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朝后,所有人都刷到了我的视频by藤萝浠月
藤萝浠月  发于:2025年03月14日

关灯
护眼

给打打岔掐掐小瓜蛋,弄得挺像样的,留着山羊胡的治粟内史来见陛下, 看见那一幕,非常热情地想让他去当一个治粟内史的副官。
但是, 刘邦的确不是被他找来的。
何淼想了想,凭他跟江哥的关系, 刘邦这件事不能不说。拉着扶苏向旁边走了几步,给刘邦释放一个安抚的笑容, 扭头就爆料:“哥, 我跟你说这个事你别惊讶。”
扶苏点头,双手抄袖:“说吧。”
还有什么能比你这个看起来白白净净单单纯纯的小孩,其实是来自后世的更让人惊讶。而正是这么白净乖巧的小孩, 就在他面前把这个秘密藏得严严实实。
何淼说道:“那你稳住,他其实是刘邦。”
稳稳站着的扶苏向前趔趄了一步, 看向刘邦, 震惊、不可思议, 刘邦对长公子谦虚的笑了笑。
那模样分外无辜。
扶苏抄在袖子里的手放开, 拉着何淼,神色严肃:“淼淼,这是真的?”
何淼点点头:“比珍珠还真。”
不过秦朝时期【珍珠】的发音和【真】不同, 扶苏理解不了珍珠和真有什么关系,但现在这个不是重点。
刘邦才是。
“怎么就把刘邦找出来了?你跟父皇说的?”扶苏还在怀疑人生。
他只是睡了一觉而已, 怎么连昨天才知道的汉高祖都出现在皇宫了?
但是, 淼淼才来秦朝半年不到就把后来建立汉朝的皇帝找到骊山上,更让扶苏觉得不可思议。
何淼摇摇头:“我怎么能跟陛下说,那不是置刘邦于危险之中吗?我没说, 但陛下自己找我身边姓刘的给问出来了。”
扶苏:就这么简单?
何淼点点头。
看他软乎乎有没有一点心机的模样,扶苏觉得事情或许可能就那么简单,“不过父皇具体是怎么把刘季,这个刘邦给找出来的。”
何淼说道:“那我给你学学。”
一刻钟后。
扶苏更加敬仰自己的父皇了,表情古怪:“难怪父皇让我来找你。”
无法想象父皇给刘季【起名】时的心情。而父皇对这样的一个刘邦,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何淼猜测:“难道陛下知道我看见你就会把这些事告诉你?让我告诉你刘邦的身份吗?”
扶苏低头注意到何淼看着自己的眼神,这小子,在他心里哪个人都是重要的【历史人物】吧,不过父皇既然能让刘邦继续跟淼淼一起活动,那一定是放了他一马。
再说跟父皇所说的一样,刘邦这个人的存在并不是导致秦灭亡的关键,杀了这一个大秦却不变,还会有三个四个【刘邦】出现。
扶苏对二人笑道:“刚才听你们说想做事,正好我手头就有一件事。刘书吏,你和淼淼跟我一起去吧。”
刘邦激动的说道:“长公子,您说是让我跟您一起去吗?”
【有点走在路上突然看见大明星活生生出现在自己眼前的那种感觉了。】
扶苏怀疑,这人能是刘邦?
秦亡之后建立了汉朝的刘邦?
昨天的记忆还很新鲜,扶苏能肯定自己没有记错,后世的那些学生说刘邦是在诸侯争霸里面最后的胜利者。
父皇起名起错了吧。
三人登上马车,刘邦率先用袖子扫了扫座位,笑道:“公子,您坐。小司丞,来,您坐这儿。”
扶苏沉默地坐在位置上,那些诸侯都是什么成色的?
何淼见扶苏一直在观察刘邦,知道他心里在怀疑什么,低声道:“江哥,后世有句名言,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之后,最不可能的那个就一定是正确的。”
“正确的?”扶苏琢磨着这句话,眼神落在刘邦的身上。
能在秦分崩离析之后成为一方诸侯的,一定不是什么简单人,所以不用怀疑诸侯的成色,因此可以排除掉诸侯成色太差的可能。
最不可能的---
刘邦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个黄等等的大桔子,双手捧着供到何淼面前:“小司丞,吃不吃,我给剥。”
何淼:“吃。”
“好嘞,”刘邦手心向下一翻,十指灵活地把桔子皮剥下来,外表包裹着丝丝白络的桔子,被两个人你一瓣我一瓣的分着吃了起来。
扶苏看着他们,更显得沉默了。
刘邦邀请:“公子吃不?”
扶苏缓缓摇头,何淼说道:“公子不吃。”
扶苏抽了抽嘴角,突然知道刘邦有什么魅力了,这就是一个到什么坏境能迅速适应的人,自己要是有他这份随时处分的能力,恐怕早就把白纸一张的淼淼给看透了。
马车咕噜咕噜,最后停在咸阳城一个宽阔的街道上。
王离一身盔甲银光灿灿,手压腰刀,看见马车到来,喜形于色地奔到马车前:“公子,微臣都已经准备好了。”
扶苏撩开车帘,点点头:“那就走吧。”
王离一下子看见里面的何淼,挤眉弄眼的,老弟啊这都多少天不见了,我还担心你呢。
“那边有好马,公子可否要骑?”王离说道,看着何淼。
那天要不是他说漏嘴,自己老弟不能那么突然的知道陛下的身份,他只知道陛下随后就把何淼给带回皇宫了,不知其是否礼仪言辞不当开罪了陛下。
何淼看看那些好马,果然都是骠肥体壮的,但是马鞍很简陋,准确来说都不能叫马鞍,最豪华的就只是在马背上搭一个毡毯。
这样的马骑上去肯定不舒服,说不定还会掉下来,不骑不骑。
何淼的拒绝不要太激烈,刘邦倒是眼馋这些好马,询问道:“我能骑吗?”
扶苏笑着点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刘邦身影一闪就跑下去骑马了。
咸阳郊外的天空碧蓝的很像是晶莹剔透的蓝玉,一朵一朵蓬松的白云又如同肥嘟嘟的小绵羊漂浮在上空,凛凛秋风吹拂在面上也不觉得寒冷,空气清新到用眼睛都看得到。
再一次到大自然的环境中,何淼感觉在咸阳的日子过得都跟外面脱节了,这么好的天气秋景让人心痒痒,扭头一看扶苏,竟然还在不平的马车里看书。
“江哥,咱们也下去骑马。”
何淼拉着扶苏下来,很快,层林尽染的道路上又多了两个骑马的人。
这是何淼第一次骑上大秦的马,骑着实在不舒服:“你们都不觉得这马走动起来自己的屁股都跟着动吗?坐起来很没有安全感,能不能这样啊,用一些木头做个跟臀部起伏差不多的垫子放上来。”
【马鞍,主体木构造,做出造型之后包以皮革,塞入软乎的海绵就可以了。】
【大秦没有海绵也没有棉花,可以用杨棉或其他粗纤维物代替。】
说起马儿身上的装配,网友们又可以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占满弹幕区,还有直接替何淼写成百言上奏书的。
【先前只顾着说怎么样提升大秦的冶炼效率了,马蹄铁是不是还没有说?马蹄铁太重要了,有了它能减少多少战马的损耗啊。淼淼你记得回去就跟始皇大大说,现在咸阳都开设了新的冶炼厂,正好把马蹄铁的制造加进去。】
【如果你怕忘了,前面的大哥把这条加入战马装备书里面去。】
【还可以跟扶苏说一声,他肯定不会忘。】
在大秦出行都是坐马车的何淼没有加马鞍给马上鞋的紧迫性,还真没怎么想起来过。
而网友们全程跟着何淼的视角,每天的新鲜信息大量的涌入,对这个也是经常忘,过后听到何淼说起马鞍马蹄铁的扶苏,觉得后世的孩子特别有种不沾地气的感觉。
当下,王元不屑的嗤了一声,何淼这一点苦都吃不了的娇气行为让他非常鄙视。
他嗤的声音太大,骑马行在前面的几人都回过头,王离皱眉,说道:“你小子阴阳怪气做什么怪?”
王元被他爹说得一整个破防,“爹,我怎么阴阳怪气了?我又不是那些会云山雾罩讨陛下欢心的人。”
何淼眼前,一条条弹幕不停地冒:【淼淼,他是在阴阳你。】
连一般不冒泡的乌鹏都发一条:【淼淼,根据我判断,王元说的这个云山雾罩讨陛下欢心的人应该是你。】
何淼抽了抽嘴角,他看出来了,难道在网友们看来他是个连好赖话都分不出来的人?
现代,网友们发完弹幕还跟身边的亲友们讨论。
“现在的生活环境简单,别说高中生了,连大学生都听不出来这么深的内容。”
“对啊对啊,幸好有直播,我们可以给淼淼提醒。”
何淼的爸妈、大伯二伯一家人,还有其他亲朋好友看到这么多提醒孩子的弹幕,都很想跟大家说明一下:俺家的孩子没有这么笨。
秦朝山林中,长长的马队走过,飘出来何淼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孩子这是说我呢,不过王大哥你别生气,我就一点都不生气,不就说我爱胡说八道吗?我不跟孩子一般见识。”
王元气得冒烟,谁孩子,你才孩子呢。
何淼这么一说,王离果断忍不了,把王元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扶苏说道:“虽然淼淼跟你父亲结拜了,但他年纪没有你大,王元啊,你得把他当作晚辈一样爱护。”
王元都震惊了,公子特别好说话的,为什么今天的话却让他听不懂了呢。
意思是说这小子名义上是他父亲的结拜兄弟,长辈。
实际,晚辈,还是个得让自己爱护的。
王元:凭什么啊,什么便宜都是他的?
王离腰刀一抽,瞪着这个熊儿子:“你还不服气?”
【不至于不至于的王将军。】
【王离,这么无脑的吗?】
【别忘了这世界上还有人设这么个东西,王家的军功已经多到赏无可赏了,下一代不装点糊涂当个莽夫怎么行。】
【不过我看王离不想装的,@心理组王离到底是不是鲁莽人设啊?】
何淼赶紧挡在这父子俩中间,劝和了一番。
刘邦看着他们小司丞的处事方式,摸着下巴点头不已,越跟淼淼处越觉得自己要学的还多着呢。
把差点打起来的父子俩拉开以后,何淼就赶着马重新回到刘邦扶苏旁边,看了看他们俩:“你们怎么都这么看着我?还有邦哥,你手里拿的是不是一个记事的竹简?”
打马靠近刘邦身边,看了眼:“记的这都是啥啊?”
刘邦笑道:“我现在是书吏,这些东西应该随身携带的。”
【哈哈哈,邦哥不会是在对着淼淼记笔记吧。】
何淼问道:“那你刚才记的什么?”
人就在自己身边,不能说慌啊,刘邦直说道:“随手一记,小司丞处理人际矛盾的方法堪称典范,句句是金玉良言,下官就觉得在日后可能会有大用。”
【邦哥这么好学吗?哈哈哈,太有意思了。】
扶苏现在已经体会到刘邦这个人的不一般之处,什么都学的人,总不会太差的。
何淼转头:“江哥,你难道也记笔记了?”
扶苏:---
“淼淼啊,我只是觉得你长大了。”
不过经他们一提醒,刚才淼淼劝和王离父子那些话,还真能学学。
【哈哈哈江哥哥也不停点头了,会不会被他们带偏啊。】
【黑芝麻馅的扶苏才更带感。】
又走了半天,长长的车马队还不停。
何淼才想起来问:“江哥,我们这次出来是干什么的?”
车马对后面还有百十来个咸阳城的卫尉兵,目测是要去抓贼。
扶苏看着前面:“冬月将至,父皇城内武将带兵到乡下给里村的黔首修建大炕。”
还是给黔首们修的?
何淼没想陛下能有这个安排,这也太爱民如子了吧。
事实昭示着,始皇大大对大秦的百姓真的很好。
【都看见了吧,那些始皇黑再也不要用汉朝留下来的那些史料来定义始皇大大了。我们老祖宗,一点也不残一点也不暴。】
车马队最终抵达的,是一个靠近大山的村庄,何淼跳下马,原地转了一圈。
“诶,不对,这个地方我怎么觉得这么眼熟呢?”
穿越应急部门完善大秦地图的小组拍桌子,不眼熟能行吗?
【淼淼,这就是你一开始穿越落到的那个村子。】
正说着,这个村子的里正带着一村的青壮迎上来。

第157章 买陶罐
何淼的弹幕上, 网友路不小给上了一张压缩到内存最小的图片,图片是一个胡子头发都白的颤巍巍老头。
想起来了。
这就是最开始那个看见他落下来很快带着村民走开的老头。
老头身后的青年,还有一个眼熟的。
何淼下山打探情况, 就是被他举着柴刀给吓走了。
嘉禾察觉到有个人一直在盯着自己,大胆地回看一眼, 然后眼珠子就不会动了。
实在是他对这个人的印象太深,那是他长这么大看见的第一个贵族少年, 白得能发光,还不像他们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皮包骨, 说句胖乎乎的都可以。
后来朝廷搜查可疑人口, 听说陛下在兰池被劫杀了,他很害怕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人会连累村里,就举刀把人吓走了。
而且之后又有人来问这个人, 他们都说怀疑这个过路人有猫腻。
嘉禾如果知道还有今天,当时一定会对他客气有加, 也不会说他的半点可疑之处。
跟村里的人见了面, 王离就让他们带着去村里最宽敞的地方, 选定搭建大炕的位置。
里正贾峪拄着拐杖脚步如飞地跟在王离身边, 等这位将军将地点定下来,才敢小心翼翼地问出来:“将军,不知需要我们村子做些什么?”
王离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说道:“里正不必惊慌,陛下得取一取暖神方, 叫我等来给村民建造暖屋, 助你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如果有了暖屋,你们村还有冻死的人,三老都要去咸阳问责。”
听见是这样的大好事, 贾峪喜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之后的问责都顾不上管了,拱拳道:“陛下如此念着我等,我等绝不敢懈怠差事。”
只要有暖屋,那些家中没有青壮劳动力的人便很难冻死,这一个寒冬要担心的便只有饮食而已。
贾峪很期待暖屋的效果,不过又觉得这是陛下让人造的,应该会暖和,转身就召集村民说了这件大喜事。
“陛下实在是仁德啊,身居高位还不忘我等一小民的过冬,咱们是不是得记一辈子?”贾峪这边说完,村民们听到王师过来是为了给他们建造暖屋,皆欢呼不已。
人群中一人高高举手,众人都安静下来朝此人看去。
“我们的陛下,与六国昏君何如?”这人颔下一圈络腮胡,雷霆般的声音在每个人耳边震响。
云烟里的黔首们齐声高喊:“英明神武,盖世无双!”
我的天啊!
何淼一整个目瞪口呆,这些秦人黔首的表现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秦人彪悍勇猛,而且对他们的国君---历代秦王以及现在登基为帝的始皇大大怀着无限的崇敬与拥护之情。
【呜呜呜,老秦人真的很喜欢陛下。】
【我发现我错了,陛下虽然在贵族阶层中举步维艰,却有着充分的群众基础。】
【感觉特别神奇,以前无法理解为什么刘备换地方身后能带一群人,这一幕让我理解了,那时候的皇帝更像是群羊之中的领头羊。】
王清源:【的确,秦汉时期的百姓与皇帝距离是很远,但他们的联系似乎比后期封建王朝的更为直接。】
刘邦等官吏看见这一幕,所想的就和现代人不同了,尤其是刘邦,觉得云烟里这些里正啊游缴啊都大有可为。
学,跟着学。
云烟里村人的发音带着方言特色,说的快了就听不太懂了,即使如此,何淼还是听见有人说“陛下还是记得我们老秦人的”,或者“还是当老秦人好,陛下都给我们造暖屋,以前那赵国、魏国人被他们的国君压榨的都没有活路了,如今归入我大秦,竟然不知感恩陛下的好”。
何淼听得一脑门感叹号,老秦人有这份自信和彪悍,何愁不能把六国民心收服?
啥时候能让其他六国人都从心底认同大秦,秦朝这艘巨舰才算能稳定航行了。现在看来,也不算太难。毕竟老秦人这份自信和彪悍,很难不让人不听话的。
别看对始皇大大刺杀的人挺多,其实那些基本上都是失去了地位、财富、声望的六国贵族,而且还是那部分不甘心特别偏激的贵族。
比如项羽张良什么的。
现在秦朝的强大有目共睹,像张良,刺秦之心那么强烈,博浪沙之后还不是得老实龟缩?
项梁那么恨大秦,恨得咬牙切齿,在骊山干活儿老老实实的,项羽有几次跟柔禽打架,项梁教训侄子的时候狠着呢。
有些历史评论家说即使秦始皇没有病逝沙丘,大秦这艘巨舰也会在他的严刑苛法之下沉没,但在何淼看来,如果不是始皇大大死太早如果不是秦二世又狠毒又怂包,大秦绝对不会一夕之间土崩瓦解。
现在亲眼见证的老秦人对始皇大大的追随感,更加让人肯定这一点。
所以项羽那些人,该用的要用,该杀还是要杀啊。
好像看到了那个少年眼底一闪而过的狠绝之意,嘉禾只觉得眼前一晕双腿一软。
“嘉禾,”同龄人一把拉住晃了下的嘉禾,低声问道,“你怎么了?”
嘉禾带着哭音:“桐梓,你跟我爹娘说,一切起于我,也该由我来完结。”
何淼整要跟刘邦嘀咕几句,之前吓唬过他的那个黑小子拨开身边的人跌跌撞撞地朝他走来,噗通一声直挺挺跪在何淼面前。
人们暂停了各种正在进行的动作,看向这个小子。
王离满头雾水,指了指那边问道:“里正,做什么呢?”
贾峪也不知道啊,拄着拐棍走过来问:“嘉禾,你干什么?”给他使眼色,别冲撞了上官。
嘉禾说道:“上官,当日都是我故意威吓您,才把您从我们村里吓走的。”
贾峪顿住,看向何淼,揉了揉眼睛,顿时也一屁|股坐在地上。
何淼上前扶人:“快起来,别跪了,那天是误会,我知道。”
刘邦很好奇,什么误会啊。
在何淼努力的解释下,嘉禾才将信将疑地起来,然后转身把痛悔不已的老里正扶起来。
不过里正都跪下了,云烟里的村民们此时都很紧张,既担心接下来的命运,又不知道村里的暖屋还能不能建成。
因为只要有点脑子都看得出来,他们云烟里跟这个小贵人似乎有过节。
贵人一怒,别说能不能有暖屋,整个村人都种不成田必须去服苦役也是有可能的。
嘉禾还是很担心,没事的话,这位小上官为什么一直盯着他看?
何淼知晓了他的担心,说道:“我看你,是在好奇你怎么还是跟以前一样黑瘦。”
网友们:【真的是,他们有的人比淼淼落下来那天都更瘦了。】
王离走过来,问何淼:“没事吧?”
何淼摇摇头:“没事,离哥,咱们是不是能开始做泥坯了?”
扶苏忍着笑意,自己这也是跟王将军同辈了。
而刘邦看看自己又看看一门几代武将的王将军,陡然直了腰,他是邦哥诶,能说是跟王离同一个水平的大臣吧。
王离说道:“既然没问题,云烟里的青壮,都过来听指挥。”
在王离的安排下,云烟里的青壮们跟着卫兵们去后面的山上运土,还剩下一部分人留在村里,去各家各户征集茅草。
何淼跟扶苏都是打酱油的,随后便跟着卫兵们去看村里人的状况。
何淼:“原来现在的人连茅草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啊。”
扶苏正在看着一家黔首家中那随意支在门边的陶釜内连皮都没舂的粟米,感慨他们生活的不易,忽听见何淼这么一句话,顿时什么感慨都没有了。
还有一位更比他不食人间烟火的,不必觉得自惭。
扶苏指了指黔首房前屋下堆的挂的粟米秸秆,跟何淼说:“这是农家人很大的一笔财富,每年秋收之后,刍草亦在纳税之列。除此之外,他们还会用完整的柔韧性更高的茅草来编蒲团草席草鞋。”
【长见识了,我们的老祖宗真的是在屋子不丰富的时候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劳大脑,积累了很多实际的生活经验。】
【秦人们的生活太难了,也真的很令人佩服。】
“难道在收获的时候,还要为了做鞋把好的茅草收起来吗?”
扶苏笑道:“自然如此。”很好奇后世的人如何收获庄稼,难道都不用拿着镰刀把粟麦割下来?
何淼看到有人不舍得把屋檐下挂的茅草取下来,忍不住道:“为了建暖屋把百姓们的茅草都征走,会不会被人骂啊?”
这个话说得很真实。
扶苏都忍不住笑了,很有可能的,即使不敢骂出口,心里也会骂。看来想要做把一件好的政令落实下来,就必须时时从黔首们当下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扶苏走到一家连引火毛毛草都不舍得拿出来的人家,招手让正在劝服村民的贾里过来,正低语了两句。
弹幕:【江哥哥说了什么?】
【电视剧里不都是悄悄话大声说吗?为什么江莼说的悄悄话我一点都听不清?】
何淼:你们吵到我眼睛了。
感觉穿越之后自己的视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要一开播,网友们真的没有一时一刻是闲下来的。
贾峪走回那户棚屋敝户的人家,说道:“老六,你这点毛毛草拿出来吧,那边的上官说了,在冬月到来之前,向我们这些山边的人家开十日山泽之禁。”
老六顿时精神了,再也不吝惜那点质量特别差的毛毛草,转头跑到屋里还拖出来一大堆,大大方方展展扬扬道:“用吧,都用了。我刚才也不是不舍得,只是担心暖屋不管用,自家这个冬天没办法过。”
【猛人必老六啊。不过有谁能解释一下吗?为什么江哥哥说开放十天山泽之禁,老刘就变得这么大方了?】
【我的理解是,公子让他们进山去打野草。】
古代组:【非也,山泽之禁包括山川河流中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在古代庶民都是没有资格去获取的。山泽收入一般都被大户人家承包,税收直接入皇帝私库。公子说向此地村民开放山泽之禁,就意味这十天他们可以去山里打野。】
还是有弹幕不停的冒出来:【能打野和打野草有什么差别啊,教授们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很多人都在屏幕前抽了抽嘴角,这也太笨了。
【打野,就是可以从山里打猎打草等等的。打野草,是只能打草的意思。】
还有人问:【淼淼理解了没有?】
何淼:你们不用关心我,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不过在茅草收取顺利之后,何淼特地问了一下扶苏,“开放山泽之禁都包括什么啊公子?”
小跟班的模样让扶苏忍不住揉了下何淼的脑袋,一番非常详细的解释之后,何淼这才明白,官方开放的山泽之禁,不仅意味着百姓们可以自由从山林中打猎打柴打草,还能把这些物品拿到市场售卖。
“如果有人假传命令怎么办?就像今天,云烟里的百姓、黎民、黔首,”最后终于确定了这个称呼,何淼说道,“他们到外面说是有大官准许他们随意开采山林,每天进山采东西去卖怎么办?”
扶苏笑道:“后续自然会有官吏山林的林官来与他们落实,没有凭证都行不通的。”
何淼咋舌,秦朝的管理简直是太严格了。
“现在就非常能理解我当初做盐卖,为什么还没有过两天就被人抓了。”
扶苏知道何淼的前科,跟他详细地说起如今的盐法,何淼和网友们又被科普了一脸。
【原来秦朝的盐法虽然严格,但也只是从征税上来的啊,这个不允许私人买卖,跟我们以为的那个“私人”不一样。】
历史学教授牛若青:【其实秦以前的盐法,只有管仲为了增加国家财富实行了官产官销的严密制度。其他的都是按盐征税,商鞅变法之后,盐利居高不下,很多巨贾都是靠盐发家致富的。如果何淼淼同学因为私自煮盐被抓的时候拿得出钱,他能一跃成为煮盐大商人。】
其他历史学家:【废话无用,有钱还能自己煮盐卖?】
这边,何淼跟着扶苏,又走进一户人家,这家人比前面的老六家整洁得多,还有一个茅草屋搭建的厨房。
厨房里有一个彩色的陶罐从镜头上一闪而过,正要走过去的何淼被网友们叫住了。
【淼淼淼淼,先别走,这家的陶罐看起来特别有艺术价值啊。】
【超好看,能不能跟人家买下来?】
几分钟之后,这户人家的主人,手里拿着二十几个半两钱,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看着那个小贵人,欢欢喜喜地打开包袱手他家储藏野果的陶罐。
这些个真的不值钱,只要等十日一次的小集,跟高老翁的摊位上买就可以了。
这样的陶罐,能从八文钱讲到六文钱一个。
让主人家没想到的是,他这么一说,小贵人眼睛亮亮的问他集市在什么地方再过几天开,显然是要去的,但对于他家的陶罐也是珍宝一般地收起来。
主人家看着手里的钱陷入深深的疑惑,不过他们这些天就要没罐子装野果了,待会去隔壁大哥家借一个罐子来用吧。

第158章 送回去
贾刚走到他隔壁大哥家, 又看到那个年纪小小的上官,正在跟他大哥家收货,连他大哥家吃饭用的碗都要。
大嫂战战兢兢地拿出来蒸着几颗栗子的碗, 请小上官吃。
小上官双手接碗,只是那种还没有山药豆大的小栗子而已, 吃得小上官见牙不见眼。
拘谨的大嫂才露出点笑,笑眯眯的看着, 欢喜道:“家中还有一些,上官走的时候可以带走。”
何淼没有拒绝, “嗯, 我就拿了,谢谢您大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