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建农家乐救全球by宫槐知玉
宫槐知玉  发于:2025年06月26日

关灯
护眼

魔鬼王最讨厌不听话的学生。
整完队,魔鬼王回头看向童湛言时,眼中都是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冰冷。
那让童湛言一个激灵,差点立正稍息。
宁琅东、田新清和苏烟然三人也明显有心理阴影,整个过程都僵硬。
好不容易把人接进基地,目送魔鬼王离开,童湛言狠狠松了口气。
能来,那群人很是开心。
看见他们,童湛言也很开心。
毕竟他身后可是还有几十亩地的苗没栽。
具体情况童湛言已经委托学校帮忙说了,他只简单讲了讲接下去要做的事,就带着他们过去地里。
一群人都是有经验的,学起来很快。
再加上是第一天来第一次帮忙干活,一个个的动作都飞快。
童湛言很是欣慰。
宁琅东他们也挺开心。
宁琅东他们六人,杨洪一群四十个人,那群护卫也四十多个,再加上这些学生,基地现在一下就两百三十多个人。
哪怕不抽奖,这人数也已经相当可观,育苗盘里的苗肉眼可见的飞快减少。
一个星期后,剩下的苗就都进地里。
童湛言给所有人放了两天假。
两天后,童湛言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给那些学生每个都分了一些留下的苗。
然后他正式开课,集中讲了讲育苗、假植、土和掐花掐叶的知识。
这些他早就已经在直播间讲了无数次,一群人听起来并无难度。
讲完,童湛言就在基地暂时用不上的右上角,划出一片地专门给他们用。
肥料他不提供,前期的腐殖土、树叶、蛋壳粉从他这里领。
交代完童湛言就离开。
宁琅东他们没走,他们捡了些童湛言分完后的苗,也要在旁边种。
童湛言回去小楼时,徐老正等在门口,他要的种子已经送到。
和之前的几颗几十颗不同,这一次是把种子库那几样作物所有种子都拿来,那足足七八斤。
童湛言没想到会这么多,颇为惊喜。
种子多,种子的活性虽然不会马上变好,但只需要种一次,种子整体的数量就会相当可观。
说不定下一次就能覆盖五六十亩地。
拿到种子,第二天童湛言就张罗起来,要尽快把它们种下。
这些种子不需要育苗,需要做的就只有开荒、混草木灰、腐殖土和蛋壳粉,然后浇水、撒播、盖土、盖塑料膜。
现在人多,忙完也就是一天的事。
忙完这边,童湛言休息两天后,再次种起那些西瓜。
它们想把种子养出来最少都还得种两次。
有了之前一次的经验,这次童湛言放松很多,播完种就不再管。
他时隔许久地去看了看那些鸡和猪。
后面孵化的那些小鸡崽如今也已是半大鸡,苏烟然把它们和之前的合了笼,现在一共两笼鸡。
鸡多了蛋也多,童湛言从旁边路过时,在窝里看见好几个。
童湛言没去捡,他没带工具,两只手根本拿不过来。
那些猪也长了不少。
最开始那两只已经完全是成猪,后面买来繁育的两只也已经一米多。
那两只依旧挺凶,童湛言不得不琢磨人工受孕的可能。
不过这个他可做不来,只能去找养殖场那边的人来帮忙。
最后面买回来的那十六只也都五六十厘米。
童湛言看完它们,特意绕去粪坑那边看了看。
它们不愧为造粪机。
猪圈的粪坑外,八个化粪池也都已经满满当当。
就是味道不太好闻。
童湛言看了会儿后就离开。
走了两步,他又倒了回去。
化粪池附近那片草挺密集。
童湛言回去小楼后就去小楼前面那片地里转了转。
果不其然,很多地方都看见杂草。
童湛言叫来宁琅东他们。
宁琅东他们忙碌间,童湛言联系了古生物保护所那些人,问了问其它益虫的事。
既然草都已经能长,它们也可以适当提上行程了。
蚂蚁的事那些人已经从直播间知道,听说童湛言有意向再养些,一群人立刻把名单发了过来。
童湛言选了屎壳郎、金龟子、草蛉、菜粉蝶四样。
屎壳郎以粪便为食,也会把粪便带入地底,有利于改善土壤。
金龟子、菜粉蝶这两样有好有坏,坏处是以作物叶片为食,好处是它们也能授粉。
至于草蛉,它就一个目的,吃菜粉蝶和金龟子的幼虫。
金龟子相对还好,菜粉蝶这东西繁殖起来非常快,如果不制衡,那要不了多久整片地都得遭殃。
单纯从这一点来看,其实不养反而更好,但长久来看,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是必须的。

001.
蜜蜂、蚂蚁都养活了,古生物保护所一群人都对童湛言抱有很大期待,听说他这次一下就愿意再养四样,一群人脸都笑开花。
他们甚至主动推销,试图把蝗虫、蜗六、蚊子和红蜘蛛也一起推销给他。
童湛言想都不想就拒绝。
害虫莫挨他。
特别是蚊子。
没推销出去,一群人挺失望,但一想到马上又有四样古生物就要过上好日子,他们立刻又喜滋滋。
他们承诺尽快送来。
童湛言心情不错,转头就把这事和其他人说了。
徐老、王老他们听说后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特别是在听说金龟子和菜粉蝶都是以作物为生后,一群人那就更是心疼和纠结。
他们累死累活才种出来,童湛言却故意弄些虫子来吃,这不纯粹添乱?
他们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
授粉的话那些蜜蜂就很好,它们就只吃花粉不吃作物,是好虫。
他们很努力忍着,才没在这件事上发表看法。
童湛言总是对的。
哪怕他做的很多事在当时看来都很不可思议,但长久看来他都是对的。
和几人说完这事,童湛言就再研究起绿肥地来。
深度感染狂暴的人,只有吃感染率降回20%内的作物才有用,而能把感染率降20%内作物的地,他现在总共才一亩地。
不断粮的前提下,那最多也就能养活十个人。
后门现在已经九个。
必须得扩大规模了。
而且感染率降回20%内的作物就已经能有现在这效果,他现在也挺好奇感染率降到零的作物会是什么样的?
彻底治愈?
又或者因为感染率无法继续降低反而变得没用?
之前清理粪坑的泥土和作物残渣都还在,玉米秸秆已经晒干,油菜黄豆苗已经腐化上……
扩大土地的事童湛言早就在准备,这次倒不像之前那样局促。
他把普通地里的那些樱桃萝卜小白菜拔了三分之二全部打成渣,烧掉大半玉米秆,又去化粪池那边弄了些粪肥过来后,把它们全部弄进了预留的那两亩地,然后打散、混合、盖上塑料膜。
现在人多,忙完也不过下午四点。
童湛言稍作休息,决定去后面那些学生的地里看看。
那些人都有经验,而且都是种植时间超过六年的那种。
再加上都有看他的直播,腐殖土、蛋壳粉、苗又是现成的,开荒也是用翻地机,童湛言之前也就没怎么管。
但该看看的时候还是得看看。
见童湛言过去,一群人立刻就紧张起来。
人太多,车子都开了四五十辆,浩浩荡荡。
直播间一群人瞬间进入看戏模式。
能被大六学长选中,那不亚于彩票中了头等大奖,那让直播间不少人都挺酸。
但那种酸并未持续太久。
因为随着大六学长正式开学,随着学员名单公布,他们很快就发现被选中的人不少他们都挺眼熟。
种植联盟研究员、大大小小各种研究机构的扛把子一把手,被选中的那些人里最差的也得是地方大佬。
而那样的一群人,现在却是畏首畏尾地跟在大六学长屁股后面,让往东往东让往西往西大气不敢喘一声。
那画面,着实有些美。
到达地方,童湛言下车。
一百五十个人,每个人五十平的地,每块地前都插了个铭牌,铭牌上则写着各自的名字。
那瞬间童湛言被勾起许多记忆。
他向着地里而去。
因为是捡的剩余的苗,种类挺杂,状态也各式各样。
童湛言走走停停。
而每当他停下,土地外围观的人群就忍不住屏住呼吸。
他们就如同一群等待老师点评的学生,他们现在也确实是学生。
看到第五块地,童湛言看向人群,“这块地谁的?”
人群中快速跑出一个两鬓都已有些发白的男人,因为太过紧张,他脖子都通红。
靠近,那人紧张而不安地看着童湛言,他不明白自己是哪里没做好。
童湛言蹲下,直接上手把旁边的几株茄子苗脚边的土拨了拨,“埋太深了。”
作物茎杆部分不会长根,深埋只会让被埋进土里的那部分烂掉。
“哦哦……”那人脸更红几分,下一刻赶紧上帮忙。
其他人纷纷上前,要看看错误示范。
童湛言见他弄得差不多,继续往前看去。
走出没几步,他就看见熟悉的名字,古云扬。
童湛言朝着人群看去。
古云扬双手攥拳满眼期待。
童湛言转了一圈,无功无过。
他继续。
古云扬狠狠松了口气,同时也不由一阵失望。
沈叶、唐欣、陶正平……
种植联盟的一群人因为已经被徐老和王老指导过一段时间,看着是要比其他人靠谱些。
他们之后没多久,童湛言就看见熟悉的名字。
金道运。
童湛言朝着人群看去。
金老完全没了之前的臭屁哄哄,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童湛言故意在他那片地多待了会儿。
半个多小时后,那些学生的地就巡视完。
童湛言没急着离开,而是再就刚刚挑出来的问题做了次讲解。
种植说简单也简单,有土有肥种子扔进去自己也能长起来,但要说难,那里头的门道也多。
至少他现在就不敢谈什么产量。
说完,童湛言回去小楼。
古云扬一群人则立刻讨论开。
宁琅东他们都在后门,小楼这边倒是安静。
童湛言在屋檐下坐下,研究起水稻、小麦那些种子。
关于这两样作物,网上的讨论挺多,毕竟小麦之前曾经拍出过千万的高价。
不过那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童湛言着重查了查最近几年,一点买卖的消息都无。
童湛言给清霁月和徐老他们发了信息,希望他们能帮忙问问。
有条件的话,主食他还是希望能种上,特别是水稻和小麦。
两边都很快回复,他们会帮忙问问。
翌日,古生物那群人过来。
出于安全考虑,童湛言把那四样虫子都先扔进了种着草莓的大棚。
它们能不能活都是其次,别污染他的作物。
一群人并无意见。
既然过来,古生物一群人顺便去看了看那些蜜蜂和蚂蚁。
蜜蜂已经度过生产期,新蜂都已经工作。
经过一次生产,它们现在已经三千多只,之前的封箱已经不够住,童湛言又没管,所以它们围绕着那封箱在周围建了一圈蜂巢。
古生物一群人看得很是心疼。
平时他们可都是好吃好喝的哄着供着。
一群人商量着再送几个蜂箱过来的可能性。
童湛言不置可否。
相比起这个,他更关心另外一件事,那些蜜蜂一年能生几次?
蜜蜂根据品种不同,每年有生产一次也有生产两到三次的。
一次的话,那他今年是别指望了,但要能多生两次,说不定今年就能繁育出几万只今年就能完全脱离人工授粉。
一百亩的地,人工授粉,那已经不是人干的事。
这些蜜蜂已经和童湛言以前世界的品种对不上号。
答案让童湛言为之一振。
这些蜜蜂每年都能生两到三次。
不过能不能扩大到童湛言期待的几万只,古生物那群人就不敢保证了。
毕竟他们养那会儿,一次也就能生个两三百只,一年也就生个千来只。
再加上这东西生命周期短,一个不注意说不定死掉的比新生的还多。
他们根本没经验。
童湛言这的,一次就生了三千多只,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奇迹。
要是一年之内就能繁育出几万只,那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
看完蜜蜂,一群人就去看蚂蚁。
小楼前那个蚂蚁窝,在宁琅东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已经从最开始的几根棍子做成的围栏,扩展成一个有顶棚周围还有防水区的高级豪华别墅。
古生物一群人很是感动。
童湛言努力维持微笑。
那群人带了扫描仪,感动完就赶紧把整个巢穴扫描了一遍。
巢穴不算大,但蚂蚁数量明显增加,不算外出觅食的光巢穴里的就有两三百只。
一群人都不由感慨它们生命力之强。
他们一度以为它们已经死了,没想到居然又活了。
童湛言努力维持微笑。
这东西放他以前世界,杀都杀不绝。
检查完,几人又去大棚看了看,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童湛言揉揉都笑得僵硬的脸颊。
稍晚一些时候,清霁月过来一趟。
他这几天把外面有些名气的种植机构都问了一遍,水稻、小麦一个都没问到,时间隔得实在太久了。
第一次解封时他们没经验,作物是直接就种地里。
大棚里处理过的土感染率每次都能增加3%到8%,直接扔地里,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就算后期紧急召回了一部分,更多的也早就已经超过60%。
感染率超过60%,那就要变异了。
变异了的水稻、小麦防护罩外倒是多得是。
“防护罩外?”童湛言掏出终端。
刚醒来的时候他了解过这世界的情况,那时就有看见过变异的作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快有树高的玉米。
至于小麦、水稻,他没什么印象。
清霁月道:“大灾变之前就已经没人种作物,但野外还是有一些,大灾变之后它们就变异了。”
“因为狂暴的缘故,我们曾经调查过部分那些作物,所以有一定的资料,你要的话我可以拿给你看看。”
002.
童湛言很快找到图。
两者都已经比人还高,稻穗麦穗更是二十多厘米长。
水稻没长在水里,根像树一样木质化,每一根都有手指粗,且爬满附近一片。
小麦变化主要在叶子上,它们看着就像一把把坚硬的剑,能把人戳死那种。
童湛言无奈。
但他还是有些不死心。
他道:“那些资料你拿给我看看吧。”
“行。”
清霁月行动力向来很强,两个小时后,资料就发送到童湛言的终端。
资料挺多,有单独分析那些作物的,有和原始种子以及他们种出来的作物进行对比的,也有各种退化试验的。
童湛言着重看了看那些退化实验。
那些作物本身的感染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就算了,甚至能作为感染源污染土地,再加上和普通作物比起来超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几乎就是灾难本身。
实验理所当然地失败。
童湛言还是有些心动,因为他想象不出下半辈子都没有米饭和面食的日子。
玉米、红薯、土豆这些也能做为主食,可那到底不一样。
童湛言问了问清霁月那些小麦、水稻种子的事。
清霁月很快回复,那东西只有防护罩外才有。
外面的东西跟防护罩里的东西不是一回事,让它们在防护罩内生长起来,那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灾难。
所以他们一直很小心。
童湛言哑然。
想想,童湛言叹息一声,还是决定把希望放在防护罩内。
他打开直播间,发了条求购那些水稻、小麦种子的公告。
直播间在线人数三十多万,他这公告发出去,只一个刷新的功夫,评论区弹幕里就已经是一片讨论。
“小麦?是不是就是那个一颗种子一千多万的?”
“就是那个。”
“主播怎么想起来要这个?”
“上次买到的人是谁来着?”
“我去查查。”
“查到了也没用吧,这都十多年了,除非他买了不种把种子保存起来,不然也早就没了。”
“就算有也未必会卖吧?你们别忘了,现在只要按照学长那一套来,大部分作物都已经能种活,感染率也能降下去。这些已经绝迹的种子,如果谁真的有,留起来自己种不好吗?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学长。”
“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物以稀为贵,只要控制住,总有人买单。”
童湛言倒是没想到这点,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就是想普普通通吃个饭而已。
不过目前他也只能寄希望于直播间。
童湛言又盯着看了会后,就回复起评论区那些种植相关稀奇古怪的问题。
他忙完再看时,讨论还在继续,但依旧没看见谁有种子。
童湛言关了终端去忙其它。
做着绿肥那块地,有那些化粪池里的泥土和作物残渣的催化,腐化的进度要比之前那块地快一些。
仅仅几天,土就已经有发黑的迹象。
同时,塑料膜下也看见杂草。
童湛言趁着宁琅东他们不在,隔着塑料膜偷偷拔掉。
临睡前,童湛言再看了看直播间。
那公告的讨论度和直播间流量都随着下班急剧增加,然而依旧没有人有种子。
第二天依然如此。
第三天,评论区倒是有个人留言,说他有高粱。
那留言瞬间被顶成热评。
童湛言看见之后立刻私聊了对方。
高粱也可以煮粥磨粉做面条,在他以前世界也是部分地方的主食之一。
重要的是,这东西还能酿酒。
童湛言并不嗜酒,但做菜经常会用到。
对方一共三颗种子,童湛言要的话,他可以卖。
价钱看得童湛言眼皮子跳。
想想,他没急着下决定,而是先找了清霁月和徐老他们。
对于那接近九位数的开价,几人脸色都不太好。
种子是稀有是贵,可也没贵到那程度,对方这分明就是趁机加价。
不过生气归生气,这些种子正规渠道也确实是没了,童湛言要的话还真只能买。
他们可以帮忙联系,但童湛言不要抱太大希望。
童湛言本来还有点心疼钱,他是变有钱了又不是变傻了,见清霁月沉着个脸,一时间反倒有点担心。
这是买卖,愿打愿挨的事,就算知道对方有故意加价的嫌疑,如果他们太过强势,到头来也会变成他们的不对。
“你别乱来。”童湛言提醒一句。
“不会。”
童湛言还是不放心。
“我们是代表你去谈,我不会乱来。”清霁月看着童湛言的眼睛道。
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声誉,但不会不在乎童湛言的。
童湛言被那双眼看得有些失神。
三天后,交易谈下来。
一颗三千万。
当初那些小麦一颗也才一千多万。
童湛言还是付了钱,三颗都要。
事后童湛言发了个公告,高粱买到其它继续求购。
价钱的事他并未提。
直播间一片欢庆。
“特意查了查,高粱可以做成酒,那是不是代表我们很快就可以有真正的酒喝了?”
“想喝。”
“想喝+1”
“我就想知道真正的酒是个什么味道,没吃真的草莓之前,我还以为草莓就是营养液那味道,结果根本就不一样。”
“恭喜学长基地又添新成员。”
“感谢卖种子的人。”
“期待酒……”
直播间一群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宁琅东一群人却再清楚不过。
那让他们都有些不敢和童湛言对视。
童湛言已经为他们做了很多,非常多,到头来却有人做这种事。
童湛言倒没什么感觉。
到现在为止,他遇到的所有人对他都挺好,至少在他身边的都是这样。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知道那是清霁月他们辛苦维系出来的。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接下去两天,直播间先后站出来两个人说有种子的。
童湛言全都联系。
两人一个手里有木薯,一个有豌豆。
木薯那个开价和小麦当初拍卖的价钱差不多,还算公道。
豌豆那个经过一番纠结后决定送给童湛言,不过如果可以,他希望能来基地看看。
他很喜欢大六学长,也很感谢。
童湛言两个都按照当初小麦的拍卖价给了钱。
豌豆那个,童湛言也同意了他来基地看看的请求,不过要等下次抽奖。
地里那些作物,长得快的再等个十天左右就又要开始冒分枝了。
到时他可以来“玩”一整天。
对方很是开心。
这两样作物后,直播间倒是再没了动静。
倒是有不少人问童湛言要不要上上批或者上上上批的种子,童湛言来者不拒。
种子库的启封权虽然在他手里,但已经解封过又尘封的那些,他短时间内不准备动。
为他二次解封,种子库现在已经没有种子的黄豆,他也准备等感染率降低到20%以内后,再尘封一批进去。
总得为以后的人留下希望。
至于后面送到他手里的苜蓿、田菁、苕子、肥田萝卜,解封时种子库那边就有留下部分再次尘封。
那是后面几十年来一贯的操作。
十天后,地里那些作物开始冒分枝花芽,宁琅东他们筹备起新一轮的农忙时,童湛言这边又已经收到十样种子。
上上上批的冬瓜、空心菜、生菜、芋头,上上批的甜瓜、苦瓜、葱、梨。
上上批的甜瓜童湛言之前在金老那边买到过种子,结果一颗都没种活。
这十样种子基本都只有一颗,只少数有两颗。
种子都是外面的人自己留的,大部分都相当干瘪,再加上放的时间已经很长,童湛言严重怀疑能不能种活。
这些种子也花了他不少钱。
他不想花冤枉钱,但该付的钱就得付。
新拿到的种子童湛言没急着种,地里作物已经很多,不缺这几样,而且这些种子都得从头养种。
此外,随着种子越来越多,需要的气候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他也差不多得考虑分区了。
这世界的温度长期处于春季,大部分作物在这个季节都能种,但也有很多是春种夏收,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保证产量的。
玉米就是。
忙完种子的事,童湛言正准备去看看自己后面做绿肥的那两亩地,田新清就先找了过来。
有个摄像头坏掉了。
听见这消息的瞬间,童湛言就有了猜测。
被田新清带到仓库摄像头充电机座那边,看见他最开始在用那个老摄像时,他一点都不惊讶。
田新清道:“新一批作物种下后,因为地多了,我给所有摄像头的巡航范围都做了一次重置。”
“因为你说它有点问题,再加上不能和其它摄像头连线,我也就没管。”
“它前面几天就好像在找什么似的到处乱飞,把所有地都逛了个遍,然后这几天又像累到了似的,整天充电一动不动。”
“我给它重置了也没用。”
童湛言拿过看了看,犹豫着要不要扔掉。
田新清欲言又止。
童湛言看去。
“能不能再买些摄像头?”田新清赶紧道,“地多了,再加上鸡圈、猪圈、后门那边,以及那些学生的地,现在这几个摄像头根本不够用。”
童湛言点点头,“要多少?”
“二十个。”
童湛言讶然,这么多?
下一刻,他同意。
现在基地随随便便都是两百多号人,多点摄像头正好免去安监控。
田新清欢天喜地地跑开,要去研究把新的摄像头都放在哪。
童湛言看向手里那摄像头。
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出问题,总这么麻烦也不是办法。
童湛言把充电器拔了下来,准备带回小楼扔了。
进门,把充电器扔垃圾桶,童湛言拿着摄像头在沙发前坐下。
扔掉之前,得先把它和直播间的连接切断,里面储存的视频也要删。
003.
连接倒是容易断,里面储存的视频却出乎童湛言预料的多,毕竟里面包含了他从阳台、训练室、大棚再到基地的整个过程。
那摄像头不知道是哪里坏掉,拍的视频几乎全是小番茄。
看着那些视频,童湛言一时间满心感慨,小番茄也确实贯穿了他整个种植生涯。
感慨着,童湛言突然就反应过来。
小番茄是他种的第一样作物,也是他之后一直在种的作物,除了这一次。
那些小番茄的感染率现在卡在20%。
田新清说这摄像头之前到处飞像是在找什么,该不会是在找小番茄吧?
因为没找到小番茄,所以这是在罢工这是在生气?
童湛言觉得自己的想法荒唐。
这要是真的,这摄像头怕不是要成精了?
想想,童湛言把那摄像头放到一旁桌上,又把充电器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放到旁边。
里面那些视频他挺舍不得删。
他做绿肥的那两亩地快可以用了,正琢磨要种些什么,现在倒是有了想法。
那些小番茄也算是带他渡过了难关,正好感染率也卡在20%,就种它们吧。
当然,除了它们,童湛言还准备再种些其它感染率本身就低的作物,要看看能不能把感染率降低到零。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