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生子系统开农场by爬上屋顶找星星
爬上屋顶找星星  发于:2025年09月11日

关灯
护眼

猫猫头农场客服小统:不好意思,亲,这是我们农场的新技术。如果您想种更多的草莓,可以到我们这里选购种苗哦,每株只需1.2元。
我们农场的种苗质保半年,半年内死亡可补发新苗,且附赠以旧换新服务。几年后,种苗老化需要淘汰的话,可以用旧苗便宜换购新苗。
农场的几项售后服务对她父母非常有利,薇薇非常满意。但是……她自己想种几盆怎么办!她去种苗店就买三棵苗,人家要么不乐意卖,要么必然狂涨价!!!
等等……薇薇忽然眼前一亮。她可以开一家网店,专门销售猫猫头农场的种苗,卖给像她这样的种植爱好者。
只希望,农场的专利费不要太贵。
薇薇超甜哒:如果我想获得农场授权售卖农场的种苗,需要支付多少专利费?
猫猫头农场客服小统:草莓的话,我们按每株苗三分钱的价格收取专利费。卖得多,收得多,卖得少,收得少。
薇薇:!!!
专利费好便宜!!!!!!
薇薇超甜哒:除了草莓,你们其他作物也用了这项技术吗?
猫猫头农场客服小统:是哒,亲。
薇薇:!!!
草莓这样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苗的也就算了,荔枝、榴莲、柑橘这样的木本植物,有这样的技术岂不是要赚疯。
她马上辞职去卖苗!!!!!!
猫猫头农场转型做成熟的育种公司,必然需要更大规模的组培实验室培育脱毒组培苗,以及更多的专业人士,才能扩大规模流畅运转。
于是,实验室还在扩建中,猫猫头农场又在招人了。袁书艺亲自带队跑遍西南几个农业大学,招收农学专业的毕业生。
就业艰难的招聘季,热带作物学院的猫猫头农场专场宣讲会,无数人投递简历意图获得一个工作机会。
不少学生正在一旁窃窃私语。
学生A:“唉,早知如此,当初楚同学还来上课的时候就多和他搞好关系了。”
学生B:“也没想到猫猫头农场能发展得那么快,要是早知有这一天,当时楚同学邀请我毕业后去他农场上班,我就应该马上和他签合同。”
学生C:“哈哈哈,哪有那么多早知道。再说了,现在入职农场也不晚。”
学生A:“听说农场还去XX农大和xx大学做宣讲,比起他们,我们学历上可没优势。”
学生C:“虽说学历上没优势,但我们和农场老板楚芃麦做过同学,关系上有优势啊!”
众人纷纷点头:“说得也是,好歹我们有关系。”
招聘结束,两百多名农学子弟成功入职猫猫头农场,少部分已经毕业的学子直接上岗进入实验室工作,天天做组织培育。
这天,某周姓员工回家路上忽然被人拦住,对方邀请他去旁边的咖啡厅谈一谈。
满脸横肉的男人笑了笑说:“农场给的工资虽然不低,但想买房恐怕还是要打拼上好些年吧?每年三十万,偶尔给我们带一棵脱毒的实验室母本,如何?”
周员工咽了口口水,可耻的心动了。规避摄像头,他以操作失误的缘由从实验室偷偷带出一株脱毒苗交给对方。
拿到这株脱毒苗,满脸横肉的男人心满意足。
他在农村的地下室有一个隐蔽的简易无菌实验室,能执行部分脱毒程序,种苗脱毒率虽只有60%~80%,但成本足够低,也够用了。
反正他只繁育三代,超过三代出现退化就更换新母本。
等到第一批种苗脱离实验室,他就大规模委托农户代为繁育,骗他们说自己已经获得授权,若是东窗事发被告上法庭,就拉农户做借口,用《种子法》第二十九条农民豁免条款抗辩摆脱罪责。
同样的事他干过许多次,每次都能逃脱法律惩罚,赚得盆满钵满。这次也……
“什么?你们说培育失败了!”满脸横肉的男人在地下室里咆哮,“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不可能!!!”
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员工慌张地说:“老板,真的不行,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操作,但组培苗不知道为什么全死了。”
满脸横肉的男人眼露凶光:“那个混蛋给我的苗肯定不是实验室里的脱毒苗。好啊,还是第一次有人骗到老子头上,看老子怎么收拾他。”
他打电话表面上约周员工出来吃饭,实际却带人埋伏在包厢里,等人一到就把对方狠狠打了一顿。
一顿拳打脚踢后,他向对方脸上啐口水:“让你用假苗骗老子!我看你是欠揍了,赶紧把定金还给我!!!”
躺在地上浑浑噩噩的周员工却觉得自己冤死了。他给对方的明明就是实验室的脱毒苗,对方现在这样肯定是想故意赖掉尾款。
他这是上了贼船了!!!
实在气不过的周员工拨打了报警电话,最后和满脸横肉的男人一起喜提警局一日游。因为涉及知识产权,这件事也由警方通告给了猫猫头农场。
最后,满脸横肉的男人因为涉黑数罪并罚,直接进牢里踩缝纫机。
而周员工则被猫猫头农场告上法庭,收的定金全赔进去不说,自己还得贴一些。他丢了工作不说,在业界名声也毁了,再也干不下去了。
随着猫猫头农场卖出的种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发现了农场诡异的防盗手段。有的人痛骂,有的人向往,有的人好奇。
在新品种培育这一行业里,木本植物的培育基本处于鄙视链底端。一方面新品种培育周期长,另一方面培育出来容易被人盗育,着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投入与产出不匹配,各大育种公司渐渐对于这一领域失去了兴趣。
但只要破译猫猫头农场的防盗技术……
阿美丽卡,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阿格雷。上次还在说猫猫头农场不足为惧的员工们,正应老板的要求熬夜破解农场种苗离奇枯萎之谜。
“太神奇了……扦插的荔枝苗全都死亡了,死亡率100%。”
“我的上帝,不可思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基因编辑吗?”
“唔,完全没有发现基因编辑的痕迹。”
“而且这个农场都没有申请专利,他们是在欢迎我们破解其中的奥秘吗?还是完全不怕我们破解?”
“欢不欢迎不知道,反正我知道的有头有脸的育种公司都在研究他们这项技术。”
“你知道的还真多。有没有内幕消息,其他公司破解出什么了吗?”
“咳,和我们一样,什么也没研究出来。”
“好歹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育种公司,有最先进的实验室和最高端的人员,要有突破也是我们先突破。”
挂着黑眼圈熬了好多个通宵,实验室的众人异口同声地说:“看来这个猫猫头农场规模不大,技术还挺硬的。”
研究没有进展,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修完这学期的学分,楚芃麦终于有机会跟着刘院士出发去新疆的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了。上飞机前,他忽然接到一通陌生的电话。
“什么?你们是阿格雷农业科技公司,要买我们农场的防盗版专利?一个亿!!!”
楚芃麦有点心动,但是……
“不好意思,我们不卖,这是我们的商业机密。”
正所谓一流技术做产品,二流技术水CNS,三流技术扔顶刊。
站在他旁边的秦冠英,一脸羡慕地说:“师弟,阿格雷愿意出一个亿买你的技术唉,这个价你都不卖吗?”
楚芃麦说了句大实话:“主要是我也不知道这个专利是什么,想卖也卖不了。”
他水平太菜,破解不了修真技术,不过其他人看起来也破解不了的样子。
所以……那些人想破解就破解,找间谍来偷技术都可以,反正也偷不到。
在场众人:…………

第133章 火爆全球第二天
巨大的胡桃木会议桌前,阿格雷作物科学部的部长正配合着显示屏展示的视频,在最前方的白板上写下这段时间的工作新目标。
临近会议结束,他忽然问起上次提出的小项目进展如何:“猫猫头农场的机密技术破译得怎么样了?”
穿着实验服的研究组长红着脸回答:“没什么进展,应该是很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
作物科学部的部长若有所思,华国的基因编辑技术难道有了质的飞跃?
他看向产权部经理:“那专利收购呢?他们同意了吗?”
“我开价一千五百万美金,猫猫头农场的老板还是拒绝了。”产权部经理的一双手不自觉地纠缠到了一起。
作物科学部的部长:???
这笔钱都足够收购这一整个农场了,看来农场老板是狮子大开口,意图坐地起价了。
他挑眉:“对方的预期价位是多少?”
产权部经理吞吞吐吐:“对方说这是他们公司的商业机密,多少钱他都不卖。他不喜欢钱,他对钱没有兴趣。”
作物科学部的部长:??????
可恶,最后这句话听得他想打人。他用手挡住自己扭曲的面容,看向另一边:“能不能对农场强行收购?”
被boss盯住,市场部经理正襟危坐:“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但是对方公司没有上市,老板楚芃麦独资控股,连债务都没有……”
“农场发展速度那么快,研发投入也不菲,他们怎么会没有债务?”作物科学部的部长难以置信地问。
市场部经理抿唇:“猫猫头农场确实不缺钱,他们的现金流应该比我们想像中充沛。”
“听说农场的送子佛祖十分灵验,深受富豪青睐,胡说八道国的爱莎公主最近刚给农场捐了三千万美金。”
作物科学部的部长:…………
不缺钱的原因着实有些离谱,竟让他无言以对。
“而且农场老板去世的亲戚在几内亚也有一个油田,他作为唯一继承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能从国外获得高额的石油收益。”市场部经理又补充道。
沉默了一会儿,作物科学部的部长才说:“算了,农场的这项专利不涉及根本,以后研发部继续破解,别的议题暂时搁置。”
讨厌的有钱石油佬,他们拼财力实在拼不过,可恶!
有钱的“石油佬”楚芃麦在挂断与阿格雷的电话后,和他的导师刘院士,以及他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坐上了飞往新省的飞机。
第一次坐商务舱,楚芃麦好奇地调节座椅让椅子躺平又坐起,不断地仰卧起坐。
小师弟真可爱!坐在刘院士旁边的冯师姐对着楚芃麦露出姨母笑:“师弟,第一次坐商务舱吧?有没有什么想吃的,等会可以点餐哦。”
“谢谢师姐。”多动的楚芃麦也冲师姐甜甜地笑了笑,终于老实下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一旁的秦冠英看着这一幕,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表情。是啊,小师弟确实是第一次坐商务舱,因为他以前都坐私人飞机,呵呵。
他拍拍楚芃麦的肩膀:“师弟,现在好好享受,接下来的日子苦着呢!”
“是吗?”楚芃麦不明所以。
不过,享受肯定是要享受的。从首都到新省阿克苏全程6个小时,他先戴上眼罩、盖着毯子躺着睡了一觉,醒来后美美吃了一顿飞机餐,便开始欣赏窗外的风景。
不知何时,飞机来到新省的领空。湛蓝的天空澄澈得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天际线则呈灰蓝灰白色犹如覆盖着浓郁的雾气,不知是细密的云,还是云雾间的雪山。
他再往下看,一条条金色的线像蚯蚓一样在地上爬行,那是层层叠叠的沙堆,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等来到沙漠边缘地带,沙地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也有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他在车厘子国的阿塔卡玛沙漠可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楚芃麦“咦”了一声,直勾勾地盯着窗外说:“那是什么?雪吗?这边这么早就下雪了吗?”
躺尸状态的秦冠英摘下眼罩坐起身,走到楚芃麦身边一看,心酸地说:“那不是雪,是我们的项目。”
楚芃麦:???
可恶,天才师兄今天总说他听不懂的话。
没多久,乘务员小姐姐温柔的声音响起:“飞机即将抵达目的地,请大家做好安全下落的准备。”
下了飞机后,他们一行人转乘汽车前往二百多公里外的实验室。
车辆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荒原之上,楚芃麦注视着窗外忽然意识到他在飞机上看到的东西是什么了,那不是雪,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
他吃惊地说:“新省怎么会有那么多盐碱地?水土流失不至于这样吧。”
前座的刘院士嫌弃地看了他一眼,解释说:“新省的盐碱地占了全国盐碱地的近三分之一,足足有11万平方公里,因为这里远古时期是海洋!水汽蒸发后,盐就留了下来。”
“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就是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种粮食、种牧草……”
“还有养海鲜。”楚芃麦张大嘴巴,目瞪口呆地望着前方钢筋水泥建造的现代化实验室,种植着不同抗盐碱作物的试验田,和一块块养海鲜的蓝色水池。
“难怪在这片地上挖上池子兑上水,就能养海鲜了。”他一脸向往,“我也想去沙漠里养海鲜!”
在这地方养海鲜看上去比种地有趣多了。
听到这话,刘院士黑脸:“少看点别人的项目!我们是来这儿研发抗盐碱水稻的!!!”
“嗯嗯,我种水稻。”楚芃麦嘴上这么说,眼睛依然眼巴巴地望着海鲜池。
刘院士:…………
怎么办?只能看紧一点了。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华国农科院牵头,各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国家拨款的国家级实验室。
他们现在所在的是条件最艰苦的新和试验站。
到达终点,楚芃麦下了车就拖着行李跟着熟门熟路的师兄们去宿舍安顿好,又和导师一起在食堂吃了一顿饭。
酒足饭饱,刘院士交代说:“你们谁等会儿领着小楚去实验室和试验田看看。”
免得这小混蛋说自己不认识路,主动加入养海鲜的队伍了。
和楚芃麦关系最好的秦冠英举手,主动请缨:“我带师弟去。”
已经吃过两次亏的刘院士,看向旁边的冯师姐:“你带着他们两个一起去认路。”
哼,哈士奇遛比格,可别比格带着哈士奇一起养海鲜了。
秦冠英:???
他认路啊!为什么还要带他一起去???
离开食堂,冯师姐按照导师指示带着楚芃麦和秦冠英先去实验室认门,又到他们的试验田去看了看。
十几亩地被划分成多块,含盐量各不相同,长着或密密麻麻,或稀稀拉拉形似芦苇格外高大的植物,结着青白色的稻穗。其中有实验组,有对照组。
楚芃麦仔细打量,发现这稻穗里结的是红色的谷粒,语气带着几分意外:“这真的是水稻吗?我还没见过这样的水稻。”
“是水稻。”冯师姐继而说起红色水稻背后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一名农学生随教授在海边红树林考察时,在海中发现一株高约1.6米、形似芦苇的野生植物,结有青白色穗粒,剥开后为红色谷粒。
他分辨不出品种,便让自己的老师来看。教授看完之后一眼断定这是一株野生水稻,非常珍贵,一定要保存下来。
农学生取下这株野生水稻的稻种,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不断选育,终于培育出珍贵的海水稻。
“能够生长在海里的水稻,你想想就能知道它的抗盐碱能力有多强了。如果这样的水稻能够大规模推广……”冯师姐话止于此。
楚芃麦却随着她的话陷入畅想之中,热血沸腾起来。
华国地大物博,却从来都是一个缺少耕地的国家。
山地多,平原少,能够机械化作业的土地少,于是平原地带的耕地红线不可动摇。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些优质土地只能种粮食。
而像大豆这样对养殖业极为重要的作物严重依赖进口,被国外卡着脖子。毕竟危急时刻,人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吃饭。
华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这些盐碱地里大把大把是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如果能够利用起来种上粮食,平原地带的优质土地就能种上经济作物。
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是一件能改变命运的大好的事!!!
“嗯,我爱种水稻,我要种水稻!”楚芃麦顿时放弃养海鲜的念头,想种水稻了,“师姐,这么好的水稻,怎么没有推广开呢?”
冯师姐拍拍楚芃麦的肩膀:“因为这海水稻也有它难以避免的劣势,投入高,产量低,口感差。”
“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它的产量,改善它的口感,让它走进老百姓的餐桌。一起努力啊,师弟。”
楚芃麦握住拳头:“我努力!!!”
嗯,他第二天就开始努力了,努力得腰酸背痛。
楚芃麦刚考上研究生,是团队里的新人,实验室里重要的活不可能交给他做,所以他只能下地干活了。
沙漠早晚温差大,大清早风还带着阵阵寒意,他吃完早饭就得去还没开荒的试验田清理盐渠,放水排盐碱,让重度盐碱地逐渐变成可以种水稻的轻度盐碱地。
剩下来的时间,他的工作就是当农民,在试验田里照顾水稻,灌水施肥,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份活计累是累了点,但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种地种习惯了也能适应。何况还有人陪着他,他不孤单。
实验杀手——秦冠英因为实验失败率过高,在实验室莫名其妙搞砸好几件事,也被刘院士赶出来种地了。
“师弟,你不累吗?”秦冠英累得像条狗一样,一手拿着水管,一手扶着腰喘气。
活力十足的楚芃麦背着打药瓶走在田野间,给水稻施叶肥:“我还好,这些海水稻比起普通水稻好照顾多了。”
起码不用手动除草,也不用喷除草剂,毕竟盐碱地里连草都长不出来。
“师弟,你强。”秦冠英甘拜下风,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对了,你的研究课题想好了没有?导师下午开会可能会问你。”
已经忘记这件事的楚芃麦愣在原地:“唔,我现在想。”
反正他别的不多,就是想法多。
中午休息时间,他想念家乡的味道,找附近老乡借了个泡菜坛子,在宿舍里面腌咸菜。腌着,腌着,他果然有了想法。
下午开组会,刘院士果然问起这个问题:“小楚,你有确定的研究方向了吗?研究课题有没有思路?”
楚芃麦胸有成竹地说:“有了,我要培育能在盐碱地里种植的青菜,这样菜种出来自带咸味儿,不用放盐就能做咸菜了。”
刘院士:……
这只小比,不是,这个学生有种没有学过化学的清澈与愚蠢。盐和盐性物质能是一种东西吗?
见刘院士脸色不太好,楚芃麦又赶紧改口:“咳,对不起,考完试我的知识就还给老师了!”
“这个课题不太好吗?那我换成培育生态海水稻,可以在盐碱地上同时种水稻、养海鲜,实现海稻共生!!!”
秦冠英亦心生向往,赞叹说:“师弟,你这个想法好棒,你真是太有才华了。”
压力倍增的刘院士:…………
怎么还想着养海鲜?可恶,养海鲜就这么有吸引力吗!!!!!!

第134章 火爆全球第三天
楚芃麦的课题终究还是通过了,毕竟刘院士再不爽他一心想着养海鲜的念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合格的课题。
“你过来,我和你说怎么申请学校经费和实验室经费。”刘院士认真地向楚芃麦讲解他们整个实验室以及楚芃麦本人,能够从哪些地方申请到研究经费。
楚芃麦听得连连点头:“嗯嗯。”
他这样的小菜鸡拜院士导师所赐,可以幸运地从学校以及XX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申请到五六万元的研究经费。
生怕这个笨学生听不懂,刘院士说得口干舌燥,拿起杯子抿了口水挥挥手说:“听懂了就回去自己申报。”
“对了,申报XX自然基金的时候,你顺便把我们项目今年的经费一起申请了。六千万,别记错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会使用电子产品,这些操作应该比他这个老头子熟练得多。
楚芃麦果然自信满满地说:“嗯嗯,我懂啦!如果哪里不明白,我还可以请教师兄师姐。”
刘院士放心地让他回去了。就算学生实在太笨,还有师兄师姐教他,不会有什么问题。
回去后,楚芃麦也怕自己健忘症发作,趁现在还记得清楚赶紧申请经费。
他打开系统申报页面提交材料,正吐槽明明一个系统竟然单位不一样,一个元,一个万元时,电话铃忽然响了。
一看来电显示,楚芃麦愣了愣。哇塞,他男朋友竟然主动给他打电话,平时都是话多的他联络对方。
他按下接通键,语带笑意地说:“陛下,是不是突然想我啦?”
电话那头的郑云崖声音还是冷冰冰的:“我在阿克苏的机场,司机不知道你们实验室的具体位置,你给我一个定位。”
楚芃麦:!!!
他激动地跳了起来:“么么么哒,我马上给你发定位,到门口去迎接你,你等我一会儿!”
在一个页面打下数字6,一个页面打下数字60000000。楚芃麦便兴高采烈地去打扮自己了,最近条件艰苦他活得有些粗糙,见男朋友还是要精致一点才行。
两个多小时后,楚芃麦在实验室大门口见到了郑云崖熟悉的冷脸。对方穿着挺括的黑色大衣,右手牵着比奇,左手抱着小红。
他像热情的小狗狗一样飞扑到对方怀里,黏糊糊地说:“请假来看我吗?陛下,你能待多久?”
郑云崖松开手上的狗链子,抬手捏捏楚芃麦红彤彤的小脸:“四个月。我参加了首都三甲医院援疆的项目,来这边的县医院帮扶科室建设。”
他男朋友想一出是一出,从来不会考虑这些,只能他自己多考虑了。
“好耶!!!”楚芃麦踮起脚,在对方脸上大大地亲了一口,雀跃地说,“正好我的课题是在这边养海鲜,到时候请你吃我养的海鲜!”
郑云崖:???
他男朋友不是学农学的吗?养海鲜是个什么情况???
在楚芃麦想象里,他很快就能在沙漠里养起海鲜和水稻,但现实中他的研究项目在经费上就出了那么一点小问题。
刘院士正在稻田里蹲着观察稻穗状态,就听到身后有人叫他。他一扭头就见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中心的主任不怀好意地盯着他。
刘院士心里毛毛的:“老吴,什么事?”
笑眯眯的主任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打趣说:“刘老,你那个姓楚的学生申请了6000亿的经费,是打算研发导弹吗?”
刘院士眼前一黑:??????
多少?六千亿?他们学校二十年的经费都没那么多!!!
主任哈哈大笑:“估计是看错单位了,幸好审核发现,让他重新写申请吧。这种事情很常见的,也没必要太尴尬。”
“呵呵。”刘院士完全笑不出来。楚芃麦给自己申请了六千亿,给他申请了多少呢?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他接到了XX自然科学基金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
对方小心翼翼地问:“院士,您今年怎么就只申请六块钱?够用吗?”
刘院士:…………
挂断电话,他直接拨通楚芃麦的手机,平静地说:“你给我去重新申请经费,睁大眼睛看看你上次填的都是些什么。”
面临暴风雨前的宁静,拿着手机的楚芃麦感到一阵不妙,他打开内部系统查看自己已提交但未通过的申请,可怜巴巴地啃手指。
完了,数字填反了,他给自己填了60000000万元的经费,给导师填了6元。
可恶,这系统好不科学,明明就应该统一单位才对!!!
叮~刘院士发来X信。
一生爱农业:哼哼,你要和你师兄一样闻名天下了。你也不想想,六块钱能研究什么?
猫猫头寨第一猫哆哩:也许可以研究黎曼猜想。
一生爱农业:………………
经过一番折腾,楚芃麦终于申请到经费,开始进行他的海稻共生项目了。
关于海水稻的种植,他最近已有不少心得,这次特意向旁边研究海鲜养殖的教授取经,向对方咨询他这种情况适合养什么海鲜。
海鲜教授听他说完就乐了:“哦,你就是那个给刘院士申请六块钱经费的学生啊!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找我。”
一战成名的楚芃麦厚着脸皮说:“咳,过去的成就不说也罢。教授,你快给我推荐一种海鲜,我内陆的,对海鲜不是很不了解。”
“那我先带你去看看。”海鲜教授领着楚芃麦参观他的研究成果。
巨大的方形蓝绿色塘池里,打氧机不断打出白色的泡沫,隐约可见鱼儿在水中翻腾。
“目前在新省推广养殖的海鲜种类主要是三文鱼、南美白对虾、澳洲龙虾、罗氏沼虾。这些海鲜经济效益都比较高,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我现在研究的抗碱性强的海鲜品种……”
他从旁边拿起网,却不是捞鱼,而是从池底捞出一个贝壳,掰开露出里面光滑圆润的海水珍珠:“是海参和马氏贝。咳,海参养殖进展缓慢,但是马氏贝还算成功。”
海水珍珠值钱啊!楚芃麦眼前一亮:“那我在稻田里养珍珠!!!”
“珍珠你就别想了,珍珠必须和鱼一起养,何况稻田该放水收割的时候,珍珠还没长好呢!”海鲜教授带着楚芃麦来到另一个池子,里面养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青蟹。
“你还是养这个吧。这个还算有点搞头,好歹淡水的蟹稻共生养殖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你顺着前人的思路钻研一下海水的蟹稻共生技术。”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