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by宫槐知玉
宫槐知玉  发于:2025年06月26日

关灯
护眼

童湛言打开看去,果不其然,终端已经联网。
本来都已经安静的楼下顿时热闹。
虽然断网稀奇,但他们都习惯了有网络的生活。
童湛言第一时间上绿茵后台。
他本是准备把之前那抽奖关掉,只要有网,就算直播间他不连摄像头不开直播评论区依然能使用,抽奖功能也是。
网络这才刚修好,还不知道情况如何,如果不够稳定,如果再来一次,他怕想杀他的人又会多一批。
上去之后,童湛言才发现抽奖已经被直接关闭作废。
绿荫那边的人比他更怕。
童湛言一口气正吐出,就收到田新清的询问,摄像头要现在连上吗?
童湛言想都不想就距离,明天再说。
这时候再把摄像头连上,还不知道要热闹成什么样。
他切换到直播间主页看了看。
果不其然,直播间下方的评论区已经讨论起来。
童湛言关掉终端,准备睡觉。
回头间,他才发现清霁月却已经到客厅去联络清随风。
哪怕猜到不会有事,不确认一遍清霁月还是无法安心。
童湛言听了会儿,听着不像是有事后,索性先躺下。
他本是准备躺下了等清霁月,可直到他睡着,清霁月也没忙完。
翌日,童湛言起床时,清霁月又已经下楼。
童湛言下楼后,找到清霁月,问了问他前线那边的事。
确定并未出事,他上直播间看了看。
摄像头已经连上,直播间已经重新打开,目前正热闹。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网络原来还能坏。”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我就不一样了,我在家里研究了足足三个小时为什么我的终端突然不能用……”
“我也是,我都做好重新再买一个的准备了,结果一下楼发现大家都一样。”
“一千多万的人啊,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盛况。”
“所以之前的抽奖就那么作废了吗?难得有机会可以参与。”
“我也,好多人天天守在直播间,在线时间都近万个小时,粉丝等级好高,我得上班,真的没时间,可我也真的好想去看看。”
确定直播间正常运行,童湛言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作物上。
他们忙碌间,地里那些作物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步伐走。
紫云英那些大部分都已经发芽,虽然芽点都还很小很细。
育苗盘里那些玉米也都冒芽。
因为种子活性高,哪怕后种下,它们的芽点看着也不比紫云英那些差。
地里那些玉米、南瓜、菜籽,距离收货又已经近了一步。
童湛言巡视完一圈时,宁琅东他们已经开始新一轮的采摘,很多作物熟透了就会软掉,那不方便运输。
童湛言也去帮忙。
他正忙着,古生物一群人就联系他,螃蟹和螺蛳他们可能无法继续寻找了。
因为断网的这一两天,他们遇见了一件超级恐怖的事情。
山里有怪兽,它们会说话,声音奇大,却根本找不到身影。
童湛言第一反应就是之前遇到的那些会模仿人穿衣服说话的异兽,如果是那东西,那古生物一群人就危险了。
童湛言立刻询问细节以及他们具体在哪,他看能不能让清霁月安排人过去。
古生物一群人闻言,无比惊恐地告诉他,那些怪物说的是,“豌豆苞谷。”

童湛言一颗心本来都提到嗓子眼,突然听见那四个字,一时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古生物一群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却是立刻就反应过来,那根本不是什么异兽或者怪物,而是四声杜鹃,也就是所谓的布谷鸟。
在他之前的世界,因为那特色的叫声,它们也算是尽人皆知的存在了。
哭笑不得后,童湛言很快又反应过来一件事,四声杜鹃吃菜粉蝶。
那些菜粉蝶一直没被控制住,弄得他一直不敢放出来,要是能再加上四声杜鹃,那应该就没什么问题。
童湛言连忙把四声杜鹃的事和古生物一群人说了。
大灾变前已经没什么人用纸质书,大灾变后,储存在网上的资料基本没了,找回来的也断断续续掺杂无数乱码。
关于作物的几乎没剩任何东西。
不过看古生物一群人的情况,关于古生物的资料应该还是找到了不少。
古生物一群人对这些古生物已经是执念,惊吓变成惊喜,一群人顿时乐不可支。
结束通讯之前,童湛言不忘提醒一句四声杜鹃是巢寄生鸟类。
它们不会自己筑巢孵养后代,而是会把蛋下到和它们的蛋颜色大小相似的其它鸟类窝里,并把鸟窝里原本的蛋推出去,让别的鸟类误以为那是它们自己的,然后代为孵化抚养。
也就是说,有四声杜鹃,那就代表那附近最少还有一种其它鸟类。
没想到惊喜还是双份的,隔着屏幕,童湛言都感觉到他们的那份激动。
知道他们已经急不可耐,童湛言又叮嘱两句后就结束通讯。
因为抽奖的事采收延后,这一次的采收折腾了两天半。
忙完时,宁琅东一群人都已经累瘫。
童湛言直接宣布提前收工。
没人不爱放假,上一刻还蔫了吧唧的一群人顿时精神,整个基地一片欢声笑语。
他们能休息,童湛言却不能,那让他们的笑容多少有点刺眼。
想想,童湛言叫住他们,把之前那份试卷发了下去。
一群人本来都忘了这回事了,突然分发试卷,一颗心瞬间高高悬起。
考完之后他们就已经对过答案,情况并不乐观。
试卷到手,他们眉头也确实紧皱,因为大部分人的分数都下降了,而且降得不少。
分完,童湛言故意什么都没说,板着脸就走开。
走远,他嘴角才抑制不住地勾起。
其实整体来看他们成绩还可以。
上次的试卷很简单,这次的试卷却有些难度,所以分数有所下降很正常。
夜里,童湛言睡得不错。
翌日,看着古云扬一群人那眼下的青色,童湛言确定,古云扬他们昨夜应该是没睡好。
那让童湛言心情更好几分。
采摘完却并不代表地里的活干完,浇肥、授粉,现在还要再加上个拔草,事情挺多。
童湛言还是抽了两个小时把试卷讲了讲。
特别是一些错得比较多的题,他着重讲了讲。
讲完,又给了一个小时让他们自由讨论后,童湛言这才安排活。
浇肥、授粉、拔草还是要的,此外童湛言带走二十个人,让他们帮着去西瓜地那边开了荒,又去大棚帮忙栽了玉米。
忙完已经是夜里。
翌日,童湛言又带着他们去把紫云英那片地的膜揭了。
三百亩地,光是揭膜他们就忙了大半天。
夜里,童湛言安排了一场雨。
下完雨的第二天地面一片泥泞,地里很多活不方便干,童湛言琢磨了下后,索性带着一群人准备起干粮。
杨洪他们那些干粮应该已经吃完,后面离开的人他也承诺了要给内部价。
随着新一批的玉米、南瓜即将成熟,仓库已经见底。
童湛言带着一群人整理了一遍,把状态更好的全部选了出来。
玉米粒掰下来,清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打成粗细两种颗粒,再分别装好。
上次还处于兽潮阶段,前线战况紧张,童湛言只打了粗颗粒,这样杨洪他们就可以直接煮粥。
现在兽潮已经过去,他就再打了些细粉,让杨洪他们也可以试着制作馍馍。
玉米这边相对简单,红薯那边就比较麻烦。
洗干净,切成条,再花两三个小时全部蒸熟后,是长达两到三天的晾晒风干。
这次人多,除了玉米和红薯,童湛言又让人切了三十多个南瓜,制成了南瓜干。
南瓜水分相对红薯更足,南瓜干的制作要再多个步骤,蒸煮之前就必须先晾晒到脱水一次。
脱水之后,再是蒸煮和长达两三天的晾晒风干。
南瓜干的吃法和红薯干类似,可以再蒸煮,也可以直接吃。
南瓜干不像红薯干那样天然带甜,直接吃一般会加些辣椒之类的佐料。
切块切片蒸煮一天就弄完,晾晒却太耗时。
手里的晾晒着,童湛言另一边直接找研发团队买起大型风干机。
要长期制作的话,肯定还是风干机更方便。
风干机之外,童湛言顺便让他们帮忙制作了油菜籽脱粒机。
地里的油菜差不多又该收了。
油菜籽脱粒机和分离机不同。
油菜籽脱粒机主要用于把油菜籽和果荚分开这个步骤,一般无法完全分离粉尘。
他之前都是人工进行这一步。
现在地里的油菜越来越多,人工脱籽已经不太现实。
粉尘分离机则主要用于把已经和果荚分离开的油菜籽,再进一步和粉尘、残余果荚分开,一般用于榨油前的最后清理。
风干机容易,油菜籽脱粒机却是全新的存在,童湛言光是和研究团队的人解释就花了两三天。
三天后,一千五百多斤的干粮送到后门。
后面的分发运送清霁月负责。
忙完这边,童湛言再回去忙地里时,大棚里那些玉米已经度过缓苗期,开始扎根。
童湛言很想它们能快点长大,那样他就可以把麦子种下,不过这个阶段的它们并不适合施肥,他也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接下去一个星期,童湛言把西瓜、空心菜、冬瓜那些更适合在夏季生长的作物做了播种。
忙完,童湛言回去给那些玉米浇了水和肥,它们已经到他膝盖上方。
童湛言这边刚忙完,苏烟然就找了过来,他带来两个好消息。
鸭子下蛋了,那母猪好像又发情了。
鸭子那边,更准确来说是一个多星期前就已经开始下蛋了,只是苏烟然今天才发现。
鸭子快的话和鸡一样,三个多月就会开始下蛋,童湛言之前有和苏烟然说过。
不过因为这一批鸭子是第一批,比不上童湛言以前世界那些,所以蛋下得晚了一个多月。
现在养的家禽家畜太多,喂食、铲屎再加上定期的清洁工,苏烟然每天忙得连轴转,也就没有精力每天去翻鸭窝。
苏烟然发现的时候,窝里已经有四颗蛋。
“放放蛋那屋吧,和鸡蛋分开放,攒一段时间,然后看看能不能孵化出一批。”童湛言道。
鸭子他买得不多,当初买的时候本来也是想作为种鸭。
“好。”苏烟然小心翼翼地把那四个蛋捧着。
鸭蛋比鸡蛋大得多,拿在手里时格外沉,那也让他嘴角抑制不住地翘起。
猪那边,苏烟然已经有经验,所以很快就分辨出来。
他来找童湛言,是想问问要他们自己来配种还是再请养殖场的人?
“你想自己配?”童湛言一眼看出苏烟然的跃跃欲试。
苏烟然面上一红,“看着挺简单的,上次之后我也查了很多资料做了系统地学习……以后这样的事会很多,每次都请人也挺麻烦。”
童湛言点点头,“那就自己配吧。”
末了,他叮嘱一句,“多叫两个人在旁边看着,真要打起来就强行分开。”
这世界有灵兽这东西,很多东西都变得简单。
得令,苏烟然连忙向着小楼跑去,“好,那我现在就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童湛言心情有些复杂,宁琅东、田新清、苏烟然他们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倒是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
配种的时候童湛言还是过去看了眼。
那两头猪对对方应该有一定的记忆,这次倒没像之前那样打起来,不过整个过程也花了快两个小时。
期间苏烟然一直蹲在半墙上看着,神经高度紧绷。
结束后,他们把两头猪关回猪圈里时,他背上都是汗水。
其他来帮忙的人亦是如此。
趁着他们忙碌间,童湛言进圈看了看其它那些猪。
最开始买来的那些猪随着伙食质量提升,个个膘肥体壮,童湛言看去时它们或睡或躺,安逸得很。
后面买回来的那些小猪崽以及母猪自己下的那九只崽,现在也都已经是半大猪,早没了当初的可爱。
买的那些小猪崽还是有些暴躁,母猪自己下的性格一看就温顺许多。
最让人欣喜的莫过于猪圈下那些化粪池里的粪水,每一个池子都已经半满。
最近用的都是油菜籽饼沤的肥,还没到它们。
之前地少肥少,肥根本攒不了,现在地多肥用得快,但肥料的总量也上去,看着倒是富裕不少。
同样好起来的,还有那满地的杂草。
如果说之前它们还只是随处可见,那现在化粪池、猪圈这一片已经是一片看不见泥土的草地。
徐老他们不是没有因为心疼肥料拔过,但这片区域土地的肥沃程度都抵上那些绿肥地了,就算拔了隔两天也会再长。
童湛言看着他们拔了两次后,索性让他们不要再拔,要等那些草长起来了之后统一烧成草木灰。
草虽然讨厌,烧成灰之后营养物质还是挺丰富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地越开越多,草木灰又已经开始不足,哪怕学校那边每个星期都会送十来车过来。
002.
十天后,西瓜那些可以假植时,大棚里的玉米又已经拔高一截。
童湛言再给它们浇了次肥。
西瓜那些假植完后,童湛言安排起玉米、南瓜、油菜以及红薯的采摘。
这四样,童湛言这次每样都种了十亩地,加起来就是四十亩。
他们种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采摘起来就更是麻烦,童湛言直接让所有人停下其它活一起上。
首先摘的是玉米。
玉米一颗上面也就两三个颖果,再加上玉米比人还高些也用不着弯腰,看着很是省事。
实际却不然。
玉米长大之后,因为植株太高林子里基本进不去风,所以里面相当闷热。
再加上他们需要一直走动一直劳作,没一会儿就是一身一头的汗。
玉米的叶子边缘还是锯齿状的,就跟一把把锯子似的,一不小心就能在身上划拉出一条口。
口子本身倒不深,可又闷又热的环境下,那伤口就是又痒又痛。
十亩地,三百多个人足足折腾了一天。
摘完之后,童湛言直接让把玉米秸秆也砍了,那又是一天。
南瓜就容易多了,虽然需要频繁的弯腰,虽然叶子藤蔓也都是刺,但至少空气不闷人。
摘南瓜时,一群人如同上次那样举行了一次选举比赛,要选出最长和最大的南瓜。
童湛言没阻止,只默默准备好刀。
南瓜、玉米这些童湛言都是等到已经变老之后才摘的,但地太多,不可能所有玉米、南瓜都刚好全部老掉。
而嫩南瓜是放不了多久的。
童湛言让把两者分开存放,要把嫩的先拿来喂猪。
傍晚时,最后几个南瓜也入库后,一群人欣慰地看着被他们选出来的那几个南瓜。
最长的南瓜倒是和上次差不多,八十厘米左右。
最大的那个南瓜却远超上一次那个,直径最少也得六十厘米,一个人甚至都有些抱不起来。
一群人轮流上阵,玩得正开心,就发现童湛言拿着刀在旁边笑的也很开心。
知道那南瓜是注定逃不掉,一群人虽然还是很心疼,但也没像之前那样嗷嗷叫,而是一脸凝重地接过刀主动帮忙刨开。
末了,住在后门那群人还厚着脸皮问童湛言能不能分一点给他们吃。
这么大一个,肯定很好吃。
童湛言本想解释清楚,南瓜并不是越大越好吃。
一些本来不是大南瓜的品种,突然出现的巨大南瓜纤维反而会很重,糖分却会很低,吃起来就跟草疙瘩似的没味道。
不过见众人兴致勃勃,他也就没拒绝。
第二天,一群人果然一脸菜色。
古云扬一群没能吃上的人听说不好吃,脸上都是不理解。
南瓜摘完,他们把藤蔓也全部拔掉。
南瓜的藤蔓得沤肥,那又是一天。
南瓜也摘完后,宁琅东一群人回去地里摘了一天的其它作物。
童湛言趁着这机会,把大棚、紫云英、西瓜地和绿肥地该忙的都忙了。
隔天,一群人收油菜。
油菜的采收就相当麻烦了。
油菜一熟透果荚就会迅速干枯,干枯后的果荚一碰就会裂开,那就会掉落很多油菜籽。
而就算同一棵油菜,果荚也会有长得快和长得慢的之分,这是无法调和的。
对这,童湛言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无法避免。
徐老一群人却是无法避免地心疼,一碰就哗啦啦掉,这谁受得了?
他们动作也因此格外小心。
那让效率变得极低。
十亩地,光是上面部分的果荚采摘,就足足用了三天。
摘完后,一部分人把它们弄去西瓜地那边晾晒,一部分人则把剩下的秆拔了粉碎沤肥。
油菜秆老了之后里面和泡沫一样,没什么沤肥价值,不过现在也没得选。
下一批可是五百亩地。
夜里,童湛言算着再买了一次油壶,这一次他足足买了两百多个。
油菜摘完,一群人再次摘了地里那些作物,旋即才是采摘红薯。
红薯的采摘也很麻烦。
得先把藤蔓割掉,把红薯挖出来,再清理掉上面的泥土,最后才能装走。
挖坏掉的还得单独装,要优先拿去喂猪那些。
忙完,又已经是两天后。
他们刚忙完,童湛言之前买的油桶就送到。
两百多个桶,一群人开了三辆车子去拖都足足跑了两趟。
彻底忙完后,童湛言让一群人去把西瓜地里剩下那些西瓜全部摘了,然后分了吃了。
末了,他给一群人放了一天假,让他们休息了一天。
一天后,其他人继续忙地里那些作物,童湛言则抽奖移栽西瓜那些苗。
西瓜那些加起来也十亩地,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弄完的。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抽奖童湛言格外小心。
西瓜地距离后门那边不算太远,清霁月本来也要过去的,但后门那边却有事。
又有四个深度感染狂暴的人先后恢复意识,而且这一次其中两个是深度感染已经超过三年的人。
虽然他们早就已经猜到只要时间够那些人都能醒来,可猜测终究是猜测,真正看见那些人恢复意识,一群人还是颇为激动。
特别是刚被童湛言抽奖而来帮忙那些人,童湛言在他们满含期待的注视下带着他们远远看了眼后,他们甚至红了眼眶。
童湛言这基地,和外面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童湛言这里作物多到采摘都忙不过来,外面却依然是供不应求,而且很多人根本买不起,所以直到现在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童湛言这基地直播也已经两年多,各种种植技巧他早就已经教得差不多。
之所以到如今每天的在线人数依旧能有百万,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童湛言承载着那部分人所有希望。
西瓜那些移栽完后,夜里童湛言安排了一场雨。
雨下完的第二天,古生物那群人联络了童湛言一次。
他们不光找到了四声杜鹃和灰喜鹊,还在溪里发现了贝壳。
这是一件喜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螃蟹、螺蛳、贝壳、四声杜鹃、灰喜鹊,那片地方能生存下来这么多古生物,环境可见确实不错。
这种情况下,主动地捕捉反而是一种破坏。
童湛言本以为对方联系他是要跟他说他的螃蟹没了,对方却并不是这个意思。
他们准备把新捕捉到的螃蟹、螺蛳、贝壳、四声杜鹃、灰喜鹊一起送过来。
“低污染的就只有那条溪上游和周围的一小片区域。”
“我们探测过了,那条溪的源头是一条地下河,而且地下河相当深,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上游的水质才相对安全。”
“虽然事情现在还没发生,但地下河随时可能因为地质运动而改道,而一旦溪没了,那一片所有生物都会在短时间内全部死去。”
“等发生了再补救肯定来不及。”
说到后面,负责联络他的那人语气格外沉重。
听着那份沉重,童湛言不由触动。
他养那些东西或许还存在其它理由,古生物一群人却是纯粹地想要保护。
两天后,东西送到。
螃蟹三只,贝壳五个,四声杜鹃两只,灰喜鹊四只。
螺蛳依旧没找到。
杜鹃和灰喜鹊,童湛言并未隔离,看了看后直接让放飞了。
鸟大部分都是很胆小的生物,特别是野鸟,强行关在笼子里是很容易应激死掉的。
螃蟹和贝壳,童湛言还是选择了隔离。
来都来了,来送货那人顺便去看了看之前送过来的那些螃蟹。
他守了半天,一只螃蟹也没看见。
总共也才五只螃蟹,体型又都小,溪边现在又都是水草石头,它们就是随便找个地方一窝,凭肉眼也很难发现。
送走那人后,童湛言把草莓那大棚的门打开,把那些菜粉蝶、草蛉、寄生蝇全部放了出去。
那些鸟得吃东西。
菜粉蝶很多已经开始产卵,晚一点的也差不多到时候,童湛言之前挺担心控制不住,但现在他倒更担心那些菜粉蝶够不够吃。
以四声杜鹃的体型,它们每天都能吃十只左右的菜青虫,在没有其它虫子食物的情况下,一个月下来最少都得三百多条菜青虫。
这还没算草蛉、寄生蝇和灰喜鹊那些……
也许他应该给那些菜粉蝶加点餐催个产?
放完,童湛言不忘给徐老他们说了一声。
知道这一刻终于到来,哪怕有那些四声杜鹃在,一群人还是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严阵以待。
那些草莓的惨状他们可都见过。
菜粉蝶数量现在确实多,但刚放出来,距离大面积爆发也还早得很。
相比之下,那些鸭子倒是挺争气。
自从开始下蛋,它们就以两天一个的速度一直在下,只半个月就已经攒齐五十个。
童湛言特意腾了一个早上时间,把所有蛋都检查了一遍,然后把它们放进孵化箱。
孵化器一次刚好能孵化五十个蛋。
鸡蛋孵化需要二十到二十二天左右,鸭蛋却需要二十八天左右。
童湛言把它们放进去,又调节好湿度温度,就只每天早中晚固定去看看。
鸭蛋开始孵化一个星期后,童湛言把新送来的螃蟹和贝壳,分别扔进了隔离带和湖里。
难得过去,童湛言顺便绕着那边转了一圈。
003.
养了鲤鱼后,最近一段时间倒没再看见翻肚子的鱼。
就是不知道在没有其它食物的前提下,河里的虾还剩多少。
童湛言琢磨着再放些虾进去的可能。
不知是因为肥料从地下水系统进入河水里滋养了那些水草,还是因为湖水里有了鱼虾,水里那些水草看得见的越长越旺盛。
童湛言甚至开始担心自己当初扔草种扔太多。
他之前扔的时候,是考虑到可能会死掉三分之二的前提扔的。
现在看来它们并没死掉那么多,而是大部分都活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童湛言远远地就看见苏烟然。
鹅也下蛋了。
鹅蛋比鸭蛋还要大,大到苏烟然一只手都快握不住。
鸭子和鹅是同时养的,鹅下蛋的时间比鸭子晚一个月左右。
“猪好像受孕成功了。”苏烟然跟着童湛言进了放蛋和孵化器的那屋,小心的把鸭蛋单独放在其中一个箱子里。
猪是否受孕成功,一般根据二十多天后是否再发情判断。
“那伙食记得改改,就按上次的来就行。”童湛言提醒。
“好。”
童湛言说话间,随机抽查了一下孵化器里那些鸡蛋。
苏烟然也凑上来。
童湛言干脆让他去检查,自己则去了大棚那边,小麦已经可以进地里。
这一次他还是只准备种八颗小麦,而且这一次的小麦都是上一次那棵感染率降低了2%的。
小麦种子大数量少,童湛言种完它们总共也就只用了五分钟,之后给周围那些玉米做鉴定倒是花了点时间。
童湛言忙完时,研究团队那边正好把他之前定制的风干机和油菜籽脱粒机一起送来。
风干机他们早就做好,童湛言这期间没急着用,也就没送来。
油菜籽脱粒机却是直到最近才做好。
童湛言定制的,不是小型家用的那种,而是足有人高的中大型,他地太多。
机器有了,油菜籽也已经晒了有一段时间,童湛言隔天就安排起给油菜脱壳。
油菜籽脱粒机不太好用,油菜籽倒是能被分出来,里面却混杂了很多果荚壳。
好在他们还有粉尘分离机,倒也能用。
即使不好用,机器的东西也远比人有效率,一群人捧着油菜轮流投喂,只一天就过完。
翌日,他们又用粉尘分离机再过了两遍后,油菜籽就彻底干净。
油菜籽有了后,考虑到沤肥还需要一个多月,童湛言直接就让炸了油。
油菜籽清洗之后还需要把水分晾干,之前他们都是靠等,现在有了风干机,倒也更省了些事。
这一次的油菜籽足有两千四百多斤,那就是八百多斤的油,一千五百多斤的油菜籽饼。
油童湛言还吃不上,油菜籽饼却足够他开心,毕竟换算成肥水那就得一万多斤了。
榨完油,童湛言立刻就带着人去清理了化粪池。
上一次沤肥的那些作物残渣和沉积在底部的泥土,又已经可以清理。
而清理出来的垃圾,正好可以让他扩大绿肥地。
就是味道不太好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