塞冬的露台能看到整个海神波塞冬,还能看到透明屏障外更远的海面,天际逐渐浮现出一点模糊的色彩,天空由漆黑变成灰黑,就算天亮了。
波塞冬肩上披着一件复古款式的绒毛大氅,在栏杆上按灭了手中的烟头,白茫的气团从她唇间飘出,海神波塞冬号已经向着雨燕带回的目的地前进,她看了看二人,说:
“越往南越冷,记得多穿点。”
林熄看见海盗们把11米高的雅典娜雕像立在了波塞冬的花园里,他抬眼看向亚特兰蒂斯的方向,尽管现在视野中一无所有。贺硝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林熄身上,揽住他,说:“就快结束了。”
陆地消失不见,波塞冬号进入了2号辐射区海域,陨石坠落时将原本完整的南极大陆击碎成成千上万的碎片。
时至今日,这些浮岛依然漂浮在各个海域,2号辐射区海面上也有不少来自低纬度其他大陆的碎片,从波塞冬大楼放眼望去,飘满辐射垃圾的洋面混乱不堪。
陨石撞击造成了比第一纪元前更极端的寒冷气候。在最新的全球气候公共报告中,南极海域最低温已经与绝对零度相差无几。
报告显示南极温度依旧在逐年下降,自发地无限趋近于绝对零度。
许多陨石带来的已知或未知元素的性质,在超低温下会发生不可预料的改变,所以波塞冬号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
一座座静默的冰山飘向城市后方,机械巨兽在死寂的海面发出轰鸣,金属座头鲸破开坚实的冰面,撞碎了浮岛。
“全体船员注意,五分钟后将进入极夜区域,请各部门做好低温防护,再重复一遍……”
广播响起的时候,贺硝一行人在波塞冬大楼的出发层,他们已经换上了特制的低温防护服,比一般防护服更笨重,但器内部元件在极低温度下也能运转如常。
窗外的光芒完全消失,海洋城市跨过了微光与暗影的分割线,连灯塔的强光都被浓厚的海雾吞没,即使打开了全部的照明设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大量的灯光快速消耗着波塞冬号的能源,在它的能源供应城驶来之前,海神波塞冬需要尽可能节省能源,以面对接下来随时可能与奥林匹克的交火,于是波塞冬决定下潜。
“全体船员注意,即将下潜,舱内增压将于30s后开始。”
广播又响起,高耸的灯塔收起,透明的离子屏障被坚实的抗压金属板覆盖,氧气内循环开启,周围响起海水翻涌的隆隆声,坚硬的机械座头鲸发出一声沉鸣,在浓厚的海雾中深入海面。
海水中没有海雾,波塞冬号上专为潜水而生的照明设施效率大大提高,他们的行进速度提高不少。
波塞冬号上的工作人员与常驻居民们神色如常,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海洋中的生存模式。
加压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大的不适感,贺硝倚着栏杆看着完全封闭的波塞冬号,不禁感叹:“不愧是波塞冬,这种高密度的金属还能做到在水中行动自如。”
“波塞冬公司的海洋运输工具制造方面的技术确实无可比拟。”林熄在他身边说,贺硝还没开口,林熄的腕带上忽然跳出一条九尾的通讯请求。
“首席,有些新情况,需要您来一趟中控室。”
波塞冬大楼77层中控区域,数以千计的悬浮面板显示着城市外部的情况与船体各项数据,研究员们来来往往做着记录。见到贺硝与林熄,波塞冬转过身。
贺硝看见中空台上显示波塞冬号目前的状况是悬停,周围水温-217°,他们正处于水下9340米,城市承受的平均压强为93,916,035帕。
监控显示附近没有强攻击性的变异生物种群,他们悬停在一片错综复杂的海底山脉上方,连绵的山脉是近百年才挤压形成的年轻山脉。
“怎么了?为什么不继续前进了?”
“按照雨燕带回的地址,我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入亚特兰蒂斯范围内。”九尾在一旁,略显担忧:“但雷达侦测显示,水面上没有任何大型建筑群。”
这时,身后的研究员上前给波塞冬汇报:“董事长,第五次全面检测,直径10,000米内没有任何建筑物。”
根据雨燕拍摄到的画面,九尾计算出亚特兰蒂斯是一座直径大约248,000米的近圆形城市,按照这个数据,在目前的位置他们应该已经能看见,至少能够用雷达探测到亚特兰蒂斯的存在。
“会不会是洋流导致航线偏离?”贺硝问。
“目前世界上没有洋流能够阻挡海神波塞冬号。”希顿在波塞冬另一侧说。
“那就是雨燕记录出错了?”贺硝继续推测。
“几率很小。”九尾说:“波塞冬公司以生产精密海洋仪器著称,就算其中几只雨燕数据有误,在我的算法中也可以自动纠正偏误模型,得到正确概率最大的结果,这个概率通常是100%。”
意思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可能出错,亚特兰蒂斯应该就在不远处。
沉默的座头鲸继续前行,然而海豚雷达始终无法检测到亚特兰蒂斯的存在。
九尾模拟出的地图显示,波塞冬号已经到达亚特兰蒂斯区的中心区域,但雷达与超距望远镜除了零散的浮岛与个别海洋变异生物种群,依旧一无所获。
波塞冬决定上行,巨浪形成了海啸,海水澎湃,波塞冬号从海面下呼啸而出,惊动了附近的海洋生物,不远处冰山上的积雪坍塌形成雪崩,在一片海洋垃圾中,处于隐身状态的波塞冬号孤独地矗立着。
周围空无一物,没有机械城市,也没有特尔塔罗斯实验室,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上只有浓厚的剧毒海雾,黑暗中灯塔亮起微茫,波塞冬公司的个海岛雇佣兵团已经整装待发。
波塞冬让研究员们开始第六次环境检测,他们放出了更多的雨燕与海豚,在这空隙,九尾在中控区的休息室中单独向林熄进行汇报。
“首席,TP紧急通知,盘古核于半小时前出现突发状况,剧烈波动。实验室已经建立新的平衡模型与指标体系用以稳定盘古核,保卫处已开启混沌一层防护,严格限制出入。”
混沌除了作为盘古核的计算中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隔离-50层的二区与三区,必要时发挥防火墙功能,将一切危险源阻隔在墙内。
而自从混沌落成后,尽管盘古核偶有波动,最近愈发频繁,也从没有到需要开启混沌防御的地步。
即使是前几天的波动,也在TP们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混沌开启防御模式的最低标准是针对变异体50%的镇定剂与控制手段完全失效。
-50层已经开启了混沌的防御功能,说明变异体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不稳定状态。
“目前,TP们正在控制局势,没有惊动地面,-50层已经进入三级警戒。”
林熄脸色刷地惨白。
“另,董事长前几日会见了林简云先生,林氏山庄来讯,林先生希望您能尽快回到神州。”
林简云也知道了这件事,林熄抿着唇,半晌,说:“让TP加大防护力度,无论如何,不能让消息传播到地面。”
“我明白了。”九尾说:“梼杌询问您,如果懂董事长情况持续不稳定,是否允许进入更高级防御并采取主动措施?”
“不允许。”林熄立时开口。
“恕我直言。”九尾说:“如果情况持续恶化,董事会与首席团很有可能发现端倪,并要求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变异体现阶段的数据计算的结果告诉她,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变异体极大可能继续恶化,但她并没有将这一结果直接告知林熄。
“那就否决一切有关提案。”林熄不容置疑:“在我回到神州之前,我会同意的只有公司法庭的监禁宣判。”
言下之意,在林熄找到解决办法之前,任何想要对林简海不利的方案未经允许就实施,其发起人以及一系列关联者下场都是监禁。
“好的,我明白了。”九尾将回执发给方震。
这时候外面传来动静,林熄出了休息区,外面研究员们脚步匆匆,希顿拉响了全船灾难预警,霎时间红色的警示灯光覆盖了城市上空,九尾获取了中控台数据:
“首席,海水温度局部快速升高,已经接近沸点,洋流异常环状流动,全船进入防御状态,检测到正前方形成超大型海底旋涡,距离旋涡中心还有1000米,800米……”

第165章 海底风暴
海神波塞冬号属于超级海洋城市, 吨位连鲲鹏号都要望而生畏,在距离旋涡中心这么近的距离根本无法紧急制动。
且在雷达的探测中,他们正在跟随旋涡快速接近旋涡中心, 一个足以牵动波塞冬号的大型旋涡, 其威力可见一斑。
周围的研究员已经坐上安全座椅, 波塞冬下令全面推进, 汹涌的海水在冰面下发出隆隆的可怖响声, 波塞冬号的驱动器融化了周围的冰面, 却依旧不能够摆脱旋涡。
很快,波塞冬号的驱动系统发出了高温预警,过高的热量带来的是更浓厚的海雾,灯塔已经毫无用处。
在强势的海浪下, 连庞大的座头鲸都跟着左右摇晃, 船身外部的监控传输回画面, 翻涌海浪形成数百米高的水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旋涡巨大的吸力下, 海啸重叠交错,形成了一股直冲天际的水龙卷。
骇人的惊涛巨浪席卷了包括波塞冬号在内的周围一切事物,四分五裂的浮岛砸在波塞冬号的金属防护层上,发出巨响, 连周围的台风都不能幸免, 被卷入水中成为旋涡的动力,海水沸腾, 海雾弥漫,一次超强海底风暴形成了。
希顿希顿取代了研究员的位置,仍旧企图将波塞冬号带出旋涡, 机械巨兽在洪流中撞碎了沿途的冰山,船体温度在沸水中快速升高,连城市灯光都开始忽明忽灭。
“3号驱动器失效,4号驱动器失效。”
“警告,即将进入洋流密集区,警告……”
希顿暗暗骂了一句,在倾斜的控制室中将自己固定好。
下一刻,波塞冬号检测到海底强电磁脉冲,紧接着,在强势的电磁干扰下,波塞冬号的控制系统完全失效。灯带爆炸,在黑暗中只能听到船员们的惊呼声,一片黑暗中,波塞冬号被卷入旋涡中心。
一阵剧烈的动荡后,供能逐渐恢复,城市应急灯亮起,中控区恢复运作。波塞冬号失去了下方6个摄像头以及部分海豚,但影响不大。
九尾也恢复了连接线路,外部画面显示他们被旋涡带到了山脉的另一侧,刚刚经历过风暴的山脉犹如一条不见首尾的蜿蜒巨蛇,匍匐在海底尚未平息的泥沙中,若隐若现。
周围有零散的陆地碎片与海底垃圾,变异的深海荧光鱼群从不远处沉船的船舷中游过。
部分监控的视野被茂密的海底丛林遮挡,九尾利用幸存的海豚传输回的数据,初步分析地形,制作了风暴后的新地图,发现波塞冬号呈76°倾斜,正卡在两条海底山脉之间。
九尾放大了城市正下方的画面,一条深不见底的海沟犹如将地球撕裂,横在他们正下方,周围还不断有垃圾与石块往下滚落。
希顿重新启动路线检索,手动驾驶波塞冬号,希望用驱动器将波塞冬号推离,但卡的太紧,城市边缘嵌入周围岩石层,强行推离会使边缘断裂。
“检测到船体周围水温持续异常,高于同深度下正常水温。”
九尾反馈道,贺硝给林熄解开了安全带,把他扶起来:“没事吧?”
林熄轻声回“没事”,转而看向九尾:“能检测到加热源吗?”
“附近移动雷达较少,数据不足以支撑计算。”九尾说:“只能确定热源不在附近。”
“再放一批德菲纽斯,深入海沟。”波塞冬下了命令:“局部温度快速升高,附近一般有岩石裂口。”
九尾继续分析地形,片刻后说:
“海底地形改变了。”
几人看向中控台,只见九尾调出了先前模拟的海底山脉立体图,拉过刚才制作的地图面板与之重叠。
很快,众人发卡住他们的这两座山脉先前并不存在,这意味着这两座山脉并不是几百年来都静静地爬伏在海底,而是在刚刚的海底大风暴中形成的新兴山脉。
同时,下方深不见底的海沟也没有出现,显然这条海沟也是海底风暴中的新生产物。九尾继续放大新地图,显示下方海沟的宽度大约为42,221米。
很快,海豚雷达完成了的初步探索。结果与九尾的计算相吻合,波塞冬号正卡在一条全长1029千米,平均宽度50.66千米,深度未知的短而宽的海沟上方。
“现在我们变成亚特兰蒂斯了。”贺硝耸肩。
随着深入勘测,海豚们在海沟略深处的岩壁上发现了新生的岩浆岩。
这说明波塞冬推测的没错,此区域岩层脆薄,刚才的海底风暴造成岩石层断裂,下方软流层喷发。灼烫的岩浆使得波塞冬号下方局部水域温度异常升高。
新的问题随之产生,海底风暴一般由洋面持续的恶劣天气诱发,但在波塞冬号遇到大旋涡之前,附近海域除了气温极低,没有特殊异常。
诸如台风群、暴风雨等极端天气都没有出现,刚才的大旋涡如同凭空产生。
旋涡上方没有诱因,九尾将关注重心放在了旋涡下方的岩浆断裂带:“10分33秒之前,中控台收到了一段强电磁脉冲,也正是这段电磁脉冲导致了刚才中控台断联。”
然而海底并不会凭空产生这么强的电磁脉冲,原因只可能是两个,某种能够产生电磁波的变异生物,或者人为进行的电磁干扰。
但无论哪一种,要发射出能够使岩浆层产生大裂口,甚至掀起能够将波塞冬号裹挟的海底风暴,都不容易。
“如果电磁脉冲由生物发出,那么应该是某种变异生物或融合基因生物;如果是人为干扰,那附近一定有某种高科技设备。”九尾说。
海豚们在海沟更深处的岩壁着陆,机械臂采集了岩石样本,发现这些位于深处的岩浆岩比上方的岩浆岩形成时间更早,远远超出众人的预料:
“下方的岩浆岩形成于史前时期。”
这似乎说明几百万年前这里发生过另一次排山倒海的海底风暴,造成岩层大面积断裂,形成了这些更早的岩浆岩。
正此时,雷达又有了新发现,九尾分析片刻:
“下方的断裂带不是海沟。”
数据表明,这些岩浆岩总体并不是呈带状分布,而是围绕着波塞冬号附近的山体自上而下堆积,越往下,岩层宽度越宽。
而习惯上对海沟的定义是深度超过5000米的狭长的海底凹地,海沟两侧岩层应当陡急,而不是聚拢形成锥状堆积。
海豚们带回了新旧两种岩石样本,九尾发现这种岩石堆积状态与另一地形更加吻合:
“目前我们位于原生大陆板块的挤压俯冲地带,这里是一处史前形成的火山体,并且是一座历史记载中没有活动的海底死火山,波塞冬号所处的位置就在环形火山口。”
由于陨石碎片的撞击,各大陆板早已七零八落,神州将原来的六大板块成为原生板块。
资料库的海底地形图鉴里没有收录这座死火山,九尾当即将其记录在册,编号V1-002-474,简称V474。
另一边,波塞冬的研究员们报告异常,表示刚才采集的新岩石样本中含有微量MZ2-847粘合剂。
这是各大公司常用的分子粘合剂,可以很好地加固建筑材料,神州的琼楼玉宇环线就使用了MZ2-478作为合金的加固剂。
自然形成的岩石中不可能出现这种物质,说明这些新生的岩浆岩属于人造岩石,综合刚才得到的种种信息,九尾下了结论:
“实验室对原生岩浆岩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它们大约形成于182万年前,这是V474主体形成的时间。根据MZ2-478的老化程度可以确定合成岩制造于第一纪元74年,它们封闭了火山口。”
“之后这些合成岩石与周围海底自然岩石形成完整的岩层。刚才的海底风暴造成上方人造岩石层断裂,原生火山口露出。”
“与此同时,火山内部某种原因造成下方岩浆层压强增大,高温高压环境促使岩层下方岩浆喷发,在海水中冷却后形成新生火山口环状山脉。初步推断该增压原因与强电磁脉冲同源。”
对于突如其来的海底风暴的成因依旧没有解释,这场海底风暴与异常增压配合的如此完美,使得火山口暴露,也令人起疑。
不过强电磁脉冲与人造岩石证明了这场海底灾难绝非纯自然,一定蕴含某种人为原因。
至于其中人为与自然原因的比例是多少很难明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座死火山之下,一定有他们没有发现的人类活动,林熄说:
“大洪水过后,亚特兰蒂斯就变成了船无法到达的地方。”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