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之后,他看见的却是满池子的作物苗和泥土。
那里面不少上一批沤肥作物残留的。
童湛言索性让过来了些人,要趁着这机会顺便把化粪池清理了。
这不是个好活,一群人脸上都是痛苦。
清理出来的土和泥土,童湛言照例让运到他那三块绿肥地那边,准备后续混进土地,也正好借机扩张绿肥地。
因为多了一道工序,等他们把新的作物苗全部倒进化粪池时,已经是中午。
童湛言正好让一群人回去洗了澡。
下午,一群人继续忙。
这一次主要是播种。
徐老带着大部分人在小楼前育苗黄瓜茄子那些,童湛言则带着大概五十个人种起油菜。
油菜这才第二次大面积种,所以还是原来那一片地。
它们之前只有五亩地左右,现在却得扩张,童湛言看了看后,让拔了旁边地里剩下那些辣椒。
辣椒早就已经在收,刚刚童湛言又拔掉了一批没什么辣椒的,现在地里也就是百来棵的样子。
童湛言并不心疼,去拔的一群人却仿佛天塌了。
因为没有肥料,他们自己那片地里的辣椒最好的也没这程度。
他们忙碌间,童湛言让其中几人去翻了地。
现在小型翻地机足有五辆,五个人一起上,所有土地翻完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
土翻完,接下去就是挖沟。
这个只能人工来,效率一下就慢下来。
他们从下午两点一直挖到五点左右,才终于挖好。
油菜种子泡了水之后就不好撒了,所以童湛言让直接撒的。
撒种倒是容易,麻烦的是接下去的盖土。
盖土看着简单,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少了存不住水发出来的根容易干死,多了容易把种子沤到。
一群人干得格外小心。
那也花了更多时间。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时,他们也才刚埋完五分之一的土。
基地里没有吃种子的虫子和鸟,童湛言直接喊停。
夜里,童湛言上网查了查前线那边的情况。
今年情况不太对,所以四大家都在提前准备,目前还并未暴发大面积袭击,不过已经有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第二天,童湛言带着一群人继续。
他们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种子都盖上。
接下去是浇水。
因为地太宽,他们把几套灌溉系统都拿了过来。
固定喷淋头花了些时间。
能从附近取水取电,确实方便很多。
因为种子埋得不算深,喷淋头的水童湛言没让开太大,以防水把种子又冲出来。
水小,要等种子和土地浇透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确认没问题后,童湛言直接带着一群人回去小楼那边。
一下午加一早上过去,徐老他们也才刚把茄子播种完。
童湛言带着他那一群人稍作休息后,就又带着他们去了地里,要把萝卜、白菜种上。
小楼正前方的那片地是玉米、南瓜、红薯以及童湛言那三亩绿肥地,樱桃萝卜、小白菜种在它们更左边的位置。
那两样地里都还有没拔完的,童湛言不准备去动它们,那些鸡和猪还要吃。
他带着一群人去了更左边。
那边原本是种的茄子。
茄子之前种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所剩无几,放眼望去稀稀疏疏一片。
那方便了童湛言。
童湛言粗略划出五亩地的范围做了记号后,选了最空旷的一个角落,清出将近一亩地的空地。
小白菜、樱桃萝卜体型小,就算挤在一起问题也不大,童湛言之前都是撒播。
萝卜、白菜却不行。
它们体型太大,真要挤起来,能互相挤到变形不说,甚至能直接给对方挤出土里。
他以前世界,一些大棚倒也会先撒一排种子,等长起来后直接再把弱苗差苗全部拔了。
那样种子的成本虽然高了点,但时间上节省了很多。
他以前世界,这两样作物的种子也挺便宜,成本一亩地估计也就是高个十几二十块钱的样子。
他现在倒是不缺钱,但种子还真没富裕到那程度。
童湛言看着其他人把那一亩地用翻地机翻好后,在里面选出大概十来平的区域,分别撒播了种子,然后浇水、盖上塑料膜。
他要等苗长起来后再移栽。
长起来的苗体型大,远比一颗一颗数种子容易。
这样的播种方式比起育苗盘的肯定差着一大截,并不能助长,最多也就是个方便。
他现在地太多,再加上这两样作物本来也就是种来喂猪喂鸡顺便喂后面那群人,倒也不必太讲究。
忙完,其他人关完喷淋头回去帮着播种,童湛言则去忙其它。
有了那些化粪池里的残渣和泥土,绿肥地可以再扩张,小麦也可以再种下。
前者倒是简单,后者他却还得先想想该怎么弄。
002.
上一次的播种,感染率没降下来,土他倒是赔了一大棚的,可以说是失败得彻彻底底。
唯一值得在意的,就是浇了肥后那些小麦的短暂停止生长。
童湛言之前觉得是因为肥水对于那些小麦来说可能等同于“毒”,事后想想,却又觉得未必。
他能够把作物的感染率降低下去,是因为他把作物本来的活性、状态提升了上去。
那些小麦感染率超标到生长速度都异常,是不是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高活性、状态好?
只不过“高活性、状态好”的是有问题的部分?
从作物能自己把感染率降低下去来看,它们本身应该是有净化能力的,如果他让那些小麦好的部分的活性提升上去呢?
之前的停止生长,是不是就是有那么瞬间好的部分盖过了不好的那一部分?
童湛言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也只是觉得,真的想要弄明白,就得实验。
问题是怎么实验?
持续浇肥肯定不行,多浇个几次那些小麦就有了抗性。
可不浇肥,又还怎么提高作物活性?
琢磨着,童湛言开来一辆翻土机,在之前那三亩绿肥地旁边,再翻出一亩地。
翻完,童湛言去了晾晒着玉米秆的地方。
它们已经被砍了有段时间,叶子秆子都已经干得差不多。
沤肥作物的残渣,化粪池里的泥土,这两样已经足够肥沃,但地太宽,童湛言还是准备再加一些纤维和草木灰。
童湛言推倒一片,把它们拖到一起,召唤灵兽。
“点火。”
童湛言话音落下的瞬间,那鸡就扑了上来。
一阵乱战后,童湛言一只手拽着那鸡一边翅膀,把它举得远远的。
他觉得他们需要好好谈谈了。
“我承认,之前是我弄错了,你不是鸡,你是凤凰。”童湛言神情严肃。
那鸡心中满是怀疑。
“我觉得这也不能全怪我,你之前什么样你自己不清楚?”童湛言其实也怀疑过,毕竟它长得也不怎么像鸡,鸡没它那么潦草。
但他确实没往凤凰这方面想过,毕竟那可是神兽,而灵兽都是确实存在的凶禽猛兽。
他当时其实更怀疑它是什么不知名的鸟,或者鸡。
“咯咯……”
童湛言才潦草。
灵兽的状态代表着主人的精神状态,它那样,童湛言就没有一点责任?
听着那熟悉的鸡叫,童湛言有瞬间差点没绷住。
童湛言深吸一口气,“我道歉。”
那鸡狐疑地看着童湛言,并不相信。
不过童湛言态度确实还算诚恳。
童湛言慎重地把那鸡放回地上,“那我们和解?”
他一直觉得,无论如何他都不应该放弃训练,应该保有一定的战斗力。
只是搬迁到基地后,他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些。
现在他这想法更加坚定,之后无论如何他都要腾出些时间训练。
那鸡又盯着童湛言看了会儿后,抖了抖身上被童湛言抓得潦草的羽毛,移开视线。
“那点火吧。”童湛言道。
那鸡脑袋上立刻青筋跳起,它越来越觉得童湛言就是在忽悠它。
“你的能力很好用。”童湛言理所当然。
那鸡盯着童湛言看了会,不情不愿地走向那些玉米秆。
蓝色的火苗无声窜起。
玉米秆瞬间被点燃,紧接着火势慢慢扩散,火苗也逐渐转化成正常的黄红色火焰。
童湛言松了口气。
能沟通就好。
就是以后得小心不能说漏了嘴,不然肯定很难哄。
童湛言突然就想到清霁月那小老虎。
还是小老虎可爱。
秸秆很快烧完,童湛言直接回去开了挖掘机,连灰带土一起挖走。
把灰撒进地里后,童湛言去旁边地里拔了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把它们和一部分玉米秆一起用粉碎机粉碎了。
末了,童湛言用挖掘机摊开,用翻地机搅拌埋进土里,再浇了些水,然后盖上塑料膜。
腐化需要一个月左右。
他忙完时已经是中午。
吃完午饭,他开着三轮车去了趟西瓜地里。
西瓜也已经熟了。
西瓜虽然一亩地多,但整体的果量却并不大。
因为无论是从白老板那边买的高感染率种子,还是从联盟那边买到的低感染率种子,都才是第二次播种。
整片地加起来恐怕也就两百来个。
童湛言之前就已经摘了一部分,现在只剩百多个。
童湛言一次性摘了五十多个。
回程的路上,他去了一趟后门那边,给那边留了十个,让他们自己分着吃。
剩下的童湛言全部运回了小楼,给宁琅东和古云扬他们吃。
西瓜的种子都在西瓜里,他还等着要种子,自然不能拿去卖。
算上后面抽奖来的,基地现在加起来总人数已经三百五十左右,五十个西瓜只勉强够。
直播间。
“学长这伙食是不是开得太好了一点?前两天玉米,今天西瓜……”
“说好的去学习?天天吃吃吃。”
“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红的西瓜,感觉肯定很甜。”
“呜呜呜……好想去基地。”
西瓜有感染率低的,童湛言倒是能吃。
西瓜那片地的温度早晚温差很大,再加上他自己控制雨水,糖分转化得很足,瓜瓤都已经发沙,吃起来相当甜。
童湛言一边吃,一边琢磨买个冰箱的可能,冰镇西瓜和西瓜是两回事。
人多西瓜少,童湛言也就分到两小片。
吃完,童湛言正准备琢磨那些小麦的事,终端就响了起来。
粉尘分离机送到了。
童湛言连忙去门口接人。
油菜、玉米都还在晾晒中,不过也已经晒得差不多。
机器弄进来,童湛言直接就让人去那边装了些油菜籽回来,要试一试。
效果不是很好,大的颗粒能分,小的却分得不是很清楚。
这世界分离机都是工业用,在此之前他们从没分过油菜籽,而这东西只要数据稍微有点不对,差距就很大。
童湛言倒没急着把机器送回去继续调。
那些油菜籽已经晒得差不多,先用它们分离掉一部分,剩下的他们自己再来,也能省不少事。
夜里,童湛言买了油壶。
这一次油菜籽一千两百多斤,油得有四百二十斤左右,就算十斤一个的油壶,他也得买四十多个。
买完油壶,童湛言也再联络了施工队的人,让他们过来再修化粪池。
除了猪圈下方的,他现在一共也才八个化粪池,光之前那些作物苗就已经把它们占得差不多。
这一次的油菜籽饼又得有一千多斤,不修不行。
第二天一大早,施工队的人就过来。
化粪池他们都已经是第三次修,童湛言跟他们说完要修在什么位置后,一群人直接就开干。
化粪池的修建本来也简单,几乎是当天,新的十二个化粪池就修好。
这一批作物之后,下一批足足两百亩地,几个化粪池根本不够用。
童湛言多修了些。
不过足足二十个化粪池,真要全部装满,这一片地方的味道估计也就藏不住了。
三天后,油壶送到。
隔天童湛言就带人去把那些油菜收了回来,要榨油。
一千两百多斤,车子都跑了三趟。
机器的东西确实比人力的好用,就算分得不是很清,三遍过下来看着也已经相当干净。
且总共也就花了半小时。
换成人力,那最少也得是一天的活,还得是二三十个人一起干。
再过了一遍后,童湛言人力过筛了一遍,然后打了水直接清洗。
油菜籽饼沤肥也需要一个多月,得尽快准备起来。
榨油这个过程倒是简单,直接往机器里倒就行。
油香味相当浓郁,弄得在播种的宁琅东一群人都忍不住进来看热闹。
这一次油菜籽多,榨出来的油也多。
复榨也结束时,仓库地上都已经是装得满满的油桶。
油太多,只靠宁琅东他们已经吃不完,童湛言联系了白老板。
地里的作物还在持续采收,白老板正忙着这些事,闻讯很快过来。
童湛言让他带走了三十多桶。
油菜和南瓜同一批,感染率都还在20%之外,童湛言不吃。
剩下的,童湛言依旧让送去后门那边的食堂。
油榨完,当天下午,童湛言就把肥给沤了。
油菜饼沤肥饼和水比例是一比七,一千多斤的油菜饼,足足装了六个化粪池。
油菜饼很香,再混杂了其它化粪池的味道,产生了一种又香又臭奇异的令人恶心的味道。
一群人弄完就赶紧逃。
夜里,童湛言和研究团队那边的人说了让他们把分离机再拿回去调试后,顺便上网看了看前线的情况。
许家今天遭遇了一场覆盖面极广的袭击。
战斗虽然并未持续太久,但造成的动静却很大。
防护罩外这个时候正是食物稀缺的时候,一旦什么地方爆发出动静,附近一片的异兽都会被吸引过去。
那也是兽潮麻烦的地方之一。
网上很多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开端,兽潮正式开始。
童湛言看了会儿评论区后切换页面,他本事想问问清霁月,想想又放弃。
不管是与不是,清霁月那边应该都紧绷着神经,他没必要再去添乱。
翌日,童湛言才下楼,就看见田新清正和其他人说着什么。
昨夜许家又被袭击了,规模很大,战斗到现在都还没停,且有往两边的林家和清家那边蔓延的趋向。
兽潮真的开始。
003.
战斗一直持续,田新清一群人一边关注一边播种。
童湛言跟着忙了会儿后,带了二十多个人去了大棚那边,要把那些小麦再种下。
大棚现在连土都没有,童湛言先带着他们去弄土。
腐殖土、草木灰、蛋壳粉,他一样不缺。
唯一的问题是运输。
从大棚里面弄土出来时有清霁月,一切都很容易,要再弄进去,在挖掘机没办法进出的情况下,就相当耗时耗力。
来来回回了不知道多少趟,直到下午三点多,他们才总算把整个大棚填满。
童湛言放其他人去休息,自己则继续。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他准备少种些,至少要保证人能走进去。
此外,童湛言也把每一颗种子都单独做了感染率鉴定,并且做了记录。
不只是种子,这一次他准备把每个阶段的感染率都进行记录。
种得少,种子大,又不需要育苗,童湛言很快忙完。
翌日,宁琅东他们采摘。
童湛言也去帮忙。
这一批采摘已经接近尾声,摘完他们又收获了一批作物苗。
第二天,宁琅东一群人继续播种,童湛言则去大棚那边检查那些小麦。
它们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得可怕,仅仅两天,好多就已经把土顶开。
童湛言选择了部分能看见的,用刀片割下一小部分,拿去做了鉴定。
感染率并无变化。
那些幼苗也没像普通作物那样脆弱,即使被割了,也依旧好好的。
两天后,童湛言再去时,所有小麦都已破土,发芽得早的那几棵更是都已经快到他脚踝。
童湛言拍了照,记录了叶片数量和高度,做了一次鉴定。
感染率并无变化。
童湛言做了记录后,兑了些肥水,给所有小麦都浇了一圈。
忙完,他回去小楼帮忙,顺便打开绿荫看了看。
战斗从许家一路蔓延到林家、清家,如今也就处于许家对面的古家幸免于难。
那些异兽本身倒并不是特别凶,目前也并未出现防线被攻破的情况,它们甚至互相捕猎。
但一想到接下去两三个多月都会这样,童湛言就只觉胃疼。
上一次兽潮时,他刚刚搬到基地,根本没去注意过这些。
清霁月那时候倒是跟着巡逻队伍在巡逻,还受了伤,但他说得轻描淡写,童湛言也就没多想。
现在清霁月在前线,童湛言就总忍不住关注。
夜里,童湛言问了问清霁月情况。
清霁月回复的依旧轻描淡写。
翌日,童湛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棚看那些小麦。
就如同之前那次一样,被浇了肥水的它们停滞生长。
童湛言连忙采样鉴定。
这一次他总共也就种了四十多棵,四十多棵感染率全部不变。
童湛言想了想后,再兑了一次肥水,再浇了次。
中午时,他再一次做了鉴定。
感染率依旧并无变化。
夜里,童湛言第三次鉴定。
感染率如旧。
翌日,童湛言早中晚各鉴定一次,感染率始终没有变化。
因为是第一次浇肥,肥水的效果挺好,那些小麦也始终没有生长。
童湛言这边毫无进展,宁琅东他们那边进展倒是挺快。
茄子、黄瓜后,他们播种起豇豆、胡萝卜那些,期间甚至还进行了一次采摘。
童湛言转换心情,去地里看了看。
油菜已经发芽,隔着塑料膜一片星星点点的绿。
白菜、萝卜亦是如此。
玉米、南瓜种得早,这会儿已经十多厘米,童湛言给它们揭了膜,又浇了次水。
这一次童湛言准备不再给它们假植,但它们也还能在育苗盘里面再待段时间,根还能再长长。
相比起油菜那三样,它们两样可就茂盛多了。
特别是玉米,手指宽的叶片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让人想要伸手抚摸。
看完它们,童湛言去了一趟新开荒的种着紫云英的那些地。
因为距离远,童湛言自从播种之后还一次都没过来过。
这次过来,才发现它们居然都已经发芽。
因为是撒播,它们更多几分潦草随意,那也让它们更加像是杂草。
花生、黄豆童湛言播种的时候倒是挖了窝,每窝两颗,发起芽来的它们也就规规矩矩稀稀疏疏。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发芽率还可以。
稍晚点,童湛言再去了一趟西瓜地里。
他把剩下的那些西瓜全部收了回来,把西瓜藤蔓全部沤了肥。
西瓜他依然分给基地那些人吃。
西瓜籽,他清洗干净后进行晾晒,准备再播。
忙碌间,他顺便看了看后面花高价买回来的豌豆、高粱和木薯,以及同时收到的上上上批和上上批那些种子。
上上上批和上上批的以及豌豆、高粱早就已经进了地里,虽然看着有些不尽如人意,不过总归是在正常生长。
特别是长得快的生菜,看着都已经能吃。
木薯估计是没了,童湛言打开盖着的布时,是一阵浓烈的水臭味。
童湛言回屋拿了把刀,直接把它切开。
里面确实已经烂了,且已经烂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芯也已经黑了。
童湛言无声叹息一声,随手把它扔角落的垃圾桶里。
他的一千多万啊。
忙完这边,眼见着已经中午,童湛言再去了一趟大棚。
每次鉴定都得切一小块,这几天他一天鉴定三次,那些小麦都被他切掉小半片叶子。
它们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童湛言看着倒有点过意不去。
取了样后,童湛言回去小楼。
机器一次就能鉴定五十个样品,童湛言把它们弄进去后,就去找自己做记录的笔记本,要把鉴定结果抄上去。
结果很快出来,看清的瞬间,童湛言眉头忍不住挑了下。
第一个样品的感染率就对不上,低了。
童湛言立刻放下笔再回去大棚取了次样。
鉴定结果很快再出来,并不是他弄错了顺序,而是感染率确实降低了,虽然总共也就降低了1%。
童湛言心跳加速,脑子也飞速运转起来。
所以他的那个猜想是对的,只要让好的那部分的活性提升上去,它们就还是能自我净化?
思考着,童湛言立刻再兑了一次肥水,做了一次浇灌。
上一次他是从中间才开始浇肥,那时候那些小麦本身就已经半人高,但现在还是幼苗,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夜里,童湛言再鉴定了一次,这一次感染率并未变化。
童湛言并不失望。
翌日,童湛言早中晚各鉴定了一次,感染率并无变化。
隔天,童湛言再鉴定三次。
夜里那次,其中两棵感染率再次降低,虽然两次加起来总共也就2%。
看见希望,童湛言睡醒之后忙不迭地就赶紧再给它们浇了次肥,试图维持住现状。
隔天早上,童湛言一进大棚,就看见那些小麦个头往上蹿了一截。
童湛言原本雀跃的心瞬间冷静。
他做了鉴定,结果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感染率又上去。
感染率降得比较多的那两棵,不知是不是报复,感染率比之前还高了些。
回去小楼,童湛言扔下笔记本,搬了把凳子往屋檐一坐正准备头疼,眼角余光就瞥见一抹绿色。
墙角他扔杂物的垃圾桶里,之前被他切得只剩三分之一的那木薯,顶端的位置,不知何时多出一颗小小的绿芽。
童湛言无奈,非得挨顿刀才能乖是吧?
确认无误,童湛言反倒开始头疼,他该种哪儿?
木薯一般都是用枝条扦插的方式繁殖,那样的繁殖存活率高,生长周期也会相对较短,但就算是短,也需要八到十个月。
他这木薯从芽开始,再加根块活性问题,最少都得一年才能收获。
那样一来,需要经常更换作物的菜地里肯定就不能种。
思索片刻后,童湛言看向橘子林所在的地方。
木薯严格来说不属于作物,而是灌木的一种,种在水果林里倒也合适。
童湛言去仓库找了把小铲子,又找了几根支架,过去。
那芽太小,怕被踩到,童湛言把它埋进土里后,用支架在周围搭了个还算显眼的围栏。
忙完,童湛言顺便看了看那些橘子。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他自己种的那些变化依旧不大,也就再长高了十厘米左右,从徐老那边买的老桩,好些却已经能看见花芽。
童湛言少来这边,突然看见挺惊喜。
惊喜完,他顺便就掐了花。
橘子其实挺能开花,状态好的话一次几千到几万朵都有可能。
这些橘子树才被他削过根和叶,状态并不好,不过每一棵也已经有上百朵花。
童湛言没有犹豫,薅得只剩二三十朵。
树不多,也就花了童湛言二十分钟。
薅完,童湛言回去仓库放下小铲子后,顺便就兑了些肥水提过去浇了。
橘子童湛言肥浇得并不多,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次,但接下去的膨果期需肥量很大。
浇完肥,童湛言提着桶回去时,宁琅东他们正好播种完一种种子,准备短暂午休。
童湛言放完东西,正准备再去大棚那边看看,就见徐老和王老一脸严肃地向他走来。
“初步的教案已经整理好,你看看?”徐老打开终端。
童湛言愣了下后才反应过来还有这么一回事,连忙打开终端接收。
文件挺大,少说五六十万字。
这大小一时片刻也看不完,童湛言简单翻了翻前面后就先收了起来,“我晚点看看。”
顿了顿,他再补充一句,“我会顺便整理出一套试卷,你们跟古云扬他们说说。”
古云扬他们比斯荻军事学院其他人开学的晚,但算下来也已经来了半年,是该摸个底了。
听说要考试,徐老王老瞬间精神抖擞。
童湛言并未藏私,但因为一直忙着管理这基地,也确实没什么时间张罗学校这边的事。
他要是愿意亲自出一套试卷,那对之后建立学校无疑是提供了莫大帮助。
“好。”
“我们马上就去告诉他们。”
两人说着就去了古云扬他们那边。
古云扬一群人或坐或站正休息,听说要考试,不少人都朝着童湛言这边看来。
他们里面最年轻的都已经二十多岁,年龄最多的在四十这个阶段,年纪最大的都快七十。
他们早就已经脱离学校,考试那更是不知道多久前的事。
突然要考试,一群人挺新奇。
见他们讨论,童湛言转身就进小楼看起那些教案。
徐老和王老种植已经二三十年,是他出现之前种植行业中的泰斗级人物,对种植认识本来就挺深。
在他这基地待的这快一年里,他们不断学习,现在各种理论知识已经非常扎实。
那让他们整理出来的教案相当全面,全面得过了头。
例如浇水,像是生怕说得不够清楚看的人看不懂,两人足足列举了七八种分辨作物和土是否缺水的例子。
例子童湛言看了看,倒都没问题,但作为教材无疑过于累赘了。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播种、假植、移栽里,他们恨不得把每种作物所有可能都列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