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by宫槐知玉
宫槐知玉  发于:2025年06月26日

关灯
护眼

过去之后,他看见的却是满池子的作物苗和泥土。
那里面不少上一批沤肥作物残留的。
童湛言索性让过来了些人,要趁着这机会顺便把化粪池清理了。
这不是个好活,一群人脸上都是痛苦。
清理出来的土和泥土,童湛言照例让运到他那三块绿肥地那边,准备后续混进土地,也正好借机扩张绿肥地。
因为多了一道工序,等他们把新的作物苗全部倒进化粪池时,已经是中午。
童湛言正好让一群人回去洗了澡。
下午,一群人继续忙。
这一次主要是播种。
徐老带着大部分人在小楼前育苗黄瓜茄子那些,童湛言则带着大概五十个人种起油菜。
油菜这才第二次大面积种,所以还是原来那一片地。
它们之前只有五亩地左右,现在却得扩张,童湛言看了看后,让拔了旁边地里剩下那些辣椒。
辣椒早就已经在收,刚刚童湛言又拔掉了一批没什么辣椒的,现在地里也就是百来棵的样子。
童湛言并不心疼,去拔的一群人却仿佛天塌了。
因为没有肥料,他们自己那片地里的辣椒最好的也没这程度。
他们忙碌间,童湛言让其中几人去翻了地。
现在小型翻地机足有五辆,五个人一起上,所有土地翻完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
土翻完,接下去就是挖沟。
这个只能人工来,效率一下就慢下来。
他们从下午两点一直挖到五点左右,才终于挖好。
油菜种子泡了水之后就不好撒了,所以童湛言让直接撒的。
撒种倒是容易,麻烦的是接下去的盖土。
盖土看着简单,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少了存不住水发出来的根容易干死,多了容易把种子沤到。
一群人干得格外小心。
那也花了更多时间。
夜幕降临,路灯亮起时,他们也才刚埋完五分之一的土。
基地里没有吃种子的虫子和鸟,童湛言直接喊停。
夜里,童湛言上网查了查前线那边的情况。
今年情况不太对,所以四大家都在提前准备,目前还并未暴发大面积袭击,不过已经有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第二天,童湛言带着一群人继续。
他们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种子都盖上。
接下去是浇水。
因为地太宽,他们把几套灌溉系统都拿了过来。
固定喷淋头花了些时间。
能从附近取水取电,确实方便很多。
因为种子埋得不算深,喷淋头的水童湛言没让开太大,以防水把种子又冲出来。
水小,要等种子和土地浇透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确认没问题后,童湛言直接带着一群人回去小楼那边。
一下午加一早上过去,徐老他们也才刚把茄子播种完。
童湛言带着他那一群人稍作休息后,就又带着他们去了地里,要把萝卜、白菜种上。
小楼正前方的那片地是玉米、南瓜、红薯以及童湛言那三亩绿肥地,樱桃萝卜、小白菜种在它们更左边的位置。
那两样地里都还有没拔完的,童湛言不准备去动它们,那些鸡和猪还要吃。
他带着一群人去了更左边。
那边原本是种的茄子。
茄子之前种得比较早,现在已经所剩无几,放眼望去稀稀疏疏一片。
那方便了童湛言。
童湛言粗略划出五亩地的范围做了记号后,选了最空旷的一个角落,清出将近一亩地的空地。
小白菜、樱桃萝卜体型小,就算挤在一起问题也不大,童湛言之前都是撒播。
萝卜、白菜却不行。
它们体型太大,真要挤起来,能互相挤到变形不说,甚至能直接给对方挤出土里。
他以前世界,一些大棚倒也会先撒一排种子,等长起来后直接再把弱苗差苗全部拔了。
那样种子的成本虽然高了点,但时间上节省了很多。
他以前世界,这两样作物的种子也挺便宜,成本一亩地估计也就是高个十几二十块钱的样子。
他现在倒是不缺钱,但种子还真没富裕到那程度。
童湛言看着其他人把那一亩地用翻地机翻好后,在里面选出大概十来平的区域,分别撒播了种子,然后浇水、盖上塑料膜。
他要等苗长起来后再移栽。
长起来的苗体型大,远比一颗一颗数种子容易。
这样的播种方式比起育苗盘的肯定差着一大截,并不能助长,最多也就是个方便。
他现在地太多,再加上这两样作物本来也就是种来喂猪喂鸡顺便喂后面那群人,倒也不必太讲究。
忙完,其他人关完喷淋头回去帮着播种,童湛言则去忙其它。
有了那些化粪池里的残渣和泥土,绿肥地可以再扩张,小麦也可以再种下。
前者倒是简单,后者他却还得先想想该怎么弄。
002.
上一次的播种,感染率没降下来,土他倒是赔了一大棚的,可以说是失败得彻彻底底。
唯一值得在意的,就是浇了肥后那些小麦的短暂停止生长。
童湛言之前觉得是因为肥水对于那些小麦来说可能等同于“毒”,事后想想,却又觉得未必。
他能够把作物的感染率降低下去,是因为他把作物本来的活性、状态提升了上去。
那些小麦感染率超标到生长速度都异常,是不是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高活性、状态好?
只不过“高活性、状态好”的是有问题的部分?
从作物能自己把感染率降低下去来看,它们本身应该是有净化能力的,如果他让那些小麦好的部分的活性提升上去呢?
之前的停止生长,是不是就是有那么瞬间好的部分盖过了不好的那一部分?
童湛言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也只是觉得,真的想要弄明白,就得实验。
问题是怎么实验?
持续浇肥肯定不行,多浇个几次那些小麦就有了抗性。
可不浇肥,又还怎么提高作物活性?
琢磨着,童湛言开来一辆翻土机,在之前那三亩绿肥地旁边,再翻出一亩地。
翻完,童湛言去了晾晒着玉米秆的地方。
它们已经被砍了有段时间,叶子秆子都已经干得差不多。
沤肥作物的残渣,化粪池里的泥土,这两样已经足够肥沃,但地太宽,童湛言还是准备再加一些纤维和草木灰。
童湛言推倒一片,把它们拖到一起,召唤灵兽。
“点火。”
童湛言话音落下的瞬间,那鸡就扑了上来。
一阵乱战后,童湛言一只手拽着那鸡一边翅膀,把它举得远远的。
他觉得他们需要好好谈谈了。
“我承认,之前是我弄错了,你不是鸡,你是凤凰。”童湛言神情严肃。
那鸡心中满是怀疑。
“我觉得这也不能全怪我,你之前什么样你自己不清楚?”童湛言其实也怀疑过,毕竟它长得也不怎么像鸡,鸡没它那么潦草。
但他确实没往凤凰这方面想过,毕竟那可是神兽,而灵兽都是确实存在的凶禽猛兽。
他当时其实更怀疑它是什么不知名的鸟,或者鸡。
“咯咯……”
童湛言才潦草。
灵兽的状态代表着主人的精神状态,它那样,童湛言就没有一点责任?
听着那熟悉的鸡叫,童湛言有瞬间差点没绷住。
童湛言深吸一口气,“我道歉。”
那鸡狐疑地看着童湛言,并不相信。
不过童湛言态度确实还算诚恳。
童湛言慎重地把那鸡放回地上,“那我们和解?”
他一直觉得,无论如何他都不应该放弃训练,应该保有一定的战斗力。
只是搬迁到基地后,他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些。
现在他这想法更加坚定,之后无论如何他都要腾出些时间训练。
那鸡又盯着童湛言看了会儿后,抖了抖身上被童湛言抓得潦草的羽毛,移开视线。
“那点火吧。”童湛言道。
那鸡脑袋上立刻青筋跳起,它越来越觉得童湛言就是在忽悠它。
“你的能力很好用。”童湛言理所当然。
那鸡盯着童湛言看了会,不情不愿地走向那些玉米秆。
蓝色的火苗无声窜起。
玉米秆瞬间被点燃,紧接着火势慢慢扩散,火苗也逐渐转化成正常的黄红色火焰。
童湛言松了口气。
能沟通就好。
就是以后得小心不能说漏了嘴,不然肯定很难哄。
童湛言突然就想到清霁月那小老虎。
还是小老虎可爱。
秸秆很快烧完,童湛言直接回去开了挖掘机,连灰带土一起挖走。
把灰撒进地里后,童湛言去旁边地里拔了些樱桃萝卜和小白菜,把它们和一部分玉米秆一起用粉碎机粉碎了。
末了,童湛言用挖掘机摊开,用翻地机搅拌埋进土里,再浇了些水,然后盖上塑料膜。
腐化需要一个月左右。
他忙完时已经是中午。
吃完午饭,他开着三轮车去了趟西瓜地里。
西瓜也已经熟了。
西瓜虽然一亩地多,但整体的果量却并不大。
因为无论是从白老板那边买的高感染率种子,还是从联盟那边买到的低感染率种子,都才是第二次播种。
整片地加起来恐怕也就两百来个。
童湛言之前就已经摘了一部分,现在只剩百多个。
童湛言一次性摘了五十多个。
回程的路上,他去了一趟后门那边,给那边留了十个,让他们自己分着吃。
剩下的童湛言全部运回了小楼,给宁琅东和古云扬他们吃。
西瓜的种子都在西瓜里,他还等着要种子,自然不能拿去卖。
算上后面抽奖来的,基地现在加起来总人数已经三百五十左右,五十个西瓜只勉强够。
直播间。
“学长这伙食是不是开得太好了一点?前两天玉米,今天西瓜……”
“说好的去学习?天天吃吃吃。”
“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红的西瓜,感觉肯定很甜。”
“呜呜呜……好想去基地。”
西瓜有感染率低的,童湛言倒是能吃。
西瓜那片地的温度早晚温差很大,再加上他自己控制雨水,糖分转化得很足,瓜瓤都已经发沙,吃起来相当甜。
童湛言一边吃,一边琢磨买个冰箱的可能,冰镇西瓜和西瓜是两回事。
人多西瓜少,童湛言也就分到两小片。
吃完,童湛言正准备琢磨那些小麦的事,终端就响了起来。
粉尘分离机送到了。
童湛言连忙去门口接人。
油菜、玉米都还在晾晒中,不过也已经晒得差不多。
机器弄进来,童湛言直接就让人去那边装了些油菜籽回来,要试一试。
效果不是很好,大的颗粒能分,小的却分得不是很清楚。
这世界分离机都是工业用,在此之前他们从没分过油菜籽,而这东西只要数据稍微有点不对,差距就很大。
童湛言倒没急着把机器送回去继续调。
那些油菜籽已经晒得差不多,先用它们分离掉一部分,剩下的他们自己再来,也能省不少事。
夜里,童湛言买了油壶。
这一次油菜籽一千两百多斤,油得有四百二十斤左右,就算十斤一个的油壶,他也得买四十多个。
买完油壶,童湛言也再联络了施工队的人,让他们过来再修化粪池。
除了猪圈下方的,他现在一共也才八个化粪池,光之前那些作物苗就已经把它们占得差不多。
这一次的油菜籽饼又得有一千多斤,不修不行。
第二天一大早,施工队的人就过来。
化粪池他们都已经是第三次修,童湛言跟他们说完要修在什么位置后,一群人直接就开干。
化粪池的修建本来也简单,几乎是当天,新的十二个化粪池就修好。
这一批作物之后,下一批足足两百亩地,几个化粪池根本不够用。
童湛言多修了些。
不过足足二十个化粪池,真要全部装满,这一片地方的味道估计也就藏不住了。
三天后,油壶送到。
隔天童湛言就带人去把那些油菜收了回来,要榨油。
一千两百多斤,车子都跑了三趟。
机器的东西确实比人力的好用,就算分得不是很清,三遍过下来看着也已经相当干净。
且总共也就花了半小时。
换成人力,那最少也得是一天的活,还得是二三十个人一起干。
再过了一遍后,童湛言人力过筛了一遍,然后打了水直接清洗。
油菜籽饼沤肥也需要一个多月,得尽快准备起来。
榨油这个过程倒是简单,直接往机器里倒就行。
油香味相当浓郁,弄得在播种的宁琅东一群人都忍不住进来看热闹。
这一次油菜籽多,榨出来的油也多。
复榨也结束时,仓库地上都已经是装得满满的油桶。
油太多,只靠宁琅东他们已经吃不完,童湛言联系了白老板。
地里的作物还在持续采收,白老板正忙着这些事,闻讯很快过来。
童湛言让他带走了三十多桶。
油菜和南瓜同一批,感染率都还在20%之外,童湛言不吃。
剩下的,童湛言依旧让送去后门那边的食堂。
油榨完,当天下午,童湛言就把肥给沤了。
油菜饼沤肥饼和水比例是一比七,一千多斤的油菜饼,足足装了六个化粪池。
油菜饼很香,再混杂了其它化粪池的味道,产生了一种又香又臭奇异的令人恶心的味道。
一群人弄完就赶紧逃。
夜里,童湛言和研究团队那边的人说了让他们把分离机再拿回去调试后,顺便上网看了看前线的情况。
许家今天遭遇了一场覆盖面极广的袭击。
战斗虽然并未持续太久,但造成的动静却很大。
防护罩外这个时候正是食物稀缺的时候,一旦什么地方爆发出动静,附近一片的异兽都会被吸引过去。
那也是兽潮麻烦的地方之一。
网上很多人都觉得这应该是开端,兽潮正式开始。
童湛言看了会儿评论区后切换页面,他本事想问问清霁月,想想又放弃。
不管是与不是,清霁月那边应该都紧绷着神经,他没必要再去添乱。
翌日,童湛言才下楼,就看见田新清正和其他人说着什么。
昨夜许家又被袭击了,规模很大,战斗到现在都还没停,且有往两边的林家和清家那边蔓延的趋向。
兽潮真的开始。
003.
战斗一直持续,田新清一群人一边关注一边播种。
童湛言跟着忙了会儿后,带了二十多个人去了大棚那边,要把那些小麦再种下。
大棚现在连土都没有,童湛言先带着他们去弄土。
腐殖土、草木灰、蛋壳粉,他一样不缺。
唯一的问题是运输。
从大棚里面弄土出来时有清霁月,一切都很容易,要再弄进去,在挖掘机没办法进出的情况下,就相当耗时耗力。
来来回回了不知道多少趟,直到下午三点多,他们才总算把整个大棚填满。
童湛言放其他人去休息,自己则继续。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他准备少种些,至少要保证人能走进去。
此外,童湛言也把每一颗种子都单独做了感染率鉴定,并且做了记录。
不只是种子,这一次他准备把每个阶段的感染率都进行记录。
种得少,种子大,又不需要育苗,童湛言很快忙完。
翌日,宁琅东他们采摘。
童湛言也去帮忙。
这一批采摘已经接近尾声,摘完他们又收获了一批作物苗。
第二天,宁琅东一群人继续播种,童湛言则去大棚那边检查那些小麦。
它们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得可怕,仅仅两天,好多就已经把土顶开。
童湛言选择了部分能看见的,用刀片割下一小部分,拿去做了鉴定。
感染率并无变化。
那些幼苗也没像普通作物那样脆弱,即使被割了,也依旧好好的。
两天后,童湛言再去时,所有小麦都已破土,发芽得早的那几棵更是都已经快到他脚踝。
童湛言拍了照,记录了叶片数量和高度,做了一次鉴定。
感染率并无变化。
童湛言做了记录后,兑了些肥水,给所有小麦都浇了一圈。
忙完,他回去小楼帮忙,顺便打开绿荫看了看。
战斗从许家一路蔓延到林家、清家,如今也就处于许家对面的古家幸免于难。
那些异兽本身倒并不是特别凶,目前也并未出现防线被攻破的情况,它们甚至互相捕猎。
但一想到接下去两三个多月都会这样,童湛言就只觉胃疼。
上一次兽潮时,他刚刚搬到基地,根本没去注意过这些。
清霁月那时候倒是跟着巡逻队伍在巡逻,还受了伤,但他说得轻描淡写,童湛言也就没多想。
现在清霁月在前线,童湛言就总忍不住关注。
夜里,童湛言问了问清霁月情况。
清霁月回复的依旧轻描淡写。
翌日,童湛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棚看那些小麦。
就如同之前那次一样,被浇了肥水的它们停滞生长。
童湛言连忙采样鉴定。
这一次他总共也就种了四十多棵,四十多棵感染率全部不变。
童湛言想了想后,再兑了一次肥水,再浇了次。
中午时,他再一次做了鉴定。
感染率依旧并无变化。
夜里,童湛言第三次鉴定。
感染率如旧。
翌日,童湛言早中晚各鉴定一次,感染率始终没有变化。
因为是第一次浇肥,肥水的效果挺好,那些小麦也始终没有生长。
童湛言这边毫无进展,宁琅东他们那边进展倒是挺快。
茄子、黄瓜后,他们播种起豇豆、胡萝卜那些,期间甚至还进行了一次采摘。
童湛言转换心情,去地里看了看。
油菜已经发芽,隔着塑料膜一片星星点点的绿。
白菜、萝卜亦是如此。
玉米、南瓜种得早,这会儿已经十多厘米,童湛言给它们揭了膜,又浇了次水。
这一次童湛言准备不再给它们假植,但它们也还能在育苗盘里面再待段时间,根还能再长长。
相比起油菜那三样,它们两样可就茂盛多了。
特别是玉米,手指宽的叶片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让人想要伸手抚摸。
看完它们,童湛言去了一趟新开荒的种着紫云英的那些地。
因为距离远,童湛言自从播种之后还一次都没过来过。
这次过来,才发现它们居然都已经发芽。
因为是撒播,它们更多几分潦草随意,那也让它们更加像是杂草。
花生、黄豆童湛言播种的时候倒是挖了窝,每窝两颗,发起芽来的它们也就规规矩矩稀稀疏疏。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发芽率还可以。
稍晚点,童湛言再去了一趟西瓜地里。
他把剩下的那些西瓜全部收了回来,把西瓜藤蔓全部沤了肥。
西瓜他依然分给基地那些人吃。
西瓜籽,他清洗干净后进行晾晒,准备再播。
忙碌间,他顺便看了看后面花高价买回来的豌豆、高粱和木薯,以及同时收到的上上上批和上上批那些种子。
上上上批和上上批的以及豌豆、高粱早就已经进了地里,虽然看着有些不尽如人意,不过总归是在正常生长。
特别是长得快的生菜,看着都已经能吃。
木薯估计是没了,童湛言打开盖着的布时,是一阵浓烈的水臭味。
童湛言回屋拿了把刀,直接把它切开。
里面确实已经烂了,且已经烂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那三分之一芯也已经黑了。
童湛言无声叹息一声,随手把它扔角落的垃圾桶里。
他的一千多万啊。
忙完这边,眼见着已经中午,童湛言再去了一趟大棚。
每次鉴定都得切一小块,这几天他一天鉴定三次,那些小麦都被他切掉小半片叶子。
它们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童湛言看着倒有点过意不去。
取了样后,童湛言回去小楼。
机器一次就能鉴定五十个样品,童湛言把它们弄进去后,就去找自己做记录的笔记本,要把鉴定结果抄上去。
结果很快出来,看清的瞬间,童湛言眉头忍不住挑了下。
第一个样品的感染率就对不上,低了。
童湛言立刻放下笔再回去大棚取了次样。
鉴定结果很快再出来,并不是他弄错了顺序,而是感染率确实降低了,虽然总共也就降低了1%。
童湛言心跳加速,脑子也飞速运转起来。
所以他的那个猜想是对的,只要让好的那部分的活性提升上去,它们就还是能自我净化?
思考着,童湛言立刻再兑了一次肥水,做了一次浇灌。
上一次他是从中间才开始浇肥,那时候那些小麦本身就已经半人高,但现在还是幼苗,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夜里,童湛言再鉴定了一次,这一次感染率并未变化。
童湛言并不失望。
翌日,童湛言早中晚各鉴定了一次,感染率并无变化。
隔天,童湛言再鉴定三次。
夜里那次,其中两棵感染率再次降低,虽然两次加起来总共也就2%。
看见希望,童湛言睡醒之后忙不迭地就赶紧再给它们浇了次肥,试图维持住现状。
隔天早上,童湛言一进大棚,就看见那些小麦个头往上蹿了一截。
童湛言原本雀跃的心瞬间冷静。
他做了鉴定,结果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感染率又上去。
感染率降得比较多的那两棵,不知是不是报复,感染率比之前还高了些。
回去小楼,童湛言扔下笔记本,搬了把凳子往屋檐一坐正准备头疼,眼角余光就瞥见一抹绿色。
墙角他扔杂物的垃圾桶里,之前被他切得只剩三分之一的那木薯,顶端的位置,不知何时多出一颗小小的绿芽。
童湛言无奈,非得挨顿刀才能乖是吧?

确认无误,童湛言反倒开始头疼,他该种哪儿?
木薯一般都是用枝条扦插的方式繁殖,那样的繁殖存活率高,生长周期也会相对较短,但就算是短,也需要八到十个月。
他这木薯从芽开始,再加根块活性问题,最少都得一年才能收获。
那样一来,需要经常更换作物的菜地里肯定就不能种。
思索片刻后,童湛言看向橘子林所在的地方。
木薯严格来说不属于作物,而是灌木的一种,种在水果林里倒也合适。
童湛言去仓库找了把小铲子,又找了几根支架,过去。
那芽太小,怕被踩到,童湛言把它埋进土里后,用支架在周围搭了个还算显眼的围栏。
忙完,童湛言顺便看了看那些橘子。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他自己种的那些变化依旧不大,也就再长高了十厘米左右,从徐老那边买的老桩,好些却已经能看见花芽。
童湛言少来这边,突然看见挺惊喜。
惊喜完,他顺便就掐了花。
橘子其实挺能开花,状态好的话一次几千到几万朵都有可能。
这些橘子树才被他削过根和叶,状态并不好,不过每一棵也已经有上百朵花。
童湛言没有犹豫,薅得只剩二三十朵。
树不多,也就花了童湛言二十分钟。
薅完,童湛言回去仓库放下小铲子后,顺便就兑了些肥水提过去浇了。
橘子童湛言肥浇得并不多,一个月也就那么两三次,但接下去的膨果期需肥量很大。
浇完肥,童湛言提着桶回去时,宁琅东他们正好播种完一种种子,准备短暂午休。
童湛言放完东西,正准备再去大棚那边看看,就见徐老和王老一脸严肃地向他走来。
“初步的教案已经整理好,你看看?”徐老打开终端。
童湛言愣了下后才反应过来还有这么一回事,连忙打开终端接收。
文件挺大,少说五六十万字。
这大小一时片刻也看不完,童湛言简单翻了翻前面后就先收了起来,“我晚点看看。”
顿了顿,他再补充一句,“我会顺便整理出一套试卷,你们跟古云扬他们说说。”
古云扬他们比斯荻军事学院其他人开学的晚,但算下来也已经来了半年,是该摸个底了。
听说要考试,徐老王老瞬间精神抖擞。
童湛言并未藏私,但因为一直忙着管理这基地,也确实没什么时间张罗学校这边的事。
他要是愿意亲自出一套试卷,那对之后建立学校无疑是提供了莫大帮助。
“好。”
“我们马上就去告诉他们。”
两人说着就去了古云扬他们那边。
古云扬一群人或坐或站正休息,听说要考试,不少人都朝着童湛言这边看来。
他们里面最年轻的都已经二十多岁,年龄最多的在四十这个阶段,年纪最大的都快七十。
他们早就已经脱离学校,考试那更是不知道多久前的事。
突然要考试,一群人挺新奇。
见他们讨论,童湛言转身就进小楼看起那些教案。
徐老和王老种植已经二三十年,是他出现之前种植行业中的泰斗级人物,对种植认识本来就挺深。
在他这基地待的这快一年里,他们不断学习,现在各种理论知识已经非常扎实。
那让他们整理出来的教案相当全面,全面得过了头。
例如浇水,像是生怕说得不够清楚看的人看不懂,两人足足列举了七八种分辨作物和土是否缺水的例子。
例子童湛言看了看,倒都没问题,但作为教材无疑过于累赘了。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播种、假植、移栽里,他们恨不得把每种作物所有可能都列举出来。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